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研究_第1页
2022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研究_第2页
2022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研究_第3页
2022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研究_第4页
2022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研究前言动力电池是汽车产业新能源化的助推器源汽车产业的“风口”。全球汽车产业新能源化趋势强劲,技术不断迭代的动力电池正在成为产业变革的助推器。能的便捷性,是各车企、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积极参与此次技术革新的核心驱动力。同时,新能源车主也期待着更先进的动力电池技术能早日投入应用。《2022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研究》报告4680大圆柱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不自燃电池等新型技术即将投入应用,有望大幅缓解新能源车主的用车痛点。解析企业运营思路,并深层剖析关于特斯拉、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的经典案例。结合全球能源革命的主旋律,报告分析了车企主动学习动力电池技术背后的原因,预测了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潜能,构建“锂自足、锂循环”的完美生态闭环,最终完成对未来产业链发展前景的预测和展望。233.133.13.2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前景预测目录目录CONTENT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述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发展历程和规模动力电池技术发展驱动因素动力电池基础技术解析动力电池产业链拆解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现状与案例动力电池企业经典案例分析目录目录CONTENT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述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发展历程和规模动力电池技术发展驱动因素动力电池基础技术解析动力电池产业链拆解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现状与案例动力电池企业经典案例分析1.1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650万辆,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翻倍1.1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650万辆,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翻倍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锂解、亿欧智库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锂解、亿欧智库年份202020212022E年份202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装机量14729753079511311485全球YoY-102%78%50%42%31%国内装机量61156281430602755乘用车47140263410577725其它141618202530国外装机量86141249365529730Tesla-国外26347096120160非Tesla60107179269409570年份202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平均单车装机量47.145.749.852.355.757.6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了爆发式增长: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650万辆,其中中国销售352万辆,占全球市场的54%亿欧智库预测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2580万辆,中国1359万辆,占比53%。2020-2025年的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2%。2020-2025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万辆)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预测(GWh)2020-2025全球新能源汽车平均单车装机量预测(KWh)2018-2025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和增长率预测2020-2025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万辆)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预测(GWh)2020-2025全球新能源汽车平均单车装机量预测(KWh)2018-2025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和增长率预测销量(万辆)销量增长率158%1,3591,13085967%59035211%12612313720182019202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2%-3%46%31%20%年份202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新能源汽车销量31265010651520203025801.1电池企业头部集中度高,前三名市占率超65%,低成本的磷酸铁锂电池更受市场欢迎1.1电池企业头部集中度高,前三名市占率超65%,低成本的磷酸铁锂电池更受市场欢迎来源:锂解、亿欧智库来源:锂解、亿欧智库全球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形成,2021年宁德时代、新能源和松下位列前三,比亚迪第四;市场竞争的马太效应明显,前三名的市占率合计达前十名的市占率合计达91.2%,尾部企业多而不强,整体竞争格局进入白热化的淘汰阶段。2021全球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装机量序号企业名称20212021全球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装机量序号企业名称2021(GWh)宁德时代LG新能源松下比亚迪SKOn三星SDI蜂巢能源96.760.236.126.316.713.27.96.44.23.1装机量167.1%75.5%33.7%168.4%106.2%55.3%132.3%166.7%7.7%416.7%2021市场份额32.6%20.3%12.2%8.8%5.6%4.5%2.7%2.1%1.4%1.0%备注12345678910前3名市占率累积65.1%第4-10名市占率累积26.1%碳酸锂价格变化趋势碳酸锂价格变化趋势(万元/吨)49…50…46.8中国市场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份额超三元锂37.528.618.55.04.84.04.15.29.08.7车企陆续涨价,涨幅均值约170元/KWh2020年1月2020年4月2020年7月2020年10月2021年1月2021年4月2021年7月2021年10月2022年1月2022年2月2022年3月2022年4月2022年5月其它26.0108.0%其它26.0108.0%8.8%-合计296.8102.2%100%-近5年中国主流类型动力电池装机量变化(GWh)三元锂磷酸铁锂其它79.816.1517.972017年22.233.120.224.474.340.538.9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9.821.42022年三元锂动力电池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经被磷酸铁锂反超(2021年2季度起)1.2政治环境:全球“减排、禁燃”计划启动,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落地,电池产业受益1.2政治环境:全球“减排、禁燃”计划启动,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落地,电池产业受益来源:网络公开、亿欧智库来源:网络公开、亿欧智库中国2020年11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明确提出中国2020年11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明确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20%,2035年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新车销售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2022年1月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壮大清洁能源产业,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美国2020年12月拜登团队发布的《电动车推广计划》提出2026年前实现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5%的目标;2021年4月在美国就业计划中提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刺激方案;次月宣布1740亿美元电动车扶持计划;《清洁能源法案》计划提供316亿美元电动车消费税收抵免,并提供10002021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命令设定2030年电动车占新车销量比例达50%的战略目标。2015年全球瞩目的《巴黎协定》签署了明确的气温控制目标,同时各国也陆续推出“碳中和”计划和目标。中国宣示2030年碳达峰,2060兰等国家率先提出禁售汽柴油车的计划/议案;巴黎、马德里、雅典、墨西哥城等城市计划在2025年禁售柴油车。不同国家/地区/城市燃油汽车禁售计划国家/地区提出时间提出方式实施时间禁售范围挪威2016年不同国家/地区/城市燃油汽车禁售计划国家/地区提出时间提出方式实施时间禁售范围挪威2016年国家计划2025年汽/柴油车荷兰2016年国家计划2030年汽/柴油车巴黎、马德里、雅典、墨西哥城2016年市长宣言2025年柴油车德国2016年议案2030年内燃机车法国2017年官员口头表态2040年汽/柴油车中国台湾2017年行动方案2030年汽/柴油车印度2017年官员口头表态2030年汽/柴油车美国加利 亚福尼2018年政府法令2029年燃油公交车爱尔兰2018年官员口头表态2030年汽/柴油车中国海南2018年政府规划2030年汽/柴油车西班牙2018年政府规划2040年汽/柴油/混合动力汽车英国2020年政府规划2035年汽/柴油/混合动力汽车日本2021年官员口头表态2035年汽/柴油车欧盟2021年7月14日欧盟公布的《Fitfor55》制定了碳排放目标,加速推动欧洲汽车电气化进程;新法规《Fitfor55》提出至2030年所有登记注册的新车排放总量较2021年降低55%,至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汽车。预计203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至少65.1%以上,对应至少新增1113万辆新能源汽车。全球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摘要全球部分国家碳中和目标与时间表国家目标提出方式实现时间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宣示2030/2060日本净零碳排放已立法2050韩国净零碳排放已立法2050美国净零碳排放政策宣示2050英国净零碳排放已立法2050德国气候中性已立法2045法国净零碳排放已立法2050印度净零碳排放声明/承诺2070俄罗斯碳中和已立法2060巴西碳中和已立法2050澳大利亚净零碳排放政策宣示20501.2经济环境:汽车产业链逐步新能源化,补贴方面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深度绑定1.2经济环境:汽车产业链逐步新能源化,补贴方面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深度绑定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世界汽车组织、中国工信部、中国财政部、亿欧智库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世界汽车组织、中国工信部、中国财政部、亿欧智库从渗透率层面看,2019年至2022年1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已从3%提升到15%。从2021年全年看,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20%,销量层面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占全球的54%,销量处于领先位置。欧洲市场占比也高达35%,是全球第二大市场。目前中、欧市场在燃油汽车产业链转型升级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过程中持主导地位,美国暂时落后;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与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求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时期、关键节点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主要有5方面:1、免征车船税(2012;2、明确纯电动和插混双路线;3家补贴标准(20134、免购置税(2014年9月起);5、对动力电池系统提出能量密度要求。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在推广政策和补贴方面处于深度绑定关系。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与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求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渗透率5%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渗透率5%2%9%5%4%2%16%13%8%3%19%16%10%6%352230123137133121563433545422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Q1※欧洲指:欧盟26国+英国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美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00221312650政策发布时间主要内容关于不属于车船税征收范围的纯电动燃料电池乘用车车型目录(第一批)的公告2011年12月31日对新能源车船,免征车船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2012年6月28日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2013年9月13日颁布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标准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2014年9月1日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2016年12月29日首次要求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最低值(涉及领取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2021年11月18日能量型动力电池能量密度≥180Wh/kg;电池组能量密度≥120Wh/kg;循环寿命≥1000次且容量保持率≥80%1.2社会环境:气候问题成为全球焦点,更环保的搭载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更受欢迎1.2社会环境:气候问题成为全球焦点,更环保的搭载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更受欢迎来源:世界气象组织、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央视新闻、亿欧智库来源:世界气象组织、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央视新闻、亿欧智库2022年5月,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气候状况》:温室气体浓度、海平面上升、海洋热量和海洋酸化等四项关键气候变化指标在2021世界气象组织表示,这是人类活动造成全球气候规模变化的又一明确迹象,将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产生有害和持久的影响。2013年前后“雾霾”肆虐,中国国民充分认识到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性。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的报告显示北京市2012-2013年度PM2.5本地排放来源31%此机动车尾气排放与“雾霾”在意识内划上关联号。中国国民环保意识觉醒的同时,对驾乘零排放、低排放新能源汽车充满期待。在社会关注度和欢迎度上,更为环保的、搭载可循环使用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替代消耗一次性燃料并产生污染的传统燃油汽车已成大势所趋。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加剧2015年到2021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加剧2015年到2021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七年全球海平面上升创历史新高,2013年至2021年期间,平均上升4.5mm/年南极臭氧洞在2021年达到最大面积2480平方公里海拔3,216米的格陵兰冰盖最高点出现了有史以来第一次降雨记录热浪打破了北美洲西部和地中海地区的最高温记录艾达飓风造成美国经济损失约为750亿美元中国河南的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337亿人民币严重干旱导致加拿大小麦和油菜产量较2020年低35%-40%在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气温控制在比前工业化时期(1850-1900年)高1.5-2℃的水平,这将需要一个雄心勃勃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计划,且必须在十年内尽快付诸行动。--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蒂瑞·塔拉斯中国国民环保意识增强2013认识到PM2.5的主要污染源是燃油机动车。北京市2012-2013年度PM2.5来源综合解析结果其他14%区域传输28%~36%扬尘14%机动车31%本地排放工业生产18%燃煤23%本地排放与区域传输的关系本地排放(左图64%-72%部分)的主要来源2012年9大气污染防治的规划;次年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自2013年9月起实施。2020年北京市大气PM2.5年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创历史新低,首次达到“30+”的水平,和2013年相比,北京市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都在下降,PM2.5下降了57.5%。1.2技术环境:特斯拉ModelS的上市标志着动力电池技术已经成熟,市场化阶段由此开启1.2技术环境:特斯拉ModelS的上市标志着动力电池技术已经成熟,市场化阶段由此开启来源:网络公开、亿欧智库10来源:网络公开、亿欧智库10从技术层面看,动力电池的容量(影响续航里程)技术参数在2010年后开始满足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最低需求。事实上,特斯拉汽车联合松下研发的1865电池,在国际市场上证明了动力电池技术的成熟度。2012年上市的ModelS拉开了新能源汽车消费时代的序幕,市场化阶段由此开启。中国关于动力电池的技术参数,在2017年前无明确的规划路线。但经多年的市场经验积累,政府在2017-2022统能量密度,该参数体现在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之中,且起到了引领了市场良性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期,主流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从105Wh/kg提升到160Wh/kg,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也从250km提升到500km+。动力电池技术水平和新能源汽车性能、主流市场需求息息相关。市场需求等待动力电池技术发展 特斯拉汽车的动力电池技术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与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求市场需求等待动力电池技术发展特斯拉汽车的动力电池技术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与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求当前沿技术水平达到:续航里程超300km,最高纯电动汽车续航能力发展示意图400纯电动汽车续航能力发展示意图400350市场最低需求300 续航能力2001990200020102020年份纯电动汽车最高时速发展示意图200160市场最低需求120最高时速8019902000年份20102020

又对电池工业起到了前瞻性的引导作用。2012年上市5.51605.51601601604.44.51402.52.251.81.26无要求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BEV补贴金额主流值(万元) 能量密度主流值(Wh/kg)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续航里程要求※主流的判断标准:当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的主销车型120105公里类型1865圆柱锂电池公里类型1865圆柱锂电池2170圆柱锂电池4680圆柱锂电池数量(颗)71004400900(预计)量产时间2012年2017年2022年)直径*高度(mm)18*6521*7046*80搭载车型ModelSModelXModel3ModelYModelYCybertruckSemi公里每小时年份2016公里每小时年份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市场主流纯电动车续航里程(公里)2502503004004505005501.3不同类型的锂离子电池结构和充、放电原理基本相同,区别主要在正极材料1.3不同类型的锂离子电池结构和充、放电原理基本相同,区别主要在正极材料来源:企业官网、亿欧智库11来源:企业官网、亿欧智库11磷酸盐锂电池的细分品类锰而形成的新型磷酸盐类锂电池。磷酸盐锂电池的细分品类锰而形成的新型磷酸盐类锂电池。量产化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主要形状长方形圆柱形叠片方形(刀片型)大圆柱形软包三元锂电池的的细分品类、中镍NCM523NCM622和高镍NCM811、NCA三类。锂电池结构示意图(放电)磷酸铁锂正极Li+锂离子e- 锂电池结构示意图(放电)磷酸铁锂正极Li+锂离子e- 电子e-Li+e-Li+e-Li+镍钴正极锰电解液三元锂正极隔膜电解液石墨负极锂电池工作原理动力电池电芯放电时电子e-和锂离子Li+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电子从负极通Li隔膜上的缝隙,再经电解液到达正极,最终与电子结合。可以想象正负极是两个书架,锂离子Li+在俩个书架间移动的过程就是充放电1.3磷酸铁锂电池成本、寿命、安全性较优,三元锂电池比容量、充电速度、耐低温性较优1.3磷酸铁锂电池成本、寿命、安全性较优,三元锂电池比容量、充电速度、耐低温性较优来源:亿欧智库12来源:亿欧智库12磷酸铁锂和三元锂动力电池在性能、成本等指标上有所差异。其中磷酸铁锂资源较丰富,整体成本、循环寿命和热稳定性优于三元锂。三元锂在理论比容量(度)方面高于磷酸铁锂60%,充电速度也占优,因此更适用于高端车型;对于三元锂电池来说,比容量随镍含量的升高而升高,但热稳定性却随之变差。磷酸铁锂和三元锂动力电池主要类型和性能比较动力电池类型 磷酸铁锂(LFP) 磷酸锰铁锂(LMFP) 镍钴锰三元锂(NCM) 镍钴铝三元锂(NCA)正极结构 橄榄石 层状正极材料分子式 LiFePO4 LiMnxFe1-xPO4 LiNixCoyMnzO2 正极材料资源 磷铁资源丰富 钴资源贫乏正极合成工艺 较难 较难 较难 理论比容量(mAh/g) 170 275实际比容量(mAh/g) 130-150 150-200(随镍含量升高而升电压平台 3.2V 4.1V 3.7V循环寿命(次) 2000+ 1000-2000 1500-2000 1400-1800充电速度 较慢 较慢 快 快安全性能(热稳定性) 优 优 良(随镍含量升高而变差) 一般(随镍含量升高而变差耐低温性 较差 差 良 良倍率性能 一般 较优 优 负极材料 人造石墨/天然石墨 人造石墨/天然石墨隔膜 干法隔膜 湿法隔膜电解液 溶质(六氟磷酸锂LiPF6)+溶剂+添加剂 溶质(六氟磷酸锂LiPF6)+溶剂+添加环保性 无污染 镍、钴有污染综合成本 低 较低 高 高1.4原料和部件:锂矿主产区在南美和澳大利亚,电池核心部件约40%成本在正极1.4原料和部件:锂矿主产区在南美和澳大利亚,电池核心部件约40%成本在正极来源:网络公开、亿欧智库13来源:网络公开、亿欧智库13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核心原材料为锂矿(锂盐)。全球锂矿资源主要分为卤水锂、硬盐型锂和沉积型锂,三种储量分别占比59.4%、34.2%和6.4%产地在南美洲、美国和中国,硬盐型锂的产地主要在澳大利亚和中国,沉积型锂储量较丰富的国家为塞尔维亚和美国。全球范围看,锂资源分布不均匀。锂电池原材料和核心部件构成镍钴锰矿型锂锂电池原材料和核心部件构成镍钴锰矿型锂磷酸铁锂碳酸锂氢氧化锂三元锂(40%)六氟磷酸锂LiPF6、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有机溶剂电解液(8%)电芯PE(聚乙烯)、PP(聚丙烯)(12%)石墨矿、硅矿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硅碳(10%)↑电芯核心部件成本组成↑极耳、外壳/铝塑膜、热管理元器件、BMS(30%)电池组全球锂矿资源分布示意图卤水锂全球锂矿资源分布示意图卤水锂硬盐型锂沉积型锂塞尔维亚贾达尔中国青海、西藏锂矿美国锂矿美国萨克帕斯、银峰、克莱顿河谷、希尔斯共和国锂矿中国四川锂矿乌尤尼阿根廷埃尔托津巴布韦锂矿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卡尔古利和帕斯南部智力原材料加工费制造成本人工成本89%-1%10%40%51%7%2%57%-37%6%86%-11%2%1.4应用场景:两类动力电池各有适用的场景,梯级利用是动力电池回收的主要用途1.4应用场景:两类动力电池各有适用的场景,梯级利用是动力电池回收的主要用途来源:中国工信部、中国科技部、中国交通运输部、亿欧智库14来源:中国工信部、中国科技部、中国交通运输部、亿欧智库14充放电速度较快,更适合于中高档的车型,且在寒冷地区性能表现稍优。针对不同的可用剩余电池容量,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的主要方向为储能、低速车辆动力电池、备用电池和分解回收等方面。法规要求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同)、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梯级利用电池企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在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的过程中应承担相应责任。两类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应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两类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应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插电混动新能源汽车无能量密度劣势纯电动出租车纯电动网约车循环寿命优势低成本电动车同款车型低配低成本优势商用车(客车、货车、专用车)锂一体化、轻量化设计体积相对较小同款车型中高配豪华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性能优势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级利用说明相关企业可用剩余电池容量(SOC)和用途具体应用动力电池生产电动汽车生产SOC:80%-100%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BEV、PHEV动力电池回收拆卸拆解运输储存评测放电装配梯级利用SOC:60%-80%储能电池、低速车辆动力电池SOC:20%-60%备用电池低速车、电动自行车应急储能、家庭储能拆解热解破碎分选冶炼信息记录动力电池回收拆解SOC:20%以下废弃电池材料回收再利用化工企业锂、镍、钴、锰等有价值资源回收再利用1.4产业链图谱:供需关系决定企业配套关系,上游多点供货企业对应下游多点使用企业1.4产业链图谱:供需关系决定企业配套关系,上游多点供货企业对应下游多点使用企业来源:亿欧智库15来源:亿欧智库15上游:产业链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相关企业组成,覆盖了动力电池的五类核心制造部件。中游:中国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以宁德时代为龙头,比亚迪次之,其它追赶者包括国轩高科、新能源、中创新航等。下游:目前乘用车动力电池装机量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总装机量的近九成,且占比将持续提升,需重点关注该市场。上游:矿产、化工企业 中游:动力电池企业 下游:汽车生产企业上游:核心部件企业磷酸铁锂正极 三元锂正极

国内品牌中创新航

乘用车企湖南裕能 天津巴

长远锂科安达科技负极 隔

优美科

比克电池上海恩捷

塔菲尔星城石墨 翔丰华

国外品牌

商用车企电解液天奈科技

石大胜华

下游:充电桩企业、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目录目录CONTENT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述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发展历程和规模动力电池技术发展驱动因素动力电池基础技术解析动力电池产业链拆解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现状与案例动力电池企业经典案例分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前景预测2.1原材料企业:锂盐扩产到产能释放需1-2年时间,全球企业将继续角逐锂矿/锂盐产能2.1原材料企业:锂盐扩产到产能释放需1-2年时间,全球企业将继续角逐锂矿/锂盐产能来源:网络公开、企业公告、亿欧智库17来源:网络公开、企业公告、亿欧智库17基于对动力电池装机量高增长率的预期,中国锂资源相关企业都有较高的锂盐产能规划。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布局多资源类型的锂资源开发和锂精矿加工,其余企业分为锂辉石采选加工企业、盐湖锂盐生产企业和云母锂矿采选企业三类。亿欧智库认为,受最上游锂矿的生产周期制约,锂盐扩产到产能释放需要1-2年时间。以锂盐的主要化合物—氢氧化锂的产量为例,2021年中国的赣锋锂业份额28%,美国的雅宝公司(Albemarle)份额18%,中国天齐锂业份额9%,前三名合计份额。其余产量较大的企业包括雅化集团(中国)、Livent(美国)和天宜锂业(中国)。亿欧智库认为短期内竞争格局以中、美化工企业为主,南美洲企业即将加入角逐。中国锂资源相关企业锂盐产能规划企业简称 相关业务 资源类型赣锋锂业 全产业链多资源

锂盐产能(万吨LCE)2021 2022扩产 合2021全球锂产品供应企业产量-产能情况20212021全球锂产品供应企业产量-产能情况2021全球氢氧化锂产量份额2021全球氢氧化锂产能份额26%赣锋锂业28%其它28%赣锋锂业22%天宜锂业2%Livent8%雅化集团9%美国雅宝18%天宜锂业1%5%SQM自产6%美国雅宝21%天齐锂业9%Livent7%雅化集团10%从实际产量和产能的对比上来看,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在2021年的产能利用率略高于其它企业。容汇锂业融捷股份盛新锂能雅化集团天宜锂业西藏珠峰蓝科锂业

锂资源开发、锂精矿加工锂盐加工采选矿、锂盐加工采选矿、锂盐生产采选矿、锂盐生产采选矿、锂盐加工锂资源开发、锂盐生产锂资源开发、锂盐生产碳酸锂加工

锂辉石中信国安锂资源开发、锂盐生产中信国安锂资源开发、锂盐生产123西藏矿业锂资源开发、锂盐生产11.22.2青海恒信融锂资源开发、碳酸锂加工2-2南氏锂电采选矿、碳酸锂加工628江特电机采选矿、碳酸锂加工云母1.52.33.8永兴材料采选矿、碳酸锂加工213

21

1532

7.295.14.32.82.25.3532.1核心部件企业:中国企业领跑全球五大动力电池核心部件出货量,2022年继续扩产2.1核心部件企业:中国企业领跑全球五大动力电池核心部件出货量,2022年继续扩产来源:网络公开、企业公告、锂解、亿欧智库18来源:网络公开、企业公告、锂解、亿欧智库18从全球角度来看,中国国内的动力电池核心部件产业链已相对完整、完善,且除三元正极版块外,各细分领域市占率都超过74%极德方纳米、湖南裕能两家份额同为23%;三元正极方面,容百科技和天津巴莫份额占据领先;负极材料贝特瑞和江西紫宸位列份额前两名;锂电隔膜上海恩捷以47%份额遥遥领先;锂电电解液方面,广州天赐和新宙邦合计拥有51%的市场份额。2022中国头部动力电池核心部件企业扩产规划五大动力电池产业链中国企业产能占比2021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企业份额2021中国三元锂正极材料企业份额北大先行4%重庆特瑞2022中国头部动力电池核心部件企业扩产规划五大动力电池产业链中国企业产能占比2021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企业份额2021中国三元锂正极材料企业份额北大先行4%重庆特瑞5%5%6%融通高科8%其他8%23%其他21%容百科技15%湖南裕能23%国轩高科8%广东邦普5%贝特瑞5%厦门钨业6%天津巴莫12%当升科技10%湖北万润10%南通瑞翔贵州振华7%9%长远锂科10%2021中国锂电负极材料企业份额2021中国锂电隔膜企业份额2021中国锂电电解液企业份额尚太科技6%其他8%沧州明珠其他4%5%贝特瑞25%中材锂膜4%惠强新能源6%其他21%翔丰华9%广州天赐33%湖南中锂8%星城石墨10%上海恩捷47%江西紫宸15%河北金力8%4%8%广东凯金13%上海杉杉14%星源材质18%国泰华荣16%新宙邦18%分类全球出货量分类全球出货量中国企业出货量占比铁锂正极48.5万吨99%三元正极71.8万吨55%负极材料90.5万吨86%锂电隔膜107亿m274%电解液61.2万吨83%企业简称分类2021供货量2022扩产后产能E主要扩产项目德方纳米铁锂正极12万吨25万吨云南曲靖、亿纬锂能合资公司湖南裕能铁锂正极12万吨24万吨四川、云南、贵州容百科技三元正极7.2万吨25万吨湖北仙桃、韩国天津巴莫三元正极5.7万吨16万吨江苏常州、欧洲、当升科技三元正极4.7万吨20万吨云南大理,广州深圳贝特瑞负极材料17万吨43万吨惠州、鸡西、大理江西紫宸负极材料9.7万吨25万吨四川成都上海恩捷锂电隔膜30亿m250亿m2江苏、重庆、匈牙利广州天赐电解液20.1万吨50万吨福建宁德新宙邦电解液11.7万吨25万吨湖南、福建、波兰2.1动力电池企业:高增速的全球化扩产趋势明显,生产与消费区域重合,体现就近原则2.1动力电池企业:高增速的全球化扩产趋势明显,生产与消费区域重合,体现就近原则来源:网络公开、企业公告、亿欧智库19来源:网络公开、企业公告、亿欧智库19根据全球主要动力电池企业的产能规划,预计2022年动力电池总产量约1TWh,2025年将超过3TWh,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51%。同期北美洲的复合增长率为72%,产能加速追赶已有较大体量的中国、欧洲;亿欧智库认为动力电池生产的区域与新能源汽车生产、消费的核心区域相重合,体现就近原则。头部动力电池企业中,宁德时代主产地在中国,德国工厂即将向欧洲供货,美国工厂筹划中。新能源、松下和SKOn在中国、欧洲和北美洲都已经有产能布局。亚迪(弗迪电池)的全部产能都在中国国内。三星动力电池主要生产厂在匈牙利和中国西安。 2022-2025全球主要动力电池企业产能规划(GWh)185450中国185450中国2181北美洲39611222064121年22年E25年E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32%21年22年E25年E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58%266521年22年E25年E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72%其它88375921年22年E25年E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19%全球3115说明:欧洲主要产地:匈牙利、波兰、德国北美洲主要产地:美国、加拿大其它主要产地: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95739521年22年E25年E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51%厂家国家/地区2022E2025E备注中国170500福建宁德、四川宜宾等宁德时代欧洲14100德国图灵根北美洲-未定南卡罗来纳州/肯塔基州中国114190南京LG新能源欧洲68115波兰北美洲13215密歇根州、田纳西州中国1052无锡、大连松下欧洲-38挪威北美洲3954加州中国90190深圳、长春、重庆等比亚迪欧洲北美洲中国4980常州、惠州、盐城SKOn欧洲1848匈牙利北美洲1094乔治亚州、肯塔基州等中国2222西安三星SDI欧洲4040匈牙利北美洲-未定-2.1车企:从一超三强到群雄并起,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2580万辆2.1车企:从一超三强到群雄并起,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2580万辆来源:网络公开、企业公告、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亿欧智库20来源:网络公开、企业公告、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亿欧智库202021年全球各车企新能源汽车销量呈长尾结构,头部集中度高。其中特斯拉93.6万辆,比亚迪54.6万辆,大众49.1万辆,上汽通用五菱45.6为38.1%。从排名第5的宝马到排名第18的长安,14家车企共销售215万辆(平均每家仅15.3万辆),市占率合计33.0%(平均每家2.4%)。2025新能源汽车销量和动力电池需求预测2021新能源汽车主要车企销售情况(万辆)93…54…49.12025新能源汽车销量和动力电池需求预测2021新能源汽车主要车企销售情况(万辆)93…54…49.145.627.622.822.718.915.915.813.712.512.511.611.29.9 9.9 9.82021全球新能源汽车车企市场占有率排名厂家市占率排名厂家市占率1特斯拉14.4%2比亚迪8.4%3大众集团7.6%4上汽通用五菱7.0%5宝马4.2%6梅赛德斯3.5%7上汽乘用车3.5%8沃尔沃2.9%9现代集团2.4%排名厂家市占率10长城2.4%11雷诺2.1%12广汽乘用车1.9%13标致1.9%14丰田1.8%15福特1.7%16奇瑞1.5%17小鹏1.5%18长安1.5%车企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动力电池需求(GWh)车企已公布的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中国中系912527-特斯拉4332552030年2000万辆销量通用2001002025年30款新能源汽车,美国销量100万大众集团1811032030年欧洲70%电动车,美国50%;2035欧洲停售燃油汽车日产雷诺三菱135782030年35款纯电动车型,90%车型将基于纯电平台生产奔驰120742025年纯电和插混销量占50%;2030年停售燃油汽车Stellantis112642030年75款纯电动,欧洲100%、美国50%纯电现代集团110632030年17款纯电动车,7%新能源汽车份额(187万辆)丰田79442030年30款纯电动汽车,2035年100%纯电动宝马78482030年在欧盟停售燃油汽车福特34192030年40%为纯电动车型本田2715电动化率2035年80%,2040年100%Rivian4026纯电动品牌沃尔沃1062030年只生产电动车铃木1052025年推出首款电动汽车其它9958-总计25801485-2.1用户端诉求:新车售价需稳定,逐步缓解补能、用能焦虑,规避自燃等安全隐患2.1用户端诉求:新车售价需稳定,逐步缓解补能、用能焦虑,规避自燃等安全隐患来源:汽车销售市场访谈、亿欧智库21来源:汽车销售市场访谈、亿欧智库21现有技术水平问题(续航里程打折、可用续航衰减)导致的用能焦虑;因自燃、碰撞、容量衰减导致的车辆安全隐患。级充电基础设施,减缓补能焦虑;产品层面,快充15分钟可补充80%的电池容量;安全层面,完全解决电池自燃问题,新能源汽车安全性整体优于燃油汽车。售价高

新能源汽车用户痛点

新能源汽车用户诉求新能源汽车用户诉求性价比逐渐提高;车的售价不能过高。社会层面基础设施,推广快充站、私家充电场地等。产品层面快充15分钟可补充80%电池容量;续航里程的衰减问题在未来3-5安全层面鼓包、漏液等安全隐患;也要有相对较好的安全性。1)2021年起,动力电池的关键原材料锂盐资源、金属镍、钴资源的市场价格一路飙升;2022年许多车企宣布新能源新车售价上涨;以中国市场的特斯拉Model3材料等原因,2021年12月和2022年3月两次共涨价2.4万元;别燃油汽车,即售价未达心理预期。用能焦虑

汽车充电站的覆盖密度较稀疏;节假日高速公路服务区排队充电情况严重;和物业许可,客户才可以安装私家充电桩;但限制条件过多导致私家充电桩普及率较低;运车辆,换电站建设成本高,中小城市难普及。安全隐患夏季开空调续航打8折,冬季开暖风续航打5折,极行驶时,续航继续打折;有足够的能源完成预计的行程;用若干年后车辆的续航里程不可逆衰减。

者来说特别是在夏季快充时有较大隐患;车的电池较多布置在车尾空间;如发生较严重的碰撞事故,动力电池可能会伤害驾乘人员;生安全隐患;暂无衰减测试标准。2.2宁德时代是动力电池企业中的准“六边形战士”2.2宁德时代是动力电池企业中的准“六边形战士”来源:亿欧智库22来源:亿欧智库22亿欧智库选取了2021年至2022年1季度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列的企业,利用SPC模型对现有动力电池行业已入局的企业竞争力做出了分析。目前位于核心区域的动力电池企业为宁德时代,次核心区有三家企业,分别为比亚迪、松下和的表现。A、B区的四家核心企业成为引领全球动力电池产业变革的重要推动者,其它竞争者也在各自优势区域追赶。各区域企业竞争力简析各区域企业竞争力简析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未在海外市场以销量证明自己。与特斯拉的合作提升了品牌美誉度;LG以优异的经营能力和迅猛的全球化布局赢得了众多车企的合作。边缘区:C2区三星、国轩高科和中创新航的战略发展和顾客运营稳固,产研技术方面相对核心区企业尚有不足;C3区企业凭借战略眼光和技术驱动能力,也在向核心区努力靠拢;C1区空白的原因是没有动力电池企电池企业发展的大前提。关于SPC企业竞争力模型的说明战略与价值观(Strategy&shared

C3

A核心区C2AB2

B次核心区C1 C

边缘区中创新航产品与技术驱动(Product&tech-driven)

顾客与经营能力(Customer&operating)2.2矿产化工—电池企业:投资方向两极化,动力电池企业向上,矿产化工企业向下2.2矿产化工—电池企业:投资方向两极化,动力电池企业向上,矿产化工企业向下来源:网络公开、亿欧数据、亿欧智库23来源:网络公开、亿欧数据、亿欧智库23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布局非常完整,国外最上游延伸到阿根廷锂盐湖、澳大利亚锂矿山甚至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锂矿项目,国内在锂矿/局。国轩高科在阿根廷合资锂精炼厂;比亚迪和亿纬锂能主要投资国内的锂矿/传统的矿产化工企业也在积极扩充国内外锂矿/锰等矿产原材料,其中高镍三元锂电池会加大对镍矿资源的需求,镍矿企业将是未来被重点关注的对象。矿产化工—动力电池企业上游投资布局企业类型 企业简称 锂矿/锂盐(国内) 锂矿/锂盐(国外) 正极 备注并购Millennial(加拿大公司,阿根廷PastosGrandes及CauchariEast锂盐湖)宁德时代宜春时代矿业常州锂源宁德时代

AVZMinerals(澳大利亚公司,刚果民主共和国Manono项目)GlobalLithium(澳大利亚公司,皮尔巴拉地区MBLP锂矿)PilbaraMinerals(澳大利亚公司,Pilgangoora锂钽项目和弗朗西斯科山锂钽)

湖南裕能升华新材

印度尼西亚镍铁生产项目参股了北美镍业动力电池生产制造

比亚迪 盛新锂能 湖南裕能 智利官方叫停比亚迪中标的锂矿招标项目国轩高科宜丰、奉新碳酸锂项目各5万吨国轩高科亿纬锂能 金昆仑锂业天华超净

阿根廷胡胡伊省国家能源矿业公司(简称“JEMSE”)战略合作,在胡胡伊省保税区兴建一座合资电池级碳酸锂精炼厂GlobalLithium(澳大利亚公司,皮尔巴拉地区MBLP锂矿)AVZMinerals(澳大利亚公司,刚果民主共和国Manono项目)

天宜锂业由天华超净(75%)和宁德时代(25%)合资经营雅化集团并购CoreExploration(澳大利亚,拥有菲尼斯锂矿100%矿权)UltraLithium(加拿大超锂公司)雅化集团天齐锂业并购SQM智利矿业化工澳大利亚奎纳纳项目天齐锂业

厦钨新能能源;巴莫科技华友钴业 AVZMinerals(澳大利亚公司,刚果民主共和国Manono项目) 并购内蒙古圣钒科技、华海新能源;巴莫科技赣锋锂业 天元锂并购Bacanora(赣锋锂业 天元锂能源 MineraExar(阿根廷,Jujuy省的Cauchari-Olaroz锂盐湖项目)盛新锂能矿产 并购阿根廷SaltaExploracione(盐湖);印尼6万吨锂盐项目盛新锂能化工 津巴布韦萨比星锂钽矿盛屯矿业 厦钨新能紫金矿业 西藏阿里拉果错盐湖锂紫金矿业 西藏阿里拉果错盐湖锂美国雅宝 并购广西天源新能源材合资卡坦巴矿业公司(刚果民主共和国)锂矿项目智利LaNegra美国雅宝 并购广西天源新能源材澳大利亚Wodgina和GreenbushesLivent 阿根廷SalardelHombreMuerto锂盐湖

NzuriCopper(澳大利亚公司,加丹加铜矿,刚果民主共和国Kalongwe铜钴矿);科立鑫(钴矿)仙乐都矿业(澳大利亚铜金矿)2.2核心部件—电池企业:国内产能自给自足,通过合资稳步迈向欧洲、北美洲市场2.2核心部件—电池企业:国内产能自给自足,通过合资稳步迈向欧洲、北美洲市场来源:网络公开、企业公告、亿欧数据、亿欧智库PAGE来源:网络公开、企业公告、亿欧数据、亿欧智库PAGE24宁德时代与国内头部的动力电池核心部件企业都有合作关系,亿欧数据2021合资公司;亿欧智库认为宁德时代将继续强化自己在上游供应链的配套实力,以进一步稳定核心部件的供货能力。电池核心部件—动力电池企业合作关系场地位的同时,积极与全球动力电池企业展开全方位的合作,甚至出海建立或准备建立合资公司,进而战略迈入欧洲、北美洲两大市场。电池核心部件—动力电池企业合作关系公司简称德方纳米湖南裕能容百科技天津巴莫当升科技贝特瑞璞泰来(江西紫宸)上海恩捷广州天赐新宙邦备注宁德时代√2021年1月投资合资公司约18亿元√√(主供应商)√√√√√2021年11投资合资公司80亿√2021年5月1.5万吨电解液LG新能源√√√√√√2021年7月5.5万吨电解液月与UltiumCells3.67亿美元电解液;合资波兰新宙邦松下√√√比亚迪√√√√√√SKOn√√√海外合资工厂三星SDI√√√√√中创新航√√国轩高科√√自研、自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远景动力√√蜂巢能源√√亿纬锂能√22年5月合资11万吨磷酸铁锂项目√√√√2021年8月合资16亿m2产能工厂孚能科技√(主供应商)√欣旺达√瑞普能源√鹏辉能源√其它中兴派能、南都电源采购长期合作关系:赣天齐锂业、华友钴业ATL战略协议:芬兰矿业、中伟股份、华友钴业、卫蓝新能源2021年12月SKOn、亿纬锂能、贝特瑞成立正极材料合资公司;力神、村田珠海冠宇、ATL力神2021年8月Northvolt1.75亿美元电解液合同2.2电池企业—车企(国外):LG新能源“朋友圈”最广,亚洲企业抢占了全球大部分市场2.2电池企业—车企(国外):LG新能源“朋友圈”最广,亚洲企业抢占了全球大部分市场来源:网络公开、亿欧智库PAGE来源:网络公开、亿欧智库PAGE25新能源拥有最多的车企合作资源关系,跟包括造车新势力特斯拉、Lucid,远景动力、孚能科技等中国企业也在加快拓展国外市场,目前尚在起步阶段。整体看,国外动力电池市场的主要合作关系网由亚洲(中、韩、日)展布局方面有优势,未来供货车企范围和供货车型种类都将逐步扩大。国外市场动力电池企业和车企合作关系克莱斯勒厂商 特斯拉 大众 奔驰 宝马 现代 雷诺日产三菱 通用 福特 菲亚特克莱斯勒

丰田 本田 沃尔沃 捷豹路虎 其它宁德时代Model3ModelY宁德时代

E-Delivery EQS i4、iXMini大众保时捷Taycan大众

IONIQ6 日产Ariya 欧宝

未知 标致e-208欧宝Mokka-e欧宝Mokka-eLG新能源松下

Model3ModelModel3ModelModelModel

奥迪e-tronGT奥迪Q4e-tron大众ID4、ID5斯柯达Enyaq保时捷Cayenne保时捷Panamera

EQC

IONIQ5IONIQ6KonaIONIQ5

雷诺MeganeE-Tech和Twingo

雪佛兰Bolt雪佛兰Volt

F150LightningMustang

JeepWrangler

LexusUX300eLexusES300hRAV4

ClarityHondae

极星2V60PHEVXC60S90PHEVPace LucidAirSKOn GLC奥迪e-tron50

i3、i4

IONIQ7GenesisGV60IONIQ6

F150三星SDI

奥迪Q4e-tron大众e-Golf

i8、iXMiniCooper

GenesisG80 500e 路虎揽胜PHEV远景动力雷诺R5日产Leaf远景动力Northvolt XC90Recharge欣旺达 日产e-powerEQS孚能科技 EQA、EQBEQSBlueEnergyDaiNippon GLE IONIQ5、6GenesisToshiba 日产/三菱

AccordCR-VAcuraNSXHEV/PHEV2.2电池企业—车企(国内):“宁王”桃李不言,国外品牌寻找国内车企突破口2.2电池企业—车企(国内):“宁王”桃李不言,国外品牌寻找国内车企突破口来源:网络公开、亿欧智库PAGE来源:网络公开、亿欧智库PAGE26电芯。另一方面,比亚迪作为目前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最好的车企,全部搭载自研、自产的电池,外供企业包括东风、长城和福特。新能源在国内的供货车企包括特斯拉、奔驰和通用,SKOn高科和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欣旺达和吉利极氪等。亿欧智库认为国外品牌将陆续在国内扩大产能,但中国的车企更倾向于与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合作。国内市场动力电池企业和车企合作关系指挥官PHEV指挥官PHEVModel3ModelY

一汽大众ID4、ID6Q2L、宝来EVEC6、ET7上汽大众ID3、EC6、ET7

全新索纳塔PHEV昂希诺EV、菲斯塔EV名图EV

iA5

X1PHEV5系PHEV、X3

EES8、ES6 G3、P5、P7 One、L9 哪吒V C11、T03风神E70宁德时代 风神E70轩逸EV

雪佛兰畅巡别克微蓝6

发现L

奔腾X4EV

荣威ER6大通EUNIQ大通EUNIQ

埃安LX

EU5EX3

魏拿铁魏VV7PHEV

极氪几何A帝豪EV

艾瑞泽5e

五菱宏光Mini五菱EV50宝骏E100企业 比亚迪 特斯拉 上汽通用五菱 广丰 广本 福特 奔驰 蔚来 小鹏 哪吒 零跑 广汽三菱 通用 东风 长安 广汽 北汽 长城 吉利 奇瑞比亚迪 全比亚迪 全新能源LG Model3新能源ModelY

EQC 7

岚图Free增程版

CS15E-pro

埃安S

魏拿铁魏玛奇朵中创新航五菱宏光中创新航Mini

iA5 EA6 P7 C11 风光

CS55E-rock奔奔E-star逸动460

埃安V埃安YSKOn 增程版三星SDI ES6 岚图Free增程版鹏辉五菱宏光Mini鹏辉宝骏E300宝骏E100欣旺达风神E70风行S50欣旺达孚能科技 iA5 阿图柯

埃安LX埃安S埃安V

欧拉好猫

极氪001国轩高科五菱宏光国轩高科Mini

ET7

大蚂蚁小蚂蚁亿纬锂能 P5 哪吒U瑞浦 C11 风神E70比克 G3 S012.2车企—电池企业合作:自研or合资路线,车企弥补动力电池供应链短板的必选抉择2.2车企—电池企业合作:自研or合资路线,车企弥补动力电池供应链短板的必选抉择来源:网络公开、爱企查、亿欧智库PAGE来源:网络公开、爱企查、亿欧智库PAGE27车企中比亚迪自研动力电池历史最为悠久,弗迪电池有多年的新能源汽车整体解决方案研发基础。特斯拉自2019年收购Maxwell后,利用其干电极专利自研4680柱动力电池,2022年量产车辆已经开始交付。德国车企戴姆勒和大众也都已经开始发力自研动力电池,同时跟现有动力电池供应商继续保持合作。宁德时代和国内多家汽车集团成立了合资公司,对象包括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吉利等。远景和日产、沃尔沃和Northvolt、丰田和松下等都加强了企业合作关系。亿欧智库认为车企短期的最优选择是合资路线,稳定的合作关系弥补了车企的供应链短板。但长期考量,通过自研掌握电池核心技术的车企将有更宽广的发展空间。自研路线 合资路线比亚迪和弗迪电池

特斯拉和Maxwell

上汽集团和宁德时代

远景集团和日产 沃尔沃和Northvolt1995年比亚迪以研发制造消费电池力自2003年起致力于汽车动力总成

2019年2月,特斯拉宣布以2.18溢价55%收购Maxwell;Maxwell的干电极专利将成为特斯拉自研4680大圆

上海汽车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4月远景集团(EnVisionGroup)主导的电池产业基金远景AESC已经完成对旗下包括AESC日本、美国、

2021年6与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组建一家合及新能源汽车整体解决方案开发,主业务是汽车动力总成,为比亚迪量产车型供应产品种类多达170余种,核心为动力电池。戴姆勒和ACCUmotive2014年4月,戴姆勒全资收购锂离子电池公司DeutscheACCUmotive;2017年,戴姆勒投资5亿欧元将

柱电池的核心技术;自2020年9月份的“电池日”推出4680电池以来,特斯拉就在美国加州的弗里蒙特工厂试制新款电池;2022年5月,特斯拉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工厂量产的搭载4680电池的ModelY开始陆续交付。

51% 49%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上汽时代是由上海汽车集团和宁德时代于2017年8月出资合作的汽车动力电池研发商。一汽、东风、长安和宁德时代

英国等生产基地的动力电池业务的控股权的收购,同时收购的包括日本电气旗下的电池电极生产业务公司NECEnergyDevices远景AESC和日产分别持有新公司约80%和20%的股份。丰田和松下

资公司,为其电动汽车开发新款动力电池,并将在欧洲建设一家“超级工厂”;合作将专注于为下一代纯电动车量身打造适合其的电池。本田和汤浅ACCUmotive电池产能扩大3倍。戴姆勒旗下3大洲7个城市的9个电池工厂包括:德国卡门兹、泰国曼谷、中国北京(与北汽集团合资)、波兰亚沃尔;美国阿拉巴马州;此外还计划在德国新建3座电池工厂。

大众和国轩高科2021年7月大众集团与国轩高科达成协议决定共同推动萨尔茨吉特工厂的电池工业化生产,国轩提供技术支持。时代一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2021年9月大众集团在德国时代一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4%

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5%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10%

2020年4月丰田和松下合资建立电池企业PPES(泰星能源解决方案,双方分别持股51%和49%),主要生产方形HEVHEV锂电池市场排名前列。

2009年汤浅(GSYUASA)和本田公司合资成立了BlueEnergy,从2011年开始批量生产HEV用锂电池,配装本田全球的混合动力汽车。萨尔茨吉特开设了研发中心,计划自研电池电芯。家公司于2019年1月建立的动力电池企业。2.3特斯拉:不仅是电池技术的革命者,也是电池制造技术的发明家2.3特斯拉:不仅是电池技术的革命者,也是电池制造技术的发明家来源:特斯拉官网、亿欧智库PAGE来源:特斯拉官网、亿欧智库PAGE2865mm70mm65mm70mm特斯拉通过设计更大体积的圆柱形单体电芯(1865→2170→4680),第三代的4680产品仅依靠设计改进就降低了14%效解决了圆柱体电池极耳发热的问题,从而为大规模量产做好了系统化工程准备的第一步。单体电芯的创新设计成本降低14%体积增大单体电芯的创新设计成本降低14%体积增大2170电池到特斯拉自研的4680电池,单体电芯能量增大5倍,功率增加6倍。18mm186521mm217046mm4680聚集,导致电池内部热量不均衡;特斯拉的无极耳(又名全极耳)计,赋予电子更多“逃离”的通道,减少内阻和发热,克服了大电池的弱点。技术创新单极耳无极耳(全极耳)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80mm电池工厂的产能突破电池工厂的产能突破成本降低18%全新的生产制造系统:特斯拉的计划并非是通过增加电池工厂数量提升产能,而是大体积电池+干电极技术带来的动力电池制造工艺和效率革命:2018年的GWh级电池工厂规划中的TWh级电池工厂(占地面积更小)减少75%(每GWh)更少20GWh/年15条或更多至少300GWh/减少10倍150亿美元2万人3GWh/年14条42GWh/年-投资生产线数量单厂产能每GWh产能占地面积特斯拉2022年计划生产100GWh动力电池,7610座动力电池工厂,即可满足1800万辆纯电动车需求。高速连续动态装配:电池生产的高速公路未来工厂现有工厂项目2.3特斯拉:干电极技术革新电池正极,电池车身一体化提升整车性能,总成本降低56%2.3特斯拉:干电极技术革新电池正极,电池车身一体化提升整车性能,总成本降低56%来源:特斯拉官网、亿欧智库PAGE来源:特斯拉官网、亿欧智库PAGE29特斯拉通过高镍无钴电池正极专利和干电极(干法)工艺,省去了制造正极材料的大量中间步骤,彻底避开钴资源价格高的困扰。同时用冶金硅材料替代现在主流的石墨负极,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升续航能力。在整车和电池结构设计方面,推广正极材料的技术创新特斯拉不同正极材料动力电池应用规划:成本降低12%高镍无钴:的弱化;特斯拉提出用新型涂层和掺杂剂改进弱点。正极材料的技术创新特斯拉不同正极材料动力电池应用规划:成本降低12%高镍无钴:的弱化;特斯拉提出用新型涂层和掺杂剂改进弱点。干电极技术的应用!舍弃正极材料制造的中间环节:特斯拉重新审视了现有正极材料的供应链和制造工艺;直接使用金属粉末制造正极材料,无需其它供应商。技术特性长寿命长续航技术特性长寿命长续航低重量应用入门级车型储能ModelS、X、YCybertruckSemi除锂外的主材磷酸铁2/3镍1/3锰100%镍负极材料的技术创新成本降低5%负极弃石墨用硅特斯拉硅负极解决方案冶金硅离子导电高分子涂覆通过高弹性粘合剂组成坚固结构续航里程+20%成本减低到1.2美元/KWh特斯拉明确表示4680电池将采用硅负极;电池和车身的一体化设计成本降低7%结构电池组定义电池的双重功能:同时减少电池组中的支一体化车身通过电池与车身结构的整合,一体化设计带来的好处: 车身重量 续航里程 零部件-12% +12% -370个用一体化压铸技术分别制造且更靠近整车质心;可降低侧面撞击电池损坏的概率;同时减少极惯性矩,提升车辆操控性;2.3宁德时代:电池全产业链布局已成型,境外市场、电池材料、储能三箭齐发2.3宁德时代:电池全产业链布局已成型,境外市场、电池材料、储能三箭齐发来源:企业官网、企业公告、亿欧智库PAGE来源:企业官网、企业公告、亿欧智库PAGE30宁德时代2017-2021年总营收由200亿元增长到超1300亿元,其中境外市场营收占比逐年升高,从1.5%增长到21.4%。基于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需求量的增长和宁德时代多年对境外市场的开拓,境外毛利率也从2020年起连续两年高于企业整体毛利率,成功提升盈利能力。基于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和增速预测,亿欧智库认为欧洲、北美洲市场将相继成为宁德时代新的营收增长点。2017-2021宁德时代总营收和境外占比21.4%总营收(亿元)境外占比15.7%1.5%2017-2021宁德时代总营收和境外占比21.4%总营收(亿元)境外占比15.7%1.5%2003.5%2964.4%4585031304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36%35%2017-2021宁德时代营收毛利率34%33%27%29%28%26%33%28%27%30%26%22%12%总营收动力电池境外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17-2021宁德时代三大业务营收占比2021202020193%20186%20171%动力电池 锂电池材料 储能系统 其他业务宁德时代储能电池:12000次循环长寿命核心产品:EnerOne累计出货量超过11GWh宁德时代牵头完成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科技专项、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落地应用项目,晋江百兆瓦时级储能电站率先运用了宁德时代自主研发的12000次循环长寿命电池,远超过3000-6000的市场平均水平,按调度指令每天1.5-2.0次充放电,服役寿命预计超过20年,为储能市场应用提供了先进的解决方案。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产业链布局原材料核心部件电池制造产业应用运营业务锂矿镍矿锰矿钴矿铜矿铁矿三元正极电池电芯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铁锂正极换电服务CTP模组储能电站负极电池梯级利用电解液电池包已布局未布局电芯回收隔膜电箱镍锂钴回收宁德时代全球布局(5大研发中心,10大生产基地)2.3比亚迪:凭刀片电池发力BEV市场,借插混技术DM-i产品替代燃油汽车2.3比亚迪:凭刀片电池发力BEV市场,借插混技术DM-i产品替代燃油汽车来源: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亿欧智库PAGE来源: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亿欧智库PAGE31从2020年至今,比亚迪有三大标志性事件:一是2020年3月发布刀片电池,同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月均增长18.4%;二是2021年4月官宣全系BEV搭载刀片电池,考虑在2021年4月2.2万辆的销量基础上,19.9%的月均增长率依然超过了2020年同期;三是2022年4月,比亚迪宣布停产燃油汽车,此时新能源汽车月销量已突破了10台大关。亿欧智库预测,比亚迪仅需月均5%的增速,即可轻松完成2022年120万辆的销量总目标。比亚迪的BEV销量占比从2020年的70%、2021年的56%降到2022年1-4月的51%。亿欧智库认为比亚迪内部BEV销量占比下滑并不意味着纯电动路线发展遇阻,相反,比亚迪在PHEV车型上搭载的DM-i技术,已经实现了销售贡献、技术水平和成本控制上对传统燃油汽车的三重替代。77%

76%

75%

78%

2020年-2022年4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和刀片电池74%

2022年3月62%

68%

67%

69%

67%

68%

70%

59% 58% 58%

月均增长19.9%

起,比亚迪全面停产燃油汽车BEV PHEV BEV2020年3月29日,比亚迪发布刀片电池(磷酸铁锂技术),“汉”首先搭载

月均增长18.4%

2021年4月7日,比亚迪宣布:即日起,旗下全系BEV搭载刀片电池

51%

53%

56%

53%

52%

45%

54%

52%年份 2020年 2021年 2022年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月销量(万辆) 0.7 0.2 0.7 0.8 0.8 0.9 1.0 1.1 1.7 1.8 2.2 3.0 2.1 0.9 1.8 2.2 2.5 3.6 4.2 5.1 6.1 6.6 8.5 9.5 7.7 6.7 10.5 8.92.3比亚迪:刀片电池安全系数高且成本较低,适配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2.3比亚迪:刀片电池安全系数高且成本较低,适配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来源:企业官网、中国知识产权局、亿欧智库PAGE来源:企业官网、中国知识产权局、亿欧智库PAGE32电池更低。自主的技术专利加上整体的成本优势,亿欧智库认为比亚迪在动力电池上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在未来3-5年将继续为企业带来良好的业绩回报。近年比亚迪在每年春季都会公布重大的技术专利成果或量产应用,2022年也不例外,CTB(也称技术是超越CTP技术的电池车身一体化的更优解。许多家企业CTB技术未来将出现在比亚迪所有的BEV车型上,甚至可以期待首款搭载此技术的PHEV比亚迪刀片电池基本资料比亚迪在电池领域拥有26比亚迪刀片电池基本资料比亚迪在电池领域拥有26制造生产;刀片电池的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材料本身具有放热启动温度高、放热慢、产热少、材料在分解过程中不释放氧气不易起火四大优势;第一边梁隔离膜袋电池阵列电池阵列第四边梁第一侧板极芯组第三边梁隔板极芯第二端板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引出部件壳体引出部件第二连接面第二边梁、宽9cm、高1.35cm的单体电池,通过阵列的方式排布在一起,就像“刀片”一样插入到电池包中 比亚迪专利(单体刀片电池)CN110518174A比亚迪CTB电池车身一体化2022年5月20日比亚迪CTB技术全球首发;CTB结构的受力和传力;CTB车驾驶操控响应跟随更快。比亚迪的相关设计CelltoBody电池车身一体化首次搭载e平台CTB车型海豹同步开启预售电池既是能量体,又是结构件统结构强度的突破特斯拉4680电池和CTC其它企业类似设计CTP技术:宁德时代CTPJTM蜂巢能源首款CTC量产轿车零跑C01LCTP2.3国轩高科:握手大众集团,磷酸铁锂电池即将成为大众“标准电芯”2.3国轩高科:握手大众集团,磷酸铁锂电池即将成为大众“标准电芯”来源:网络公开、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大众官网、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亿欧智库PAGE来源:网络公开、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大众官网、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亿欧智库PAGE33大众通过推出MEB纯电动平台车型试图在销量上追赶特斯拉,但从中国市场分析2022年前四个月的份额不升反降,作为传统造车企业的大众也深知自己在动力电池技术方面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亿欧数据显示2020年5月大众汽车斥资11亿欧元收购国轩高科26%的股份,并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但2020年的国轩高科在中国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已经从2019年的第3位掉到第5位。考虑到2021年起大众陆续在中国交付的MEB2021年3月大众Day,国轩高科已然出现在大众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名单中。国轩高科作为中国国内头腰部动力电池企业,2022年1-4月共装机3.3GWh,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占比高达88%。再考虑到大众在国外的主供应商以三元锂电池为核心,亿欧智库认为国轩高科将为大众在未来3-5年内供应磷酸铁锂“标准电芯”。2021年-2022年4月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4.9%2021年-2022年4月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4.9%5.3%4.7%4.5%4.7%4.6%4.2%4.2%4.0%3.7%3.9% 3.9%114423.7%4.0%106233.2%3.3%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市场占有率874884467155576364436241726371646044646857185271484248984027521250613453276034964449437738783649475839394074363818641654作为对比,上海工厂生产的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特斯拉Model3、ModelY,不仅热销中国国内,甚至大量出口国外。面对更具成本优势的磷酸铁锂电池,大众与国轩高科的握手恰合时宜。ID4、ID6、ID3等MEB纯电动平台2021的销量突飞猛进,纯电动车的占比也从最初的17%提升到2021年底的84%。但是2022年的前四个月,市场份额从2021年全年的4.4%降到了3.5%,大众的新能源反攻之路遇阻,与竞争对手特斯拉的差距也逐渐拉大。2018年-2022年4月国轩高科动力电池中国市场装机量5.5%5.4%装机量(GWh)装机量排名装机量占比335.2%5.2%4453.38.0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1-4月国轩高科与大众的合作项目也在稳步推进,前者在合肥高新区投资建设年产20GWh大众“标准电芯”(Unifiedcell)工厂;项目一期10GWh预计2023年底完工。根据大众PowerDay的介绍,“标准电芯”是一种高度兼容的电芯设计方案,在简化电池制造工艺的同时,大幅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做大储能”的产品战略,以国内市场为依托,有序推进业务全球化。也稳定在5.1%左右。基于现状预判,国轩高科在磷酸铁锂电池技术上的研发投入,即将进入丰厚的回报期。3.15.1%3.33.4目录目录CONTENT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述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发展历程和规模动力电池技术发展驱动因素动力电池基础技术解析动力电池产业链拆解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现状与案例动力电池企业经典案例分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前景预测3.1机遇:“双碳”背景下,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天时地利人和,未来前景广阔3.1机遇:“双碳”背景下,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天时地利人和,未来前景广阔来源:网络公开、中国政府网、亿欧智库35来源:网络公开、中国政府网、亿欧智库35“十四五”规划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和国际合作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十四五”规划推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