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30/1E/wKhkGWV2lKaAcFgaAAMe5M0zHL0375.jpg)
![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30/1E/wKhkGWV2lKaAcFgaAAMe5M0zHL03752.jpg)
![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30/1E/wKhkGWV2lKaAcFgaAAMe5M0zHL03753.jpg)
![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30/1E/wKhkGWV2lKaAcFgaAAMe5M0zHL03754.jpg)
![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30/1E/wKhkGWV2lKaAcFgaAAMe5M0zHL037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湖北省高二11月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命题学校:孝昌一中命题教师:孙凯文江波涛邹平唐艳审题学校:云梦一中考试时间:2023年11月20日上午9:00-11:30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今天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是千千万万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贡献的杰出人士的代表。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对全党全社会而言,对英雄模范历史功绩的最好铭记,对他们英雄风范的最好尊崇,就是学习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转化为兴党兴国兴军的强大动力。忠诚是事业之魂。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身上闪耀着一个共同特征,这就是心中洋溢着对祖国的深沉大爱,生命里盛装着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从“两弹一星”到杂交水稻,从防沙治沙到巡边护边,英雄模范之所以能够以非常之品格成就非常之事业,最大的精神支撑就是家国情怀,最大的事业支撑就是许党许国的忠诚担当。执着是动力之源。英雄模范不是一天炼成的,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英雄模范向人们展示着执着和朴实的价值……英雄模范所展现的执着,就是为国为民奉献的志向坚定不移,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守无怨无悔。这种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这种积跬步、至千里的坚持,既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呼唤的品质,也恰恰是每一个人实现精彩人生的必需品格。朴实是立身之本。“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是英雄模范们所共有的品质。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的张富清,60多年来刻意尘封功绩,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迹充分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选自2019年9月《人民日报》,有删改)材料二儒家积极入世、勇于开拓的现实主义态度造就和凸现了儒家英雄主义精神,这一精神继承了原始人顽强生存的人性力量,以及春秋战国时强调人的主体作用,在社会与自然的复杂情态中艰苦奋斗、实现自我价值的民族精神传统,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演变中形成了儒家独特的理性精神。从相传为伊耆氏的《蜡辞》开始,人类无不相信自己的力量,指挥自然服从人的愿望:“土反其宅,水归其昼,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礼记·郊特性》)在古代神话中,如《山海经》所记载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的神话,生动反映了原始人在实际生活中同自然作斗争的坚决意志。他们在劳动的经验中坚信人的力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丧失战胜困难的信心,显示出人类所具有的英雄主义气概。儒家总结了人的自强不息精神,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周易大传·彖传》说:“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又云:“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彖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健,含有主动性、能动性以及刚强不屈的意思。“刚健”与“自强”的思想驳斥了依赖上天拯救的奴化观念,充分尊重和发挥人的内在意志和人格精神。这在民族精神史上如跃上地平线的太阳,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真理为理想为人生前赴后继,壮怀激越,无畏进取。孟子把“刚健”思想衍化为一种“大丈夫”精神,即英雄主义人格。“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这是对历史的简明总结。孟子对此见解卓越:“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因此,他提倡英雄主义的“浩然之气”,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孟子·公孙丑上》)“浩然之气”构成了儒家特质,培育了许多以死报国的民族英雄。司马迁非常赞赏孔子的“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推崇建功立业、扬名后世的思想,倡导儒家主张的砥砺名节、慎于死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他在《报任少卿书》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又说:“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理义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己也。”因此,他笔下的人物多为悲剧式英雄,但大都具有一种豪迈进取、积极奋发、建功立业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史烙下了慷慨悲壮、豪迈辉煌的刻痕。“英雄”的内涵在今天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中都涌现出了时代的英雄和榜样。因此,我们的艺术创作应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摘编自李明泉《儒家英雄主义精神——儒家艺术精神的当代启示(四)》)1.下列关于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是对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弘扬他们身上忠诚、执着、朴实品格的践行。B.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神话反映了原始人同自然斗争的坚决意志,显示了英雄主义气概。C.孟子总结了“刚健”思想,并将其衍化为“大丈夫”精神,也就是英雄主义人格。D.新时代的艺术创作应该通过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书写时代的英雄和榜样,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采用层进式结构,分别从忠诚是事业之魂、执着是动力之源、朴实是立身之本逐层深入,论述新时代英雄观内涵。B.于敏隐姓埋名突破氢弹关键技术、屠呦呦经过30余年成功研制出青蒿素,可作为材料一的论据,论证观点。C.儒家英雄主义精神继承了前人强调的人性力量和主体作用,造就了积极入世的现实主义态度,形成了独特的理性精神。D.司马迁笔下的人物多为慷慨悲壮、豪迈辉煌的悲剧式英雄,既是因为他倡导儒家的英雄主义精神,又和他个人际遇有关。3.结合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儒家英雄主义精神的一项是()(3分)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C.乾坤许大无名姓,疏散人中一丈夫。(钟离权《题长安酒肆壁二绝句》)D.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刘禹锡《蜀先主庙》)4.材料二论证方法很有特点,请举出两种进行简要分析。(4分)5.新时代英雄观与儒家英雄主义精神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与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秋麦克劳德“我们只能把它卖了,”我记得母亲不容置辩地说道,“冬天长着呢,我到时一个人在这儿,只留下这几个孩子帮我。另外,它食量太大,给牲口的饲料我们本来就不够。”十一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太阳已经消匿,每个清晨的到来,都显得更为晦暗、阴沉。大西洋灰蒙蒙的潮水,带着脾气,毫不留情地拍打着岸边的圆石。晚上听到潮水涌来,撞碎在岸上,周而复始;这种轰雷般的响声来得是如此的冷酷和规律。父亲则背对我们站着,从窗口看着大海冲击着峭壁。①他的两只手在他身后握着,肯定握得很紧,因为皮肤都泛白了——特别是左手。“再留它一个冬天吧,也没什么损失,”这时父亲说道,眼睛还是望向窗外,“养着它这么多冬天都过来了,而且它牙齿坏了之后,也吃不了那么多了。”“它又老又没用,我们这又不是给老马开的疗养所。我一个人照顾六个孩子,本身就忙不过来。”他们说的是一匹老马——斯科特。父亲在地下挖矿时,骑着他度过了两个冬天,自此他和马便喜欢上了彼此。第二年春天,父亲买下那匹马来,为的就是能和马一起见到太阳,能一起踏踏芳草。曾经它的皮毛黑得发亮,黑得强健。但那也是很久以前了,现在它两眼周围一片灰白,而且刚迈步的时候腿会显得极为僵硬。过去三四年,斯科特得了肺气肿,咳嗽,沁汗,难以呼吸。有人告诉我十岁的弟弟大卫,要把干草弄得潮湿些;去年冬天,斯科特咳得厉害,大卫会提着一戽斗的水,洒在我们放到食槽里的干草上。后来父亲帮人运煤。二月份昼短夜长,他喝酒谈天,一醉不醒,全然将酒店外的冰雪世界抛诸脑后。直到翌日早晨,走到门口,看到马和雪橇还在他昨晚走开时的位置。雪花如细粉,那匹马,则在凌晨的冥暗中站成一个黑影。黑色毛皮的外面,昨天的汗液已成灰白的冰霜,鼻下悬着微小的冰凌。父亲无法相信如此酷寒之下,这匹没有拴住的马,毫无必要地等了他一夜。那晚之前,父亲从未被世上另一个活物守候过。他把脸埋在马鬃和白霜中,伫立良久。故事他讲过多遍,母亲早已听厌。有一次弟弟大卫坐在他大腿上听完,说他也一样会等的,不管天有多冷、要等多久。“我给麦克雷打过电话了,他今天就会来牵它走。詹姆斯,”她跟我说,“过来帮我一起喂鸡,至少喂鸡还有点意义。”母亲在这些能够快速生长的肉鸡身上花费了不知多少心血,指望着他们卖钱。父亲从窗口猛地转过身来,我看到他这个装卸工的手已经握成了两个拳头,关节又白又冷。海浪更高了,渐渐开始下雨,因为风势强劲,雨点打在桶的镀锌铁皮上,砰砰作响;脸上也是一阵阵刺痛之感。②鸡棚里比较暖和,可气味刺鼻。我们正在局促的鸡棚里喂食,忽然门“砰”地打开,我们眼见大卫几乎是被风雨吹打进来的。“有个男人开着辆卡车,刚才进咱们家了。”他说。这个男人就是麦克雷,“二十元,这笔买卖就算数了。”麦克雷嘴角叼着根雪茄,满不在意的说。父亲接过钱,还是一句话不说,打开了牲口棚的大门,头也不回地冒雨朝家里走去。屋子里几乎没有一丝声音。屋外,斯科特静静站在那里,看麦克雷放下卡车的后挡板。挡板放下之后,就在山坡和车厢间构成了一个小小的坡道,麦克雷抓着笼头的牵绳先登了上去,等不及似的拽了几下。斯科特的一个马蹄踏上了挡板。就在那一刻,它迟疑了,收回腿,定在了那里。麦克雷用力拉了一下绳子,毫无作用。他走下来,站在挡板中间,伸手揪住笼头往上拽。我们看到他的嘴唇在动,要么是哄斯科特,要么是在骂它,或许两者都有。他此时正对着风向,雨水顺着他的脸汩汩淌下。斯科特还是一动不动。窗后的我们有些难堪,好比是逮住自己做了什么可耻的事。是大卫唤回了不知该作何想的我们。③“它不会走的,”他说,几乎要吼起来,“它就是不会走的,永远不会。它是好样的。现在那男人抽了它,它铁定不走了。它永远不会走的,留下它吧。他冲向父亲一把抱住他的腿。迎着凌厉的风雨,父亲径直走向斯科特。后者有些彷徨之态,背对着风,任牵绳在脸前晃着。它见到父亲,竖起耳朵,用马嘶表示认出了来者。父亲的湿衣服贴在身上,显得格外纤弱。他拿过牵绳,大步走开,那匹马就急切地跟了上来。走到挡板处时,这次轮到父亲犹豫和畏缩了,他的脚碰到挡板似乎就收了回来。可斯科特全然没有犹豫畏缩,马蹄和湿的硬木板接触,传来充满坚定和信心的声音;马头几乎要顶到父亲的腰背间,他是如此急切地要跟着父亲,全然不在意他们的下一步是落在什么地方。自我记事起,斯科特就是跟着父亲的,而在我的想象中,他们应该永远如此。父亲还在系马的时候,麦克雷就急步走上去,砰地甩上车厢后挡板,插上插销。父亲从车厢侧边翻下来,麦克雷已经蹬着踏板进了驾驶室。引擎一吼,卡车向前一窜。草上留下两道粗湿的车辙和空中翻卷的尾气。道路在最低处有个拐角,卡车转弯的时候,斯科特想回头看,但绳子系得太短,它转不过来。④秋雨如同无数被风吹斜的珠帘,整片整片地泼下……(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父母谈论斯科特,主要是围绕着“他”的有用或无用来进行的,面对六个孩子要吃饭的家庭困境,似乎只有卖掉无用的老马才能熬过这萧瑟的秋天以及随后必然来临的肃杀的冬天。B.文中第⑧段运用补叙的写法,回忆了斯科特在寒冷的雪地里等待父亲一整晚的故事,写出了人与马之间的温情,这也是父亲不愿卖掉斯科特的原因。C.文章运用第一人称手法叙事,从一个十几岁孩子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成人的世界,对表达“秋意”来说很称手、高效。D.父亲买下那匹老马,“为的就是能和马起见到太阳,能一起踏踏芳草”,这里没有主仆、等级的关系,体现了两个生命相依为命的美好,互爱互惜的情义。7.对文中划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运用细节描写,类似的文字两次出现,表现了父亲对母亲卖掉斯科特的强烈愤恨、无奈和抗拒。B.句子②语意双关,它描述的既是一种真实情况,又映射着功利主义的生活让人舒服同时也让人恶心的双重属性。C.句子③属语言描写,运用了反复手法,多用短句,突出了大卫对老马的强烈不舍之情。D.句子④以景结情,秋雨整片整片地泼下,象征了生活的残酷。故事戛然而止,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思考。8.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两处并结合文本加以分析。(4分)9.欣赏小说,要品析作品在情节设置、环境描写、形象特点等方面的独到之处,也要理解作者通过作品表现出的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与思考。班级研究性学习小组要对此文写一段鉴赏性文字,经讨论确立了以下关键词:冲突·环境·人物。请加入该小组,任选两个关键词写出鉴赏要点。(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鹿善继,字伯顺,定兴人,父正,苦节自砺,县令某欲见之,方粪田,投锸而往,急人之难,倾其家不惜,远近称鹿太公。善继端方谨悫。由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内艰除,起故官。辽左饷中绝,廷臣数请发帑,不报。会广东进金花银,善继稽旧制,金花贮库,备各边应用。乃奏记尚书李汝华曰:“与其请不发之帑,何如留未进之金?”汝华然之。帝怒,夺善继俸一年趣补进善继持不可以死争乃夺汝华俸二月,降善继一级,调外。汝华惧,卒补银进。泰昌改元,复原官,典新饷。连疏请帑百万,不报。天启元年,辽阳陷,以才改兵部职方主事。大学士孙承宗理兵部事,推心任之。及阅视关门,以善继从。出督师,复表为赞画。布衣赢马,出入亭障间,延见将卒相劳苦,收复城堡数十,承宗倚之若左右手。在关四年,累进员外郎、郎中。承宗谢事,善继亦告归。先是,杨、左之狱起,魏大中子学海、左光斗弟光明,先后投鹿太公家。太公客之,与所善义士容城举人孙奇逢谋,持书走关门,告其难于承宗。承宗、善继谋借巡视蓟门,请入觐。阉党大哗,谓阁部将提兵清君侧,严旨阻之。狱益急,五日一追赃,榜掠甚酷。太公急募得数百金输之,而两人者则皆已毙矣。至是,善继归,而周顺昌之狱又起。顺昌,善继同年生,善继又为募得数百金,金入而顺昌又毙。阉党居近善继家,难家子弟仆从相望于道。太公曰:“吾不惧也。”崇祯元年,逆榼既诛,善继起尚宝卿,迁太常少卿,管光禄丞事,再请归。九年七月,大清兵攻定兴。善继家在江村,白太公请入捍城,太公许之。与里居知州薛一鹗等共守。守六日而城破,善继死。家人奔告太公,太公曰:“嗟乎,吾儿素以身许国,今果死,吾复何憾!”事闻,赠善继大理卿,谥忠节,敕有司建祠。(节选自《明史·鹿善继传》)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一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夺善继俸A一年B趣C补进D善继持E不可F以G死争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内艰,即丁内艰,指朝廷官员遭遇母亲丧事,须停职回乡守孝。B.夺,意为剥夺,与“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中的“夺”意义相同。C.狱,意为案件,与“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中的“狱”意义相同。D.憾,意为遗憾。与“吾今死无余憾”中的“憾”意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鹿善继为人十分谨慎。在起复原官之后,正值辽东部队的军饷中断,朝廷大臣多次请求拨出库银,但他并没有禀报给皇上。B.鹿善继担任兵部职方主事时,深受大学士孙承宗信任,孙承宗检阅关门时,让鹿善继跟随;孙承宗出关督察,又上表鹿善继担任赞画一职。C.鹿善继重情重义。在周顺昌受阉党迫害时,为他筹措了数百金来救助,只可惜这些金钱送进去后,周顺昌已经死亡。D.鹿善继忠贞爱国。在清军攻打定兴时坚守城池六天,后定兴城被攻破,他以身许国,谥封为“忠节”。13.将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布衣羸马,出入亭障间,延见将卒相劳苦,收复城堡数十,承宗倚之若左右手。(4分)(2)善继家在江村,白太公请入捍城,太公许之。与里居知州薛一鹗等共守。(4分)14.鹿善继为什么要不惜惹怒皇帝而扣留广东所进的金花银?(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9分)经五丈原温庭筠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象床宝帐①无言语,从此谯周②是老臣。[注]①象床宝帐,神龛里诸葛亮的遗像及陈设。②谯周,蜀国大臣。诸葛亮死后,深受后主刘禅宠信,怂恿刘禅降魏。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A.首联描述了蜀汉铁骑以排山倒海之势,飞速北进的情形,给人一种大兵压境似泰山压顶般的真实感。B.颔联中“妖星”一词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无比痛惜之情。C.诗歌前四句写景,跌宕起伏,摇曳多姿,充分体现了温庭筠诗以浓艳为工的特点。D.颈联纯是议论,以历史事实为依据,指出诸葛亮对刘禅的开导、规劝没有什么作用。16.诗的尾联饱含情感,请分析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情感。(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的想象力极其丰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是和。(2)《大学之道》中要求人人都要将修养品性作为人生根本的句子是,。(3)电视上正在播放韩朝离散亲属会面的场景,只见人们只是相拥而泣,纵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李华被这画面深深打动,不禁想到了古诗词中的诸多描写无言、无声却韵味悠长的情景的诗词名句,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咸味,是五味中最单纯、最重要的一味。各种味道要增加适口感,都离不开盐。猪肉鸡汤,味极鲜美,如不放盐,其美味就不能被充分激发出来。甜味在基本味中具有缓冲作用,咸、酸、辛、苦太过时,都可用甜味缓冲一下,以削弱它们对味蕾的刺激。①,尤其我国北方,那里水硬(含碱性物质较多),所吃的食物又多难以消化,故在制作菜肴时常常用醋,以增加胃液的酸度,帮助消化,刺激食欲。辛味是极富刺激性、极复杂的一味。古代所说的辛,只是指葱、姜、蒜、花椒、桂皮、韭、芥末等的味道,而我们今日所说的辛辣主要是指辣椒的味道。苦味很少单独运用,它都是用来配合其他味道的。如陈皮、丁香、杏仁,在炖煮肉肴时加上这些带有苦味的调料,可以起除腥膻和激发香味的作用。不列于五味、在烹饪中又有重要地位的是鲜味。一般说来大部分食物都有鲜味。鲜味是和清淡联系在一起的。人们现在普遍认识到太咸对人身体的危害,②。1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文中加点的“硬”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业务硬实力就像把锋利的利剑,可以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B.锅盔的味道还不错,就是太硬了。C.习主席给“硬骨头六连”官兵回信,勉励他们苦练本领,把“硬骨头精神”发扬光大。D.打铁还需自身硬,有贵人相助自然好,但自己还得有能力。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20字。(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炊烟袅袅牧人归”。故乡的人们,过着日落而息的生活。①悠悠升起的炊烟,自然成了催人回家的信号。②看到炊烟,使在田间劳作的人们便想到了收工。③女人们因念着孩子和家务,总是行色匆匆地走在最前面;④男人们拉着农车和铁犁,有说有笑,仿佛回顾着一天的辛劳,⑤缓缓地走在后面;暮归的老牛随着主人款款而行,看到路边翠嫩的野草,憋不住,总要歪着脖子啃几口,高兴了还要“哞、哞——”地喊几声……故乡的傍晚充满韵味。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黄昏迈着轻捷的步伐,悄悄地从天边走进了村庄,把无限的清幽和甜美倾情地带给了故乡。餐桌展开温馨的胸怀,静静地立在庭院里,把清香的米饭与可口的菜肴无私地呈现给家人。村子里不时响起犬吠和妇女的唤儿声。有的人家还在场的一角点燃了麦壳、秸屑,以生烟驱赶蚊虫。这时候一家人最全,大人小孩围坐在一起,扇着蒲扇,边吃边聊,安闲而和谐。偶尔,有萤火虫一闪一闪地飘忽着,常常被孩子们捉进瓶子里,提在手里显摆、把玩。远处,传来了一阵阵二胡和竹笛声,委婉悠扬,像从深山幽谷流出来的清泉,也像是从河边吹来的凉爽的风,让吃饭、乘凉的人们感到特别的惬意。20.文中第一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21.以语言文字运用I和II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为例,分析这两种文体在语言风格上的不同。(5分)(1)一般说来大部分食物都有鲜味。(2)远处,传来了一阵阵二胡和竹笛声,委婉悠扬,像从深山幽谷流出来的清泉,也像是从河边吹来的凉爽的风,让吃饭、乘凉的人们感到特别的惬意。22.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指出并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2)费尽思量的人,往往没有时间行动。——列夫·托尔斯泰(3)没有行动的思考,比没有思考的行动更加危险。——爱迪生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3年湖北省高二11月期中考试高二语文答案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神话……显示了英雄主义气概”偷换概念,原文“他们在劳动的经验中坚信人的力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丧失战胜困难的信心,显示出人类所具有的英雄主义气概”中的“他们”指的是神话传说中的精卫、夸父这些人物,是他们“显示出人类所具有的英雄主义气概”。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采用层进式结构”“逐层深入”错,材料一采用的是总分式结构。C.“儒家英雄主义精神……造就了积极入世的现实主义态度”错,原文是“儒家积极入世、勇于开拓的现实主义态度造就和凸现了儒家英雄主义精神”,可见选项将两者颠倒了。D.“又和他个人际遇有关”属于无中生有。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项强调道家不追求功名,清静无为的思想,不能体现儒家英雄主义精神。A项体现儒家建功立业精神,B项体现儒家大丈夫精神,D项体现儒家养浩然之气的精神,都属于儒家英雄主义精神范畴。4.①引用论证,引用《周易》《彖传》中的句子,论述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自强不息的精神。②举例论证,列举《山海经》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的神话,论证人类同自然作斗争的坚决意志,体现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望。(答对一个要点并分析,给2分;答对2个要点并分析,给4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5.(1)新时代英雄观是在儒家英雄主义精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①儒家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为真理为理想为人生前赴后继。②孟子的英雄主义人格、培养浩然之气的思想,培育了许多以死报国的民族英雄。③司马迁推崇建功立业、扬名后世的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英雄史的基座。(2)新时代英雄观是对儒家英雄主义精神的创新与发展:①新时代英雄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品格,极大地发展了英雄的内涵。②各行各业的平凡劳动者都可以成为平凡英雄,成为兴党兴国兴军的强大动力,创造时代价值。(答案要点应包含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发展,联系中答到二点可给4分,发展中答到一点可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6.B(“补叙”错误,这里的叙述应该是插叙)7.A(“强烈愤恨”错误,程度过重,父亲清楚家庭面临的困境,这个动作更多的是表现对卖掉斯科特的极度无奈与无声抗争)8.①斯科特对家人的信任、忠诚与家人对斯科特的背叛与伤害形成对比,突出生存困境与情感的冲突,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意味。②斯科特对父亲的信任顺从与对麦克雷的反抗形成对比,表现了老马对父亲的深厚的感情,有力地表现了小说主题。③父亲、大卫对斯科特的态度与母亲对斯科特的态度形成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冲突。①父亲(大卫)与母亲的冲突。(1分)母亲稍显强势,执意要卖掉斯科特换钱,父亲和斯科特有着极深厚的感情,舍不得卖掉斯科特。(1分)父母之间的冲突实质上是物质困境与情感相依的冲突,反映了人的生存困境。(1分)②老马斯科特和买主麦克雷的冲突。(1分)斯科特不愿意离开家,不肯上麦克雷的卡车,气急败坏的麦克雷拉扯、抽打斯科特,倔强的斯科特始终不为所动。(1分)老马与买主的冲突实质上是一种情感上的冲突,与老马对父亲的信任形成对比,增强了悲剧意味。(1分)(3分,任答一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环境。①自然环境。故事发生的时间和环境是秋季,隐身的太阳、晦暗的天光、坏脾气的潮水、单调的涛声、汹涌的海浪、凌厉的风雨,(1分)与不幸的命运和悲伤、萧瑟的心绪直接对应,(1分)既渲染了沉重压抑冷酷的感情氛围,又具有象征的意味,突出了小说的主题。(1分)②家庭环境。“我”家庭贫困,面临困境。(1分)孩子多,父母有矛盾,老马得了肺气肿,不再年轻力壮,已经没有用了。(1分)面对家庭困境,父亲、母亲、大卫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突出了人物形象,增强了小说的悲剧色彩。(1分)(3分,任答一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人物。①父亲。父亲是一位重情重义、沉默寡言、软弱却正派的男人。(2分)父亲经受着艰难而痛苦的抉择的折磨,他与斯科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卖掉科特,就是对斯科特忠诚的背叛与伤害;而拒绝这样做,则又是对妻儿的亲情的背叛与伤害。(1分)②母亲。母亲是一个现实主义者。(1分)一直为家庭生计操劳,养鸡卖钱,想卖掉无用的老马来度过家庭困境,(1分)与父亲相比稍显强势与冷漠、无情。(1分)③大卫。大卫是一个纯真善良、内心充满爱的孩子。(1分)他不舍得卖掉老马,主动提水洒在干草上给老马吃,以为这样能治疗它的肺气肿,甚至把斯科特当成了他学习如何做人的榜样。(1分)孩子纯洁、天真的爱与成人面对生活困境的艰难抉择形成反差,凸显了悲剧的力量。(1分)(3分,任答一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0.BDF11.B(“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中的“夺”是指改变,与原文中“夺”的意义不同。)12.A(“但他并没有禀报给皇上”错,应是皇上没做答复。)13.(1)(鹿善继)穿着布衣骑着瘦马,出入于边塞的堡垒之间,邀请召见将士来加以慰问,收复了几十个城堡,孙承宗像左右手一样倚仗他。(补充主语“鹿善继”1分,“布衣羸马”“延见”各1分,句意1分。)(2)鹿善继家在江村,(他)禀告鹿太公请求进入定兴城以保卫定兴城,鹿太公答应了。(鹿善继)与辞官居于乡里的知州薛一鹗等一起守城。(“白”“捍城”“里居”各1分,句意1分。)14.①当时辽东部队的军饷中断。②皇上虽没答复,但按照旧制,金花银应收进国库,供边镇使用。③递交文书给尚书李汝华,李汝华同意了他的请求。【参考译文】鹿善继,字伯顺,定兴人。(鹿善继的)父亲鹿正,苦行守节,自我砥砺。有一个县令想见他,他正在给田施粪,扔下铲子就走上前。他替别人的困难着急,就是倾尽自己的家产也在所不惜,远近一带的人都称他为鹿太公。鹿善继为人正直谨慎。由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起身,担任了户部主事。为母亲守丧期满,起复原官。辽东部队的军饷中断了,朝廷大臣几次请求拨出库银,(皇上)不做答复。正好这时广东运来了金花银,鹿善继查看原先的制度,金花银应当收进国库,供各边镇使用。于是递交文书给尚书李汝华说:“与其向皇上奏请那些不肯拨出的库银,留下这些还没入库的银子如何?”李汝华同意了。皇上很恼怒,剥夺鹿善继一年的官俸,催促(他把金花银)补进国库。鹿善继坚持不同意,用死来争取。于是(皇上)就剥夺了李汝华两个月俸禄,把鹿善继贬官一级,调到地方上。李汝华怕了,最后把金花银补进了国库。泰昌改元年,(朝廷)恢复了(鹿善继)原来的官职,让他主管薪饷。(中间)他接连上书请求拨出一百万国库银,(皇上)没有答复。天启元年(1621年),辽阳失守,(鹿善继)因为有才干改任兵部职方主事。大学士孙承宗掌管兵部事务,对他推心相待,很信任他。等到(孙承宗)关门去检阅时,让鹿善继跟着。(孙承宗)出关视察军队,又上表让(鹿善继)担任了赞画。(鹿善继)穿着布衣骑着瘦马,出入于边塞的堡垒之间,邀请召见将士来加以慰问,收复了几十个城堡,孙承宗像左右手一样倚仗他。(鹿善继)在山海关四年,逐渐升到员外郎、郎中。孙承宗辞去官职后,鹿善继也告老回乡了。在这之前,杨涟、左光斗的案子发生了,魏大中的儿子魏学洢、左光斗的弟弟左光明,先后投奔到鹿太公家里。鹿太公把他们当成客人,(他们)跟鹿太公所交好的义士、容城举人孙奇逢商量后,拿着(鹿太公的)信跑去山海关口,把他们的困难告诉了孙承宗。孙承宗、鹿善继谋划借巡视蓟门的机会,请求入朝觐见(皇上)。阉党一时哗然,说阁部打算统兵清君侧来了,(皇上)就发出一道严厉的诏书阻止他们入朝。(杨涟、左光斗的)案子更急迫了,每五天追一回赃,拷打得很残酷。鹿太公赶忙筹措几百两金子送进去,可是他们两个人都已经死了。到鹿善继回到家里时,周顺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股东借款及公司风险管理合作协议
- 2025年度西安市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缴纳代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父母出资购房子女房产租赁协议书
- 2025年度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卫生间收纳空间优化装修合同
- 2025年人社部劳动合同违约责任与赔偿条款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产权纠纷调解与行政处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茶叶品牌商标注册合同
- 物流风险分担合作协议书(2篇)
- 投资咨询外包合同(2篇)
- 社区便利店开店计划书
- DB43-T 2775-2023 花榈木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 《我的家族史》课件
- 湖北省技能高考机械类模拟试题
- 高空作业安全方案及应急预案
- 苏教版科学2023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书)专题培训课件
- 新会中集:集装箱ISO尺寸要求
- 化学品-泄露与扩散模型课件
- 汉语言文学论文6000字
-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