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设计-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设计-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2页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设计-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3页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设计-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4页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设计-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桂阳县蓉城中学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向地而生、因地而异桂阳县蓉城中学肖文清2023年10月27日【课程标准】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2.了解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3.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教材分析】第一子目“人类文明的产生”主要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统一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进步,远古人类出现了两次社会分工,并由此产生了贸易和交换,发展出了早期城市,并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划分,最终形成了国家。历史上主要国家的发展几乎都有这样一个轨迹。第二子目“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主要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欧洲的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各个文明独立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教学目标】唯物史观:通过了解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前提和标志,认识私有制和阶级产生、国家形成、文字出现的原因和历史必然性;通过对古代文明特点的了解,辩证认识文明的共性和差异性。时空观念:将各个古代文明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认识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史料实证:运用历史图片和相关史料,认识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探究对古代文明形成的认识依据和方法。历史解释:理解人类文明形成的主要因素及其内涵;正确认识私有制、阶级、文字与国家产生、文明发展的关系;探究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早期文明形成的影响。家国情怀: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华文明起源、早期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感悟中华民族率先迈入人类文明时代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其对人类文明悠久历史与发展多元化认识的理性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各早期文明产生的原因;各早期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及其时空条件。难点:各早期文明发展的时空条件;早期文明发展的特点。【考情分析】1.近年高考真题①【2023.新课标.31】古巴比伦国王的至上权威②【2023.全国乙.32】雅典民主政治③【2023.湖北.1】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④【2023.浙江.10】古代印度文化⑤2022年全国甲卷:梭伦改革;全国乙卷:雅典官员资格⑥2022年【湖南11】【湖北11】【浙江6月·27】雅典民主政治⑦2022年【河北】11·雅典重视对公民综合素质的培养【重庆】11·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辽宁】12·古埃及对自然的崇拜【海南】10·史学研究方法【山东】11·人类文明的产生【浙江】1月·16·梭伦改革(1)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重点掌握地理环境与历史条件对文明多元特征的影响。(2)掌握雅典民主的特点、运作方式,客观认识雅典民主的优劣,深刻认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等。(3)认识农耕文明的优势及各帝国的区域性扩张的影响,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4)掌握文明交流的方式和相关史实等,深刻认识古代不同地区间文明的交流有利于各个地区文明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从低级走向高级的发展趋势。【教学方式】“情境+任务+问题+评价”四步教学法【教学过程】一、曙光初现——人类文明的产生【情境创设一】材料一材料二“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并非所有文明都具备这些特征……,但是这一组特征在确定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明性质时,可以用作一般的指南。——(美)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材料三“对于最初人类文明出现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国家制度的确立,文字、文献的形成,冶金业及制作金属工具的普及,城市建筑的设置等四个方面。”——摘编自陈明远《质疑四大文明古国——颠覆历史常识》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一直以“三要素”——冶金术、文字和城市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国际学界一般依据这个标准,以甲骨文的出现作为中华文明起源标志,即中华文明起源于商代晚期,仅有3300多年历史。……其实世界几大原生文明并非都符合”三要素"标准。如中美洲玛雅文明并未掌握冶金术,南美洲印加文明尚未发现文字。所谓文明”三要素”,主要是从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提取出来的标准”,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王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材料四随着农业革命的到来,所有这一切都起了变化。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人口不断增加,村庄拓展成城镇,城镇由扩张成拥有巨大的宫殿和庙宇以及聚敛来的财富的帝国。人口的增长使某些村落得以发展成由新的宗教显贵及后来军事首领和行政首脑统治的城市。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学习任务一】结合以上材料,阅读课本P23第13自然段,梳理出第一子目“人类文明的产生”知识结构。【问题引领】1.简单理解“文明”的含义。泛指原始社会之后的漫长历史阶段。“文明”与“野蛮”相对应,“文明”通常被看成是标志着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技术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人类所建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统称为人类文明。)2.文明产生的前提是什么?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3.文明产生的标志是什么?阶级的产生、早期城市出现、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4.得出什么认识?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因为农耕畜牧的出现,所以引起了这一系列的变化,最终出现了文明。所以人类文明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认识:人口的增加或者自然灾害的破坏,依靠采集无法满足食物需要。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成为必要;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保证了人类自身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使文明的产生具备了可能。二、群星璀璨——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情境创设二】材料一材料二两河流域由于地处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地理上,地形开放,无险可守,经常受到外敌的入侵和骚扰;在内部,民族矛盾重重,冲击不断,不同的民族在美索不达米亚这个大舞台上来去匆匆,现实生活急剧动荡,人们的不安全感和心理压力远大于古埃及。所以,他们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惩罚那些社会败类,保护当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以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身体上的保护,于是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在美索不达米亚诞生了。—赵克仁《两河文明与埃及文明的差异及原因探析》材料三法老始终被认为是神王,没有神圣的法老与世俗的法老的区分:这一观念确令人费解。由于这个原因,埃及没有任何与美索不达米亚的法典相应的法律。法老作为神王,其权力易被神化,他的话就是法律。—(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埃及文明与巴比伦文明在法律制度上截然不同。确切地说,古代埃及没有成文的法典。法老政府治理国家的法宝是宗教。埃及宗教的清规诫律完全可以达到法律的效果,所以一些学者将埃及宗教文化看做法文化。—张小虎《论古埃及<亡灵书>及法文化价值》材料五种姓社会的本质是分离而不是凝聚,这种分离性不仅仅表现在种姓自身不断分裂,印度教徒把外来者视为”不净“而加以排斥,这种等级主义态度影响了民族的同化和融合,是今日印度民族和教派众多、民族矛盾和教派矛盾异常尖锐的文化心理根源。——尚会鹏《种姓与印度教社会》材料五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吴昊编著《古希腊城邦史》【学习任务二】结合以上材料,阅读课本P36第二子目“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所有内容,并归纳出各早期文明的主要成就。【问题引领】1.结合上图分析古代文明区域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特点?又可分为那些类型?特点:大多邻近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土壤肥沃);基本位于中纬度、北温带;文明之间相对孤立、区域分散,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类型:海洋文明、大河文明(农耕文明)区域主要成就政治制度西亚两河流域南亚印度河流域北非尼罗河流域中国黄河流域欧洲爱琴海地区2.除此之外,你对各早期文明还有哪些疑惑?(或者通过以上材料和文化成就,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1)上述古代文明存在哪些差异?为什么会存在差异?(2)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古代文明的特点是什么?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什么?①生产方式(根本原因):大河文明以农业立国;古希腊以工商业见长;游牧民族以畜牧业。②地理环境:在世界上古时期,生产力相对落后,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巨大。人类早期文明一般分布在大河流域,利用冲积平原的有利条件进行农业生产。希腊港湾众多对其工商业的发展及海外贸易有很大的影响。③周边环境:西亚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的交汇处,一方面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文明的稳定,朝代更替频繁。中国、印度文明周边压力较小,外部压力较轻,文明相对稳定。④宗教思想:宗教思想是文明多样性的重要表现,也反过来深化了文明的多样性。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印度的婆罗门教、中国的儒家思想、罗马帝国的基督教都对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穿越时空——文明的交流互鉴文明有先后,但无优劣。尊重差异,爱其所同,敬其所异。都是人类文明遗产,都应被尊重与传承!正是这些不同和差异,经过漫长岁月的演进,造就了人类的多元文化。流传到今日的文明成果,大多是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时空条件所创造;有相同,也由不同,正是这些不同和差异,经过漫长岁月的演进,造就了人类的多元文化。而其中一些特点被其后的文明所吸收,成为人类文明的基因。作为人类文明文明的传承者,也要尊重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既要继承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这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人类社会进入到21世纪,作为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坚力量的高中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要了解中国,更需要了解世界,从历史的角度了解世界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传统,拓展历史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具有广阔的胸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开放的国际视野。四、课堂评价(一)主观题1.它(埃及文明)还是一个自信而乐观的文明,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与每年会爆发毁灭性的、不可预测的洪水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不同,尼罗河是一条温和的、可预测的大河。虽然美索不达米亚人将他们的洪水之神视为冷酷无情的恶神,但埃及人却把他们的洪水之神看做是“它的到来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喜神。——(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美索不达米亚人的文化本质上是法治文化,而埃及人的主流文化是伦理文化。在法治社会中,法典,比如汉谟拉比法典的诞生是自然结果;而埃及这样的神权政治国家似乎不需要法典。——王婧《两河文明与古埃及文明的比较研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二者的看法。西亚和埃及文明产生于青铜时代,生产力相对低下,人类仍需要依靠集体力量与自然斗争,个体独立性有限,因而较早形成专制统治和地区性大国。(2023年高考湖南卷新题型)(二)选择题1.(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31)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规定:“此后千秋万世,国中之王必遵从我在我的石柱上所铭刻的正义言词,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这一规定()A.强调波斯君主专制的权力来源B.宣示了古巴比伦国王的至上权威C.标榜亚述帝国君主的军事成就D.规范了埃及对尼罗河流域的统治2.(2023·高考全国乙卷·32)公元前6世纪中后期,庇西特拉图先后三次攫取雅典城邦的统治权。他依照法律处理公共事务,关怀农民,支持平民反对贵族,时人称其统治时期为“盛世”。该“盛世”的出现,得益于()A.梭伦改革的制度基础B.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C.五百人议事会的产生D.贵族特权被彻底铲除3.(2023·湖北高考·1)象形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态环境、经济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下表是“农”字的演变历程,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B.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C.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4.(2023·浙江高考·10)史诗是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最初形式之一。有部史诗主要描写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之间为争夺王位而进行的战争,反映了雅利安人由军事民主制向国家过渡时期的社会情况,堪称一部历史和文化的百科全书。该史诗产生于()A.古代印度B.古代希腊C.古代埃及D.古巴比伦5.(2022·重庆高考·11)公元前4世纪晚期,雅典城邦原有的观剧津贴被大幅削减,城邦日常开支和军费也要通过征收财产税等方式来筹集。对此,演说家伊索克拉底说:“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每个人都想享受由财富带来的荣耀。而现在,每个人都要辩称自己并非富人,就仿佛富裕是世界上头等的罪恶一样。”上述材料反映出()A.城邦的公民精神在弱化B.富人对民主制更有信心C.富人的经济负担在减轻D.穷人被排挤出城邦事务6.(2022·辽宁高考·12)古埃及早王朝时期,已经形成了三大“创世论”神学体系,这些体系中的神话传说内容都与太阳和水有关。这体现了古埃及()A.王权的衰落B.对自然的崇拜C.文字的发展D.对科学的探索7.(2022·海南高考·10)19世纪前,人们认为古希腊信史始于公元前776年即古代第一届奥林匹亚赛会。19世纪后期以来,随着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的发现,古希腊文明史被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文明的研究也经历过类似过程。这说明()A.历史资料的多元性推动历史认知的进步B.文字记载的主观性限定解读历史的边界C.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体现历史进程的样态D.历史记忆的传承性塑造族群身份的认同8.(2022·山东高考·11)图3为世界物种交流过程中两种作物的传播路线示意图,两种作物是()A.小麦、玉米B.玉米、水稻C.小麦、甘蔗D.水稻、甘蔗【本课小结】文明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的起源涉及世界各地区,由旧石器到新石器,再到金属器的生产工具的进步,各部落由狩猎采集进而畜牧农耕,产生社会大分工,导致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古老的西亚两河流域首先兴起了很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差不多同时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也产生了文明。稍后,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东亚黄河长江流域、爱琴海区域等,也先后产生了国家和文明。人类文明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各个地区的古代文明共同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历史的发展。【教学反思】本课教学着重讲述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过程及其原因,各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不同表现及其特点,重点分析形成不同特点的时空条件,由此认识到人类文明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教学中要通过史料分析、问题思考等不同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新的收获,并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历史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呈现和传授者,更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由纯接受性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多角度、多元化阅读、解读各类历史素材,提升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本课仍存在的不足之处:关于唯物史观更深入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