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参数选择_第1页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参数选择_第2页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参数选择_第3页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参数选择_第4页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参数选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umber{0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参数选择2023-12-02汇报人:戴老师目录抗震设计基本原则地震作用及影响因素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指标材料与构件抗震性能要求设计参数选择与优化策略实例分析: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参数选择过程剖析01抗震设计基本原则123安全性原则确保使用安全保证建筑在地震后仍能继续使用,避免对人员造成二次伤害。保证生命安全确保建筑在地震作用下不会发生倒塌或严重破坏,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控制结构损伤通过合理的抗震设计,控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程度,避免结构失效。提高效益合理投入节约资源经济性原则通过优化抗震设计,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从而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和重要性,合理投入抗震设计和建设的成本。在保证抗震性能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材料、能源等资源消耗,降低建筑成本。抗震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确保设计方案的技术可行性。技术可行抗震设计应考虑到实际施工条件和工艺水平,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施工可行抗震设计应在满足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建筑的实际使用需求和经济效益,确保经济可行性。经济可行可行性原则02地震作用及影响因素包括惯性力、阻尼力和地面运动引起的动态效应等。具有瞬时性、随机性和强破坏性,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地震作用分类与特点地震作用特点地震作用分类包括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和反应谱等,应根据工程所在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建筑的重要性和结构类型等因素综合确定。设计地震动参数可采用规范推荐的地震动参数或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地震动参数选取方法地震动参数选取依据场地土类别不同类别的场地土对地震波的传播和放大效应不同,应根据场地土类别进行地震作用调整。地形地貌如山体、河流、软土等,对地震波的散射和聚焦效应有显著影响,应在地震作用计算中予以考虑。场地条件对地震作用影响03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指标弹性分析法基于弹性力学原理,分析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布和变形情况,验算结构是否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要求。静力弹塑性分析法通过引入非线性分析,考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塑性变形能力,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方法层间位移角限值根据结构类型和高度等因素,设定层间位移角限值,验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是否满足要求。构件变形限值针对关键构件设定变形限值,验算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是否满足要求,以确保结构整体稳定性。变形能力极限状态验算方法VS通过分析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整体稳定性,验算结构是否满足稳定性极限状态要求。局部稳定验算针对结构中可能出现失稳的关键部位进行局部稳定验算,以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能。整体稳定验算稳定性极限状态验算方法04材料与构件抗震性能要求选择具有较高屈服强度的钢材,以确保在地震力作用下不易发生塑性变形。钢材屈服强度钢材延性钢材焊接性能选用具有良好延性的钢材,以便在地震中吸收更多能量,减轻结构破坏。考虑钢材的焊接性能,确保节点连接的可靠性。030201钢材抗震性能要求及选用建议03混凝土耐久性考虑混凝土的耐久性,确保结构在地震后的长期使用中保持良好性能。01混凝土强度等级选择适当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以满足抗震设计中的承载力要求。02混凝土韧性选用具有良好韧性的混凝土,以提高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能力。混凝土抗震性能要求及选用建议合理布置支撑系统,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支撑系统布置选用具有较高强度和良好延性的材料,以提高支撑系统的抗震性能。支撑系统材料遵循抗震设计规范,对其他构件如梁、板、柱等进行抗震设计。其他构件设计要求支撑系统及其他构件抗震设计要求05设计参数选择与优化策略场地类别与地震动参数考虑建筑场地土类别、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地震动参数进行设计。结构类型与材料强度根据建筑功能、高度等因素,确定结构类型(如框架、剪力墙等)和材料强度等级(如混凝土强度等级、钢材型号等)。抗震设防烈度根据地震区划图及规范规定,确定建筑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作为设计基本参数。设计参数选取依据和范围确定01分析结构自振周期和振型,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不发生共振或过大变形。周期与振型02评估结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以满足抗震设防要求,避免结构在地震中发生倒塌或严重破坏。刚度与强度03关注结构构件延性和耗能能力,通过合理设计使结构在地震中具备良好变形能力和能量耗散性能。延性与耗能关键设计参数对结构性能影响分析关键构件优化针对关键构件(如框架柱、剪力墙等)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概念设计优化从建筑平面布置、立面造型等方面进行优化,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隔震与减震技术采用隔震支座、阻尼器等减震措施,降低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影响。施工质量控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监测,确保抗震设计措施得到有效实施。优化策略提出及实施途径06实例分析: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参数选择过程剖析位于地震活跃地区,地震烈度较高。工程地点高层建筑,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建筑类型重点设防类,对结构抗震性能要求较高。抗震设防类别工程概况介绍地震动参数场地类别结构类型与抗震等级设计参数选取过程回顾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选取合适的地震动参数,包括地震加速度、地震波等。根据建筑重要性、结构类型和高度等因素,确定抗震等级及相应的抗震措施。考虑场地土类别、液化等级等因素,对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调整。地震作用效应计算概念设计与构造措施隔震与消能减震技术结构分析与优化关键问题解决方案讨论根据工程需要,采用隔震支座、阻尼器等消能减震技术,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利用先进的结构分析软件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