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沥青结合料类材料的设计参数5.5.1沥青结合料应采用道路石油沥青或其加工产品,沥青类型应根据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荷载等级、结构层位和施工条件等确定。5.5.2极重、特重和重交通荷载等级公路、气候条件严酷地区公路,一级连续长陡纵坡路段,中面层和表面层宜采取优化混合料级配、选用改性沥青或添加外掺剂等措施。5.5.3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表面层宜采用高黏沥青或橡胶沥青,并采用适量消石灰或水泥替代矿粉。5.5.4表面层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6.0mm,中面层和下面层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小于16.0mm,基层沥青碎石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小于26.5mm。5.5.5季节性冻土地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表面层沥青低温性能宜满足下列指标要求:5.5.6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19.0mm的沥青混合料,宜在温度为-10℃、加载速率50mm/min条件下进行小梁弯曲试验。沥青混合料的破坏应变宜符合表5.5.6的规定。5.5.7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混合料应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并应符合表5.5.7的要求。二级公路可参照执行。5.5.8宜采用本规范附录F规定的单轴贯入试验方法测定沥青混合料贯入强度。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沥青路面、底基层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的沥青结合料类基层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的沥青混合料贯入强度,宜满足式(5.5.8-1)的要求。5.5.9粒料类基层沥青路面和底基层采用粒料的沥青结合料类基层沥青路面,沥青混合料贯入强度宜满足式(5.5.9-1)的要求。5.5.10沥青混合料应测试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检验水稳定性。两项指标应符合表5.5.10规定。水稳定性不满足要求时,可采取掺入消石灰、水泥或抗剥落剂,或更换集料等措施。5.5.11沥青混合料动态压缩模量应按本规范第5.1.4条规定,依据相应的水平确定:《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沥青结合料类材料的设计参数5.5.1沥青结合料应采用道路石油沥青或其加工产品,沥青类型应根据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荷载等级、结构层位和施工条件等确定。《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4.2.2沥青路面采用的沥青标号,宜按照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条件、路面类型及在结构层中的层位及受力特点、施工方法等,结合当地的使用经验,经技术论证后确定。4.2.2.1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山区及丘陵区上坡路段、服务区、停车场等行车速度慢的路段,尤其是汽车荷载剪应力大的层次,宜采用稠度大、60℃粘度大的沥青,也可提高高温气候分区的温度水平选用沥青等级;对冬季寒冷的地区或交通量小的公路、旅游公路宜选用稠度小、低温延度大的沥青;对温度日温差、年温差大的地区宜注意选用针入度指数大的沥青。当高温要求与低温要求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满足高温性能的要求。《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附录A《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附录A《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附录A5.5.2极重、特重和重交通荷载等级公路、气候条件严酷地区公路,一级连续长陡纵坡路段,中面层和表面层宜采取优化混合料级配、选用改性沥青或添加外掺剂等措施。《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序号结构层材料厚度(cm)1表面层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42黏层PCR改性乳化沥青,洒布量0.5kg/m2
3中面层AC-20C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64黏层PCR改性乳化沥青,洒布量0.5kg/m2
5下面层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86黏层PCR改性乳化沥青,洒布量0.5kg/m2
7下封层ES-2乳化沥青稀浆封层0.68透层PC-2乳化沥青,洒布量1.0kg/m2
9上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4.0MPa)2010下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4.0Mpa)2011底基层级配碎石(CBR≥100%)16总厚度74.6某高速公路主线(行车道、路缘带及硬路肩)及互通匝道的路面结构层次5.5.4表面层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6.0mm,中面层和下面层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小于16.0mm,基层沥青碎石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小于26.5mm。《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序号结构层材料厚度(cm)1表面层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42黏层PCR改性乳化沥青,洒布量0.5kg/m2
3中面层AC-20C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64黏层PCR改性乳化沥青,洒布量0.5kg/m2
5下面层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86黏层PCR改性乳化沥青,洒布量0.5kg/m2
7下封层ES-2乳化沥青稀浆封层0.68透层PC-2乳化沥青,洒布量1.0kg/m2
9上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4.0MPa)2010下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4.0Mpa)2011底基层级配碎石(CBR≥100%)16总厚度74.6某高速公路主线(行车道、路缘带及硬路肩)及互通匝道的路面结构层次混合料类型密级配开级配半开级配公称最大粒径(mm)最大粒径(mm)连续级配间断级配间断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沥青混凝土沥青稳定碎石沥青玛蹄脂碎石排水式沥青磨耗层
排水式沥青碎石基层特粗式-ATB-40--ATPB-40-37.553.0粗粒式-ATB-30--ATPB-30-31.537.5AC-25ATB-25--ATPB-25-26.531.5中粒式AC-20-SMA-20--AM-2019.026.5AC-16-SMA-16OGFC-16-AM-1616.019.0细粒式AC-13-SMA-13OGFC-13-AM-1313.216.0AC-10-SMA-10OGFC-10-AM-109.513.2砂粒式AC-5----AM-54.759.5设计空隙率注(%)3~53~63~4>18>186~12
热拌沥青混合料种类表5.1.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粗型和细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关键性筛孔通过率
表5.3.2-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混合料类型公称最大粒径(mm)用以分类的关键性筛孔(mm)粗型密级配细型密级配名称关键性筛孔通过率(%)名称关键性筛孔通过率(%)AC-2526.54.75AC-25C<40AC-25F>40AC-20194.75AC-20C<45AC-20F>45AC-16162.36AC-16C<38AC-16F>38AC-1313.22.36AC-13C<40AC-13F>40AC-109.52.36AC-10C<45AC-10F>455.5.5季节性冻土地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表面层沥青低温性能宜满足下列指标要求:1分析连续10年年最低气温平均值,作为路面低温设计温度。路面低温设计温度提高10℃的试验条件下,沥青弯曲梁流变试验蠕变劲度St不宜大于300MPa,且蠕变曲线斜率m不宜大于0.30。2当蠕变劲度St在300~600MPa范围内,且蠕变曲线斜率m大于0.30时,增加沥青直接拉伸试验,其断裂应变不宜小于1%。3以上都不满足时,采用弯曲梁流变试验和直接拉伸试验确定沥青临界开裂温度,临界开裂温度不宜高于路面低温设计温度。《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表5.5.6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技术要求气候条件与技术指标相应于下列气候分区所要求的破坏应变(με)试验方法年极端最低气温(℃)及气候分区<-37.0-37.0~-21.5-21.5~-9.0>-9.01.冬严寒区2.冬寒区3.冬冷区4.冬温区1-12-11-22-23-21-32-31-42-4普通沥青混合料,不小于260023002000T0715改性沥青混合料,不小于300028002500注:气候分区的确定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的有关规定。5.5.6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19.0mm的沥青混合料,宜在温度为-10℃、加载速率50mm/min条件下进行小梁弯曲试验。沥青混合料的破坏应变宜符合表5.5.6的规定。《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表5.5.7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次/mm)注:1.气候分区的确定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的有关规定。
2.当其他月份的平均最高气温高于七月时,可使用该月平均最高气温。
3.在特殊情况下,对钢桥面铺装、重载车特别多或纵坡较大的长距离上坡路段、厂矿专用道路,可酌情提高动稳定度要求。
4.对炎热地区或特重及以上交通荷载等级公路,可根据气候条件和交通状况适当提高试验温度或增加试验荷载。5.5.7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混合料应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并应符合表5.5.7的要求。二级公路可参照执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气候条件与技术指标相应于下列气候分区所要求的动稳定度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七月平均最高气温(℃)及气候分区>3020~30<201.夏炎热区2.夏热区3.夏凉区1-11-21-31-42-12-22-32-43-2普通沥青混合料,不小于8001000600800600T0719改性沥青混合料,不小于28003200200024001800SMA混合料,不小于普通沥青1500改性沥青3000OGFC混合料,不小于1500(中等、轻交通荷载等级)、3000(重及以上交通荷载等级)
3.0.6路面使用性能设计指标应满足下列要求:1按本规范附录B.1和附录B.2计算的沥青混合料层和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的疲劳开裂寿命,均不应小于按本规范附录A确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2本规范附录B.3计算的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不应大于表3.0.6-1所列容许永久变形量。《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表3.0.6-1沥青混合料层容许永久变形量(mm)基层类型沥青混合料层容许永久变形量高速、一级公路二级、三级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水泥混凝土基层和底基层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的沥青混合料基层1520其他基层1015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
5.5.9粒料类基层沥青路面和底基层采用粒料的沥青结合料类基层沥青路面,沥青混合料贯入强度宜满足式(5.5.9-1)的要求。《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
5.5.10沥青混合料应测试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检验水稳定性。两项指标应符合表5.5.10规定。水稳定性不满足要求时,可采取掺入消石灰、水泥或抗剥落剂,或更换集料等措施。《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5.5.11沥青混合料动态压缩模量应按本规范第5.1.4条规定,依据相应的水平确定:《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谢谢!2019年沥青路面材料设计参数一般规定沥青路面材料设计参数一般规定5.1一般规定5.1.1路面材料应根据公路等级、交通荷载等级、气候条件、各结构层功能要求和当地材料特性等,在技术经济论证基础上进行设计并确定材料设计参数。5.1.2各结构层的原材料性质要求和混合料组成与性质要求,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的有关规定,并应结合工程特点和当地经验确定。5.1.3路面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的确定可分为下列三个水平:1水平一,通过室内试验实测确定。2水平二,利用已有经验关系式确定。3水平三,参照典型数值确定。5.1.4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施工图设计阶段宜采用水平一,其他设计阶段可采用水平二或水平三;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可采用水平二或水平三。《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5.1.2各结构层的原材料性质要求和混合料组成与性质要求,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的有关规定,并应结合工程特点和当地经验确定。5.1.3路面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的确定可分为下列三个水平:1水平一,通过室内试验实测确定。2水平二,利用已有经验关系式确定。3水平三,参照典型数值确定。5.1.4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施工图设计阶段宜采用水平一,其他设计阶段可采用水平二或水平三;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可采用水平二或水平三。交通荷载等级极重特重重中等、轻回弹模量,不小于706050405.2.1路基顶面回弹模量的确定应符合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的有关规定。表5.2.2路基顶面回弹模量(MPa)5.2.2路基顶面回弹模量应符合表5.2.2的规定。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改变填料、设置粒料类或无机结合料稳定类路基改善层,或采用石灰或水泥处理等措施提高路基顶面回弹模量。5.2路基《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确定路基的设计参数注:路基标准状态下回弹模量取70MPa,回弹模量湿度调整系数Ks取0.95,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系数Kη取0.80,则经过湿度调整和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的路基顶面回弹模量为53MPa。确定底基层的设计参数材料类型和层位最佳含水率和与压实度要求相应的干密度条件下经湿度调整后级配碎石基层200~400300~700级配碎石底基层180~250190~440级配砾石基层150~300250~600级配砾石底基层150~220160~380未筛分碎石层180~220200~400天然砂砾层105~135130~2405.3.8最佳含水率和与压实度要求相应的干密度条件下的粒料回弹模量依据相应的水平确定:1水平一,采用重复加载三轴压缩试验测定,取回弹模量试验结果的均值。2水平三,按粒料类型和层位参照表5.3.8确定粒料回弹模量取值。注:材料性能好、级配好或压实度大的取高值,反之取低值。表5.3.8粒料回弹模量取值(MPa)《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确定基层的设计参数5.4.5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弯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应按本规范第5.1.4条规定,依据相应的水平确定:1水平一,按本规范附录E,采用中间段法单轴压缩试验测定。弯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的测定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T0851的有关规定。测试时水泥稳定类、水泥粉煤灰稳定类材料试件的龄期应为90d,石灰稳定类、石灰粉煤灰稳定类材料试件的龄期应为180d。弯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应取用测试数据的平均值。2水平三,参照表5.4.5确定弯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材料弯拉强度弹性模量水泥稳定粒料、水泥粉煤灰稳定粒料、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1.5~2.018000~280000.9~1.514000~20000水泥稳定土、水泥粉煤灰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土0.6~1.05000~7000石灰土0.3~0.73000~5000表5.4.5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弯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取值范围(MPa)材料弯拉强度弹性模量水泥稳定粒料、水泥粉煤灰稳定粒料、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1.5~2.018000~280000.9~1.514000~20000水泥稳定土、水泥粉煤灰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土0.6~1.05000~7000石灰土0.3~0.73000~5000表5.4.5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弯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取值范围(MPa)5.4.6结构验算时,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弹性模量应乘以结构层模量调整系数0.5。表5.5.11常用沥青混合料20℃条件下动态压缩模量取值范围(MPa)确定面层的设计参数《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沥青混合料类型沥青种类70号道路石油沥青90号道路石油沥青110号道路石油沥青SBS沥青SMA10、SMA13、SMA16---7500~12000AC10、AC138000~120007500~115007000~105008500~12500AC16、AC20、AC259000~135008500~130007500~120009000~13500ATB257000~11000---注:1.ATB25为5Hz条件下动态压缩模量,其他沥青混合料为10Hz条件下动态压缩模量。2.沥青黏度大、级配好或空隙率小时取高值,反之取低值。谢谢!2019年土基和粒料类材料的设计参数5.2路基5.2.1路基顶面回弹模量的确定应符合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的有关规定。5.2.2路基顶面回弹模量应符合表5.2.2的规定。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改变填料、设置粒料类或无机结合料稳定类路基改善层,或采用石灰或水泥处理等措施提高路基顶面回弹模量。5.3粒料类材料5.3.1基层、底基层级配碎石的CBR值应符合表5.3.1的规定。5.3.2级配砾石或天然砂砾用于基层时,CBR值不应小于80。级配砾石或天然砂砾用于底基层时,对极重、特重和重交通荷载等级,CBR值不应小于80;对中等交通荷载等级,CBR值不应小于60;对轻交通荷载等级,CBR值不应小于40。5.3.3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基层粒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6.5mm;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时,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1.5mm;底基层采用天然砂砾时,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3.0mm。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底基层粒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3.0mm。5.3.4填隙碎石公称最大粒径宜为层厚的1/2~2/3。填隙碎石用于基层时,骨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3.0mm;用于底基层时,骨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应超过63.0mm。5.3.5防冻层所用砂砾、碎石材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3.0mm。5.3.6级配碎石和级配砂砾中通过0.075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不满足要求时,可用天然砂替代部分细集料。5.3.7粒料层的回弹模量在结构验算时应采用粒料回弹模量乘以湿度调整系数后得到,湿度调整系数可在1.6~2.0范围内选取。粒料回弹模量应取用最佳含水率和与压实度要求相应的干密度条件下的试验值。压实度要求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的有关规定。5.3.8最佳含水率和与压实度要求相应的干密度条件下的粒料回弹模量依据相应的水平确定:《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土基和粒料类材料的设计参数5.2.1路基顶面回弹模量的确定应符合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的有关规定。《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土的基质吸力饱和土的孔隙中不但充填有水,而且还有空气,水—气分界面(收缩膜)具有表面张力,在非饱和土中,孔隙气压力与孔隙水压力不相等,并且孔隙气压力大于孔隙水压力,收缩膜承受着大于水压力的空气压力,这个压力差值称为基质吸力。基质吸力通常是描述非饱和土的力学性质的重要参数,水土特征曲线即基质吸力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的曲线是描述基质吸力的重要指标。α、β、γ、δ——回归参数,与wPI=P0.075×PI有关,P0.075为0.075mm筛的通过率,PI为塑性指数。《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路基顶面回弹模量取值示例:项目所在地为青海西宁附近,为干燥类路基,路基顶面填料为天然砂砾石,气候分区为Ⅲ1区。第一步:按路基设计规范表B-1中含细粒土砾,范围为100~130MPa,一般可取中间值或为了保守取小值,也可以通过试验结果得出标准状态路基动态回弹模量值。第二步:确定湿度调节系数,通过自然区划,查表C.0.3-1表找到TMI值范围,并通过表D.0.2干燥类路基的回弹模量湿度调整系数中对应材料类型,采用第一栏,不同TMI值所对应的湿度调整系数范围,得出两个线型函数,然后通过TMI值范围可以确定出几个湿度调整系数值,建议取小值即可。第三步:取模量调节系数:按路基设计规范3.2.5中要求,模量折减系数可以通过试验确定,或根据路基填料、气候条件等因素在0.7~0.95范围内值低值、高值、或中间值,但只是针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建议通过试验确定,更准确。土基和粒料类材料的设计参数注:路基标准状态下回弹模量取70MPa,回弹模量湿度调整系数Ks取0.95,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系数Kη取0.80,则经过湿度调整和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的路基顶面回弹模量为53MPa。5.2.2路基顶面回弹模量应符合表5.2.2的规定。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改变填料、设置粒料类或无机结合料稳定类路基改善层,或采用石灰或水泥处理等措施提高路基顶面回弹模量。《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表5.2.2路基顶面回弹模量(MPa)交通荷载等级极重特重重中等、轻回弹模量,不小于706050405.3.1基层、底基层级配碎石的CBR值应符合表5.3.1的规定。《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表5.3.1级配碎石CBR值结构层公路等级极重、特重交通重交通中、轻交通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200≥180≥160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160≥140≥120底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120≥100≥80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100≥80≥605.3.3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基层粒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6.5mm;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时,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1.5mm;底基层采用天然砂砾时,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3.0mm。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底基层粒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3.0mm。《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某高速公路级配碎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摘录)《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5.3.7粒料层的回弹模量在结构验算时应采用粒料回弹模量乘以湿度调整系数后得到,湿度调整系数可在1.6~2.0范围内选取。粒料回弹模量应取用最佳含水率和与压实度要求相应的干密度条件下的试验值。压实度要求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的有关规定。5.3.8最佳含水率和与压实度要求相应的干密度条件下的粒料回弹模量依据相应的水平确定:1水平一,采用重复加载三轴压缩试验测定,取回弹模量试验结果的均值。2水平三,按粒料类型和层位参照表5.3.8确定粒料回弹模量取值。《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表5.3.8粒料回弹模量取值(MPa)材料类型和层位最佳含水率和与压实度要求相应的干密度条件下经湿度调整后级配碎石基层200~400300~700级配碎石底基层180~250190~440级配砾石基层150~300250~600级配砾石底基层150~220160~380未筛分碎石层180~220200~400天然砂砾层105~135130~240注:材料性能好、级配好或压实度大的取高值,反之取低值。谢谢!2019年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设计参数5.4.1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基层时,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1.5mm;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底基层或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基层时,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7.5mm;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底基层时,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3mm。5.4.2水泥稳定类材料水泥剂量宜为3.0%~6.0%。5.4.3贫混凝土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1.5mm,水泥用量不得少于170kg/m3,28d弯拉强度标准值宜控制在2.0~2.5MPa范围内。5.4.4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应符合表5.4.4的要求。5.4.5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弯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应按本规范第5.1.4条规定,依据相应的水平确定:5.4.6结构验算时,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弹性模量应乘以结构层模量调整系数0.5。5.4.7冻土地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类基层,用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中T0858的有关规定进行材料抗冻性能检验,其残留抗压强度比应符合表5.4.7的要求。《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设计参数5.4.1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基层时,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1.5mm;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底基层或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基层时,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7.5mm;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底基层时,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3mm。《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某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5.4.2水泥稳定类材料水泥剂量宜为3.0%~6.0%。条文说明5.4.2过多地增加水泥剂量,会使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收缩开裂,进而导致路面反射裂缝增多,需严格控制。《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5.4.4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应符合表5.4.4的要求。《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表5.4.4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代表值)(MPa)材料结构层公路等级极重、特重交通重交通中等、轻交通水泥稳定类基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5.0~7.04.0~6.03.0~5.0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4.0~6.03.0~5.02.0~4.0底基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3.0~5.02.5~4.52.0~4.0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河子大学《智慧水利》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外国文学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展示空间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汽车理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工控组态软件及应用》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管道保温工程合同协议书
- 光明租赁合同
- 合同编司法解释27解读
- 2024肉类采购合同样本
- 课堂教学观察量表—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观察量表
- 面部微表情大全和详解
- 子儿吐吐(绘本) (2)
- 中药材储存仓库技术规范
- 203741_彩绘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1073 法律文书-国家开放大学2021年(202101-202107)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2套】-开放本科
- 中国古典发型
- 厦门宏发继电器基础知识(课堂PPT)
- 储罐大修施工方案
- 专业安全检查表-吊索吊具
- 国槐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