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_第1页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_第2页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_第3页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_第4页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地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行星凌日,是在地球上观测时看到太阳被行星遮挡,在太阳表面形成小黑点。下图示意某时刻太阳系(局部)行星位置关系。甲、乙、丙、丁是地球表面肉眼可见的4颗行星。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行星,具有凌日现象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行星凌日对地球的影响是()A.遮挡少量太阳辐射 B.降低太阳表面温度C.增加太阳黑子数量 D.增加太阳耀斑数量3.行星凌日时有发生,表明太阳系行星绕日公转具有()A.同向性 B.共面性 C.近圆性 D.波动性【答案】1.C2.A3.B【解析】【1题详解】具有凌日现象的行星,必须位于地球内侧轨道,图中只有行星丙位于地球内侧轨道。C正确,A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行星凌日不会对太阳表面温度和太阳活动产生影响,BCD错误;行星凌日可遮挡少量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A正确。故选A。3题详解】行星凌日时,该行星与太阳、地球大致在同一直线,该行星轨道与地球轨道共面,可增加凌日概率。行星凌日现象时有发生,表明太阳系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共面性(大致在同一个平面),B正确。凌日时有发生不能表明太阳系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近圆性、波动性。ACD错误。故选B。【点睛】凌日是指行星在绕日运行时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金星凌日”时,金星与太阳、地球近乎排成一条直线,这体现的行星运动特征是共面性。金星属于类地行星。地球演化过程中,联合古陆解体,陆地由一整块变成多块。联合古陆解体,是地球内部圈层影响的结果,同时又影响着地球外部圈层。下图示意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完成下面小题。4.联合古陆解体,地球内部移动部分与不移动部分的临界面是()A.莫霍界面 B.古登堡界面 C.软流层顶面 D.软流层底面5.联合古陆解体对大气圈产生较大影响,直接影响表现为陆地气候()A.变干 B.变湿 C.变热 D.变冷6.地球演化过程中森林面积扩大往往造成气候变冷,是因为森林大量消耗()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分 D.土壤养分【答案】4.C5.B6.A【解析】【4题详解】联合古陆解体,地球内部上层对下层作相对滑移,软流层使得上下层之间的滑移成为可能,软流层本身不容易移动,联合古陆解体,地球内部移动部分与不移动部分的临界面应该是软流层顶面,C正确,D错误;莫霍界面以下、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会移动,A错误;古登堡界以上、软流层及以下的地幔部分不移动,B错误。所以选C。【5题详解】联合古陆解体,陆地由一整块变成多块,海洋输往陆地水汽增多,陆地气候变湿,B正确,A错误;对于陆地气温的影响相对较小,CD错误。所以选B。【6题详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会产生大量的氧气,森林面积扩大不会大量消耗氧气,B错误;森林消耗水分和养分,不会造成气候变冷,C、D错误;地球演化过程中森林面积扩大,森林大量消耗二氧化碳,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造成气候变冷,A正确。所以选A。【点睛】软流层又叫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深度在80—400km之间,是一个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地内圈层。软流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总的规律是大洋之下位置较高(一般在60km以下),大陆之下位置较深(深度在120km以下)。9月5日上午,天气晴朗,南昌某中学地理老师带领高一年级同学测量地面和空气温度。测量地面温度时温度计紧贴地面,测量空气温度时温度计离地面高度。下表是第一次测量得到的温度计读数。完成下面小题。测量环境日光下阴影处地面空气地面空气温度计编号ⅠIIIIIIV温度计读数34℃31℃27℃25℃7.老师根据2支温度计读数提出空气热量来自地面的猜想,这2支温度计是()A.I,II B.I,III C.II,III D.II,IV8.在求证太阳不能成为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的原因时,发现原来是()A.太阳距离地球较远 B.太阳表面温度较低C.太阳辐射波长较短 D.太阳辐射不能穿透大气9.第二次观测,温度计II的读数为33℃,温度计I、IV的读数可能分别为()A.35℃,26℃ B.35℃,28℃ C.37℃,26℃ D.37℃,28℃【答案】7.A8.C9.C【解析】【7题详解】地面温度高于大气温度,在逻辑上支持空气热量来自地面的猜想,老师根据的2支温度计是I和II,A选项正确;III、IV温度计放置在阴影处不能反映太阳辐射对地面及大气温度的影响,排除BCD。故选A。【8题详解】近地面大气主要吸收长波辐射,太阳辐射波长较短,近地面大气不容易吸收,导致太阳辐射不能成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C选项正确;与太阳距离地球距离关系不大,A错误;太阳表面温度非常高,B错误;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太阳辐射穿透大气层,大部分到达地面,D错误。故选C。【9题详解】第二次观测,温度计II的读数为33℃,比第一次上升2℃。根据热量的传递过程“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温度变化,空气滞后地面,地面温度上升幅度大于空气;同时,阴影处没有受到阳光直接照射,阴影处温度上升幅度小于阳光照射处。据以上分析可知,温度计II的读数比第一次上升2℃,温度计I、IV的读数可能分别为上升3℃和1℃符合相关逻辑,C选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为: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穿过大气层时,一小部分被大气削弱,大部分照射到地面,被地面吸收,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后,地面增温,地面以长波辐射的方式向外释放能量,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量后,大气增温,大气以辐射的方式向周边释放能量,其中一部分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被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将地面损失的一部分能量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地球上各种水体在四大圈层中连续转化,形成自然界水循环。下图是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0.水体由液态向气态转化的环节是()A.①⑦ B.②⑧ C.③④ D.⑤⑥11.⑦、⑧环节直接联系的圈层是()A.水圈,岩石圈 B.岩石圈,生物圈C.生物圈,大气圈 D.大气圈,水圈【答案】10.A11.D【解析】【10题详解】结合图中水循环的示意图,①是蒸发,②是降水,③是下渗,④是地下径流,⑤是地表径流,⑦是蒸发,⑧是降水,水体由液态向气态转化的环节是蒸发,①⑦都代表蒸发。A选项正确。【11题详解】⑦环节水体由水圈进入大气圈,⑧环节水体由大气圈进入水圈。⑦、⑧环节直接联系的圈层是大气圈、水圈。D选项正确。【点睛】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水会通过一些物理作用,例如:蒸发、降水、渗透、表面的流动和地底流动等,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水由河川流动至海洋。下图是某区域沉积地层剖面示意图,图中丁地层中发现过大量海洋植物化石。完成下面小题。甲乙恐龙化石丙丁鱼类化石12.根据图示信息可确定该区域地层形成过程中发生过()A.海陆变迁 B.森林大火C.海底地震 D.气候变暖13.科学家判断恐龙灭绝时间的证据()①有可能来自甲地层②不可能来自乙地层③有可能来自丙地层④不可能来自丁地层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12.A13.D【解析】【12题详解】丁地层中含有大量海洋植物化石,应形成于海洋环境;乙地层中含有恐龙化石,应形成于陆地环境。可确定该区域地层形成过程中发生过海陆变迁,A正确;无法判断当地发生过森林大火、海底地震、气候变暖,BCD错误。所以选A。【13题详解】科学家判断恐龙灭绝时间的证据,应该来自含有恐龙化石的地层乙上部的甲地层不含有恐龙化石,①正确;乙地层含有恐龙化石,不能用来判断恐龙灭绝时间,②错误;丙和丁位于含有恐龙化石的地层的下部,不能用来判断恐龙灭绝时间,③错误,④正确。所以选D。【点睛】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由于此次灭绝事件彻底消灭了地球上处于霸主地位的恐龙及其同类,为哺乳动物和人类的出场提供了契机。故又俗称“恐龙灭绝”或“恐龙大灭绝”,旧称为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简称KT事件或KT灭绝),是地球历史上五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之一,同时也是在一般人认知范围内最著名的一次大灭绝事件。此次灭绝事件发生于6600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与新生代古近纪之间,年代误差为30万年,灭绝了当时地球上的大部分动物与植物,包含恐龙在内,除了恐龙以外,沧龙科、蛇颈龙目、翼龙目、菊石亚纲以及多种的植物与无脊椎动物,也在这次事件中灭绝。哺乳动物与鸟类则存活下来,并辐射演化,成为新生代的优势动物。下图是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图中箭头表示甲地风向,甲、乙两地摩擦力大小不同,乙地风力大于甲地。完成下面小题。14.从乙地到丙地气压变化表现为()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15.乙地风向是()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16.在甲地,气压值为b的等压面()A.海拔高于甲地,向东北倾斜B.海拔高于甲地,向西南倾斜C.海拔低于甲地,向东北倾斜D.海拔低于甲地,向西南倾斜【答案】14.C15.D16.B【解析】【14题详解】风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由甲地风向可知,气压值由e到a逐渐减小。乙、丙处等压线向数值较大的方向弯曲(凸高为低),可知从乙到丙气压变化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故选C。【15题详解】甲地风向沿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向右偏转,与等压线斜交,可知该区域位于北半球近地面。由材料可知,甲、乙两地摩擦力大小不同,乙地风力大于甲,可知乙地摩擦力小,风向向右偏转角度比甲地更大,作图可以得出乙地风向是东南风。故选D。【16题详解】甲地气压值大于b,根据“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可知,气压值为b的等压面海拔应高于甲地;等压面与水平面相交,形成等压线,根据甲处西侧气压值为b的等压线走向与排列可知,等压面向西南倾斜。故选B。【点睛】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断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等压线在拟求风向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不一定是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若为高空,则偏转90°),画出实线箭头,箭头所指即经过该点的近地面风向。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大气是地球的外衣,影响着近地面热量的转化。下图示意近地面大气受热过程。(1)指出地面热量的主要来源。(2)与同纬度平原相比,分别指出高原近地面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强弱。(3)简述地面辐射对地面温度和近地面温度大气温度的直接影响。【答案】(1)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2)太阳辐射强;地面辐射弱;大气逆辐射弱。(3)使地面温度下降;使近地面大气温度上升。【解析】【分析】本题以近地面大气受热过程图为材料,涉及大气受热过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地面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太阳辐射使地面直接增温;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热量散失,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小问2详解】由题意可知,高原地区云层少,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弱,故高原地区近地面太阳辐射强,高原地区气温较低,地面辐射弱;由于云层少,大气逆辐射弱。【小问3详解】地面通过地面辐射将热量释放出去,故地面辐射使地面温度降低;地面辐射使近地面大气温度上升,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对流层空气上下对流显著,对流运动的最大高度即为对流层顶。近地面温度越高,对流运动越显著,对流层顶越高。下图示意对流层顶年平均高度随纬度的变化。(1)指出7月份对流层顶高度北极大于南极的原因。(2)分析对流层顶以上几乎没有水汽的原因。【答案】(1)北极为夏季,近地面温度高。(2)大气中的水汽来自地面,通过空气对流运动进入大气,而空气对流运动不能超过对流层顶。【解析】【分析】本题以对流层顶年平均高度随纬度的变化图为材料,涉及对流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7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为北半球夏季,北极地区出现极昼,且太阳高度角较大,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近地面气温较高,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较厚;7月份南极地区为冬季,出现极夜现象,接受的太阳辐射少,近地面气温较低,对流运动较弱,对流层较薄。【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地面的水蒸发,然后通过对流运动进入大气上部,而近地面空气的对流运动不能超过对流层层顶;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水汽凝结成云致雨,水汽量减少,导致对流层顶以上几乎没有水汽。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欧洲南部山区的R湖,位于峡谷地带,受外界气流影响小。下图表示1月份R湖湖泊中心至湖岸坡地之间4:00与14:00气温空间变化。(1)说明图示湖岸坡地地势特点。(2)简述湖泊中心气流垂直运动方向的日变化。(3)分别指出图示湖岸坡地4:00和14:00的风向,并比较二者风力大小。【答案】(1)南高北低;高差较大。(2)白昼下沉,夜晚上升。(3)风向:4:00西南风,14:00东北风。风力:14:00风力更大。【解析】【分析】本题以欧洲某湖泊为材料,涉及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湖泊比热容大于陆地,升降温速度较慢,白天为冷源,晚上为热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14:00湖岸线南侧气温高于北侧气温,湖岸线南侧为湖岸,北侧为湖泊,所以地势南高北低;根据材料信息“欧洲南部山区的R湖,位于峡谷地带”可推测,该地湖岸坡地高差较大。【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湖泊比热容大于陆地,升降温速度较慢,白天为冷源,盛行下沉气流;晚上为热源,盛行上升气流。【小问3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4:00湖岸线北侧气温较高,为热源,近地面形成低压中心;湖岸线南侧气温较低,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南指向北,该地位于北半球,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偏转为西南风。14:00湖岸线南侧气温较高,为热源,近地面形成低压中心;湖岸线北侧气温较低,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北指向南,该地位于北半球,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偏转为东北风。根据图示信息可知,14:00温差大于4:00,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风力更大。20.阅读图文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