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共24张)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共24张)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共24张)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共24张)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共24张)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第六单元·第23课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2.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学习目标

在解放战争,国民党号称八百万大军,装备精良,占据长江天险,人民解放军却凭着“小米加步枪”的简陋装备,最终把国民党赶到了台湾,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两千多年前的儒家学派代表孟子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情境导入孟子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主张实行“仁政”,推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孟子》简介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有关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1)米粟非不多也(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3)亲戚畔之(

)(4)失道者寡助(

)(5)亲戚畔之()积累词语sùyùpànɡuǎqī朗读节奏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疏通文意要求:1.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2.组内对译课文。重点实词环:道:至:兵革:委:去:畔:亲戚:围。施行仁政。极点。武器装备。放弃离开。同“叛”,背叛。泛指内外亲属。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课文翻译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翻译: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课文翻译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翻译: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课文翻译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翻译: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课文翻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翻译: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课文翻译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课文翻译1.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请找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合作探究2.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天时、地利、人和(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3.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合作探究(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据)

天时不如地利(从进攻一方而言)(论据)

地利不如人和(从防御一方而言)(结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从战争到治国)↓↓↓论证思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举例道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战争要“人和”治国要“人和”提论点多助之至寡助之至顺叛得结论证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君子得胜行仁政得天下本文反应了作者什么样的政治思想?本文主要是谈战争还是政治?为什么?合作探究

作者借战争谈政治,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施行仁政,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

1.你知道1980年前,深圳是怎么样的一个地方吗?为什么会在短短的几年之中发展成一个超级的大城市呢?

一个小小的渔村。是改革开放给了深圳“天时”。

拓展延伸2.你认为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拓展延伸1.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仁政(关注民生,施恩于民,赢得民心,得天下,仁者无敌)3.道德伦理(道德规范:仁义礼智)(人伦关系: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4.人性论(人性本善)人性四端:恻隐之心、是非之心、恭敬之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