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洛阳市、三门峡市、商丘市2023届高三元月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古代辉煌的戏剧,留下的剧本并不特别多,戏班唱戏留下的剧本更少。现在流通的剧本大都是为了满足社会欣赏阅读的需求,并不能代表演出团体的排演剧本。清朝宫廷的戏剧承应活动遵照皇帝的意志进行,对戏本管理规范,有着严格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方法,因而留下了大量的种类繁多的南府和昇平署剧本。这些宝贵的戏曲资料,是清朝宫廷戏剧活动的实物证明,对于恢复清宫演戏旧貌,发扬中国戏曲传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清代管理戏曲音乐的机构,最初是沿袭明代的教坊司。后来,康熙年间又另外设置一个被称之为“南府”的机构。其间,教坊司一直存在,到了雍正年间才被裁撤。所谓昇平署,估计是取了“歌舞升平”的雅意,乾隆七年设乐部,和声署改归乐部管辖,依然保留南府,并选派太监到南府学戏,叫做“内学”。另从江南挑选优秀伶人入南府当差,充当民籍教习,招收民籍学生学习,叫做“外学”。1925年逊帝溥仪出宫,昇平署也随之自行解散。清代宫廷承应戏的演出十分频繁,颇具宫廷特色,是为了应合宫廷内的各种民俗节日、朝廷重要庆典等筵宴场合而专门编写的。清代宫中戏剧根据需要的不同,把戏本分成四类:“月令承应、法宫雅奏、九九大庆、朔望承应”。月令承应,即“节令戏”“应节戏”,逢时按节演出,如元旦、上元、立春、中秋、重阳、冬至、腊日、除夕等。一年之中,节令戏本约有二百多种,每个节令均有相应的剧本。如立春承应剧目有《春朝岁旦》,正月十五上元节承应剧目有《悬灯预庆》《月宫辉彩》,清明寒食节承应剧目《高怀沂水》《芳节行吟》。八月十五中秋节承应剧目有《月桂飘香,霓裳献舞》《祥云捧月》等。法宫雅奏为内廷诸喜庆事演出的戏本,也称喜庆戏。如皇帝大婚,演《列宿遥临,双星永庆》《百子呈祥》《慈容衍庆》等。皇子诞生,演《慈云锡类》《吉曜充庭》等。凡遇帝、后生日,更要演戏庆典,称为“九九大庆”,这是宫中最隆重的节日,每次连演数日乃至十数日。遇有整寿时,如六十、七十、八十等大寿更要举行大规模庆祝。朔望承应。指每月初一、十五,民间有逢朔望日祭神的习俗,宫内照例应演戏。早年清廷在朔望祭祀之后演戏,而后来每月没有正式的祭祀礼仪,演戏只作为旧制沿袭下来,而承应的剧目也是取悦人君。上述众多的承应戏剧本及详细的分类可证,宫廷戏剧演出已然成为清廷礼仪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编戏与编书一样,是清代统治者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他们对汉文化的认同、继承和发扬,对中原几千年汉文化的迷恋。他们迷恋音乐,雅好戏曲,尤其迷恋由江南士文化最浓的地方酝酿出的和平儒雅、精美绝伦的昆腔,这是文人文化的代表,是雅士阶层创造出来的最为风雅的声音。在清廷仪典上演出的各种宴戏、大戏,其实都是经过雅化的俗乐,民间新兴的剧种传入宫廷,宫廷中戏曲剧种的更迭几乎与民间可以保持一致。清宫承应戏独特的艺术特征也对民间戏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整个中国戏剧史来说,宫廷戏剧部分是一重要的补充,它对研究戏曲艺术在清宫帝后文化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和自身发展,以至对繁荣中国现代文艺创作,壮大中国现代戏曲艺术,传播优秀民族文化,都具有难得的历史资料价值。在历经百年岁月沧桑之后,这些戏本弥足珍贵。就戏曲发展本身而言,清代戏曲史乃是一部昆曲走向衰落,京剧萌芽、成长并日趋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宫廷演剧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帝后们由于本身的喜好,乐于参与创造,他们既是观众,又是导演、监制,直接参与创作,这与以往各朝大不一样。昇平署曲本及档案资料再现了清代内廷演剧的历史,同时还是清代兴衰的缩影,从中我们不仅可见清代戏曲的发展轨迹,还可了解清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层面的细节。(节选自2016年12月6日《人民日报》副刊,作者李士娟,文本有删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清朝宫廷戏剧活动留下的实物证明,对于恢复清宫演戏旧貌,发扬中国戏曲传统,种类繁多的南府和昇平署剧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些剧本在戏剧发展史上的价值,在历经百年岁月沧桑之后,更显珍贵。B.清代承应戏演出十分频繁,其戏本分为四类:月令承应、法宫雅奏、九九大庆、朔望承应。后两种剧本的演出活动显然比前两者隆重。C.承应戏剧本及详细的分类可证宫廷戏剧演出已经成为清廷礼仪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中国戏剧史来说,宫廷戏剧部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D.通过昇平署曲本及档案资料我们可以了解清代戏曲的发展轨迹,弄清清代宫廷演剧的历史,对清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细节有进一步认识。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戏剧源远流长,在其发展史上留下过许多辉煌的作品,即使现在,清廷剧本仍然满足了社会欣赏阅读的需求,也为演出团体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排演剧本。B.“朔望承应”是清代宫中戏的戏本种类之一,原本与每月初一、十五民间逢朔望日祭神的习俗有关,后来变为无正式祭祀礼仪而只保留演戏。其剧目一般是取悦人君。C.清代统治者对汉文化的认同、继承和发扬,对中原几千年汉文化的迷恋使编戏成为清朝文化建设的一部分。D.和平儒雅、精美绝伦的昆腔,代表了江南雅士阶层创造出来的最为风雅的声音,深受清朝统治者的喜爱。斗转星移,在清朝宫廷中昆腔最终被京剧取代。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府”、“昇平署”和“教坊司”是清代管理戏曲音乐的机构,昇平署的取名十分雅致,可能含有“歌舞升平”之意,从中我们也能想象清朝戏剧演出的繁盛之景。B.在清廷仪典上演出的各种宴戏、大戏,极具风雅,其实它们大多来自民间,是经过编戏工作者雅化的俗乐。C.从中国古典戏曲发展史来看,清代戏曲经历了一个昆曲的衰落,京剧的萌芽、成长并日趋成熟的过程。D.帝后们喜好宫廷剧,他们既是观众,又是导演、监制,还直接参与剧本演出,这在以往各朝中实属鲜见。(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赵元任:中国现代语言之父韧雾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位非常爱“玩儿”、一不小心就“玩”成了世界级大师的人物。他,就是中国现代语言之父——赵元任。赵元任,原籍江苏常州,1892年生在天津一个官宦之家,是赵匡胤的第31代孙,其六世祖是清朝“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诗人赵翼,“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名句就出自赵翼之手。赵元任在语言上天赋异禀。从小就爱学别人说话,很早就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方言。15岁考入江南高等学堂后,一次与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同桌就餐,赵元任居然能用8种方言与大家交谈。1920年10月到1921年7月,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巡回演讲,赵元任担任翻译工作。罗素讲演有一站是去长沙,火车上赵元任就跟身边人学长沙话,等到了长沙翻译时,他已可将英语翻成长沙话了。他的绝活之一,是在清华园的周末同乐会上表演口技“全国旅行”:从北京沿京汉路南下,经河北到山西、陕西,出潼关,从河南入两湖、四川、云贵,再由两广绕江西、福建到江苏、浙江、安徽,由山东过渤海入东三省,最后入山海关返京。“旅行”遍及大半个中国,而每到一地,赵元任便用当地方言土语,介绍名胜和土特产,他一口气说了近一小时,听者无不捧腹。1925年清华国学研究院成立,赵元任成为国学院“四大导师”中最年轻的一个。合约上写明他想教什么就教什么,他最后选择开设现代方言学、中国音韵学和普通语言学,从这时起,将语言学作为一生努力的专业。赵元任告诉女儿,自己研究语言学只是为了“好玩儿”。也许正是这种对学问发自内心、毫无功利的热爱,给了他做研究最持久的动力。汪曾祺说诗人气质的沈从文搞文物考古,搞的是“抒情考古学”,所以有人说赵元任的语言学是“兴味语言学”。这种“好玩儿”让他往往能将深奥的学理用鲜明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讲授汉语一个重要的特点“同音异形”时,他忍不住技痒,用一堆同声同韵单音字,创作了著名的《施氏食狮史》: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拭室。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尸,实是十石狮尸。试释是事。这个吃狮子的幽默故事,据说成为汉学家们压箱底的噱头,还被正式收入《大英百科全书》,专门用来说明汉语的特点。“好玩儿”不代表研究学问不严肃认真。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曾是清华国学研究院32名学生中唯一报考语言学的人,赵元任是他的导师,梁启超做辅助导师。两人风格截然不同,梁启超鼓励为主,赵元任则要求严苛。王力1927年写的论文《中国古文法》,梁启超在封面上写了一总批“精细妙悟:为斯学辟一新途径”。赵元任只给予了一句褒语,其余用铅笔小字作眉批,专挑毛病。其中王力讲到“反照句”“纲目句”时,加了一个“附言”:“反照句、纲目句,在西文罕见。”“元任先生批云:‘删附言!未熟通某文,断不可定其无某文法。言有易,言无难!’这是对我的当头棒喝。”王力深感惭愧,后来将老师赵元任的批评“言有易,言无难”,当作警示自己一生的座右铭。新文化运动中,语言文字改革被认为是改良社会的一种途径,许多人为之努力,赵元任也不例外,他终生都是一位最坚定不移的语言文字改革家。1928年南京的大学院正式公布《国语罗马字方案》,赵元任是主要的设计者。1958年,中国通过并全面推广汉语拼音方案,就参考了《国语罗马字方案》。作为视听教学法的先驱,赵元任编写的教材和录制的国语唱片成为教学的范式,其方法延续至今。他还是中国第一位用科学方法做方言方音调查的学者。1927年他历时2个多月辛苦奔走,记录了吴语区33个地方的方言,《现代吴语的研究》于次年出版,是“中国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方法研究方言的著作”,也是现代汉语方言学正式诞生的标志。此后的《广西瑶歌记音》《湖北方言调查》(主编)《中国话的文法》《语言问题》等,皆是不朽的著作。(有删改)相关链接:赵元任博学多才,既是数学家,又是物理学家,对哲学也有一定造诣。然而他主要以著名的语言学家蜚声于世。他从1920年执教清华至197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退休,前后从事教育事业52年。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朱德熙、吕叔湘等都是他的学生,“给中国语言学的研究事业培养了一支庞大的队伍”,可谓桃李满天下。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赵元任在清华园周末同乐会上表演口技“全国旅行”,说明了他非凡的语言天赋,也是汪曾祺所说赵元任“兴味语言学”的重要体现。B.1925年清华国学研究院成立,赵元任选择开设现代方言学、中国音韵学和普通语言学,其时王力、朱德熙、吕叔湘等都是他的学生。C.新文化运动中,赵元任把语言文字改革作为改良社会的途径,设计了《国语罗马字方案》;为视听教学法编写了教材、录制了国语唱片,其方法延续至今。D.选文记叙了赵元任学者生涯中的许多有趣的轶事,对传主的性情、思想、学术品格作了多方面的呈现,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使行文生动活泼,富于变化。5.文章第九段详细写了赵元任作为导师对王力论文的批评一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文章开始说赵元任是“玩”出来的大师,文中多次写到赵研究语言学是“好玩儿”,你怎样理解“好玩儿”和语言大师之间的关系?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封举报信陈坚①张栋是市第二实验学校六年级二班的班主任。这是一所九年一贯制重点学校,张栋算是这里的资深班主任了。②这是“双减”政策颁布后的第一个学期,张栋特地制定了全新的管理班级的方法,创建了一个微信群,以便及时跟学生和家长沟通、交流。③九月眨眼间就过半了,这天,张栋刚下课回到办公室,所有人都盯着他。一个老师对他说:“不好了,张老师,有人在市教育论坛里发了举报信,举报你们班学习工作违背政策……”④张栋连忙登录论坛,一封举报信闯入眼帘。这帖子已经被置顶,回复和点击数量巨大。帖子里写道:“市教育局领导,你们好!我怀着愤怒的心情写下这封举报信,我是一名六年级学生家长,我要举报第二实验学校六二班。该班在‘双减政策下,老师依然给学生布置超量任务,在如此重压下,如何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如何实现新政策要求……”⑤举报信洋洋洒洒写了近两千字,包括这些年来颁布的各项教育法规,精确到第几条第几款。文章的最后还附上了张栋班级微信群里三个学生的作业截图,他们上传作业的时间都是凌晨……⑥张栋看完,浑身冰凉。虽然截图确实是出自他们班级群,但是发帖人的举报信完全是断章取义、歪曲事实。⑦这时,张栋接到校长打来的,让他过去一趟。⑧校长见到张栋,说:“张老师,网上的帖子,你应该已经知道了。你放心,如果有人造谣,我们将追究到底,为你做主。不过你自己也要好好地想想,是不是工作中真的有什么疏忽?毕竟新政策刚下来,大家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⑨张栋解释道:“校长,事实并不是举报信里说的那样!”⑩其实,那三个学生上传作业的第二天,张栋就找他们谈了话,问他们是不是新学期作业太难,不然怎么会做到凌晨呢?⑪一个学生着急地解释,作业不难,他们放学前就写完了,只不过那天他过生日,邀请了另外两个同学放学后陪他去打电动,谁知一不小心玩到了半夜。等回家后,三个人才想起来作业还没上传,所以才在凌晨上传作业的……⑫校长听了解释,摆了摆手,说:“我知道里面有误会,这事最终处置之前,还得麻烦你去调查清楚这个举报人是谁,好吗?张老师,你知道的,六年级有不少优等生,我们总是希望他们能全都进自己学校的初中部,所以得稳住,不要造成优质生源流失。不管你们班是否存在问题,今天网络上出现了负面消息,这已经对学校产生了严重的影响!”⑬校长的话击中了张栋的心。虽然已经澄清了举报信里截图的误会,但那些文字依然像一把利剑,狠狠地向张栋刺来。他必须还自己一个公道,还学校一个真相。⑭回到办公室,张栋仔细研究起这个发帖人来。⑮发帖人昵称叫“忧郁的肉宝”,张栋想,难道这家长比较胖?他回想着开学时来参加家长会的家长,又翻出当天和家长们拍的合影,拿出学生信息表,对照起家长的外貌特征。看了一圈,张栋锁定一名学生家长,他胖乎乎的,孩子在校表现一直不好,张栋已经联系家长好几次了,会不会是他在打击报复?张栋把那个学生的资料拿出来,上面有家长填的个人信息,字迹歪歪斜斜,还有几个错别字。张栋立马否定了之前的假设,因为举报信的文字功底十分了得,有理有据、绘声绘色,可见写信人的文化素养应该很高。⑯张栋立刻展开新的调查。他在论坛里搜索“忧郁的肉宝”,只跳出来之前那一个帖子。张栋想了想,又试着搜索“忧郁的肉宝”的论坛ID。谁知这样一来,又跳出来另一个帖子——去年这个时候,这个ID使用别的昵称也发了一封举报信。再仔细一看,张栋大吃一惊,去年那个帖子举报的也是他们学校!举报内容是学校完全按成绩优劣分班,给学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精神压力。⑰张栋仔细回忆了一下,好像是听说过这么一件事,当时还有教育督导来调查,但结果显示,事实并不像举报信里说的那样,举报信息过于添油加醋了。不过即便如此,当时这事也给学校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听说有些优秀学生后来都因为这件事去了别的中学……⑱想到这,张栋突然一个激灵,他像是意识到了什么。⑲张栋连忙打开了班级微信群,点开成员名单,配合近两周的聊天记录,仔细搜寻可疑人物。一个群昵称叫“然然奶奶”的人引起了张栋的注意,他们班里并没有叫“然然”的学生。张栋又一看,这个用户的微信名叫“肉丸”,是于洋妈妈拉进来的。于洋是班里的学霸,可光看名字,他跟“然然”也没啥关系啊……⑳为了搞清楚,张栋拨通了于洋妈妈的,开门见山地问道:“于洋的小名叫‘然然吗?’然然奶奶是谁?”㉑于洋妈妈一头雾水,随后否认道:“‘我不认识’然然奶奶呀,于洋也不叫‘然然。这人是谁?’”㉒张栋又问于洋妈妈是否认识一个微信名叫“肉丸”的人。于洋妈妈查了一下,说的确有一个微信好友叫“肉丸”。㉓张栋又问:“他是做什么的?”㉔于洋妈妈说:“他是一所中学的教务处主任,你怎么知道他的?”㉕张栋如实相告:“我看见你把他拉进我们班级群了。”㉖于洋妈妈否认道:“我没有啊,不是我操作的!”㉗张栋补充道:“你是9月6日把他拉进来的,还记得吗?”㉘于洋妈妈沉默了一会儿,说:“张老师,有件事我要向你坦白,其实9月6日那天,有一所中学把我们学校几个六年级优等生的家长聚到了一起,给了很多优惠条件,希望我们到时候把孩子送到他们中学。不过你放心,于洋肯定不会去的,你们对于洋的栽培我是知道的。虽然是这样,但当时我也没好意思直接拒绝……那个肉丸就是那所学校的教务处主任,微信就是那天加的……我想起来了,加微信时,是他把我拿过去操作的,看来是他把自己拉进了我们的班级群!”㉙过了几天,市教育论坛里又多了一封举报信,举报张栋他们学校多位教师违规补课。张栋看了,竟然露出了一丝笑意。㉚原来,这是张栋设的一场局。那天,他跟于洋妈妈打完,就全都明白了:“肉丸”应该就是“忧郁的肉宝”,他作为另一所中学的教务处主任,为了自己学校的优质生源,想方设法打入“敌人内部”,伺机潜入家长群,甚至不惜发帖诽谤造谣,恶性竞争。㉛于是,张栋请于洋妈妈帮忙,以咨询详细的转校优惠条件为借口,故意向“肉丸”抱怨张栋他们学校有新的违规操作,还提供了假的图片证据。“肉丸”信以为真,又追加了一封举报信,彻底暴露了自己……㉜张栋把事情经过整理好,提交给校长,在班级群和论坛上详细澄清了事件经过,并展示了调查证据。他做这一切,只希望在激烈的竞争下,还教育一片净土,让学生享受最纯粹、最公平的教育环境……(选自故事者网站20220405)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一封举报信开头,中间和结尾还各提到一封,可见举报信是全文的叙事线索。B.小说内容反映出部分中小学校之间优质生源争夺战白热化到了不择手段的残酷地步。C.小说从正面刻画了“肉丸”这个亲自出马、赤膊上阵且心术不正负面领导形象。D.小说结局张栋与于洋妈妈配合请得“肉丸”入瓮,表现了张栋善于将计就计的智慧。8.“事出反常必有妖”,举报信的蹊跷,其实文中多有暗示,请指出两处加以说明。9.小说结尾的画线句子有丰富意蕴,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成祖永乐二十二年,上北征,崩于榆木川。皇太子[注]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上谓蹇义曰:“朕之心,苟可推以利民,虽府库之储不吝,况山泽之利哉!”命户部,被灾田土,分遣人驰谕各郡县,停免催征粮税。命刑部、都察院、通政司,自今内外官贪赃者,录其姓名藏于官,以便稽阅。罢给朝觐官孽牧马。初,兵部尚书李庆言于上曰:“民间牧马蕃衍,已散之军伍,尚余数千。请令朝觐官领之,太仆苑马,岁课其息。有亏,罚与民同。”杨士奇不可,庆忿不纳。士奇奏曰:“朝廷求贤任官,今乃使养马而课,责与民同。且所散不及三千,而朝廷负此名于天下,岂贵贤贱畜之意乎?”上许出内批罢之,已而不闻。明日,士奇又言之,上曰:“偶忘之。”有顷,上御思善阁,召士奇谕曰内批岂真忘之朕闻李庆等皆忿卿朕念卿孤立恐为众所伤不欲因卿言而罢今有名矣出示章则陈智言畜马不便命士奇据此草敕止之士奇顿首言:“陛下知臣,臣不孤矣。”上谓士奇曰:“继今令有不便,惟密与联言。李庆辈不识大体,不足语也。”诏免山东、淮安、徐州夏税之半。停罢一切官买物料。时有至自南京者,言徐、淮、山东民多乏食,而有司催科方急。上问赛义,义对亦同。上命杨士奇草诏蠲恤。士奇言:“不可不令户部、工部与闻。”上曰:“姑徐之,救民如拯溺,不可须臾缓。有司虑国用不足,必持不决。”因命中官给笔札,士奇就西角门草诏。上览毕,即遣使赍行,顾士奇曰:“卿今可语部臣,朕悉免之矣。”左右或言宜有分别,庶不滥恩。上曰:“恤民宁过厚。为天下主,可与民较锱铢耶!”(选自《明史纪事本末·仁宣致治》,有删改)【注】皇太子,明仁宗朱高炽。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召士奇谕曰/内批岂真忘之朕闻/李庆等皆忿卿/朕念卿孤立/恐为众所伤/不欲因卿言而罢/今有名矣/出示章/则陈智言畜马不便/命士奇据此草敕止之/B.召士奇谕曰/内批岂真忘之/朕闻李庆等皆忿卿/朕念卿孤立/恐为众所伤/不欲因卿言而罢/今有名矣/出示章/则陈智言畜马不便/命士奇据此草敕止之/C.召士奇谕曰/内批岂真忘之朕闻/李庆等皆忿卿/朕念卿孤立/恐为众所伤/不欲因卿言/而罢今有名矣/出示章/则陈智言畜马不便/命士奇据此草敕止之/D.召士奇谕曰/内批岂真忘之/朕闻李庆等皆忿卿/朕念卿孤立/恐为众所伤/不欲因卿言/而罢今有名矣/出示章/则陈智言畜马不便/命士奇据此草敕止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赦,文中指皇帝下令对罪犯减轻或免除刑罚。文中大赦的背景是新皇帝登基。B.户部,文中指官署名,是中央六部之一,一般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等事务。C.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顿首”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谦辞。D.中官,可以指朝廷内的官,与地方官相对;也指宦官,即在宫内侍奉帝王及其家属的人。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仁宗继承皇位,表现出强烈的治理愿望。他命令户部派人到遭受灾祸的各个地方,停止催办粮税;他命令刑部等记录贪官的名字,以便查阅。B.兵部尚书李庆建议把多余的马匹分给官员养,每年征收利息,如果亏损则处罚。这个建议遭到杨士奇的反对,杨士奇因此被李庆怨恨。C.杨士奇上奏请求制止官员养马一事,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虽然过程有些波折,但事情最终得以解决。这件事拉近了明仁宗与杨士奇的关系。D.明仁宗得知山东等地百姓缺乏食物而催办租税正急,打算免除这些地方的租税,有人建议要区别对待,不应滥施恩惠,明仁宗听后醒悟,改变了主意。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朕之心,苟可推以利民,虽府库之储不吝,况山泽之利哉!(2)姑徐之,救民如拯溺,不可须臾缓。有司虑国用不足,必持不决。(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登高咏菊尽罗隐篱畔霜前偶得存,苦教迟晚避兰荪①能销造化几多力,不受阳和一点恩。生处岂容依玉砌②?要时③还许上金樽。陶公没后无知己,露滴幽丛见泪痕。【注】①兰荪:一种香草。②玉砌:用玉石砌的台阶,此指富贵之地。③要时:迎合时尚。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说深秋菊花迟迟开放,是为了避开兰荪炫耀芬芳的时节,言近旨远,含蓄蕴藉。B.“阳和”指春煦之气;颔联下句说菊花不接受春天的一点恩惠,用语浅俗,饱含豁达之意。C.颈联上句运用反问手法,明说菊花生处不容靠近“玉阶”,暗指诗人沉沦下层、晋升失路。D.诗歌照应紧密,“偶得存”照应诗题中的“尽”字,“篱畔霜前”为颈联中的“生处”等张本。15.请从表现手法和情感内涵角度简要赏析尾联。(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经·氓》中,用河流和洼地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的两句是“______,______”。(2)杜牧《阿房宫赋》中,作者认为如果秦国爱护六国的人民,其结果是“______,______”。(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两句分别写出了“山间之四时”中夏季、冬季的景色。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当年轻人向我感慨不知道将来做点什么时,我会给他们两个建议:要么静下心来读点书,要么去赚点钱。每个人都要做好改造社会的准备,但一个人如何能改造社会呢?通常,我们听到最多的回答是个人①,无法与社会抗衡,谈改造几乎不可能。而我认为,若是把人的一生当作自己的远大前程,个人是可以而且能够改造社会的。这个时代不是被夸耀:虽然这个时代还有不好的很多东西,但总还是有很多事情我们值得去做。有一句话不是说,你的价值在于你的敌人的分量。对于我们而言,我们的价值在于我们有多大的改造社会的决心与勇气,以及在此基础上减少这个时代苦难的分量。就个体而言,你是社会的一分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四月心理咨询服务合同台账隐私沙箱设计
- 公务车辆购置合同样本
- 2024年份8月聚丙烯医用口罩驻极处理设备配套协议
- 二零二五技术保密协议范文模板
- 二零二五版个人合伙内部股份转让协议
- 教务管理聘用合同二零二五年
- 离婚赔偿协议书范例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农庄承包协议合同书范例
- 二零二五果园租赁协议书
- 场地租用定金合同
- 只分红不占股协议范本
- 2023年江苏保安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小学版
- 【“三曹”诗歌风格差异研究7800字(论文)】
- 任务三 辅助出行的出行者信息系统
- 绿色中国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华东理工大学
- ERCP术前知情同意书
-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看板管理-精益生产
- 菜鸟WMS(大宝)操作手册 (修复的)
- 葫芦岛兰家沟矿业有限公司(钼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