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十二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十二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十二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十二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十二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十二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一、选择题(23小题,每道小题2分,共46分。以下各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答题卷1.(2分)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C.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D.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2.(2分)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是()A.房屋结构样式B.农作物的种类3.(2分)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与良渚古城遗址经济支撑最相似的原始居民是()4.(2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一个过程,以农业产生为上限。”有助于印证和推测“上限”的是()5.(2分)人类粮食和祖先崇拜,是中华文明不可须臾或缺的三个根本内容。下列选项中,与“祖先崇拜”直接相关的是()A.元谋人牙齿化石B.粟和装粟的陶6.(2分)发掘于洛阳的二里头遗址,不仅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群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这反映了哪个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7.(2分)学者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强调运用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以考量古代历史文化。以下相关史料的对比研究,最符合“二重证据法”的是()8.(2分)以下博物馆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名称馆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山东山西北京最准确的是()D.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10.(2分)如图是“医”字已知最早的写法,是用勾(医疗器具)将矢(箭)从人体上剔出,表示医疗。该字属于()11.(2分)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的应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12.(2分)如图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圈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诸侯争霸礼崩乐坏B.南北对峙政治分裂13.(2分)如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有关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思维导图。图中①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战国七雄”①A.周平王迁都洛邑C.齐桓公称霸中原14.(2分)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交战65次,其战果如表。这一战果取得的直接原因是秦国()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58次3次15.(2分)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其大意是:商鞅担任秦孝公的国相,为秦国开启了帝王之业。)这一句话反映了商鞅变法的()16.(2分)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主要得益于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17.(2分)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第一次把公元前500此可以推断出中国的“轴心时代”正处于()时期。A.夏商B.春秋战国C.西汉D.18.(2分)关注历史教材的单元主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如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夏商周时期: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第8课百家争鸣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19.(2分)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列图示中的工具按材质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①青铜铲②铁制农具③打制石器④骨耜20.(2分)如表是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该表反映了秦朝()郡名建置时代郡治))陇西郡昭襄王二十八年置,始皇因之辽东郡古燕置,始皇因之今辽宁辽阳南海郡今广东广州C.在地方实行郡县制21.(2分)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帝国。据图中判断秦最终A.公元前3世纪前期B.公元前3世纪后期C.公元前2世纪前期D.公元前2世纪后期22.(2分)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23.(2分)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有()二、材料题(2小题,每道小题12分,共24分。)24.(12分)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是研究历史的主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骨耜人面鱼术彩陶盆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内容出处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材料三:曾侯乙墓是战国早期曾国君主乙的墓葬。在这个古墓出土的青铜礼器中,有一套被称为“九鼎八簋”(如图),它们是祭祀祖先的祭器,规格很高。按照最初的规定,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国王甚至贵族也开始使用,屡屡出现僭越现象。根据文献材料,东周时期随州主要为随国据有,不见有曾国的记载。由曾多次出土曾国有铭铜器,因此有人认为这里的曾国即史籍上的随国;(2)根据“孤证不立”的原则,材料二能认定哪些历史事实?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早期(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屡屡出现僭越现象25.(12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图1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图2春秋末期穿有鼻环的牛尊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避讳)强大(代指背景强大的人或势力),赏不私亲近(亲近的人)……期年之后,道不拾遗(路上丢失的东西没有人去捡拾),民不妄取(老百姓不敢乱取非分之财),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材料四: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2)材料二中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简(3)材料三记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三指出“商君治秦”取得的效果。(4)材料四局面的形成与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5)综上所述,概括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进步的因素。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十二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一、选择题(23小题,每道小题2分,共46分。以下各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答题卷的对应选项涂黑)1.(2分)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D.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解答】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地区,会使用火,并长时间保存火种,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故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这是可以验2.(2分)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是()【解答】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划分的标志是由使用打制石器演变为使用磨制石器。3.(2分)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与良渚古城遗址经济支撑最相似的原始居民是()【分析】本题考查河姆渡人,知道与良渚古城遗址经济支撑最相似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解答】良渚文化的年代为距今5300-4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分布于长江下游一带,共发现了136个遗址。良渚古城遗址,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在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发现之前,是中国最大的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的北京周口店地区;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原始居民是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故与良渚古城遗址经济支撑最相似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原始居4.(2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一个过程,以农业产生为上限。”有助于印证和推测“上限”A.北京人的发现C.青铜工艺成就D.铁制农具出现【分析】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识记理解5.(2分)人类粮食和祖先崇拜,是中华文明不可须臾或缺的三个根本内容。下列选项中,与“祖先崇拜”直接相关的是()【解答】根据题干中“祖先崇拜”的信息,可知,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大约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有炎帝和黄帝,他们结这一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相传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所以与“祖先崇拜”直接相关的是陕西黄陵轩辕庙。选项D符6.(2分)发掘于洛阳的二里头遗址,不仅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群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这反映了哪个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分析】本题以二里头遗址为切入点,考查夏朝的相关知识.【解答】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大型宫殿,有些历史学者推论这个社会已初具“国家”形态,是文献所记载的夏代晚期王都。这些学者的推论依据是文献中夏墟的位置与考古发掘的位置相符;二里头遗址的地层年代与传说的夏代相当;大型宫殿建筑说明强大权力机构已经存在。二里头遗址中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作7.(2分)学者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强调运用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以考量古代历史文化。以下相关史料的对比研究,最符合“二重证据法”的是()B.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宫殿复原图D.秦陵兵马俑与电视剧《大秦帝国》【解答】二里头“宫殿”复原图、远古炎黄传说均是二手史料,电视剧《大秦帝国》经A符合题意,故A正确。8.(2分)以下博物馆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名称馆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山东山西北京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行省制【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知道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到今天山东省的有齐国和最准确的是()A.西周实行分封制B.分封的主体是宗亲【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知道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解答】对“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理解最准确的是分封的主体是宗亲。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10.(2分)如图是“医”字已知最早的写法,是用勾(医疗器具)将矢(箭)从人体上剔出,表示医疗。该字属于()【解答】如图是“医”字已知最早的写法,是用勾(医疗器具)将矢(箭)从人体上剔出,表示医疗。该字属于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11.(2分)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的应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分析】本题考查青铜器,知道夏、商、西周时期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是青铜铸造业发【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夏、商、西周时期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是青铜铸造业的发达,12.(2分)如图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圈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诸侯争霸礼崩乐坏【解答】图片反映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文化圈,不少文化圈之间有交集,这说13.(2分)如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有关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思维导图。图中①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战国七雄”①C.齐桓公称霸中原【解答】据思维导图并结合所学知,伴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地主阶级势力增强,各国14.(2分)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交战65次,其战果如表。这一战果取得的直接原因是秦国()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58次A.建立县制,由国君派官吏治理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分析】本题考查了商鞅变法。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解答】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交战65次,其战果如表(全胜58次、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3次、败北3次)。这一战果取得的直接原因是秦国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赐地。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15.(2分)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其大意是:商鞅担任秦孝公的国相,为秦国开启了帝王之业。)这一句话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商鞅变法的内容涉及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16.(2分)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A.都江堰B.驰道C.灵渠D.大运河【解答】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主持在岷江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使成17.(2分)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此可以推断出中国的“轴心时代”正处于()时期。A.夏商B.春秋战国C.西汉D.东汉【分析】本题考查了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铁犁牛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耕作水平,促进【解答】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所以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的“轴心时代”中国正18.(2分)关注历史教材的单元主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如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夏商周时期: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第8课百家争鸣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分析】本题考查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知道夏商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时【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夏商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19.(2分)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列图示中的工具按材质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①青铜铲②铁制农具③打制石器④骨耜【解答】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青铜铲出现于西周时期,②铁农具出现于春秋20.(2分)如表是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该表反映了秦朝()郡名建置时代郡治陇西郡昭襄王二十八年置,始皇因之辽东郡古燕置,始皇因之今辽宁辽阳南海郡今广东广州C.在地方实行郡县制D.消除了地域差异秦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21.(2分)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帝国。据图中判断秦最终)A.公元前3世纪前期B.公元前3世纪后期C.公元前2世纪前期D.公元前2世纪后期【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个世纪是100年,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应该是公元前3世纪,故排除CD.在公元前,数字越大,距当今越远,反之亦然;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应该是公元前3世纪晚期,故排除A,B正确。22.(2分)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A.人口数量的增长B.铁制工具的出现【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相关措施的作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提供的【解答】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国家体制的作用。国家的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为集中全国的力量办大事提供了保障。故C符合题意。23.(2分)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有()【解答】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秦的暴政是起义二、材料题(2小题,每道小题12分,共24分。)24.(12分)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是研究历史的主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骨耜内容出处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材料三:曾侯乙墓是战国早期曾国君主乙的墓葬。在这个古墓出土的青铜礼器中,有一套被称为“九鼎八簋”(如图),它们是祭祀祖先的祭器,规格很高。按照最初的规定,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国王甚至贵族也开始使用,屡屡出现僭越现象。根据文献材料,东周时期随州主要为随国据有,不见有曾国的记载。由于曾侯乙墓的发现,加上随州及其邻近的襄阳、枣阳、安陆、京山以及河南新野等地,曾多次出土曾国有铭铜器,因此有人认为这里的曾(2)根据“孤证不立”的原则,材料二能认定哪些历史事实?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早期(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分析】本题以“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是研究历史的主要途径”为探究主题,考查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特点、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东周【解答】(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面鱼纹彩陶盆出土于半坡遗址,说明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可以印证半坡人会制作彩陶;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出土于河(2)根据材料可知,无论是《史记》中记载的益让给启的国君之位,还是《战国策》中从禹的儿子启成为新的国君这一结局说明了原始社会后期的(3)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屡屡出现僭越现象”是因为东周建立以史真相必须通过更多的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献,运用文献(1)示例一: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可以印证半坡人会制作彩陶。示例二: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可以印证河姆渡人已掌握了雕刻技(2)禹之子启获取了国家的最高权力;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25.(12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图1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图2春秋末期穿有鼻环的牛尊14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避讳)强大(代指背景强大的人或势力),赏不私亲近(亲近的人)……期年之后,道不拾遗(路上丢失的东西没有人去捡拾),民不妄取(老百姓不敢乱取非分之财),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材料四: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2)材料二中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简(3)材料三记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三指出“商君治秦”取得的效果。(4)材料四局面的形成与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