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科学知识点总结(上下册)_第1页
初二科学知识点总结(上下册)_第2页
初二科学知识点总结(上下册)_第3页
初二科学知识点总结(上下册)_第4页
初二科学知识点总结(上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册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2节水的组成1、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氧气,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得到的气体是氢气,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2、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水在4℃时密度最大。水结成冰时密度变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大第3节水的密度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2、公式:密度=质量/体积ρ=m/v(公式变形:m=ρvv=m/ρ)ρ表示密度(千克/米3或克/厘米3)m表示质量(千克或克)v表示体积(米3或厘米3)3、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合1.0克/厘米3,它的意义是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水、海水、酒精之间的密度大小关系为海水>水>酒精第4节水的压强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压力作用在受力物体表面上,压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物体水平放置时,压力大小等于重力。2、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科学上用压强来表示压力产生的效果;即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3、公式:压强=压力/受受力面积P=F/S,(公式变形:F=PSS=F/P)P表示压强(帕pa),F表示压力(牛N),S表示受力面积(米2m4、2帕=2牛/米2,2帕的意义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2牛。对折的报纸对桌面的压强为1帕,人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是15000帕。5、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6、研究水内部压强特点时,用到的仪器叫压强计,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U型管两边的高度差越大。7、液体压强的特点有:对容器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深度相同处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第5节水的浮力1、液体(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竖直向上的浮力。2、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浮力的原因是液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3、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公式:F浮=G排液=ρ排gv排((ρ液指液体密度,ν排指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排取千克/米3,v排取米3)),浮力只与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重力、形状及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4、物体的浮沉条件: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①F浮<G下沉,当物体与液体底部紧密接触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0牛,如桥墩。②F浮>G上浮③F浮=G悬浮此时V排=V物④F浮=G漂浮此时V排<V物5、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①ρ液>ρ物,上浮②ρ液<ρ物,下沉③ρ液=ρ物,悬浮6、浮沉条件的应用(1)轮船①因为漂浮时,F浮=G,所以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或从河到海,其受到的浮力不变②根据F浮=ρ排gv排,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因为F浮不变,ρ排减小,所以v排必增大,即船身稍下沉练习:一艘轮船重108牛,当它在长江上驶时,所受的浮力为牛,当它由长江驶入东海时,所受的浮力为,所排开的液体体积变。(2)潜水艇: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对水舱的排水和充水而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3)密度计:因为F浮=ρ排gv排,液体密度不同,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液面所对应的位置也就不同,其刻度值上比下小7、计算浮力:F浮=G物-F拉(称量法)F浮=ρ液gν排液(阿基米德原理)F浮=G物(悬浮漂浮)练习1:有一物块,在空气中称时重力为29.4牛,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9.6牛。求:(1)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2)物块的体积多大?练习2: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把体积为500练习3:一木块的质量是500g,漂浮于水面。求:①木块受到的浮力②木块浸入水中体积第二章复习提纲大气的压强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气压强是很大的。大气压强的大小:标准大气压P==1.01*105帕(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即760毫米水银柱大气压的大小常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进行测量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所以,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越小;人体内也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气体(液体)的压强会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少具体事例:(1)当火车高速行驶时,人不能离铁轨太近,为什么?原因:流速大,压强小,离铁轨较远处大气压强大于铁轨附近大气压强,会被大气压向铁轨处,非常危险。(2)两船平行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3)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对者漏斗吹气,乒乓球不会掉下来;(4)飞机飞行时,其机翼上侧的气流速度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A、比热:我们把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为比热。比热单位:焦/(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J/(kg·?℃)水的比热:4.2×103焦/(千克?℃)是什么?表示的含义:1kg水温度升高1℃时,需要吸收的热量为4.2×103焦比热表的阅读:⑴水的比热最大。(由此说明水作冷却剂、保温剂的作用)⑵不同物质的比热是不同的。所以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吸放热的多少无关⑶不同状态的同一种物质的比热不同,说明比热与物质状态有关第四章电路探秘复习提纲1、电路的组成: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2、通路:接通的电路(闭合开关)开路:断开的电路(断开开关)短路:电路中没有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叫短路。发生短路时,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轻则损坏电源,重则发生事故。3、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法――串联和并联。第二节电流的测量电流(1)电流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流的方向: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金属导体中,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所以,电流方向与电子的运动方向相反,外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3)电流的符号I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串联第三节物质的导电性1.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有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和食盐水。不容易导电的物质绝缘体。橡胶、玻璃、瓷、塑料、干木头、油和干燥的空气是绝缘体。(纯净的水、蒸馏水是不导电的,但普通水中往往溶有大量杂质,能够导电。)3.物质的导电能力不是绝对的。有些绝缘体在条件改变时会变成导体(如金属被腐蚀,烧红的玻璃能够导电)4.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常见的半导体材料:锗,硅.应用于电子技术和无线电工程上5.金属导电的微观解释:导体内有大量能自由移动的电子。6.电阻A、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强,电阻就越大。B、电阻越大,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弱。C、电阻用字母R表示。它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1兆欧=103千欧=106欧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如果不考虑温度的影响,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就大。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某些材料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电阻突然消失,就会出现超导现象。同样条件下,银、铜、铝的电阻很小,又较便宜,一般用来做导线;电木和橡胶的电阻很大,可用来做绝缘体。变阻器的使用1、滑动变阻器:(1)原理和作用: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有效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2)使用方法:①要与控制电路串联②连入电路的两个接线柱必须是“一上一下”③为了保护电路,在电路接通前应把滑片移到使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的位置第六节电压的测量电路中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有电源存在电压B、闭合电路电压:(1)电压用字母U表示(2)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为V;更大的单位有千伏、毫伏和微伏换算关系式:1千伏=1000伏1伏=1000毫伏1毫伏=1000微伏4、一些常见的电压值:A、一节干电池:1.5VB、对人体安全的电压:≤36VC、照明电路电压:220VD、一只蓄电池:2V第七节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一、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1、实验: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滑动电阻器R/的作用:改变电阻R两端电压。结论:导体的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二、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1、实验: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滑动电阻器R/的作用:保持电阻R两端的电压不变,结论: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它的电阻成正比。单位:I------安U----伏R----欧单位:I------安U----伏R----欧R=U/IU=IR*有人根据公式R=U/I跟公式I=U/R在形式上相似,说“电阻R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答:不对。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跟电流、电压无关。四、欧姆定律的应用-------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伏安法测电阻测*滑动变阻器R/的作用:可以读出多组数据,然后算出平均值。电路连接1:1:闭合开关后,电流路径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上的电灯。支路开关控制该支路上的电灯。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灯相互不影响。3: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总电流等于各条支路的电流之和4:并联电路中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1:闭合开关后,电流路径只有一条,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把其中一个灯泡拿掉,发生的现象是电路断开;1:闭合开关后,电流路径只有一条,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把其中一个灯泡拿掉,发生的现象是电路断开;2: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各处相等。3:串联电路中总的电压等于各灯两端的电压之和下册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复习提纲§1.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如录音机、随身听上类似的符号来表示事物,我们曾经用过的符号有:速度v、时间t、质量m、密度ρ、压强p、电流I、电压U、电阻R、冷锋、暖锋等,你可以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我们生活中,用过的符号有:厕所符号、电源符号、交通标志等。符号的作用和意义: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2、模型:建构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到的事物。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模型可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事物,有些模型可以是具体形象的,而有的模型则是抽象的(如一个数学或科学的公式)。§1.2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而原子是不可分的。在水通电实验中,我们发现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了,该实验充分说明了:水分子是由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这种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就是原子。2、物质的构成:如右图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少数非金属的固体如碳、硅。3、①原子的种类比较多,现在已知的有几百种原子。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从而使自然界中有种类繁多的物质。它们之间的互相组合就好比是26个英文字母可组合成无数个英文单词一样。②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③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一样的,如金刚石和石墨。④原子是一种微粒,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通常原子半径一般在10-10米数量极,不同种类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1.3原子结构的模型1、原子模型的建立:原子内部结构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②历程: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实心球模型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西瓜模型(汤姆生发现原子中有电子,带负电)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行星绕太阳模型(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核的存在)波尔原子模型(1913年)――分层模型电子云模型(1927年—1935年)――电子云模型2、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显电中性)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所占的质量很大,但占据的体积很小。核内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接近,电子的质量所占的比重极小,几乎可忽略。5、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的研究还在继续,科学家认为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粒子――夸克构成,对夸克的研究已成为科学上的一个热点。6、元素:科学上不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7、同位素: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同位素在工业、农业、医疗、国防等方面由广泛的应用。8、带电的原子――离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带正、负电荷的离子。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会相互作用,构成物质。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小结: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1.4组成物质的元素1、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物质(纯净物)根据组成元素的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4、物质的分类:5、常见的元素符号:①金属元素: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钡锰锂铍)②非金属:碳硅硫磷氢氧氮氟氯溴碘③稀有气体:氦氖氩6、元素的分布:(不均匀)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元素:、、、;人体中:、等;海水中、、、等。§1.5表示元素的符号1、元素符号:国际上统一用拉丁文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来表示元素,当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再写上该元素名称的第二个字母以示区别。2、元素符号的含义:既有宏观的含义,又有微观的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3、表:元素、原子、离子、分子的涵义及相互关系:项目元素原子离子分子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涵义只分种类不论个数既可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不可分,但原子可以转变为离子可分为原子组成物质物质金属单质:Mg等稀有气体:He等少数非金属单质:C、Si等离子化合物:NaCl等……非金属单质:O2、H2等……1、熟练记住常见的16种元素符号:H、O、C、N、S、Si、Na、Fe、Cu、Cl、Ca、Ag、Al、I、K、P§1.6表示物质的符号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称为化学式。化学化的书写要注意规则:①单质化学式书写时要注意稀有气体通常用元素符号直接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金属和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的结构比较复杂,习惯上也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氢气氧气氮气氟气氯气溴碘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通常可以根据读法来写,且要注意通常用原子个数(或离子)最简单整数比表示。化学化的读法:一般是从右向左读成“某化某”。化学化所传递的信息:①表示某种物质;②表示该种物质的1个分子;③表示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④表示该物质的1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及原子的数量。2、离子符号:离子符号表示时在元素的右上角要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带电原子团是较为复杂的离子,在书写时也要注意所带的电荷数。3、化合价:①、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价(化合价只在形成化合物时才表现出来)②、化合物里元素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代数和为:零②、记住常见的化合价:H、K、Na、Ag、NH4为+1价;Ca、Mg、Ba、Zn、Cu、Fe(亚铁)、Hg为+2价;Al、Fe为+3价;F、Cl、NO3(硝酸根)、OH(氢氧根)为-1价;O、S、SO4(硫酸根)、CO3(碳酸根)为-2价;2、化合价的计算的总原则:①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②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根据元素化合价,正确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有三个步骤:①按一定顺序写出元素符号;②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标出化合价;③再根据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写出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1.7元素符号表示的量1、相对原子质量:涵义: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得数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无单位。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由于原子的主要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是质子质量的1/1834),所以: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2、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3、关于化学式的计算:①求得该物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②求得组成该物质得各种元素的质量比;③求得该物质中某种元素得质量分数;④结合第③种计算,在已知该物质的实际质量时,求得该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实际质量第二章“空气与生命”复习提纲知识要点:一、空气1、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2、空气的组成:(体积比)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3、空气的利用。(1)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氮气的用途: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液态氮可作冷冻剂。(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氧气的用途: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用途:制作保护气;制成各种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二、氧气和氧化1、氧气的物理性质:①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大;③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④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2、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1)硫在氧气中燃烧:S+O2===SO2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4、氧气的制取(1)实验室制取①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H2O2====2H2O+O22KMnO4====K2MnO4+MnO2+O22KClO3=======2KCl+3O2②实验室装置图课本45和46页③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2)工业制法:分离空气发(属于物理变化的过程)5、催化剂。一变: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度二不变:(1)本身质量;(2)本身化学性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6、灭火和火灾自救(1)可燃物燃烧条件:(a)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b)跟氧气充分接触。灭火方法:(a)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b)跟氧气隔绝。(3)火灾自救及措施(看课本)三、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1、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1)化合反应:A+B===C(2)分解反应:A===B+C2、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2)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反应前后:①原子种类没有变化;②原子数目没有增减。(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①原子种类;②元素种类;③原子数目;④物质总质量3、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一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4)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①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②表示反应的条件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原子、分子个数比④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4、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2)计算步骤:设未知量==>写出化学方程式==>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列出方程求解==>写出简明答案五、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2)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淀粉)+氧气(3)光合作用的实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4)光合作用的意义:①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食物②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能量③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氧气2、二氧化碳(1)①实验室制取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②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密度比空气大。注意:不能用排水法,因为二氧化碳可溶水③验满方法: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大③可溶于水④三态变化,其固体称干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①不能供呼吸;②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③与水反应:CO2+H2O=H2CO3④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4)二氧化碳的用途:①灭火②作化工原料,制纯碱、汽水等;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刚好相反的两个过程,区别如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①在植物的叶绿体内进行植物成活部分都能进行②在光照下才能进行有无光都能进行③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④制造有机物,贮藏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两者互相依存和对立。第四章《电和磁》复习提纲一、磁现象:1、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2、磁体: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分类:永磁体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说明: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磁铁之所以吸引铁钉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5、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①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②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③根据磁体相互作用规律判断。④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练习:☆磁性材料在现代生活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音像磁带、计算机软盘上的磁性材料就具有磁性。(填“软”和“硬”)磁悬浮列车底部装有用超导体线圈饶制的电磁体,利用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列车悬浮在轨道的上方以提高运行速度,这种相互作用是指:作用。☆放在条形磁铁南极附近的一根铁棒被磁化后,靠近磁铁南极的一端是极。☆用磁铁的N极在钢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钢针被磁化如图那么钢针的右端被磁化成极。二、磁场: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也运用了这种方法。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4、磁感应线: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NSSNSN③典型磁感线:NSSNSNNNSSNNSS④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但磁场客观存在。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建立理想模型法。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E、磁感线不相交。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5、磁极受力:在磁场中的某点,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三、地磁场:定义: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磁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四、电流的磁场: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该现象在1820年被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该现象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与电流的方向有关。重大意义:发现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一样。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可由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四指弯向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一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练习:1、标出N、S极。2、标出电流方向或电源的正负极。3、绕导线:使两螺线管相吸使两螺线管相吸应用:电磁铁A、定义:内部插入铁芯的通电螺线管。B、工作原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插入铁芯后磁场大大增强。C、优点:磁性有无由通断电来控制,磁极由电流方向来控制,磁性强弱由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线圈形状来控制。D、应用:电磁继电器、电话等电磁继电器:实质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应用: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进行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电铃:电磁铁通电时,吸引衔铁使铁锤击打铁铃而发出声音;同时电路断开,电磁铁失去磁性,铁锤又被弹回,电路闭合重复上述过程。磁悬浮列车:利用列车轨道上的强电磁铁对列车上的电磁铁的磁极相互作用而把列车悬浮起来。电话:组成:话筒、听筒。基本工作原理:振动、变化的电流、振动。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化成强弱变化的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流入对方听筒,听筒又把变化的电流通过电磁铁转化成声音信号。信息的磁记录:磁带、软盘上涂有许多磁粉,每一个磁粉都相当于一个小磁体。录音时,录音磁头将磁粉磁化后按一定规律排列;放音时,当磁带通过放音磁头时,磁带上各磁粉的磁场使通过磁头的电流随之变化,电流通过喇叭将声音还原。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如果改变其中一个量的方向,则受力方向将改变;如果两个量的方向同时发生改变,则受力方向将不变。2、应用——直流电动机构造:线圈(转子)、磁铁(定子)、换向器、电刷;工作原理: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能量转换: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平衡位置:线圈处于该位置时受平衡力作用。换向器作用: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通过换向器改变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线圈的受力方向,保证线圈持续转动。(注:直流电动机的线圈在平衡位置时没有电流,也不受力的作用。)优点:构造简单、控制方便、效率高、无污染。六、电磁感应:1、物理学史:该现象1831年被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2、定义: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3、感应电流:定义:在电磁感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