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2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2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2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2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语境和拼音,在横线里写出正确的词语。科技腾飞,扬大国志气。听到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发射shùnjiān,我们rèxuèfèiténg,看到“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的画面,我们xīncháopéngpài。白衣执甲,展大国风范。面对疫情,白衣天使们没有tuìsuō,日夜fènzhàn,似乎忘了píjuàn。他们用zhǎndīngjiétiě的豪情换来了人们的健康。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外宾(bīn)呻吟(shēn)骤然(zòu)惟妙惟肖(xiāo)B.瘦削(xiāo)纯熟(shú)提供(gòng)参差不齐(cēn)C.澄碧(chéng)慷慨(kǎi)苔藓(xiǎn)热血沸腾(xuè)D.毡帽(zhān)瞬间(shùn)笨拙(zhuó)排山倒海(dǎo)3.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斗蓬和蔼糟糕自作自受 B.错综拥戴悬崖别出新裁C.日寇点缀爆炸恍然大悟 D.颓然壮烈眺望轻歌漫舞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个公园的假山造型新奇巧妙,真可以说是妙笔生花。B.老师在我的作文结尾加了一句话,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C.任何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D.他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凭借自身的努力,成功地塑造了无数的人物形象。5.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对仗手法的一项是()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6.下面各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明月别枝惊鹊(横斜的树枝) B.汤汤乎若流水(水流大而急的样子)C.金沙水拍云崖暖(像云一样的山崖) D.今乃掉尾而斗(摆动,摇)7.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告诉我们太空不可能存在生命。B.《青山不老》这篇课文由衷地赞美了老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朽的生命意义。C.《丁香结》是宗璞的散文,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寄托于丁香花的志趣和人生态度,虚写丁香花的形象。D.《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多,为别人想得少的人。8.下面这段话主要想告诉我们()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世界上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很多,而能真正登顶成功的人是少之又少。因为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如果不到巅峰插上旗帜,那怕离登顶只剩下十米不到的距离,都不是真正的成功。A.很多人都在攀登珠穆朗玛峰。 B.成功是有明确标准的。C.大多数人都只能攀登到距离巅峰十米的位置。 D.只有插上旗帜才能证明成功了。9.《童年》这本小说的作者和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A.契诃夫阿廖沙 B.高尔基阿廖沙C.高尔基小茨冈 D.列夫托尔斯泰安利柯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跟随课本,我们共赏美文佳句。《草原》令作者痴迷,难怪他这样说: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又想坐下低吟。《月光曲》让皮鞋匠联想到那奇丽的画面: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2)跟随课本,我们共品好诗如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盛夏暴雨骤来:黑云翻墨未遮山,。江南春景如画:,水村山郭酒旗风。田园风光淳朴:,青山郭外斜。(3)跟随课本,我们共悟文中真情。曹植的爱国心是:捐躯赴国难,。贺知章的笑与泪是:,笑问客从何处来。鲁迅的真性情是:,怜子如何不丈夫。二、阅读现代文阅读丁香结(节选)①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②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③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11.第1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写了丁香花的什么特点?()(多选)A.格外妩媚 B.朦胧迷人 C.花香醉人12.如果要为选文的三个段落拟三个小标题,以下最恰当的是()。A.格外妩媚——恍然大悟——平淡无味B.古人诗云——一直不解——给人想象C.雨中如画——名字由来——由花悟理13.作者认为把丁香花称为“丁香结”是有原因的,以下哪项不是主要原因()。A.丁香花外表妩媚,在雨中如同画一般的美。B.丁香花苞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形状很像结。C.丁香自古有愁怨难解的意思,有着象征意义。14.“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平淡无味了吗?”这句话的含义与下面的名人名言表达的意思最符合的一项是()。A.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列夫•托尔斯泰)B.人活着总是有趣的,即便是烦恼也是有趣的。(亨利•门肯)C.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鲁迅)D.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的意义。(爱因斯坦)现代文阅读[材料一]“天问一号”火星之旅2020年7月23日,负责执行我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启火星探测之旅。截至2022年5月5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在轨运行651天,距离地球2.4亿千米,“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347个火星日,累计行驶1921米。[材料二]“天宫课堂”开讲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天宫课堂”是精彩绝伦的太空科普课,令万千学子大开眼界。“天宫课堂”第二课内容简介序号项目名称项目简介1太空“冰雪”实验演示失重状态下的饱和液体结晶现象。2液桥演示实验演示失重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作用。3水油分离实验演示失重环境下水油分层现象消失、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实现分层。4太空抛物实验演示天地之间抛物区别。5空间科学设施介绍与展示介绍核心舱高微重力,无容器实验机柜,展示本次任务中开展的空间科学实(试)验进6天地互动环节航天员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天地互动。[材料三]世界最高峰“量身高”珠穆朗玛峰多高?8848米?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联合对外宣布,经过两国团队的扎实工作,测得珠穆朗玛峰最新高度为8848.86米,这也是目前最精确的珠峰新高度。此次除了传统测量方法,还使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定位测量,而所有的精密仪器几乎都是国产。[材料四]15.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策略也不同。若想知道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可以阅读材料、材料和材料;若想知道我国航天事业对测量珠峰的贡献,可以重点阅读材料。16.结合材料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①材料一介绍“天问一号”环绕器工作进度时,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②随着我国航天世界的发展,未来我们有望实现太空旅游。()17.下列与“‘天宫课堂’”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太空科普课表达的意思不同的是()A.“天宫课堂”怎么不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太空科普课?B.不得不说,“天宫课堂”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太空科普课。C.“天宫课堂”怎么能说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太空科普课?18.阅读材料三,画线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假如你要为“厉害了,我的国”科技节主题演讲活动选择素材,除上面材料外,下列素材中不能作为本次主题演讲内容的是()A.“九章”量子计算机拥有“量子算力”。B.我国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C.“海斗一号”刷新中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现代文阅读背向大地的爱①父亲带着七岁的女儿去十里外的村子走亲戚。原本阴沉的天色,渐渐变得越来越黑。天上铅灰的乌云越聚越浓。天色越来越暗,仿佛真正的黑夜来临。闪电如利剑一次又一次刺穿黑暗,雷声伴着狂风隆隆滚过天际,然后像炸弹一样在头顶炸裂。②女儿瑟缩着小小的身子:“爸爸,我怕!”他将女儿紧搂在胸前:“丹丹不怕,把头埋进爸爸衣服里,闭上眼睛睡觉。”③一道雪亮的闪电划过大地,他突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呼啸声由远而近向自己的方向逼来。这声音像几十台拖拉机同时爬坡发出的吼声,又像无数条响尾蛇同时发出的嘶嘶声。在闪电的强光里,他看到一个顶天立地的巨大黑色烟柱飞速移来——龙卷风!④他本能地想要加快脚步。但一刹那间,脚下陡然失去了支撑,身子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吸得轻飘飘。他知道此刻他和女儿都被吸到了高空,几分钟后就要被抛到九霄云外。他什么也不敢想,只是尽力地躬身将女儿更紧地搂住。他感觉自己像一个面团一样被一只巨手揉来揉去,五脏六腑都翻腾起来。⑤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他感觉这只巨手的力量渐渐小了,身体也开始慢慢下降,他知道龙卷风风力渐小,开始将吸入的物体抛向地面了。突然,他感觉自己的背撞到了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勒过他的衣服,勒进他的背——电缆!他心里滚过一阵狂喜,一瞬间,他一手搂紧女儿,另一只手拼尽力气死死抓住那根电缆,他就这样单手悬吊着支持父女两人的重量!⑥天慢慢地变亮了,狂风也小了。渐渐地,他感到手臂发软打颤,被深勒过的后背正在流血。然而不等血滴进土地,就被吹散在风中。最要命的是,女儿睡着了,睡着后的女儿会不自觉地放松抱紧父亲的双手!他不敢再往下想。他看到脚底十多米的地方是一块旱地,他搂紧女儿,紧抓电缆的那只手一松,他就成了一个背朝大地面向天空的自由落体。⑦父亲保住了性命,却多处骨折并重度脑震荡;而女儿,毫发无伤,有人问他:“你知道不知道,你这次是侥幸从死神手里逃掉的?因为你这样背对地面从高空摔下,极有可能丢掉性命。”他憨憨地说:“我知道,但如果我不这样背对地面,我的女儿就可能去掉性命。”20.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描写,这处描写在全文中的作用是:。21.“父亲搂住女儿”这一动作在文中出现了四次,请你找一找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的。

——被吸到高空时————22.第⑤段开始出现的“电缆”情节,下列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电缆”的出现,给当时身处绝境的父女俩一次生命的转机,给了活下去的希望。B.“电缆”是串联故事前后的重要因素,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C.“电缆”让父亲受了伤最终导致重度脑震荡。D.“电缆”是联结父亲与女儿之间“爱”的依托。23.短文以《背向大地的爱》为题,你觉得好吗?请你联系短文内容,说说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文中的父亲在危难时处处想着自己的女儿,而在《桥》一课中,老支书在灾难面前把自己的儿子从逃生队伍里揪出来。你怎么看待这两位父亲?说说你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写作题25.作文回望2022年,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经历和各自的体会。跨年班会将举行“说出你的2022年关键词”活动,每位同学要交流和分享自己或自己家的年度关键词。“坚持、分享、快乐、勇敢、自律、成长……”你会为自己或自己家提炼一个什么关键词?请你围绕这个年度关键词,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瞬间;热血沸腾;心潮澎湃;退缩;奋战;疲倦;斩钉截铁【解析】【分析】书写时要注意“瞬间”的“瞬”不要写成同音字“顺”,“热血沸腾”的“沸”不要写成形近字“佛”,“斩钉截铁”的“截”不要写成形近字“载”。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瞬间、热血沸腾、心潮澎湃、退缩、奋战、疲倦、斩钉截铁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字、词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2.【答案】C【解析】【分析】A.“骤然”骤是翘舌音,故"zòu"应该为zhòu;“惟妙惟肖”的“肖”应读"xiào'

B.”提供"的供是多音字,由词义可知,在这里应读"gōng";“瘦削”的”削”应读"xuē"。

C.正确。

D."笨拙”的”拙”是易读错的字,应改为"zhuō"。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3.【答案】C【解析】【分析】A.有误,斗篷:有帽子的披风。故“斗蓬”的"蓬”错误。

B.有误,别出心裁: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用来形容诗文、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故”别出新裁”的“新”错误。

C.正确。

D.有误,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故"轻歌漫舞”的“漫”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4.【答案】A【解析】【分析】A.有误,妙笔生花: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与语境不相符;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成语运用的判断能力。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成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5.【答案】D【解析】【分析】A、B、C都运用了对仗的修辞;

D.没有运用对仗的修辞,由“不知细叶”和”二月春风”可知不是对仗。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对偶又叫对仗,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6.【答案】C【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金沙水拍云崖暖”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意思是金沙江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溅起的雾水像蒸汽一样。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了对文言文字词的解释。完成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7.【答案】B【解析】【分析】A.有误。《宇宙生命之谜》是-篇科普说明文,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迷。

B.正确。

C.有误。《丁香结》是宗璞的散文,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志趣和人生态度,实写丁香花的形象。

D.有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中,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了课文理解。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8.【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了概括段意或层意。要想概括好一段文章的段意,首先要对文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读懂这段话的内容,抓住要点进行概括。本段话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例子来说明成功是有明确标准的。

故答案为:B【点评】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也很多,有摘句法,归并法,取主舍次法,列小标题法等。总之要先分清段落,再根据课文的内容和行文特点概括段意。9.【答案】B【解析】【分析】《童年》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该作讲述了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人物、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作品内容,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阅读,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10.【答案】(1)久立四望;一首奇丽的小诗;霎时间;轻纱似的微云(2)白雨跳珠乱入船;千里莺啼绿映红;绿树村边合(3)视死忽如归;儿童相见不相识;无情未必真豪杰【解析】【分析】(1)出自课文《草原》,部分原文: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出自《月光曲》,部分原文: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结合原文填空即可。

(2)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结合题干中的“黑云翻墨未遮山”,可知填写的诗句是“白雨跳珠乱入船”。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结合题干中的“水村山郭酒旗风”,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千理莺啼绿映红”。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结合题干中的“青山郭外斜”,可知填写的诗句是“绿树村边合”。书写时要注意“莺”不要写成同音字“鹰”。

(3)出自三国曹植的《白马篇》结合题干中的“捐躯赴国难”,可知填写的诗句是“视死忽如归”。

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结合题干中的“笑问客从何处来”,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儿童相见不相识”。出自鲁迅的《答客诮》结合题干中的“怜子如何不丈夫”,可知填写的诗句是“无情未必真豪杰”。书写时要注意“豪”不要写成同音字“毫”。

故答案为:(1)久立四望;一首奇丽的小诗;霎时间;轻纱似的微云;(2)白雨跳珠乱入船;千理莺啼绿映红;绿树村边合;(3)视死忽如归;儿童相见不相识;无情未必真豪杰。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现代诗文默写,有名言警句,有古诗文默写等,完成这些习题,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答案】11.A;B12.C13.A14.B【解析】【点评】(1)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再读一读这个给出的选项,然后分析判断。

(2)考查拟定小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看看每部分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概括段意,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选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4)理解句子含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11.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句子“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中,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表现了雨中的J色彩仿佛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写出了丁香花的妩媚和朦胧迷人。故选AB。

故答案为:AB12.考查给段落起小标题。阅读选文的三个段落,可以将标题分别拟写为:雨中如画、名字由来、由花悟理。故选C。

故答案为:C13.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二是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故选项A不是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A14.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抓住句子的表面意思与深层意思。“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意思是说人与人之间都会不断发生一些问题,如果人与人之间平平静静的生活,各过各的生活互不打扰也互不相关,没有竞争与合作,没有是非与议论,那么人生也会过得平淡无味了。深层次的意思说,人生中的问题是解决不完的。所以我们需要用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故与选项中的名人名言表达的意思最符合的是”人活着总是有趣的,即便是烦恼也是有趣的”。故选B。

故答案为:B【答案】15.一;二;四;三16.①错误;②正确17.C18.不能删去。如删去“几乎”,表达过于绝对,说明精密仪器全是国产的,与实际不符。“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备严密的特点。19.B【解析】【点评】(1)解答此题要在理解材料三内容的基础上,带着阅读目的去阅读。

(2)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再读一读这个给出的选项,然后分析判断。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选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4)分析文中的词语准确性,要把它放到语境中,体会出它的意思和用法,并将删掉该词的句子和原句加以比较。

(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选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15.考查了阅读策略。阅读材料内容可知,若想知道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可以阅读材料—、材料二和材料四;若想知道我国航天事业对测量珠峰的贡献,可以重点阅读材料三。

故答案为:一、二、四、三16.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①材料—中“截至2022年5月5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在轨运行651天,距离地球2.4亿千米,‘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347个火星日,累计行驶1921米”是介绍“天问一号”环绕器工作进度的句子,从“2.4亿千米”“347个”“1921米”可知,运用的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故题干表述错误。②正确。

故答案为:①错误;②正确17.考查对句子的理解。A、B项句子表达的意思是“天宫课堂”是—场精彩绝伦的太空科普课。C项表达的意思是“天宫课堂”不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太空科普课,与题干表达的意思不符。故选C。

故答案为:C18.考查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的能力。阅读句子内容可知,不能删去。如删去“几乎”,表达过于绝对,说明精密仪器全是国产的,与实际不符。“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备严密的特点。

故答案为:不能删去。如删去“几乎”,表达过于绝对,说明精密仪器全是国产的,与实际不符。“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备严密的特点。19.考查对内容的理解。B项我国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与“厉害了,我的国”科技节主题演讲活动无关。故选B。

故答案为:B【答案】20.环境;为下边故事的发生做了铺垫21.龙卷风到来之前时;被抛到电缆上时;女儿睡着时22.B23.短文讲述了在父亲和女儿被卷入龙卷风中后,父亲用自己的生命保护女儿的故事。当父女二人得以借助电缆从龙卷风中脱险时,却陷入另一个危险中,即女儿在怀里睡着,父亲却体力不支。当必须从十米的高空坠向地面时,父亲选择自己背向大地坠落,来保护怀中的女儿。标题“背向大地的爱”一方面概述了文章主要故事情节,即父亲在这场龙卷风中,用背朝大地面向天空的姿势保护了女儿,使女儿安然无恙。另一方面也突出了本文深刻的主题,即父亲对女儿的爱比大地更深沉、更厚重。因此,本文以“背向大地的爱”为题很好;24.短文主要写了文中的父亲为保护女儿做出了从十多米高空下落时背靠大地下落的姿势,保住了女儿,自己却摔成了脑震荡的事。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出的是父爱如山。而在《桥》一课中,老支书在灾难面前把自己的儿子从逃生队伍里揪出来。表现的是老支书先人后己、高风亮节、保护百姓的共产党员的形象。老支书面对的是全村百姓。而本文中的父亲面对的只是女儿。性质是不同的。这两位父亲都是好父亲。【解析】【点评】(1)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描写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通读指定段落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理解。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第5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理解文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20.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通读短文可知,文中的“原本阴沉的天色,渐渐变得越来越黑。天上铅灰的乌云越聚越浓。天色越来越暗,仿佛真正的黑夜来临。闪电如利剑一次又一次刺穿黑暗,雷声伴着狂风隆隆滚过天际,然后像炸弹—样在头顶炸裂。”这两句话是环境描写,这处描写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为下边故事的发生做了铺垫。

故答案为:环境;为下边故事的发生做了铺垫2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并填空回答问题。通读短文,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提示可知,文中“父亲搂住女儿”这一动作在文中出现了四次,这四次分别是:1龙卷风到来之前时。②悲喜到高空时。③被抛到电缆上时。④女儿睡着时。

故答案为:龙卷风到来之前时;被抛到电缆上时;女儿睡着时2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通读短文,结合题目中的给出的选项可知,第⑤段开始出现的“电缆”情节,选项中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电缆”是串联故事前后的重要因素,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故选B。

故答案为:B23.考查对短文题目的理解,并说明理由。回答本题问题,可在理解短文内容的基础上来回答,通读短文可知,短文讲述了在父亲和女儿被卷入龙卷风中后,父亲用自己的生命保护女儿的故事。当父女二人得以借助电缆从龙卷风中脱险时,却陷入另一个危险中,即女儿在怀里睡着,父亲却体力不支。当必须从十米的高空坠向地面时,父亲选择自己背向大地坠落,来保护怀中的女儿。标题“背向大地的爱”一方面概述了文章主要故事情节,即父亲在这场龙卷风中,用背朝大地面向天空的姿势保护了女儿,使女儿安然无恙。另一方面也突出了本文深刻的主题,即父亲对女儿的爱比大地更深沉、更厚重。因此,本文以“背向大地的爱”为题很好。

故答案为:短文讲述了在父亲和女儿被卷入龙卷风中后,父亲用自己的生命保护女儿的故事。当父女二人得以借助电缆从龙卷风中脱险时,却陷入另一个危险中,即女儿在怀里睡着,父亲却体力不支。当必须从十米的高空坠向地面时,父亲选择自己背向大地坠落,来保护怀中的女儿。标题“背向大地的爱”一方面概述了文章主要故事情节,即父亲在这场龙卷风中,用背朝大地面向天空的姿势保护了女儿,使女儿安然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