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比例导学案_第1页
2023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比例导学案_第2页
2023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比例导学案_第3页
2023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比例导学案_第4页
2023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比例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比例的意义

时间;第一组组员:

【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

2、能依据比例的意义,正确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在自主探究、视察比较中,培育分析、概括实力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难点:能正确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预习导学】

(一)轻松热身。

3

-

1、说说什么是比。回忆比各部分的名称。3:2或2

I

111V

()()()

3、回忆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的数,()

除外,比值不变。

5,求比值:

31

0.9:3.6T:79:27

45

4、将比值相等的比用线连起来。

2

10:122.5:30-:9

1:125:62:27

(二)自主学习。

1、自学教科书32-33的内容。求出学校两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值。

操场上国旗的比值:2.4:1.6=()教室里国旗的比值:60:40=()

依据所求出的比值,可以发觉这两个比的比值()o所以我们可以将这

、„2.460小

两个比用“=”连接,写成一个等式,BP2.4:1.6=():4°或遍=7―T像

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叫做()。

2、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1

--和6

348:16:4和72:18

【合作沟通】

1、探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探讨:书上32页四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值有什么关系?并写出两组以上的比例。

3、1、2、3、6可组成多少个比例?

4、小结:推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要看它们的比值是不是()。若

比值相等,则能组成();若比值不相等,则不能组成()。

【当堂检测】

1、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6:10和9:15(2)20:5和1:4

2、用3、6、2、9四个数组成不同比例。

课题:比例的基本性质

时间;第一组组员:

【学习目标】

1、相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

2、理解并驾驭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

比例。

3、通过自主学习,经验探究的过程,体验胜利的欢乐。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驾驭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一)轻松热身。

1、说说什么是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7:4和5:380:2和200:5

(二)自主学习。

1、自学教科书34-35的内容。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兀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例如:2.4:1.6=60:40(标出内项和外项)

两个外项的积是2.4X40=

两个内项的积是L6X60=

假如把比例改成分数的形式,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有什

么关系?

2.460.„

—=-----------►2.4X40O1.6X60

我发觉:两个外项的积()两个内项的积。(填大于或等于)

2、归纳总结: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

()。

【合作沟通】

1、探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用2、4、8和16组成不同的比例。(有多少写多少)

3、小结: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推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要看两个外项的

积是否()两个内项的积,假如相等,则能组成();假如不相等,

则不能组成()。

【当堂检测】

1、填空。

:;的比值是(

(1)12:9比值是(),把这两个比写成

比例为()

2

(2)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不,则两个外项的积是()

O

))

(3)依据1.2X4=0.6X8,可以写成比例

))

(4);aJb,则b:a=():()

2、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1

和627\--65

9:.28:Dn6

3、一个比例的各项都是整数,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0.6,且第一项比其次项小10,

第四项是其次项畦,写出这个比例。

课题:解比例

时间;第一组组员:

【学习目标】

1、理解解比例的意义.

2、驾驭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重点、难点】

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

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预习导学】

(-)轻松热身。

13

X-

1、解下列方程.,X=5-8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推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

例写出。

6:10和9:155:1和6:2

3、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假如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

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o

(二)自主学习。

1、自学第42页例2。

(1)理解题意.

依据题意可知“模型的高度:原塔高度=1:10",已知原塔的高度为320m,假如

设模型的高x米,则可列出比例式为():320=1:10

(2)解比例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x与10相乘的积()两内项

320与1的积。(填等或不等)。

(3)列式解答

解:设

【合作沟通】

1、探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合作沟通完成。

解比例黑=£*2x11

x+6~8

3、将4、5、6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可以是()或()。

【当堂检测】

1、推断题。

(1)含有未知项的比例也是方程.()

(2)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3)比例的两个内项的积减去两个外项的积,差是0。()

2、解比例

2x1.2

0.8:x二可:0.2525=

379

5:T2=W:

3、依据4X15=5X12填一填。

(4)()(5)_()

()-()()()

(15)()(12)()

成正比例的量

时间;第一组组员:

【学习目标】

1.通过详细问题相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找诞生活中成正比例的

量。

2.相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会依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

值,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图像。

3、渗透函数思想,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化。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正比例的图像。

【预习导学】

(-)轻松热身。

1、依据要求写出下面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1)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速度?

(2)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单价?

(3)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怎样求工作效率?

(4)已知圆周长和直径,怎样求圆周长?

小结:我知道像路程和时间、路程和时间、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等,这样两种有关

系的量称作()。

(二)自主学习。

1、自学例1。

(1)视察主题图完成表格

高度cm24681012

・・・

体积cm:'50100150200250300

・・・

底面积cm2

・・・

(2)我发觉:

50100150

~2.....=25(比值肯定)

也就是体积与高度的()肯定。

(3)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另一种量也随着(),

假如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肯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的量,

他们的关系叫做成()关系。

圆柱体积

正比例关系表示为:官卷=底面积(肯定)

假如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肯定),正比例关

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为:

=k()

(4)想想,生活中还有那些成正比例的量?

【合作沟通】

1、探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合作沟通完成例2

(1)从图中你发觉了什么?

(2)不计算,依据图像推断,假如杯中水的高度是7cm,那么水的体积是

);225cm,水有()。

思索:怎样推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当堂检测】

1、推断

(1)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成正比。()

(2)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3)假如3X=8y,那么y与x成正比例。()

(4)一个加数不变,和与另一个加数成正比例。()

2、想一想,填一填,并回答问题。

一种花布的数量和总价如下表:

数量/m123456-

总价/元81624324048…

(1)分别写出各组总价和相对应的数量的比,并求出比值。

(2)说出这个比值所表示的意义。

(3)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4)在下图中描出表示数量和对应总价的表格的点,然后把它们连起来,说说图

像的特点。

(5)利用图像回答,买2.5m花布要多少元?68元能卖多少米花布?

成反比例的量

时间;第一组组员:

【学习目标】

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驾驭成反比例的量的改变规律。。

2.能找诞生活中成反比例的实例。

3、提高视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学习方法的迁移实力,渗透函数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难点:找出成反比例的两种量改变规律。

【预习导学】

(-)轻松热身。

1、推断下面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

(1)工作效率肯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

(2)工作时间肯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

(二)自主学习。

1、自学例3后完成下面的题

学问点一:反比例的意义

(1)把相同体积的大米倒入底面积不同的圆柱体粮仓中,完成表格。

高度m105421

底面积m210202550100

体积m3

表,探究

大米的高度和底面积的改变规律

a、底面积是10平方米,大米的高度是10米;底面积是20平方米,大米的高度是

5米;

说明大米的高度随着圆柱底面积的改变而(),它们是()的量。

b、从左往右视察表中数据,发觉:底面积越大,米的高度越(),从右往左视

察表中数据,发觉:底面积越小,米的高度越()。

C、大米的高度X底面积=米的体积()(填肯定或不肯定)

(3)、像上面的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改变,另一种量也随着(),假如这

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这两种量就叫做(),它们的关

系叫做()用字母可以表示为()X()=k()o

(4)想想,生活中还有那些成反比例的量?

【合作沟通】

1、探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在速度、路程、时间三种量中,一种量肯定,推断另外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当堂检测】

1、推断

(1)被除数肯定,除数和商成反比例。()

(2)王芳做完10道题,做完的和没做完的题成反比例。()

(3)小美从学校走到家,走路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成反比例。()

(4)三角形面积肯定,底和高成反比例。()

2、填空。

(1)已知a和b成正比例。

a1.5375

26

b14.50.15

2

(2)已知a和b成反比例

a0.21310

142

b0.2593.2

课题:比例尺

时间;第一组组员:

【学习目标】

1、相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会计算比例尺.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难点:会计算比例尺.

【预习导学】

(-)轻松热身

1、填空.

30米=()厘米300厘米=()分米

15千米=()厘米5000毫米=()米

1、解比例.

5111

-

--X-

X4

6020

(二)自主学习。

学问点一:比例尺的意义

1、在绘制地图和平面图的时候,都须要把实际距离按肯定的()缩小(或扩大),

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叫做这幅图的

()。

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2、主题图中比例尺=1:100000000中,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

()厘米。也表示图上距离是()的…,实际距离是

()的()倍。

温馨提示:比例尺是一个比,它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倍比关系,因此不能带

有计量单位。

学问点二:比例尺的分类

1)用数字形式表现的比例尺,叫做()比例尺;

2)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这样的比例

尺叫做()比例尺

3)自学例1后,把下面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

比例尺

080米

I____I

【合作沟通】

1、探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填空

(1)计算比例尺时,单位要()。(填统一或不统一)

(2)0118013601km是一个()比例尺,它表示图上()

cm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km,把它转化成数值比例尺为

()o

附加3、思索课本49页图中2:1表示什么?

【当堂检测】

1、推断

(1)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

(2)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500米。()

2、设计一座厂房,在平面图上用10厘米的距离表示10米的距离。求这幅图纸的

比例尺是多少?

课题:比例尺的应用

时间;第一组组员:

【学习目标】

应用比例学问,依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重点、难点】

重点:能依据比例尺正确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难点:设未知数时长度单位的运用。

【预习导学】

(-)轻松热身

1、说说下列各比例尺表示的详细意义。

(1)比例尺1:4500000.

(2)比例尺80:lo

(3)比例尺02040km

2、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厘

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二)自主学习。

1、自学例2后完成下题

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南京到北京

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分析:依据[际]肃=比例尺,可以列方程为(),再把结果的单

位厘米化成()

解: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x千米。

算术解:

【合作沟通】

1、探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视察主题图:地铁一号的实际线路长度为50千米,图上的比例尺为1:500000o

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

3,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30厘米。假如在

另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0厘米,则另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当堂检测】

1、填表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4cm1:500000

1.5cm600km

480km1:12000000

2、在比例尺是一诉X的中国地图上,量得北京到杭州的距离是5厘米,那么北

京到杭州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课题:比例尺的应用

时间;第组组员:

【学习目标】

应用比例学问,依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重点、难点】

重点:能依据比例尺正确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难点:设未知数时长度单位的运用.

【预习导学】

(-)轻松热身

1、什么叫做比例尺?

():()=()

i图上距离,、

2、北京到天津的距离约是120千米,假如画在比例尺是1:1000000的地图上,它

的图上距离是多少?

(二)自主学习。

1、自学例3、学校要建一个长80米、宽60米的长方形操场,画出平面图。

分析:依据实际距离与纸张的大小,确定合适的()o比例尺既可以选用

()比例尺,也可以选用()比例尺。

我的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