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随着2001年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新课程改革希望通过学生基础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出健全的人格,并保持学生的个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人文社科水平。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教师应该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做出积极的改变,树立以学生为导向的思维,善于与学生互动,加强教学中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激发学生对相关课程的兴趣,营造出和睦的课堂氛围。因此,新课程改革后教师的角色应该是教学课程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而学生是课程学习的组织者和推动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者。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直扮演着传统教师的角色,从中产生了一些因素阻碍了教师角色的转换。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需要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本文写作的主要原因。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由于自身或教学环境的影响,教师在角色转换过程中还不够完善,存在着教师习惯了传统的课堂结构、教师现代的教学技能缺乏、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和协作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此外教师教学年龄、教学环境、学校管理制度、评价体系、应试教育等因素,对教师角色的转变存在一定的制约。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新课改中的教师角色的特征和定位,走访分析了一些教师角色转换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并为解决发现的问题和局限性提供了对策,为教师成功转变他们的角色提供一定参考。1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理论1.1新课程改革的特征和性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是以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教育体系改革的需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育人才,2001年全国召开了基础教育会议,进一步探讨了基础教育等各方面的改革。新教学大纲的颁布体现了国内先进的培训理念,并根据相应课程内容的发布同步进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课程理论体系,同时对课程的实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对教师和学生的认知、评价、管理和目标方面有了重大的变化。大纲指出,新课程不再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应该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为重。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完善他们的学习方法,同时构建自由、互动、协作的学习平台是新课改的主要工作。以学生发展为主体,新课改将“现代化”和“培养学生兴趣”为核心,体现出全面发展、平等交流的教学理念。所以在课程的实施应该寻找有效的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具体课程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沟通和协作,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在合作小组内学习。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在教学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扮演着实施者和创造者的角色。教师的自愿和创造性的投入,让课程改革不单停留在理论逻辑层面。所以新课程改革突出了教师的作用,也突出了教师角色的地位。1.2新课改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从角色理论而言,教师的角色主要包涵了教师群体的社会地位,教师在社会中应具有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其社会价值。教师角色在新时代的范围逐渐扩大,它不仅包括教师的职业价值,也涉及师生的交互情况和教师作为社会职业的具体价值。在这些内涵中,社会需求对教师的角色作用影响最大。一般传统认为,教师的行为是社会角色的体现,与其应履行的权利或义务相匹配。所以教育从业者表现出最根本的社会公共价值取向,教师应该通过个人言行的改变和努力,缩小自己本身的角色与社会环境所期待的角色之间的差距,以此来达到大环境所期待的角色。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待更加严格。教师自己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以适应他人和社会的需要。经过社会对教师标准的调整,教师始终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水平,并规范自身角色与社会角色期望之间的相互关系,满足社会对教师角色要求,并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所以,新课改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教师社会角色价值的升华。社会的发展对教师角色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当今社会领域要适应社会的具体职业要求,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角色的社会取向对教师个人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激励作用,是实现教师角色的社会价值的保证。从课程改革与教师的关系来看,教师的作用不仅是被动的改革者,也是教育改革的动力和源泉,需要尽到改革的权利和义务。因此,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角色作用,是教师在改革过程中所体系出的社会责任关系。2新课改中的教师角色转变分析2.1教育观念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在教育观念上的一个重要转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导向。教师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课程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潜力,帮助他们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树立自学意识。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培养,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端正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在课堂上,教师应多与学生沟通,尊重学生,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在新课改情形下,教师的主要功能是为学生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因此教师在学会尊重学生作为自我学习主体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障学生的自我发展。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针对一个特定的教学课程中设定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学,并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增加教学互动。新课程的另一个教学观念是注重学生的个性。由于年龄差异、兴趣、认知水平、学习技能、理解能力等差异,即每个学生对不同课程的兴趣和掌握程度不同,导致同一课程教学效果的不同。而传统教师更关注学生成绩方面的高低,新课改要求教学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尊重课堂氛围的共性,培养学生的个性。而不是以统一的标准限制所有学生。因此,在讲解相关课程之前,教师们应该对学生个体情况作深入理解研究,设计准确的教学方法,注意挖掘每个学生发展潜力和积极性,更好地帮助课堂整体健康发展。2.2教学方式的要求由于我国教学资源有限,大部分课堂人数众多,以往的传授教学方法自然成为了最常见的教学方式,这种大课堂组织为传授法教学模式的应用创造了条件。一方面传授法的使用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能在短时间内将所有知识传授给所有学生,同时促进教师控制整个教学进程和掌握教学结果。但许多老师在课堂上过度使用传授方式,让课堂上的学生听课和并记下所有笔记,没有时间思考消化所学的知识,难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因此,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从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向以对话为轴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分析并解决问题。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课程相关的科学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理解和运用情况,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学习互动。在课堂上,教师应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造知识体系,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自主思考,帮助学生认清问题的关键,使学生能够自己处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让学生在提问和解答过程中理解知识,并运用在生活中活用学到的东西。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开展分析和解答活动,教学生如何有效地收集资料,利用教学资源,鼓励学生根据教育课程内容的特性,开展小组学习、互动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给课堂增添几分色彩。2.3教师素质的要求从基础上,新课改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有一定要求,包括学科知识、专业教育能力和综合技能。专业素养是教师进行教育课程的先决条件。首先,教师应具备广泛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专业技能。教师应了解所教授学科的基本结构,对相关教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掌握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其次,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了解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相关性,在教授课程内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参考其他学科的知识。最后,需要理解所教授课程领域的主要思考模式和方法。教师应全面、深刻地理解所教知识,对所教内容的实际意义和价值进行挖掘,通过教授的知识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在增加学生知识储备、拓展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相关课程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科学评估。教师的教学任务前提应该是对学生自身的塑造,教师不仅要关切所有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育观的思考能力。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需要接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培养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确保教学工作的科学性。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具备教学的基本知识包括教育学、各学科的基本知识以及本学科的教材等。除了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外,还有培养教师的综合能力,主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育观、独立的思考能力等,这些为教育工作起到良好的指引作用。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教师们的职业素养包括对学生的关怀、教学态度、积极性、人格品质、人际关系等方面。对学生的关爱应该是教师的基本要求,老师的关爱和期望,让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保持乐观,是鼓励学生积极进取的源泉,也是一个优秀教师高尚情操具体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格素质是教师发挥模范作用的主要条件。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以教师为榜样进行模仿,所以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用,并用强大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教师优秀的人格特征包括善良、乐观、诚实、善于沟通、敬业等方面。积极性来自于老师对工作的热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必要的快乐、积极向上的心态来对待所有的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值得被教育的。只有他们真正热爱自己的工作,用自己的教学热情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自觉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中。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指师生应该保持平等的地位,教师应尊重学生,对学生包容,做学生学习的导师和生活上的朋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师关系中,教师应善于与同事打交道,分享教育经验,讨论教学问题,促进共同进步。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们应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适用角色的转变,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3教师在角色转变过程中产生的困难3.1传统文化方面我国自古以来对“教师”的定义可能阻碍了对教师角色的客观理解。从业者往往受制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自身角色的理解,影响较大有《说文解字》,其中提出教师是施教者的角色,而学生应该是效仿者。韩愈《师说》中也强调了教师的传授作用。这些古文基本定位了教师的教育作用,并揭示出教师的基本责任。所以古人更强调教师教学作用而轻视了如何教学的方法。教师角色在被传统文化中的曲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通常会把教育从业者视为同一类型角色组成的一个群体,而忽视了教师作为个体的发展。目前,我国国家中小学教育院校采用的教学理论,基本上照搬于苏联引进的教育框架,作为大众教学理论的范本。在这种传统教育观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始终是课堂的核心,教师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引领和轴心作用。这肯定背离了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本”的重要思想。3.2社会环境方面当前社会更注重人才的全方位发展,社会赋予教师角色中培养全方位人才、灵魂工程师等过于沉重的负担。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中一些顽疾也渐渐暴露出来。例如学校的教师,往往成为家长们对教育不满的发泄对象和替罪羊。另外因为传统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升学率和分数成为某些家长衡量教师水平的唯一标准,同时学校也会配合家长对升学的硬指标和进行监督,提醒教师应该为学校荣誉而战。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责任,同时也要接受社会对其“教学成果”的判断。许多教师需要不断努力平衡两者,既要适应改革来发挥自己的才能,又要不被教学指标拖累,这样社会会给教师施加过多无形的压力和期待,反而限制了教师参与改革的程度,削弱了教师参与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不是一项速效的行业,在短期就能看到显著的成果。学生是否全面发展,能否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能否给出满意的教学成果,是需要更长时间来检验的。此外,通过与教师的深入交流发现,由于部分区域经济发展落后,或政府忽视教育财政开支的管理,以及很多的学校没有完善的培训系统,造成了学校里的老师没有机会出去参加培训和学习。另外还有很多学校在教学设施反面资源匮乏,例如计算机等,老师不能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获得或研究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新课改中,学校的老师缺少一个公共的平台,不能共享学习的材料、也不能共同的交流,彼此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在此基础上,虽然许多教师有强烈的开展新教学活动的愿望,但教师很难积极参与或实施新的课程改革,难以突破自身角色的局限。3.3教师自身方面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新理论会与部分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相矛盾,对其角色定位产生疑虑和困惑。教师需要从旧传统教学理念中醒悟过来,意识到新课程改革带来的众多变化中,自身的主动性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现阶段大部分教师都有明确的教学创新意识,但缺乏主动进行创新的意识和决心。对于一些教师来说,教学改革停留在理论和思想上,而很难付出实际行动。从调查中得知,教师缺乏自我反思的能力是阻碍教师思维转变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自省能力在教育工作中尤为重要,但在许多情况下,许多教育工作者缺乏反思能力或意识,例如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言行举止的影响力,在教育过程中产生不当的言行,并没有认识的自身的不足。此外,有些教师对教学热情不够,走出课堂后便不再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也无法正确理解和学习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或方法,不会思考和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总是自以为是,责怪他人的错误。还存在部分教师不知道自身在探索学生才能,启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品格等方面有哪些长处,以及哪些因素仍然需要改善,他们往往缺乏思考自己的教育和教学各环节的问题。总的而言,缺乏自我反思的主要表现为,教师不善于概括和整理自己的教学反思结果,因为他们没有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新方法,并没有养成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记录或总结的好习惯,这些反思和学习过程将随着时间的推移积少成多,成为教育工作者在他们工作过程中最好的学习素材。4完成教师角色转变的对策4.1改进教师角色转变的教育环境为促使广大教师群体参与到当前的教育改革中,需要创造出良好的改革氛围,建立新的激励机制,有效纠正教师评价机制中不合理之处。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尽管工资待遇、员工福利、生活和学习环境等实质性条件的提升也是教师的工作目标,但清晰社会定位、实现社会尊重才是教师的共同期愿。因此有必要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种积极而强烈的改革氛围,对于教师清晰自身角色、积极参与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应该打破陈旧、固化的传统氛围,让教师们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有关改革决策者和教育部领导人员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报纸、电视大量媒体和舆论工具推动教育改革。同时,积极推进改革不仅可以消除舆论的负面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反对改革的阻力。此外,媒体应该配合教育部发表专文,让人们了解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使人们能够及时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转变出来,为教育改革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当然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阻碍和不同的声音,同时也很难要求各地教师、相关部门全力支持。在适当的鼓励下,我们需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但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改革必须以相关的教育部门为指导,建立相应的教师之间激励机制,同时也必须利用相应的有利资源。让广大教育工作者不仅在福利待遇、工作环境上得到改善,也让他们对自己的教育工作感到自豪,使他们充满使命感。4.2促使教师自身角色意识觉醒教师自身角色意识的觉醒,首先必须要求教师对自身的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具有充分自我认知能力的教师,更能发挥其角色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工作中体现出教师角色的责任。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才能表现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精神,对学生的热情和高尚的敬业精神。同时完善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师水平和专业能力更能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并能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投入长期和稳定的工作热情,保持务实的品格。其次,教师需要了解他们的言行举止与时代的适应性。过去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传授能力,而在近期的教学理论研究中,部分学者对教师的角色和作用作了新的解释。他们认为教师不再担负着的教学中心的职责。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因素促使教师开始反思,并通过与同事或学生参与许多意见的交流,在工作中发现问题、矛盾并得以改善。因此,教师的角色职能、教育目标、教育观念和手段等,都会是教师的教学任务发生相应变化的主要因素。最后,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到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和合作性。通过自学等方法,给学生自我调整的机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既要重视协作学习的重要理念,也培养集体和团队学习意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强调学生之间学习的互动性,让学生逐步养成批判性思维和习惯。因此无论外部条件和氛围如何保障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自身意识的觉醒都应该是改革行为的源泉。教师角色的自身转变在课程改革中起到重要和关键的作用。课程改革中角色转变的成功实现,可以促使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社会间和谐发展。而教师自身应主动摆脱传统教学改革中的波动情形,主动参与改革事业,致力于成为改革的主体。4.3完善教师的现代教学水平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形势,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和专业技能,包括学科专业知识、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熟练的教学技能等。这些都是一名优秀教师必备的素质。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进步为相关课程研究提供了技术手段,课程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涌现。教师也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新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模式,避免落后于同行。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知识解析的能力,从全新的角度学习知识,形成独立的个性。教师应该从自身的专业能力出发,加强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才能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和补充,完善知识体系,更好地推进教育改革。新课改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机会进行课程设计与开发、教学研究、教学反思与评价,而且具备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特别是在信息社会,互联网、多媒体等工具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结合更为紧密,新媒体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能熟练运用现代教学设备,熟知多媒体教育技能,如熟练制作课件,使用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学技能的有效使用,也是教师适应新课改标准的重要素质。4.4寻求新的教学模式新课改的过程中,首先要废除以往认为课程改革为教育部门来操纵教育权力的观念,让教师们发挥改革者的积极和主体作用。此外课程改革不仅要从课程内容和师资上进行改革,还要从理念和模式上进行改革。改革相关决策者需要认识到改革必须以教师为核心,以教师为真正动力,才能培养改革真正达到的教师转型。通过外部支持和教师自身定位的双重革命,推动教师课程改革的关键作用,实现课程改革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对于教学模式而言,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的结构,通过师生利用教学资源与具体教学任务的要求相结合。所以对于教学模式的选择应该与教学资源和条件相符合。由于我国人口多,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分配,因此,大人口的教学组织形式尽管存在忽略学生主体的个性的问题,它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会长期存在。事实上,每一种形式的教学组织都有其优缺点,而不可能存在一种完美的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应根据学校教育资源的具体情况,结合学校教学实践和不同的教育目的,推行教学组织的各种形式。并通过不断尝试,不断调整该课堂教学体系,辅之以其他形式,寻找当前最佳的教学组织形式。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既要符合教师和学生的特点,也要考虑到不同学校条件的差异。对条件较差的学校,教育部应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帮助学校建立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给教育工作者探索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提供强有力的后盾。5总结基于近期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的前提下,本文分析了新课改过程中的教师角色转变要求,调查了新课改中的教师角色的转变情况,探讨教师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首先从社会氛围来说,政府和教育机构应该大力倡导和推进改革,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其次对教师自身而言,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自身的角色,通过自主学习,做到与新时代教师角色职能要求相符;然后对于教学设施和教学水平,教师们需要跟进新课程的新科研成果和课程标准,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最后在教学模式方面,灵活利用教学组织的优点,选择适合教师和学生的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课题的研究对于老师在新课改中的角色转变,以及推进新课程改革不断完善,培养专业人才具有一定意义。此外,本文对教师角色转换的研究仅限于几所学校,其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课件
- 2024-2025学年北京房山区初三(上)期末英语试卷
- 办公室坐班劳务合同(2篇)
- 《民国新气象》课件
- 《Matlab App Designer设计入门及实战》课件汇 汤全武 第6-12章 仪器、容器、图窗工具和航天航空组件-基于MATLAB App Designer的通信原理系统
- 2025借款合同解除协议书
- 2025保险代理合同的范本
- 2024年度四川省公共营养师之三级营养师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
- 2024年锇项目提案报告
- 2025年中国糖尿病药物市场评估分析及发展前景调研战略研究报告
- 当前国际形势
- 湘贺水利枢纽水电站设计
- 高压线防护架搭设施工方案
- 四川省成都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期末调研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 二次元作业指导书
- GB/T 15180-2010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
- 公路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课件
- 计算机基础知识整理课件
- 高一数学必修2《事件的关系和运算》课件
-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范文(通用5篇)
- 封条模板A4直接打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