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设计 省赛一等奖 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1页
草原教学设计 省赛一等奖 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2页
草原教学设计 省赛一等奖 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3页
草原教学设计 省赛一等奖 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专业成长——优秀案例/教学设计课题《草原》教师张玉贝教材分析:《草原》一课是一篇叙事性散文。大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感受,辽阔美丽的草原景色、热情好客的内蒙古人民,都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完成整篇文章,首先描绘了一幅一碧千里而不茫茫,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的奇丽的草原美景,接着描写了人们盛大热情的欢迎场面,最后是草原联欢、把酒话别的情形直至以“蒙汗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全文脉络清晰,行文流畅而且语言优美,既不失纯朴简练的语言风格,有呈现生动感人的气息。学生分析:我班共有学生53人,学生想像丰富,口头表达欲望强烈,而且经过三年的积累,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会认4个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礼貌、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3.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激发学生的珍爱蒙汉的民族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情境引入,再现草原美。

1.随着课件音乐视频播放,师生一起朗诵第一自然段。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2.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徜徉在老舍先生的文字中感受草原的另一种美——人情美。

二、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

1.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

2.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根据学生回答,提炼板书:迎接相见款待联欢话别

3.咱们试试看,在它们前面加上一些词,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

(1)课件出示:激情盛情尽情深情热情

(2)快速默读课文你能否认真读读课文,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把这些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

(3)交流小结: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

4.自主阅读,深入体会。

(1)你感受最深的是那一方面,多读一读,说说为什么感受深?

(2)交流体会:

热情迎接:

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

出示课件(理解“襟飘带舞”──师讲述:看,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方的客人,那五彩缤纷的蒙古族服装随风飘动,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的热情?

指名读──齐读(光是一个或是几个人的热情还不足以体现)。

激情相见:

你能否想象当时的相见是怎样的情形──学生即兴表演,教师随机采访:刚才你们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蒙古族语吗,如果你听不懂,你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

感情朗读,读出激动、兴奋之情。

盛情款待:

主人们拿出些什么款待远方的来客?

除了吃的、喝的,还不忘以歌助兴,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融。

有感情地朗读。

尽情联欢:

出示课件:联欢的项目有些什么呢?

说明:这些都是蒙古人最喜爱的传统项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力与美的展示。

深情话别:

夕阳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此时的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回旋不已。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那可真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

这正是──(课件出示:)“蒙古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此时,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

此时,你就是汉族兄弟,你想说什么?

5.“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这一切是那样美好,是那样和谐,人们总希望美好的瞬间能永远定格,永久珍藏。假如你是一名随行的记者,你最想拍下哪一个精彩的瞬间?

三、配乐朗读,感情升华。

作业安排:

1.背诵默写喜欢的段落。

2.阅读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

板书设计:

┌风景美

草原美│

└人情美

┌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草原》教学反思

《草原》这篇课文记叙了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大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以及对民族友谊的歌颂。本课重点一是让学生通过文章优美的语句,体会作者对草原美景及人民热爱的情感;二是在阅读课文中学习、体会作者是如何准确运用词语表情达意的,从而提高表达能力。课后“思考练习”题,也是围绕“学语言、用语言”这一特点编排的。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受地域所限,大部分学生对大草原的了解不多,单纯的指名读从网上了解到的草原风情,又略显枯燥乏味。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