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成本法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以柳钢为例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1.研究背景 11.1.2研究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综述 21.2.1国外研究现状 21.2.2国内研究现状 31.2.3文献评述 41.3研究思路和方法 51.3.1研究思路 51.3.2研究方法 51.4本文创新点与局限性 5第二章作业成本法相关理论概述 72.1作业成本法概述 72.1.1作业成本法的含义 72.1.2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72.2作业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82.3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比较分析 9第三章柳钢公司简介及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103.1柳钢的现状 103.1.1企业概况 103.1.2生产特 10柳钢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3.2.1柳钢成本管理现状 113.3柳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2成本管理理念陈旧 12缺乏成本差异分析 12成本否决缺乏人性化 133.3.4成本信息失真 13第四章在柳钢引用作业成本核算法 144.1柳钢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44.1.1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 144.1.2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 144.2作业成本系统的设计 154.2.1以转炉厂作为试点的原因 154.2.2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54.2.3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流程 164.3作业成本法与原成本核算法的比较 174.3.1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计算 174.3.2传统成本法下的成本计算 184.3.3作业成本核算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分析 18第五章柳钢成本核算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205.1针对柳钢成本核算问题的对策 205.1.1普及作业成本管理理念 205.1.2加强企业成本差异分析 205.1.3制定科学的业绩考核体系 205.1.4调整企业产品定位 20结束语 21参考文献 22致谢 24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提升,我国已成为世界钢铁生产大国,企业需要成本管理的科学化和市场定位的准确性来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带来的冲击。如今企业技术不断成熟、经营环境的变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核算法将不能为其产生的庞大数据进行精确的运算处理,企业迫切需要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法来解决成本信息不准确的问题。本文讨论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引用作业成本法为优化钢铁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支持,本文先是采用献综述法,结合作业成本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现代成本管理模式的发展进程,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进行概括。再采用文献分析法,写出具体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创新点以及局限性。接着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钢铁公司—柳钢作为研究对象,介绍该公司的基本情况,对该公司是否适用作业成本法进行分析,并以采用作业成本核算法得出的成本结果与传统核算法相比较、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及建议,希望对企业成本管理的优化和竞争力的提升有所帮助。关键词:成本管理传统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柳钢
AbstractWiththenon-enhancementofsocialproductivity,Chinahasbecometheworld'slargeststeelproductioncountry,enterprisesneedthescientificcostmanagementandtheaccuracyofmarketpositioningtodealwiththeimpactofthewaveofworldeconomicintegration.Nowadays,withthematurityofenterprisetechnology,thechangeofbusinessenvironmentandthecontinuousexpansionofproductionscale,thetraditionalaccountingmethodwillnotbeabletoaccuratelyprocessthehugedatageneratedbyit,andtheenterpriseurgentlyneedsamorescientificandeffectivecostmanagementmethodtoovercometheproblemofinaccuratecostinformation.Thispaperdiscussesthereferenceoftheoperatingcostmethodinthenewcompetitiveenvironmenttosupporttheoptimizationofthecostmanagementofsteelenterprises,thispaperfirstadoptstheoffersummarymethod,combinedwiththecurrentsituationofdomesticandforeignresearchontheoperationcostmethod,analyzesthedevelopmentprocessofmoderncostmanagementmode,andsummarizesthetheoreticalbasisoftheoperatingcostmethod.Thentheliteratureanalysismethodisusedtowriteouttheideasandmethodsofspecificresearch,innovationpointsandlimitations.Thenthecaseanalysismethodtakesthespecificsteelcompany-Liugangastheresearchobject,introducesthebasicsituationofthecompany,analyzeswhetherthecompanyappliestheoperatingcostmethod,andcomparesthecostresultwiththetraditionalaccountingmethodandanalyzesthereasonsforthedifference.Finally,theconcretemeasuresandsuggestionsareputforward,hopingtohelptheoptimizationofenterprisecostmanagementandtheimprovementofcompetitiveness.Keywords:costmanagement;traditionalcostmethod;activity-basedcosting;Liugang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钢铁产业与民生息息相关,各种公共设施的建设、房子、汽车的生产制造都离不开钢铁行业。如今我国钢铁行业处于生命周期的成熟期,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大国。企业要想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既要根据国内实际情况也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成本管理经验。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战略文件,三步走实现制从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十年行动纲领;“十三五”规划中要求坚持调整优化结构和落实供给侧改革,努力提高我国钢铁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些政策的实施都提出了去产能的要求,这要求企业以新的生产状态和更高的生产效率来实现转型创新发展。我国的钢铁行业存在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弱以及客户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其生产方式由大规模生产转变为批量小、订单式、满足客户多样化定制需求、注重质量等。在成本管控上因为原料与燃料等直接成本费用占总成本的比值大,但可控范围小,所以对间接费用的管理才是工作重点,然而许多企业仍然以传统成本作为成本核算法,结果忽视了间接费用对成本的影响,重分析结果轻视过程的控制,很多研究实践表明其结果会对产量高但工序简单的产品成本高估;而对产量低但工序复杂的产品成本低估,导致对每种产品毛利率的计算不准确,与实际脱离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对钢铁企业的发展不利。如今企业需要对成本进行更精确细化的管理,而会计电算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作业成本法的推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优化成本管理企业需要结合作业成本管理法的优势,顺应会计科学发展的大趋势。1.1.2研究意义一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成本管理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钢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生产中要消耗巨大的能源。世界经济一体化对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全球资源紧缺的困境,企业更需要做好去产能工作,实现企业转型发展就需要一套更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二是顺应现代成本管理理念和创新发展的需要。我国的钢铁行业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的企业还比较少,主要体现在制造费用等间接费用的分配问题上仍是采用传统成本法,以产品产量的多少为基础进行直接分配。传统成本法适用于过去工艺较为简单,大规模生产,产品结构比较单一的20世纪初期,而如今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间接费用所占比重明显增大,若继续沿用传统成本核算很容易给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很多隐患,如造成成本核算结果失真等问题。钢铁企业具有规模大,生产设备金额大、作业环节多、制造费用项目复杂、数据多的特点,且各工序之间分类明确,技术环节成熟,这些特点具备使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的条件。柳钢历经62年的发展,生产设备金额大、作业环节多,有优化成本管理,提高成本精确性的要求。如今新的经济时代及产业时代的来临,企业的管理理念也得到了创新和发展。作业成本作为一种新的成本核算方法,一方面可以计算出较为准确的成本并为企业优化相关决策和生产流程;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分析生产流程中的各项作业以区分出业务的增值性,减少价值低的业务,这对于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1.2国内外研究综述1.2.1国外研究现状作业成本法最早产生于20世纪,当时的水力发电产业引发了美国会计大师埃里克·科勒的思考。他提出:由于生产时产生了较高的间接费用,只是采用数量和工时来对间接费用等进行简单分配的话,成本核算结果缺乏客观性和准确性[1]。科勒大师第一次对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概念和要素进行详细阐述是在其1952年编著的《会计师词典》一书中,这为作业成本法的研究发展和现代成本核算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20世纪70年代,乔治·斯托布斯在科勒大师的理论基础上对其继续探究并完善。他在1975年发表《作业成本计算与投入产出会计》这部理论性著作,对作业成本法的基础理论设计了一套最初的成本管理系统,并对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时弊进行分析,指出作业成本核算法的优势对当时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决策更有帮助[2],这本著作之后作业成本法开始萌芽并成型。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全国行业进入信息时代。生产方式的变革使直接人工成本费用大大降低而间接成本费大幅度增加,此时传统成本法在核算时产生了许多问题,这引发了西方会计学者们的思考,其中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代表性学者有罗宾·库珀和卡普兰[3]。由罗伯特·卡普兰和托马斯·约翰逊于1997年联合编著完成的《相关性的遗失:管理会计兴衰史》一书中提出:“把研究具有针对性的、全面性的会计系统提上日程是如今最首要的任务[4]”。2010年学者劳伦和特尼在其发表的《作业成本法:成本动因与作业》中提出,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全新的成本计算法,它是用来核算成本的对象和成本作业的[5]。首先把生产所用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然后把作业成本分摊成本对象,这种关联使作业和成本动因之间就确立起了联系[6]。2015年布雷姆森发表《新型成本核算管理方法》一书,文中阐述了作业成本法在本质上是对产品成本的管控[7],在企业生产产品时,其生产流程可看作不同单位作业的组合,将资源消耗转移为价值被附加到产品中去的[8],是划分出的单位作业的最终目标。每项作业所消耗的资源可以用作业成本来核算,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分配到产品中,使产品间接费用的分配得到进一步细化[9];吉斯曼于2017年发表了《作业成本预算》他是从数学视角进行分析理解而不是从经济成本的角度分析作业成本法,以总分类账和基础作业制度成本作为出发点[10],应用作业成本法以得到真实的产品成本信息,需要了解产品所耗费的实际资源量,再将其进行合理分配[11]。1.2.2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较晚,学者余绪缨在1984年开始对其主要概念和相关组成要素的进行初步研究探讨[12]。他系统阐述了技术进步导致的制造费用所占比重增加,并针对在我国实施作业成本法是否可行给出了参考意见[13]。1999年王平心教授经过研究实际运用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效果分析论证了其适用性与可行性[14]。作业成本法经过30年的研究探索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进展,2018年程新建得出了在成本管理上采用作业成法在优化和调整资源结构、优化企业生产决策和减少低价值作业等方面上具有巨大优势和价值的结论[15]。作业成本法的巨大优势已在许多领域的实际应用中出现出来了,如在国家政府预算与绩效考核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价值作用[16]。我国学者在相关理论基础上对钢铁企业运用作业成本管理的应用研究有:2010年吕志军等学者把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作业成本法相结合起来,并以具体案例公司为研究对象,建立作业成本管理模型,并在企业加以应用作业成本管理法[17]。2014年赵海明在对山东富伦钢铁有限公司的烧结和焦化等工序的设计中把传统成本核算法和作业成本核算法一起应用,得出了两种方法相融合可以优化钢铁企业成本管控的结论[18]。2015年陈琛、冉秋红提出宝钢集团运用作业成本法将生产流程管理与价值链结合的应用[19]。2015年李端生建立了合适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认为作业成本管理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法的结合应用应以优化企业成本管理为主要目的,并以丁公司为研究对象将两种成本法结合进行应用,论证了两者有机结合应用能提高成本效益[20]。2018年黄乡平在新余钢铁公司中应用作业成本法,得出了钢铁企业的生产特点、生产流程适合运用作业成本管理的结论[21]。1.2.3文献评述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已不仅局限于西方国家,国内外学者竞相对相关成本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可见世界各地都非常重视企业产品成本的管理问题。通过对各国学者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只是对直接成本等产品的直接费用进行简单的分配,而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法,解决了传统成本法在成本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企业在采用作业成本核算时,需要把产品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作业本身。通过对作业中心、作业区域的划分,将对企业生产不利的、价值利益低的作业因素进行调整甚至消除,以此来管理控制生产环节中的每一项作业因素,实现成本控制以提高企业的效益。作业成本法在生产安排、资源配置、优化流程和预算绩效评价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1.3研究思路和方法1.3.1研究思路本论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具体分为五个章节:(1)概括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在阅读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说明钢铁企业引用作业成本核算的意义,并介绍了本文的写作思路和研究的方法,以及对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进行说明。(2)对作业成本法的含义、相关理论述以及对作业成本法的适用范围、传统成本法在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它与作业成本法二者的差异分别进行阐述分析。(3)以柳钢为例,简要介绍该公司,分析其生产特点,成本管理现状和对现有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4)介绍柳钢实施作业成本核算法的应用步骤,然后计算出产品成本,最后把用此成本法核算的成本和传统成本法核算的成本一起比较分析,进一步论证作业成本法在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优势。(5)根据柳钢在成本管理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案措施和建议。1.3.2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研究:①研究文献法。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学术期刊、学术报告、相关法规等,以及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主要总结出为论文写作提供理论依据的理论和观点。②案例分析法。本论文以柳钢为例,对该公司的成本核算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作业成本管理方法提出改善柳钢现有成本管理的措施。③分析比较法。本论文将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法的核算结果一起比较、分析,论证得出采用作业成本法对企业生产核算更具优越性的结论。1.4本文创新点与局限性本文的创新点具体体现在:一是对作业成本核算法的概念进行了概述,以便于理解作业成本法核算的流程与步骤。二是以具体的案例公司为例,就作业成本法在柳钢的应用进行探讨,并且运用比较分析法将该公司现行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得出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应用中所产生的问题和应注意的事项进行简要说明。但是,钢铁企业在成本控制上受市场的巨大影响,加之本文写作过程中会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比如因本人理论水平、资料收集、研究水平有限的影响,因此本文对成本管理的应用研究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希望给予批评指正。
第二章作业成本法相关理论概述2.1作业成本法概述2.1.1作业成本法的含义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核心,它和传统成本核算法中采用定量的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差别。因为直接成本费是在公司内部有数据资料的,所以可以直接获取数据,而对间接成本的数据无法直接获取,因而在对其核算上,作业成本法比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22],在产品设计时划分作业,这种成本核算方法和直接成本费无关,只需要通过明确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作业来归集所发生的间接费用,但与划分出来的每一项作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资源数量和资源的类别密切相关[23]。作业成本法理论表明:产品从生产到形成其实就是资源消耗的过程,即在企业全部生产流程中资源是怎样消耗的而且费用又是怎样发生的,其次,价值又是怎样转移到产品中去的。所以,这就有了资源—作业—成本这一过程的形成。可见,作业是资源和成本产生联系的中间环节,相当于纽带的作用。要计算出真实准确的产品成本,就要对作业和作业成本进行确认计量,明确和产品有联系的所有作业活动,以达到减少损失浪费、优化决策的效果,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增强市场竞争力。作业成本法不仅为公司成本管理提供了传统核算法所不能提供的有关成本方面的有效信息和准确数据,而且还提供了一个更为完善的成本管理系统。2.1.2作业成本法的概念1、资源资源是企业生产经营所需消耗的各种资源,在企业日常生产活动中所消耗的材料物资、直接及间接的人工和其他管理消耗等都属于企业资源的一种表现形式[24]。通常在财务部门所提供的预算报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企业所需消耗的各种资源明细。2、作业美国著名教授埃里克·科勒是最早提出作业一词的人,作业可以理解成某种活动,即企业为了实现更高的经济利润而对资源的消耗活动[25]。在《作业会计:作业基础成本计算法》一书中,詹姆斯·布尔逊对作业做出的定义是:作业即企业为了提供特定的产品、服务等业务活动的总称,并以消耗各种资源为主要的特征。现代企业对作业的理解是:可作为企业区分管理和控制的单元,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活动,它贯穿产品从研发设计、材料采购、生产并销售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其中的每个环节和工序都相当于一项作业。3、作业链和价值链作业链是与成本相关度极高的作业的集合体。正是因为作业间的有效衔接,企业生产才能够正常运行。价值链即企业的产品研发、加工生产、成品销售、售后的服务等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26],这一完整过程作业产生价值的转移就是作业链和价值链。价值链即作业链的价值表现,作业有增值和非增值作业之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价值,会尽可能增加增值作业,消除不增值作业。4、成本库成本库实质上是作业中心的集合,企业将每个作业中心所产生成本进行归集分类,其中属性相同、作用类似的成本组成一个成本库。5、成本动因成本动因,即导致成本产生的因素,它是各种成本分配的标准、是连接作业与资源的桥梁,一个作业可能具有多个动因,例如产品生产中的材料、工人工时、机器工时及产量等就是作业动因。2.2作业成本法的适用范围作业成本法相对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来说更新颖准确,但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企业。作业成本法能否在企业中应用需要考虑成本和技术两个方面。传统的核算方式适合产品种类单一、创新力和竞争力不强、公司规模小的企业,这些企业资源消耗方式简单、成本结构较单一,通常采用以直接产生成本为依据进行分配的传统核算法。而作业成本法与之相反,对于间接费用比重大、规模大、产品品种多、外部竞争激烈、或是要求成本核算准确度高的企业,只要具备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及自动化生产设备就能灵活应用。因此,企业应结合实际经营情况及生产流程判断是否适用。2.3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比较分析1、对间接费用归集的差异传统的成本法中间接费用是指制造成本费用,仅包含和产品的生产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成本费用,对用来安排全厂生产和管理、销售产品和筹集生产资金的开销归入期间费用核算。作业成本法中的产品成本关注的是费用支出的合理、有效,而不管是否与生产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全部成本。2、信息准确性的区别传统成本法是采用平均分配对象的方式把制造费用平均分摊到每个产品中去,没有考虑那些制造费用比重大的企业,其实际生产消耗和成本费用配比并不准确。而作业成本法能提供一种相对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把成本产生的动因和间接费用的分配联系起来,大大提高成本的可归集性和成本计算的准确性。3、核算目的差异传统成本只在做会计账务处理时计算产品的成本费用,而作业成本法成本核算中还进一步研究分析成本动因,通过判断作业的增值性和资源消耗的合理、有效性来加强产品成本控制。
第三章柳钢公司简介及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3.1柳钢的现状3.1.1企业概况柳钢是1985年成立于广西柳州市的一个钢铁制造厂,1987年开始连年名列中国500强企业,如今被评为全球50大竞争力极强的先进钢铁企业。历经62年的发展,柳钢形成了以钢铁制造(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为主业,并开始做大多元化辅业,形成了物流运输、能源环保、化工和旅游等多个产业,如今柳钢已到达较高的综合生产力水平,其中钢材有2250万吨,钢、铁各1400万吨以上。柳钢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根据客户的需求,大力生产高效节能、高品质的不锈钢和纯净钢产品,并拥有广阔的国际市场:如我国的西南地区,华南和华东等地区的市场,国外的南亚、美洲和欧洲等多个国家市场,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交通、能源、核电、石油化工、房屋建筑和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中。柳钢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近十年来在节能环保领域树立表率,共建成接近60项节能环保工程,项目总投资额约80亿元,实现现代化钢铁企业的同时建设宜居城市。3.1.2生产特1、生产过程时间长柳钢和其他钢铁企业一样,最典型的生产特点就是生产周期长、工序复杂。2、产品种类多样性钢铁产品通常是在同一类产品中又细分出多种规格的牌号,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研发扩大了品种覆盖范围,力求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开发新产品。比如基本的钢铁产品主要有板材、线材、型材等。板材又可分为厚板、中板、薄板、薄板又有冷轧板带、热轧板带。3.新技术的引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柳钢应用了新型的先进设备与材料,技术改进后操作的难度大大降低,产量大幅度提高。新设备的使用会使间接费用明显增加,而新材料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产品节约成本提高质量。给钢铁这一传统工业注入新的活力。钢铁企业应采用一套成熟、有效的成本管理模式,是由钢铁企业的生产工艺特点决定的。柳钢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2.1柳钢成本管理现状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全国“学邯钢,降成本”的过程中,柳钢根据自身特制定班组成本管理。在财务部门负责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设立成本考核小组和成本计算小组。柳钢采用班组成本核算,它具有以下显著特征:一是“模拟市场”它是用产品市场价格减去纳税金额再减去计划利润后的结果作为企业追求的产品目标成本,班组再把这个成本指标下达给每个员工,由此形成了一个以追求企业利润为目的,互相协调和牵制的责任体系;二是“成本否决”这是企业控制成本的一种方法,它是以班组完成的目标成本为依据来分配相应的薪酬,成本控制的越好,节约的成本越多,职工的工资就越高,反之,员工分配的工资就越少。图3-1柳钢成本管理现状图“成本否决”与“模拟市场”“成本否决”与“模拟市场”3.3柳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成本管理理念陈旧柳钢在前期采用班组成本管理时获得很大的利润。但自从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萎靡不振,我国的钢铁企业也受到了重创;在新的经济时代下沿用传统成本法和过去的成本管理理念定会阻碍企业的发展。缺乏成本差异分析“模拟市场核算”方法重点是实现目标成本,但是把国内同期先进的大型企业或者本企业历史最高水平作为参考标准,再用倒推法制定本企业的成本目标,最后和本企业实际发生的成本作比较,在执行该方法的过程中,柳钢并没有进行详细的分析就用市场成本均价作为企业成本目标,忽略了个体与市场之间的差异性。它是以产品为切点,关注的是产品数量的变化,却没有仔细的进行分析,因此找不出数量变化的根本原因。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却极有可能只是留存于形式,不能在根本上进行改进,本次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极有可能在下次依然存在。成本否决缺乏人性化柳钢“成本否决”是为了使员工致力于“降本增效”的目标,如果职工没有达到目标就否决其工作的质量,缺乏人性化。过于严苛的考核要求会打击工作的积极性,甚至出现为了完成目标采用诸如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等不合理手段,钢铁制造生产环节多且密切相连,某一项出错都可能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3.3.4成本信息失真传统成本法中成本核算的对象多是以最终产品为核心,把生产消耗的资源成本直接分配到每个产品中去,没有考虑到产品生产消耗和费用间的配比关系,成本控制缺乏连续性与系统性,导致成本信息失真。
第四章在柳钢引用作业成本核算法4.1柳钢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4.1.1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从上文中对柳钢成本管理问题的分析可知,柳钢有优化成本管理的必要性:一是原有成本核算提供的数据不能满足公司优化成本管理的要求,这要求对公司对成本管理系统进行改进;二是实现降本增效、加强企业竞争力的需要。三是作业成本法弥补了传统成本法的成本信息失真等的缺陷,为企业生产决策提供了更为真实有效的成本信息,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是成本会计科学发展的大趋势。4.1.2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本文经过对柳钢是否具备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条件进行分析,得出其具备的原因有:1、钢铁行业特有的生产条件传统的成本核算注重对产品成本的分配,而对于像柳钢这类生产规模大,产品种类多,对机器设备的依赖性高,生产过程中每一步都会有间接费用产生,无法直接分配。因此,柳钢具备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条件。2、财务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如今社会发展迅速,人才济济。管理会计思想的不断引入,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断提高,能快速掌握作业成本核算法。3.良好的计算机信息环境如今,会计电算化的广泛应用,计算更加精准简便的会计电算化已逐渐取代传统的手工记账。使财务人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作业成本法相比传统成本法在核算初期所需要的核算量更大,但作业成本核算体系一经形成在后续会计电算化的使用中会给工作带来诸多的便捷。4.2作业成本系统的设计4.2.1以转炉厂作为试点的原因首先因为钢铁的生产中转炉厂是重点生产环节之一,共有5座150吨的转炉,3座120吨的转炉,方坯连铸6机43流,5套LF炉,3套RH精炼炉,单吹颗粒镁脱硫设备2套、KR铁水脱硫设备5套,有1200万吨产能[27]。其次是因为其厂内实行班组分级成本核算,同时全厂已基本实现全面信息管理系统,职员成本管理的意识较强,成本核算工作较成熟。为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4.2.2设计前的准备工作1、划清部门职责表4-1转炉厂部门职能部门职责原料科制定采购计划;对材料进行采购和;对采购物品进行入库安排、存储生产科制定生产计划;生产安全管理;协调生产科与外单位之间的生产技术科检验材料及产成品;管理生产工艺及相关技术;图纸资料及设备仪器的管理财务科资产、物资价值的管理;编制会计报表综合科对人事、劳保、劳资及福利的管理;行政工作的办理;员工的培训;协调各部门和其他单位部门动力车间动力流程的生产和成本管理运行车间运行流程的生产和成本管理精整车间精整流程的生产质量和成本管理连铸车间连铸流程的生产质量和成本管理冶炼车间冶炼流程的生产质量和成本管理包装车间包装流程的生产质量和成本管理2、清楚成本结构由于厂内的生产环节是环环相扣顺次进行的,上一个生产环节的成本一般会累积成为下一个生产环节成本,如此不断累加形成产成品的成本。其成本计算公式为:产成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燃料和动力成本4.2.3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流程1、明确作业流程主要流程:①将所有作业全部罗列出来;②对作业增值性与作业链进行分析判断;③同类企业间的作业比较分析。2、判断作业的增值性并进行排序表4-2作业增值性表序号增值能力的高低意义1高该类作业可以给产品带来增值作用2较高该类作业有增值效果但不是很高3中等该类作业具有一定的防止贬值或者有某些保值功能4较低不是生产必要的作业或者是需要改进的作业5低该类作业无增值效果,应消除判断增值性。可借助增值性的测定法,通过计算“制造循环率(MCE)其指标值越高表示这项作业的价值越高,MCE=1是绝对理想状态,而现实中难以达到,但这依旧可以作为评价作业增值性高低的指标。在这里以一般的加工制造业为例:ECM=加工时间/加工时间+移动时间+等待时间表4-3作业增值性排序序号增值能力的高低作业内容1高吹炼作业,连铸作业,脱氧合金化在作业2较高动力作业3中等包装作业;整备作业4较低吊运作业,供应作业5低维修作业(1)分析、明确作业中心转炉厂的作业数目庞大,为了杜绝浪费资源,要对其进行重点分析并排序。(2)把成本分配至作业中心明确了作业的成本后,再根据成本分配的标准,将作业成本分配至作业中心。表4-4作业中心排序表作业中心名称作业内容冶炼作业中心铁水、钢水的冶炼。包括加热供电、脱氧、脱硫、添加钢渣等连铸作业中心钢水凝结后,切割成坯,包括烘烤、浇注、冷却等钢包作业中心承接钢水,进行浇注,包括吹氩、加热、浇注等动力作业中心为机器设备提供水、电、热。包括切割、定尺等吊运作业中心铁水、废料、试剂的装运,包括吊运、添加等作维修作业中心故障维修,后期的保障维修,包括检查、维修等协调作业中心主要是生产准备、协调调度作业(3)成本动因分配率的计算成本动因是准确归集成本库费用的依据,它表示企业生产中每个成本的动因所产生的制造费用的数量,它是企业成本库费用分配的依据。计算的公式为:成本库费用÷成本库作业动因总数=成本动因率(4)把成本库的成本分配到产成品,其计算的公式为:动因消耗量×成本动因分配率=产品总成本4.3作业成本法与原成本核算法的比较4.3.1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计算4-5作业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产品制造费用直接人工直接材料产量单位成本总成本A1797098.5890775.818899606.097938.112631.2920887480.48B1741458.73174832.6717384119.91323.412635.449300411,31C833670.77128446.3612538484.20495.252634.5814500601.33D1616498.04159612.025579936.76716.722584.0117356046.82E1579267.06143574.8014116108.336106.012593.9015838950.19F2001336.38143849.0511240052.774273.893131.8613385238.20G2188587.41172608.3113022987.764884.633149.5115384183.48合计12757916.971113699.02102782003.8042722.07—116647619.804.3.2传统成本法下的成本计算表4-6传统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产品制造费用直接人工直接材料产量单位成本总成本A298.6324.042380.877938.112703.5421460997.91B298.6323.882373.77323.412696.2819745963.91C298.6323.382281.69495.252603.704307982.43D298.6323.772319.58716.722641.9817745439.91E298.6323.523211.846106.012633.9916083169.28F298.633.662629.934273.89962.2212660202.44G298.6335.342666.124884.63997.954643863.92合计___42722.07_116647619.804.3.3作业成本核算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分析表4-7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法下成本比较产品产量作业成本法传统成本法差异额差异率A7938.112631.292703.54-72.26-2.66%H7323.412635.442696.28-60.85-2.27%J5495.252634.582603.7031511.20%M6716.722584.012641.98-57.96-2.20%P6106.012593.902633.99-40.08-1.53%S4273.893131.862962.22169.655.72%W4884.633149.512997.95151.555.05%由上表可知,传统成本核算法对A、H、M、P类普通钢材的成本计算结果较高,其差异率为2.66%、2.27%、2.20%、1.53%;而对J、S、W类精炼钢的成本计算结果较低,其差异率为1.20%、5.72%、5.05%。通过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由于高品质的精炼钢材产量比普通钢材少,传统成本法存在低估产量较低的产品成本,而高估产量多的产品成本。二是J、S、W类的产品属于更高品质的钢材,其生产工序和环节多且复杂,产生的间接费用更多,传统成本核算法却无法准确地表现出这些差异。三是两种成本核算法在作业动因的选择方面有很大差异。作业成本法更关注作业动因,使每一生产环节所消耗的成本都有依据可寻。相比之下传统成本核算法较简便,一般以产品产量或机器工时来分配间接费用,其结果却缺乏科学准确性,所以在分配间接费用的时会存在偏差。
第五章柳钢成本核算问题的对策与建议5.1针对柳钢成本核算问题的对策5.1.1普及作业成本管理理念企业要想到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全面普及员工成本管理思想意识,企业管理者的重视程度,决定着作业成本法实施效果。因此,在制定规划目标时,要基于企业长远发展考虑对以往管理体系的变更,企业的制度规范是保障作业成本法的成功应用的基础。5.1.2加强企业成本差异分析柳钢对成本差异分析的关注程度还有待提高,企业在产中需明确每个作业中心并分析其增值性,有重点地进行成本核算会得到更加准确的数据,这不仅有利于当下的成本管理,而且对企业在今后的生产活动中对增值性高的作业优化增加及对非增值作业的消除,提高产品决策和生产效率有很大的帮助。5.1.3制定科学的业绩考核体系针对企业存在成本否决缺过于严苛,缺乏人性化的问题,可以把作业中心作为成本评价标准应用于作业成本核算体系中。应从实际出发设置科学有效的业绩考核标准,坚持绩效考核与企业战略一致和客观公正原则,客观评价部门职工的工作绩效。5.1.4调整企业产品定位由于去产能政策的推动和钢铁市场产能过剩,普通材质钢铁供大于求,而高品质钢铁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价格调整和产品定位。同时企业可以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预算,找出增值性高的作业并计算产销量最多的几种产品的真实成本,为企业产品定位与生产决策提供指导。结束语本文通过对作业成本法的概述与柳钢成本管理结合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作业成本法的优点(1)不但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有深刻的实践意义;(2)能提供比较科学准确的成本信息,帮助企业改进生产决策和调整产品定位;(3)核算过程中能体现成本的形成过程,了解其形成的原因,利于企业明确产品生产中消耗的资源,对各项资源进行整合,使其发挥整效益。综合以上几个方面,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对转炉厂降本增效、合理决策、以及对未来经济的发展具重要的作用。2、实施应注意的问题(1)需要得到企业管理层的支持和有企业规章制度作为保障,才能顺利实施。(2)实施之前要做好财务人员及各部门职员的培训工作。(3)编制作业成本法实施计划,包括实施试点的范围、成本核算的准确度、其系统的复杂及详细程度、实施的组织保障等。(4)绩效衡量和奖惩制度相结合。将权利同责任相挂钩。(5)建立咨询组织,解决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生产特点、规模、技术及员工素质等诸多因素。同成本管理水平先进的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实际应用作业成本法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今后的不断探索应用中定会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为我国企业优化成本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1]BankerRD,BardhanIR,ChenTY.Theroleofmanufacturingpracticesinmediatingtheimpactofactivity-basedcostingonplantperformance[J].Accounting,OrganizationsandSociety,2011,1:1—19.[2]NationalechnicalSupevrisionBureau.Qualitymanagementsystemstandards[M].Beijing:StandardsPressofchina.2016:58—79.[3]任海云,师萍.作业成本法研究现状综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4):19—20.[4]SambrookJ,ChuiWjWangH,etal.TheCostofColonoscopyinanOutpatientClinic:AnActivity-BasedCostingStudy[J].GastrointestinalEndoscopy,2013,5:146-632.[5]ARCAdvisoryGroup.CollaborativeManagementStrategies[J].ARCStrategies,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产业链整合-第1篇-深度研究
- 2025年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异常数据处理框架-深度研究
- 2025年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2016-2024)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动升高叉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生物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超细晶-纳米晶材料超低温塑性变形行为与机理研究
- 2025年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 2025年安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知识清单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第十七章-阿法芙·I·梅勒斯的转变理论
- 焊接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中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合成生物学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 中医门诊病历
- 广西华银铝业财务分析报告
- 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申请表(个人)
- 大学生劳动教育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继电保护原理应用及配置课件
-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书分享PPT
- 盖洛普Q12解读和实施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