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部分第二十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新人教版_第1页
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部分第二十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新人教版_第2页
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部分第二十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新人教版_第3页
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部分第二十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新人教版_第4页
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部分第二十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章城乡规划第一节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第五部分选修内容污染类别污染源危害大气污染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家庭燃煤废气引发酸雨和光化学烟雾,危害人体健康,破坏土壤、水质、生物,腐蚀建筑物噪声污染由交通、建筑、工业和生活等引起的噪声污染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损害人体健康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及治理对策考点1

1.表现污染类别污染源危害水污染城市生产和生活污水,不合理的排污水质变化,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光污染玻璃幕墙、铝合金等建筑材料和城市灯光刺激人的视觉,易引起交通事故电磁波污染各种电器设备破坏人的正常生理活动,干扰电信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具有引爆引燃的作用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垃圾和生活垃圾占用城市用地,影响市容,造成二次污染续表2.成因(1)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公共基础设施不足。(2)环境保护资金匮乏,环保设施落后。(3)城市规划不合理或规划很好但没有很好地执行。(4)工业生产技术落后。(5)管理不善,执法不严。(6)市民环保意识比较薄弱。措施具体内容控制规模遏制因城市过度扩张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控制城市规模,特别是控制大城市的规模,现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控制规模,普遍的做法是把人口、工业、资金和技术等向郊区扩散,建设卫星城(镇)和城市新区扩大绿地绿化道路、广场、居住区和修建公园、街心花园等。还可以进行“立体绿化”,营造“空中花园”3.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具体内容合理规划城市规划可以合理利用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城市整体功能,创建良好的人居环境。城市规划要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对城市各功能区进行合理布局。在建设城市新区的同时,必须加强对老城区的更新与保护,使整个城市环境得以改善加强管理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现代化的城市环境监测系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市民的宣传教育等续表【典例1】读2010年深圳市空气质量统计图(图20-1-1),完成(1)~(2)题。图20-1-1(1)从图中可以发现,深圳夏季的空气质量明显好于其他季节,主要原因是()①气温高,对流旺盛②气温高,蒸发量大③太阳能利用量更大④降雨天多,降雨量大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提取信息】①空气质量夏季明显好于其他季节,②深圳的气候特点。

【思路整理】深圳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高,降雨量大→气温高,对流旺盛,利于污染物扩散到郊区;降雨量大,利于沉降污染物,净化空气。

【答案】D(2)深圳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来自()

①工业、生活排放的污水②汽车尾气③城市生活垃圾④工厂排放的废气、工地扬尘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提取信息】注意选项中的关键字眼:①“污水”,②“尾气”,③“生活垃圾”,④“废气”、“扬尘”。

【思路整理】注意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之间的区别→空气污染的污染物主要包括废气和扬尘。

【答案】B

【跟踪练1】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往往会陷入居住环境恶化、经济活动减少、城区贫富分化、管理成本上升等恶性循环。发展中国家尤其明显,以“孟买病”、“墨西哥病”为代表,大量贫民窟形成,卫生环境和社会治安问题丛生。据此回答(1)~(2)题。

)B.大量人口向城市聚集D.缺少合理的城市规划(1)城市病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经济发展缓慢C.城市居民素质低下【答案】B(2)不属于治理城市病措施的是()A.以人为本,大力发展公共交通B.治理城市污染,改善生活环境C.促进大城市中心区的发展,鼓励企业内迁D.建立卫星城,减轻大城市的压力【答案】C地理环境特点形态特点成因分布平原规模大,人口多,房屋密集团状农耕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平原及湿润盆地内部丘陵狭长带状、串珠状地形比较平坦,水源充沛坡麓地区山区分散,规模小,具有流动性分散型便于生产、生活山间谷地和盆地考点2乡村聚落和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1.不同地理环境中,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地理环境特点形态特点成因分布干旱区规模小而集中团状、带状泉水和河流附近沙漠边缘绿洲湿润区规模小而分散分散型便于排灌和就近管理水稻交通发达区狭长且沿交通线延伸带状便利的交通条件邻近交通线商贸繁荣区规模较大团状商贸活动对人口的吸引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区续表分布特点形成原因人口指向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规模效益较为理想交通运输指向有利于人流和货物的集散,也有利于信息的传播行政指向政府会对乡村集市进行各种支持,同时,政府本身也是比较大的消费市场,尤其是有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宗教指向靠近寺庙、道观、教堂等宗教场所,与宗教信仰有关,在著名的宗教圣地,往往形成比较大的集市风俗民情指向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节庆,大都约定俗成在特定的地点举行2.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典例2】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七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图20-1-2所示(初一、十一、廿一均为逢一,其余类推)。据此读图回答(1)~(2)题。图20-1-2(1)该地区()

A.集镇等级分为两级

B.集市的周期为3天

C.①地的服务范围比②地小

D.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

【提取信息】(1)①地十天内有三天为集市;(2)②~⑦地十天内只有一天为集市;(3)地理位置:①地位于该区域的中心位置。

【思路整理】综合各地集市周期、地理区位进行划分→①地为高级别集镇,②~⑦地为低级别集镇→级别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功能越多。

【答案】A(2)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思路整理】集市发展的根本因素→经济因素→即服务人口的购买力。

【答案】D

【跟踪练2】(2011年江西联考)图20-1-3为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某原始村落的平面复原示意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1)~(2)题。图20-1-3(1)下列关于此原始聚落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原始聚落已经有了原始的功能分区

B.图中壕沟主要是出于防御功能而修建的

C.图中居民区位于河流附近,容易受到河流洪灾的影响,所以布局在区域③处更为合理

D.图中聚落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答案】C(2)下列关于此原始聚落居民区布局的论述,不合理的是()

A.居民区选择修建在了与河流距离较近的阶地上,既可以减少河流洪涝灾害的影响,又可以满足居民对淡水的需求

B.位于山前平原区,土壤肥沃深厚,便于发展农业

C.位于河流周围,便于从河流中直接获取食物,例如各种鱼类

D.以上说法均不合理

【答案】D

图20-1-4表示某地区聚落分布景观图。该地的地理位置大致位于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读图完成1~4题。图20-1-41.左右两图所表示的聚落分布特点,分别是()

A.左图——位于河流干支流的交汇地带;右图——依山而建,大致沿等高线延伸

B.左图——位于港口附近;右图——位于林区的边缘

C.左图——位于交通线附近并沿交通线延伸;右图——依山而建,垂直于等高线延伸

D.左图——位于河流两岸;右图——位于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

【答案】A)2.左右两图所示聚落,自然灾害危害较大的分别是(A.左图——干旱;右图——洪水B.左图——洪涝;右图——滑坡C.左图——泥石流;右图——地震D.左图——地震;右图——干旱【答案】B3.左图所示区域聚落的发展方向,最可能是()B.乡镇D.交通中心A.工业中心C.城市【答案】C4.右图所示民居建筑多呈现为吊脚、架空的形态,比较适应当地()A.湿度大、夏季多台风雨的气候特点B.雨季持续时间长,多大风暴雨天气的气候特点C.湿度小、多风沙天气的气候特点D.湿度大、多雨,夏季特别闷热潮湿的气候特点【答案】D

(2011年泉州模拟)科学的城市规划可以避免城市环境问题,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城市环境。根据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一项调查显示,城市交警的平均寿命仅为47岁,你人)为危害交警健康最大的是( A.煤烟、粉尘B.交通肇事D.酸雨C.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答案】C

6.增加绿化面积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城市提倡的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A.减轻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答案】B

7.世界城市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早期阶段(公元前1000年~公元500年)、中世纪阶段(公元500年~17世纪工业革命)、工业化阶段(17世纪工业革命~20世纪50年代)、后工业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读世界和我国古代城市代表性建筑景观图(图20-1-5),回答下列问题。图20-1-5(1)早期阶段,城市的功能主要有()①军事防御②举行祭祀仪式③生产功能④消费中心A.①②③C.①②④B.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