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融会(二)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_第1页
通史融会(二)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_第2页
通史融会(二)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_第3页
通史融会(二)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_第4页
通史融会(二)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史融会(二)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010203目录纲要再认再现

建联系·成体系核心问题释解强“实证”·明“特征”知能强化训练自主练·提素养04通史阶段评价纲要再认再现/建联系·成体系自主落实一、秦的统一1.背景客观条件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各地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主观条件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商鞅变法后,秦国日益强盛;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2.过程灭东方六国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朝,定都咸阳完成统一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在北方,击退匈奴的进攻;公元前214年,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3.巩固统一(1)政治——建立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度将新王朝的君主定名为皇帝,并通过许多具体规定和礼仪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嬴政自称“始皇帝”。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地方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广郡县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法律秦律(2)经济、文化①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②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4.统一的影响(1)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2)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3)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二、秦朝的暴政及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1.秦朝的暴政徭役繁重完成统一后的秦始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穷奢极欲秦始皇花费巨额钱财求仙访药,以求长生不老刑罚严苛秦朝刑法严苛,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焚书坑儒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统治残暴秦二世时期,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化,秦末农民起义爆发2.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3.楚汉战争爆发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率众在大泽乡起义秦朝灭亡陈胜起义失败,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却日益壮大。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性质地主阶级为争夺皇位而进行的战争结果刘邦击败项羽三、西汉的统治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2.汉初政策“汉承秦制”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郡国并行制汉初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汉高祖刘邦陆续分封了一批异姓诸侯王和同姓诸侯王,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七国之乱”汉景帝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七国叛乱,不久被平定3.“文景之治”(1)汉初“与民休息”: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2)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4.西汉的强盛(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项目措施影响政治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设立中朝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加强了皇权设刺史打击地方势力,加强了皇权和中央的权力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打击了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建立察举制使部分有能力的人得到重用经济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增加了中央政府的税收,稳定了社会秩序,打击了富商大贾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军事反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续表(2)西汉对边疆的管辖(3)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中国的丝织品沿着中西交通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西域都护府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西南及东南西汉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比以前更加有效四、东汉的兴衰1.新朝建立: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2.东汉建立: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3.光武中兴政治上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经济上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思想上重视儒学4.后期统治五、两汉的文化1.史学党锢之祸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大多年少,造成宦官、外戚交替专权。“清议”官员和士人抨击时政,遭到镇压,史称“党锢之祸”黄巾起义184年,张角创立“太平道”,在多个地方发动起义《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汉书》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2.文学汉赋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乐府诗乐府是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称为乐府诗,许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五言诗东汉民间流行五言诗,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3.医学和科技成就《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神农本草经》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造纸术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核心问题释解/强“实证”·明“特征”深化学习重点关注(一)全面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析|史|料|

古先民平(公平)其政者,莫遂(达到)于秦。秦皇负扆(帝位)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所任将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末俗以秦皇方(比)汉孝武(汉武帝)……自法家论之,秦皇为有守。非独刑罚依科也,用人亦然……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孝武一怒,则大臣莫保其性……世以秦皇为严,而不妄诛一吏也。由是言之,秦皇之与孝武,则犹高山之与大湫也……独秦制本商鞅,其君亦世守法……非草茅、搢(缙)绅所能拟矣。 ——摘编自章太炎《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初编》[探究1]指出材料中所论秦皇“秦制”建设的特点,并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提示]特点:中央集权,不行分封制,不行世官制,平政守法。观点:肯定秦始皇功绩。|明|史|论|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条件、主要特点及影响(1)形成条件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小农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王室衰微、诸侯割据的教训,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2)主要特点皇权独尊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官僚政治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行政管理系统。各级官僚机构不再由贵族垄断,其主要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高度集权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官员以皇权为中心,各司其职,相互监督,最终集权于皇帝家国同治九卿中奉常、郎中令、宗正、少府等官职为皇帝专设,为皇家服务。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3)影响积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消极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专制统治易形成暴政和腐败;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和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重点关注(二)汉承秦制,颇有损益|析|史|料|

材料一西汉国家制度基本沿袭秦朝而略有增益,但在施政方面则吸取了秦朝速亡的教训,不再全盘遵用法家的政治理论。西汉前期,以道家的“黄老无为”思想为治国主导方针。汉高祖在位期间,国家制度初步奠定。职官设置大体沿袭秦制,但地方上仍分封了一批功臣、宗室为诸侯,封国与郡县并存。摘取秦法的部分内容因时损益,颁布了比较简明的《九章律》。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汉武帝时,把全国分为十三个州作为监察区,每州设一个刺史负责监察。刺史级别不高,官秩(级别)不过六百石,约等于中下等县令。但他位卑权重,可代表中央,监察二千石的地方高官、豪强势力,甚至诸侯王。——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探究2]根据材料,概括汉朝前期“汉承秦制,有所损益”的表现。[提示]表现:汉承秦制:职官设置上如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有所损益:政治理论上,如汉初的黄老思想,汉武帝时期的尊崇儒学;实行郡国并行和刺史制度;法律方面颁布简明的《九章律》等。|明|史|论|

“汉承秦制,颇有损益”的表现汉代在总体上继承了秦代制度,又对秦制作了某些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央集权制度:汉承秦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等制度。(2)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制:西汉建立至汉武帝以前的中央行政制度,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模式。汉武帝时出现了由皇帝的侍从、秘书等人组成的中朝,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外朝。(3)监察制:秦代在中央设御史大夫,管理国家的监察事务,在地方设置监察御史。汉武帝时期设立刺史,刺史代表中央巡查地方,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豪强大族。(4)郡县制: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但以郡县制为主。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最终解决了王国问题。东汉时期,作为监察区的州逐渐变成地方一级行政机构,郡、县二级制演变为州、郡、县三级制。(5)法律、赋役、兵役和选官制度:汉代在秦代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以加强对民众的控制。重点关注(三)秦汉时期大一统的历史特征|析|史|料|

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汉武帝时代,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中国开始以文明和富强的政治实体和文化实体闻名于世……汉武帝时代的政治体制、经济形式和文化格局,对后世都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影响。——摘编自王子今《秦汉史:帝国的成立》[探究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国家在经济上和思想上采取的措施。分析汉武帝的措施对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何历史意义。[提示]措施:经济上,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思想上,尊崇儒术,实行思想大一统。意义: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巩固,奠定了两千多年的中华版图基础;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思想统一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影响深远;开通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明|史|论|

秦汉时期大一统的历史特征(1)高度集权的“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基本形成,并且经历了多次社会动荡的历史考验而愈益完备。以丞相为统领的中央王朝百官公卿制度和以郡县制为主体的地方行政管理形式逐渐完善。选官制度的进步,满足了行政体制的人才需求,也促进了社会不同等级的流动。社会各阶层的国家意识有鲜明的文化表现,特别是士人的参政议政热情有了新的提高。(2)以农耕经济和畜牧经济为主体形式,包括渔业、林业、矿业及其他多种经营结构的经济形态逐步走向成熟,借助交通和商业的空前发展,各个基本经济区互通互补,共同抵御灾变威胁,共同创造社会繁荣,物质文明的进步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所提高。(3)秦文化、楚文化和齐鲁文化等区域文化因子,在秦汉时期经长期融汇,形成了具有统一风貌的汉文化。儒学正统地位的建立和巩固,国家教育体制的逐步健全,成为适应专制主义政治需要的文化建设成就的重要标志。社会普遍的文化资质有所改善,儒学道德倾向在民间形成了普及性的影响。重点关注(四)两汉文化的特点|析|史|料|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造成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秦汉时期的最高统治者,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并构筑了统一的制度文化。秦汉时期的思想家也全力以赴地弘扬:“《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摘编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探究4]根据材料,概括中华文明的鲜明特征及其在秦汉时期形成的原因。[提示]特征: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原因:“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秦汉时期的最高统治者和政府的选择与努力;秦汉时期大一统思想的宣扬和倡导。|明|史|论|

两汉时期的文化特点(1)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两汉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稳定了大一统的秩序,形成了文化的趋同与统一;两汉又是多民族的、疆域辽阔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和地区的人们具有各自的个性特征。统一前提下的多样性,使中华文明更加绚丽多彩,并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两汉时期,由于中外交通的发达,中国大规模地吸取了外来文化,特别是张骞出使西域以后,中亚、印度文化随着丝绸之路流入中华。中华文化广泛外传,不仅形成东亚文化圈,还向西传到西域乃至欧洲。(3)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两汉时期,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九章算术》的问世,表现出中华民族的非凡智慧;中医、中药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医药学独特的辩证理论体系,这都表明两汉时期的文化处于世界的先进行列。(4)气势恢宏:两汉时期,涌现出一批令世界瞩目的文化成果,如史学辉煌巨著《史记》,气势恢宏的汉赋等。这些成就都表现出汉人充满自信、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统一王朝的恢宏气势。知能强化训练/自主练·提素养题点全训随堂训练1.(2023·浙江6月选考)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秦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相继灭掉六国,进而开创了“海内为郡县”“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局面。这表明(

)A.分封制度的终结B.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形成C.宗法制度的湮灭D.中华文明起源到早期国家形成的重大转变答案:B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裂动荡,秦统一六国,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形成,B项正确;分封制度在之后的朝代中仍有实行,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模式的基本形成,并不是突出宗法制度的湮灭,排除C项;秦朝并不属于早期国家形态,排除D项。2.(2023·浙江省重点中学联盟适应考)阅读下图“秦巩固统一的举措”,其中①、②、③处分别是(

)A.统一度量衡;迁徙六国贵族豪强;中外朝制度B.修驰道、直道;整顿社会风俗;三省六部制C.修驰道、直道;迁徙六国贵族豪强;三公九卿制D.统一度量衡;实行察举制;三公九卿制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修驰道、直道是巩固统一的措施,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可以削弱六国原贵族豪强的地域意识,与皇帝制度并列的是三公九卿制,C项正确;汉武帝以后实行中外朝制度,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实行于唐代,排除B项;汉武帝时实行察举制,排除D项。3.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

)A.农耕技术的推广

B.商业交往的便利C.军事战争的需要

D.礼乐制度的重建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与书数、射御等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战马对军队非常重要,故汉代设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服务于军事战争的需要,C项正确;农耕主要是铁犁牛耕,排除A项;汉代采取的是重农抑商政策,不会因为商业而专门设立相马术,排除B项;相马术跟礼乐制度的重建无关,排除D项。4.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A.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

B.家国同构模式改变C.“大一统”的观念开始出现

D.华夏认同不断增强文献记述出处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贾谊《过秦论》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疆宇《后汉书·班固传》答案:A

解析:“秦并海内……以养四海”指秦统一全国,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拨乱诛暴……成于汉家”指刘邦灭秦,建立西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加强;“接汉绪……恢复疆宇”指东汉延续了西汉国家的统一,即强调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故选A项;秦汉时期家国同构模式并未改变,排除B项;正式提出“大一统”是在春秋时期,“开始”说法错误,排除C项;华夏认同观念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5.汉武帝时期,“以均输调盐铁助赋”,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但汉武帝常年对外用兵,还前后巡游二十余次,仅一次巡游“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这一时期国家财政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主要是由于(

)A.朝廷过度干预经济

B.国家经济资源枯竭C.盐铁官营不合时宜

D.只重开源未能节流答案:D

解析:“以均输调盐铁助赋”的意思是用均输令所征收的商业运输税以及调盐铁专营收入补贴赋的不足,这属于汉武帝时期在财政方面的开源行为,“汉武帝常年对外用兵,还前后巡游二十余次”“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则说明汉武帝时期的财政开支巨大,所以国家的财政没有得到根本好转,其原因由材料可看出是由于当时只注重了开源,而未做到节流,故选D项;A、B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盐铁官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有利于缓解当时的财政危机,不能简单评价为“不合时宜”,排除C项。6.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答案:B解析:据材料“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可得出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B项正确;察举制,确立于汉武帝时期,排除A项;东汉后期各州刺史、州牧开始正式划地自治,掌握辖区内军政财大权,而朝廷对此已经无能为力,不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排除C项;材料此举增强了地方州长官的权利,弱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排除D项。通史阶段评价一、选择题1.战国后期,荀子到秦国访问,他对人讲述访问观感时说:“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据此可知,荀子认为秦崛起的原因是(

)A.士阶层的崛起

B.良好的吏治C.法家思想的推行

D.强大的战斗力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可知,秦国士大夫不结党营私,说明当时秦国吏治清明,说明荀子认为良好的吏治为秦的崛起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秦国吏治清明,并非士阶层的崛起,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法家思想、秦强大的战斗力,排除C、D两项。2.(2023·金丽衢十二校联考)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统治期间,秦始皇采取了许多先进的决策,开创了许多具体的制度,这些决策和制度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选项中,由秦朝开创的具体制度是(

)A.郡县制度

B.官僚制度C.皇帝制度

D.刺史制度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最早确立了皇帝制度,通过多种具体规定和礼仪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C项正确。3.(2023·杭州冲刺卷)秦汉时的中央官制习惯上被概括为“三公九卿”。秦朝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管理皇帝家族事务C.管理全国军务D.代表皇帝管理地方官员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丞相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三公相互配合,相互牵制,A项正确;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排除B项;太尉管理全国军务,排除C项;郡守代表皇帝管理地方官员,排除D项。4.(2023·诸暨月考)《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秦在这些边远地区设立郡县,并且直接任命郡守和县令。下列关于该做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A.大大提高了秦朝中央对边远地区的掌控B.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岭南地区的开发治理C.这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D.彻底解决了割据势力对中央统治的威胁答案:D解析:“彻底解决”说法过于绝对,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秦在南方边疆地区设立郡县,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岭南地区的开发,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管辖的开始,A、B、C三项不符合题意。5.(2023·余杭区重点中学检测)柳宗元的《封建论》:“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属)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材料中“公天下之端”指的是(

)A.“废分封,行郡县”

B.“明法度,定律令”C.“六王毕,四海一” D.“设三公,置九卿”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郡县长官皆由皇帝来任命,不能世袭,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A项正确。6.(2023·浙江省北斗星盟考前联考)“秦朝最高的监察官是御史大夫,他单独开府办事。在中央,他领导着御史中丞和侍御史,上督丞相,下察百官;在地方,他通过派往地方的监御史,监察地方行政官员。监御史由中央御史系统派生而来,也有专门的官署,称‘监府’,一般不隶属地方衙门。”这说明秦朝(

)A.创立巡视监察制度 B.监察体系相对独立C.监察官员位卑权重

D.官僚政治开始形成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他单独开府办事”“监御史由中央御史系统派生而来,也有专门的官署”“不隶属地方衙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体系,这个体系独立于行政和军事机构之外,反映了监察体系相对独立,B项正确。7.(2023·杭州地区重点中学高三联考)如图是“秦铜诏铁权”,上面刻有篆字:“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由此可知,此物件可用于研究(

)①秦灭六国的史实②秦朝郡县制的设置③秦代衡器的标准④秦朝的文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铜诏铁权”属于秦代文物,“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可以说明秦灭六国,①正确;“秦铜诏铁权”是实行统一度量衡政策的典型衡器文物,③正确;“秦铜诏铁权”刻写的是小篆,属于秦朝的文字,④正确;“秦铜诏铁权”并未提及郡县制相关内容,②错误;故选C项。8.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始皇帝并吞六国之后,进而废置各国的王室和封建贵族,并由秦国的官僚处理政事,这项激烈的措施使得这些牺牲者感到难以忍受之苦,这些强硬作风使他们因敏锐地感受到失去独立而更加难以忍受。”由此可知,秦二世而亡(

)A.在于凝聚力的缺失B.统治者的残暴是主因C.源于统治疆域扩大D.由治理举措过激而致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灭六国后的措施并没有使原六国贵族对新王朝产生认同感,因而学者认为秦二世而亡与凝聚力的缺失有关,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据所学可知,秦朝灭亡的主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材料也未体现统治者的残暴是秦二世而亡的主因,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推知秦二世而亡是因为统治疆域扩大,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能得出秦二世而亡是因为治理举措过激而致,排除D项。9.(2023·浙江十校联盟联考)张岂之在《中国历史》中写道:“自陈胜起事到秦亡,起义军始终被称为‘关东盗’(注:关东指河南函谷关以东地区),关中地区未曾燃起一星反抗的火花。”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关中地区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富裕B.关中地区民风淳厚,不喜战争C.关东地区为六国旧地,反秦意识强烈D.关东地区文化落后,民风彪悍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末农民起义战争在地域上的特点是都发生在关东地区,关中地区未发生反秦斗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可能是秦灭六国后,其统治激起了六国民众和贵族的强烈不满,再加上原六国民众和贵族对新建王朝的不认同心理,导致了关东地区反秦斗争如火如荼地开展,C项正确。10.(2023·温州二模)史载,汉文帝对大臣说:“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今犯法已论,而使毋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及为收帑,朕甚不取。其议之。”有司皆曰:“陛下加大惠,德甚盛,非臣等所及也。请奉诏书,除收帑诸相坐律令。”这体现了(

)A.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B.援礼入法的指导思想C.休养生息的施政理念D.重视教化的时代追求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汉文帝对于刑罚连坐的严苛规定不满,经大臣商议后,取消了刑罚连坐的律令,体现了汉初时期休养生息的施政理念,C项正确。11.(2023·杭州学军中学模拟)下图是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线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引发农牧界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边疆政策的影响B.郡县制度的实行C.北方气候条件的恶化D.丝绸之路的开辟答案:A解析:由于秦朝时期为抵御匈奴,修筑长城,汉武帝时期北击匈奴,可以看出秦汉时期农牧界线向北移动明显,A项正确;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与之关系不大,排除B项;北方气候条件恶化,农牧界线会向南移动,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主要是政府边疆政策的影响,丝绸之路的开辟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12.(2023·宁波二模)《史记》是西汉史学的代表性成就。有史家将其记述人物籍贯的内容摘录如下:“陆贾者,楚人也”“彭越者,昌邑人也”(张守节正义:“汉武更山阳为昌邑国。”)“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A.以郡为籍贯成为当时惯例B.一度出现以封国为籍贯的现象C.西汉中期,战国遗风犹存D.反映了西汉区域观念的变化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在西汉时期存在以封国为籍贯的方式,以郡为籍贯没有成为当时的惯例,A项符合题意;据材料“楚人”“昌邑”可知,一度出现以封国为籍贯的现象,排除B项;材料中以封国为籍贯的现象体现出战国遗风,排除C项;材料中当时存在以封国为籍贯的现象,也存在以郡为籍贯的现象,反映了西汉区域观念的变化,排除D项。13.(2023·镇海中学模拟)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建议汉武帝设立太学,因为“太学者,贤士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这个建议被汉武帝所接受。按照规定,太学设5个五经博士(诗、书、礼、易、春秋)。博士的弟子由太常选择,由官府提供生活费,朝廷会根据学生考试成绩授予相应官职。据此材料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太学设立是汉朝“尊崇儒术”的体现B.太学具有培养行政人才的职能C.太学的设立有利于文化的保存与传播D.太学是中国最早的官立学府答案:D解析:中国早在夏朝就有官办学校,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从太学五经博士的设置可知,汉朝“尊崇儒术”,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太学生考试合格后可以授予官职,所以太学有培养行政人才的职能,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太学有利于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4.(2023·浙江模拟预测)西汉册封西域诸民族政权的君长和部落首领,“最凡国五十。自译长、城长、君、监吏、大禄、百工、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凡三百七十六人”,这些受封的官职是真实归附西域都护统辖的实职官员。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西汉(

)①注重利用原有统治系统治理西域②加强与西域各民族政权的平等交往③在西域推广了汉地的郡国并行制④对西域各地实行分而治之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D解析:材料“西汉册封西域诸民族政权的君长和部落首领”体现的是西汉时期注重利用少数民族的原有体系进行治理,①不符合题意;加强与西域各民族政权的平等交往、在西域推广了汉地的郡国并行制以及对西域各地实行分而治之的说法均与材料无关,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项。15.(2023·天域协作体联考)有学者认为,汉王朝在疆域范围、军事实力、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全面领先于世界,对后世都有深远的影响。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①科技成果众多,数学、农学、医学、天文学方面都有突出成就②对外交往打通陆海两个通道,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波斯湾③东汉窦宪出击北匈奴,取胜后刻铭燕然山,北匈奴数败之后西迁远方④已经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A.①③

B.②④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A解析:汉朝时期科技成果众多,数学、农学、医学、天文学方面都有突出成就,如《九章算术》《神农本草经》、蔡伦改进造纸术等,①正确;东汉窦宪出击北匈奴,取胜后刻铭燕然山,北匈奴数败之后西迁远方,对后世疆域奠定产生重要影响,③正确;对外交往打通陆海两个通道,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并非波斯湾,②错误;秦汉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汉朝时期并未形成,④错误;故选A项。16.汉光武帝时,把三公的职责移到尚书台,“(三公)虽当其名而无其实。选举诛赏,一由尚书,尚书见任,重于三公”。据此可知,东汉初年(

)A.出现了尚书位高权重现象B.形成了新的中央行政中枢C.提高了王朝中央行政效率D.改变了中朝专权独断局面答案:B解析:据材料“(三公)虽当其名而无其实。选举诛赏,一由尚书,尚书见任,重于三公”可得出东汉通过提高尚书台的权力来限制丞相,使权力中枢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新的中央行政中枢,B项正确。17.战国时期以来,女娲传说和伏羲传说分别流行于我国的南北各地。从西汉开始,他们或被演绎成兄妹关系,或被演绎成夫妻关系,“伏羲鳞身,女娲蛇躯”的主题成为常见于文人诗赋、砖石和绢画的基本题材。这一变化反映了汉代(

)A.华夏认同观念的加强

B.南北文化的进一步交融C.区域间经济往来频繁

D.文学创作源于神话传说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西汉开始女娲传说和伏羲传说由之前的分别流行于我国的南北各地变为被演绎成兄妹关系或夫妻关系,这反映了汉代南北文化的进一步交融,B项正确。18.(2023·温州适应性考试)有学者认为,历史素材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特定时空点上的历史素材,第二类是有关特定时段或特定空间内的历史素材,第三类是不受时空限定的历史素材。下列属于第三类历史素材的是(

)A.公元前140年,汉武帝继位B.汉武帝当政时,人口增殖,经济富庶,国家强盛C.西汉社会积聚了多种矛盾:贫富分化、土地兼并D.司马迁感慨“物盛而衰,固其变也”答案:D解析:第三类历史素材不受时空的限定,据题意可知,司马迁感慨“物盛而衰,固其变也”指事物繁盛以后则将衰败,未体现时空限制,D项正确;A项属于特定时空点上的历史素材,排除;B项属于特定时段的历史素材,排除;西汉社会矛盾属于特定时段的历史素材,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材料二(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摘编自《汉书·董仲舒传》(1)三则材料反映了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有哪些?(2)根据材料可知,在这一趋势下,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答案:(1)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由学术自由到文化专制。原因: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2)措施: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努力用自己学派的学说统一思想;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20.(2023·台州二模)“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历史观、民族观与天下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三代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