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完整_第1页
女性主义完整_第2页
女性主义完整_第3页
女性主义完整_第4页
女性主义完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eministTheoriesBy赵晓彩Outline导论“女权主义”(Feminism)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泛指女性有关争取与男性同等的社会权利的主张;后传到英美,逐渐流行起来。经日本中介传到中国,定名为女权主义,其研究眼于男女社会权利的平等。20世纪80年代,人们用“女性主义”代替女权主义,含有侧重争取男女之间文化与精神平等的意思。导论女性主义批评首先是一种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其次,批评在这里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具有纯粹的文本批评意义,即通过对具体的文本的研究,揭示出其中隐含的性别歧视和女性意识的内容;其二:具有社会批评的意义,即通过对文本内容的研究,批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导论女性主义批评关注文学活动与性别的关系,揭示了文学活动受制于性别差异的事实。当代文学、文化研究尤为关注阶级差异、性别差异和种族差异的影响。凯特·米莉特:“这种文学批评将把文学孕育和产生放到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中来考察。”导论——概况乔纳森·卡勒:“女性主义批评这个名称应该运用来批判所有关于性的压抑的批评流派。”阿里逊·莱特:“女性主义批评家的任务是披露‘性别歧视’,在每一个文学文本里以不同的力量予以展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发生文化转向的标志之一。女性主义的发展演变女性主义是针对妇女不平等和两性伦理问题所发起的思潮或运动。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缘起,可追溯到中世纪,贵族妇女和女修士在其著述中讨论女性和圣母所象征的慈悲与爱欲精神。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提出的“人权”观念,已潜在地包涵女性人权因素;“人人平等”包括“男女平等”。最初“男女平等”思潮主要由男性先行者们策动和领导的,如彼特拉克、薄迦丘、蒙田、乔叟等女性主义的发展演变女性主义对政治权利的诉求:18世纪末知识女性和中产阶级女性首先诉求平等权即公民权。19世纪开始出现有组织的妇女解放运动。19世纪中后期政治女性主义思潮和运动达到高潮。这个时期的女性主义特点在于对政治权力的诉求。从政治女权主义到文化女性主义文化女性主义关心的问题是女性在文化中的地位,其矛头所向是父权制文化,而不仅仅是某种社会制度和社会习惯。文化女性主义认为女性解放不能只在既定的社会结构和机制中争取平等,因为决定这种状况的根源在于父权制及其意识形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女性主义在文化批判领域中的延伸。女性主义批评三个浪潮进入19世纪后,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封建社会文化对人类精神的束缚逐渐松动。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妇女要求在家庭中具有同男子相等地位的呼声越来越高,女权运动开始萌芽第一次浪潮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女权(妇女解放)运动焦点一:为女性争取选举权焦点二:女性应该受教育焦点三:女性就业问题(但女性传统的性别角色规范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变,女性文学处于一种自在自为状态)代表人物:弗吉尼亚·伍尔夫(Viginia

Woolf)

西蒙·德·波伏娃(SimonedeBeauvoir)弗吉尼亚·伍尔夫(Viginia

Woolf)

弗吉尼亚·伍尔夫(Viginia

Woolf)(1882-1941),英国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她在1929年出版的重要著作《一间自已的房子》(ARoomofOne’sOwn)为女性主义批评奠定了基础。按照玛丽·伊格尔顿(MaryEagleton)的说法,伍尔夫是”当代[女性主义]争论开创之母”弗吉尼亚·伍尔夫(Viginia

Woolf)重要理论:①她肯定女性文学传统,认为女性文学有不同于男性文学的独特题材、语言和风格,但是女性文学传统由于收到父权制权威的压抑而表现出被迫中断和不具有连贯性等特点。这初步显示了批评家对男性中心文学史的不满;②她深入剖析了女性文学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社会现实根源,即经济不独立。她用社会学的批评方法抨击了男权社会对妇女创作才能的压抑;③她提出“双性同体”思想。她认为没有纯粹的男人和女人,“双性同体”才是理想的人格形象,双性的和谐是文学创作最理想的状态。这一思想是对男女二元对立观念的解构,也显示了对男性中心的单一标准的抗议。弗吉尼亚·伍尔夫(Viginia

Woolf)伍尔夫的主要贡献:她认识到性别、身份是一种社会建构,能够受到挑战和发生形变,关于女性主义批评,她一直探索的主要是女性作家面临的问题。

西蒙·德·波伏娃西蒙·德·波伏娃(1908-1986)是享誉世界的法国著名作家,当代最负盛民的女性主义者。她的出现标志着女性主义从“初潮”滑向“二潮”的历史时刻。

西蒙·德·波伏娃《第二性》是是她获得世界性成功的一部巨著,是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意志、智慧的一本书,被誉为女人的“圣经”,成为西方女人必读之书。书中提出:“一个人之所以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的”。即,女人不是先天的,是后天造成的,是传统的习俗和男权社会的需要造就了女人。女人被降低为男人的附属品,她们放弃了作为人的独立自主性,成为第二性。此书充塞着初潮阶段的“物质主义”,但它也认识到两性之间在利益上有广大的不同,并严厉抨击男人在生理、心理与经济是那个对女人的歧视,从而昭示了二潮女性主义的到来。她分析了法国五位男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她认为这些男最佳虚构了女性形象是虚假的关于“女人的神话”。她关注男性笔下的女性形象的做法为后来的女性批评提供了极好的范例。第二次浪潮时间:20世纪60-70年代,兴起于美国。(也有观点认为持续到80年代)目标:批判性别主义,性别歧视,男性权力。运动基调:消除两性差别标志:1963年贝蒂·弗里丹(BettyFriedan)出版的《女性主义的神秘》代表人物:凯特·米利特(KateMillett)伊莱娜·肖瓦尔特(ElaineShowalter)凯特·米利特(KateMillett)凯特·米利特(KateMillett)伊莱娜·肖瓦尔特(ElaineShowalter)

《她们自己的文学》肖瓦尔特勾勒出女性作家的文学史;同时由生产出了一种文学史,表明她们的物质的、心理的、意识形态的决定因子的形构;还提出了一种(与女读者相关的)女性主义批评以及(与女作家相关的)女批评家(gynocritics).伊莱娜·肖瓦尔特(ElaineShowalter)观点:虽然不存在固定的、固有的女性的性或女性想象力,但毕竟女性写作与男性写作之间有深刻的差异,而整个写作的传统都被男性批评家忽视了:”女性传统丧失的大陆正像大西岛一样从英国文学的海洋中升起来了”。她把这个传统分为三个阶段。①“女性的”阶段(feminine,1840-1880),包括了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和乔治·艾略特,这一阶段,女作家模仿并内化主导的男性审美标准,该标准要求女作家人人都是淑女。②“女性主义的”阶段(feminist,1880-1920),包括了伊丽莎白·罗宾斯和奥利弗·施莱娜等激进的女性主义女作家,她们抗议男性价值,鼓吹就爱努力分离主义的独立乌托邦和妇女参政的姐妹团体。③“女子”阶段(female,1920年以后),这一阶段继承了前两个阶段的特点,在一个自我发现的时期,发展出一种特别的女子习作和女子经验。第三浪潮(后现代女性主义流派)时间:20世纪80/90年代,产生于美国。欧美女性主义被指责为白人中产阶级女性精英的意识形态,受到来自同性恋、第三世界理论主体、生态主义和其他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攻击。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赋予女性主义新的机遇。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入多元化时代女性主义三个阶段的特征第一阶段:要求在父权制社会中获得同男人平等的权利。第二阶段:差异派女性主义,强调性别的差异和女性的独特性,颂扬女性本质,并以差异为名否认男性秩序。第三阶段:拒绝形而上学的男女二分法,提倡三个阶段的女性主义方法相互融合或同存于同一个历史时间之内。注意女权、女性、女人的统一。女性主义派别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发源于17世纪的社会契约论,以西欧的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为背景,自由主义思想是其理论基础。妇女的屈从地位根源于一整套社会习惯和法律限制。主张女性与男性享有同等的法律与政治权力,关注公共领域中的女性问题。代表人物:玛莉·渥斯顿克雷福特(

MarryWollstonecraft),米尔(JohnStuartMill),BettyFriedan,布鲁斯等。主要观点一、理性和能力等同论(1)女性和男性具有相同的理性,理性是公民资格的基础。(2)性别的不平等不是天生的,女性的屈从地位是早期的历史野蛮时代的产物,是一群人压迫另一群人的结果,女性的能力看上去比男性低,是长期的社会压迫和错误教育的结果,是压抑一方激励另一方的结果。(3)Betty

从女性的家庭角色展开结构和批评,她指出,男女之间兴趣和能力的差别都不是天生的,是教育造成的,至少是被夸大了。(4)布鲁斯从男女之间的差异性来论证男女平等。她指出,女性可以和男性一样进行理性思考,因而完全有资格占据高职位的工作。二、权利和机会同等论(1)女权主义者关注不公正的法律和教育机制,主张纠正这些不公正。她们认为女性之所以显得智力低主要是缺少教育机会,受压迫也是缺少机会和教育。(2)强调女性必须要和男性一样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进入公共领域活动,同时男女应该共同承担家务。三、女性个人奋斗论(1)不主张对女性实行保护性立法(2)在一个公平的社会里男女都应该拥有同等的竞争机会,她们认为如果女人得到了和男人一样的竞争机会,她们将会成功,她们不太看重社会结构因素对于妇女的影响,而认为社会障碍是可以被个人的努力和政府的干预所克服的。(3)从追求同样的平等向从差异性中追求平等转变。评价优点:促进妇女的觉醒,推动妇女的发展,激励广大妇女为获得男女平等的权利而斗争,为之后的女权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不足:(1)忽略家庭和私人生活领域的权力关系(2)以男性规范为标准,忽略了女性的独特价值(3)只是对于现存的法律和教育上的改革和斗争,未触及社会的本质和父权制的核心(4)单纯依靠女性个人的努力去改变,忽略了女性的不利地位和群体行动的重要性。激进的女性主义激进的女性主义: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主张革命而非改良。关注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生育问题;女性问题源于父权制度及其文化。不仅要推翻父权制的法律和政治结构,而且需要铲除父权制的社会和文化制度。代表人物:费尔斯通,米丽特,伊利格瑞,凯瑟琳等主要观点(一)改变生育机制论女权主义者最初认为,要铲除性别压迫就必须先铲除其生理基础,只有消除生理差异才能进而消除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和性别歧视。提出要建立以妇女的生活经验和身体经验为基础的亚文化对女性采取必要的保护性措施主要观点(二)父权制压迫理论女性受压迫的根源是父权制,而非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是建立在男权文化的基础上的,主要支柱是“性政治”(三)个人的就是政治的高度重视存在于个人领域的性别压迫(四)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融合提出建立一个双性一体(androgoynous)的平等社会,试图消除男性和女性的社会性别差异,以此来消除性别歧视。评价激进的女权主义以一种新的社会视角来解释社会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理论,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它是女权主义流派中唯一一个将矛头指向男性的理论。但由于过于关注女人本身,忽略了对妇女受压迫的社会、历史、经济层面的分析批判,强调男女对立的一面,没看到男女的同一性。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女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寻找女性被压迫地位的根源,从经济角度探讨了女性从属地位的原因。代表人物:朱丽叶•米切尔(JulietMitchell)、盖尔•卢宾、凯琳•萨克斯、查尼•盖泰尔(Charnie

Guettel)、凯特•米利特等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主要观点一、私有制:妇女受压迫的根源

(1)恩格斯认为,妇女受压迫的产生,私有制是导致妇女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是根源。妇女受压迫、从属地位是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制度的产物;性别的不平等与社会经济的不平等有密切的联系。

(2)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认为,妇女受到的压迫在与私有财产制的经济结构,并与资本剥削劳动劳动具有相同的形式;夫妻关系不是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是经济条件为基础。(3)妇女进入有偿劳动市场,参加劳动对男性的经济依赖才会消失。孩子的公共抚养以及家庭劳务的共同分担才能使女性充分就业。主要观点二、有偿家务劳动论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认为,妇女受压迫的原因不完全是私有制,而是由于有薪水的劳动与无报酬的家务劳动的分离;他们强调要使妇女摆脱压迫,必须打破公共劳动与家务劳动的界线。在有关家务劳动是否有偿的方面,有两种不同观点。美国女权主义者认为,有偿家务劳动会使妇女与世隔绝;使夫妻关系、母子关系商品化;使劳动力的性别分工固定化。英国等欧洲国家认为,政府为主妇付费的要求,有助于提高主妇对于家务劳动的重视,通过家务创造劳动力价值。三、妇女解放的最终目标:全面自由发展该理论指出,在阶级社会中,首先必须消灭剥削阶级的统治,人类的平等包括男女平等才会成为可能。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所争取的平等主要使权利和地位的平等,即男女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教育上、社会上和家庭中享有同等的地位和权力,这种平等带有资产阶级法权特征。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男女平等才会真正实现。评价优点:探讨了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并将忽视的家务劳动揭示出来,强调家务劳动的经济价值和妇女作为劳动力后备军的特殊意义。批评:没有看到人口生产和妇女生育养育对生产活动的决定性作用。他将妇女受压迫简化为经济剥削问题,忽略了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的作用。缺少对男女差异性的重视。后现代女性主义

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理论在法国首先兴起,1968年这一思潮出现在女性主义之中。主要由有色人种妇女、工人阶级妇女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学者对西方女权主义展开的反思和批判组成。它否定自由女权主义、激进女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普适性,强调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女性经验的独特性,强调语言、妇女生活经验和主客体的性别研究是重要的发展理论的源泉。第一,质疑“妇女”的概念,强调妇女间的差异,要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异。第二,讨论有关全球和地方的差异,特别是地方文化的张力。第三,强调反抗的力量。后现代女性主义

法国的后现代女性主义代表人物有:克里斯蒂瓦(JuliaKristeva),埃莱娜·西苏(HeleneCixous),伊利格瑞(LuceIrigaray)等后现代女性主义的思想渊源:福柯、拉康和德里达。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主要观点:(1)挑战关于解放和理性的宏大叙事,否定所有的宏大理论体系(grandtheories)。对于“女人缺乏把握规模宏大的法则和原理的能力”这一说法,后现代主义者指出应当对我们的社会合法性所由建立的所有法则和原理做重新的审视。后现代女性主义向从启蒙时代开始形成的一整套现代思想提出挑战,其中包括像知识、理性和科学这样的范畴。它认为不存在普适性的人权,所有的人权都有文化和历史的意义特殊性和特殊的视角和立场。后现代女性主义还认为所有其他女性主义理论都是以偏概全,没有一个单一的女性主义理论。后现代女性主义

④后现代女性主义从根本上反对西方知识结构中最为根深蒂固的两分主义,提出整合的思维模式,其中包括为女性赋予价值的模式。反对二元提倡多元的模式;差异政治的模式(其中包括种族、民族、阶级、性别和性倾向的差异);以及重视他人的模式等⑤后现代女性主义不同意上述观点,而认为除了自然科学之外,所谓客观的真理只是个梦想,其实并不存在。所有的权力、理性、真理都是不清白的,都是某种价值观(或利益)的表现。主要代表人物伊利格瑞,她所做的两项工作是:打破男性气质与理性、普适性的联系,她认为女性的差异在男权制符号秩序中没有体现出来,女性的利益也没有得到法律和语言的服务。

(2)反本质主义的社会建构论,反对性别两分和性别不

平衡;而且反对性别概念本身,反对那种以为性别是天生的、不可改变的思想。后现代女性主义

(3)关于话语即权力的理论。后现代女性主义从福柯权利-知识形成学说获得的启示是:福柯的权力形成学说并不是权力理论或任何传统意义上的历史,而是反理论的(anti-theory)。它不是告诉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也不是为我们提供一个更美好社会的蓝图,而是为我们提供如何看待既存理论的视角,以及从权力作用的角度来分析它们的方法。后现代女性主义借用福柯关于标准化、正常化的思想,说明女性就是生活在这样一种社会压力之下,不仅要服从纪律,而且要遵从规范,自己制造出自己驯服的身体。

(4)关于身体(body)与性的思想。后现代女性主义向所有试图将身体的意义固定下来的性与性别差异理论挑战。关注主体、身体、话语和权力,关注文化塑造身体和主体的力量。(5)多元论与相对论的思想及其最终导致的个人主义政治。后现代女性主义发起了自传行动,倡导女性写作自我表现的文本。将个人的经验与政治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写作,要打破学院式的知识生产的传统形式。

对后现代女性主义批判对后现代女性主义批判:(1)对后现代女性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最尖锐的批判首先指向它的非政治或后政治(postpolitical)倾向,批评来自女性主义运动内部,其主要看法是:在女性刚刚成为她自身权利的主体之时,后现代主义就剥夺了女性在普遍人性中的权利。反对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人们反对对主体性的解构和对主观能动性的质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由哈索克(NancyHartsock)表达出来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把话语视为一切权力的所在,忽视了真实的身体和真实的性,而这些真实的身体是能够产生道德与政治上的压迫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不可能性。(2)质疑宏大叙事会减少知识的可能性。(3)对后现代女性主义的批评指向其认识论。(4)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还有它会导致多元主义、相对主义,最终导致个人主义政治,取消了女性主义政治,丧失了“女性”这个分类。(5)不少女性主义者是从后现代主义的男权意识这一角度来批判它。后现代女性主义批评的三个转变第一个转变:逐步扬弃在宏大叙述基础上的认识论第二个转变:从研究事物转向研究语言、文化和话语第三个转变:从强调男女平等转向研究妇女之间的差异三个转变的理论依据:拉康、福柯与德里达的影响福柯的权力和话语理论拉康的心理学和语言学理论德里达的差异/延异理论和解构理论从语言、文化和话语研究权力福柯:权力不是获得的或可共享的。权力不仅指官方的组织机构及其制度,而且存在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性和知识活动所结成的一切关系之中。应关注自下而上的权力形式。权力既有压迫性,又有创造性,权力关系中同时含有压迫和反抗。从语言、文化和话语研究权力话语是权力关系的关键。话语是维护权力的语言表现的诸系统,也是支持权力结构的思维方式。话语是社会历史和社会结构的产物。话语在权力关系中创造主体意识。话语不仅是语言,而且是文化和社会机构的工具,是实践,是由语言创造的事物。第三个转向始质疑对妇女一统性的认识,意识到妇女在其所处的具体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话语影响下,不可能是一统的。批判在女性认识上的排他性。少数族裔女性批判西方女性主义所继承的东西方差异观念中的西方中心主义。四种女性主义思潮比较女性问题的症结在于:妇女恶劣的法律地位(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经济和阶级压迫(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男权压抑(激进女性主义);以上关系之总和(后现代女性主义)。时期目标/基调代表人物代表流派结果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第一潮为女性争取选举权;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女性就业问题弗吉尼亚·伍尔夫(Viginia

Woolf);西蒙·德·波伏娃(SimonedeBeauvoir)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欧美妇女赢得了选举权、财产继承权、受高等教育权和经商权等基本权利20世纪60-70年代第二潮消除两性差别,并把这种差别视为造成女性对男性从属地位的基础贝蒂弗里丹(BettyFriedan)《女性的奥秘》(1963)1970年出版的凯特·米利特的《性政治》(KateMillett,SexualPolitics)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和激进主义女权主义已经认识到父权制在所有的社会中运行,它通过教育、文学和宗教这些手段的强化,使人们将其对妇女的压迫和歧视内化在心灵深处。20世纪70年代后期第三潮解构宏大理论体系;反对本质主义的社会结构论;关于话语即权力的理论;关于身体与性的思想;多元论、相对论的思想与个人主义政治。克里斯蒂瓦(JuliaKristeva),塞克瑟斯(HeleneCixous),伊利格瑞(LuceIrigaray))等后现代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文学和批评活动中,妇女作家和读者被认为一直是受压抑的。亚里士多德说,女人之为女人是因为她缺少某种特质。托马斯·阿奎那称女人是“不完善的男人”英国17世纪诗人邓恩则将阿奎那的说法解释为:男人以天神般的理智赋予杂乱无章的女性内容以明晰的形式。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三个阶段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三个阶段:A“妇女形象批评”

(women’simagecriticism)B“妇女中心批评”

(women-centeredcriticism)C“身份批评”

(identitycriticism)。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三个阶段A.“女性形象批评”考察女性作家的创作:女性角色在历史进程里产生微妙变化,女性生活经验的转化呈现,女性的审美特质运作等等。剖析传统男性作家作品对女性形象的失真刻画(天使或恶魔),以及男评论家对女性作品的批评方式。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三个阶段B.“妇女中心批评”,又叫“女作家批评”(women-centeredcriticism)关于文学经典和文学史的研究挑战父权制传统下的经典文学书目标准和文学史写作,父权文化权威对经典文学书目和文学史价值尺度的垄断。重新挖掘了大批被传统文学批评标准遗弃的女作家及其作品。旨在创建“她们自己的文学”,夺回重建经典文学书目和文学史的权力并付诸实践。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三个阶段C.“身份批评”对“女性中心批评”的反思。非白种女性批评,新增社会性别、阶级、宗教、政治、经济,以及个人心理生理因素等批评视角,产生了黑人女性主义、第三世界女性主义、同性恋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酷儿等多元化视角,鼓励每一个女性个体发掘自身的独特性,边缘女性人群受到关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多元格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因为依据的理论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英美女性主义批评更多地接受了英美文学批评的影响,主要立足于人文批评的角度法国的女性主义批评更多的是从语言和文本的角度研究文学,带有法国文学批评的文本主义倾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多元格局①英美女性主义批评更注重从社会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文学作品从妇女文学写作的历史来研究与女性主义相关的问题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带有较鲜明的政治批评的色彩代表人物: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Woolf)、凯特•米利特(KateMillett)、伊莱恩•肖瓦尔特(ElaineShowalter)②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关注文本和语言带有强烈的解构主义特点法国学派对所谓的“女性本质论”和“女性文学传统”持怀疑态度认为这种视角在客观上反而有可能维护父权制的文学史观代表人物: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deBeauvior)克里斯蒂瓦(Kristeva);西苏(Cixous);伊利格瑞(Irigaray)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多元格局西苏(Cixous)埃莱娜·西苏,法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戏剧家和文学理论家之一。在法国和英美等国家,她以诸多实验创作和先锋理论而闻名。1967年她发表了第一部小说《上帝的名字》1969年,发表小说《内部》。此后,她陆续发表了小说、剧作约50部,以及大量的女性主义方面的著述,都在国际学术界引起极大关注,被公认是一位与朱丽娅·克里斯蒂瓦、露西·伊利格瑞并驾齐驱的法国女性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西苏(Cixous):写作对于女性的意义:写作这一行为将不但实现妇女解除对其性特征和女性存在的抑制关系,从而使她得以接近其原本力量;这行为还将归还她的能力与资格、她的欢乐、她的喉舌,以及她那一直被封闭着的巨大的身体领域,写作将使她挣脱超自我结构,在其中她一直占据一席留给罪人的位置。西苏(Cixous)《美杜莎的笑声》:身体写作。描写身体(身体写作)女性通过身体将自己的想法物质化,她用自己的肉体表达自己的思想。“写你自己。必须让人们听到你的身体。只有到那时,潜意识的巨大源泉才会喷涌。”、“妇女必须通过她们的身体来写作。”双性同体:“炸毁它、扭曲它、抓住它,变它为已有,追逐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