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声声慢(寻寻觅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3《声声慢(寻寻觅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3《声声慢(寻寻觅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3《声声慢(寻寻觅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声声慢(寻寻觅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

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知人论世,解读李清照之愁。

品读语言,探究相关意象的内涵,掌握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1、词人“愁"的内涵。

把握词人抒写“愁”的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探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伴随着一曲《月满西楼》走进我们今天的课程。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女子,面对国破家亡、人世之悲苦,她执笔抗争,化愁为美,留下了千古绝唱。她就是南宋才女李清照。今天,让我们走进她的这首千古绝唱《声声慢》,去寻觅这位乱世中的美神,品味一代才女的满腹愁情。(板书课题)

听读入境

听本词诵读,请同学们谈谈听读之后的感受。

诵读入情

自由诵读。(提示:语速缓慢、语调低沉、情感哀愁)

指名学生朗读并点评。

赏读悟情

1、从文中找出能够概括词人情感的一个词。

这节课重点围绕“愁"进行赏析,词人为何而愁?又是如何写愁的?找出最能触动你愁绪的地方进行赏析。

开篇七个叠词

从动作到处境到感受,层次清晰,由外及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痛苦、悲哀、孤寂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为全文奠定了悲苦愁绝的感情基调。七个叠词,看似平淡,无一愁字,却字字写愁,声声含愁,营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乐效果,读来朗朗上口。

傅赓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此十四字之妙:妙在叠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

“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

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梁衡

叠词的作用:

①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②起强调作用,增强感情。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愁的象征秋风:渲染愁情(以环境的寒冷来烘托内心的冷,写出词人独居生活的凄惨)

淡酒:愁浓,酒力压不住心愁。酒气抵挡不住晚风带来的寒意,更遣不散积在词人心头的寒意。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作者正对酒神伤,抬头看到一群大雁南飞,感觉好像是故人重逢。

雁:离愁的象征,信使。“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北雁南飞"“旧相识”将亡夫之痛、思乡之情、颠沛之苦、亡国之悲融合在一起。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憔悴损"既是写花,更是写人,喻憔悴的容颜,凄凉的晚景。

守着窗儿,如今独自怎生得黑。

将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传神地表达出来。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牵愁惹恨“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

细雨:哀伤,愁丝“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

思考:这里为何是细雨,而不是滂沱大雨?

缠绵的秋雨更易惹人悲愁。

以动衬静,突出词人内心的孤寂凄凉。

小结: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词人的满腹愁情尽在此展现。这种手法叫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这些寄托词人情感的景物就是诗歌的意象。分析意象是把握诗歌情感的一个重要方法。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秋风冷雨,淡酒过雁,梧桐细雨等眼前的一切使词人哀怨重重叠叠,甚至无以复加,不知再如何表达,于是词人不再渲染烘托,而是直截了当得发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感叹,此句的表达方式是直抒胸臆。

此句看起来简单直白,细细咀嚼,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初中我们学过李煜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也是国破家亡之愁,但稍显逊色,因为李煜的愁尚可用一江春水来形容,而李清照的愁绝非笔墨所能形容,可见愁之深之广,言有尽而意无穷。到底有多深,你自己去想吧。

李清照不愧是写愁高手,那这个“愁”的内涵是什么呢?结合背景及前面的分析概括。

补充写作背景:这首词是李清照南渡后的名篇之一,南渡后,李清照的生活发生的巨变。金人的笳鼓,击碎了北宋王朝的天堂迷梦,李清照的美满家庭和她的“穷遐方绝域,尽天古文奇字之志"随之破灭了。更有甚者,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还使他失去了感情笃厚、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国破、家亡、夫死的种种悲惨遭际,使她的孤寂凄清的心情与日俱增。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愁”的内涵:亡国之恨、故国之思、丧夫之痛、孀居之悲、颠沛之苦

各种愁将李清照层层包围,使她无处可遁,所以说这种愁之深之浓,怎是一个“愁”字概括得了的呢。

五、课堂小结

1、总结写愁的方法:叠词、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2、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