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9/00/wKhkGWVul_OAClu-AAGiSELsgz4169.jpg)
![2023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9/00/wKhkGWVul_OAClu-AAGiSELsgz41692.jpg)
![2023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9/00/wKhkGWVul_OAClu-AAGiSELsgz41693.jpg)
![2023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9/00/wKhkGWVul_OAClu-AAGiSELsgz41694.jpg)
![2023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9/00/wKhkGWVul_OAClu-AAGiSELsgz416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注意事项: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范仲淹在一篇赋中写道“器以象制,水以轮济,假一毂汲引之
利,为万倾生成之惠”,这描述的工具是图1中的
图1
2.文献与考古表明,唐朝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
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氏锦”。这表明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日益深入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D.唐中后期手工业趋
于衰落
3.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提到其曾祖父无泽日:“无泽为汉
市长。”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司马迁的曾祖父从事的是
A.商业管理B.军事管理C.行政管理
D.文化典籍管理
4.不少学者认为,单就航海技术而言,中国人早就具备了发现
美洲甚至环球航行的条件,但事实上中国人却与地理大发现失之交
臂。造成这一现象的文化心理原因是
A.实行海禁、闭关锁国B.中国封建社会渐趋
哀落
C.“天朝上国”的观念D.自然经济占据统
治地位
5.新航路开辟前,欧洲的贸易中心在
A.地中海区域B.太平洋沿岸C.印度洋沿岸
D.大西洋沿岸
6.美国金融中心纽约始建于17世纪初,原名叫新阿姆斯特丹,17
世纪中后期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纽约名称的变化反映的是
A.美国金融的崛起B.荷兰商业的繁华
C.英国科技的先进D.殖民霸权的更替
7.1672年和1692年英国政府先后颁布《航海条例》,到1849年
废除了大部分《航海条例》;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
沿海的贸易,完全取消了《航海条例》。这表明英国
A,逐渐放松了对世界市场的控制B.海上霸主地位开
始动摇
C.经济政策受到经济实力的影响D.对外贸易政策反
复无常
8.《费尔兰•布罗代尔的一堂历史课》中写道:“技术是女王,借
用这个比喻,我想补充说,若不与女王相匹配,科学还迟迟不肯展露
风采。”二者“相匹配”开始于
A.工场手工业时期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9.有外国学者指出:“中国的晚清时期,他们政治统治的失败是
阻碍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原因,这在有形之中也遏制了民族工业化
的实现,如此,何谈国富民强。”该学者主要说明了
A.海禁政策有封闭性B.专制制度阻碍
经济近代化
C.传统思想好高鹫远D.近代民族工业
受封建剥削
10.有人谈及洋务运动时说:“中国在外交上的一贯的失败也愈使
自强运动看来差劲。……I860年间的改革在时间方面很严肃地向前
跨步。因其如此,改革者尚要以传统的名目自保。他们小心谨慎,但
传统中国之架构已被他们打下了一个大洞。”这主要强调洋务运动
A.步伐谨小慎微但仍有开拓之功B.因阶级局限无
法突破传统惯性
C.中体西用的做法导致成效甚微D.一定程度上抵
制了列强的侵略
11.图2是1949-1957年中国经济主要数据平均
增长率示意图(单位:%)o据此
可知,这一时期
A.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B.工业化发展取得成就
C.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功
D.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图
2
12.安徽凤阳农民的流行语:“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
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对此理解最合理
的是
①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②土地经营体制变
革给农村注入活力
③说明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④表达了农民对当
时农村改革的拥护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
③④
13.“一带一路”(注:“一带一路”全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一项重要的中长期国家发展战略,跟历史上
著名的丝绸之路相比最大不同是
A.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再现或重建B.扬国威,加强与
世界各国的沟通与交流
C.是相关的互利共赢“利益共同体”D.套用西方的海洋
观,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14.近代以来,农耕时代的粗略世界观念逐渐被精确的现代钟表世
界观念所替代。对此事件观念改变影响最大的是
A.服饰方面中西合璧B.传统建筑与西洋
建筑并存
C,并行于世的中西餐D.交通通讯工具领
域的改变
15.《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记载:“德国的资本输入在1928年为
9.67亿美元,但1929年仅为4.82亿美元,1930年又进一步跌至1.29
亿美元。”德国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发生B.德国公开毁《凡
尔赛和约》
C.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D.法西斯独裁统治
在德国建立
16.“政府不是我们的问题解决者,政府本身就是问题。”这是美
国总统里根在1981年就职典礼说的一句话。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源于政府缺位引发经济危机B.体现小政府大市
场施政理念
C.基于政府和公权力的信任D.促进国际垄断资
本主义兴起
17.罗斯福新政时期,反对者一直存在。有人称他的方案“本质上
就是共产主义”,可以叫做“斯大林•迪兰诺•罗斯福”这个“合成人
物”构思出来的“杂种”。还有人称他为“法西斯主义者”。这些反
对的声音反映出当时
A.新政的实施缓解了美国的阶级矛盾B.新政从根本上
改变了工人的处境
C.一些美国人对新政的本质认识不清D.美国放弃了传
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18.表1反映了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下表解
读正确的是
时间GDP年增长失业率物价指数年增长率
1968-19724.3%3.2%4.8%
年
1973-19752.4%5.3%9.4%
年
表1
A.西方经济出现“滞胀”现象B.数字的变化与“新经
济”有关
C.导致社会福利开支不断增加D.此后各国普遍加强对
经济的干预
19.1954-1959年,苏联农业产值以平均每年70%的速度在增长。
1958年同1953年相比,谷物产量增长了76%。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A.重点在农业方面B.符合苏联的国情C.实现了根本突破
D.取得了一定成效
20.某期刊于2016年发表的一副政治漫画十分流行(图3),改漫
画反映了
A.欧洲出现新的政治格局
B.欧洲一体化遭受到挫折
C.西欧经济形成二元对峙
D.经济全球化将被迫中断
图3
21.《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提出:“当发展中国家的
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
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
忠对象产生为迷惑。”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
B.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
C.全球化加剧国家之间移民问题的矛盾
D.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
22.杨宁一在《现代化理论》中提到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
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主要
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以下国家的现代化途径
属于同一类的是
A.中国、日本B.美国、日本C.英国、中国D.
法国、中国
第n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3小题,第23题18分,第24题18分,第25题20分,
共56分。
23.(18分)社会经济发展往往是多种要素彼此作用的结果。阅读
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
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
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
贫矣。
——《管子•治国》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5分)
材料二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
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
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在对外贸易的刺激下,这
些通商口岸成长为近代化的商业城市,包括广州、福州、厦门、上海
等。一一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
《中国经济史纲要》
(2)给句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
并分析“第三次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5分)
材料三经济危机发生后,他们对中国的争夺更为激烈。在对
华争夺战中,美国先后与国民政府订立两项借款合同……日本更是充
当了侵华的急先锋,不仅武装占领东北四省,控制华北,而且鼓吹所
谓的“中日经济提携”,掠夺中国的资源,提出“工业日本,农业中
国”的口号,企图便中国为其原料供应地,后来更是悍然发动了全面
侵华战争。
——汪效驷《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对中国农村的影响》
(3)概括材料三列强争抢中国市场的手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此次危机产生的影响。(8分)
24.(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张骞……针对各地水灾不断,他认为不能单以赈灾作
临时应付之策,以工代赈才是“办赈至善善策”。同事,1903年从
日本考查回国的张骞进一步意识到,发展慈善必须与地方自治、实业、
教育紧密相联,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在张骞的撑持下,南通选后建立
了一系列由养老院、新育婴堂、残废院、聋哑学校、贫民工厂以及医
院等组成的集救济、改良、赈恤、教养、抚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
公益慈善实业。然而随着张骞的大生集团在一战结束后有胜而衰,其
慈善事业也深陷困境,出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悲剧
摘编自虞和平《张骞:中
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
材料二安德鲁•卡耐基(美国工业巨头、著名慈善家)1889
年曾指出:财富集中造成贫富扩大是文明进步不可避免的代价,所以
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社会主义所提出的推翻现有秩序,而在于如何恰
当地管理巨大的剩余财富。富人应该把这笔钱在他们生前通过适当的
运作用于造福公众的事业,投向建立大学、图书馆、医院、公园、公
共泳池以及捐赠教会等领域。1901年卡耐基退休后,开始尝试以管
理企业的运作方式一一现代基金会的形式会来有系统地捐献财产。在
他名下的基金会和非盈利机构甚多,但最主要的当属1911年建立的
卡耐基基金会。该基金会以“增进和传播知识,并促进美国与曾经是
英联邦海外成员的某些国家之间的了解”为宗旨,并在发展过程中不
断研究新形势,提出新的工作重点,迄今在美国仍有广泛的影响。
——摘编自资中筠《散财之道:
美国现代公益基金述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骞公益慈善思想的特点,
并简析其思想产生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张骞与卡耐基慈善公益活动的不
同之处。(6分)
25.(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4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
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除此之外,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
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
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在过去的25年间,合作
场景的变化以及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与跨国公司相
比,典型的全球公司以一个小规模的总部为基础,在全球范围内分散
公司其他的所有机构,以寻求尽可能低的运作成本。
——(美)杰里•本特
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一些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经济落后的广大
发展中国家为了求得自身生存,不得不按照有利于别人的规则行事,
处处受制于人。美国等西方强国即是全球化游戏的主角,又是全球化
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因此,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西方化。我们认为,
把全球化的实质等同于西方化乃至美国化是片面的,但这种看法的产
生有深刻的原因和背景,并非空穴来风。
——《从“世界历
史”理论看全球化》
(1)依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加强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20世界90年代以来促使这一现象迅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2
分)
(2)请就材料二的一种观点或多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8分)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题号1234567891011
答案DBACADCCBAB
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
答案BCDABCADBDA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3题18分,第24题18
分,第25题20分,共56分)
23.(18分)
(1)主张:重农抑商。(1分)
理由:发展农业可以富国强兵;弃农经商会导致国家贫
弱。(4分)
(2)宋代: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不受限制;商
业活动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城市
经济职能增强;对外贸易繁荣等。(3分,答出任意三点
即可)
原因:通商口岸的被迫开放;对外贸易的刺激。(2分)
(3)手段:与中国政府签订销售合约;采取武装侵略,控
制中国部分市场。(2分)
影响: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深了中国市场与世
界市场的附庸关系;加深了中
国的民族危机;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危机;加快了法西斯势力的
扩张,为新的世界大战埋下了隐患。(6分,答出任意三
点即可)
24(18分)
(1)特点:将慈善与发展实业、教育相结合;以工代赈;
注重公益事业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注
重发挥公益事业的多功能性。(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原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儒家知识分子的责任意
识;近代西方慈善思想的影
响;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结果;传统救济方式不适应近代
形势的需要。(6分,答出任
意三点即可)
(2)不同:①机制不同,前者依靠个人兴办,后者按照企
业管理运营;
围不同,前者集中于南通地区,后者遍布全美,乃至面
向世界;
的果不同,前者逐渐停滞甚至夭折,后者持久发展、影响
至今。(6分)
25(20分)
(1)表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金融组织成立;国际贸易
体系建立;全球公司出现。(4分)
原因:两极格局的瓦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
基础;新型的交通和通讯方式
提供基本的技术手段;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算机软件开发合同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有理数的减法》听评课记录
- 黔南小区亮化设计施工方案
- 初中各年级数学试卷
- 解读家族史模板
- 关于甘肃嘉峪关的导游词5篇
- 教育名著的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0篇
- 技术主管竞聘述职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6《位似》(第2课时)听评课记录
-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3节《水资源》听课评课记录2
- 2025年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Unit2 No rules no order Section A Grammar 英文版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GB/T 19411-2024除湿机
- 注射泵操作使用课件
- 四年级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20篇(附带答案解析)经典
- 简约喜庆元宵节介绍模板 教学课件
- 降“四高”健康教育课件
- 五十铃、丰田全球化研究
- 新公务员体检表
- 地下暗挖顶管及水下作业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 升降柱建设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