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一、教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挥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命运的同时,关注世界的发展。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增强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扩宽国际视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质与关键能力。二、教材分析《古代非洲与美洲》是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的第三课时,即第二课时的欧洲与亚洲后,讲述中古时期的非洲与美洲,教材包括“古代非洲文明”和“古代美洲文明”两个子目。本课教材按照地理位置和文明产生的顺序,先讲述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文明,接着讲述古代美洲文明。主要包括古代非洲的阿克苏姆、桑给巴尔、蒙巴萨、摩加迪沙、加纳、马里、桑海等,以及古代美洲的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涉及到的地区、国家和文明较多。非洲与美洲作为两个独立的大陆,历史上较少受到外界的影响,相互之间也没有任何交往,但他们都创造了自己的文明,说明人类文明可以在独立的条件下产生,并且会创造出相应的制度。三、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内容和补充材料的阅读分析,了解古代非洲文明与古代美洲文明的表现,认识古代非洲文明与美洲文明的主要成果和及其区域性特征,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呈现出规律性,但每一个国家和民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呈现本国本民族的特色,使人类文明呈现多元性。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古代非洲文明与古代美洲文明的表现 教学难点:总结古代非洲不同文明的特征,分析古印第安文明衰亡的原因五、学情分析 学生除了对玛雅文明有所了解,对古代非洲文明和古代美洲其他文明知之甚少,而且本课涉及到的国家地区较多,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不过,因为古代非洲尤其是古代美洲文明具有神秘性、传奇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好奇心与兴趣。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津巴布韦和墨西哥国徽、国旗,设问为什么这两个国家会把这样的元素设计到自己国家的国徽、国旗上呢?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已知的知识回答或者猜想。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国家国徽、国旗上石头城和“鹰叼蛇”元素展示,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建立起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二)古代非洲文明1.出示古代非洲文明图示,请同学结合地图分区域指出古代非洲的主要国家或文明,并概括其分布特点。学生活动:学生能够结合地图从北非、东非、南非、西非等不同的方位说出代表非洲文明的国家,并在老师引导下概括出其分布广泛的特点。设计意图:锻炼学生读图能力,了解古代非洲文明的概况,并指出古代非洲文明指的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2.班图人开创古代非洲文明。出示班图人迁移路线,并结合教材第27页,指出班图人在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发展上的表现。学生活动:学生结合教材和地图说出班图人的贡献。设计意图:了解班图人的大迁徙运动奠定了非洲文明的基础。3.南非地区——津巴布韦。展示津巴布韦地理位置和“大津巴布韦”遗址图片,由老师介绍其情况。4.东非地区。展示阿克苏姆方尖碑等有关阿克苏姆王国的图片,出示摩加迪沙相关史料,分析其特点。(摩加迪沙)是一座极大的城池。当地人有很多骆驼,每日屠宰数百峰。他们有许多绵羊。他们是一些强悍的商人。当地出产的布匹,以摩加迪沙布出名,是无上珍品,运销埃及等地。——【摩洛哥】伊本·白图泰著,马金鹏译《伊本白图泰游记》学生活动:学生依据史料分析摩加迪沙是城市国家,手工业和对外贸易发达的特点。5.西非地区。图片展示西非王国的地理位置以及马里国王“曼萨·穆萨”图片,出示有关西非历史史料,并设问西部非洲文明的特点。 西非北部属于撒哈拉沙漠,中部属于苏丹草原,南部为上几内亚高原。西非不产盐,大部分食盐需要从外部输入。另一方面,西非盛产黄金,黄金和食盐的相互需求,构成了西非与北非贸易的基础。通过繁荣的贸易往来,不仅在经济上富裕起来,而且受到北非先进文化的影响。——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盐从北方来,金子从南方来,知识和学问,都得从廷巴克图来。——桑海国谚语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资料总结,西非文明属于内陆国家,黄金资源丰富,控制南部商路发展经济,受北非文化影响,廷巴克图成为文化中心。设计意图:学生了解津巴布韦为代表的南部非洲和以阿克苏姆、摩加迪沙为代表的东部非洲,以及桑海为代表的西部非洲情况,知道其特点,了解古代非洲文明尤其是东部非洲与其他文明之间是有联系的。6.总结提升 学生活动: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古代非洲不同区域文明代表及成果和特征。设计意图:用表格的形式对其成果和特征进行总结归纳,以加深对古代非洲文明的理解。(三)古代非洲文明1.过渡环节教师出示以下材料,学生结合材料思考:与古代非洲文明相比,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的发展有何突出特点?材料一:与通常的看法相反,在欧洲扩张之前的这一时期中,非洲绝不是与世隔绝的。······从7世纪起,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开始增多。······不仅美洲诸印第安文明与其他大陆诸文明相隔绝,不能促进彼此间的相互影响,而且诸印第安文明彼此之间基本上也相隔绝。换句话说,在2500年中,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可证明中美洲文明和秘鲁文明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上)第326-327页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可以看出:古代非洲文明内部以及与外部文明之间是有联系的,而古代美洲文明内部是隔绝的,与其他文明也是隔绝的,是孤立发展的。这样的发展特点,利于揭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2.学习任务引导教师为学生设计的大任务是“探究古代印第安人应对人类发展遇到的共同挑战,提出了哪些有特色的解决策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将此大任务分解为三个小任务,分别从经济基础、国家治理、思想文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1)经济基础教师补充以下材料,并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相关内容,提出问题:古代印第安人是如何解决群落生存和生产问题的?材料二:公元前10世纪,印第安人开始了定居的农耕生活。他们从野生的植物中培育出玉米、马铃薯、番茄、南瓜、棉花、辣椒、可可和烟草等多种农作物,学会了养蜂取蜜、饲养家畜,并能制造各种石制工具和金银饰品。——顾銮斋、夏继果主编《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第360页学生通过阅读得出:印第安人独立培育了马铃薯、玉米、番薯、番茄、花生等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并驯化了羊驼等动物,阿兹特克人发明了“浮动园地”生产方式,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收获次数和粮食产量。在此基础上,过渡到农业的发展为印第安文明奠定了基础。(2)思想文化教师补充以下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相关内容,解答以下问题:印第安人如何解决生产生活中记事、统计、传递信息、时间管理以及精神需求等问题?材料三:玛雅神灵众多,自然界中每个现象、社会各个职业和等级都有相应神灵。阿兹特克人社会宗教色彩极为浓厚,他们相信灵魂永生并崇拜至少128位主神,最高统治者被当做神的化身。而印加人特别崇拜太阳神,印加王是太阳神的尘世代理人。——朱寰主编《世界古代史》(第二版)下册第234-241页学生在阅读教材和材料基础上,结合教师补充介绍,可以知道:古代印第安人建造了金字塔庙宇,创造了文字,发明了历法,使用了数字,建设了以特诺奇蒂特兰为代表的城市,以及他们对自然的崇拜并进行祭祀等历史信息。这些都方便和改善了印第安人的生产、生活,展现出其强大的精神文明成果和辉煌的科学文化成就。(3)国家治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美洲文明分布示意图”和有关印加帝国的介绍,思考回答:印第安人如何治理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庞大国家?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可知:与玛雅和阿兹特克相比,印加帝国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印加帝国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从政治到经济,包含了土地制度、政区划分、人口管理、道路系统、税收系统等完整的国家体系。归纳出具体史实后,教师可进一步突出主题,强调因为出色的治理体系,印加帝国享有“美洲的罗马”之称。(四)本课及单元小结教师通过列表的形式,引导学生联系第一、二单元所学内容,思考:古代亚欧文明和古代美洲文明如何应对人类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共同挑战?具体设计如下表所示: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古代美洲人的解决策略古代亚欧文明的解决方法如何解决群落的生存和生产问题培育玉米、马铃薯、番薯等,驯化羊驼培育大小麦、水稻和粟,饲养羊、猪、狗如何解决记事、统计、传递信息、时间管理多神崇拜,祭祀神灵,创造文字、太阳历,20进制祭拜太阳、天,创造文字,发明了历法,创造数字和进位制如何治理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集权,划分政区,建立税收、道路系统,迁移人口实行君主专制,建立对地方直接控制的政治制度、道路系统、税收系统通过表格内容,学生可以更直观的看到:古代美洲文明与亚欧文明一样,都独立培育农作物,驯化了动物,出现了农业;都出现了自然崇拜、宗教信仰,都发明了文字、数学、历法;都形成了以王权为中心的集权统治体系。由此得出结论:世界古代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统一的规律。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发展的统一性,古代美洲文明发展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教师补充材料,引导学生综合本部分所学,得出对古代印第安文明发展的整体认识,也为后面的学习进行铺垫。材料四:到公元1500年时,美洲大陆刚进入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早在公元前2500年便已达到的文明阶段。他们的工具仅用石头、木头或骨头制成,没有利用轮子,除美洲驼和羊驼外,人的背是唯一的运输工具。更严重的是,他们缺乏抵御欧洲人所带来的种种疾病的免疫力。——[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上)第327页孤立发展的美洲印第安人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但在整体的经济和技术水平上远远落后于欧亚、北非文明。由于缺乏和其他文明的联系,印第安人的思想观念相对落后,也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