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南阳卧龙区五校联考2024届中考语文仿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积累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自古就是重视家风传承的国度,家是人生的起点,也是国家的根基。B.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凝聚了无尽的正能量。C.刘慈欣承袭了古典主义科幻小说中节奏紧张,情节生动的特征,并且在看似平实的语言中,浓墨重彩地渲染了科学和自然的伟大力量。D.《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会腾云驾雾,还有火眼金睛,在孩子们心目中就是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的大英雄。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器项是()A.正在热播的《熊出没》,成为许多家长和孩子们茶余饭后津津有味的话题。B.他们仅仅会纸上谈兵,不能去办实事,这些人大多都只能是夸夸其谈,严重缺乏实际经验。C.他的画大多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幽默感极强,估计警察看后都会忍俊不禁。D.考试成绩一落千丈,老师对此心急如焚,父母更是气的暴跳如雷。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了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的跨越式发展,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轨道不同类型航天器的能力。B.“我国空间站建成后,负责运送航天员的载人飞船将根据空间站任务需要,像航班一样发射。”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说,“未来我国飞船将告别‘订制’,开始小批量生产。”C.2018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于当天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D.通过立法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加以规范,可以避免它被不当利用,以至于背离让技术造福人类社会的初衷;可以让人工智能技术的提供商在研发技术、产品时心中更加有底。更重要的是,可以建立消费者对人工智能的信任。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赡养(zhān)殉职(xùn)诬蔑(wū)负隅顽抗(ǒu)B.蝉蜕(tuō)追朔(sù)蠕动(rú)呕心沥血(ǒu)C.缅怀(miǎn)浏览(liú)嗜好(shì)销声匿迹(nì)D.聆听(líng)连翘(qiáo)愚昧(wèi)庖根问底(páo)5.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峰峦如聚,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_________,月如钩,_________。(李煜《相见欢》)国家发展,人类进步从来都离不开人才的巨大作用在“千里马”识用上,要尽可能避免出现韩愈在《马说》中令人痛心的“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的情形。把杜牧的《赤壁》默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阅读下列文段答题:好几次,他就这样的上去又下来……每一次下水,他只采得十来个母贝,而且这些母贝中,有的还不含有他不顾生命危险来采取的珍珠。我聚精会神地观察着。他的工作很规律地进行,半小时内,没有什么危险威胁他。忽然间,这个印度人跪在水底下的时候,我看见他做了一个害怕的手势,他立即站起,使劲往上一跳,想要浮上海面去。原来一个巨大的黑影在不幸的采珠人头上出现了……此文段选自《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是法国著名的探险小说家______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小说设想了潜水艇的强大功能,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_____的梦想,也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文段中的采珠人遇到的“黑影”是什么?采珠人最终的结局如何?请详细叙述。二、阅读7.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甲)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乙)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中通外直/理直气壮香远益清/冰清玉洁B.亭亭净植/窗明几净斯是陋室/逝者如斯C.有仙则名/莫名其妙鸿儒白丁/真相大白D.素琴金经/素不相识何陋之有/孤陋寡闻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甲)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翻译: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理解:很多人喜爱牡丹,它不像菊花不易被人发现,也不像莲花花香清淡,牡丹花香浓郁,价值高,是人人都喜爱的富贵之花。B.(乙)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翻译:苔痕碧绿,长上台阶;草色青葱,映入帘中。理解:写陋室内外之景,将外景引入室内,为陋室增添了勃勃生机,洋溢一片盎然春意。映衬出陋室的闲雅、清幽与别致。C.(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翻译:没有世俗的音乐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理解:作者非常厌恶官场上、宴会上的嘈杂的音乐,喜爱陋室中安适、悠闲的生活,于是抛弃繁杂的公务,安享陋室中没有喧嚣的生活。3.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概括说明三位作者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虚受者。8.古文阅读[甲]陆贽少孤,特立不群,颇勤儒学。年十八登进士第,以博学宏词①登科,授华州郑县尉。罢秩,东归省母,路由寿州,刺史张镒有时名,贽往谒之。镒初不甚知,留三日,再见与语,遂大称赏,请结忘年之契。及辞,遗贽钱百万,曰:“愿备太夫人一日之膳。”贽不纳,唯受新茶一串而已。曰:“敢不承君厚意。”唐德宗在东宫时,素知贽名,乃召为翰林学士。贽性忠荩②,既居近密,感人主重知,思有以效报,故政或有缺,巨细必陈。德宗好文,益深顾遇。吴通微兄弟俱在翰林,亦承德宗宠遇,文章才器不迨贽,而能交结权幸,共短贽于上前。而贽为朋党所挤,同职害其能,加以言事激切,动失上之欢心。朋友规之,以为太峻,贽曰:“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吾所学,皇它恤乎?”(《旧唐书•陆贽传》)[乙]陆贽,苏州嘉兴人,十八第进士。帝在东宫,已闻其名矣,召为翰林学士。贽入翰林年尚少以材幸天子常以辈行呼而不名。在奉天,朝夕进见,然小心精洁,未尝有过。虽外有宰相主大议,而贽常居中参裁可否,时号“内相”。及辅政,不敢自顾重,事有可否必言之,所言皆剀③拂帝短,恳到深切。会马燧讨贼河北,久不决,请济师;李希烈寇襄城。诏问策安出,贽言:“劳于服远,莫若脩④近;多方以救失,莫若改行。”帝不纳,后泾师急变,贽言皆效。《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二陆贽》[注释]①博学宏辞:科举名目的一种②忠荩:忠诚③剀:规劝,讽喻④脩:同“修”,修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贽往谒之(2)唐德宗在东宫时,素知贽名(3)会马燧讨贼河北(4)后泾师急变,贽言皆效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贽入翰林年尚少以材幸天子常以辈行呼而不名。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吾所学,皇它恤乎?4.下面两句中的加点的“纳”意味不同,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①贽不纳,唯受新茶一串而已。②帝不纳,后泾师急变,贽言皆效。5.在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敢于向帝王劝谏的大臣,你认为陆贽的劝谏方式和邹忌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劝谏方式一样吗?请阐述理由9.阅读《曹刿论战》选段,回答后面小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廉,故逐之。”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徧:____________加:________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本文选自《左传》,记叙的是长勺之战,在选作课文时编者却将标题定为《曹刿论战》,请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理解。10.非文学类作品阅读。关于“巴黎圣母院火灾”的主题阅读(新闻快报)巴黎圣母院遭遇严重火灾2019年4月15日傍晚,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其标志性尖顶在烈焰下倒塌。数百名消防员赶到现场抢救,最终成功控制火势,保住圣母院的主体结构。16日早上,在大火燃烧了近15个小时后,巴黎消防员宣布火势已全部扑灭。虽然主体建筑骨架和两座钟楼在大火中幸免于难,但圣母院的塔尖坍塌,三分之二的屋顶被毁,消防人员称,一些内部结构仍有倒塌风险。火灾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但有一名消防员受重伤,法国文化部长表示,巴圣母院的艺术品将被转移到卢浮宫保管。(新闻聚焦)全世界在为巴黎圣母院哭泣它为出生而鸣,它为死亡而鸣。日日夜夜,时时刻刻。——歌剧《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烧了。2019年4月15日,全世界为巴黎圣母院悲伤,为法兰西流泪。巴黎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下午6:30(北京时间16日00:30),巴黎圣母院起火了,滚滚浓烟遮蔽了塞纳河畔的天空,也笼罩了整个巴黎。当时,最后一批游客正在门口排队等待进入巴黎圣母院参观,圣母院的大门突然关闭,没有任何工作人员出来解释原因。不一会儿,在大教堂的最高部分,呛人的白色烟雾开始上升。不一会儿法国警察开始冲进教堂内部,吹口哨并大声呼唤,提醒游客撤离。此时火焰已高耸入云,从大教堂的多个门窗部分溢出。游客和居民都陷入了呆滞,拨出手机给亲人打电话报平安。成千上万的旁观者聚集在塞纳河畔,并挤进了附近的广场,喘着粗气,手捂着嘴巴惊恐万分,并在擦抹眼泪。此时东半球的我们绝大多数人还在睡梦里。一觉醒来,各种关于巴黎圣母院大火的新闻铺天盖地,塞满了我们的手机屏幕,当看到93米塔尖的上半截像散了架的椅子一样掉下来的时候,相信很多人心中充满哀伤。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称,现场的法国人民目睹如此惨状,忍不住痛哭流涕,甚至有人唱起了祈祷歌曲,为巴黎圣母院祷告。法国当地电视主持人在现场直播中表示,预计圣母院重修至少需要8-10年时间,在此期间不会对外开放。也就是说,在今后十年内去巴黎的游客,将无缘感受这座教堂辉煌的艺术。起火原因,很多人猜测是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翻新工程施工导致的。在现场的照片和视频中能明显看到耸立在屋顶的方形脚手架。纽约约翰杰伊学院消防科学副教授格伦科贝特推测,施工明火可能是造成火灾的危险因素之一。他认为,火炬上的明火、焊工产生的火花以及其他脚手架上的易燃材料都是潜在的灾难。而屋顶为木质结构,高度非常高,这给地面救火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知识卡片)巴黎圣母院位于塞纳河畔、法国巴黎市中心,是巴黎的地标性建筑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1163年,历时180多年,在1345年全部建成。它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以祭坛、回廊、门窗等处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以及堂内所藏的13-11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被雨果称为“石头的交响乐”。(网友热议)小绵羊:就让法国人去哭泣吧!一百多年前,他们可曾听到羸弱的中国人的哭泣!梵高:圆明园被烧、被抢是人为的、是侵略,圣母院失火是事故,而且文化就是有国界的。还有,因果报应的道理是深入中国人民的骨髓DNA的,这是我们的信仰,不是一句大爱天下就能改变的!说一句因果报应就不是好人了?兔子先森:要烧也是法国人的文物,跟中国人有什么关系?1.结合(知识卡片),概括“全世界为巴黎圣母院哭泣”的原因。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A.消防人员熄灭了火灾,巴黎圣母院的主体结构就此转危为安。B.虽然火灾造成了标志性塔尖坍塌,但巴黎圣母院的损毁并不严重。C.今后10年内,游客将因为巴黎圣母院重修无法进入院内参观。D.据消防专家推断,巴黎圣母院火灾是施工明火引起的。3.比较阅读(新闻快报)和(新闻聚焦),完成下面的表格。标题《巴黎圣母院遭遇严重火灾》《全世界在为巴黎圣母院哭泣》内容特点介绍了火灾发生的时间、灭火的经过、相关损失等情况,简要集中。(1)______态度倾向(2)______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蕴含着对巴黎圣母院被火灾破坏的惋惜之情。新闻价值帮助读者快速获得巴黎圣母院火灾相关的重要信息。(3)______4.巴圣母院火灾以来,网上出现了一些非理性言论,值得国人警觉和反省。请根据材料,在(网友热议)中跟帖,表达自己的观点。11.阅读下面的一组文本,完成后面小题。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作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节选自周国平《经典和我们》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读书时间读报时间看电视时间15.38分18.91分98.85分2012年中美两国国民阅读调查表调查项目中国美国公共图书馆数量3076个8951个人均拥有图书馆数量个/44万人个/1.3万人人均拥有图书馆藏书量0.58本50本公民拥有图书证比例7%62%人均年阅读量4.39本7本图书畅销类型教辅、养生、食谱、营销等小说、科技等(材料三)一份调查报告:受访者是30位出身于工人阶层的男子,最后有15人成为大学教授,15人仍在工人阶层。在挑选这30人的时候,研究人员确认他们出身于相似的社会环境,而且家庭创伤也相似(父母酗酒、死亡、离婚等)。15位教授中,有12位有父母给他们读书或讲故事;15位工人中,只有4人有这种经历。15位教授中,有14人小时候家中有很多图书和印刷品;15位工人中,只有4人家中有书。15位教授中,13人的母亲与12人的父亲经常阅读书报杂志;15位工人中,只有6人的母亲与4人的父亲经常阅读。15位教授小时候都受到大人在阅读上的鼓励,15位工人中只有3人受到鼓励。其中,教授组二号受访者,他是一名社会学学者,7岁时母亲去世,被送进孤儿院,一直到17岁自立成人。他在进入孤儿院时备受煎熬,他“不知道孤儿会发生什么事”。8岁时,这位受访者在孤儿院图书馆发现了霍雷肖﹒阿尔杰①的系列故事书。这个发现对他影响深远,因为它突然间了解到,尽管在孤儿院,他仍然可以掌握命运,创造人生。霍雷肖﹒阿尔杰的书让他看到“一个掌握自己命运的男孩典范”,他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注释:①霍雷肖﹒阿尔杰(1832——1899),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共创作了100多部作品。他专门撰写贫困男孩发奋图强最终成功的故事,代表作《衣衫褴褛的迪克》。——节选自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媒体研究专家卢格曼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左脑交流,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节选自许知远《电子时代的阅读》1.根据(材料一),周国平将阅读定义为?2.你从(材料三)中得出哪些结论?3.阅读上述材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阅读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是为了消遣,在时光的消磨里获得精神的启迪和享受。B.中美两国在图书馆数量、人均阅读量上的差异,可能是两国创新型人才不等的原因。C.从我国图书畅销书类型看,我国国民阅读的取向过于功利,缺少精神追求与享受。D.习惯电视画面可能会不习惯阅读纸质文本,可控制看电视时间,更多地阅读书籍。4.我国国民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你有哪些建议?三、应用1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历史上的大国崛起都反复证明了一个定律:背海而弱、向海则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并将其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识到,占地球表面积71%的蓝色水体将是提供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资源和发展空间的“新大陆”。(摘编卢纯《蓝色海洋与绿色能源的交响》)(材料二)风力发电最关键的因素就是风的大小,离岸10千米的海上风速通常比沿岸要高出20%,因而同等条件下海上风力机的年发电量能比陆上高70%。同时海上很少有静风期,因此风力机的发电时间更长。对风电设备而言,陆地地形复杂、粗糙度高,不同高度的风速常常相差很大,可导致叶片振动、疲劳乃至断裂,同时传动系统也容易损坏。而海面通常都很平坦,不同高度的风速相差不大。风向也相对不易变化,因此海上的风能很平稳。(摘编自2017年第12期科学世界《利用海上风能》)(材料三)目前,海上风力的价格已经基本上与天然气发电、煤炭发电和核电处在差不多的水平上。未来,相对于需要分离二氧化碳的煤炭和天然气发电,海上风力发电的价格优势将会更加明显。(摘编严思·阿舒华《海上风电新时代》)(材料四)海上风电场的电能传输图1.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大海将是提供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资源和发展空间的“新大陆”。B.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有利于推动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持续健康发展。C.相比于海上,陆地上的风电设备由于地形、风速等因素更易损坏。D.海上风力的价格与天然气发电、煤炭发电和核电相比已优势明显。2.阅读材料四,请简单描述海上风电场的电能传输过程。3.海上风力发电为什么能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结合第二、三则材料简要分析。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有位哲人说过:“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决定成败的不是尺寸的大小而在于每天都要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要让自己的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要比今天做得好,天天都在做最好的自己……请以“做最好的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②表达真情实感,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参考答案一、积累1、D【解题分析】
D选项中“无所不为”是指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或是干尽了坏事。贬义词,不符合语境。2、A【解题分析】
A:“津津有味”意思是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此处应该是“津津乐道”。故选A。3、D【解题分析】
D项“有底”后的句号改为分号。故选D。4、C【解题分析】
A.赡养(zhān)—(shàn),负隅顽抗(ǒu)—(yú);B.蝉蜕(tuō)—(tuì),追朔——追溯;D.愚昧(wèi)—(mèi),庖根问底——刨根问底;故选C。5、(1)万里赴戎机(2)波涛如怒(3)无言独上西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4)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5)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解题分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戎”“祇”“骈”“郎”等字词的书写。6、(1)儒勒·凡尔纳渴望上天下海、自由翱翔(2)“黑影”是鲨鱼。尼摩船长和内德·兰德与鲨鱼搏斗,刺杀死鲨鱼后将采珠人从海底救出来,采珠人在船长和康赛尔的按摩下渐渐恢复知觉。【解题分析】
(1)《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海底两万里》设想了潜水艇的强大功能,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下海、自由翱翔的梦想,也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此段写为了救印度人,尼摩船长与内德•兰与鲨鱼搏斗的过程。“黑影”就是鲨鱼。印度人水下采珠,印度人被鲨鱼袭击,尼摩船长与鲨鱼搏斗(营救印度人),内德·兰刺中了鲨鱼(救了船长),摩船长救活了印度人。二、阅读7、1.B2.B3.
参考答案要点:《爱莲说》清正廉洁,洁身自好;《陋室铭》高洁傲岸,安贫乐道;《养竹记》坚定不移,正直虚心。【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本题是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考查,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A.直:挺立/正确的道理清:清香/清澈B.净:洁净/洁净斯:这/这C.名:有名/说出白:白色/清楚,明白D.素:不加装饰/向来陋:简陋/浅陋2.本题考查翻译并理解句子的能力。A.用牡丹反面衬托,牡丹指追求富贵之人。作者借很多人喜爱牡丹,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人的鄙弃。C.“丝竹”暗指官场上聚会、酬宴时助兴的音乐,“作者非常厌恶官场上、宴会上的嘈杂的音乐”是错误的,作者不喜欢的是官场上的虚伪应酬与呆板繁琐的生活,而不是真的不喜欢“丝竹”音乐。3.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分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花高洁、质朴、正直等品格,作者托物言志,实则表现了自己洁身自爱、清正廉洁的高洁人格;《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实则托物言志,“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点明文章主旨,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高洁傲岸,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链接材料中,“善建不拔”“中立不倚”“虚受”写出了竹子坚定不移,正直虚心的品质,作者托物言志,借此表达自己应有竹子一样的品质。参考译文:《爱莲说》: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陋室铭》: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龙栖留住就显神灵。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远扬。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漫屋青色。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不学无术之徒。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繁杂的音乐搅扰听觉,没有文牍公务劳累身心。似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如西蜀扬子云的草屋。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链接材料: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8、1.(1)拜见(2)向来(3)恰逢正赶上(4)实现应验2.贽入翰林/年尚少/以材幸/天子常以辈行呼而不名3.我对上不辜负天子,对下不辜负自己的学识,还顾虑什么呢?4.①中的纳是接受的意思,不纳表现出陆贽的廉洁、自律。②中的纳是采纳的意思,不纳表现出皇帝不听建议,刚愎自用。5.不一样。陆贽的劝谏方式是直截了当,直言相劝。邹忌从家事到国事类比说理,是委婉劝谏。【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会”意思是“恰逢,正赶上”,“效”翻译为“实现、应验”。2.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结合上下文语境,这句话意思是“陆贽进翰林院,年纪还轻,凭才学得到皇帝的重用,天子常用辈分称呼而不叫他的名字。”据此可断句为:贽入翰林/年尚少/以材幸/天子常以辈行呼而不名。3.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上、下”,对上、对下(名词作状语);“负”,辜负;“所学”,自己的学识,学习的内容;“皇它恤乎”(宾语前置句);“恤”,担心、顾虑。4.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立理解。①“贽不纳,唯受新茶一串而已”意思是“陆贽不收受钱,只接受了一串新茶”,“纳”是接受的意思,不纳表现出陆贽的廉洁、自律。②“帝不纳,后泾师急变,贽言皆效”意思是“德宗皇帝不采纳,后来泾州的部队很快叛变,陆贽的话都应验了。”“纳”是采纳的意思,不纳表现出皇帝不听建议,刚愎自用。5.本题考查对比阅读。邹忌采取“迂回战术”,先从小事切人,取得对方认同,然后从家庭小事推入国家大事,让对方自然接受。运用设喻的方式劝谏齐王从而达到广开言路,民富国强的目的。乙文中德宗皇帝下诏书询问用什么策略应敌,陆贽说:“为征服远敌而劳苦,不如修治近处的防务,用各种策略挽救失败,不如改变德行。”陆贽的劝谏方式是直截了当,直言相劝。结果皇帝不听建议。【题目点拨】陆贽少年时成了孤儿。有独立见解和操守而与众不同,很勤苦学习儒学。十八岁考中进士,凭博学宏词科选官复试合格,任命华州郑县县尉。为官期满,回东方故乡探望母亲,路经寿州,刺史张镒当时很有名声,陆贽去拜见他。张镒起初不很了解他,停留三天,第二次见面跟他谈话,于是非常赞赏陆贽的才识,请求结交为忘年投合之友。等到辞别,张镒赠送陆贽百万钱,说:“希望充当太夫人一天的饭食费用。”陆贽不收受钱,只接受了一串新茶,说:“怎敢不接受您的厚意。”唐德宗在东宫做太子时,向来知道陆贽的名声,于是征召他做翰林学士,调任祠部员外郎。陆贽性情竭忠尽心,当了皇帝身边受信任的官以后,感念皇帝重视了解自己,想有所作为效力报答,所以政事上有的有缺点,大小事情一定陈述。唐德宗喜欢文章,对他关顾更深。吴通微兄弟一起在翰林院,也受到德宗的宠遇,他们的文章才识赶不上陆贽,可是能结交有权势受宠幸的人,他们一起在皇帝面前陷害陆贽。陆贽被结党小人排挤,一同做官的人忌妒他的才能,再加上他提出政事见解很激切,常常失去皇帝的欢心。朋友告诫他,认为这样做太严厉,陆贽说:“我上不辜负天子,下不辜负我学的道德学识,还顾虑什么呢?”【乙】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十八岁考中进士。德宗皇帝当太子时,已经知道陆贽的名声,召他到朝廷任命为翰林学士。陆贽进翰林院,年纪还轻,凭才学得到皇帝的重用,天子常用辈分称呼而不叫他的名字。在奉天县,虽然早晚都能进见皇帝,但谨慎精诚廉洁,不曾有过失,因此德宗皇帝亲信倚重。虽然朝廷外有宰相主持朝政,但陆贽常在皇宫中参与谋划决策,当时号称“内相”。辅佐朝政时,不顾惜自身,政事的正确或错误,一定发表意见,所说的意见都劝诫匡正(或矫正)皇帝的过失,恳切深刻。正逢马燧在河北征讨叛军,长期不能取胜,请求增援;李希烈又侵犯襄城。德宗皇帝下诏书询问用什么策略应敌,陆贽说:“为征服远敌而劳苦,不如修治近处的防务,用各种策略挽救失败,不如改变德行。”德宗皇帝不采纳,后来泾州的部队很快叛变,陆贽的话都应验了。9、1.通“遍”,遍及,普遍。虚报夸大2.(1)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2)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3.本文略写战争过程,重点突出了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标题切中要点。【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小惠未徧”句意为:这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徧:通假字,通“遍”,遍及、普遍。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第(1)句话,注意“牺牲”是古今异义词,祭祀用的牛羊;“加”,虚报。句意为:祭祀用的牛羊、玉帛等祭祀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如实向神禀报。第(2)句话,注意“鼓”,词类活用,击鼓;“再”,第二次。句意为:头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与文章内容的关系的能力。文章的标题的作用一般有:概述文章所写之事;点明文章中心;指出主要人物;表明文章的行文线索;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等。课文详写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战前主要围绕“何以战”展开对话,战后围绕战争取胜的原因展开对话,而战争起因、双方实力及战斗场面都不写,可见文章是紧扣“论战”来写的,因此以“曹刿论战”为题更贴切。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10、1.巴黎圣母院有悠久的历史;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地位的世界文化遗产(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在哥特式教堂群中有代表性、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院内有大量的艺术珍品,它遭受了严重的火灾,受到了损害。2.C3.(1)介绍了火灾发生的过程、各种人的反应、火灾的影响等情况,比较全面具体。(2)基本不带感情色彩,用比较客观的态度报道火灾的经过和相关情况。(3)让读者更具体地了解了火灾的过程与相关细节,认识到火灾产生的影响。4.示例:不管圆明园还是巴黎圣母院,都是人类文明史上极其宝贵的财富。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国耻永不能忘!但我们应理性爱国,巴黎圣母院着火实属意外,世事无常,我们要珍惜当下。【解题分析】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知识卡片。结合“始建于1163年,历时180多年,在1345年全部建成。”概括得出:巴黎圣母院有悠久的历史;结合“以及堂内所藏的13-11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概括得出:院内有大量的艺术珍品,它遭受了严重的火灾,受到了损害。结合“它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以祭坛、回廊、门窗等处的雕刻和绘画艺术,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概括得出: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地位的世界文化遗产,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在哥特式教堂群中有代表性、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2.A项的内容与“消防人员称,一些内部结构仍有倒塌风险。”不相符;B项的内容与“虽然主体建筑骨架和两座钟楼在大火中幸免于难,但圣母院的塔尖坍塌,三分之二的屋顶被毁”不相符;C项内容相符;D项内容与“施工明火可能是造成火灾的危险因素之一。他认为,火炬上的明火、焊工产生的火花以及其他脚手架上的易燃材料都是潜在的灾难。”不相符。3.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新闻快报》和《新闻聚焦》。(1)根据对《新闻聚焦》的阅读,概括主要内容即可。结合“巴黎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下午6:30(北京时间16日00:30),巴黎圣母院起火了,滚滚浓烟遮蔽了塞纳河畔的天空,也笼罩了整个巴黎。当时,最后一批游客正在门口排队等待进入巴黎圣母院参观,圣母院的大门突然关闭,没有任何工作人员出来解释原因。不一会儿,在大教堂的最高部分,呛人的白色烟雾开始上升。”介绍了火灾发生的过程;结合“不一会儿法国警察开始冲进教堂内部,吹口哨并大声呼唤,提醒游客撤离。此时火焰已高耸入云,从大教堂的多个门窗部分溢出。游客和居民都陷入了呆滞,拨出手机给亲人打电话报平安。成千上万的旁观者聚集在塞纳河畔,并挤进了附近的广场,喘着粗气,手捂着嘴巴惊恐万分,并在擦抹眼泪。此时东半球的我们绝大多数人还在睡梦里。一觉醒来,各种关于巴黎圣母院大火的新闻铺天盖地,塞满了我们的手机屏幕,当看到93米塔尖的上半截像散了架的椅子一样掉下来的时候,相信很多人心中充满哀伤。”概括得出:各种人的反应;结合“法国当地电视主持人在现场直播中表示,预计圣母院重修至少需要8-10年时间,在此期间不会对外开放。也就是说,在今后十年内去巴黎的游客,将无缘感受这座教堂辉煌的艺术。”概括得出:火灾的影响等情况。(2)要求学生注意考查的是态度倾向。《新闻快报》用比较客观的态度报道火灾的经过和相关情况,基本不带有感情色彩。(3)结合“法国当地电视主持人在现场直播中表示,预计圣母院重修至少需要8-10年时间,在此期间不会对外开放。也就是说,在今后十年内去巴黎的游客,将无缘感受这座教堂辉煌的艺术。”分析:让读者更具体地了解了火灾的过程与相关细节,认识到火灾产生的影响。4.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注意自己的观点不能偏执,具有正能量。如:文化是有国界的,但文明没有。巴黎圣母院的损失,是曾经的文明的逝去,它代表的不仅仅是法国,更是全人类。为巴黎圣母院痛心,也为那段历史痛心。当年雨果曾经为圆明园仗义执言,展现了伟大的人文情怀,今天我们也要珍惜巴黎圣母院这个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11、1.阅读是一个人的灵魂在文字构筑的精神世界里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的个人化的精神行为。2.①阅读成就一个人长大后的命运与发展。②父母对阅读的重视直接影响孩子的成就。3.A4.①父母自身对阅读的关注与重视,会影响孩子,建议亲子共同阅读。②缩短看电视的时间,多接触纸质阅读材料;③对阅读内容要适当进行引导,让实际用途、消遣、精神的享受并存,提倡经典阅读;④设置国家读书节,开展全民读书活动。【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阅读”的定义的概括能力。在材料一的第三段中,周国平讲述了“阅读”的含义,用原文句子解释即是“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我们简化该句,并能概括“阅读”的定义。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认真阅读材料原文,从中总结出“阅读”“父母对阅读的重视”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作用。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大意的辨析能力。其中的A项表述不正确。原因是阅读无用的书籍,并不能得到精神的启迪和享受,我们阅读应该有所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文意的理解能力。之所以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主观、客观原因。可能是因为对阅读不够重视,阅读的内容没有实际价值,也有可能是因为公共图书馆设备不够完善,从而影响阅读质量。三、应用12、1.D2.多台风力机组所发的电能汇总到升压站,将电压升高,然后输送到岸上的集控中心.再并入电网。3.海上风力机的年发电量能多,海上风力机的发电时间更长,海上的风能很平稳,海上风力发电的价格优势在将来会更加明显。【解题分析】1.D理解和分析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材料三的原句是“目前,海上风力的价格已经基本上与天然气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轿车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超市货架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规模分析报告(权威版)
- 2025-2030年中国蘑菇型提取罐行业十三五规划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花粉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竹地板行业十三五规划及发展建议分析报告
- 2025年陕西省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数据结构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广告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湘潭大学《生物制品营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甘肃省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附答案
- 地球使用者地朴门设计手册
-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2
-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课件
- 软件开发项目工作量及报价模板
- 文献检索教案
- 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巩义市齐兴铝土矿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
- 《教育心理学》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指导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护理查房
- 病毒性心肌炎病历模板
- 《物品收纳方法多》小学劳动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