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5月语文冲刺备考新题分类汇编:语言运用及名著阅读_第1页
2022年高三5月语文冲刺备考新题分类汇编:语言运用及名著阅读_第2页
2022年高三5月语文冲刺备考新题分类汇编:语言运用及名著阅读_第3页
2022年高三5月语文冲刺备考新题分类汇编:语言运用及名著阅读_第4页
2022年高三5月语文冲刺备考新题分类汇编:语言运用及名著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三年级下学期总复习质量检测(二)

20.温儒敏先生在整本书阅读指导中曾说:“书的‘类型‘决定‘读法

统编教材中也对两部书做出了阅读指导,请从下面列出的方法中任选一种,

谈谈你是如何运用这种方法阅读相应的著作的。

要求:1.明确所选著作与阅读方法;2.结合作品中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

3.不超过120字。(6分)

《乡土中国》1.把握思路框架2.抓住核心概念3.关注问题,学以致用

《红楼梦》1.把握前五回的纲领作用2.抓住情节主线3.关注人物形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

在数字化阅读日益普及的当下,有人①,独爱翰墨书香,从

中感受阅读的魅力;有人___②___,喜欢声画共享,在数字世界里享受

读书的乐趣。当白纸黑字化为虚拟数字、实体书籍变身数码屏幕,___③

____,阅读习惯的改变,换个角度也是阅读方式的丰富。读一本好书,如

同攀一座高峰,人到半山固然也能欣赏到风景,但唯有不断向上攀登,才

能领略“④___"的无限风光。

(1)在①②③三个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下列4组诗句,填入横线④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D.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天津市部分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调查(二)

21.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6分)

(1)“共情”是“多情公子”贾宝玉身上的可贵品质,体贴他人、理

解他人,能为他人考虑。请举出《红楼梦》中的一个具体情节,简要说明。

(2)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材料,运用《乡土中国》相关章节的理论来解

释和评析这则新闻事件。

材料:刘女士近日乘坐高铁从北京去往上海,初次乘坐高铁的4岁儿子

非常兴奋,在车厢内大声嬉闹,且不时离开座位搅扰其他乘客,其时正是

午休时间,有人提醒刘女士约束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安静一些。刘女士却

说孩子活泼好动是好事,大人不应该和孩子计较。到刘女士的孩子睡觉时,

她却指责邻座乘客看手机视频吵到孩子,要求人家戴上耳机。

22.下面文段有两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4分)

①借着北京冬奥会的东风,商场里的室内冰场已十分常见,享受冰雪运动

的快乐也不再限于冬季。②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冰场、走进雪场,为日常生

活增添了别样色彩。③各地因地制宜,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冰雪运动推广普

及。④在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为更多人带来健康和欢乐,感受到喜

迎北京冬奥会的浓厚氛围。

天津市河北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总复习质量检测(二)

六、(9分)

21.请从下面两题中选择一题作答(如果两题均作答,只评判第一题)。

(5分)

题目一: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忽然人报:“娘娘差人送出一个灯谜来,命你们大家去猜,猜着了每人

也作一个送进去。”四人听说,忙来至贾母上房,只见一个小太监拿了一

盏四角平头白纱灯,专为灯谜而制,上面已有一个,众人都争看乱猜。小

太监又下谕道:“众小姐猜着了,不要说出来,每人只暗暗的写在纸上一

齐封进宫去,娘娘自验是否。”()听了,近前一看,是一首七

言绝句,并无甚新奇,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其实一见

便猜着了。宝玉、黛玉、湘云、探春四个人也都解了,各自暗暗的写了。……

贾母见元春这般有兴,自己越发喜乐,便命速作一架小巧精致围屏灯来,

设于堂屋,命他姊妹们各自暗暗的做了,写出来粘在屏上……贾政朝罢,

见贾母高兴,况在节间,晚上也来承欢取乐。……贾政起身走至屏前,只

见第一个是元妃的,写着道: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

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打一玩物。贾政道:“这是()吗?”

宝玉答道:“是。”……

(1)在括号处应该填入的内容是(2分)

A.迎春烟花B.惜春烟花C.宝钗爆竹D.王熙

凤爆竹

(2)节选内容写的是哪个中国传统节日?该内容对整部小说有何作用?(3

分)

题目二:阅读下面《乡土中国》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以“己”为中

心,,,,

,,,o在这里我们遇到了

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

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

轮轮波纹的差序。《释名》于“沧”字下也说“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

也。”潘光旦先生曾说:凡是有“仑”作公分母的意义都相通,“共同表

示的是条理、类别、秩序的一番意思”。(见潘光旦《说伦字》,《社会

研究》第十九期)

(1)下列填入文中划线处的语句,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

②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

③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

④一圈圈推出去

⑤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

⑥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A.③①⑤②④⑥B.①③⑤②④⑥C.③⑤①②⑥④D.①③

⑤②⑥④

(2)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节选段落引用潘光

旦的话有何作用?(3分)

22.下面文段中有四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

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①每到年底,各类关键词、关键字的年度盘点层出不穷,毫无疑问,网

络用语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一类。②网络用语层出不穷,不是因为技术建构

的无远弗届,③更主要的是因为文化创造的路径改变了。④语言之变,过

去主要来自于知识阶层有意识的提炼与书写,⑤当然这些在现在的网络语

言中也有体现,不过更多则是自下而上的无意识创作。⑥成语可以找到明

确的出处,很多网络用语却不知作者,⑦广泛分布的网民、创意灵机一动,

就如风行草上一般,瞬间便刷新了文化景观。

天津市河西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总复习质量调查(二)语

文试题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仿写。

《墨子》提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新唐书》谈到“奢靡之始,

危亡之渐”,都告诉我们:厉行节约,不可轻忽。如今,社会发展迅速,

人们生活越来越好。节约的美德,似乎被人淡忘。于是,有人把奢侈当作

潇洒,将挥霍看成慷慨,在他们眼里,节约早已过时。要知道,节约不是

一时的行为,而是永恒的主题。物资短缺时代,节约是节衣缩食;物质富

足时期,节约是文明理性。资源是有限的,节约的资源,能发挥无限的价

值。越是进步,越要节约,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永续发展。节约并非

吝啬,而是深谋远虑后的利弊权衡。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常常被误解为“吝啬”,请你仿照

示例,根据上文内容完成三句仿写,揭示节约的意义。

要求:每句不超过10个字,句式与示例一致,内容不重复。

示例:节约不是吝啬,而是对传统美德的传承。

①节约不是吝啬,而是________

②节约不是吝啬,而是。

③节约不是吝啬,而是—

21.依据《乡土中国》的思想和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两项是()

A.“人治”和“法治”之别,不仅在“人”与“法”这两个字上,而且在

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B.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

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C.大多数中国人至今仍然有着“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思想,这些都

是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的表现。

D.乡土社会的信用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对契约的重视。

E.稳定和熟悉是乡土社会的最大特征。

(2)阅读下列语段内容,依据《乡土中国•差序格局》的分析,判断吴三

桂的行为属于“个人主义”还是“自我主义”,并分析理由。(90字左右)

李自成起义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明亡。镇守山海

关的明将吴三桂闻知爱妾陈圆圆为起义军将领刘宗敏所得,父吴骗被起义

军执,怒而不降李自成,却引清兵入关,以致山海关之战李自成失利,而

怒杀吴骥全家。“恸哭六军俱编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写的就是此事。其

意思是说:吴三桂自云是国之“忠臣”,家之“孝子”,为雪国仇家恨,

令几万大军为崇祯帝戴孝,一派哀兵模样与李自成交战,其实吴三桂的“冲

冠一怒”只不过是为了夺回爱妾陈圆圆罢了。

-一张同泽《恸哭六军俱编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2022年高三毕业班联考(二)考前模拟

23、.《红楼梦》中一些主要人物进入回目,作者往往在其名字前加一个

字,来概括或凸显其品性,即所谓“一字评”,如“敏探春”“勇晴雯”

“憨湘云”等。请从书中任选一个你熟悉的人物,仿照以下示例(以下示

例除外),结合原著相关情节对人物性格给以“一字评”并做简要阐释。

2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吃一口在太空中孕育出来的食物早就是一件离普

通人很近的事了。我们在餐桌上最常吃到的黄瓜、大豆、玉米等多种作物,

_________o人们可能也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何最近吃到的瓜更甜更脆了?

其实这依靠的就是把普通种子送往太空,使其在太空中的独特环境下进行

变异的“航天育种”技术。对于这一新事物,人们还存在很多知识上的困

惑。比如,___________?科学工作者做出了这样的解释:转基因是外源基

因的导入,而航天育种是植物自己的基因在变化。种子即使没有上太空,

___________o航天工程育种是一种物理诱变育种手段,没有外来基因的导

入,因而它不是转基因。

25.仿造下面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句式和示例

相近。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

21.仿照示例的句式,请为下面两个画面分别设计画外音,要求中心明确,表达

清晰简洁,不超过16个字。(4分)

画面示例:战斗在抗疫一线的73岁的李兰娟脱下口罩,脸上有深深的压痕。

画外音示例:大爱守护生命,压痕铸就勋章。

①画面1: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任务大厅大屏幕上,神舟十三号3位航天

员身着蓝色舱内工作服,向全国青少年挥手致意。

画外音:_

②画面2: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姑娘们在落后两球的情况下顽强拼

搏,终于实现了史诗般的逆转,取得了冠军,笑到了最后。

画外音:_

22.相比时效性的作品,经典的魅力在于超越时空的阻隔,永远可以与当下对话。

请选择我们阅读的经典著作《乡土中国》《红楼梦》中的一部,结合文中相关内

容,谈谈今天阅读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不少于

100字。(6分)

语言运用及名著阅读专题

天津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三年级下学期总复习质量检测(二)语

文试卷

20.温儒敏先生在整本书阅读指导中曾说:“书的'类型'决定‘读法

统编教材中也对两部书做出了阅读指导,请从下面列出的方法中任选一种,

谈谈你是如何运用这种方法阅读相应的著作的。

要求:L明确所选著作与阅读方法;2.结合作品中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

3.不超过120字。(6分)

《乡土中国》1.把握思路框架2.抓住核心概念3.关注问题,学以致用

《红楼梦》1.把握前五回的纲领作用2.抓住情节主线3.关注人物形

【分析】本题考查对阅读相应的著作的方法的解读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

干中阅读方法的提示,然后结合两部著作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

【解答】“书的'类型'决定‘读法'”,《乡土中国》是一部论著,阅

读时:①先把握思路框架,先了解作者的意图,知道全书的主旨。可以看

序跋,看出版介绍及相关评论,大致清楚作者和写作背景,看他为何要做

这项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提出了哪些基本观点。这是粗略的“预读”,

做准备的。还应当看看目录。社科类著作的目录,一般都比较明晰,主要

的观点往往会出现在章节的标题或目录中。看一遍《乡土中国》的目录,

可能对其中有些名词或者问题不怎么懂得,也可以有些是感兴趣的,回头

再想想后记中交代的研究背景,我们对这本书的主旨,便有粗略的了解了。

接着,就要浏览全书,不求深入,但求有整体感觉。既然是“粗读”,那

就可以采取跳读的方法,把全书快速过一遍。②抓住核心概念,抓住了才

能纲举目张,把握全书的主要内容和学术创见,理解其研究的价值。抓住

“差序格局”这个核心概念,等于“抓住”了全书论述网络的“纲”。在

《乡土中国》中,几乎每一章都提出一二个概念,其“层级”可能比体现

主旨的那些核心概念要“低”,但也都从不同侧面论证了乡土社会的特点,

最终完善了对乡土社会特质的论说。阅读时要注意把握好每一章提出的概

念,在理解这些概念的涵义时,想想各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③关注

问题,学以致用。《乡土中国》以调查和科学论证为主,但写得很有文采,

充满人文关怀。文中渗透着对历史学、哲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

的深刻认识和精辟见解,是“杂”而化之。能做到科学、严谨而又好读,

这种文体风格背后,需要多学科整合的开阔视野,也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是学术论著的一种境界。从语文的角度看,也是一部可圈可点的美文和

范文。许多写作经验也富于启发。比如议论文在论证推理的同时怎样能更

生动而且有可读性,观点与材料如何结合,叙述和论说如何平衡,以及如

何摆脱从概念到概念的“八股味”,等等。《乡土中国》其实未必那样遥

远。读完了,也许就从中学到如何阅读社科论著,如何分析思考社会现象,

如何做一个有头脑、有见识、有担当的青年。《红楼梦》是一部长篇小说。

阅读时:①把握前五回的纲领作用。红楼梦前五回,以通灵宝玉的来历为

中心,扼要地描写了天上的太虚幻境和尘市的荣宁二府,既勾勒出贾府百

年的兴盛,又预示了贾府末世的衰败。第六回到第120回,虽然写了十余

年光景的生活,却是基于前五回铺叙的背景展开的,因此阅读和把握前五

回对于理解全书非常重要,可以说读懂了前五回才能更好地理解后面发生

的故事。②抓住情节主线。红楼梦的情节张弛有度,推进有序,细读之下

会发现小说设计了有两条主线构成的网状结构,一条是以贾府为中心叙述

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败的过程,一条是宝黛钗爱情悲剧为中心叙述大观

园中人物的命运,阅读时可以梳理家门,败落人物,聚散这两方面的内容,

体会小说纵横交错的结构。③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全书人物近千人,其

中作者着力刻画、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人物有几十个。理清主要人物间的

关系,欣赏作者对人物形象的细腻描写,把握人物复杂的性格和丰富的内

心世界,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主旨。答案:《乡土中国》是一部论

著,阅读时:①先把握思路框架,看序跋,目录,浏览全书。②抓住“差

序格局”这个核心概念,等于“抓住”了全书论述网络的“纲”。③关注

问题,学以致用。写得很有文采,充满人文关怀,渗透着对很多相关学科

的深刻认识和精辟见解。《红楼梦》是一部长篇小说。阅读时:①把握前

五回的纲领作用。红楼梦前五回,以通灵宝玉的来历为中心,扼要地描写

了天上的太虚幻境和尘市的荣宁二府,既勾勒出贾府百年的兴盛,又预示

了贾府末世的衰败。②要抓住以贾府为中心的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败的

过程和宝黛钗爱情悲剧这两条主线。③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欣赏作者对

人物形象的细腻描写,把握人物复杂的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点评】《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

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小说以贾、史、王、

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以贾府的家庭琐

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

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在小说展示的贾府的生活图画里,显示出维持着这个贵族之家的等级、名

分、长幼、男女等关系的礼法习俗的荒谬,揭开了封建家族“温情脉脉面

纱”内里的种种激烈的矛盾和斗争。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

在数字化阅读日益普及的当下,有人①,独爱翰墨书香,从

中感受阅读的魅力;有人___②___,喜欢声画共享,在数字世界里享受

读书的乐趣。当白纸黑字化为虚拟数字、实体书籍变身数码屏幕,___③

「阅读习惯的改变,换个角度也是阅读方式的丰富。读一本好书,如

同攀一座高峰,人到半山固然也能欣赏到风景,但唯有不断向上攀登,才

能领略“____④____"的无限风光。

(1)在①②③三个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下列4组诗句,填入横线④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D.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语句进

行分析,准确细致把握。(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衔接连贯的能力。应

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做到话题一致,注意语意连贯。

【解答】(1)第一空:根据后文“独爱翰墨书香,从中感受阅读的魅力”

“在数字世界里享受读书的乐趣”,可知,此处应填人们喜爱阅读纸质书,

可填“习惯于手不释卷”。第二空:根据后文“喜欢声画共享,在数字世

界里享受读书的乐趣”,可知此处主要叙述人们既喜欢阅读纸质书,也喜

欢虚拟书,可填“钟情于视听兼备”。第三空:根据后文“阅读习惯的改

变,换个角度也是阅读方式的丰富”以及前文“当白纸黑字化为虚拟数字、

实体书籍变身数码屏幕”,可知,此处在讲阅读方式的变化,可填“从读

书到读屏”。(2)根据前文“读一本好书,如同攀一座高峰,人到半山固

然也能欣赏到风景,但唯有不断向上攀登,才能领略”,可知,此处在讲

读书就像登山,需要登上山顶才能领略到美丽的风光,而且还用了引号,

故此处可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故选B。答案:(1)①习惯于

手不释卷②钟情于视听兼备③从读书到读屏(2)B

【点评】语境补写答题技巧:1.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先初读语

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

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展

开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2.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

考生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

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

性等。3.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

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

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

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天津市部分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调查

21.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6分)

(1)“共情”是“多情公子”贾宝玉身上的可贵品质,体贴他人、理

解他人,能为他人考虑。请举出《红楼梦》中的一个具体情节,简要说明。

(2)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材料,运用《乡土中国》相关章节的理论来解

释和评析这则新闻事件。

材料:刘女士近日乘坐高铁从北京去往上海,初次乘坐高铁的4岁儿子

非常兴奋,在车厢内大声嬉闹,且不时离开座位搅扰其他乘客,其时正是

午休时间,有人提醒刘女士约束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安静一些。刘女士却

说孩子活泼好动是好事,大人不应该和孩子计较。到刘女士的孩子睡觉时,

她却指责邻座乘客看手机视频吵到孩子,要求人家戴上耳机。

22.下面文段有两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4分)

①借着北京冬奥会的东风,商场里的室内冰场已十分常见,享受冰雪运

动的快乐也不再限于冬季。②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冰场、走进雪场,为日常

生活增添了别样色彩。③各地因地制宜,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冰雪运动推广

普及。④在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为更多人带来健康和欢乐,感受到

喜迎北京冬奥会的浓厚氛围。

21.(6分)

(1)【示例一】贾宝玉的“共情”体现在他对龄官的关心体贴。龄官

在蔷薇花架下画蔷,一遍又一遍,一边画蔷,一边流泪,宝玉心思都在画

蔷的龄官身上了,直到下雨,宝玉急忙提醒她去避雨,竟忘了自己也没有

遮雨的工具。宝玉同样有痴心,十分理解龄官的痴心,对这样一个不知姓名

的女子都能关爱,更能体现出他的“共情”。(6分)

【示例二】贾宝玉的“共情”体现在他对香菱的帮扶。香菱和小丫头们斗

百草,被小丫头们使促狭,污了宝琴给她的新石榴裙,宝玉见状,便把袭人的拿

给她。宝玉可以站在香菱的立场上想问题,他明白香菱的处境,并主动排忧解难,

体现出他的“共情”。(6分)(陈述情节4分,简要说明2分。符合“共情”

其他情节,言之成理即可。)

(2)在“差序格局”这一章,费孝通指出社会关系都是以“己”为中

心推出去的,“愈推愈远,愈推愈薄”,这就是一个差序。“系维着私人

的道德”一章中,“社会机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在

以自己为中心的社会关系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克己复礼'”,而“中国

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这里的刘女士表现出道德的“双重标准”。这在差序社会里很明显,虽然

到了现代社会,仍然保留着乡土社会的特征。(6分)(观点分析4分,简

要评价2分。)

22.(4分)③修改:“推广普及”后增加“体系”。(2分,找对序号1

分,修改正确1分。)

④修改:“感受到”改为“营造出”(或“让人感受到”)。(2

分,找对序号1分,修改正确1分。)

天津市河北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总复习质量检测(二模)

六、(9分)

21.请从下面两题中选择一题作答(如果两题均作答,只评判第一题)。

(5分)

题目一: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忽然人报:“娘娘差人送出一个灯谜来,命你们大家去猜,猜着了每人

也作一个送进去。”四人听说,忙来至贾母上房,只见一个小太监拿了一

盏四角平头白纱灯,专为灯谜而制,上面已有一个,众人都争看乱猜。小

太监又下谕道:“众小姐猜着了,不要说出来,每人只暗暗的写在纸上一

齐封进宫去,娘娘自验是否。”()听了,近前一看,是一首七

言绝句,并无甚新奇,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其实一见

便猜着了。宝玉、黛玉、湘云、探春四个人也都解了,各自暗暗的写了。……

贾母见元春这般有兴,自己越发喜乐,便命速作一架小巧精致围屏灯来,

设于堂屋,命他姊妹们各自暗暗的做了,写出来粘在屏上……贾政朝罢,

见贾母高兴,况在节间,晚上也来承欢取乐。……贾政起身走至屏前,只

见第一个是元妃的,写着道: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

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打一玩物。贾政道:“这是()吗?”

宝玉答道:“是。”……

(1)在括号处应该填入的内容是(2分)

A.迎春烟花B.惜春烟花C.宝钗爆竹D.王熙

凤爆竹

(2)节选内容写的是哪个中国传统节日?该内容对整部小说有何作用?(3

分)

题目二:阅读下面《乡土中国》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以“己”为中

心,,,,

,,,。在这里我们遇到了

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

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

轮轮波纹的差序。《释名》于“沧”字下也说“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

也。”潘光旦先生曾说:凡是有“仑”作公分母的意义都相通,”共同表

示的是条理、类别、秩序的一番意思”。(见潘光旦《说伦字》,《社会

研究》第十九期)

(1)下列填入文中划线处的语句,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

②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

③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

④一圈圈推出去

⑤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

⑥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A.③①⑤②④⑥B.①③⑤②④⑥C.③⑤①②⑥④D.①③

⑤②⑥④

(2)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节选段落引用潘光

旦的话有何作用?(3分)

22.下面文段中有四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

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①每到年底,各类关键词、关键字的年度盘点层出不穷,毫无疑问,网

络用语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一类。②网络用语层出不穷,不是因为技术建构

的无远弗届,③更主要的是因为文化创造的路径改变了。④语言之变,过

去主要来自于知识阶层有意识的提炼与书写,⑤当然这些在现在的网络语

言中也有体现,不过更多则是自下而上的无意识创作。⑥成语可以找到明

确的出处,很多网络用语却不知作者,⑦广泛分布的网民、创意灵机一动,

就如风行草上一般,瞬间便刷新了文化景观。

(1)改成

(2)改成

(3)改成

(4)改成

21.题目一:

(1)C(2分)

⑵(3分)

节选情节写的是元宵节。这部分的内容通过语言、动作、尤其是细节描写

刻画薛宝钗、贾政的性格特点,从侧面表现了元春的形象特点,借助谜语

暗示了她命运的走向。

题目二:

⑴A(2分)

⑵(3分)

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引用潘光旦的话,

形象的把“仑”作为构字要素的字(论,伦),说明其具有“条例、类别、

秩序”的含义。

22.(4分)

①删掉“毫无疑问”或者“无疑”

②“不是”改成“不仅是”

④“提炼与书写”改成“书写与提炼”

⑦“创意灵机一动”改为“灵机一动的创意”

天津市河西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总复习质量调查(二)语

文试题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仿写。

《墨子》提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新唐书》谈到“奢靡之始,

危亡之渐”,都告诉我们:厉行节约,不可轻忽。如今,社会发展迅速,

人们生活越来越好。节约的美德,似乎被人淡忘。于是,有人把奢侈当作

潇洒,将挥霍看成慷慨,在他们眼里,节约早已过时。要知道,节约不是

一时的行为,而是永恒的主题。物资短缺时代,节约是节衣缩食;物质富

足时期,节约是文明理性。资源是有限的,节约的资源,能发挥无限的价

值。越是进步,越要节约,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永续发展。节约并非

吝啬,而是深谋远虑后的利弊权衡。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常常被误解为“吝啬”,请你仿照

示例,根据上文内容完成三句仿写,揭示节约的意义。

要求:每句不超过10个字,句式与示例一致,内容不重复。

示例:节约不是吝啬,而是对传统美德的传承。

①节约不是吝啬,而是________

②节约不是吝啬,而是________。

③节约不是吝啬,而是________

【答案】①.对理性消费的倡导②.对有限资源的珍

惜③.对永续发展的追求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及仿写句式的能力。

先从文段中找出提示节约意义的句子,从''物资短缺时代,节约是节衣缩

食;物质富足时期,节约是文明理性”可看出,如今人们生活越来越好,

物质富足,那么节约应该是“文明理性”的行为;“资源是有限的,节约

的资源,能发挥无限的价值”可见,有限的资源需要珍惜,只有节约才能

让有限资源发挥无限价值;“越是进步,越要节约,只有这样,人类社会

才能永续发展”可见,要想让人类社会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必须

懂得节约。

再看示例句子,句式特征为“对……的……”,把筛选出的三条意义进行

句式调整,可得出,“对文明理性(理性消费)的倡导/追求”“对有限资

源的珍惜”“对永续发展的追求”等类似句子。

21.依据《乡土中国》的思想和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两项是()

A.“人治”和“法治”之别,不仅在“人”与“法”这两个字上,而且在

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B.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

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C.大多数中国人至今仍然有着“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思想,这些都

是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的表现。

D.乡土社会的信用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对契约的重视。

E.稳定和熟悉是乡土社会的最大特征。

(2)阅读下列语段内容,依据《乡土中国•差序格局》的分析,判断吴三

桂的行为属于“个人主义”还是“自我主义”,并分析理由。(90字左右)

李自成起义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明亡。镇守山海

关的明将吴三桂闻知爱妾陈圆圆为起义军将领刘宗敏所得,父吴骥被起义

军执,怒而不降李自成,却引清兵入关,以致山海关之战李自成失利,而

怒杀吴骥全家。“恸哭六军俱编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写的就是此事。其

意思是说:吴三桂自云是国之“忠臣”,家之“孝子”,为雪国仇家恨,

令几万大军为崇祯帝戴孝,一派哀兵模样与李自成交战,其实吴三桂的“冲

冠一怒”只不过是为了夺回爱妾陈圆圆罢了。

一张同泽《恸哭六军俱编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答案】(1)AD(2)吴三桂的行为属于“自我主义”。“个人主

义”强调个人不能侵犯他人、团体的权利。吴三桂为了夺回陈圆圆而放清

兵入关,用团体利益换取个人利益,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因此属于自

我主义。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A.“不仅在'人'与'法'这两个字上”错。结合原文“所谓人治和法治

之别,不在‘人'与'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

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可知,应当是不在“人”与“法”这两个字上;

D.“形成了对契约重视”错。结合“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

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可知,乡土社

会的信用没有对契约的重视。

故选ADo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这样论述“个人主义”和“自我主义”:在这种赋

予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做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

义,而是自我主义。个人是对团体而说的,是分子对全体。在个人主义下,

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人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

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杀个人,只能在个人所愿

意交出的一份权利上控制个人。这些观念必须先假定了团体的存在。在我

们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这一套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

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可见“自我主义”是“以'己'作为中心”;而“个人主义”指“在同一

人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强调个人不能

侵犯他人、团体的权利。

而吴三桂“闻知爱妾陈圆圆为起义军将领刘宗敏所得,父吴骗被起义军执,

怒而不降李自成,却引清兵入关”“吴三桂自云是国之‘忠臣‘,家之'孝

子’,为雪国仇家恨,令几万大军为崇祯帝戴孝,一派哀兵模样与李自成

交战,其实吴三桂的‘冲冠一怒’只不过是为了夺回爱妾陈圆圆罢了”,

分析吴三桂的行为,打着“雪国仇家恨”的旗号,放清兵入关,令几万大

军与李自成交战,其目的却只是为了夺回陈圆圆,这属于用团体利益换取

个人利益,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因此属于自我主义。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2022年高三毕业班联考(二)考前模拟

18.《红楼梦》中一些主要人物进入回目,作者往往在其名字前加一个字,

来概括或凸显其品性,即所谓“一字评”,如“敏探春”“勇晴雯”“憨

湘云”等。请从书中任选一个你熟悉的人物,仿照以下示例(以下示例除

外),结合原著相关情节对人物性格给以“一字评”并做筒要阐释。

【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性格的把握。要注意平时扩大阅读面,有所

积累,并结合题干提示,用相关情节来对人物进行理解。

【解答】这其实是对名著人物性格的分析。探春是个聪敏能干的女子,她

管理大观园,除弊兴利,都体现出她的“敏”;凤姐名中的“酸"表面看

是指她为丈夫偷娶尤二姐而吃醋,但实际上也暗中透露出她性格的尖酸刻

薄;袭人事事遵循贾府主子的思维,一心为主子考虑,因此被称为“贤”;

晴雯在病得不能起身时尚且熬夜为宝玉补雀金裘,这是一种“勇”,她的

身为下贱,心比天高,尽管是丫鬓,却并不自甘下流,而敢于与主子呛声,

流露出反抗意识,这也是一种“勇”;紫鹃在文中是最能体知黛玉与宝玉

爱情的女孩,她对宝玉的试探,充分体现出她性情的聪慧机灵。答案:慧

紫鹃:寒冷时,她让雪雁给黛玉送手炉,可见她细心体贴的“慧”;郁结

时,她说出了黛玉的心中所想,可见她善解人意的“慧”;情辞试莽玉,

让宝玉露出对黛玉最为热烈最为真挚的情感,让二人的情感能直接展现在

贾府一干家长面前,是她勇于为黛玉争取的“慧”。

【点评】针对文学名著阅读题的命题特点,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需要注

意以下几点:1.熟悉考纲限定必读的名著,了解全书的情节梗概和结构特

点,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把握全书的主题思想和语言风格;精

读其中部分有代表性章节,做到点面结合。此外,可以阅读一些关于作品

评价类的文章,进一步理解作品内涵。2.阅读、积累、记忆与写作结合。

积累、记忆名著中人物的主要情节、表现作品思想意义的情节、体现作者

倾向的内容、艺术技巧高超的内容等,学会标记、摘录、批注点评等,还

应该和写作结合起来,做读书笔记,并坚持不懈。3.认真审题,根据题目

的设问指向和要求组织答案,切忌答非所问。力求答案语言简明、连贯,

书写字迹工整,标点规范。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规范。

2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吃一口在太空中孕育出来的食物早就是一件离普

通人很近的事了。我们在餐桌上最常吃到的黄瓜、大豆、玉米等多种作物,

-O人们可能也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何最近吃到的瓜更甜更脆了?

其实这依靠的就是把普通种子送往太空,使其在太空中的独特环境下进行

变异的“航天育种”技术。对于这一新事物,人们还存在很多知识上的困

惑。比如,___________?科学工作者做出了这样的解释:转基因是外源基

因的导入,而航天育种是植物自己的基因在变化。种子即使没有上太空,

__________o航天工程育种是一种物理诱变育种手段,没有外来基因的导

入,因而它不是转基因。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

了解句意,然后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

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

【解答】语段介绍了航天工程育种的相关知识。第一空,根据前句“吃一

口在太空中孕育出来的食物早就是一件离普通人很近的事了"和后句“最

近吃到的甜瓜更甜更脆了,吃到的黄瓜更大更嫩了?这背后的技术就是已

经深入到大众生活中却不为人所熟知的‘航天育种'”等信息可知,此处

是说我们最常吃的黄瓜、大豆、玉米等多种作物大多是太空育种的产物,

故补写内容可为“很多都是太空来物”。第二空,根据该句后的问号以及

后句科学工作者作出的解释一一“转基因是外源基因的导入,而航天育种

是植物自己的基因在变化”,可知此处是问航天育种是否转基因,所以补

写内容为“航天育种是不是转基因"。第三空,由后句中“航天工程育种

是一种物理诱变育种手段,没有外来基因的导入,因而它不是转基因”可

知,此处是说种子即使没有上太空,其基因也会变化,故补写内容可为“其

基因在地球上也会变化"。答案:①很多都是太空来物②航天育种是不是

转基因③其基因在地球上也会变化

【点评】答好语句补写题的关键词:1.阅读: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

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2.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

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

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

上。3.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

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

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25.仿造下面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句式和示例

相近。

“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清净的潇洒,“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喜悦的潇

洒,“明月松间照”是一种怡然的潇洒。

【分析】仿用句式要求按照给定材料的要求、思路和格式进行仿写,这类

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往往涉及语法结构、修辞手

法、表达方式、语意连贯、风格协调等方面.

【解答】解答本题,关键是要对示例进行细致的分析,然后才能进行仿写.在

示例中,内容上首先引用一句古诗文中的名言作为句子的开头,并从名言

中概括出一种“潇洒”,然后再如此重复这一特点,写出三句具有并列的

排比句来.在句式上以“…是…”为组句结构,形成排比句.答案示例:

“举杯邀明月”是一种孤寂的潇洒,“留得残荷听雨声”是一种闲适的潇

洒,“仰天大笑出门去”是一种自信的潇洒.

【点评】仿句类仿写及解题思路:仿句类仿写试题,顾名思义就是仿照例

句再写一个句子.解答句子仿写类题目时,要注意句式一致、词性相对等,

符合语句语境,有时候还会特别要求字数相等.基本解题思路是:①析原

型.即分析例句的基本格式,尤其要关注其句式特点及修辞方法.②定格

式.根据例句的句式特点及修辞方法,确定所写的句子应有的格式.③关

注句式和修辞.根据格式创写句子时,应特别注意所采用的句式是否和例

句相同、修辞运用的是否恰当.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21.仿照示例的句式,请为下面两个画面分别设计画外音,要求中心明确,表达

清晰简洁,不超过16个字。(4分)

画面示例:战斗在抗疫一线的73岁的李兰娟脱下口罩,脸上有深深的压痕。

画外音示例:大爱守护生命,压痕铸就勋章。

①画面1: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任务大厅大屏幕上,神舟十三号3位航天

员身着蓝色舱内工作服,向全国青少年挥手致意。

画外音:_

②画面2: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姑娘们在落后两球的情况下顽强拼

搏,终于实现了史诗般的逆转,取得了冠军,笑到了最后。

画外音:

22.相比时效性的作品,经典的魅力在于超越时空的阻隔,永远可以与当下对话。

请选择我们阅读的经典著作《乡土中国》《红楼梦》中的一部,结合文中相关内

容,谈谈今天阅读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不少于

100字。(6分)

21.(4分)

【参考示例】

画面1:航天点燃梦想,青年展续精神。

画面2:女足逆转决赛,中国赢得尊严。

(每点2分,内容1分,对偶1分,超过限制字数,酌情扣分)

22.(6分)

【参考示例】读《红楼梦》,能够让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人性,获

得丰富的人生经验,增强人生的智慧。作者以深刻的洞察力写出了人性的

复杂。比如林黛玉,有敏感、多疑、多愁善感的一面,也有自尊、真实、

率性的一面;薛宝钗,有圆滑、世故的一面,也有恭顺、稳重的一面。现

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多面性,如果对自己缺乏全面的了解,就不能正确认

识和评价自我,从而完善自己的性格。

(观点明确2分;结合作品内容和社会现实阐述分析4分;字数不足酌情

扣1-2分)

[2022届天津市市区重点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后面题目。(10分)

这熙凤携着—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

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

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

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说着,

便用帕拭泪。

(1)填写空格处人物:这熙凤携着(谁)的手。(1分)

(2)小说《红楼梦》中王熙凤是的人(性格特征)。

(3分)

(3)请围绕划线句子,就这段文字,结合小说情境,向同学介绍赏析“人

物语言描写”的方法与步骤。(200字左右)(6分)

【答案】

(1)林黛玉

(2)精明能干、善于机变逢迎、惯于玩弄权术

(3)首先是看听众的反应,可见语言的效果,以及人物的身份地位。

其次是看是否直抒胸臆,表露人物心性。比如“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

物”,点名夸奖了林黛玉的美貌,“我今儿才算见了",“真”“才”二

字表现了她说这话是真诚的不是恭维,让别人接受她的夸赞时更加熨帖,

显得不是非常虚伪。

最后便是看有无使用言外意或潜台词,或者双关、反语讽刺、对比等艺

术手段,彰显说话者的心机。比如。“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

嫡亲的孙女”,这里不但夸奖了林黛玉气度非凡,同时因为迎探惜三春也

在场,也悄无声息的捧了她们一把,其实是在迎合贾母,可谓一箭三雕。

正所谓言为心声,寥寥数语间展现出一个说话滴水不漏,富有心机,善

于逢迎的大家族的掌事媳妇的气度。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人物形象的了解能力。

林黛玉:美貌多情,体弱多病,心态复杂,言行小心谨慎。

林黛玉母亲去世后“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于是投奔外

祖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过去在家“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

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

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

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尽管外祖母“心肝儿肉”地疼她,宝贝

儿似的待她,但总有寄人篱下之感,待人处事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

,,

思O

黛玉这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态度,是她寄人篱下感情的反

映,也是节选中性格主要的一面。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

火,暗是一把刀。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欢心,从而独揽

了贾府的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掌权者。课文从四个方面展示她的性格特

征:出场,肖像,会见黛玉,回王夫人。

1.写出场:

这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来迟了,

不曾迎接远客”,然后才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难怪黛玉纳罕,觉得与那些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的人们相比,这张

张狂狂的来者,实在是“放诞无礼”,正说明她在贾府的特殊身份和地位。

通过贾母介绍,更证明了这一点:“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

儿”,“你管叫他‘凤辣子’就是了"。“老祖宗”能够用这样戏谑的语

言与之谈笑的人实在不多,除了说明她性格泼辣之外,更说明她是深得贾

母宠爱的特殊人物。

2.绘肖像:

作品不但具体细腻刻画人物外貌,而且通过外貌的描写,透露出人物性

格特征和精神世界。肖像描写包含服饰和容貌两个方面。

服饰:(头饰、裙饰、服装)铺陈集珍宝珠玉于一身一一暗示她的贪婪与

俗气,从侧面反映了她内心的空虚。

容貌:着重写她那一双“三角眼”两弯“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

未启先笑的“丹唇”一一表现她美丽外表隐藏着刁钻和狡黠。

3.见黛玉:

她的内心世界在她会见黛玉时的言谈举止表现得很充分。先是恭维(因

为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儿,不惜恭维到了令人肉麻的地步:“天下

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继而拭泪(因为提到黛玉母亲,

想到贾母定会为女儿去世而掉泪,所以抢先“用帕拭泪”);最后转悲为喜

(因为她见贾母笑了,便匆忙完成这个感情的转变)

小结:入木三分描绘了王熙凤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本领,揭露了她在

贾府中得宠的原因。

4.回王夫人:

王熙凤回王夫人虽几笔带过,但进一步说明由于她的善于机变逢迎和果

断能干,已取得王夫人欢心,成为贾府中的实际掌权人。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经典名著写作特色的能力。

划线句是王熙凤见林黛玉时说的一连串话。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