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超高层基础底板钢筋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中建超高层基础底板钢筋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中建超高层基础底板钢筋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中建超高层基础底板钢筋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中建超高层基础底板钢筋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商务办公楼等3项(多功能用地项目)基础底板钢筋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2023年8月目录TOC\o"1-3"\h\u1、工程概况 11.1工程建设概况一览表 11.2设计概况 11.2.1建筑设计概况 11.2.2结构设计概况 11.2.3危大工程设计概况 21.3施工平面布置 81.4工程施工条件 92、编制依据 103、施工计划 123.1施工进度计划 123.2材料与设备计划 123.2.1材料计划 123.2.2设备计划 143.3技术准备计划 143.3.1流水段划分 143.3.2钢筋翻样 153.3.3测量放线 153.3.4施工准备 164、施工工艺技术 174.1底板钢筋施工 174.1.1施工工艺流程 174.1.2施工方法 174.1.3钢筋绑扎要求 214.1.4底板钢筋绑扎 214.2底板钢筋支架施工 224.2.1技术参数 22工艺流程 294.2.3施工方法 294.2.4操作要求 304.2.5检查要求 31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325.1组织保障措施 325.1.1安全组织保障体系 325.1.2安全管理制度 325.2技术措施 375.3监测监控措施 375.4其他安全措施 376、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 406.1施工管理人员 406.2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06.3特种作业人员 416.4其他作业人员 417、验收要求 427.1验收标准 427.2验收程序 447.3验收内容 447.4验收人员 468、应急处置措施 478.1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478.2应急救援程序 488.3应急技术措施 498.4应急响应 539、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 559.1板厚≤1000mm的钢筋支架计算书 559.21000<板厚≤1900mm的钢筋支架计算书 599.31900<板厚<3500mm的钢筋支架计算书 639.4板厚≥3500mm的钢筋支架计算书 63PAGE71、工程概况1.1工程建设概况一览表表1.1-1工程建设概况一览表xx商务办公楼等3项(通州区运河核心区Ⅳ-03号多功能用地项目)工程性质超高层及多层民用公共建筑建设规模大型办公及商业建筑北京通州运河核心区Ⅳ-03地块层数、高度地下4层,塔楼地上57层,裙楼地上3层;塔楼建筑高度275m,裙楼22m总建筑面积220053.4㎡建设单位项目承包范围土护降、主体结构、二次机构、初装修等设计单位合同要求质量鲁班奖勘察单位工期竣工时间2025年12月30日监理单位安全总承包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绿色施工美国“LEED金奖”认证、国内绿色建筑三星认证工程主要功能或用途5A级超高层写字楼,3B多层商业用房(餐饮、零售)配套,地下商业及大面积车库及配套机电用房设施1.2设计概况1.2.1建筑设计概况表1.2-1建筑设计概况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220053.4㎡,地下63142.4㎡,地上156911㎡建筑层数塔楼地下4层,地上57层(包括机房层61层),最大层高8.3m,标准层4.3m,避难层(4层)F12/F23/F34/F45:4.5/4.5/4.8/4.6m。裙楼地下4层,地上3层(包括机房层),裙楼地上F1/F2/F3:5.55/5.5/11.1m,顶层为钢架。建筑高度塔楼高度275m,裙楼高度22m建筑类别高层民用公共建筑,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一级1.2.2结构设计概况表1.2-1结构设计概况项目内容内容内容结构安全等级一级结构设计基准期50年基础设计安全等级一级基坑深度21.6~24.3m结构类型塔楼结构形式:采用斜交网格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楼盖采用钢梁+混凝土组合楼板体系。裙房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局部长悬挑和大跨度区域采用预应力梁结构。基础形式塔楼桩筏基础,裙房天然地基+抗拔桩,平板式筏基基础构件桩基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桩长60m,桩径1m;抗拔桩桩长18m,桩径0.6m;隔离桩桩长85m,桩径1m。箱、筏底板厚度:4m、3.5m(塔楼核心筒)/1m/0.8m。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C40、C45,剪力墙及连梁C40~C60,框架梁、板、楼梯C30,柱C40~C60,圈梁、构造柱C25。钢筋A:一级钢,HPB300;C:三级钢,HRB400E钢筋直径:8~32mm钢结构Q345B/Q345C图1.2-1塔楼核心筒基础钢筋排列示意图表1.2-2塔楼核心筒基础底板钢筋型号部位配筋部位配筋部位配筋T1HRB400E32@100M1HRB400E12@300B1HRB400E32@100T2HRB400E32@100M2HRB400E12@300B2HRB400E32@100////B3HRB400E32@100////B4HRB400E32@100////B5HRB400E32@100备注:上图1.2-1所示为局部示意图,B3、B4为下铁附加筋第二排,B5为下铁附加筋第三排,请根据图纸要求,在相应部位设置附加筋。1.2.3危大工程设计概况厚度大于1.5m的底板钢筋支撑工程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本工程塔楼核心筒区域基础底板厚度为3.5m(局部加厚为4m),属于厚度大于1.5m的底板钢筋支撑工程。本工程局部集水坑部位,最大基坑深度达11.9m。本工程底板厚度分部如图1.2-1所示,集水坑剖面图如图1.2-2~图1.2-15所示。图1.2-2底板厚度分部图图1.2-31-1剖面图1.2-42-2剖面图1.2-53-3剖面图1.2-64-4剖面图1.2-75-5剖面图1.2-86-6剖面图1.2-97-7剖面图1.2-108-8剖面图1.2-119-9剖面图1.2-1210-10剖面图1.2-1311-11剖面图1.2-1412-12剖面图1.2-1513-13剖面图1.2-1614-14剖面1.3施工平面布置通州区运河核心区IV-03号多功能用地项目顺义区,制定《钢筋场外加工管理制度》,保证钢筋外加工质量和现场协调有序。现场安装塔吊3台,塔吊覆盖范围满足材料垂直运输要求。图1.3-1施工平面布置图1.4工程施工条件表1.4-1工程施工条件表建设地点气象状况气温极端最高温度及期限35~40℃/7月最大降雨量及雨期时间459.2mm/6~8月极端最低温度及期限-14~-20℃/1月最大风力风向及发生时间风速22m/s北风或西北风/1月份最大雪量发生时间1月冬季土冻结深度0.85m工程水文地质状况地下水类型地下水初见水位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m)标高(m)埋深(m)标高(m)潜水~承压水9.50~11.4011.44~13.919.90~11.7011.54~13.61承压水40.00~45.00-21.16~16.5215.00~16.507.18~8.25施工区域环境M6线和R1线(规划中)通州北关站,处于轨道交通500米辐射范围内,交通便捷。场区北侧为永顺北街(目前尚未开通),东侧紧邻北关大道,南侧为二期工程施工道路、西侧为北环环隧,环隧西侧为二期在施工程。2、编制依据本工程所采用的法律、法规包括国家颁布的法律、国务院发布的条例、建设部下发的文件、地方相关的规定及建设单位下放的文件,具体内容见下表。表2-1编制依据序号类别文件名称编号1国家行政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家主席令第46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13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第22号4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建设部37号令5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6地方行政文件京建发【2018】424号7京建法【2019】11号8国家行业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2016年版)GB50011-20101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11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年版)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GB50300-201314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17混凝土结构用钢筋间隔件应用技术规程JGJ/T219-20101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2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JGJ46-20052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2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22G101-1~323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18G901-1~324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201325地方规范标准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DB11/T1074-201426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规程DBJ01-80-200327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B11/T446-20152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B11/383-201729建设工程检测试验管理规程DB11/T386-201730合同通州区运河核心区Ⅳ-03号多功能用地项目合同31设计文件通州区运河核心区Ⅳ-03号多功能用地项目图纸/32通州区运河核心区Ⅳ-03号多功能用地项目设计变更/33企业管理文件技术质量管理手册2023版34企业技术标准《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管理标准》ZJQ08-SGJB001-20173、施工计划3.1施工进度计划表3.1-1施工进度计划序号流水段开始时间计划工期(天)结束时间1Ⅰ-12822Ⅰ-22823Ⅰ-321324Ⅰ-42525Ⅰ-52826Ⅰ-62427Ⅰ-72828Ⅰ-82429Ⅱ-124210Ⅱ-225211Ⅱ-325212Ⅱ-42023.8.2942备注:充分考虑现场工期,并考虑所有材料进场复试时间,材料至少提前一个月进场;施工机具及人员提前两天进场,做好工人进场教育等工作。具体进场时间随现场实际施工进度确定。3.2材料与设备计划3.2.1材料计划1、本工程钢筋总用量约20831t,地上10699t,地下10132t,其中基础底板钢筋总量约48.71t。因现场场地狭小,钢筋加工场地布置受限,对工期及施工效率影响较大。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及周边地块钢筋外加工实际应用的调研情况,决定采用钢筋外加工。2、钢筋原材及成品钢筋均应进行复试,钢筋进场复试项目为拉伸、弯曲、重量偏差试验,其中抗震钢筋额外要求最大力总延伸率及反向弯曲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现场施工。表3.2-1底板钢筋取样计划序号钢筋型号取样组数备注1HPB3006mm12HRB400E6mm13HRB400E8mm24HRB400E10mm25HRB400E12mm26HRB400E14mm27HRB400E16mm18HRB400E18mm19HRB400E20mm310HRB400E22mm511HRB400E25mm1212HRB400E28mm713HRB400E32mm323、施工现场东北侧设置小型钢筋加工区域,以避免因缺少个别钢筋造成的工期延误,同时提供钢筋马凳加工区域。图3.2-1现场钢筋加工场布置图4、施工现场设置钢筋存放区域。堆放钢筋的场地要坚实平整,堆放架采用工字钢焊接而成,间距不大于1500mm,以防止钢筋锈蚀和污染。将加工成型的钢筋分区、分楼号、分部位、分层、分段和构件名称按号码顺序堆放,同一部位钢筋或同一构件要堆放在一起,保证施工方便。5、钢筋原材及成品钢筋堆放场地必须设有明显标识牌,钢筋原材标识牌上应注明钢筋进场时间、受检状态、钢筋规格、长度、产地等;成品钢筋标识牌上应注明使用部位、钢筋规格、钢筋简图、加工制作人及受检状态。6、滚压直螺纹接头用连接套筒标准:采用优质碳素钢制作,Ⅰ级接头。选用的套筒类型有:标准型、正反丝型。7、螺纹套筒进场后应检查材质证明文件及型式检验报告,螺纹套筒外观应符合以下要求:1)套筒外表面应无肉眼可见裂纹、起皮的严重锈蚀;2)套筒外圆及内孔应有倒角;3)套筒外表面应有明显名称代号、型式代号、主参数代号(强度和公称直径)。8、在螺纹套筒进场后应对不同钢筋生产厂的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每种钢筋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根。8、钢筋支架体系主要材料计划见表3.2-1。表3.2-2钢筋支架体系主要材料计划表材料名称型号单位数量进场时间备注槽钢[100*48*5.3m1380002023年10月15日钢管Φ48.3*3.6根150002023年10月15日直角扣件/个500002023年10月15日旋转扣件/个200002023年10月15日对接扣件/个75002023年10月15日钢筋φ28t1702023年9月10日钢筋φ25t302023年9月10日3.2.2设备计划表3.2-3设备计划表序号名称机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套丝机CN-100B台22钢筋切断机GJ5—40台13钢筋弯曲机GW40-I台14箍筋弯曲机pd5-1pd5-2台15塔吊D1100-63台26塔吊QTZ6015台17砂轮切割机400型台48钢筋切断机GJD1010台49电焊机160型台83.3技术准备计划3.3.1流水段划分根据施工组织,现场划分为东西两个施工区(Ⅰ区、Ⅱ区),依据后浇带划分为12个流水段。其中,Ⅰ区包括Ⅰ-1~Ⅰ-8流水段,Ⅱ区包括Ⅱ-1~Ⅱ-4流水段。如图3.3-1所示:图3.3-1流水段划分图3.3.2钢筋翻样1、技术员及钢筋工程师必须详细阅读设计总说明,梁、柱、板、墙说明及设计变更和图纸会审记录,详细了解图纸中的各个环节,如果有不清楚的环节,及时与甲方、设计单位取得联系,及时解决。2、所有放样料单均须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对设计中没有确定的部分,征求设计同意后,以设计为准或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及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22G101-1)为准。3、钢筋放样必须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考虑搭接、锚固要求,进行放样下料。4、钢筋放样单必须经过项目技术员或钢筋工程师审核后,方可进行加工。3.3.3测量放线1、平面位置:测量员根据平面控制网,在垫层面上放出梁柱、筏板的轴线与边线,柱插筋的位置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混凝土面上放出平面控制轴线和柱、墙的位置线。2、水平标高:提前控制好垫层的水平标高,在剪力墙的侧墙钢筋和柱插筋绑扎完成后,用红油漆标注+0.50m线(相对于该部位的混凝土结构标高),每跨不少于两个点;在竖向混凝土结构完成后,用红油漆标注+0.50m倒三角形(相对于该部位的混凝土结构标高)。3.3.4施工准备1、管理人员尽快熟悉图纸,了解结构特点,熟悉构件尺寸,提出图纸问题及在施工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等,进行图纸会审;2、组织技术、质量等相关管理人员学习钢筋支架规格参数;3、向材料部门提供详细的材料准备及进场计划;4、组织作业班组对钢筋支架体系进行样板制作;5、在危大工程施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由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并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加盖执业印章后方可实施。7、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督,对未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的,要求立即整改,并及时报告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应当及时组织限期整改。8、施工单位按照规定对危大工程进行施工监测和安全巡视,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立即组织作业人员撤离危险区域。4、施工工艺技术4.1底板钢筋施工4.1.1施工工艺流程钢筋进场检验→半成品钢筋加工及检验→吊运到位→钢筋安装及检验(穿插预埋件、预埋管、垫块、马凳等安装)→隐蔽验收4.1.2施工方法1、钢筋除锈方法及设备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油渍、漆污和用锤敲击时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钢筋的除锈采用机械除锈和手工除锈两种方法:1)对于盘条钢筋采用钢筋调直过程除锈;2)其他钢筋采用手工除锈,用钢丝刷、砂盘除锈;3)在除锈过程中发现钢筋表面的氧化层脱落现象严重并已损伤钢筋截面,或在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削弱钢筋截面时,不得使用。2、钢筋调直方法及设备1)对于盘条钢筋在使用前应调直,钢筋调直采用无延伸功能的调直机调直钢筋的方法。2)当采用钢筋调直机时,要根据钢筋的直径选用调直模和传送压辊,要正确掌握调直模的偏移量和压辊的压紧程度。调直模的偏移量根据其磨耗程度及钢筋品种通过试验确定;调直筒两端的调直模一定要在调直前后导孔的轴心线上。压辊的槽宽一般在钢筋穿入压辊之后,在上下压辊间宜有3mm之内的空隙。3)钢筋调之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检验,其强度应符合标准及设计规定。4)钢筋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3、钢筋切断方法及设备直条钢筋采用钢筋切断机切断施工,盘圆、盘螺钢筋在钢筋调直机调直后根据设计要求长度做法采用切断机切断;对于采用直螺纹接头的Ⅰ级钢筋必须采用无齿锯及新型切断机切割。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1)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应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以减少损耗;2)断料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以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应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4、钢筋弯曲成型方法及设备钢筋的弯曲应采用钢筋弯曲机进行钢筋的弯曲成型,对于拉钩套装完成后的弯曲可采用手工弯曲进行。钢筋成型形状要正确,平面上不应有翘曲不平现象;弯曲点处不能有裂缝。1)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划线是要根据不同的弯曲角度扣除弯曲调整值,其扣法是从相邻两段长度中各扣一半;划线宜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2)受力钢筋弯曲直径D和弯钩平直段长度L控制:HPB300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度弯钩,D≥2.5d、L≥3d,但作受压钢筋时可不做弯钩;钢筋当末端作90度弯钩时:D≥5d、L≥12d且平直段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钢筋弯曲大于90度的弯折时,D≥4d、L≥12d且平直段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d为钢筋直径。3)集水坑坑壁上面的45度弯曲钢筋、箍筋135度弯钩弯曲,应搭设操作平台,在平台上划定45、135度的弯曲角度,操作时按照标尺进行控制,严格控制弯曲角度。箍筋弯钩和平直段长度控制: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末端的弯钩应符合下列规定:弯折角度为135度,箍筋弯勾平直长度保持平行,等长且≥10d及75mm。图4.3-1箍筋及拉钩弯钩加工示意图4)钢筋在弯曲机上成型时,心轴直径应满足要求,成型轴宜加偏心轴套以适应不同直径的钢筋弯曲需要。弯曲细钢筋时,为了使弯弧一侧的钢筋保持平直,挡铁轴宜做成可变挡架或固定挡架。5、直螺纹丝头加工的方法及设备直螺纹丝头采用直螺纹剥肋滚丝机进行加工。1)将待加工的钢筋夹持在夹钳上,开动剥肋滚丝机,扳动给进装置,使动力头向前移动,开始剥肋滚丝,待滚压到调整位置后,设备自动停机并反转,将钢筋退出滚压装置,扳动给进装置将动力头复位停机,螺纹即加工完成。套丝时应用水溶性切削冷却润滑液进行冷却润滑。对大直径钢筋要分次车削到规定的尺寸,以保证丝扣精度。2)丝头加工尺寸应符合表的规定,丝头加工长度为标准型套筒长度的1/2,其公差为0~2p(p为螺距)。表4.3-1直螺纹丝头加工尺寸钢筋规格套筒长度丝头完整有效扣数旋合长度164098184510920501110225512112560111028651110.832701211.736851514.23)丝头加工成型后,应采用通规、止规进行检查,通规能顺利旋入并达到要求的拧入长度,止规旋入不得超过3p(抽检10%,检验合格率不得小于95%)。经检查合格后,采用钢筋保护帽进行保护,分类堆放整齐。6、钢筋的堆放钢筋采用现场堆放。项目部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和现场储料能力编制钢筋供应计划。钢筋堆放要做好标识,标识中要注明使用部位、规格、数量、尺寸等内容,钢筋标识牌要统一。本工程钢筋量大、种类多,钢筋进场后根据级别、型号分开有序堆放,并对三级钢进行刷漆标识,严禁混用。7、钢筋连接本工程直径≥16的钢筋采用机械连接;1)连接区域(1)钢筋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2)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长度为1.3LlE,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搭接接头百分率如下:A梁板类构件不宜大于25%。B柱类构件为50%。(3)机械连接接头区段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较小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4)机械连接接头均为50%搭接。2)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套筒规格必须一致,钢筋和套筒的丝扣应干净、完好无损;直螺纹接头的连接应使用管钳和力矩扳手进行;连接时,将待安装的钢筋端部的塑料保护帽拧下来露出丝口,并将丝口上的水泥浆等污物清理干净。将两个钢筋丝头在套筒位置相互顶紧,接头拧紧力矩符合规定,力矩扳手的精度为±5%。3)检查连接丝头定位标色并用管钳旋合顶紧,外露丝扣牙数满足规定,并在套筒上做出拧紧标记,以防钢筋接头漏拧。4)连接水平钢筋时,必须将钢筋托平。5)钢筋接头处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受力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要求。本工程钢筋保护层厚度如下表:表4.3-2钢筋保护层厚度环境类别梁板柱墙楼梯基础梁底层基础板底层一2015201515--二(a)25202520204040二(b)35253525254040备注:地下室与外界直接接触部位、外露的结构构件的环境类别为二b类,卫生间、集水坑、消防水池为二a类,其余为一类。6)钢筋的弯折点与接头套筒端部距离不宜小于200mm,且应设置在弯起钢筋平直段上。7)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抗震锚固长度及搭接长度满足图集22G101-1要求。8)搭接位置(1)通长楼层梁、板下部钢筋的接头位置,宜在支座处或支座附近1/3跨度范围内。(2)楼层梁、板上部钢筋的接头位置,宜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3)基础底板下部钢筋接头位置,宜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4)基础底板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宜在支座处或支座附近1/3跨度范围内。(5)地下室的挡土外墙、挡土墙等承受平面外水平荷载的墙体,钢筋接头位置宜满足:外侧竖向筋在墙高中部1/3范围内,内侧竖向筋在墙高中部1/2范围外,外侧水平筋在墙段长度1/3范围内,内侧水平筋在墙段长度1/2范围外。非兼做挡土墙的水池外墙与此相反。4.1.3钢筋绑扎要求1、钢筋绑扎的一般要求1)绑扎前核对成品钢筋的品种、规格、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2)底板钢筋用马凳筋固定,底板插筋采用竖筋与底板筋点焊固定。3)直径≤12mm钢筋采用20号铁丝绑扎,直径>12mm钢筋采用22号铁丝绑扎,不得有锈蚀和过硬现象。梁的箍筋转角处与纵向钢筋的连接等位置采用兜扣绑扎,其余位置均采用满扣绑扎法。底板钢筋交叉点应全部绑扎,钢筋绑扣采用顺扣绑扎,扎丝尾部要弯入钢筋网以内,所有绑扎搭接处不得小于三扣,且不得用斜扣。板绑扎采用八字扣,对最外围两根钢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其余各点隔点交错绑扎(双向配筋板相交点,需全部绑扎),板的负弯矩点,每个扣均要绑扎。梁中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接头应交错设置,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弯钩的重叠处,在梁中应交错绑扎。墙钢筋应逐点绑扎,与四面对称进行,避免墙钢筋向一个方向歪斜,水平绑扎的绑扎接头应错开。柱钢筋搭接区域绑口不应小于3个绑口向里,便于箍筋上下移动。4)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10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5)梁拉钩采用同时勾住纵筋和箍筋的形式。4.1.4底板钢筋绑扎1、工艺流程基层弹线→绑扎集水坑、电梯坑等深部位底层钢筋→绑扎底板底筋→绑扎底板上铁筋→墙柱插筋→柱墩钢筋→检查验收2、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3、垫块的使用垫块采用成品混凝土预制垫块或大理石垫块,垫块厚度同保护层厚度,垫块间距为1.0m。4.2底板钢筋支架施工4.2.1技术参数本工程采用钢筋或钢管+槽钢制作马凳,作为底板钢筋支架,其中厚度≤1900mm的部位采用钢筋制作马凳,厚度>1900mm的部位采用钢管+槽钢制作马凳。支架高度为:板厚-上下保护层-下铁所有钢筋直径之和-上铁钢筋所有直径之和。立柱高度根据图纸附加钢筋及替换钢筋实际情况微调,本支撑架采用钢管或28钢筋做竖向支撑,立柱底端焊接长450mm的[10槽钢或28钢筋作为底部横梁,立柱顶端垂直方向上设水平杆,在基础底板厚度≥3000mm时,第一道横梁设在上部钢筋的下部,主要用来支承上部钢筋,第二道横梁设在中部,顶部横梁及底部横梁与立柱满焊牢固。如钢筋排布遇支撑立柱等阻碍,则此部位钢筋间距微调,同时需保证钢筋总根数不变。3m及以上厚度底板底部2、3排附加筋及底板下铁筋间距为满足净间距不小于25mm和d(d为最大钢筋直径),采用垫块对此间距进行控制。不同厚度底板型钢支架设置参数见表4.2-1~4。图4.2-1钢筋支架平面布置图1、板厚≤1000mm区域表4.2-1板厚≤1000mm的钢筋支架参数序号项目参数1基本参数钢筋层数2支架横梁间距(mm)15002横梁参数截面特征钢筋钢筋级别HRB400钢筋直径(mm)28搭接长度(mm)1503立柱参数间距(mm)1000截面特征钢筋钢筋级别HRB400钢筋直径(mm)28步距(mm)/横梁与立柱连接方式焊接4底部横梁截面特征钢筋钢筋级别HRB400钢筋直径(mm)28底部横梁长度(mm)450底部横梁与立柱连接方式焊接2、1000mm<板厚≤1900mm区域表4.2-21000mm<板厚≤1900mm的钢筋支架参数序号项目参数1基本参数钢筋层数2支架横梁间距(mm)15002横梁参数截面特征钢筋钢筋级别HRB400钢筋直径(mm)28搭接长度(mm)1503立柱参数间距(mm)1000截面特征钢筋钢筋级别HRB400钢筋直径(mm)28步距(mm)/横梁与立柱连接方式焊接4底部横梁截面特征钢筋钢筋级别HRB400钢筋直径(mm)28底部横梁长度(mm)450底部横梁与立柱连接方式焊接5稳固措施连接梁截面特征钢筋钢筋级别HRB400钢筋直径(mm)25间距(mm)1500斜撑截面特征钢筋钢筋级别HRB400钢筋直径(mm)25措施沿横梁方向隔一布一设置斜撑;垂直于横梁方向隔二布一设置斜撑。图4.2-2板厚≤1900mm的钢筋支架布置示意图图4.2-31000mm<板厚≤1900mm的钢筋支架平面、剖面布置图3、1900mm<板厚<3500mm区域表4.2-31900mm<板厚<3500mm的钢筋支架参数序号项目参数1基本参数钢筋层数2支架横梁间距(mm)15002顶部横梁参数截面特征槽钢槽钢型号10#槽钢3立柱参数间距(mm)1500截面特征钢管钢管类型φ48.3×3.6(计算按φ48×2.8)步距(mm)1500横梁与立柱连接方式焊接5扫地杆参数截面特征钢管钢管类型φ48.3×3.6(计算按φ48×2.8)距支架底部距离(mm)2005底部横梁截面特征槽钢槽钢型号10#槽钢底部横梁长度(mm)450底部横梁与立柱连接方式焊接/扣件6稳固措施连接梁规格φ48.3×3.6钢管(计算按φ48×2.8)间距1500mm,每步均搭设连接梁斜撑沿横梁方向斜撑隔二布一φ48.3×3.6(计算按φ48×2.8)钢管支撑垂直横梁方向斜撑隔二布一φ48.3×3.6(计算按φ48×2.8)钢管支撑水平剪刀撑支架顶部采用φ48.3×3.6(计算按φ48×2.8)钢管搭设一道剪刀撑注:由于此板厚范围均为处于800mm、1000mm板厚的集水坑区域,无法搭设连续剪刀撑,故采用钢管搭设斜撑。图4.2-41900mm<板厚<3500mm钢筋支架平面、剖面布置图图4.2-51900mm<板厚<3500mm钢筋支架示意图4、板厚≥3500mm区域表4.2-4板厚≥3500mm的钢筋支架参数序号项目参数1基本参数钢筋层数3支架横梁间距(mm)15002顶部横梁参数截面特征槽钢槽钢型号10#槽钢3中部横梁参数截面特征钢管钢管类型φ48.3×3.6(计算按φ48×2.8)4立柱参数间距(mm)1500截面特征钢管钢管类型φ48.3×3.6(计算按φ48×2.8)步距(mm)1500横梁与立柱连接方式焊接/扣件5扫地杆参数截面特征钢管钢管类型φ48.3×3.6(计算按φ48×2.8)距支架底部距离(mm)2006底部横梁参数截面特征槽钢槽钢型号10#槽钢底部横梁长度(mm)450底部横梁与立柱连接方式焊接7稳固措施连接梁规格φ48.3×3.6(计算按φ48×2.8)钢管间距1500mm,每步均搭设连接梁剪刀撑1、采用φ48.3×3.6(计算按φ48×2.8)钢管;2、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6m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为6m;3、当架体搭设高度在8m以下时,在架顶部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当架体搭设高度在8m及以上时,在架体底部、顶部及中部分别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且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得超过8m。图4.2-6核心同区域底板钢筋支架平面布置图图4.2-7核心同区域底板钢筋支架示意图图4.2-8核心同区域底板钢筋支架剖面图图4.2-9集水坑区域底板钢筋支架示意图4.2.2工艺流程测量弹线→安装底板底部垫块→绑扎下铁钢筋→安装钢筋支架→钢筋支架验收→绑扎底板上部钢筋→验收→混凝土浇筑4.2.3施工方法1、支架加工钢筋支架采取工厂加工和现场加工两种方式(其中钢筋马凳材料采用HRB400的钢筋时,支架的加工采取工厂加工的方式;钢筋马凳材料采用钢管+槽钢时,支架的加工采取现场加工的方式),钢筋马凳经验收合格后方进行安装作业。型钢支架采取单面焊接方式,焊缝高度6mm,在150mm焊接长度范围内满焊。2、钢筋支架定位安装根据底板施工段、钢筋整体排布方向,设置钢筋支架摆放方向,钢筋支架摆放方向垂直于底板钢筋上铁最下层钢筋,钢筋支架立杆距离被支撑钢筋边缘不大于1m。将支架底部横梁与底板底部钢筋采用点焊方式连接,不得损伤底部钢筋。3、安装斜撑或剪刀撑斜撑分为两类:一类为支架内部斜撑,可防止支架受沿顶部横梁方向水平力变形失稳,另一类为支架间斜撑,可防止支撑架体整体及顶部钢筋受垂直于顶部横梁水平力变形失。剪刀撑采用φ48.3×3.6(计算按φ48×2.8)钢管。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6m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为6m;当架体搭设高度在8m以下时,在架顶部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当架体搭设高度在8m及以上时,在架体底部、顶部及中部分别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且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得超过8m。4、支架检查混凝土浇筑前,即钢筋绑扎过程中,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钢筋支架焊接节点、横梁变形进行检查,如有焊点开焊、变形超过6mm,则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措施。4.2.4操作要求1、支架制作制作钢筋支架所采用的材料为槽钢、钢管及HRB400的钢筋,材料不得有裂纹、断裂或严重锈迹。支架底部横梁与底板底部钢筋采用点焊方式连接定位时,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有关要求,并不得损伤被底板钢筋。支架加工时按施工方案技术参数要求进行加工。2、支架安装支架应直接安放在基础底板的受力钢筋处。钢筋支架的安放间距应根据支架的承载力和刚度确定,并应符合被支撑钢筋的变形要求。钢筋支架安放后应进行保护,不应使之受损或错位。3、其他要求在进行底板上部钢筋绑扎及局部模板安装过程中注意材料堆放,如钢筋、止水钢板、钢管、模板等,要分散堆放,严禁集中堆载。4.2.5检查要求1、工厂及现场制作的钢筋支架在使用前均应对其外观、形状、尺寸以及焊接情况进行检查。2、钢筋支架的外观、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的规定。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5.1组织保障措施5.1.1安全组织保障体系根据本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原则和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成立项目安全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负责,并指定现场经理具体负责日常安全施工。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由项目执行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主管工程师以及安全员、工长、班组长等各方面管理人员组成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安全施工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安全职责,检查督促各级、各部门切实执行安全施工责任制;组织全体职工的安全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召开安全施工会议,经常巡视施工现场,发现隐患,及时解决。项目安全管理机构如下:图5.1-1项目安全管理机构图5.1.2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岗位职责制度表5.1-1安全岗位职责制度序号岗位名称岗位职责1项目经理1)对项目工程中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2)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及施工全过程的情况,制定项目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3)根据工程特点确定安全工作的管理体制和人员,并明确各业务承包人的安全责任和考核指标,支持、指导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4)健全和完善用工管理手续,适时组织上岗安全教育,要对劳务队的健康与安全负责,加强劳动保护工作。5)领导、组织施工现场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发现施工生产中不安全问题,组织制定措施,及时解决。对上级提出的安全生产与管理方面的问题,要定时、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6)一旦发生事故,要做好现场保护与抢救工作,及时上报。组织、配合事故的调查,认真落实制定的防范措施,吸取事故教训。2项目执行经理1)对项目工程中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2)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及施工全过程的情况,制定项目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3)根据工程特点确定安全工作的管理体制和人员,并明确各业务承包人的安全责任和考核指标,支持、指导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4)健全和完善用工管理手续,适时组织上岗安全教育,要对劳务队的健康与安全负责,加强劳动保护工作。5)领导、组织施工现场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发现施工生产中不安全问题,组织制定措施,及时解决。对上级提出的安全生产与管理方面的问题,要定时、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6)一旦发生事故,要做好现场保护与抢救工作,及时上报。组织、配合事故的调查,认真落实制定的防范措施,吸取事故教训。3技术负责人1)对项目工程生产经营中的安全生产负技术管理责任。2)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规范、标准,结合项目工程特点,主持项目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3)编制、审查施工方案,制定、审查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保证其可行性与针对性,并随时检查、监督、落实。4)主持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的验收,发现设备、设施的不正常情况后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控制不符合标准要求的防护设备、设施投入使用。5)参加安全生产检查,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技术方面提出整改意见和办法予以消除。6)参加事故或危险状态的调查,从技术上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意见。4生产经理、安装经理1)对现场的施工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全面组织管理施工现场的生产活动,负责施工安全措施的落实。2)负责项目的安全生产活动,协助项目经理负责安全制度的建立。3)组织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并监督项目工程施工中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和设备、设施验收制度的实施,并组织检查、验收。5安全总监1)对项目的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2)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绿色施工、消防、保卫工作。3)参加安全管理制度的编制,负责安全文明创优工作。4)定期组织召开安全文明施工例会。5)组织安全例行检查及专项安全检查,监督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及整改工作。6)组织各项安全活动,应急预案演练等。6部门工程师1)安全专项方案、措施的编制、审核工作。2)安全技术交底的编制、落实工作。3)各项安全物资的采购、验收、检测工作。4)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检查、整改工作。5)各项安全活动的实施工作。7安保队1)负责门卫的管理,进行人员、设备、材料进出场管理。2)负责现场安全巡查。3)按照项目管理要求负责现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8施工作业队1)接受项目部安全文明施工统一管理。2)组织班前安全活动。3)落实各项技术交底、安全措施的具体要求。4)接受各项安全文明施工的监督、检查。9施工人员1)接受各项安全教育、培训、考核。2)参加各项安全活动。3)接受技术交底、安全交底,熟悉作业环境和安全要点。4)具备危险条件下的疏散、逃生常识。2、安全活动制度1)班前安全生产讲话和班前检查。每天上班前,班组负责人组织班组人员,针对当天任务,结合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和作业环境、设施、设备状况、工人安全意识、技术素质和思想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班前安全讲话,提出具体注意事项,并做好活动记录,项目部工长监督。2)周一安全教育。每周一固定时间组织现场所有人员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由安全总监组织,对上一周安全生产总结讲评,布置本周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防护要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3)每周生产例会安全讲评。4)项目部每月安全全员学习。5)节假日及重大政治活动安全教育。涉及重大节假日和国家重大政治活动,国家、政府号召开展的相关活动,项目部负责人要结合上级部署和工程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宣传,确保安全要求深入人心。3、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安全教育和培训对象包括管理人员、现场作业人员。新进场的工人实行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变换工种时进行的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培训、继续教育等,通过教育培训,使所有参建人员掌握“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安全防范能力。安全教育培训采取集中授课、播放幻灯片、张挂宣传图片等形式。1)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对管理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2)作业人员教育培训表5.1-2作业人员教育培训内容序号安全教育级别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及要求1公司级安全教育国家、地方及有关部门制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有关事故案例等。培训时间不少于15小时。2项目安全教育3班组安全教育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劳动纪律、岗位责任、主要工作内容、本工种发生过的案例分析;《建筑施工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训考核试卷》;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2)教育培训考核三级教育结束后,项目部按照有关要求进行考核,并确定合格标准。(3)农民工夜校项目在施工现场挂牌设立“农民工夜校”。每月定期组织开展现场作业农民工培训教育工作。夜校内设电视、录像等必须的教学设备。(4)职业病防治培训项目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施工人员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施工人员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3)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相关要求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均应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并有培训资质的机构培训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并按照审查和发证的要求定期进行复审、换证。项目安保部负责审查操作资格证并留存复印件。电气焊工、场内机动车驾驶员的操作资格证按主管部门规定执行。4)其他安全教育形式根据工程施工时间和工程特点展开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岗前教育、日常教育、季节性施工教育、节假日及重大政治活动相关的教育、年度继续教育,以及各类证书的初审、复审培训。各类培训应做好记录,并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及相关台账。4、安全检查制度我公司通过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各种检查来对项目整体安全管理水平进行有效监控和考核控制,保证工程安全生产的可靠性,安全检查情况一览表如下。表5.1-3安全检查情况一览表内容检查参加人员考核备注工程安全专项大检查定期公司安全部门月、季考核记录根据记录整改,并上报公司安全管理定期安全负责人月考核记录检查自检记录每周安全文明施工大检查定期现场经理、各部门负责人周考核记录发文或整改通知,限期整改施工用电定期安全负责人周考核记录施工人员日检作业人员的行为和施工作业层日检安全员、责任工程师日检记录现场指令,限期整改施工机具日检安全员日检记录5、安全验收制度我公司经过多年积累,建立了明确的安全验收制度,保证安全措施的落实,安全设施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安全验收制度情况见下表。表5.1-4安全验收制度验收内容组织实施安全技术方案实施情况验收1、项目的安全技术方案由公司总工程师牵头组织验收;2、交叉作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由安全总监和安全员组织验收;3、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由安全员组织验收。设施与设备验收1、一般防护设施和中小型机械设备由项目部安全员、责任人会同施工队伍责任人共同验收;2、施工现场大型机械设备、整体防护设施以及重点防护设施由项目现场经理组织安全总监及有关人员验收;3、临电设施需在自检自验基础上报请公司相关部门验收。5.2技术措施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工期及工程条件两大因素,编制切实可行的《基础底板钢筋施工方案》。方案需经监理及建设单位审批后,方可实施。2、施工前,根据方案内容,对现场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技术交底,同时对项目部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3、对进场的型钢支架、型钢、钢筋等材料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及变形严重的材料,并对不合格材料进行退场处理。4、在钢筋支架安装及上层钢筋绑扎过程中实行严格监控,由专职的施工员进行现场指挥监督,随时纠正可能出现的质量安全隐患,安装前进行班前安全技术交底,搭设完毕后,进行自检。5、作业时按照先下后上的原则,先绑扎底部钢筋,后绑扎上部钢筋。6、钢筋支架上部及上部钢筋以上,严禁大量堆载。7、安装完成后,班组自检合格后,报项目部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报监理单位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8、当工人需要进入底板钢筋内部施工作业时进入前,需对作业环境进行检查,确保施工区域上方无人员走动,禁止进行吊运作业,避免对作业工人造成伤害;大风及雨雪天气禁止人员进入底板钢筋内部施工作业;施工队伍安排人员进行旁站监督,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巡视,发现危险行为或隐患及时制止。5.3监测监控措施本工程主要监测监控内容为支架变形及钢筋垂直变形。1、支架变形监测内容主要为支架立柱垂直度监测,支架安装完成后和上层钢筋安装完成后检测支架立柱垂直度。2、钢筋垂直变形底板顶部钢筋样板施工阶段,进行钢筋垂直变形检测,如钢筋垂直变形超过10mm,则进行方案调整,减小钢筋支架间距。5.4其他安全措施1、绑扎基础钢筋时,铺设走道板,作业人员应在走道板上行走,不得直接踩踏钢筋。2、暂停绑扎时,应检查所绑扎的钢筋或骨架,确认连接牢固后方可离开现场。3、绑扎和安装钢筋,不得将工具、箍筋或短钢筋随意放在脚手架或模板上。4、多人合运钢筋时,起落,转停动作要一致,钢筋堆放要分散稳当,防止倾倒和塌落。5、绑扎基础钢筋时应按规定摆放钢筋支架和马凳架起上部钢筋,不得减少支架和马凳。6、起吊钢筋下方严禁站人,必须等钢筋降落到距地面1m处,方可靠近。7、工作前要清理好场地,防止地上杂物将人绊倒。8、工作中遇有其他安全隐患,应报有关人员,待解决后,方可施工。9、调直钢筋及拧直螺纹接头时,扳子要卡牢,用力要均匀,防止脱扳伤人。10、工作中不得随意乱动机电设备,如需维修、接线、拆装等,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11、进行现场焊接作业前必须开具动火证,确保灭火设备整齐,有看火人方可施焊。12、焊接作业时,清楚周边木方模板、防水卷材等易燃材料,焊接底板导墙止水钢板时,注意保护底板防水卷材。13、施工现场用电应由专业电工接电,电缆电线架起设置,避免拖地。14、施工作业时,避免交叉作业:进行底部钢筋支架焊接、加固时上层禁止进行钢筋吊装等危险作业;上部进行焊接作业时,底部严禁人员作业。15、集水坑、电梯基坑底部如有积水,应及时安装水泵排水。16、有限空间作业1)在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符合要求后,作业负责人方可许可作业者进入有限空间作业。2)使用踏步、安全梯的,作业者应检查其牢固性和安全性。3)作业者应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及个体防护装备,并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4)作业过程中应对作业面进行实时监测,并符合以下要求:(1)评估检测结果为3级环境的,应采取个体检测或监护检测;(2)评估检测结果为2级环境的,应同时采取个体检测和监护检测;(3)个体检测和监护检测应至少每15min记录1个瞬时值。5)作业过程中应保持通风,并符合以下要求:(1)初始评估检测结果为3级环境的,作业过程中应至少保持自然通风;(2)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作业过程中持续进行机械通风;①初始评估检测结果为非3级环境的;②有限空间内进行涂装作业、防水作业、防腐作业、焊接作业、动火作业、内燃机作业等。6)作业期间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作业者应立即中断作业,撤离有限空间:(1)作业者出现身体不适;(2)安全防护设备或个体防护装备失效;(3)气体检测报警仪报警;(4)监护者或作业负责人下达撤离命令;(5)其他可能危及作业者生命安全的情况。7)作业中断超过10min,作业者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按要求重新进行评估检测。8)监护(1)监护者应在有限空间外全程持续监护;(2)监护者应按要求进行监护检测;(3)监护者应能跟踪作业者作业过程,掌握检测数据,适时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4)发现异常时,监护者应立即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报,并协助作业者逃生;(5)监护者应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作业区域。6、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6.1施工管理人员项目部施工管理人员组织架构图如下。图6.1-1项目施工管理人员组织架构图项目组织机构由施工总承包项目及分包施工作业队伍组成,项目部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生产经理、物资主管、安全总监及商务经理,下分技术部、工程部、质量部、安监部、物资部及商务部。施工作业队伍包括分包项目负责人、分包技术负责人、分包安全员、钢筋班组、木工班组及混凝土班组。6.2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项目部配置3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其中1名安全总监,2名专职安全员;3名专职生产管理人员,其中1名生产经理,2名责任工程师。主要职责分工如下:1)安全总监:负责现场钢筋支架工程安全监督指导工作,参加钢筋支架工程验收,负责现场钢筋支架安装的安全监督巡视等工作2)安全员:对现场钢筋支架工程安装进行旁站式监督,负责工人进场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负责现场钢筋支架安装工人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带)正确佩戴监督,参加钢筋支架体系验收等工作。3)生产经理:负责钢筋支架工程施工的总协调、总指挥,参加钢筋支架支撑体系验收等工作。4)专业工长:对进场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负责现场钢筋支架工程施工监督指导,负责钢筋支架材料供应及人员安排,参加钢筋支架体系验收等工作。2、分包施工队伍每家配置2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4名专职生产管理人员,主要职责分工如下:1)安全员:对现场钢筋支架工程搭设拆除进行旁站式监督,对工人进场安全教育,检查现场钢筋支架安装工人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带)正确佩戴情况,参加钢筋支架体系验收等工作。2)工长:对进场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监督检查现场钢筋支架工程施工监督,计划钢筋支架材料供应时间及数量,计划施工人员,参加钢筋支架体系验收等工作。6.3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配备见表6.3-1。表6.3-1特种作业人员配备序号特种作业工种数量备注1电焊工5焊接型钢支架、型钢支架与底板连接点焊、型钢斜撑焊接2塔吊司机33信号工64司索35电工46.4其他作业人员其作业人员配备见表6.4-1。表6.4-1特种作业人员配备序号作业人员数量备注1钢筋工150钢筋绑扎2测量工3测量放线7、验收要求7.1验收标准1、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表7.1-1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箍筋内净尺寸±5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钢尺检查。2、钢筋直螺纹连接表7.1-2直螺纹套筒质量检查要求及检查方法序号检验项目量具名称检验要求1外观质量目测表面无裂纹和影响接头质量的其它缺陷2外形尺寸卡尺或专用量具长度及外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3螺纹尺寸通端螺纹塞规能顺利旋入连接套筒两端并达到旋合长度止端螺纹塞规塞规允许套筒两端部分旋合,旋入量不应超过3P(P为螺距)3、丝头加工质量检查表7.1-3直螺纹丝头质量检查要求及检查方法序号检验项目量具名称检验要求1螺纹牙型目测、卡尺牙型完整,螺纹大径低于中径的不完整丝扣,累计长度不得超过两个螺纹周长2丝头长度卡尺或专用量具丝头加工长度为标准型套筒长度的1/2,其公差为+2P(P为螺距)3螺纹直径通端螺纹塞规能顺利旋入螺纹止端螺纹塞规允许环规与端部螺纹部分旋合,旋入量不应超过3P(P为螺距)4、钢筋现场连接质量检查表7.1-4直螺纹钢筋接头拧紧力矩值钢筋直径(mm)≤1618~2022~2528~3236~4050拧紧力矩(N·m)100200260320360460拧紧后的直螺纹接头外露丝扣数量不得超过1.5个螺距。5、钢筋安装表7.1-5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值(mm)检查方法绑扎骨架宽、高±5尺量长±10受力主筋间距±10尺量排距±5弯起点位置±15箍筋,横向筋焊接网片间距±10尺量连续5个间距网格尺寸±10保护层厚度基础±5尺量柱、梁±3板、墙、壳±3梁板受力钢筋搭接锚固长度入支座、节点搭接+10、-5尺量入支座、节点锚固±5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10尺量预埋件中心线位置3尺量水平高差+3、0尺量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6、底板钢筋支架表7.1-7支架制作验收标准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数量检查方法1外观焊缝完整;不得有片状老锈、油污、裂纹及过大的变形全数检查目测、用尺量测2外形尺寸间隔尺寸工厂生产基础+2,-1同一类型的支架,工厂生产的每批检查数量宜为0.1%,且不少于5件;现场制作的每批检查数量宜为0.2%,且不少于10件用卡尺量测梁、柱+1,-1板、墙、壳+1,-1现场制作基础+4,-2梁、柱+3,-2板、墙、壳+3,-1其他尺寸工厂生产±2现场制作±5表7.1-8钢筋支架的安放位置允许偏差检查项目允许偏差位置平行于钢筋方向50mm垂直于钢筋方向0.5d注:表中d为被间隔钢筋直径。钢筋支架的安装,应保证被间隔钢筋竖向变形不大于6mm。7.2验收程序对于按照规定需要验收的危大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当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危大工程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明显位置设置验收标识牌,公示验收时间及责任人员。7.3验收内容1、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要求1)HPB300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d的10倍且不小于75mm;3)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钢尺检查。2、箍筋的末端弯钩要求1)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上述第1)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应为135°;3)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钢尺检查。2、钢筋连接表7.3-1钢筋连接检查方法序号项目及内容1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2在施工现场,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检查数量:按有关规程确定。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3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4在施工现场,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5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A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B接头不得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C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使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6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l(ll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A.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B.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C.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3、底板钢筋支架1)主控项目混凝土浇筑前,应对钢筋支架的安放质量进行检查,其形式、规格、数量及固定方式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目测、用尺量。2)一般项目钢筋间隔的安放位置应符合施工方案,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1-8的规定。检查数量:按钢筋安装工程检验批随机抽检钢筋支架总数的10%。检查方法:目测,用尺量。7.4验收人员1、施工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授权委派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员、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2、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专业监理工程师。3、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8、应急处置措施8.1应急救援组织体系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分级分部门负责制,由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统一指挥抢险救灾工作。当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要求,履行各自的职责,做到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快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图8.1-1紧急情况处理组织体系图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如下:组长:岳宝树副组长:康龙、魏来、何岩成员:姜民、范璐璐、赵晓鹏、刘志勤、孙海南、闫磊组长岳宝树:全面负责抢险指挥工作,发生险情时负责迅速组织抢险救援以及与外界联系救援。副组长康龙:全面负责抢险工作的实施,在组长指挥下落实应急救援方案。副组长魏来:为抢险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并与设计、监理、业主及相关单位联系拿出可靠的抢险或补救措施。副组长何岩:具体负责组织指挥现场抢险救援,以及通讯联络和信息收集和发布。对内外通讯联络以及根据现场情况向外界求援。成员:负责抢险物资日常管理,发生险情时负责抢险物资发放和供应,负责应急资金支持和后勤保障,负责抢险技术实施和监控,负责监督提醒现场抢险人员安全,具体负责抢险组织及实施,具体负责抢险时的监控量测工作。8.2应急救援程序现场管理人员根据出现的险情或有可能出现的险情,迅速逐级上报,次序为现场、办公室、抢险领导小组、上级主管部门。由项目部收集、记录、整理紧急情况信息并向小组及时传递,由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紧急情况处理会议,协调、派遣和统一指挥所有车辆、设备、人员、物资等实施紧急抢救和向上级汇报。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大小情况来确定,如果事故特别小,根据上级指示可由施工单位自行直接进行处理。如果事故较大或施工单位处理不了则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进行请示,请求启动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仍不能进行处理,则由建设单位的质安部门向建委或政府部门请示启动上一级救援预案。1、联络电话:项目部:2、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护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和财产,并由在现场的项目部最高级别负责人指挥,在3分钟内电话通报到值班室,主要说明紧急情况性质、地点、发生时间、有无伤亡、是否需要派救护车、消防车或警力支援到现场实施抢救,如需可直接拨打120、110等求救电话。3、值班人员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必须在2分钟内将情况报告到紧急情况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小组组长组织讨论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如何进行现场处置的指令。分派人员车辆等到现场进行抢救、警戒、疏散和保护现场等。由综合部在30分钟内以小组名义打电话向上一级有关部门报告。4、遇到紧急情况,全体职工应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积极地投身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中去。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应统一调遣,各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件服从组长或副组长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诿、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5、在整个施工阶段要从人员、设备、材料和制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一旦遇到险情能迅速投入抢险工作。6、对于雨季施工,要及时了解天气信息遇到暴雨天气要委派专人值班,掌握施工现场情况并及时汇报。7、事故现场保护: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和有关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8.3应急技术措施1、安全事故应急措施安全事故应急措施见表8.3-1。表8.3-1安全事故应急措施序号措施名称具体操作内容1安全事故紧急处理措施1)制定事故处理方案。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定事故处理程序图,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时,要做到第一步先作什么,第二步应做什么,第三步再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做到临危不惧、正确指挥。3)事故发生时,在小组统一指挥下,按处理方案有条不紊的处理和控制事故既不惊慌失措,也不麻痹大意,尽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人员紧急安全疏散措施在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可能对区域内人群安全构成威胁时,必须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对与事故救援无关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疏散的方向、距离、集中地点,必须根据不同事故、不同环境,做出具体规定。设疏散“风向标”,总的原则是疏散安全点处于当时的上风向。3工程抢险措施有效的工程抢险抢修是控制事故、消灭事故的关键。事故发生后,在做好个体防护的基础上,以最快的速度及时堵漏排险,消灭二次事故。4现场医疗救护措施及时有效的现场医疗救护是减少伤亡的重要环节,救援队伍要学会救援的基本常识,发生险情及时救援。5社会支援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本单位抢险抢救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会安全时,领导小组必须立即上报有关单位,请求社会援助。6现场保护小组成员保护好现场,便于取证调查。7跟踪监督做好一切应急准备。2、高处坠落应急预案高空坠落是安全高发事故之一,高空坠落伤除有直接或间接受伤器官表现外,主要表现为昏迷、呼吸窘迫、面色苍白和表情淡漠等症状,可导致胸、腹腔内脏组织器官发生广泛的损伤。表8.3-2高空坠落应急措施序号具体措施1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2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3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疑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导致颅内感染。4颌面部伤员首先应保持呼吸道畅通,撤除假牙,清除移位的组织碎片、血凝块、口腔分泌物等,同时松解伤员的颈、胸部钮扣。若舌已后坠或口腔内异物无法清除时,可用12号粗针穿刺环甲膜,维持呼吸、尽可能早作气管切开。5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扣。6周围血管伤,压迫伤部以上动脉干至骨骼。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小时为宜,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7有条件时迅速给予静脉补液,补充血容量。8快速平稳地送医院救治。9在抢救的同时,迅速通知项目部经理、安全管理经理以及相应的责任工程师,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由项目部进行与公司和地方上的联络,施工队不得私自隐瞒不报。10抢救完成后,经理组织项目和施工队伍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学习,分析事故原因,对现场从业人员进行现场教育。杜绝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3、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预案表8.3-3物体打击应急措施序号具体措施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最早发现事故的人迅速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安排应急救援小组赶赴出事现场,了解事故伤害程度;组织保卫人员疏散现场闲杂人员,保护事故现场,同时避免其他人员靠近现场。2应急救援小组了解伤者受伤情况后,根据现场实际施行必要的医疗处理,在伤情允许情况下,组织人员搬运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方。3根据人员受伤严重情况,决定是否拨打120医疗急救电话,并说明伤员情况,行车路线;联系值班车到场,随时待命。4安排人员到场地入口指挥救护车的行车路线。5迅速对周围环境进行确认,仍存在危险因素下,立即组织人员防护,并禁止人员进出。6当施工人员发生物体打击时,急救人员尽可能不要移动患者,尽量当场施救。如果处在不宜施工的场所时必须将患者搬运到能够安全施救的地方,搬运时应尽量多找一些人来搬运,观察患者呼吸和脸色的变化,如果是脊柱骨折,不要弯曲、扭动患者的颈部和身体,不要接触患者的伤口,要使患者身体放松,尽量将患者放到担架或平板上进行搬运。7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对物体打击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制定相应的改正措施,认真填写伤亡事故报表,事故调查等有关处理报告,并上报建设单位、监理、企业应急领导小组。4、触电事故应急预案表8.3-4触电事故应急措施序号采取具体措施1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物体如干燥的木棍、竹棒或干布等物使伤员尽快脱离电源。急救者切勿直接接触触电伤员,防止自身触电而影响抢救工作的进行。2迅速通知项目经理、生产经理和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相关责任工程师,汇报有关的情况。3当伤员脱离电源后,应立即检查伤员全身情况,特别是呼吸和心跳,发现呼吸、心跳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