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讲构造地貌的形成【考情分析】考点构造地貌的形成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素养解读1.综合思维:掌握理解主要地质结构特点,综合分析其对一些典型地貌形态形成的影响。2.地理实践力:结合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合理开发资源,有效规避地质风险。3.人地协调观:合理利用地质构造规律,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考情分布2023全国甲卷、2023全国乙卷、2023浙江1月、2022上海卷、2022北京卷、2022山东卷、2022浙江6月、2022浙江1月、2021江苏卷、2021北京卷、2021浙江6月、2021河北卷、2020海南卷、2020新课标Ⅲ、2020新课标Ⅱ、:板块运动、构造运动和构造地貌;考题趋势构造地貌的形成是高考的高频热点,一般难度较大,今年针对地质地貌的形成过程描述类综合题考查频率显著增加,称为近年高考的热点。【考点点拨】褶皱和断层是两种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二者在产生原因、结构特征和形成的地貌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如下表所示。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判断方法岩层形态向上拱起向下弯曲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岩层新老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断层相对上升的一侧,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相对下降的一侧,常形成谷地或低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2.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方法剖面图中平面图中依据岩层弯曲状况判断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图示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如图甲中①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如图甲中②处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如图乙)判读时最好将平面图(图丙)和剖面图(图丁)结合起来(图戊),利用平面图的直观性,再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确定就轻而易举了。(2)断层的判断方法岩层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如下图所示)。注意断裂和断层的区别,断裂是指岩层的破裂,但断裂面两侧岩层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3.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1)利用地质构造找水——向斜槽部、断层处向斜岩层向槽部倾斜,利于地下水向槽部汇集,故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断层地下水出露成泉(2)利用地质构造找矿——向斜槽部探矿、背斜处找油(煤、石油、天然气均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岩中形成)。煤矿向斜部分的地下(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注意:背斜处开采煤炭等,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向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透水事故油、气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油气质量轻,分布于背斜顶部;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3)利用地质构造确定工程建设避开断层断层处易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坍塌隧道避开向斜向斜是雨水汇集区,建隧道可能会变为“水道”隧道选在背斜背斜的岩层呈天然拱形4.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2)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3)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4)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5.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如下表所示:板块运动张裂碰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对地球面貌的影响形成裂谷或海洋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阿尔卑斯山脉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图示边界类型示意图地形实例生长边界裂谷断层东非大裂谷海岭海洋大西洋中脊消亡边界陆陆相撞山脉高原阿尔卑斯山脉、青藏高原陆洋相撞海岸山脉岛弧海沟日本群岛岛弧马里亚纳海沟6.重点地区的板块位置(1)澳大利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2)亚洲东部半岛,岛群——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3)新西兰南、北两岛——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4)冰岛——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处——生长边界。(5)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7.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分析影响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原因实例交通运输方式首选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①山区修建交通线的成本高、难度大;②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西藏先有新藏、青藏、滇藏等公路,后有青藏铁路线路走向①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麓、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②线路一般呈“之”字形,尽量与等高线平行;③避开陡坡和地质灾害多发地段;④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尽可能多地经过居民点;⑤少占耕地①节约建设成本;②降低施工难度;③保障施工安全;④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⑤减少桥梁或隧道工程①同蒲铁路沿汾河谷地伸展;②陇海铁路的西段沿渭河谷地伸展;③襄渝铁路沿汉江谷地伸展;④成昆铁路按地形大势曲折伸展线网密度一般来说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山区人口多集中在河谷地带;可以联系较多的居民点,方便人们出行,疏散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南疆铁路和兰新铁路均沿山麓分布,连接绿洲【真题感悟】(2023·浙江·高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图,完成下面12小题1.图中岩浆岩(
)①沿断层F侵入②切穿背斜轴部③切穿向斜轴部④早于寒武纪形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A.褶皱隆升—固结成岩—断层错位 B.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隆升C.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 D.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答案】1.A2.C【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岩浆岩位于断层F中,说明岩浆沿断层F侵入,形成岩浆岩,①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岩层两翼新中间老,为背斜,岩浆岩切穿背斜轴部,②正确,③错误;岩浆岩将寒武纪岩层切断,说明岩浆岩形成晚于寒武纪,④错误。所以选A。2.该地先是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各种岩石,然后水平岩层受到挤压,弯曲变形,在进一步受到挤压作用的情况下,岩层断裂形成断层,发生岩浆活动,所以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3.(2022·上海·高考)图中甲为印度洋板块(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甲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位于(
)A.甲、乙板块间 B.甲、丙板块间 C.甲、丁板块间 D.甲、戊板块间【答案】3.A【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若甲为印度洋板块,则乙为亚欧板块,丙为太平洋板块,丁为南极洲板块,戊为非洲板块。故甲(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应位于甲、乙板块间,A正确,BCD错误,故选A。(2022·北京·高考)中国某科考船赴西北太平洋进行深海科学与资源考察。已知两种海底矿产的分布,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45小题。4.图中(
)A.甲海区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 B.乙海区位于大陆架分布地区C.丙海区的海底矿产资源单一 D.丁海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5.考察过程中(
)A.S1航段途经我国著名的海洋渔场 B.S2航段沿线表层海水盐度越来越低C.科考船行驶至S3航段时顺风顺水 D.S4航段一带洋壳厚度大于地壳均值【答案】4.A5.A【解析】4.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处环太平洋第一岛链,为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A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乙距离海岸线较远,不属于大陆架,B错误;根据图示信息丙海区既有矿产1又有矿产2,矿产资源丰富多样,C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丁海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不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D错误。所以选A。5.根据图示信息可知,S1航段途经我国著名的海洋渔场——舟山渔场,A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S2航段由近海海域逐步向大洋中航行,陆地径流的影响逐渐减小,并且纬度位置越来越低,海水的蒸发越来越多,海水表层盐度越来越高,B错误;S3航段主要受东北信风带控制,不顺风顺水,C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洋地壳厚度较薄,陆地地壳厚度较厚,D错误。所以选A。(2022·浙江·高考)下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下面67小题。6.图中海沟的成因是(
)A.欧亚板块张裂 B.美洲板块抬升C.太平洋板块张裂 D.太平洋板块俯冲7.与海沟相伴而生的宏观地形有(
)①海岭②裂谷③山脉④岛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6.D7.C【解析】6.据图可知,图中北部为美洲板块,南部为太平洋板块,阿留申海沟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受碰撞挤压,太平洋板块位置较低,俯冲插入美洲板块底部,太平洋板块一侧挤压下沉,形成海沟,故D正确;美洲板块一侧受抬升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B错误;海沟区域不临欧亚板块,且欧亚板块属大陆板块,张裂应形成裂谷,A错误;太平洋板块张裂在海底形成海岭,C错误。故选D。7.据所学可知,生长边界受张裂在海洋中形成海岭,在陆地上张裂形成裂谷,二者不与海沟相伴,①②错误;据上题分析可知,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在消亡边界挤压碰撞,大洋板块一侧下沉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一侧受抬升,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岛弧或海岸山脉与海沟相伴,③④正确。综合起来,ABD错误,C正确,故选C。8.(2022·北京·高考)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图中(
)A.地貌符合向斜成山规律 B.甲处岩脉形成年代晚于断层C.岩层①比②的沉积更早 D.岩层③与④的形成环境相同【答案】8.B【详解】如图所示,地质构造主要为背斜,顶部受张力开裂侵蚀形成谷地,为背斜成谷,A错;甲处为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与断层交汇处没有被断层错断,而是覆盖了原有的岩层结构,说明甲处岩浆活动晚于断层,B对;从沉积岩岩层形成先后顺序来看,①在上而②在下,岩层①比②的沉积晚,C错;岩层③为石灰岩,多形成与浅海环境,④为泥岩,多形成于陆地环境,形成环境不同,D错。故选B。(2022·浙江·高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910小题。9.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0.图中甲处(
)A.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构造 B.受断层影响下陷形成谷地C.因岩浆活动地表出露喷出岩 D.因外力作用地下埋藏变质岩【答案】9.B10.A【解析】9.据所学可知,化石是存留在沉积岩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结合示意图,①为沉积物不是岩石,因此不可能形成化石,A错误;②是砂岩,属于沉积岩的一种,可能找到化石,B正确;③为大理岩,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下受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不会有化石,C错误;④是花岗岩,地下岩浆侵入岩石缝隙冷却凝固形成,不会有化石,D错误。故选B。10.据图可知,甲处岩层向下凹陷,是岩石受到挤压变形成为向斜构造,A正确;甲处南部有断层,甲位于断层上升区域形成阶地,B错误;甲处地下岩石分别为砾岩、砂岩、石灰岩,都是外力沉积作用形成,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岩浆岩,C错误;甲处先受到外力沉积作用,后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类型是沉积岩,不是变质岩,D错误。故选A。11.(2020·全国·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图示区域断裂发育的原因。(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多沿断裂分布的原因。(3)说明图示区域金矿石出露较多的原因。(4)说明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11.【答案】(1)受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图示区域处于从青藏高原(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向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构造运动活跃。板块(地壳)运动的压力超过这里岩石的承受能力,断裂发育。(2)断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流水侵蚀,发育河流。(3)金矿与断裂空间分布一致。图示区域山高谷深(地壳抬升,河流深切),河谷出露的岩层较多,金矿石出露的概率增大;河流较多,金矿石出露的空间范围增大。(4)金沙江及其支流两岸出露的金矿石,在外力作用下风化,或崩塌、破碎,随流水进入金沙江。金沙江比降大,水流急,搬运能力强,磨蚀矿石,使矿石进一步破碎。当河流流速减小时,河水挟带的金在河床不断沉积、富集,形成沙金。【分析】考查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貌的成因,金沙江中沙金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详解】(1)注意审题,空间关键词“图示区域”,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地处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区域断裂发育显著。根据板块构造说理论可知,断裂发育是由于板块运动的压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使岩层发生断裂;该地处于从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向第二级阶梯的云贵高原、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板块运动活跃,受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造成板块运动的压力超过该地岩石的承受能力而导致断裂发育。(2)由上题分析可知,图示区域断裂发育显著,断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发育成河流,故河流多沿断裂分布。(3)读材料“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可知,断裂空间分布处金矿石出露较多,图示区域受地壳抬升,河流深切影响,形成山高谷深的地貌形态,河谷出露的岩层较多,多沿断裂分布,故金矿石出露几率较大;且图示地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河流众多,使金矿石可出露的空间范围较大。(4)由上题分析可知,河谷出露的岩层中金矿石出露几率较大。金沙江中沙金的形成地质作用过程,首先是河流两岸出露的金矿石,受外力作用岩石风化侵蚀破碎,矿石掉入到比降大的金沙江,随急流搬运,磨蚀矿石,使矿石进一步破碎;随后河流流速减小,搬运能力减弱,河水挟带的金将在河床不断沉积,逐渐累积而形成沙金。【对点精炼】一、选择题由于缺乏有效降水,某地出现水资源紧张和用水困难现象。为了寻找地下水,该地水文地质队经过勘探,绘制了当地地质剖面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最适宜钻井开采地下水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2.下列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丙乙甲丁 B.丁丙乙甲 C.丙丁乙甲 D.丙甲乙丁【答案】1.B2.A【解析】1.②处在向斜一侧,靠近断层,且海拔相对较低,最适宜钻井开采地下水,B正确,③④海拔较高,地下水向较低处迁移,①地位花岗岩,岩石硬度大,且不是储水构造,不适宜开采地下水,ACD错误。故选B。2.首先根据地层层序律可知,未发生明显构造运动的地区岩层一般下老上新,结合断层情况,可知甲乙丙岩石的形成顺序是丙、乙、甲,再根据侵入切割律可知,侵入的岩石形成晚,被侵入的岩石形成早,可知丁形成最晚,侵入原先的地层之中,所以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是丙乙甲丁,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1)如果是岩浆岩地层:则应先判定是侵入岩还是喷出岩。如果是侵入岩,则其与其它地层的关系是侵入与被侵入的关系,则被侵入的地层应先于侵入地层存在。如果是喷出岩,则判断时应分析其起点和终点,该喷出岩应晚于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地层。(2)如果是沉积岩地层:一般按照沉积规律:老的在上,新的在下,即先形成的在下,晚形成的在上。(3)如果是变质岩地层:先观察变质岩地层的存在位置,分析产生变质的原因,一般地,变质岩所需求的高温、高压条件往往是岩浆活动中提供的。故变质岩地层应晚于相应岩浆岩形成。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中部,持续不断的火山喷发和板块移动造就了今天的夏威夷群岛。夏威夷岛是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岛上几乎能看到所有的自然带分布,其东南部的普纳鲁黑色沙滩,是夏威夷岛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下图是夏威夷群岛的岩石年龄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关于夏威夷普纳鲁黑色沙滩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岩浆喷出——海水侵蚀——海水堆积 B.岩浆喷出——流水侵蚀——流水堆积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物理风化 D.岩浆侵入——物理风化——流水堆积4.关于夏威夷的自然景观不可能出现的是(
)A.皑皑雪山 B.冰盖苔原 C.熔岩荒漠 D.热带雨林5.该区域板块的运动方向(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南向东北【答案】3.A4.B5.C【解析】3.据材料可知,夏威夷岛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喷发后,岩浆流入海水;在海水的冷却和岩浆内部热量的共同作用下,火山岩崩解破碎;长期受海浪、风力等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形成了黑色沙滩。故夏威夷普纳鲁黑色沙滩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岩浆喷出——海水侵蚀——海水堆积,A正确,BCD错误。故选A。4.读图可知,夏威夷岛所处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在降水较多的迎风坡地区,可看到热带雨林;夏威夷岛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可以看到熔岩荒漠;岛上最高峰海拔4000米以上,山顶有皑皑雪山;夏威夷岛所处纬度较低,气温较高,看不到冰盖苔原景观,B正确,ACD错误。故选B。5.从图中看,夏威夷群岛中各小岛呈西北—东南方向排列;火山的平均年龄从东南向西北增加,东南部火山年龄最小,说明其形成最晚,是板块边界,新形成的火山将之前形成的向外推移,因此可知该群岛板块运动方向是由东南向西北,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海底扩张说认为,高热流的地幔物质沿大洋中脊的裂谷上升,不断形成新洋壳;同时,以大洋脊为界,背道而驰的地幔流带动洋壳逐渐向两侧扩张;洋中脊处新洋壳不断形成,两侧离洋中脊越远处洋壳越老,证明了大洋底在不断扩张和更新。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结构示意图,C~O3,代表不同地质年代地层。完成下面小题。6.甲地构造地貌为(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7.图中断层形成于(
)A.C地层之后 B.S1地层之前 C.S3地层之后 D.O3地层之前【答案】6.C7.C【解析】6.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甲处是山顶.根据岩层新老关系看,中间新,两翼老,是向斜构造,所以地貌类型是向斜山,故C正确;因此排除A、B、D,选择C。7.断层形成晚于被断裂的岩层,断层切断了S1地层和S3地层、O3地层,因此可以判断断层形成于这些地层形成之后,故C正确,排除B、D;断层没有切断C地层,因此断层形成于C之前,因此排除A。因此选择C。【点睛】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在地貌上常常形成山岭;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在地貌上常常成为谷地或盆地。向斜山是指在断块陷落的构造带上形成的一种地貌特征,它的形成主要是由构造运动和侵蚀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构造运动是指大地构造运动,构造运动会改变地表地貌,使地表出现断块陷落,从而形成断块陷落构造带,当断块陷落构造带受到侵蚀作用的影响时,会形成向斜山。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其构造特征能揭示地质时期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演化过程。图为某地地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8.断层东侧的岩层(
)A.相对西侧抬升 B.向北水平移动 C.相对西侧下沉 D.向南水平移动9.该区域地壳至少抬升了(
)A.1次 B.2次 C.3次 D.4次10.该区域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A.固结成岩、岩层断裂、水平挤压、岩浆活动 B.水平挤压、固结成岩、岩浆活动、岩层断裂C.水平挤压、岩层断裂、岩浆活动、固结成岩 D.固结成岩、水平挤压、岩层断裂、岩浆活动【答案】8.B9.A10.D【解析】8.读图可知,该地区岩层发生断裂和错动位移,断层东侧的岩层整体向北水平移动,故B正确,排除D;没有向西抬升或者下沉,因此排除A、C,选择B。9.上下岩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且新老地层不平行,其接触关系为不整合接触,表明新老地层形成期间,地壳抬升接受侵蚀,读图可知石炭纪和三叠纪之间,二叠纪岩层缺少,且新老地层不平行,故可以推断地壳抬升了一次;故A正确。因此排除B、C、D,选择A。10.读图和材料可得,图中的大部分岩层是具有层理构造,是沉积岩.一般按岩石形成年龄判断越古老的岩石形成的年代越早.在具层理构造、呈水平状态分布的沉积岩中,往往老岩在下,新岩在上.所以图中的形成过程应该最早的是堆积作用,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结合图示信息可得,图中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可以推断受水平挤压形成向斜构造;而后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按岩浆活动状况判断如果岩浆侵入某一岩层,则被侵入的岩层形成早于该岩浆岩,因此岩浆最后侵入。因此该区域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是固结成岩、水平挤压、岩层断裂、岩浆活动。故D正确;因此排除A、B、C,选择D。【点睛】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断层是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岩浆岩的形成:地幔中的岩浆上升或喷出、冷凝形成侵入岩(花岗岩)或喷出岩(玄武岩).喷出岩的气孔构造明显(岩浆喷出后冷凝的速度快,气体溢出后形成的).按岩石形成年龄判断越古老的岩石形成的年代越早.在具层理构造、呈水平状态分布的沉积岩中,往往老岩在下,新岩在上。二、综合题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西藏墨脱县地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下游、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麓,境内山高谷深,山峦起伏,地势险峻,其中主要山峰有南迦巴瓦峰。图左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图右为墨脱公路的盘山路段景观图。
(1)从内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墨脱县境内山高谷深的原因。(2)说明地形条件对墨脱县交通运输方式及其交通线路选址布局的影响。(3)多雄拉隧道是西藏墨脱公路上的重要工程,从地质构造角度说明隧道选择在多雄拉建设的原因。11.【答案】(1)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岩层受挤压隆起,地壳不断抬升,形成高大山体;流水、冰川持续向下侵蚀作用强烈,形成幽深峡谷。(2)境内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因此主要选择成本低及技术水平要求低的公路;为降低线路坡度,公路线主要布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河谷地带,往往沿等高线修筑,呈“之”字形。(3)该处为背斜构造;拱形结构,稳定性强,隧道内不易塌方;地下水顺岩层向两侧流,隧道内不易汇水。【分析】本题以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和墨脱县某段山路景观图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构造地貌、地貌形成过程、地质构造的应用、山地对公路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闸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素养。【详解】(1)横断山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形抬升形成横断山区。山区落差大,流水侵蚀作用强,形成峡谷。此外该地冰川广布,外力侵蚀作用强。内力作用为地壳运动,外力作用为流水、冰川持续向下侵蚀作用强烈,形成幽深峡谷。(2)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山区地形起伏大,受地形限制,建交通线的成本及技术难度较大,因此山区主要发展成本及技术要求较低且受坡度影响相对较小的公路。对线路布局的影响,山区地势起伏较大,选择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因而主要布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为了减小坡度,延长距离,山区的交通线往往呈之字形迂回前行。(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得,背斜适合修地下隧道:一是考虑防水,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流,隧道内不会有积水;二是考虑建筑安全,拱形构造相对来讲受力较强,不易出现塌方事故。故该处为背斜构造,适合修建隧道。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火地岛位于南美洲的最南端,面积约48700km²,西部和南部为安第斯山余脉,海拔1500~2000米,多落叶阔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现代冰川发育,雪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空心砖机托板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电极铁杯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树脂纸板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服务车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手持金刚石磨块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熟悉基本电气控制环节-三相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控制线路
- 2025至2030年塑料光盘袋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过电压及防雷保护-发电厂及变电站的防雷保护(高电压技术课件)
- 局部放电的测量-变压器局部放电位置测定实例(高电压技术)
- 2025至2030年中国钢结构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上海高考语文三轮复习之默写
- 【9数一模】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数学-河南省湘豫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春季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湘豫二模)试题和答案
- 多媒体应用设计师技能考核试题试题及答案
- 中央2025年中国残联直属单位招聘2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GB/T 10810.2-2025眼镜镜片第2部分:渐变焦
- (2025)会计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带答案解析)
- 2025年暖通空调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铁塔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
- AI技术在舞蹈实训空间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