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化学知识点题库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1/15/wKhkGWV2YPiAK7pJAAGjzxQUczs632.jpg)
![2022年初中化学知识点题库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1/15/wKhkGWV2YPiAK7pJAAGjzxQUczs6322.jpg)
![2022年初中化学知识点题库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1/15/wKhkGWV2YPiAK7pJAAGjzxQUczs6323.jpg)
![2022年初中化学知识点题库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1/15/wKhkGWV2YPiAK7pJAAGjzxQUczs6324.jpg)
![2022年初中化学知识点题库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1/15/wKhkGWV2YPiAK7pJAAGjzxQUczs63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每日一练)2022年初中化学知识点题库
单选题
1、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Oa
—►r=x\lZN―►尾气处理
网罩~O
(提高火焰温度)矍>
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后通CO
B.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
C.bCO2
D,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CO
答案:C
解析:
A、由于CO是可燃性气体,实验时要先通CO排出管内空气,再点燃酒精灯,故错误;
B、a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固体有红色变为黑色,故错误;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故正确;
D、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故错误。
故选C
2、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A.图A是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B.图B是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
C.图C是将等质量的Mg、Fe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
D.图D是向一定质量的HCI和MgCb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答案:D
解析:
A、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不可能为0,纵坐标不可能从0开始,故选项图象错误,不符合题意。
B、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
少,但不可能减少至0.故选项图象错误,不符合题意。
C、等质量镁、铁分别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若消耗硫酸相同,则生成氢气质量相同,故开
始两斜线重合,后因硫酸过量,镁消耗的硫酸多,生成氢气多,拐点高些,故选项图象错误,不符合题意。
D、向一定质量的HCI和MgCI口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先与盐酸反应,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
盐酸消耗完再与氯化镁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不
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象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3、某研究小组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验证实验。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白磷,按图1装置连接好。数据采集开始
后,将试管放入热水中恒温加热,引燃白磷;待火星熄灭后,从热水中取出试管,再放入冷水中冷却至室温。
压强传感器测定的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通过初始压强(P.)与反应结束后的压强(%),可以计算出氧气的
2
体积分数:o2%=(p!-p2)/P.X100%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段,说明试管放入热水中,空气受热,压强变大
B.c点时,压强最大,白磷停止燃烧,已消耗全部的氧气
C.d~e段,说明的是试管从热水中取出后,放入冷水中冷却的过程
D.Pi和内的压强分别为a和e所对应的压强
答案:B
解析:
A、空气受热,压强增大,实验的开始是试管在热水中恒温加热,所以a-b是试管放在热水中时压强的变化情
况,此选项正确;
B、c点压强最大,且b-c是在极短的时间上升,所以是白磷到达燃点,刚开始燃烧的状态,白磷燃烧放热,所
以在短时间内压强会增大,此选项错误;
C、c-d是白磷燃烧的过程,氧气被不断消耗,压强减小,实验中白磷燃烧结束后会放冷水中进行冷却,温度
降低,压强减小,且到达最后会趋于平稳,所以d-e是试管放在冷水中冷却的过程,此选项正确;
D、Pi、也对应的分别是初始压强和反应结束后的压强,a点是实验最开始的时候,所以Pi是a所对应的压强,
e是实验结束后最稳定的点,所以R是e所对应的压强,此选项正确。
3
故选B。
4、向蒸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如图。a、c两点观察到
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整个过程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变大后变小
B.d点时溶液的质量大于c点时溶液的质量
C.b点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
D.a、d两点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相同
答案:D
解析:
A.向蒸镭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不断搅拌,由温度变化图可知,温度先升高后降低,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
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b点后温度降低是因为温度恢复至室温,不能说明氢氧化钠固体的溶解度随
温度的升高先变大后变小,错误;
B.c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d点时温度比c点低,析出的固体更多,故d点溶液的质量小于c点时溶液的
质量,错误;
C.b点固体完全消失,所以b点溶液不一定为饱和溶液,也有可能是不饱和溶液,错误;
D.物质的溶解度是受温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由图可知,a、d两点的温度相同,所以a、d两点时,氢氧化钠
的溶解度相同,正确;
故选Do
4
小提示:
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古人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清洗葡萄B,把葡萄捣碎C.葡萄发酵成酒D.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
答案:C
解析:
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志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为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为物理
变化。
A、清洗葡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把葡萄捣碎过程中只是葡萄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葡萄发酵成酒过程中有酒精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小提示:
多选题
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不可碰的是
A,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都能产生C02.在中燃烧生成Cd的物质都含碳元素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NHNQ,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答案:BCD
解析:
5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都能产生CO?,在。中燃烧
生成CO?的物质都含碳元素,此选项正确;
B、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的反应,这里的氧指的是氧元素不是指氧气,所以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
反应,但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此选项错误;
c、单质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例如d和d的混合物,此选项错
误;
D、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铁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镂根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硝酸铁属于盐,
此选项错误。
故选BCD0
7、2021年6月17日,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其中一种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
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氢原子
•-氧原子
氮原子
A.反应后原子个数减少B.该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C.该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
答案:BD
解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甲是NQj乙是N2H,、丙是Nz、丁是HQ,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占燃
为:N2O4+2N2H二3冲+4*0。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未发生改变,选项说法错误;
6
B、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该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的重新组合,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反应的生成物有一种是单质——氮气,所以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
变,选项说法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NQ,)、乙(MH)的分子个数比为1:2,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选:BD。
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关系的是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镒固体混合物
高温
表示反应CaCOs"CaO+CC)2T中变化的质量关系
生
成
气
体
质
量
g
C.0t反应时间仁表示电解水
8
的
质
量
g
D.°氐。:浴洒质量g表示向盛有MnO1的烧杯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3.5 整式的化简》听评课记录1
-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1课时听课评课记录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框公民基本义务听课评课记录(新人教版)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反比例函数》复习听评课记录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听课评课记录
-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2合并同类项》听评课记录
- 通海口小学一年级口算测试卷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口算练习题一
- 月业务经理聘用协议书范本
- 二手房房屋买卖协议书范本
- Q-HN-1-0000.08.004《风力发电场电能质量监督技术标准》
- 多指畸形-课件
- 5G NSA站点开通指导书(临时IP开站)
- 宗教与社会课件
- 3人-机-环-管理本质安全化措施课件
- 生殖医学中心建设验收标准分析-讲座课件PPT
- DB44∕T 1811-2016 石灰岩山地造林技术规程
- 庆阳煤炭资源开发调研报告
- 桥博常见问题
- 贵州省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合同范本
- 《我们的方言》-教案(共4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