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必考(高频)题重组期中模拟卷(一)-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备考题型专训(浙教版)(原卷版)_第1页
专题08必考(高频)题重组期中模拟卷(一)-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备考题型专训(浙教版)(原卷版)_第2页
专题08必考(高频)题重组期中模拟卷(一)-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备考题型专训(浙教版)(原卷版)_第3页
专题08必考(高频)题重组期中模拟卷(一)-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备考题型专训(浙教版)(原卷版)_第4页
专题08必考(高频)题重组期中模拟卷(一)-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备考题型专训(浙教版)(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8必考(高频)题重组期中模拟卷(一)考试范围:9上第1、2章总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Cl35.5Cu64Zn65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1.(2021九上·嘉兴期中)以下是“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操作过程,其中错误的是()A.制取氢气B.加入氧化铜C.点燃酒精灯D.还原氧化铜2.(2021九上·嘉兴期中)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下列方案可行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方案A氮气水蒸气通过浓氢氧化钠溶液B氯化钠硝酸银加水溶解、过滤、蒸发C生石灰碳酸钙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后过滤D铜铁加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A.A B.B C.C D.D3.(2022九上·淳安期中)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A.将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B.向Fe(OH)3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溶液显黄色C.在Na2CO3、K2SO4、AgNO3三种溶液中分别滴加BaCl2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D.久置于空气中的烧碱,加入足量稀盐酸会有气体放出4.(2020九上·越城月考)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需要外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NaOH,FeCl3,NaCl,KCl B.Na2SO4,NaCl,BaCl2,KNO3C.Na2SO4,BaCl2,Na2CO3,HCl D.Na2CO3,H2SO4,HCl,KCl5.(2022九上·温州期中)下列除杂、制备、鉴别实验能够达到目的的是()A.去除KNO3中少量的K2SO4,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B.制备Cu(OH)2,可将Ba(OH)2溶液和适量CuSO4溶液混合,过滤C.鉴别NaOH、NaCl、CuSO4和稀HCl四种溶液不需要添加任何试剂就可以完成D.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6.(2021九上·吴兴月考)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7.(2022九上·杭州期中)通过下图各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③既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2∶1④既可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8.(2019九上·温州月考)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和固体N可能是()①盐酸和石灰石②稀硫酸和锌③水和固体氢氧化钠④双氧水和二氧化锰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9.(2022九上·杭州期中)向含有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100g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仅考虑沉淀为Cu(O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个数减少B.P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C.M点溶液比P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D.沉淀完全时,m1的数值为8010.(2022·宁波)将锌粉持续加入到100g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6.5g时,溶液质量最小;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13.0g时,恰好完全反应。下列是反应中的相关量随加入锌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11.(2021九上·余姚期中)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X的化学式是Ag2S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12.如图,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试管口向下倾斜可防止氢气逸出B.乙实验只能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C.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通入气体,再用酒精灯加热试管、玻璃管,以防止发生爆炸D.甲、乙两实验中,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将氧化铜变成游离态的铜,都发生了置换反应13.(2022九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表述与图示相符的是()A.若①表示碱,②可以是纯碱B.若①含氧化合物,②可以是氧化物C.若①表示混合物,②可以是冰水混合物D.若①表示氧化还原反应,②可以是复分解反应14.(2021九上·淳安期中)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物质目的主要实验操作AFe粉末和CuO粉末鉴别取样,分别滴加稀H2SO4,观察现象B稀硝酸中含有稀盐酸验证取样,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C硫酸铁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除杂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DCaCl2和CaCO3固体混合物分离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滤渣,并蒸发滤液A.A B.B C.C D.D15.(2021九上·吴兴期中)M是一种活动性比铁强的金属,M2+与其他几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见下表:O2OHCO32ClSO42NO3M2+难溶难溶难溶易溶易溶易溶上信息判断下列各反应:①M+HCl;②M(NO3)2+BaCl2;③MO+HCl;④M(OH)2+NaCl;⑤M(OH)2+HCl;⑥M(NO3)2+HCl;⑦MCO3+HCl;⑧MSO4+BaCl2,上述反应能进行,且反应产物有水生成的是()A.①②④⑦ B.③⑤⑦ C.②④⑥ D.①③⑤⑧16.(2021九上·嘉兴期中)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A.Cu→ΔO2CuO→稀H2SO4CuSO4溶液B.SC.Fe3O4→高温COFe→ZnCl2溶液FeCl2溶液D.NaOH溶液→C17.(2021九上·嘉兴期中)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苦泉水”制取铜的方法,其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A.①是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晶体 B.②是发生了复分解反应获得铜C.③过程中硫酸铜的溶解度不变 D.④过程中溶液的质量逐渐变小18.(2020九上·余杭期末)在“甲+乙→丙+丁”的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只有甲、丙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若丙、丁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若丙、丁中有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碱D.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是酸和碱19.(2022九上·杭州期中)使用如图所示装置(搅拌装置略)探究溶液离子浓度变化,已知反应的产物如果全部是沉淀(或沉淀和水)时灯光会变暗。下列灯光变化可能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的是()试剂甲试剂乙ANaClAgNO3BH2SO4Ba(OH)2CHClNaOHDK2CO3HNO3A.A B.B C.C D.D20.(2022九上·杭州期中)小乐在验证Al、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制出了美丽的“金属树”。其方法为向两个放有宣纸的培养皿中分别滴入适量的CuSO4溶液、AgNO3溶液,再放入铝丝,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前需要打磨铝丝是为了除去表面致密的氧化膜B.上述实验现象能得出Al、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C.得到“铜树”后的溶液一定是无色的溶液D.得到“银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AgNO3=2Ag+Al(NO3)2二、填空题(共6题;共30分)21.(2022九上·杭州期中)小乐尝试寻找生活中的物质制作酸碱指示剂,下表是分别向不同试剂中滴加紫薯汁后的现象。试剂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白醋氨水滴加2滴紫薯汁后显示的颜色红色绿色紫色红色绿色(1)紫薯汁(选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2)若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2滴紫薯汁后,将显示(选填“红”“绿”或“紫”)色。22.(2022九上·杭州期中)“氧炔焰”是指乙炔(C2H2)在氧气中燃烧的火焰,温度可达3000℃以上。生产上,常通过调节乙炔和氧气的体积比,来焊接或切割金属。(1)乙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焊接时,利用“氧炔焰”的高温熔化金属焊条,将两块金属熔接在一起。此过程中乙炔需过量,可避免待焊接的金属件及焊条熔化时改变成分,其合理解释是。23.镓(Ga)是科学史上第一个先从理论预言,后在自然界中被发现验证的化学元素。(1)若将由镓元素组成的单质镓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能观察到镓表面有气泡产生并完全溶解。已知镓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3价,则镓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要进一步探究镓在常见金属中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实验有必要做的是。A.将镓放入硫酸铜溶液中B.将镓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C.将镓放入稀盐酸中24.(2021·余杭模拟)一瓶完全变质的NaOH溶液,在变质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填写离子的符号);检验此瓶试剂是否已完全变质的方法是:。25.(2022九上·杭州期中)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渣A和滤液B,向滤渣A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渣A中一定有;滤液B中一定有的金属离子是;一定没有的金属离子是。26.(2022九上·淳安期中)碳酸锂作为锂的基础锂盐,广泛用于玻璃制造和陶瓷生成过程中的添加剂,也是制备锂电池的重要原料。碳酸锂在热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工业上以锂辉石精矿(主要成分是Li2O,含有Al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取碳酸锂,其“硫酸法”生产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锂辉石加入酸浸槽中要提前进行“研磨”,其目的是。(2)从沉锂池分离出碳酸锂的过程需要进行的操作是。(3)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分析,“洗涤”上方“?”处是;“洗涤”的目的是为了洗去碳酸锂表面的。三、实验探究题(共6题;共42分)27.(2022九上·温州期中)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相对封闭的装置内燃烧某种含碳、氢、氧元素的垃圾,对产生的废气成分(不考虑气态有机物)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检验。【实验研究】拉动注射器,让废气依次通过装置。

(1)【实验分析】能证明废气中有水蒸气存在的现象是;(2)F处的大号注射器,可以引导气体流向,其另一个主要作用是;(3)【反思评价】小金认为,仅根据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确定一氧化碳的存在,其理由是;(4)小金根据D中的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得出废气中存在一氧化碳。小丽认为该结论不够严密,若废气中存在氢气也会出现该现象。要使上述结论更加严密,还应添加的一个实验装置及位置是。【实验结果】经检验,废气中存在CO2、CO、H2O。28.(2022九上·杭州期中)观察下列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甲所示,G处装稀盐酸,H处放少量的铁屑,加热处的现象为。用微型仪器进行实验,除试剂用量极少外,还可能具有的优点是。(2)实验乙所示,将氢气通入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试管中有红色固体出现。若试管出现破裂现象,其可能的原因有。A.实验开始时先给试管加热,然后通氢气B.盛放氧化铜的试管口略向上倾斜C.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氢气,再停止加热D.试管外壁可能还有水E.加热时氢气本身不纯F.加热时,试管接触酒精灯的灯芯29.(2022九上·杭州期中)课外探究时,某兴趣小组同学选择了“金属和酸反应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课题。(1)其他条件相同,同种金属与不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反应的快慢不同。取质量相等的铝片,分别放入5%、20%的足量稀盐酸中。实验表明盐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如图Ⅰ、Ⅱ、Ⅲ是三位同学记录实验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其中正确的是。(2)其他条件相同,不同金属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反应的快慢不同。取质量相等的镁片、锌片、铁片中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甲所示。则曲线A对应的金属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的盐的名称是。(3)其他条件相同,颗粒大小不同的同种金属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反应的快慢不同。取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锌片,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中,锌粉与相同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请在答题卷的图上用实线补画出锌片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30.(2022九上·杭州期中)九年级的小蓉学习复分解反应后,做了如下表中的几个实验。编号①②③④试剂NaOH溶液MgCl2溶液Na2CO3溶液Ba(NO3)2溶液加入稀硫酸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产生气泡白色沉淀生成以上实验中,③④出现了明显的现象,可以判断试管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1)小蓉同学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先加了一种试剂,再逐滴加入稀硫酸,也出现了明显的现象,确定试管①中也发生了反应,这种试剂可能是。小蓉同学认为试管②中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溶液中同时存在Mg2+和Cl-。(2)【查阅资料】SO42—会对Cl的检验有干扰,需要先除去。【设计方案】小蓉根据资料和自己的猜想提出了如下实验方案。老师评价小蓉的实验方案方案时指出:设计思路正确,但试剂选择有误,你认为应该将所选的试剂BaCl2改成。(3)小蓉按照修改后的方案进行了实验,最后得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则步骤二、三中必然会观察到的现象Ⅰ、Ⅱ是。31.(2022九上·杭州期中)某兴趣小组利用铜丝进行了以下实验。(1)如图1所示,将铜丝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用细线吊着的长玻璃棒的两端分别绕有30cm长相同的铜丝(如图2所示),使玻璃板保持平衡,将左端的铜丝浸泡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取出,洗涤、干燥再重新吊起(细绳系在玻璃棒的位置不变),玻璃棒(选填“能”或“不能”)再次保持平衡。(3)为了研究金属铜生锈的条件,该小组同学取四段长度相等的铜丝分别按照图示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现象。BCDE实验装置实验现象铜丝不生锈铜丝不生锈铜丝不生锈铜丝生锈由该实验可知:铜生锈与共同作用的结果。32.(2022九上·杭州期中)在“探究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小乐发现镁带与稀盐酸反应后的试管内出现了灰白色沉淀。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提出猜想:小乐在老师指导下,猜想灰白色沉淀是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①镁;②氯化镁;③氢氧化镁;④碱式氯化镁[Mg(OH)Cl]。老师肯定了小乐的猜想,并鼓励他继续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探究:步骤一:将上述镁带与稀盐酸反应后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液和灰白色滤渣。步骤二:取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镁粉末,粉末全部溶解。步骤三:取少量灰白色滤渣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无其他现象。步骤四:将剩余滤渣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取洗涤后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滤渣全部溶解,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实验反思及结论:(1)从步骤二可知,灰白色沉淀不可能是氯化镁,因为滤液是氯化镁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从步骤三可知,该沉淀中没有。(3)步骤四中滤渣用蒸馏水充分洗涤是为了。(4)根据实验探究可知,该反应产生的灰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四、解答题(共4题;共28分)33.(2022九上·淳安期中))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7.3%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量不同时刻溶液的温度与pH,记录数据如下表:反应时间(秒)0255075100125150175200滴入稀盐酸体积(毫升)048121620242832pH温度(℃)(1)观察上表发现,当反应时间在秒时开始,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会增加。(2)在逐渐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请分析其原因。(3)结合上表中滴入稀盐酸体积与pH的变化数据,请计算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稀盐酸的密度取1.0克/毫升)34.(2022九上·温州期中)环保部门对一造纸厂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发现其主要污染物为NaOH。为了测定污水中氢氧化钠的含量,他们首先把1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然后取100g污水于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硫酸至49g时恰好完全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假定污水中的其它成分不与硫酸反应)(1)为了防止发生事故,在稀释浓硫酸时,正确的操作是:一定要将沿着烧杯壁慢慢注入盛另一种液体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使热量迅速扩散。(2)把10g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所需水的质量是多少?(3)污水中所含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5.(2022九上·温州期中)有一包不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