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风的中医护理方案_第1页
小儿惊风的中医护理方案_第2页
小儿惊风的中医护理方案_第3页
小儿惊风的中医护理方案_第4页
小儿惊风的中医护理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惊风的中医护理方案

丁雪萍

一,常见证候要点

1、急惊风:外感时邪、秽浊内阻。1、急1、急惊风:外感时邪、秽浊内阻。2、慢惊风:肝肾阴虚、脾肾阳虚。

2、慢惊风: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惊风:外感时邪、秽浊内阻。

1、急惊风:外感时邪、秽浊内阻。

2、慢惊风:肝肾阴虚、脾肾阳虚。

2、慢惊风:肝肾阴虚、脾肾阳虚。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1、急惊风:病势急暴,以高热伴抽风、昏1、急惊风:病势急暴,以高热伴抽风、昏迷为特征,属阳属实。2、慢惊风:病势缓慢,以反复抽搐,昏迷或瘫痪为主症,属阴属虚。阳属实。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

2,注射给药(二)特色治疗

1.耳穴贴压。

2.穴位贴敷。

3.穴位按摩。

4.中药熏洗。

5.中药湿敷。四,健康指导

(一)一般护理,生活起居

1、按中医儿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必要时执行保

护性隔离。

2、保持室内清洁安静,避免强光及噪音刺激。

3、急惊风患儿室温宜凉爽,慢惊风患儿室温不宜

过低。

4、惊风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将患儿平卧,头偏向

一侧,解开衣领,使用床档,切勿强行约束肢体,防

止意外损伤。

5、抽搐停止后,室内保持安静,减少刺激,让患儿安静休息。

6、加强口腔和皮肤护理,预防口腔炎及压疮发生。

7、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咽喉分泌物、呕吐物,必要时给予吸氧。(二)饮食护理

1、外感时邪:轻证用银翘散;重证用羚角钩藤汤(羚羊角、钩藤、白芍、桑叶、甘草等)或紫雪丹(犀角、羚羊角、木香、沉香、麝香、朱砂、甘草等)。感受暑邪呕吐不止者,加服藿香正气水(藿香、苍术、陈皮、厚朴、茯苓、甘草)发作时控制饮食,应禁食12~24小时;惊厥缓解后,饮食宜清淡,夏季可食西瓜汁、番茄汁;冬季可食鲜橘水、苹果泥;痰多给服白萝卜汁、马蹄汁。2、秽浊内阻:玉枢丹(山慈菇、千金子、大戟、五倍子、麝香、雄黄等)合保和丸(焦山楂、炒六神曲、制半夏、茯苓、陈皮、连翘、炒莱菔子、炒麦芽、蜂蜜等)。痰多者,可服竹沥水,或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腹痛便秘者可用大黄泡水饮。发作时控制饮食,应禁食12~24小时;惊厥缓解后,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温热、厚腻食品。3、肝肾阴虚:用大定风珠(鸡子黄、阿胶、白芍、干地黄、麦冬、鳖甲、麻仁、五味子等)或止痉散(全蝎、蜈蚣等)。饮食宜富有营养,如牛奶、鸡蛋、百合粥、乌龟汤;也可用青蒿、麦冬、竹叶煎水代茶饮;忌食辛辣、滋腻生湿之品。4、脾肾阳虚:用固真汤(人参、白术、茯苓、熟附子、大枣、肉桂、山药、甘草、生姜等)。以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增加优质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摄入。(四)情志调护1安慰患儿,避免情绪波动而诱发抽搐。2让患儿家属了解本病知识,学会预防抽搐和缓解抽搐的方法。3,推荐合理饮食,注意饮食卫生。4,指导患儿适时进行室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避免惊恐,防止惊风发生。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抽搐部位、程度、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

2、神志、面色、体温、呼吸、血压、脉象、呕吐物等的变化。

3、患儿出现瞳孔散大、气息低微或有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