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题目 李清照前后词风比较论 目录 4616内容摘要 引言李清照是南北宋著名词作家,生于1084年,号易安居土,济南章丘人。她的一生经历了安宁和动荡两个时期,使其词的内容与风格产生很大变化,在后期,由于当时的社会发生了剧烈动荡,她的生活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迁,其词以南渡为“分水岭”,分为前期和后期两种不同的风格。这个“分水岭”也就是“靖康之变”,就是在靖康年间北宋被金朝覆灭的历史事件。在此之前,她的生活很惬意,词的内容大多涉及爱情和青春美好的话题,词风清新细腻,而在此之后,由于其丈夫离世,再加上生活居无定所,词风深愤哀婉。一、李清照前期词的风格(一)李清照靖康之变前的生活状况李清照自小生活在书香之家。其父是那一时期较为出名的散文家,才华横溢。母亲王氏也出身名门世家,喜文。在如此家庭环境之中,李清照受到了很大影响,其文学天赋离不开其家庭文化的熏陶,这为她的诗词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少时的李清照是在欢快和谐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这使她养成了率真的性格,具有一颗追求自由的纯正心灵,这些特质使她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创作风格。在15岁后开始跟随父亲,在18岁嫁给了太学生赵明诚,生活美满和谐。但后来其父亲被人诬陷成为乱党,李清照也遭受牵连,被打回原籍。不久后其丈夫之父也被罢免。此后,她随赵家一起定居青州,共同生活了十年,在此期间,夫妻共同专研石书画,生活和谐美满。(二)靖康之变前的词风李清照在南渡之前的生活很美好,仅仅流量出一丝的“闲愁”,内容以美丽自然、爱情和青春主题为主。所以,她这一时期的词风清新细腻、委婉明快。词的内容也是无忧无虑,充满乐趣。其前期词作大体可以分成赞颂青春自然、爱情的自我表白和伤春三种类型。1.赞颂青春自然李清照在少女时期比较关注青春和美丽自然,比如《如梦令》中“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不难看出词风清快活泼。这是李清照在16岁时所作,这时的她刚入汴京。词中回忆了曾经游览溪亭时的场景,那时的天色渐渐暗下来,作者在溪亭一边游玩一边饮酒,却醉倒在溪亭而忘记了回家。等到醒过来时,天色已黑,急忙解开缆绳准备划船回家。一时着急竟然划到了荷花丛里,在其中打着转迷了路,不知如何回家。突然,滩边的沙鸥和白鹭都拍打着翅膀飞起,消失在夜暮中。《如梦令》向读者描绘出一位妙龄少女在溪亭游玩的画面,画风自然秀美,向读者传达了年少时期的无忧无虑和自由愉悦。词采用了白描手法,将叙事和写景交融,体现了李清照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将生活中的一些平常细微的画面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语风清快,画面活泼。2.惜春和伤春少时的李清照情感细腻,观察细致入微,15岁时就能用优美精炼的词来形象的描述周边的事物,表现出非常细腻的感触。比如,《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目前的学术界对词中的“卷帘人”的认识未达成一致,本人赞同叶嘉莹的观点,也就是指丫鬟,并且认为此词是李清照婚嫁之前所作。词中流露出浓浓的少女伤春情怀。惜花伤春是古人的一种思想寄托。作者在词中描写的是女主人在早起时的一个生活场景。前两句是回忆昨天晚上的事情,听到了风的呼啸声和雨的淅沥声,让她难以入眠,她开始担忧花是否能够经得起这场风雨,因为久久无法入睡,只好喝酒解忧愁。正是由于海棠花经历了晚上的风雨大作,她在起床后,不顾酒劲未消,便急忙问丫鬟,外面的海棠花如何。但是,丫鬟回答语气和态度冷漠,与她急切的想知道结果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作者对海棠花命运的关切,向读者传达了惜花伤春的情感。词所描绘的画面并不复杂,只涉及到主人与丫鬟两人,主人公和丫鬟,词风简洁细腻。3.爱情的自我表白作者在少女时期与其他年轻女子在少年时期一样都憧憬美妙的爱情,同时,作者也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比如《点绛唇》中“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词中描绘的是作者在某个早晨荡完秋千,跳下时由于用力过度而摔在地上,所幸两手支撑住了身子而未完全摔倒,但一双细腻白净的双手却被弄脏,她慢慢爬起悠悠擦拭双手时,汗水透出轻衫。正在自己暗自陶醉松衣时,突然发现有人来了,慌乱中立刻闪躲,却不慎跑掉了鞋子,头上的金叉也掉落下来,只好穿着袜躲至虚掩着的门后,悠闲的闻着梅观察此来客。词的画面风格轻快活泼,情感委婉。将少女的俏皮可爱模样描绘得活灵活现,向读者传达了纯真少女对爱情的最初向往的情感。李清照在少女时期向往一种轻松愉快的爱情,而在词作上涉及到的真正爱情是以对丈夫的思念和等待为主,即离别相思的情感表达,而且毫无忌讳,大胆的真情流露,表达对丈夫的思念、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她的这些作品是勇敢打破封建礼教的宣言。比如《一剪梅》中“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是作者在一个特殊政治背景(崇宁年间)下写出来的,因为受到党争诛连,被迫与丈夫两地分离,词中内容也是寄托了对丈夫深深的思念。词中开始第一句就点明了时间是在荷花凋谢的秋天。丈夫远在异地,难掩思念之情,她“独上兰舟”,想通过湖上泛舟来淡化心中思念愁绪。其中的“独”字恰到好处的点明了作者内心思念之情无法排解。感情的表达非常细腻委婉,似乎那种被赋予了生命力一般爬向作者的眉头,又直达心头。整首词的表达手法都十分含蓄,却使读者深刻的体会到作者的思念之情和相思之苦。这种将自己对爱情的细腻感受的描绘在传统思想浓郁的封建时代可以说是十分大胆,令人敬佩。二、李清照后期词的风格李清照前期的创作更多的描述个人的生活与情感,局限在自我层面,很少涉及国家与百姓,但是在“南渡”之后,国家政局动乱,其生活和生活的环境产生巨大变化,词的创作也因此产生了巨大变化。(一)李清照靖康之变后的生活状况“靖康之变”即高宗建炎元年,也就是1127年,金人大举南侵,这时的李清照四十四岁。康王赵构于五月继位,改元建炎。这年三月李清照的丈夫之母离世,而南下奔丧。8月,北方局势越来越来严峻,李清照整理书卷准备南下。在12月,青州兵变,内部剩余书册被烧毁。她在战乱中将这批传世之宝送至江宁府,此后每天都会登城远望寻诗。第二年,也就是建炎三年,其丈夫罢守江宁。五月,到池阳,然而,中途却感染亡疾,在8月18日去逝。而到了11月,金人陷洪州,李清照被迫带着少量的典籍匆匆逃离。在此以后,她曾经投靠弟弟,此时她丈夫被人诬陷向金人献宝的罪名,她无奈将全部铜器等献出,追随帝踪。她的后半生贫困潦倒居无定所,很多文物都丢散。在建炎四年,也就是1130年,李清照追随帝踪流徙到浙东地区,11月到了衢州。绍兴元年,也就是第1131年,大量书画被盗。她伤心欲绝,欲发重赏找回被盗书画。从这以后,全部书画文物已丢失了一大半。第二年,她抵达杭州。基本所有的文物书卷都丢失,内心悲观欲绝,这种居无定所的逃亡生活给她带来了巨大伤痛和折磨,甚至被逼到走投无路的绝境。无依无靠的她无奈再嫁张汝舟,但后来又离异,她也因此身陷牢狱,后来获释。到了1143年,李清照将其丈夫遗作《金石录》整理好上进朝庭。直至1156年后,李清照在孤独苦闷中,怀着对亲人的无限思念和在无法返回家乡的巨大失望中去逝,享年约七十三岁。(二)靖康之变后的词风李清照后半生过着贫困潦倒居无定所的生活,不仅遭遇书画被盗,还被人诬陷向金人献宝,也就是“玉壶颁金”之罪,后来又无奈再嫁给非良人,而又不得不离异身陷牢狱。一个瘦弱无助的女子遭受了命运无情的摧残和折磨。而李清照本就情感细腻丰富,可见带来创伤之巨。这些经历使她后期的作品,无论从内容还是从风格上都完全区别于前期,其后期词作变化明显,同时也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后期的词作流露出的感情色彩主要为对死去丈夫的深刻怀念以及对国破家亡的感伤。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整体的风格都较为凄凉和忧愤,色调灰暗。1.思乡怀国李清照在靖康之变后过着贫困潦倒居无定所的生活,离开家乡多年的她,深刻的思念着故乡。比如《鹧鸪天》中“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李清照在靖康之变后居住建康,她的词风较为深沉,以感伤内容为主,表达了对家乡故土的思念之情。通过观察词的内容和整体格调,词中开始用了“寒”与“霜”两个字,可以看出时节为深秋。描述了深秋的夜晚,其中暗含她的悲秋伤感情怀。然后又写了喝酒饮茶,在梦醒以后闻到一股“瑞脑香”,向读者传达了一种深深的寂聊之大吃一惊。后面的秋尽和日长仿佛让读者看了一幅翻页面容的女子,无限哀伤,她在此借用了典故,表面了思念故土家乡的伤痛哀婉情怀。2.自伤身世李清照在靖康之变后,也时常感伤自己的身世,比如《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怎一个愁字了得。”词中真切的描述了作者个人对秋季黄昏的切身感受,抒发了她在晚年经历了国破家亡和四处逃蹿的的悲凉凄苦和无限的哀愁。开头只用了七个字,通过重叠使用,使每个字都被赋予了不同的调,哀怨之意浓郁,营造了一个十分凄婉的氛围,作者将自身的寂寞凄婉的真情实感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后文又从不同的角度对愁情加以描述,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的怀念。下半文从凄婉心境转至描写残败秋景,从而进入到更深刻的反思与愁怨之中,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只剩下浓浓的惊醒和凄凉。形象的展现出一个孤独无依,哀怨自怜的妇人形象。后文章的“大雁”、“黄花”、“梧桐”和“细雨”等残秋之景深刻的挑动了作者的愁绪。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在自嘲中结束,使词的凄婉和哀愁的情感和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整体词风深沉哀婉,形象的展现了作者晚年的凄凉和寂寞生活与心境。3.感伤国事李清照在靖康之变后,常常感伤国事,类似的词很多,比如《武陵春》中“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创作这首词时已经五十一岁,是在宋高宗绍兴五年于金华所作。这时金兵正大举侵犯,她被逃至金华避难,年过半百的她已经经历了太多磨难。她面对国破家亡和各种不幸境遇,深刻的感到无助无依,“物是人非事事休”就是她无望的悲叹,没有说话,却流出了泪水,可见此时她的心境是多么悲凉和凄苦。词内容的整体情调是“愁情”,但是,她将无形的愁与实实大的小舟关联在一起,赋予了愁一种活灵活现的艺术形象。使“愁”变成了实实在在有重量的物,向读者传达了强烈的感受。由于作者内心感到到愁苦压人,也就赋予了愁具有实物一种的重量,似乎重达千斤,即便船也载不动。词中所指的“愁”并非是自己的“愁”,而是整体国家人民的“愁”,也是这个时代的愁。词中内容将作者对个人身世的感受深刻的传达出来,反映了国破家亡对作者的人生带来的痛苦。他后期不仅仅是写个人的不幸和苦难,而且也是在写整体国家的不幸和苦难,向读者传达了深刻的凄凉悲痛之感。三、李清照前、后期词风的整体对比靖康之变,使国家无数百姓的命运和生活发生巨大改变,李清照只是遭受这些磨难的其中一人。她的命运就是在靖康之变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些转变在他词创作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靖康之变前,少女时代的她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词风清新愉快,感情细腻婉转,内容色调艳丽明朗。但是,在靖康之变后,作者向南逃离,遭遇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和各种病痛的折磨,这些遭遇使他后其的词作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主题多是对死去丈夫深深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思念,词风完全区别于南渡前的清新愉快,而是悲痛凄婉。所描写的不再是感受自然的美好和抒发淡淡的“愁”,更多的是对故国和家乡的哀叹和思念。四、结语李清照前期的词主体是描绘青年时期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向读者传达了爱自然和追求美好爱情的希冀。后期的词作因为受到社会的巨大动荡和自身颠沛流离生活的影响,导致词风哀婉凄苦。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使她的情感丰富细腻,理想与创造力独特,形成其词作前后期完全不同的内容与风格,从而奠定了她在我国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排水系统改造联合经营协议书模板3篇
- 2025年度煤炭洗选技术服务承包协议6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安全生产应急响应预案协议3篇
- 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合作协议书2篇
- 2025年走行操作技术安全规程(2篇)
- 社区办公活动服务场所建设方案范例(3篇)
- 连接叉课程设计
- 仪器室管理员岗位职责说明范文(2篇)
- 医院感染管理十七项核心制度范文(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主题餐厅餐饮服务承包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VB程序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 2024年故宫文化展览计划:课件创意与呈现
- 炼铁行业的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考核试卷
- 公共交通乘客投诉管理制度
-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
- 初三数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
- 能源岗位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央企)
- 不锈钢伸缩缝安装施工合同
-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 Android移动开发基础案例教程(第2版)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