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教师手记作文
昨天是我国的第22个教师节,难得在星期天。
教师节说的最多的是教师,说教师最多的是为人师表、勤于奉献,各类媒体大肆宣传教师崇高的道德品质、师德精神,为弘扬我华夏师风作出了不小的功绩。当然也有另外一些声音,有为教师争鸣的,有斥责教师品行的,有提出要求的,有渴求改革的。但总的敬师重教之风劲吹,歌颂的篇章不断。
教师,总被人比喻成各类牺牲品、奉献者,什么蜡烛、粉笔、园丁、指航灯,等等,总有一种悲壮美,似乎教师的职业就是牺牲自己、成全别人,用默默奉献的哺育来成就教师的职业荣耀,用牺牲自己来点亮“教师”这个称呼的光环。教师是什么?教师是一种职业,就像360行一样,只是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它的工作对象是人,是学生,它的过程是教育,它的产品都是经过教化的人。既然是职业,那么教师就应该有相应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并有职业工作的特点。头顶着“光环”的教师们却活得很累,显然是将职业当作了事业来做,是将许多额外的工作都视作了份内的事情。
教师是爱慕虚荣的,她会为博得学校里一些比赛的胜利而不顾学生正常的成长发展;她会为一个偶尔在路过时叫了她一声的以前的学生而激动不已,觉得自己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学生的喜爱,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她会为学生的不足而苦恼,最希望自己的学生个个都循规蹈矩,性格划一。教师为了那一声十几年、几十年后的一声“老师”而穷尽一生守住三尺讲台。
教师是普通的人,不是崇高的神,千万别把教师当神看,职业而已。教师爱学生,那是出于职业道德,教师传授知识那也是职业精神。教师能得到学生的尊重,那是因为她教的是人,而不是机器,即使教的是动物,也会有感情的。如果说教师和学生之间情感笃深,那是因为他们早已超越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而是朋友或挚友或亲人类的情感了,任何一个受到那样交往和关爱的人都会具有这种感情的,只要是真的去做了,而不仅是停留在教师的层面上。所以,大致上能获得这样情感收获的老师,自己必定付出了很多这样的情感,这也是一种情感的等价原理吧。
教师喜欢把有没有来看望自己、问候自己看作是学生记不记得自己的衡量标准,这样,很多学生是不记得教师的,因为毕竟没有多大意义,他们也不会特意跑去看老师。这是教师的一厢自愿而已,也可以说是教师自以为伟大的地方吧,总把桃李满天下,总把学生学有所成、业有所就,衣锦还乡之时向老师问好当作是自己的荣耀。其实大可不必,学生都是自己长大的,都是父母养大的,教师起到了一个教化的作用,这个作用可大可小,但你的能力只有这些,也就只能如此,或许有更好的老师,他们可以发展得更快,发展得更好,这时你还会为他们的出色自豪吗?或许没有碰到你这样的老师,他就可能更显一般了,那么他是幸运的,而不是你功不可没了。学生有没有看望老师,并不一定是记不记得老师的标志,可以说所有学生都是记得老师的,至少在他的记忆当中曾经有这样一位老师教导过他、启迪过他、指引过他,在他人生的某一段路途上曾和他一起走过,这是一段抹不去的记忆。至于他们有没有时间、有没有决心、有没有条件来看望,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教师大可不必将此放在心上,要知道每个来探望你的学生也并没有太多可说的话,除了表达谢意与感激,除了讲几个你们曾熟知的故事和笑话之外,也不没有太多的共同语言了,要知道每个没来探望你的学生也并没有太多可埋怨的地方,你本来就是在做教育工作,那是你的工作罢了,成也罢,败也罢,孩子们都走出去了,你只要没有误人子弟,完成了你的任务,你就是成功的。至于更深层次的师生情谊那也只能是另起炉灶的了,倘若没有花下去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或者情感的话,那样的深刻、那样的难忘是不会有的。
教师节里对教师总有说不完的感激,人们也一再地表示要尊师重教,政策也不断地调整。早两三年就说教师待遇要与公务员接轨了,但事实明摆着是墙上的饼而已。且不说收入的上天入地的差别,单就工作量来说就会吓死人。有几个从我们学校教师岗位走出去的教师当上了公务员以后,他们感到最难适应的是就是没事情做,上班时候闲得不行,办公室里的报纸翻烂了都没事可干,喝喝茶、看看报,有的时候弄一些文件,这样就是工作了。早上九点上班,下午两点开工,出门归家公车接送,到时候再外出跑跑,这就是公务。教师呢,从踏进校门的一脚开始人就得像陀螺一样不停地运转,中午时分也都在拼命地改作业或在教室里盯着,即使在家也会办公,也需做工作,有时与学生家长交流,有时与学生谈心,有时做班级建设工作,有时筹划课堂教学。
那样一刻不停地“照”着学生的老师反而是不受学生欢迎的,也不会有人“记得”她的。相反地,常跟学生在一起玩玩闹闹的,或者班级经常因违反校纪而不能评上先进的倒还有不少学生“记得”他们的老师。同样如此的是,学习优秀的学生并不一定会怎么表现出对老师的敬意,倒是差生在毕业后却会有与众不同亲热。这些老师们一定不要想不开,曾经对待优等生的热情与而今他们的冷漠,与曾经恶语相加地对待后进生的态度与现在他们的亲切大方相比,肯定会有极不舒服的感觉,但想通了就都一样了。
教师节,是教师的节日,有的教师却并不一定快乐,但看开了,什么都是蓝色的,澄静而透明。
2
出于新奇和好玩,我买了一辆折叠式自行车,这次带着它到了山里。
它小巧,轮子只有我儿子的童车那么大,不过,车身比它要长,而且车的车把和车身中间都可以折叠,将各部分的高度放下之后,折起来只有一把小椅子般大。我轻松地就将它拿上了客车,一直带到这里。
我喜欢它,是因为它不仅便于携带,更可以代步和锻炼。因为呆在这里没有什么运动,我就觉得憋得慌,骑上它,我就可以到较远的地方去见识一下了。而且我知道骑车必然很累,我就可以让自己舒展舒展筋骨了,虽然可能在别人眼里缺乏现代感,但我自己喜欢、乐此不疲也就可以了,什么时候不想要了还可以带上车拿回去。
放学后,我很得意地将它展开,搭上栓,扳上扣,拉起杆,将车座和扶把抬得很高,这样骑起来就没有矮下去的感觉了,至少我自己会感到跟骑大的自行车没什么区别。不过,说实在的,我看过别人骑,那些大人骑这车特别扭,感觉摇摇欲坠似的,唯恐这两个小轮子受不了这么大人的重量,单就拔起的车把和车座就让人感到似乎中间架空了。现在,柯桥骑这车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它轻便、健身,又防盗(住在高层的可以拿上去),很受欢迎,即使比普通自行车贵上一两倍也不在乎了。但在这里,我这车可是独一无二的。
我的计划是去骆村我同校的在那儿支教的老师那边,他是教美术的,施华锋,还有一个柯桥双梅分校来支教的,周建华。但我估计这样去也够呛,听说有二十多里山路。别人认为不太可能的,说太累了。我呢,倒想让自己累一次。
出发了。从越峰分校开始的路很好走,因为是下坡路,车子只踏两次就一直向下趟,轻松的很,根本不太用骑,斜坡的动力足以让我一路顺风。路上的人不多,只有青山溪水作伴,还骑过一溜一溜的民居。但凡有人看到我骑的车,都止不住回头或驻足来看,或有话说的表示惊讶,或无话说的,张着好奇的眼睛。“哟,这么小的车子!”“这么滑稽的!”“咦?那人骑的是什么?”“哇,怎么有这样的自行车的?”“妈妈你看,那是什么车子?”人们议论的大凡如此。
我在下坡时风驰电掣一般,虽然稍捏着刹把,还是可以感觉风在耳边呼呼作响,轮子飞速旋转产生“唰唰”的声音。只二十分钟时间我就到了山下的竹田头,对这里的人来说,竹田头就是镇上了,是热闹所在地。我径自来到了菜市场,因为听说骆村那边交通不便,买菜自然更不便,我就带一些上去吧。
于是,我把车往旁边一停,就听到不少的议论:“怎么这人骑这么小的车子?看上去这么别扭!”“看样子是小孩骑的车。”有人问我这车是给谁骑的,我答老少咸宜,而且专为大人设计,他们笑了。
买了菜,我就又在众人瞩目的目光中向骆村完小的方向骑去了。那儿我只在送我们来支教的时候到过,具体的路已不记得,只知道方向。一路是柏油马路,很干净,也很新,没有什么高低坎坷。但行到半路,发觉前面的路好陡,有45度的样子,坡很长,向上是一条岭,自行车根本骑不上去,于是我只好推行。我在担心前面会有多少这样的坡。
让我高兴的是前面全是下坡,再不用费劲地骑了。但更让我担心的是那里好多的急转弯和陡坡,车子不得不捏紧了刹车向下滑,还得留神转弯,因为旁边是溪谷。还算顺利的是从竹田头到骆村完小也就二十多分钟的样子就到了。因为我下午有两节空课,我请了假出来的,所以到那里的时候还只有两点多,他们还在上最后一节课。
在这里见面,而且是同校或同片的教师,我们自然很是亲热高兴,到三点五分放学,他们将学生送出六里山路去回来后,我们就一起聊,一起准备起了晚餐。至于期间我们快乐的晚餐自是恨不得时间停止,本来阴晦的天也开出了下午的太阳,山里顿时明朗,感觉不出时间的流逝了。晚餐丰富得很,我们也快乐得很,吃得聊得都很好。
不知不觉中已近傍晚6时,虽然太阳还有余光,但我担心那路并不好走,而且山里的夜也会来得很快,让人防不胜防。
我不得不向他们作别,约好下次再叙。因为这里没有汽车(有的话,我可以将我的车折好拎上去),我又想看看回去要多少时间,我也就踏了起来。这回与刚才相反,来时的下坡全成了上坡,来时的上坡全成了下坡,但到竹田头时所用的时间跟来时差不多,不过,我也感觉有点累,特别是上坡时只能推着走。
但从竹田头到越峰分校却要经过全部的上坡了(谁叫我下来时那么得意呢?),虽然坡没有骆村的陡,但它长,全是这样的上坡,我蹬得出了不少汗,脱了两件衣服,汗还是粘住了背,腿也酸,膝盖特别累。加上与天公抢时间,我觉得跟以前在师范里跑长跑时那份累似的。
在天黑之前,我回到了宿舍,感到特别爽,腿是累点,但心情很舒坦,人很精神。至于今天的腿发酸,那也是正常现象,我觉得我需要锻炼。
3
作文与做人是一个老话题,古人云:“文如其人”,自然文与人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就是做人的体现,文品即人品,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文章。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我觉得文风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的休养、生活、性格的体现。譬如鲁迅,他性格率直、疾恶如仇、才思深邃,才造就了他犀利的文风,他针砭时弊、揭露黑暗、抨击流俗恶癖、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如投枪般的作品篇篇命中对方的要害,在文化的革命上,为时人树立了一座丰碑,为世人所称颂。他的文章之所以让人感动,因为他事真、情真,写到气愤处他甚至于甩笔,耳闻目睹之种种现象让他难平心境,他不畏各类阴谋诡计,不惧种种迫害杀戮,在敌人的夹缝中生存。然而就是他这种真挚的情感恰恰表达了亿万国人的心声,这才是文与人的统一。又如茅盾,他写的农村题材的小说,若非个人的亲身所历,所见所闻,能写得如此让感同身受吗?
而令我深感不安与难耐的是而今我们不少人却“为赋新词强说愁”,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挤出些所谓的令人感动的套路来骗取别人的情感。不是吗?以前武侠好卖,于是人们群起编造武侠故事,其中不乏催人泪下的动人情节和纵横恣肆的气魄以及飞扬溢气的文采,但总让人感到“所言差矣”,作为消遣尚可,但细究并不精致。再看电视上,有一段时间古装戏被人看好,又“群起而攻之”,各类“戏说”、“传”、“记”屡见不鲜。更常见的则是套用一些人间悲喜剧的常理再加上自己的“残忍”或“柔情”搞出些爱恨离愁,缠绵悱恻,让人在他们的“圈套”中再温故一遍“人间真情”。甚至不少杂文用事实加评论的写作格式也都已是滥之又滥的东西了。
也难怪,这些往往都是专业写稿者的文章,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并不多,有时甚至违心地写一些溢美之词,泛泛之谈,有何人品文品可言呢?
而今这种现象在学生身上也时有体现。优秀作文看多了,随便编个情节就可入文,而且生动曲折,又有新意,这样的文章在各个年级层次的文章中都有出现,而且越往高处越编得可以,高考作文不是有这样的情况吗?假话说得真时就是真话,虚假的优秀作文让人感动得掉眼泪并非没有。而真正让他们自己感动的事却写不出来了,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感动了,因为在他们印象中这些已达不到感动的标准了:父母为自己起早摸黑、烧菜煮饭那是常理,也写不出新意来;别人努力学习、苦尽甘来那是造化,虽然自己达不到,但普通,见多了;穷人拼搏,富人享乐,有钱是爷,没钱打杂,那是自然选择;……试想,我们的学生看透了生活,缺乏了做人的情感,还能写出真正的作文吗?
学生没东西可写,而写出来的又都是套套,因为要写健康向上的内容,于是好人好事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从没做过好事的人也写得有条有理的,人们的思想也都是那么高尚,性格鲜明,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泾渭分明,一目了然,言行都有相同之处。这样哪里来的好文章啊?有些为写作文而写作文的人甚至用模仿的方法来抄袭别人的作文,改一下文中的人物、物品,换一下地点、时间,变一下情节的步骤、过程,俨然成为自己的佳作了,自己都为自己的“出色表现”惊讶了。我们只要看看报纸杂志上登的那些“豆腐干”作文,以及收录在所谓的“优秀作文选”中的作文,其中随便浏览就可发现雷同之作。不仅学生如此,大人们更甚。各类部门单位,现在都讲究写点什么作为作业,作为业绩什么的,于是人们抄的抄,改的改,摘的摘,拼拼凑凑弄些文章来交,就连各类论文也有不少是“他山之石”,很多人并无真材实料,托人写一点,自己弄一点,也能混过去,因而不少人“名不符实”,什么专科、本科生,什么各类能手,并不一定能做到表里如一。
我们的学生是真没东西可写吗?不对。是我们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也缺乏主动的练习。看看我们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一篇篇精美的散文,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入手,无不包蕴着深厚的情感和思想,他们是用心在写,用真在写,用情在写,这样的文章要想不好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付费搭建店铺合同范本
- 内墙抹灰施工合同范本
- 农民工工资付款合同范本
- 关于规范使用合同范本
- 办公辅助岗位合同范本
- 住宅消防维修采购合同范本
- mind+ 星球大战 教学设计
- 出售货架合同范本
- 与劳务外包签订合同范本
- 勘探合同属于合同范本
- 2024年广东省2024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一)一模 化学试卷(含答案)
- 半导体行业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 2024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技能考试汽车专业试题库-下(判断题汇总)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绿色小卫士 单元作业设计
- 戏曲鉴赏完整版剖析课件
- 《幼儿园经营与管理》课件
- 热化学储热耦合高温相变储热多物理场协同调控机理
- 赵匡胤:中国北宋时期的开国皇帝2
- 中国纺织服装制造业年度授信政策指引研究报告
- 零基础学机器学习
- 西方绘画艺术流派(最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