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模拟含解析_第1页
检测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模拟含解析_第2页
检测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模拟含解析_第3页
检测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模拟含解析_第4页
检测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模拟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5年高考】考点一两宋的政治和军事1.(2021山东,4,3分)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答案C2.(2021课标Ⅲ,26,4分)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答案A3.(2021课标Ⅱ,26,4分)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揭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A.否认了世家大族特权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答案C4.(2021课标Ⅰ,26,4分)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锋利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答案A5.(2021课标Ⅲ,25,4分)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B6.(2021课标Ⅱ,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熙宁二年(1069年),宋廷开始精简军队,压缩编制,到元丰八年(1085年)禁、厢军总数减为80万左右,比原先减少30多万。熙宁七年,开始实行“将兵法〞,把当地各局部禁军以及有战斗力的厢兵、蕃兵、乡兵等,混合编组为“将〞,下设“指挥〞。每“将〞自2000多人至1万多人不等,通常为5000人左右,设正、副将为长官,选择有作战经验和才能的人担任。诸将长官统领并训练本将士兵,以到达将知兵、兵知将的目的。将兵多数戍守本路,在本路辖区内更戍,但也有一局部将兵到指定的别路更戍。——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实行将兵法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将兵法改革。(9分)答案(1)冗兵众多,老弱兵士多;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战斗力下降,积贫积弱。(2)改变了宋军的编制,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减少军费开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压力;未从根本上解决北宋的社会危机。考点二辽夏金元的统治7.(2021天津文综,2,4分)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说明元朝()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答案A8.(2021浙江4月选考,5,2分)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答案B考点三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9.(2021课标Ⅰ,26,4分)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假设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开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答案A10.(2021课标Ⅰ,26,4分)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创造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域经济开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答案A11.(2021课标Ⅱ,26,4分)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答案B考点四辽宋夏金元的文化12.(2021课标Ⅱ,26,4分)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沉着,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表达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答案B13.(2021课标Ⅰ,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关于宋代历史,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表达各有侧重,如?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宋史:文治兴盛与武功弱势?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答案略。评分标准:书名(0~3分)指向清晰,准确反映所指历史时期的特征(3分)指向较清晰,较能反映所指历史时期的特征(2分)指向不清晰,不能反映所指历史时期的特征(0~1分)论证(0~7分)运用具体史实阐述所拟书名,史实准确,论证充分(5~7分)运用具体史实阐述所拟书名,史实较准确,论证较充分(3~4分)运用具体史实阐述所拟书名,史实不准确,论证不充分(0~2分)表述(0~2分)逻辑严谨,表述清晰(2分)逻辑较严谨,表述较清晰(1分)逻辑混乱,表述不清晰(0分)[教师用书专用]【5年高考】考点一两宋的政治和军事1.(2021海南单科,5,2分)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那么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根本对等答案C此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并未反映出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反映出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故B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材料反映的是宰相权力的削弱和皇权的加强,故C项正确。2.(2021北京文综,14,4分)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C.设枢密院D.施行将兵法答案A唐末五代时期藩镇割据,地方势力强大,中央集权大为削弱。宋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在地方上以文官任知州的方法,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主要是宋代为削弱相权而采取的措施,三司使、枢密院分别削弱的是宰相的财政权、军事权,故B、C两项错误。D项主要是为了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出现于王安石变法时期,不符合题意。考点二辽夏金元的统治考点三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1.(2021海南单科,3,2分)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A.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B.加剧了土地兼并C.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D.刺激了人口南迁答案C唐宋时期,伴随着大量中原人口移居南方,带动了南方地区的农业开发,甚至形成了梯田这一不同于平原地区的田地形式。梯田是中原农民在南方山地进行农业耕种的形式,可以说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的需要,故C项正确。美洲农作物的传播发生在明清之际,故A项错误。土地的兼并与商业的开展、政府的土地政策有密切关系,属于生产关系调整的范畴,与土地开发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人口南迁促进了荒地的开垦,刺激了梯田的出现,而不是梯田的形成刺激了人口南迁,D项因果倒置。2.(2021课标Ⅱ,26,4分)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开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答案C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人口南迁给南方地区带去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了南方地区经济的开展,应选C项。A、D两项与题意无关。B项不是推动南方经济开展的因素。解题技巧我国至今仍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是国家开展之根本。放眼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经济开展的原因是什么?巧用排除法,答案可得。3.(2021福建文综,14,4分)?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著名天下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答案D材料显示陶玉将其所载瓷器称为“假玉器〞,上贡给朝廷,“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这反映出陶玉注重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故D项正确。由“景德镇……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可知唐朝时尚未有景德镇之名,故A项错误。B、C两项在材料中无法表达,故可排除。4.(2021北京文综,14,4分)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A.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B.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C.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D.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答案C此题考查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以?梦溪笔谈?的记载为背景材料,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旨在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材料“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反映出宋代地方官员强调开展耕织,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5.(2021课标Ⅱ,25,4分)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开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答案D宋代中央集权日益强化,A项与史实不符。“不抑兼并〞会造成土地高度集中,故C项不正确。B项在材料中不能得到表达。D项正确。6.(2021课标Ⅰ,26,4分)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答案A民间崇拜得到朝廷认可,说明朝廷对该地区风俗文化的认可,实质上也是该地区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上升的重要反映。从材料信息看,宋代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其实质是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应选A项。B、C两项与史实不符;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的一些民间崇拜得到朝廷认可仅是个例,不能表达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排除D项。解题思路地方民间信仰为何能够上升到朝廷认可层面呢?这正是该地区的影响力扩大的结果,明确这一点,问题即可迎刃而解。7.(2021安徽文综,14,4分)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经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一百八十二匹。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这说明()A.官府重视商税收入B.杭州丝织业比婺州兴旺C.江南商业环境恶劣D.农本商末观念根深蒂固答案A从材料可以看出,官府严厉打击偷税的商人,而对捉拿偷税人的人予以奖励,这说明官府重视商税收入,应选A。8.(2021重庆文综,4,4分)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A.自由流通的支票B.中国最早的纸币C.国家发行的债券D.兑换货币的凭证答案D题干材料的意思是北宋初年政府设机构——“便钱务〞,准许百姓存钱,给以“便钱〞,商旅可持“便钱〞到各州兑换,由此可知D项正确。支票是货币的凭证,不可自由流通,A项错误;中国最早的纸币是交子,B项错误;“便钱〞是百姓存储货币的凭证,不是国家发行的债券,C项错误。此题选D项。评析此题考查古代中国商业,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难度中等偏上。抓住“便钱务〞“入钱〞“便换〞等信息是解题的关键。9.(2021安徽文综,14,4分)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说明()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答案A此题是对宋代商业繁荣特征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材料含义,迁移宋代商业开展的表现来分析判断备选项。材料中“‘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等信息,说明宋代商业活动不受时间的限制,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表达出商业活动区域、经营方式及坊市等信息,故排除B、C、D三项。10.(2021天津文综,2,4分)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手工业仅在乡村开展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答案A宋代,城乡手工业都在开展,故B项不符合史实;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经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故C项不符合史实;材料诗句无法反映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故D项错误;从“西家卖丝籴新谷〞可知丝、谷已投入市场,这反映了宋代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因此选A。11.(2021海南单科,8,2分)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开展,其共同的原因是()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答案D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和南宋时期,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使得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开展。故D项正确。12.(2021海南单科,6,2分)元朝时,大规模的漕粮海运前所未有,海外贸易繁荣,泉州还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废止B.造船航海技术进步C.内河航运严重不畅D.陆上丝绸之路受阻答案B宋元时期,造船航海技术有了较大进步,指南针应用于航海,这都大大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开展,故B项正确。13.(2021四川文综,13,8分)(节选)瓷器是人类文明的见证。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景德镇位于昌江畔,附近盛产造瓷的主要原料高岭土。北宋景德年间,其生产的影青瓷成为贡品,景德镇因此得名。两宋之际和元末的大规模战乱,使定窑、龙泉窑等陆续衰落,相对安定的景德镇,遂成“天下窑器所聚〞的瓷都。元代景德镇制坯、烧瓷等分工不断细化,这时创制的青花瓷、釉里红和卵白釉,至今仍享有崇高声誉。明朝在景德镇创立御器厂,其组织和分工相当细密,“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宣德、成化年间制造的御窑瓷器堪称经典。嘉靖至万历年间,商品经济大开展,加之西欧等海外市场的扩大,“景瓷〞销量大增。清初对御窑厂进行了诸多改革,如匠役制改为雇募制,使康乾时代景德镇瓷业再度鼎盛。嘉庆后,因“墨守旧法,且有粗制滥造之弊〞,景德镇瓷业渐趋衰落。(据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纲要?等)材料二1708年,萨克森一炼金师在欧洲率先研制出瓷器。1710年,萨克森王国宣布掌握制瓷专利,并成立梅森皇家瓷器厂。1722年,两把交错的蓝剑成为梅森瓷器的商标且沿用至今。经过不断研发与创新,梅森瓷器逐渐摆脱了中国的影子,被誉为“白色金子〞和欧洲第一名瓷。后来受工业化冲击,全手工作业的梅森遇到极大挑战。1864年新厂建成,为保护手工技艺,他们将原厂改为博物馆,专门保存模具,300年的石膏模具至今无一缺失,随时能重新制出原汁原味的梅森瓷器。梅森瓷器经久不衰,根源在于对质量一丝不苟的奉守,也离不开一万多种绚丽的色彩和精细的浮雕。全球瓷厂中,梅森最早建立了自己的绘画艺术学校,工艺师要完成近4年的技术与艺术教育和10年的经验积累才能上岗。梅森,300年来一直贵为欧洲瓷都,是与严谨的梅森人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分不开的。(据蒲缇?梅森:300年的白金盛宴?等)(1)据材料一概括景德镇开展成为“瓷都〞的主要因素。(8分)(2)据材料一、二说明,与景德镇相比,成就梅森瓷业300年辉煌的独特之处。(9分)答案(1)主要因素: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资源优势;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商品经济的开展与海外需求的扩大;政府的重视,如创立御器厂、改革工匠制度。注重借鉴和改良技术,不断细化分工;注重核心产品的开发,如青花瓷。(8分)(2)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如保护模具;重视技术专利和品牌保护,如申请专利和蓝剑商标沿用至今;重视人才培养,如建立专门学校。(9分)解析(1)要注意认真阅读材料,从原料、生产环境、政策、技术开展、市场需求等方面归纳概括。(2)要通读两那么材料,从梅森与景德镇的不同做法上入手分析。考点四辽宋夏金元的文化1.(2021广东文综,14,4分)“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答案A从题干中的儒者、道士、僧人“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可知A正确;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时期,而“虎溪三笑〞出现在唐朝,故B错误;题干中没有直接反映C的情况;由“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可知D错误。2.(2021课标全国,25,4分)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答案D此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中流传的故事的实质。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在思想观念中的反映。宋代,随着城市经济的开展,市民阶层开展壮大,反映市民阶层生活的文学兴起。从材料信息看,人们同情“自由相恋〞的许仙和白娘子,鞭挞破坏自由恋爱的法海,赞扬维持人间正义的济公,都反映了市民阶层热爱自由、推崇正义的价值取向。因此选D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3.(2021安徽文综,13,4分)以下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ú,盘屈)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表达其风格的是()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答案A从对该画的评价看,这幅画主要表达了苏轼对意境的追求,符合这一特征的绘画风格是A项。B项表达的是写实风格;C项与图片不吻合;D项与该画浓墨重笔的画风不符。4.(2021海南单科,6,2分)以下图为一组纪念邮票,邮票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中,曾被认为是文人雅士必备素养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A古代文人雅士必备素养就是所谓的“琴棋书画〞,其中“棋〞指的是围棋,应选A项。5.(2021海南单科,2,2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以下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居庙堂之高,那么忧其民;处江湖之远,那么忧其君答案A材料强调通过格物致知到达“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进而“国治而后天下平〞。A项强调“身正〞,即统治者自我端正品行,才能“不令而行〞,治理好国家,与材料说法最接近,应选A项;B项呼吁人们以仁爱之心处理各种关系,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C项强调做善事要从点滴做起,而即使是小恶也不能去做,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D项表达出忧君爱民思想,与材料意思不符,故D项错误。6.(2021课标全国,27,4分)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那么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答案D此题考查宋明理学,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主旨。从材料信息看,王阳明认为,士、农、工、商因其“资〞“力〞不同而从事不同的职业,即“异业〞;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尽其心〞,都应有益于百姓,即“同道〞。也就是说,无论干什么,都应心地端正,诚心诚意。应选D项。7.(2021海南单科,5,2分)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答案A从材料信息看,契嵩认为,佛教的“治心〞与儒教的“治世〞都是“圣人之教〞,二者“同归于治〞,这反映了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应选A项。8.(2021课标Ⅰ,25,4分)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答案C孔子创立的儒学是对周公所创周礼文明的继承和开展,所以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创立的理学推崇气节、修养,将继承和开展周礼之道、强调“重义轻利〞“养浩然之气〞的孟子学说奉为儒家经典之一,所以儒学在宋代以后多被称作“孔孟之道〞。故C项符合题意。解题技巧注意解题关键在于从“变化〞的角度切入思考,从“周(公)孔之道〞到“孔孟之道〞,不变的是孔子,变化的是从周公到孟子,变化的时代是宋代。为什么偏偏是宋代呢?因为宋代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集为?四书?,并对之加以注解,使之成为理学经典,由此导致孟子地位的提升。这样,孟子取代了周公。9.(2021海南单科,6,2分)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B.孟子的仁政思想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答案A此题考查宋明理学,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材料信息可知,周敦颐认为,天以阴阳生成万物,“生〞就是“仁〞。这表达了“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应选A项。B、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10.(2021大纲全国,14,4分)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答案C此题考查元朝时期的文学,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中对元曲的认识。宋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开展,市民阶层队伍不断壮大,适应市民需求的宋词、元曲日臻开展。从材料信息看,王国维认为,元曲本来是影响后世的“一代之文学〞,但由于“为时既近,托体稍卑〞,以至后世“儒硕〞不予重视,这反映了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A项不正确,元代文学不为“儒硕〞重视不等于不为后世所重视;B项表述片面;八股取士始于明朝,D项与题干材料不符。11.(2021江苏单科,4,3分)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A.贴近生活,易受欢送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答案A从材料信息看,元曲的特点是“少引圣籍,多发天然〞“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贴近生活,易受欢送,应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元曲寄情山水、语言句式、内容丰富的信息,故排除B、C、D三项。12.(2021浙江文综,13,4分)武那么天是学界和社会群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拟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以下说法最为合理的是()A.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事客观评价B.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C.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答案A材料“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拟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说明史学家的主观认识影响到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评价,故A项正确;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并非不能有定论,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多数人的意见不一定更能反映历史真相,C项说法明显错误;历史评价的客观性与时代远近没有必然关系,故D项错误。【3年模拟】时间:40分钟分值:71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2021山东潍坊第三次线上考试,4)以下图是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据此可知,北宋()A.明确各级职责提高行政效率B.实行地方分权,完善决策机制C.加强对地方机构的制约与监察D.健全完善地方权力组织架构答案C2.(2021届山东潍坊模拟,3)宋太宗说:“前代帝王昏弱,天下十分财赋未有一分入于王室〞“朕今收拾天下遗利,以赡军国,以济穷困。假设豪户猾民,望毫发之惠,不可得也〞。宋太宗意在()A.反思唐藩镇割据的教训B.消除“不抑兼并〞的危害C.强调经济上集权的重要性D.关心国家安定与百姓疾苦答案C3.(2021届山东青岛统一考试,2)青苗法:每年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保甲法: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三舍法:以学校的平日考核来取代科举考试。以上变法措施的共同点是()A.顺应了历史开展潮流B.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C.理学是其指导思想D.保障地主阶级利益答案B4.(2021山东济宁二模,4)北宋?宣和画谱?称:李公麟画人物“能分别状貌,画尊卑贵贱,咸有区别〞。比方他绘制的?孝经图?中的侍女,通常是垂首而立或低眉端坐,形象拘谨;宽衣长袖,仅从发饰上才可看出女性的性征特点。李公麟这种绘画方式旨在()A.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B.宣扬儒家的伦理道德标准C.呼吁尊重并体恤女性D.开创文人画新的绘画技巧答案B5.(2021届山东德州期中,4)宋代科举考试实行封弥和誊录制度,前者是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封贴,使考官无法得知考生身份,后者是将原卷封存,另抄副卷交考官批阅,以防考官识别考生笔迹。这些制度()A.杜绝了科场舞弊现象B.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C.强化了门第出身观念D.造成了选官制度日趋僵化答案B6.(2021届山东淄博局部学校考试,4)宋代帝王不再以注重功业的“皇帝〞和象征君权神授的“天子〞等称谓相标榜,而是流行用与“洒家〞“农家〞“医家〞等相类似的“官家〞,“官家〞成为宋代帝王的专有称谓。这说明宋代()A.注重功业的皇帝观流行B.世俗化的倾向加强C.君权神授的天子观淡化D.民间行为影响皇权答案B7.(2021届山东烟台期末,2)唐代有“出将入相〞的惯例,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那么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宋人认为“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蕃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说明()A.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B.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兴旺C.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D.科举制度提高了文人社会地位答案C8.(2021山东潍坊期中,4)北宋初,府、州、军、监总数达300多个,至道三年(公元997年),于府州之上增加路一级行政单位。在路设帅、宪、仓、漕等司,各司互不统属,直接对中央负责。这反映了宋代()A.军队战斗力弱B.地方独立性强C.中央集权强化D.国家财政困难答案C9.(2021山东师大附中月考,5)宋太宗选拔将领,重视其是否“循谨〞,即能很好管束下属,武勇那么次之。宋真宗御制武臣“敕七条〞规定,将领的关键在于修身、守职及威严三项,无一条涉及果敢用兵等要求。由此可见宋朝初年()A.治军突出理学思想B.实行重文轻武政策C.制衡兵权管控过度D.铲除地方割据势力答案C10.(2021届山东潍坊期中,4)宋朝之前,负责监察的御史大夫等称为台官,负责侍从规谏的谏议大夫等称为谏官,“台〞官、“谏〞官各有所司。宋朝之后,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这一制度变化()A.使监察谏议流于形式B.反映了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C.强化了台谏行政职权D.导致了冗官、冗费现象加剧答案B11.(2021届山东实验中学诊断一,7)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变化可以总结为:卑官变高官,高官变虚衔,派遣变实官,佐官变正官,正官变虚衔,中朝官变外朝官,中央官变地方官,长官变为机关本位。这一变化()A.表达了官吏来源途径多元B.符合政治开展的要求C.反映了选官制度不断变化D.说明中央集权逐渐强化答案B12.(2021届山东潍坊期末,4)程颢提出“道即性也。假设道外寻性,性外寻道,便不是……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当处便认取,更不可外求〞。从中可以看出程颢()A.倡导格物致知B.提出知行合一C.奠定心学根底D.主张经世致用答案C13.(2021山东日照三模,4)宋代书院选址讲求独立性,即避开当权政局,远离喧嚣的市井,选择环境幽静的山林作为办学场所。这表达了怎样的办学理念()A.关注下层民众的教育需求B.反对封建政府控制教育C.追求修身养性和学术自由D.抨击时弊揭露社会现实答案C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