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497-2021 析木玉 鉴定标准_第1页
DB21-T 3497-2021 析木玉 鉴定标准_第2页
DB21-T 3497-2021 析木玉 鉴定标准_第3页
DB21-T 3497-2021 析木玉 鉴定标准_第4页
DB21-T 3497-2021 析木玉 鉴定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9.060CCS

Y

88DB21 DB21

3497—2021析木玉

Identification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21/T

3497— 前 言

.............................................................................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术语和定义

.......................................................................... 14

产状

................................................................................25

鉴定特征

............................................................................ 26

鉴定方法

............................................................................ 27

鉴定项目

............................................................................ 38

定名规则

............................................................................ 49

鉴定证书

............................................................................ 4附录 A

(资料性)

析木玉红外光谱

......................................................5附录 B(资料性)

析木玉激光拉曼光谱

..................................................6DB21/T

3497— 本文件是按照

GB/T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辽宁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地质矿产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金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辽宁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辽宁千璞滙珠宝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岫玉产品监督检验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维峰、徐万臣、齐晓波、奥岩、徐亮、郭涛、袁枫、陈劲竹、徐杨、罗奇、关丽莹、姬文婧、马智勇、金秀英、马龙彪、石入菲、董德朋、李勇志、王丹。29024-6278815731024-86232745。)DB21/

T—

1 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析木玉原石、半成品及成品,包括勘查、开采、生产加工、鉴定和销售等环节。2规范性引用文件文件。GB/T

16552珠宝玉石名称GB/T

16553珠宝玉石 鉴定3 术语和定义GB/T

16552

、GB/T

1655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析木玉 Simu

目前已发现的主要产于辽宁省鞍山市析木镇、孤山镇、马凤镇等地的透闪石玉,属岫岩玉成矿带。、,结构细腻。3.2“开窗”

windowing切去原石“外皮”的一小部分,并且把切口磨平、抛光,用以观察原石内部特征的方法。3.3无结构

fine

structure及纤维状结构,行业上常称为“无结构”。3.4纤维交织结构

fiber

interleaving

structure密

度:2.95(密

度:2.95(+0.15,-0.05)g/cm

。纤维状的透闪石交织排列在一起形成的结构。4 产状析木玉的产状有山料、籽料两种。a)

山料:从原生矿床开采及坡积所得,玉石呈不规则块状,棱角分明,普遍发育白色石皮。b)

表面光滑,大小不均。表面带有不同的皮色。5 鉴定特征5.1 材料性质矿物成分: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含少量阳起石等。化学成分:Ca25Si8O22(OH)2,常有铬等元素呈类质同象替代镁、铁。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呈纤维状集合体。颜 色:以绿、黄绿、深绿、墨绿、灰绿及黄色等为主,部分具次生色及皮色。光 泽:油脂光泽至玻璃光泽。解 理:透闪石具两组完全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断口:参差状断口。摩氏硬度:6~。3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多

性:无。折

率:

~(点测)。双折射率:不可测。荧光观察:无。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放大检查:纤维交织结构,可含其它内含物。红外光谱:

析木玉在1091

cm

、1040

红外光谱:

析木玉在1091

cm

、1040

、1000

cm

、917

cm

、756

cm

、691

cm

-1

、539

-1

、461

cm461

cm

处附近具有吸收峰,为透闪石红外吸收谱。参见附录A。激光拉曼光谱:在1059

、1029

cm

cm

cm

、417

cm

cm

、369

cm

、222

cm -1 -1 -1 -1 -1 -1处附近具有吸收峰,为透闪石的特征吸收峰。参见附录B。特殊光学效应:无。5.2 优化5.2.1 上蜡用无色蜡涂抹表面,以改善外观,肉眼观察玉器表面光滑、明亮。热针检测蜡会融化。5.2.2 浸油用无色油涂抹或浸润在玉石的表面,以提高玉石的亮度或净度。用白纸擦拭可见油污。6 鉴定方法

-1DB21/

T—6.1

肉眼鉴定方法6.1.1 方法通过肉眼观察辅以强光照射、浸润或“开窗”的方法来确定析木玉的颜色、形状、光泽、透明度、

K~6500

K的标准光源;实验室环境应为白色、浅灰色等冷色调,样品应置于冷色调背景下进行鉴别。6.1.2 结果表示根据肉眼观察直接对以下性状进行描述:a) 次生色及皮色需加以描述。b) 形状:原石,直接描述其形状;成品和半成品,根据琢磨形状直接描述。c) 光泽:析木玉常呈油脂光泽,少量为玻璃光泽。d) 透明度:析木玉为半透明-微透明,白皮料的透明度相对较高,部分达到透明。e) 质地:用非常细腻、细腻、较细腻来描述。f) 结构和构造:主要为纤维交织结构,行业对结构细腻的描述为“无结构”,块状构造。g) 裂纹:用开启状或闭口状裂纹来描述。h) 内部特征:主要描述内含物的颜色、形状、大小,多少等,白色絮状物常描述为石花。i)、、抛光是否光亮等来描述,原料或饰品保留的表皮常描述为石皮。6.2 仪器鉴定方法仪器检测主要内容为放大检查、折射率、光性特征、多色性、红外光谱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荧光观察、质量、密度、化学反应、摩氏硬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热反应等,等,应符合GB/T

16553

的要求。7 鉴定项目与选择原则7.1鉴定项目a)外观描述(颜色、形状、光泽、透明度等,必要时);b)总质量(质量/总质量);c)密度(样品状态允许时);d)光性特征;e)折射率;f)红外光谱;g)放大检查;h)特殊光学效应和特殊性质(必要时);i)

X

射线衍射分析、成分分析等。j)备注(必要的其它说明)。7.2

项目选择原则DB21/

T—结论的准确性。8 定名规则8.1

直接定名为“析木玉”。在备注栏标明: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8.2

可根据国家标准GB/T

16552

直接命名为“和田玉”。在备注栏标明:商贸名称析木玉。8.3

优化处理产品的命名参照

GB/T

16552

的要求执行。9 鉴定证书析木玉的鉴定证书宜给出以下内容:a) 证书编号;b) 检验结论;c) 外观描述(颜色、形状、光泽、透明度等);d) 总质量(如果包括附带物,应该说明);e) 光性特征;f) 密度(样品状态允许时);g) 折射率;h) 放大检查;i) 实物照片;j) 其它检测结果(必要时)k) 备注(必要的其它说明);l) 签章及日期;m) 检验依据;n) 检验机构信息。吸收率/%DB21/

T—吸收率/%附 录 A(资料性)析木玉红外光谱A.1

测试条件A.1.1

测试仪器:红外光谱仪。A.1.2

测试方法:漫反射法。A.1.3

测试范围:4000A.1.3

测试范围:4000

cm

,分辨率4

cm

-1

-1析木玉在1091

cm析木玉在1091

cm

、1040

cm

、1000

cm

cm

、756

cm

cm

cm

处附-1 -1 -1 -1 -1 -1 -1近具有吸收峰,为透闪石红外吸收谱。析木玉红外光谱见图。波数/cm波数/cm图

A.1 析木玉红外光谱ADB21/

T—附

录 B(资料性)析木玉激光拉曼光谱B.1

测试条件B.1.1

测试仪器:激光拉曼光谱仪。B.1.2

条件设置:氩离子激光器激光532

nm,扫描光斑

nm,分析时间3

s,累计次数2,减光滤镜。B.1.3

测试范围: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