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合集_第1页
华中师范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合集_第2页
华中师范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合集_第3页
华中师范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合集_第4页
华中师范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合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部分华中师范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2年华中师范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第二部分相关院校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4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4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3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第一部分华中师范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1.面质2.地区发展模式3.互助小组4.伦理困境5.观察法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请简述非结构访谈的要点。2.请简述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及技巧。3.请简述社会目标模式的优势与缺陷。4.请简述研究报告的类型及结构。5.请简述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的关系。三、论述题(共3题,每题15分,共45分)1.你如何看待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这一新事物?2.请论述社会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3.通过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特点进行比较。四、实务案例(共30分)

请根据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模式,从个人、家庭、团体或社区中挑选一个对象,针对其特定问题,制定一份社会工作实务方案。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1.面质答:面质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语言陈述、行为描述指出服务对象在言谈中、感受上以及行为方面不一致或矛盾的地方,以帮助服务对象重新检视自己的行为和想法,正确面对自己的问题,从而达到展现矛盾、改变认知的目的。适当运用面质的技巧,能够使服务对象不得不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从而促成服务对象内心矛盾冲突的展现。2.地区发展模式答:地区发展模式是在一个地域内鼓励居民通过自助及互助去解决社区内的问题。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与挖掘、培养当地人才。它通过社区工作者发动、鼓励居民自己起来关心本社区的问题,对问题作了解,进行讨论并采取行动。社区工作者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发动并鼓励居民去思考问题的根源,了解他们的需要,从而引发改变现状的意愿、动机、信心及希望。社区工作者的工作主要是提高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居民之间的合作精神,加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这个模式通常用于那些比较简单的社区:居民背景比较划一、关系良好、冲突不明显,社区政治情况比较稳定,居民信任政府;社区变迁也较缓慢。它采用的方法是自助与合作的方法,以具体目标为主,通常未能有效地引进外来的资源。3.互助小组答:互助小组,又称自助小组,是小组工作的重要类型之一。是指利用小组成员自己的资源作为支持,在沟通与互动中相互影响,实现态度和行为的转变并解决环境问题。4.伦理困境

答:伦理困境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遇到的一种在道德上难以取舍的模糊和难以找到满意方案的境地。在当代世界,不仅是社会工作专业,其实任何专业都存在类似的伦理困境。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困境主要是指由个人价值观与专业价值观、专业价值观与机构价值观、个人价值观与机构价值观之间产生的冲突所导致的伦理决定困难,它也是价值观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个体与群体、个别与一般、革新(或变迁)与传统之间冲突的具体体现。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面临的主要伦理困境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保密问题,人情与法制及规定的冲突问题,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社会工作者的个人利益满足与职业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自我决定问题。5.观察法答:观察法是指带着明确的目的,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地、有针对性地了解正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着的现象。它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观察有所不同,它要求观察者的活动具有系统性、计划性和目的性,而且要求观察者对所观察到的事实作出实质性的和规律性的解释。按照观察中研究者所处的位置或所采取的角色,我们可以将观察区分为局外观察和参与观察。同样,我们也可以根据观察地点的不同将观察分为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还可以根据观察方式的结构程度将其区分为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请简述非结构访谈的要点。答:(1)非结构访谈,又称深度访谈或者自由访谈,它与结构式访谈相反,并不依据事先设计的问卷和固定的程序,而是只有一个访谈的主题或范围,由访谈员与被访者围绕这个主题或范围进行比较自由的交谈。无结构访谈适合于并主要应用于实地研究。它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深入细致的访谈,获得丰富生动的定性资料,并通过研究者主观的、洞察性的分析,从中归纳和概括出某种结论。(2)非结构访谈的要点无结构访谈的最大长处就是弹性大,灵活性强,它有利于充分发挥访谈

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结构访谈相比,无结构访谈的最大特点是深入、细致。但是,这种访谈方法对访谈员的要求比结构访谈的要求更高;这种访谈方法所得的资料难以进行统计处理和定量分析;而且特别耗费时间,使得访谈的规模受到较大的限制。2.请简述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及技巧。答:(1)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人本治疗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总结自己的临床辅导经验后提出的。人本治疗模式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其理论假设涉及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以及自我概念、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等重要的基本概念。①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人本治疗模式吸收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具有发挥自身内在各种潜在能力、追求不断发展的基本趋向。在生理方面表现为一切生物所共有的发展动力,在心理方面则表现为人所特有的充分发挥自身各种能力的自我实现倾向。②自我概念。罗杰斯把自我概念界定为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包括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知觉和评价、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知觉和评价以及对环境的知觉和评价三个部分。他认为,人的自我概念是在与周围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他人的态度和反应方式的影响而形成的,而周围他人在给予服务对象关心和爱护时,总是附加一些条件要求服务对象迎合他的标准。这样,服务对象的自我概念的形成就会受到周围他人价值标准的影响。如果服务对象的自我概念依赖周围他人的价值标准,并以此确定自己的行动方式,就会与自己的真实需要发生冲突。③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当他人的价值标准内化为服务对象的内心要求时,就会使服务对象的自我概念与真实的经验和感受相冲突。为了维护自我形象,服务对象通常借助曲解或者否定等方式保持自我概念与经验的表面一致,这时的内部心理状态称为心理适应不良。如果服务对象的自我概念与真实经验之间的冲突进一步加剧,无法维持表面上的一致,这个时候服务对象就会面临极大的困扰和不安,严重的导致心理适应失调。(2)人本治疗模式的技巧

人本治疗模式认为,如果集中注重分析和治疗服务对象的问题,可能会把社会工作者自己的价值标准强加给服务对象,反而妨碍服务对象的自我成长。因此,有效的辅导方式不是运用具体的辅导技巧消除服务对象的困扰,而是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接近自己的真实需要,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能力的人。人本治疗模式改变了以往个案辅导模式的工作重点,注重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创造一种有利于服务对象自我发展的辅导环境。在实施过程中人本治疗模式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①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人本治疗模式把个案辅导工作的中心集中在社会工作者自身品格和态度的培养上,认为社会工作者只有提供真诚、同感和积极关怀,全身心地与服务对象交流,才能为服务对象创造和谐、信任、宽松的辅导环境,促进服务对象的自我发展。②强调个案辅导关系。罗杰斯对如何与服务对象建立积极有效的辅导关系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认为这种个案辅导关系需要具备真诚、同感和积极关怀等三项充分必要条件,这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表里如一。社会工作者需要对自己的感受开放,让自己的意见和态度与自己的真实感受相一致。不评价。社会工作者不应该按照自己的标准评价服务对象的感受和行为,把自己的价值作为标准强加给服务对象。同感。社会工作者需要把自己置于服务对象的处境中,从服务对象的角度设身处地体会和理解对方的各种内心感受。无条件接纳。无论服务对象好的方面还是不好的方面,社会工作者都需要采取接纳的态度,关注服务对象本身。无条件的爱。无论服务对象怎样表现,社会工作者都需要给予真正的关心和尊重,让服务对象能够利用自身的资源成长。保持独立性。社会工作者需要让服务对象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

体,都需要关注自己的各种潜在能力的充分发挥。③关注个案辅导过程。人本治疗模式非常注重个案辅导过程,认为借助具体的个案辅导过程社会工作者才能与服务对象进行真诚的沟通交流,让服务对象体会此时此地的各种内心冲突和不安,了解自己的真实需要,发挥自己的各种潜在能力。3.请简述社会目标模式的优势与缺陷。答:社会目标模式的理论主要来源于系统论和社会学的观点,强调社会系统与人和群体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个人和群体出现功能失常或问题,与社会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有关,而人和群体的行为又会影响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转,因此个人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社会变迁的途径来实现。(1)社会目标模式的优势社会目标模式以关注社会整合和人参与社会的责任感为工作重点,通过人的能力和意识的提高去影响和改变社会。这种工作模式利用小组过程发展小组成员的民主意识和参与社会变迁的责任心,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并提高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这种工作模式中,小组被看作是一个统一体,通过小组集体的力量达致社会变迁,社会责任得到鼓励,领导能力得到发展,民主的概念在小组过程中也得到充分的实践。(2)社会目标模式的缺陷社会目标模式过分依赖意识形态,使之理论基础薄弱,缺乏系统性;过分注重组织力量,忽视了个人需求,缺乏对个人动力的认识,解决群体需求优于解决个人问题。4.请简述研究报告的类型及结构。答:研究报告是反映社会研究成果的一种书面报告。它以文字、图表等形式将研究的过程、方法和结果表现出来。其目的是告诉有关读者,对于所研究的问题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取得了哪些结果,这些结果对于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有哪些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等。

(1)研究报告的类型①根据研究报告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可分为描述性报告与解释性报告。描述性报告着重于对所研究现象进行系统、全面的描述,这种描述既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对研究资料和结果的详细描述,向读者展示某一现象的基本状况、发展过程和主要特点。解释性报告的主要目的是要用研究所得资料来解释和说明某类现象产生的原因,或说明不同现象相互之间的关系。这类报告中也有一些对现象的描述,但是为了解释和说明而作必要的描述。②根据报告的读者对象,可分为学术性报告与应用性报告。学术性报告用作专业杂志上发表或学术会议上发表,往往比较紧凑、严谨。在研究设计、研究方法方面需要比较详细的描述,特别是样本抽取、变量测量、资料收集等细节。资料分析部分相对广泛,但对结果的讨论部分则相对谨慎。应用性报告主要提供给政府决策部门或实际工作部门,对研究过程的介绍十分简短。这种报告的研究结果部分常常采用比较直观的统计图、统计表等形式表示出来,并且根据研究结果所提出的政策建议部分在这种报告中也十分突出。③根据研究的性质,可分为定量研究报告与定性研究报告。定量研究报告主要以对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及其讨论为主要内容,数量化、表格化、逻辑性强是其表达结果的主要特征,报告的格式十分规范且相对固定,报告的各个部分相互之间界限十分分明。定性研究报告主要以对文字材料的描述和定性分析为主要特征。在报告的结构上,既无严格的规范,也没有十分固定的格式。在内容上,描述和分析、资料与解释之间的界限也不十分明显。一般来说,定性研究报告的篇幅较长,报告中所体现的主观色彩较重。(2)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研究报告都是从所探讨的问题开始,到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和意义结束。各种研究报告在结构上通常可以分成导言、方法、结果、讨论、小结或

摘要、参考文献,以及附录几个部分。①导言。主要说明所研究的问题及研究的意义,其中往往包括下述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研究的缘起(或研究的背景、研究的动机);第二,研究的问题及其界定;第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②方法。即说明研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研究的程序和工具等,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文献回顾及评论;第二,研究的基本概念、变量、假设和理论架构;第三,研究的总体、样本及抽样方法、抽样过程;第四,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资料收集方法和资料分析方法)。③结果。即说明通过研究发现了什么。④讨论。即说明所发现的结果具有哪些意义,从这一结果出发,还能得到什么或还能继续做些什么。⑤小结或摘要。即对上述四个方面的简要总结。⑥参考文献。即研究报告中所涉及的书籍和文章目录。⑦附录。即研究过程中所用的问卷、量表及某些计算公式的推导、数据计算方法等。5.请简述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的关系。答: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而且表现在当代社会中。(1)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关系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关系表现为它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交融。有三层含义:①现代社会政策和专业社会工作都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都是对工业化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所作出的反应,其起源具有相同的背景。②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尽管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按照不同的方式运行,但却有着相似的目标。社会政策以国家干预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满足

下层民众的需要,而社会工作则以民间行动的方式去达到类似的目的。③虽然社会工作最初发源于民间行动,但随着各国社会政策的发展,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渐行渐近。尤其是20世纪中叶以后,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逐渐成为一个过程和一套制度的两个不同方面。社会工作在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以及推动社会政策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社会政策也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活动的空间和发展的条件。(2)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在当代社会中的关系在当代社会中,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有共同目标、共同原则,以不同方式进行,但密切关联的两个行动体系。①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之间的差异和分工主要体现在: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具体的行动内容和方式不同,社会政策是由政府调动资源,为民众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医疗、就业、教育和住房等方面的服务,而社会工作是由基层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具体的服务,包括救助、照料、辅导、维权和增能等。②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之间的相同性和关联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具有共同的目标。二者都是以满足民众的基本需要,尤其是帮助弱势群体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并促进其增强自身的能力,以解决社会问题和维护社会公平为目标。b.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有着共同的原则。两者都以社会公平和社会关照为基本原则,并且都按照福利性原则运行。c.从制度和组织体系上看,两者同属于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体系。一方面,社会政策是政府全面负责社会福利事务的制度化行动体系,而社会工作则是在政府社会政策的指导和资助下实施具体服务的行动体系。另一方面,就组织体系来说,在一些国家,社会工作机构直接隶属于政府的社会政策部门,在另外一些国家虽然社会工作更多的是由民间机构来担当,但要接受政府的社会政策部门的资助和指导。d.从功能关系上看,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社会工作是社会政策的执行系统。社会政策的制定需要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社会政策的实施更是需要有大量社会工作者及机构参

与。另一方面,社会工作的运行也需要政府社会政策的资助和指导。离开了社会工作的组织和行动体系,社会政策将难以有效实施和发展;而离开了社会政策,社会工作也会失去重要的行动基础,失去其发展的动力。三、论述题(共3题,每题15分,共45分)1.你如何看待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这一新事物?答:(1)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含义社会工作服务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运用专业方法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的包括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资源协调、社会功能修复和促进个人与环境适应等在内的专业服务,是现代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是政府利用财政资金,采取市场化、契约化方式,面向具有专业资质的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2)对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认识①重要性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制度,深入推进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是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创新公共财政投入方式、拓宽公共财政支持范围、提高公共财政投入效益的重要举措;是改进现代社会管理服务方式、丰富现代社会管理服务主体、完善现代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的客观需要;对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有效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社会服务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②紧迫性近年来,不少地方围绕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政策制度、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在拓宽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社会需求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但从整体上看,我国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还存在着政策制度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规模范围较小等问题,与中央加快构建现代社会服务体系、增强民生保障能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目标要求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社会服

务需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各级民政和财政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总结借鉴国内外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实践经验,以改革创新精神,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加快推进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③重点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应该明确购买主体、购买对象、购买范围、购买程序及监督管理等方面。各级政府是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主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拥有一支能够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社会工作知识、方法和技能的专业团队,具备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健全的规章制度、良好的社会公信力以及较强的公益项目运营管理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能力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要按照“受益广泛、群众急需、服务专业”原则,重点围绕城市流动人口、农村留守人员、困难群体、特殊人群和受灾群众的个性化、多样化社会服务需求,组织开展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要遵守编制预算、组织购买、签订合同、指导实施的程序。2.请论述社会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答:社会工作通过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可以达到促进其正常生活、促进其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等功能。同时,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制度体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通过提供服务、解决社会问题而对社会运行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作用。(1)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①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提供各种具体的帮助和服务,解决其困难,增强其能力,更深层的目标是帮助他们能正常生活。社会工作在物质帮助、心理和社会支持方面提供的援助是具体的,这可以解决服务对象遇到的迫切问题。社会工作者希望通过提供这些帮助,服务对象能以此为契机走出困境,走向正常的社会生活,并不再如此依赖于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希望通过服务使服务对象走出不正常的接受帮助的状态,能够在较

大程度上正常地生活。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就是增强他们的能力和权利,就是增进他们的功能,增进他们的尊严和促进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的改善,使他们能像别人那样正常地生活。②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常常是面对眼前的问题,以解决这些问题为工作目标。但是,社会工作者并不只是提供简单的、具体的服务,而是把服务对象能力的发展、外部环境的改变也作为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希望促成人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一方面,通过解决问题和增强能力使服务对象能应对环境的压力和挑战;另一方面,通过调动环境中的资源和改善环境,向人们提供更多支持。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和良性互动是社会工作希望发挥也能够发挥的作用和功能。(2)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①维持社会秩序社会秩序是社会各部分关系协调、社会稳定的状态,它是任何社会都极力追求的。良好的社会秩序来自于国泰民安,而社会不稳定甚至动乱则源之于社会矛盾,特别是因贫困而形成的社会问题的积累。社会工作是具体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活动,对有困难人士问题的解决不但可以给他们以实际的帮助,而且由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减少因问题激化而可能产生的对社会秩序的冲击,从而有助于社会稳定。社会工作通过服务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的效果。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社会工作不但强调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也强调不尽合理的社会结构和制度环境会造成社会问题,因而要通过改变环境、完善制度来解决问题。所以,社会工作可以从更深层次上发挥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②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社会各构成要素之间良性互动,社会成员之间相互接纳、平等相处的生活状态。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

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我们所致力于建设的比较理想的社会状态的描绘。社会和谐是人们从事正常生活的基础,也是人类福祉的一种表现。在现代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中,原来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体系被打破,人们之间良好的共同体关系受到了伤害,利益竞争和社会排斥使人们相互隔离,并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社会工作以人为本,致力于在社会成员之间建立相互支持的关系,致力于建立一个相互关怀的社会。这不但可以改善人们生活的具体的社会环境,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在国家的发展战略,在有关社会事业、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制度建设方面作出更多努力,也需要在解决人们的具体问题方面做细致、有效的工作。社会工作所擅长的、面对面的、深入人心的、人性化的服务在化解矛盾和冲突时所产生的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是一般行政方法所不能替代和无法比拟的。社会工作作为专门助人的职业,能够通过具体服务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不但如此,社会工作通过自己的服务,也可以在社会上弘扬服务和慈善精神,促进互相关爱的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促进社会和谐。这样,社会工作就直接和间接地发挥着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3.通过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特点进行比较。答:(1)定量研究侧重于、且较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而定性研究则侧重于和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隐喻、象征的描述和理解。也有的学者认为,定性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度;而定量研究则与此相反,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的,而不是用语言文字。(2)不同类型的方式在发展上是不平衡的。相比之下,定量研究的方法发展十分迅速,进展也很大;而定性研究方式由于其来自于与定量研究方式所不同的哲学传统和所具有的不同假定,因而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同时,由于定性方式在实践上又常常被批评为“非科学的”和缺乏信度的,因而定性研究方式的进展受到很大的阻力。这种不平衡的发展状况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了定量研究,而减弱了定性研究。(3)从认识论角度看,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它们基于不同的范式。定性研究从最纯粹的意义上说,从属于人文主义的

自然范式,即研究应在自然的环境和条件中进行,而研究所获得的结果和意义也只适应于这种特定的环境和条件。这种方法的核心是“整体地”理解和解释自然情景。定量研究则来源于实证主义,它在范式上更接近于科学的范式。(4)从研究的逻辑过程看,定性研究基于描述性分析,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即从特殊情景中归纳出一般的结论;而定量研究则与演绎的过程更为接近,即它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景中去。(5)定量研究者往往强调客观事实、强调现象之间的相关、强调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可以说,定量研究的主要目标是“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和因果联系。而定性研究者则更加注重现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更加注重现象的变化过程、注重现象和行为对于行为主体所具有的意义,可以说,定性研究的主要目标则是深入地“理解”社会现象。定性研究重视现象和行为的背景,相信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与人类的行为有很大的关系。定性研究者认为事实和价值是无法分离的;而定量研究者则正好相反,他们强调在研究中一定要努力做到“价值无涉”和“价值中立”。(6)在理论与研究的关系上,定性研究通常与理论建构的目标相伴随,并不强调在研究开始时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种明确的理论基础。理论是在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和形成的。随着研究的进行,理论不断被选择、被改变、被放弃、被修正。定量研究则常常是用来进行理论检验的。由于定量研究所具有的演绎性,因而它从一开始就倾向于以理论为基础。反过来,当一项研究以理论的检验为目标时,它通常也是采取定量研究的方式进行。(7)在研究方式上,定量研究者更加强调研究程序的标准化、系统化和操作化;而定性研究者则往往更加强调研究程序、研究方式和研究手段上的灵活性、特殊性。实验、调查、内容分析等等,是定量研究中最常见的研究方式;量表测量、问卷调查、结构式访问、结构式观察等是定量研究中常见的资料收集方法。而实地研究是定性研究最常见的研究方式,参与观察、无结构访问、个人生活史等等,则是定性研究中主要的资料收集技术。由于研究方式、资料收集技术等方面的差别,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在所得资料的性质及其结果的说明方式上,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所获得的主要是数量化的资料;而后者所获得的则是具体的、个别的实例。前者的结果主要靠统计分析数据来表达;而后者的结果则是靠文字的描述来说明。定量研究的结果在概括性、精确性上特征

明显;定性研究则以其资料的丰富性、细致性和理解的深入性而与定量方法相对照、相补充。总的来说,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是我们在社会研究过程中可以采取的两条途径。在实际社会研究中该运用哪种方式,不仅取决于研究者的个人兴趣,而且取决于他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用1—2来简明扼要地说明定量研究方式与定性研究方式的各种差别。表1—2定量研究方式与定性研究方式的比较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哲学基础研究实证主义科学范式演绎推人文主义自然范式归纳推范式逻辑过程理理论检验确定相关关系理理论建构深入理解社会理论模式主要和因果联系统计分析实现象文字描述实地研究参目标分析方法验、调查量表、问卷、结与观察、深度访问等主观主要方式资料构观察等客观收集技术研究特征四、实务案例(共1题,30分)请根据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模式,从个人、家庭、团体或社区中挑选一个对象,针对其特定问题,制定一份社会工作实务方案。答:(1)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模式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六个阶段或步骤,每个阶段或步骤都有各自不同的工作任务、内容、方法和技巧。①接案“接案”是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它是社会工作者与潜在的服务对象通过沟通达成共同解决问题初步协议的整个助人过程的开始。

接案期的工作非常重要,它的目标是要与服务对象建立一个良好的专业关系,为后续的预估和介入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以便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能以此为起点一道工作,实现社会工作的助人目标。接案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步骤包括: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原因和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决定是否接案、订立初步协议。②预估预估是依据既定情境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换句话说,预估就是收集资料和认定问题的过程,是把所有有关服务对象的资料组织起来使其具有意义的专业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为制定科学的介入计划打好基础。预估是由系统有序的程序组成的,包括了解问题成因、发现解决问题的入手点等步骤。一方面要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要;另一方面要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并作出预估摘要。③计划制订服务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在分析与辨识服务对象的需要与问题的基础上与服务对象共同设定工作的目的和目标。首先,要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其次,要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再次,要和服务对象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目标陈述要明白易懂,重在促进服务对象的成长,目标要可测量、具有操作性和现实性,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最后,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当工作目标设定后,接下来社会工作者需要与服务对象讨论如何实现既定的工作目标,即制定一套行动计划来实现目标。要适当选择介入系统和介入行动。④介入介入是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采取行动,按照服务协议落实社会工作计划的目标,帮助服务对象改变,解决预估中确认的问题,从而实现助人计划的重要环节。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来说,介入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与技巧协助服务对象系统达到计划服务目标的过程。

社会工作者要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问题和需要来决定服务对象的介入点。而要决定介入焦点,社会工作者首先要了解服务对象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社会网络、社会处境以至相关的社会政策。根据不同情况可以采用直接介入、间接介入和综合介入等方法。介入时应遵守以下原则: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个别化,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瞄准服务目标,考虑经济效益。⑤评估社会工作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查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社会工作评估有不同的策略,因评估目的不同也有不同类型,比较常用的有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两种。社会工作评估是一个系统收集资料以对社会工作的介入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和审视的过程。包括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基线测量评估、对服务对象影响的评估等。在评估过程中,要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与反思;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评估过程;评估的方法要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评估要切合实际需要。⑥结案结案是指当服务对象的问题已经解决,或者服务对象已有能力自己应付和解决问题,即在没有社会工作者协助下可以自己开始新生活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根据工作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所采取的行动。结案时要做如下工作:总结工作,巩固已有改变,解除专业工作关系,撰写结案记录。同时,要注意处理服务对象在结案时的反应。(2)以下以个人为服务对象,针对服务对象学习退步、与老师唱反调、发生偷盗行为等问题,制定社会工作实务方案。①接案首先要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愿望,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明确服务对象的要求之后,与服务对象一起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进行

一个初步的探索,并与服务对象建立口头或书面的契约关系,让服务对象正式成为服务机构的案主。在初步了解中,服务对象需要改善学习情况以及不良行为。②预估收集与服务对象问题有关的资料,既要关注服务对象的个人情况,又要关注服务对象所处的周围环境,依据收集的资料对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和发展变化过程进行评估。要了解服务对象对自己问题的认识,了解老师、同学、家长对服务对象的态度,了解其生长环境和背景等情况。③制定计划与服务对象一起制定工作计划,保证为服务对象提供合适、有效的专业服务。计划主要包括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希望解决的问题、工作目标、基本阶段及主要方法、开展的期限、联系方式等。④介入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扮演恰当的角色,如使能者、联系人、教育者、倡导者、治疗者等,推动服务工作计划的顺利开展。帮助服务对象了解到自己的不当行为,增强其改善的自信。从家长、老师、同学的角度做工作,促使他们关心服务对象的生活和学习,帮助其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提高学习成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⑤评估对个案工作的服务效果和效率进行评定。了解服务对象的改变状况及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评估服务介入工作的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的投入,包括服务介入的人员、时间、经费及其他资源等。由服务对象本人及其家长、老师等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以及对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等。⑥结案在结案期,与服务对象一起商讨结案工作。预先告知服务对象,让他对服务结束做好准备;巩固服务对象在已经开展的服务工作中获得的改变

和进步;与服务对象一起进一步探讨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为其结案之后独立面对问题做好准备;鼓励服务对象表达结案时的情绪,与他一起探讨结案后的跟进服务。

2012年华中师范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个案工作2.社区发展3.督导4.测量5.行动研究二、简答题(每题10分)1.个案工作所需技巧。2.小组工作者在小组会议中的角色。3.罗斯曼社区工作目标。4.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目标的内容。5.信度与效度及其关系。三、论述题(每题15分)1.任务中心模式及其优点。2.小组工作三大模式。3.社区建设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四、设计实务案例(共30分)从社区、农村留守妇女、进城务工农民、吸毒人员、医院患者中选取一个对象,针对特殊需要,设计一个实务方案。(需要假设、方案目的、

服务内容、介入手法、评估指标等)

第二部分相关院校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4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实务》初试试题B卷说明:1.答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2.答题请写清题号,不必抄题。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75分)1.个案工作经常提到“人在情境中”,请问你如何理解?2.医务社会工作中的“患者家属互助小组”遵循的小组工作模式是什么?其主要特点有哪些?3.一般情况下,社会研究中样本量的确定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4.简述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的涵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5.什么是社会工作行政?试比较政府层面的社会工作行政和机构层面的社会工作行政的差异。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1.美丽园小区是一个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的社区,65岁以上的老人占社区总人口的35%,其中80岁及以上的老人占到11%。社区内有区级重点中学、三级甲等医院各一所,餐馆、食品商店若干。社会工作者计划运用社区照顾模式在该社区开展服务,请列出其工作重点和工作策略。2.某基金资助使用定量方法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你打算撰写计划书申请该课题。请根据你所了解的情况和相关理论文献,确定具体的研究问题,明确概念框架、研究假设和相关变量,并提出抽样方案。

3.近年来,儿童遭受意外伤害的案例屡屡见诸报端,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广东佛山小悦悦遭碾压事件,贵州毕节五名流浪儿童闷死垃圾箱事件,甘肃正宁幼儿园校车翻车事件,河南兰考袁厉害收养弃婴火灾案,江苏南京两名女童饿死家中事件等等。这些惨烈的儿童伤害事件一再冲击着人们的心理底线。请你从社会工作宏观和微观实务的视角,分析一下儿童伤害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介入重点。

2014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实务》初试试题B卷说明:1.答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2.答题请写清题号,不必抄题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75分)1.个案工作经常提到“人在情境中”,请问你如何理解?答:如果承认人有其内部心理世界,同时也生活在外部社会环境中,那么,就需要将人作为一个整体去认识,即“人在情境中”。要认识人就要既认识他的内部心理世界,同时又要认识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托尔在汉密尔顿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人在情境中”的概念。“人在情境中”是心理社会派个案工作的中心概念,强调个人生存环境诸因素的互动,认为人的内在心理事实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是经常处于交互作用状态的。因此,人的生存环境、过往经历同时影响着人的行为,必须同时注重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此派理论特别强调严守个别化原则,认为每个人的“人在情境”都是不同的,必须针对特定的“个人情境”进行社会探讨。2.医务社会工作中的“患者家属互助小组”遵循的小组工作模式是什么?其主要特点有哪些?答:(1)医务社会工作中的“患者家属互助小组”遵循的小组工作模式是互动模式。互动模式,又称互惠模式或调解模式,主要关注子系统和整体系统的关系,而不是小组成员个人本身,同时,它也关注小组成员彼此的沟通和互动。(2)主要特点①此模式是基于人与环境和人际之间的关系而实施的,在整个过程中,

个人一直被塑造,同时,也一直在塑造别人。人是由生理、情绪、精神等诸要素综合而成的个体,这些要素都是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②小组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并且是一个互助的系统,也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小组成员相互依赖、互相帮助。个人必须透过一个健全并合适的群体生活,才能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小组是这个模式的中心,是一个互动体系,工作者视小组为心中的“案主”。③组员在小组中达成共同的目标,分享和追求共同决策,这时的分享是在组员与工作者、组员与组员之间进行的。个人在小组中具有互惠的动机和能力,通过组员之间的联系达成共识,获得帮助。④工作者应该使小组成员通过互相帮助而完成特定的任务,并使他们借助这种经验,更加适应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小组成员之间和小组与社会之间的协调者,他不去设计方案,不直接控制小组,而是提供信息引导小组自主发展,帮助组员协商以使问题迅速解决。工作者是“工作者与案主体系”的一部分,既被影响,也能影响他人。⑤小组工作实务非常重视从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中来认识成员,非常强调群体生活的重要性。“面对面”的小组动力是互动模式实施的基础。⑥互动模式的优势在于:注重成员的潜能和互助系统,突出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信念;小组的目标来自成员互动和讨论,有利于成员发挥能动性和培养自决意识;成员自主选择恰当的介入策略去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防止外界的价值干预。3.一般情况下,社会研究中样本量的确定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一般情况下,社会研究中样本规模的确定主要受到以下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总体的规模;推断的把握性与准确性要求;总体的异质性程度;调查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和时间。(1)总体的规模按一般的想法,总体规模越大时,则样本规模也要越大,这样才能保证一定的精确度。但是,这种想法只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正确的。当总体规模大到一定程度时,样本规模的增加与它并不保持同等的增长速度。在

其他有关因素一定时,样本规模的增加速度大大低于总体规模的增加速度。换言之,当总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样本规模的改变量是很小的。(2)推断的把握性与准确性要求抽样的目的往往是要从样本去推论总体。影响样本规模确定的第二个因素,就与这种推论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密切相关。在社会调查中,我们用置信水平与置信区间这两个概念来说明样本规模与抽样的可靠性及精确性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置信水平越高,即推论的可靠性越大,则所要求的样本规模就越大。比如说,在同样的条件下,99%的置信水平所要求的样本规模,就比95%的置信水平所要求的样本规模要大。另外,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置信区间越小,即样本统计值与总体参数值之间的误差范围越小,则所要求的样本规模就越大。(3)总体的异质性程度总体的异质性程度对所需样本规模的影响也十分明显。总体中成员相互之间不存在差别时,只要了解其中之一就行了。这是一种极端的情况。一般来说,要达到同样的精确性,在同质程度高的总体中抽样时,所需要的样本规模就小一些;而在异质程度高的总体中抽样时,所需要的样本规模就大一些。其主要原因是,同质性越高,表明总体在各种变量上的分布越集中,波动性越小,同样规模的样本对总体的反映就越准确。而异质性程度越高,表明总体在各种变量上的分布越分散,波动性越大,同样规模的样本对总体的反映就会越差。比如,当总体中的个体在收入上的差别比较小,或者说分布比较集中时,所抽取的样本中人均收入值的随机波动就很小,因而抽样误差也就会很小,抽样的精度就会比较高。与总体异质性程度有关的另一个因素是,当总体中的大部分成员对某个问题的回答或选择与小部分成员的回答或选择不同时,比如,70%的成员选择甲,30%的成员选择乙,则所需要的样本规模要小一些;而当选择两种不同回答的成员比例相差无几时,比如说选择甲、乙的比例都为50%左右时,则所需要的样本规模为最大。(4)研究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和时间

研究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和时间,也对样本规模的大小产生影响。从样本的代表性、抽样的精确性考虑,样本规模当然是越大越好。但抽样所得到的样本是要用来进行调查的,样本规模越大,同时也意味着调查所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越多,意味着调查所可能受到的限制和障碍也越多。因此,从调查的可行性、简便性考虑,样本规模又是越小越好。究竟选择多大规模的样本,调查者往往需要做出选择。而这种选择的一个重要砝码,就是研究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和时间。4.简述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的涵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答:(1)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的涵义内在效度是指一项研究的资料和结论的有效性;外在效度是指这种研究结论的普遍有效性。(2)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的关系如果在一项具体研究中,对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建构效度的检查没有发现问题的话,就可以认为这一研究具有内在效度,它的资料和结论可以有效地解答所研究的问题。但是,这一研究结论的有效性是否可以适用于其他时间、地点和对象呢?这就涉及外在效度的问题了。例如,在美国的一些城市抽取几百名工人进行研究发现,“当代工人的阶级意识普遍淡漠”,那么,这一结论是否适用于各个国家,或美国的各个城市,还是仅适用于这几百名工人呢?它是否仅适用于80年代或进行研究的某一年(1984年)呢?由这一例子可以看出,对外在效度的检查要考虑样本的代表性和特殊性,以及研究时间、地点、情境和研究内容的普遍意义。5.什么是社会工作行政?试比较政府层面的社会工作行政和机构层面的社会工作行政的差异。答:(1)社会工作行政的含义:社会工作行政,是指依照行政程序,妥善利用各种资源,实施社会政策,以向有需要者提供社会服务的活动,其核心内涵是执行、实施社会政策。(2)政府层面的社会工作行政和机构层面的社会工作行政之比较:

政府层面的社会工作行政与机构层面的社会工作行政的比较,即宏观社会工作行政与微观社会工作行政的比较。①政府层面的社会工作行政,常常表现为政府的职能行为,是政府官员在一定范围内推行社会政策,指导、帮助、监督、检查、评估政策的落实情况的活动,如民政部、省民政厅、县(市)民政局通过行政措施去推进农村“五保”制度的落实,市、区劳动和民政部门推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国妇联和省、市妇联监督和检查妇女权益保护情况等。机构层面的社会工作行政,是将社会政策变为具体的社会服务环节上的行政活动。在社会福利机构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它常常表现为社会福利机构的统筹与管理活动,即通过机构(组织)的筹集资源和有效地配置资源,更有效地提供服务。②二者具有某种程度的相对性。在实际推动社会福利的部门,仍可能有高层、中层、基层行政管理之分。这样,从政府部门到具体实施福利服务的机构和单位,就构成了一个社会福利行政的层次序列,从宏观到微观,社会行政的内容逐渐具体化。这不但表现为抽象的社会政策变得更加具体,更加符合当地和企事业单位的实际,而且社会行政的措施也更加具体,更有利于福利政策的落实。③宏观社会行政与微观社会行政的相对性和执行政策的连贯性使二者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一般说来,政府层面的社会工作行政对机构层面的社会工作行政有直接影响,这不但是因为上层行政人员对政策的理解会影响政策的方向,而且上层行政人员的角色行为常常对下层行政人员产生示范效果,即上行下效。比如,当上层对发展项目的扶贫贷款有政策性偏离时,下层也难以正确地贯彻扶贫贷款政策。由于上级对下级具有领导、监督和评价职能,就可能发生自上而下的偏离政策的行为。反过来,机构层面的社会工作行政对政府层面的社会工作行政也有一定影响,由于政策是步步落实的,因此,任何下一级的行政行为都会对整个政策的执行产生影响。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1.美丽园小区是一个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的社区,65岁以上的老人占社区总人口的35%,其中80岁及以上的老人占到11%。社区内有区级重点中学、三级甲等医院各一所,餐馆、食品商店若干。社会工作者计划

运用社区照顾模式在该社区开展服务,请列出其工作重点和工作策略。答:社区照顾,是指社会工作者动员社区资源,运用非正规支援网络,联合正规服务提供支援服务与设施,让有需要照顾的人士在家里或社区中得到照顾、过正常生活的活动。在社区照顾模式指导下开展的社区服务,其工作重点和工作策略如下:(1)社区照顾的工作重点①协助高龄老人正常地融入社区。美丽园小区老龄化较为严重,高龄老人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由于身体老化程度较大,在生活中面临各种不便,从而带来与社区环境不相适应的问题。②社区责任的强化。强调社区的责任,目的是能够更加及时地回应社区中高龄老人的问题与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改善老人们的生活质量。③由家庭成员、邻居等提供的非正规照顾的充分利用和发挥。社区内存在着许多人际关系网络,应该得到充分运用,与正规照顾相比,它们在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援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人在个人出现困难时提供主要的帮助,邻居在日常生活事务上提供紧急照应。应该重视动员这些与服务对象有关的非正规照顾系统,鼓励他们参与并提供帮助,建立有效的照顾网络,与正规的社会服务一起,支援和协助人们解决困难。④人文关怀社区的建立和倡导。照顾模式强调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建立社区中互助互爱的关系,以抗衡个人主义和城市化带来的疏离和孤独。社区是建立社会关怀的重要平台。社区中正式的社会服务机构要将社区内疏离和松散的网络有效地联结起来,让那些接受服务的人群也参与到社区活动中,帮助他人,发挥其潜能。(2)社区照顾的工作策略①在社区照顾。“在社区照顾”,是指将一些服务对象放在社区内开展的服务,即指有需要及依赖外来照顾的弱势人士,在社区的小型服务机构或住所中获得专业人员的照顾。在本案例中,可以将高龄老人放回到小区内进行照顾,使他们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生活,协助他们融入社区生活,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卫生照顾资源,如医院、社区中心等。

②由社区照顾。“由社区照顾”,是指由家庭、亲友、邻里、志愿者等所提供的照顾和服务,其核心是强调动员社区内的资源,发动在社区内的亲戚朋友和居民协助提供照顾。将高龄老人的简单日常护理由亲属或志愿者协助施行,使他们可以在家庭的环境中进行身体上的护理和照看。③为社区照顾。要成功地进行社区照顾,单靠社区及家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为了不使这些照顾者被“耗尽”,还需要充足的支援性社区服务辅助才能使社区照顾持续下去。这些社区服务,包括日间医院、日间护理中心、家务助理、康复护士、多元化的老人社区服务中心、暂托服务、关怀访问及定期的电话慰问等。这些服务的足够提供,才能扶助社区人士把需要照顾的人留在社区里生活。2.某基金资助使用定量方法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你打算撰写计划书申请该课题。请根据你所了解的情况和相关理论文献,确定具体的研究问题,明确概念框架、研究假设和相关变量,并提出抽样方案。答:(1)研究问题①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问题;②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缺位问题;③农村留守儿童的与父母的沟通问题,即亲子关系问题;④农村留守儿童与他人、同辈群体的人际交往问题。(2)概念框架明确留守儿童等相关概念,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导我们,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生理、安全等需要来关爱他们。(3)研究假设和相关变量①研究假设:生活状况、亲子沟通和人际交往越好,学习状况就越好。②相关变量:a.因变量:学习状况。b.自变量:生活状况;亲子沟通;人际交往。(4)抽样方案:多段抽样。

①首先,以省为单位抽样,从中随机抽取若干个省;②然后,以市为单位抽样,从中随机抽取若干个市;③其次,在抽中的若干个市中,以县城为抽样单位抽样,即从抽中的若干个市中代表的所有县中抽取若干个县城;④再次,抽中的县城中,以村为抽样单位进行抽样,随机抽取一部分农村;⑤最后,再在抽中的农村内随机抽取居民。3.近年来,儿童遭受意外伤害的案例屡屡见诸报端,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广东佛山小悦悦遭碾压事件,贵州毕节五名流浪儿童闷死垃圾箱事件,甘肃正宁幼儿园校车翻车事件,河南兰考袁厉害收养弃婴火灾案,江苏南京两名女童饿死家中事件等等。这些惨烈的儿童伤害事件一再冲击着人们的心理底线。请你从社会工作宏观和微观实务的视角,分析一下儿童伤害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介入重点。答:儿童伤害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社会政策、制度方面的宏观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家庭、学校等微观层面的原因。(1)从宏观社会工作实务分析儿童伤害问题产生的原因和介入重点:①儿童伤害问题产生的原因a.儿童社会保护政策的缺位。专门针对儿童权益维护的法律法规政策尚不健全,为伤害儿童的不法行为提供了空间,而且,在发生儿童伤害行为时,不能及时有效地维护儿童的人身安全和权益。b.安全检查制度不完善,管理措施存在漏洞。现实情况下,安全检查走形式的现象仍然存在,而且出现问题时,部门之间相互推诿,难以明确安全责任的承担主体;安全检查制度、门卫制度、值班制度等相关配套安全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②儿童伤害问题的介入重点a.加强儿童社会保护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体系,从源头上预防、杜绝侵害儿童事件的发生。同时,对于儿童伤害的当事人要严格追究其

法律责任,倡导全体社会成员在生活中要关心儿童、保护儿童。b.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强化部门分工。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义务,使其更好地将安全检查和防护制度进行贯彻和落实。将包括安全检查、安全预防、安全事件的处理在内的各个工作环节和任务,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机构,建立社会监督机制,督促其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2)从宏观社会工作实务分析儿童伤害问题产生的原因和介入重点:①儿童伤害问题产生的原因a.从儿童个人角度来看,儿童自身缺乏安全防患意识,受生理、心理等方面发展程度的限制,与成年人相比,儿童的认知和行为能力还很低,尚不能充分地、正确地看待周围的事物。而且,一旦身处险境,儿童不能很好地进行表达感受、描述状况和寻求帮助。就个人发展阶段而言,儿童是极度脆弱和弱势的,正处于非常需要保护和关怀的时期。b.从家庭角度来看,监护人保护责任不到位。监护人缺乏儿童意外伤害的防患意识,看管不力、照顾不周,监护人保护照顾儿童责任的弱化和缺乏,往往是儿童伤害事件出现的重要致因。甚至,在有些案例中,施害者就是监护人本身。c.从学校教育角度来看,不少家长过于看重儿童的“知识教育”,导致学校在教育过程中重教育轻防范,这种教育体制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儿童在面临生活中的危险时,无危险意识或是自我保护能力低下。②儿童伤害问题的介入重点a.针对儿童个体,可以开展个案工作实务,为他们提供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的学习和必要的行为训练等服务,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b.围绕家庭,主要是将其组织起来,进行小组工作服务,围绕某一共同关注的问题,讨论并沟通、互动和分享,通过相互之间的经验传授,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强化其保护儿童的责任和意识,并将在小组中获得的经验运用到现实生活中。c.强化学校教育的责任,作为仅次于家庭的第二位社会化重要场所,

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学校不应仅仅局限于一般的知识教育,还应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和保护自我的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家长将儿童暂时托管到学校,学校就应当成为家庭的强大后备支撑力量,免除家庭的后顾之忧。

2013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437社会工作实务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90分)1.简述社区工作中关系建立的技巧有哪些?2.简述小组工作互动模式的主要特点。3.在弱势群体社会工作研究中,定性研究的难点有哪些?4.完整的社会研究包括哪些环节?5.简述个案会谈的技巧有哪些?6.简述互助性小组与成长性小组的异同。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什么是尊重?请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阐述尊重在社会工作中的具体内涵。2.结合社会研究中具体案例,谈谈你对“价值中立”原则的理解。3.你是一位学校社会工作者,正在开展个案辅导工作。高三(1)班的小强告诉你说他过几天就要离开学校去南方打工了。小强平时的学习成绩很好,人也很勤奋,如果半年后参加高考的话,估计能考一个不错的大学。但是,为了给妈妈治病,小强不得不中断自己的学业出去打工。老师和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觉得十分惋惜,纷纷劝他坚持完成高考。依据社会工作的案主自决原则,你觉得应该如何帮助小强?

2013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437社会工作实务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90分)1.简述社区工作中关系建立的技巧有哪些?答:(1)与群众初步接触的技巧对于第一次接触的居民,首先是设法建立信任关系和引起谈话兴趣,所以要分层次地展开:①介绍自己:工作者要准备一两段开场白,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对象,采取不同的自我介绍方式。②展开话题:在获得对方接纳或不拒绝的情况下,工作者要抓住时机,继续交谈使内容逐步转向正题。注意避开一些敏感的话题,从普通、容易回答的问题提问,话题要从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一般再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也可运用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情来展开话题。③维持谈话:为了减少访问对象的疑虑并使其精神放松,应尽早根据谈话的目标,继续谈话。此时谈话的方式也从封闭式转为开放式的,尽可能地摸索居民的真实感受。工作者要用心聆听,积极、主动地了解和理解、提问、测试对象,体谅、周到地关心访问对象本人及其家庭情况,令其感受到温暖。④初次接触不要太长,除非他有特殊的个人问题需要及时和深入了解,临别留下进一步联系的方式,鼓励他们主动联络工作者。(2)与服务对象谈话的技巧①选择访问的时间。目的不同,对象不同,选择的时间也应有所区别。

②准备话题,引导访问的开始。如提前了解访问对象的需要。可直接谈论对方的兴趣或展现工作者的吸引力,促使其继续对工作者发生兴趣。③在谈话过程中要积极倾听,运用同理等技巧增强谈话的有效性。(3)社区关系联络,建立形象的技巧①工作者可以通过拜访社区的重要人物与社区机构人员,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进行宣传②通过举办社区活动,与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居民等建立良好的关系,吸引社区居民,建立自己良好的社会形象。(4)处理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政治团体的关系的技巧①了解这些组织的目的、任务、结构,组织文化的表现和特点。②注意关注组织内有影响的人士,表面人物与真正有影响力的人是有分别的,要取得组织内有影响力的人员的信任。③注意组织内的成员执行任务的表现、价值观和性格,通过观察找到哪些是工作者要接触、交往的成员。④应为各部门、组织机构建立档案。2.简述小组工作互动模式的主要特点。答:(1)它关注子系统(小组成员)和整体系统(小组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而不是小组成员个人本身。(2)互动模式既关注个人也关注环境,要通过个人、小组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开放和相互影响,以达到增强个人和社会的功能。(3)小组被看作是一个互助的系统,在小组中成员依靠其他成员作为自己解决问题、实现自己潜能和建立信心的资源。(4)工作者的角色是小组成员之间和小组与社会之间的协调者,他不去设计方案,不直接控制小组,而是提供信息引导小组自主发展,帮助组员协商以使问题迅速解决。工作者的形象是“调解者”、“使能者”,工

作者是“工作者与案主体系”的一部分,既被影响,也能影响他人。3.在弱势群体社会工作研究中,定性研究的难点有哪些?答:定性研究在自然环境中,使用实地体验、开放型访谈、参与性与非参与性观察、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他们行为的意义和他们对事物的看法,研究者本人是主要的研究工具,其个人背景以及和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在对弱势群体进行社会工作研究的时候,可能面临以下难点:(1)研究者方面:①研究者进入弱势群体生活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研究时,因为研究者是作为外来者进入这个群体,所以研究者的身份可能比较容易被识破,从而影响研究的真实性。②弱势群体生活方式可能与研究者本身原来的生活差别很大,研究者可能会出现不适应生活,甚至很难坚持或者难以理解被研究者的一些行为,也就会影响研究者细致深入的研究。③本身弱势群体中可能面临很多的敏感问题,研究者可能存在很多的顾虑,从而影响研究的真实性和实用性。(2)被研究者方面:①弱势群体在参与研究的时候可能会存在说谎、故意夸大事实以博得同情或者关注的情况。②群体中可能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对群体进行定性研究,可能只能对于典型个案进行深入分析,不利于全面掌握和分析情况。4.完整的社会研究包括哪些环节?答:(1)选择问题阶段从程序上看,选择研究问题是一项社会研究活动的起点,是整个研究工作的第一步。研究问题一旦确定,整个研究活动的目标和方向也就随之确定。选题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取研究主题,即从现

实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的现象、问题和领域中,根据研究者的兴趣、需要与动机确定一个研究主题;二是形成研究问题,即进一步明确研究的范围,集中研究的焦点,将最初比较含糊、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领域或研究现象具体化、精确化,将其转化为既有价值又有新意,同时还切实可行的研究问题。(2)研究设计阶段涉及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具体技术工具等各个方面。从研究目的、研究的用途、研究方式、分析单位,直到具体的研究方案。(3)研究的实施阶段就是具体贯彻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研究者往往要深入实地,要接触被研究者;或者要设计出实验环境,实施实验刺激和测量;或者要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4)资料分析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研究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既有对原始数据资料的清理、转换和录入计算机等工作,也有对原始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等等的整理、分类和加工工作;既有对数据资料进行的各种定量分析,也有对定性资料进行的综合、归纳和解读分析。(5)得出结果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撰写研究报告,评估研究质量,交流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也可以说是对整个社会研究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从研究的目的、方式,到资料的收集、分析的方法,再到研究得出的结论、研究成果的质量,都要在研究报告中进行总结和反映。5.简述个案会谈的技巧有哪些?答:(1)沟通技巧所谓沟通即是在人们之间传递信息,它发生在一方向另一方发送信息时。在社会工作过程中,工作者无时不与案主沟通,这需要熟练掌握沟

通技巧,比如同感、。(2)关系技巧关系是社会个案工作助人的核心要义,如果工作者不能同案主建立起信任关系,就不可能帮助他。与案主建立和保持好的工作关系也需要技巧。它包括真诚和有同理心地回应的技巧,表现温暖和关怀的技巧,及表明尊重案主的技巧。(3)过程技巧社会个案工作者是通过一个过程去帮助案主成长和改变的。在这个过程中要求社会工作者有不同的技巧,这些技巧包括:①接案和约定技巧。它包括同案主建立和保持工作关系的技巧,帮助案主和工作者对各自的角色有一个现实性理解的技巧,也包括培养案主对助人过程有一个初步承诺的技巧。②评估技巧。它是指在会谈过程中收集与案主情境相关的资料,以便能实际地理解案主的问题和需要的技巧。③签订契约技巧。这是指同案主订立工作的目标,并有能力清楚说出工作者和案主的责任的技巧。④介入技巧。介入需要广泛的技巧,它包括执行、介入计划并协助案主达到目标的技巧。⑤检讨及终结技巧。它包括定期进行回顾和修订介入计划,以便客观地检讨其是否有效的技巧,及有计划地结束关系以帮助案主独立的技巧。6.简述互助性小组与成长性小组的异同。答:(1)相同点①都是通过小组成员与工作员、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来达到小组的目标。②都是通过各种具有目的性的小组活动、小组分享方式来开展小组工作。

③小组过程中都要制订小组规范,都要按照小组工作的流程开展工作。(2)不同点①小组目标不同,互助性小组的目标是希望运用小组的方法建立社会支持网络,重建社会资本,达到自助互助的目的;而成长性小组的目标则是希望组员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情绪、态度或者行为等方面获得成长。②小组组员构成不同,互助性小组的成员是由于缺乏资源而面临共同问题或者困难的人组成的,通常都是弱势群体;而成长性小组则是由自身需要在行为、情绪等方面得到提高的人构成。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什么是尊重?请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阐述尊重在社会工作中的具体内涵。答:(1)微观层面:对案主的尊重①尊重案主作为个人的尊严和价值。②让案主受到尊敬和得到周到的对待。③让案主参与影响自身的决策。④创造条件让案主自主发展自己的能力和天赋。⑤尊重案主自决,相信案主拥有自我决定和作出选择的能力。⑥对待案主,要有非批判的态度、积极接纳案主。(2)中观层面:对机构的尊重①对同事的尊重社会工作者应该以尊重、礼貌、公平和充分信任的方式来对待同事;社会工作者有责任用全部的专业知识来处理同事的当事人。

②对机构的尊重对自己工作的机构,工作者要尊重机构的价值理念,对机构的服务对象和机构的服务要遵守保密原则。(3)宏观层面:对社会的尊重①对待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社会工作者要更加具有同理心,不仅关注自己的案主的个人生活,还要积极关注相关群体的境况,并且进行积极地社会倡导和社会参与,引起对该群体的社会关注,为这些弱势群体争取更多地资源,同时也是工作者对自己社会责任的践行。②对待社会问题,工作者要积极探究其发生的原因,并且通过自己的经验将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果等反馈给政策制定者,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这不仅是对待社会问题的一种积极态度,也是对待社会的更高层次的接纳和尊重。尊重并不是一味的接受,也寻求积极地改变。2.结合社会研究中具体案例,谈谈你对“价值中立”原则的理解。答:(1)韦伯所说的“价值中立”是指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探索和解释过程中,只陈述事实,而摈弃价值判断和个人的好恶,采取一种“不偏不倚”的态度,因而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只管真假,而与对错、好恶无关。(2)“价值中立”原则是社会科学领域需要遵从或者提倡的原则。社会科学是指对事实的思维整理。简单地说,就是注重事实与逻辑、力求客观的科学精神或者科学方法。社会科学的边界是事实,在事实领域我们可以保持价值中立原则,只要对事实进行说明和整理即可,而不需要越界诉诸于情感进行价值判断。打个比方,当你面对一块石头时,说“这是一块石头”是社会科学干的事情,仅仅是一种事实判断;而当你说“这是一块好石头”时,这就进入社会政策领域的边界,是一种价值判断。(3)在社会研究中,比如我们对于中国人民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我们可能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那么我们收集资料,进行整理的过程就仅仅是我们对于社会事实的陈述,比如我们得出结论人均收入、各个省份的人均收入等,这些都是对于事实的陈述,但是我们不评价这个收入是高还是低。

3.你是一位学校社会工作者,正在开展个案辅导工作。高三(1)班的小强告诉你说他过几天就要离开学校去南方打工了。小强平时的学习成绩很好,人也很勤奋,如果半年后参加高考的话,估计能考一个不错的大学。但是,为了给妈妈治病,小强不得不中断自己的学业出去打工。老师和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觉得十分惋惜,纷纷劝他坚持完成高考。依据社会工作的案主自决原则,你觉得应该如何帮助小强?答:作为社会工作者,在为案主服务的过程中,我不仅要坚持案主自决的原则,我更要帮助案主,保证案主是在了解足够充足的信息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以免案主信息缺失不全导致错误决定。(1)我会和案主一起对于“继续读书还是去南方打工”这件事情进行讨论,但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不会帮助案主做出决定或者说服案主做出哪种决定,我要做的就是提供全面的信息,以便案主更好地进行判断和选择。(2)我会准备好纸张和笔,然后和案主一起就“继续读书”和“去南方打工”这两个选择进行全面的分析,分析每一种选择各自具有的对于案主本人和案主家庭的效益(优势)和风险(弱势),并且让案主在纸张上进行记录。(3)然后,和案主一起讨论这些风险和优势,并且及时的帮助案主进行澄清和解释,让案主充分了解每一种选择的优势和劣势,在案主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在让案主自己决定如何选择。(4)最后,工作者可以和案主对于这两种选择中面临的劣势进行讨论和分析,看看是否存在解决或者缓解的措施,这个时候工作者要积极地链接可能的资源、寻找可能的资源帮助案主。这一步是要让案主更加充分的了解周围可能运用的资源。工作者在这个工作过程中,只是帮助案主充分的分析这两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全面的收集信息。让案主在充分的了解情况下进行决定,一旦案主最终做了决定,工作者要给予积极地支持,比如帮助案主寻找和链接资源,以便案主以后更好地发展。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437社会工作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