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火期刊评职论文发表流程分享_第1页
天之火期刊评职论文发表流程分享_第2页
天之火期刊评职论文发表流程分享_第3页
天之火期刊评职论文发表流程分享_第4页
天之火期刊评职论文发表流程分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梅雨锋暴雨多尺度模型第二课题组负责人: 赵思雄研究员

谈哲敏教授报告人:孙建华2003年11月10日“973项目”-我国重大天气灾害的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课题验收论文外文翻译

本课题的主要目标集中研究中尺度强暴雨系统发生发展的规律,弄清其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有观测事实为依据,并有理论基础的江淮梅雨锋暴雨的多尺度物理模型。梅雨锋上的三类暴雨

(陶诗言、张小玲)

第一类暴雨:梅雨锋上中-ß尺度的对流性暴雨

由这类中-β系统引起的降水,是梅雨锋上最常见的一类暴雨。第二类暴雨:梅雨锋东部(116oE以东)的初生气旋暴雨 在梅雨期梅雨锋东部(116oE以东)初生气旋发生、发展并东移,引起梅雨锋上暴雨。第三类暴雨:梅雨锋西端深厚高空低压槽前部的持续性强暴雨 在梅雨锋西端的鄂西、湘西以及四川,梅雨后期有时候会发展出对流层深厚的低压槽,由于这类高空槽移动甚慢,高空槽前出现持续的暴雨区。

三类暴雨的特点:

1第一类暴雨生成的强上升运动由对流有效位能(CAPE)所引起的浮力引起;这类暴雨的空间尺度小,并且具有突发性,不容易为现有的数值预报模式预报出,是目前梅雨锋暴雨预报的难点之一。

2第二类暴雨和第三类暴雨的大尺度强迫过程明显,比第一类暴雨更容易掌握,暴雨发生的上升运动主要由大尺度强迫的动力抬升维持。

重点研究的个例1998年7月21~22日武汉、黄石大暴雨2002年外场试验6月21~24日长江下游地区大暴雨6月20~21日梅雨锋MCS发生发展分析6月22~24日一次低涡切变及其MCSs

研究

通过对“98.7”长江流域“二度梅”期间武汉-黄石大暴雨的诊断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

发现大尺度环境造成的不稳定非常有利于对流系统的发生,而HUBEX的6小时探空资料揭示,对流层低层扰动可能有助于对流的触发。非静力模式复制出中β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动力热力结构特征,揭示出影响这次突发暴雨系统发生发展的重要物理因子。研究结果为弄清暴雨的成因,完成物理模型提供了帮助。“98.7”长江流域突发性大暴雨的诊断与模拟研究中β尺度低压的可能物理模型中β尺度系统物理模型的框图编号初生时刻消亡时刻初生地点消亡地点最强盛时的范围是否移动120日20时21日20时116E,31.5N118E,31N(安徽南部)江苏南部600×500km两个系统合并发展东移,21日09时分裂221日14时22日15时111E,29.5N(湖南北部)在安徽、江苏、山东300×300km东北移322日12时23日03时112.5E,32.5N(湖北、河南交界处)安徽、江苏

500×200km东北移动423日16时

119.5E,33N江苏中部23日20时合并东移影响安徽、江苏南部、上海

500×300km

东移523日16时

118E,31.5N(安徽南部)623日20时24日06时109E,29N湖北西南部300×200km东北移动2002年6月20~24日强对流云团活动6月20~21日安徽南部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分析6月20日22时~21日20时(北京时)TBB(阴影,单位:°C)和每小时降雨量(单位:mm)LLJULJ切变线肥西霍山时间降雨量可降雨量安庆6月20~22日降水和探空分析安庆mm时间变量20日20时21日02时21日08时21日14时21日20时CAPE19817181748245567CIN21450345LI-5-3-5-6-1为什么对流有效位能在短时间内能从新积聚?合肥雷达观测的两条对流线的发生发展过程单位:dBZ合肥雷达观测的对流线的发生发展过程单位:dBZ6月22~24日一次低涡切变及其MCSs研究6月21日17时~22日04时(北京时)TBB(阴影)和每小时降雨量(单位:mm)6月22日12时~23日10时(北京时)TBB(阴影)和每小时降雨量(单位:mm)6月22日08时(北京时间)中-

尺度MCS发生时的天气背景合成图:200hPa水平风

40m/s

:850hPa水平风14m/s

:500hPa位势高度(gpm):1000-500hPa位势高度差(gpm):500hPa正涡度(10s-1):850hPae338K

:TBB-50oC中尺度MCS发生于:高温、高湿区;低空急流的北侧;中层的正涡度区;副高的北侧和西风带南缘之间20日20时21日02时21日08时21日14时21日20时22日02时22日08时Td(oC)19.222.422.825.524.5PWAT(mm)4350516156K3132323639LI0-1-1-2-4e(K)349353353362357CAPE(J/Kg)664395561515829CIN(J/Kg)1836100水汽增加气层越来越不稳定位势不稳定能量增加对流有效位能增加6月20-22日中-

尺度MCS发生前和发生时南阳的物理量演变梅雨锋暴雨多尺度概念模型(1)天气尺度概念模型(2)中尺度雨团模型(3)中尺度对流线模型(4)中尺度低涡的概念模型(5)中尺度对流体模型HMCSULJLLJ中层低槽梅雨锋高温高湿区天气尺度模型可降水量时间降水量LLJ梅雨锋雨带大尺度环流条件中层小槽活动弱冷空气梅雨锋雨带

大尺度环流条件东南季风低空辐合气流水汽来源西南季风切变线低涡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南侧南亚高压高空辐散气流热带高空东风急流中低空副热带高压梅雨锋雨带中

尺度MCS模型中尺度云团200~500km中尺度对流20~200km中尺度对流线中β尺度线状对流的模型南东地面边界辐合线850hPa风南东地面边界辐合线850hPa风边界辐合线第一条对流线形成于边界层辐合线线上,其西南侧有中γ系统活动第一条对流线上对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