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学校:合肥十一中命题教师:郭映明审题教师:郑华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在我国古诗词中,“东风”一词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其他几个方向的风。这主要是由于东风意指春风,具有美好寓意,也与我国东临大海的地理位置和季风性气候关系密切。春回大地之时,我国中原地区一般会吹起东南风,而人们一般都会将其说成东风。因此,在汉语的文化语境中,东风基本等同于春风。依我国古代历法来看,天干的周天分布方位和五行属性决定了古诗词中的东、南、西、北四种风向与春、夏、秋、冬四季基本对应。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代中原的地理环境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识。“东风”一词蕴涵丰富,有着文学、科学等多方面的丰富内涵。文学作品中的“东风”是拉开春天序幕的使者。散文家朱自清在《春》中这样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与春天相伴而生的“东风”,在大多数情况下带来的是生机与希望。李白“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全诗嗟叹韶华易逝,莫负春光。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化万物的春风,蕴含着朴素而又深刻的哲理。然而,古代诗词中,“东风”所到之处并非一概意味着春和景明,其“破坏力”也不容小觑。尤其对于爱花之人,眼见一夜东风后的满地落红,感伤与无奈之情油然而生,如“东风歇,香尘满院花如雪”“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等,都表达了作者对“东风”的幽怨之情,同时也有对人生的感慨。更甚者,“东风”会带来一种饱受摧残的境遇。陆游对“东风”的嫌恶似乎达到了极致:“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此句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与痴情。在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中,农时对于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十分重要。古人通过对包括“东风”在内的自然万物进行细致观察后,逐步总结出有规律的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生活。《礼记·月令》中就有将立春节气的十五天分为三候的描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这幅图画生动展现了古人浪漫的生活情致与朴素的生活智慧。“东风”还是一味中药。东风草具有清热明目等功效。“东风”也是一种菜名。晋左思《吴都赋》中也有“东风菜”的相关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风”一词有了新的时代含义。1958年元旦创刊的光明日报《东风》副刊,名字就取自毛泽东“东风压倒西风”的著名论断。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深圳特区报》发表的新闻通讯,就引用唐朝诗人李贺诗句“东方风来满眼春”作为标题。东风,是最能勾起中国人无限想象的自然物象之一。“东风夜放花千树”里有中国人独特的浪漫情愫;“等闲识得东风面”中有中国人朴素而深刻的哲思;“东方风来满眼春”则标举着中国人引领风气的文化自信。(摘编自蒋坎帅、郝亚伦《如何“识得东风面”——谈谈“东风”的文化内涵》)材料二: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一向被认为是“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缠绵执着,对恋人的绵邈深情”。从诗面上看,这样解读并无不妥。实际上,多少年来,人们也是一直按照这种观点来诠释本诗的。然而,当我们真正做到古人所说的“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写作的具体背景、倾诉对象,那我们对该诗的理解恐怕不会如此纯粹、如此情深,对诗人的态度也不仅仅是同情、叹惋,应是五味杂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据许多专家学者考证,这首诗是李商隐为女道士宋华阳所写,表现了两人之间一段脱离世俗、不同寻常的恋情。其实,终唐一代,与女道士交游的文人名士不乏其人,但最终能够修成正果、终成眷属的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当然与社会伦理、道德观念有关,与交往双方各自的身份、社会地位、文化差异有关,更与文人名士与女道士的交往心态、交往目的有关:或为求眷顾,曲意逢迎;或贪恋美色,逢场作戏;或追求时尚,满足虚荣……这种所谓的恋情本就具有强烈的功利性,感情基础十分脆弱,很难经得起风吹雨打。若是遭遇社会嘲讽、家人责难等种种压力,分手便是早晚的事。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李商隐的这首“无题”诗,与其说是一首情真意切的爱情诗,倒不如说是一首面对压力、斩断情丝的诀别诗。“东风无力百花残”,含蓄地揭示了“难”的原因。“东风”有春风之意。有评论者认为,这一句是以诗意化的语言描写他们分别的时间背景:自己的恋情也如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这样理解自有其道理,但“东风”一词是有典故的,三国时期,孙刘联军在赤壁借助“东风”之力,打败曹操。所以“东风”又譬喻某种能改变历史走向、改写人物命运的神奇力量。揆情度理,李商隐此句也是应用此意:由于缺乏“东风”之力,他们的爱情之花就只能像百花一样任其凋零了。他希望对方能够谅解他的迫不得已,宽宥他的软弱无力。面对重重压力,他孤木难支,实在无力抗争,不得不忍痛割爱,结束恋情。(摘编自李锋军《东风无力爱亦残——李商隐再解读》)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在我国古诗词中,“东风”具有美好寓意,往往带来生机与希望,所以“东风”一词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其他几个方向的风。B.陆游对“东风”的嫌恶比其他诗人更甚,“东风恶,欢情薄”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与痴情。C.在唐代,文人名士与女道士交游之风盛行,但他们的恋情具有强烈的功利性,感情基础脆弱,很难经得起风吹雨打。D.李商隐的《无题》一向被认为是一首情真意切的爱情诗,但材料二作者更愿意说它是一首面对压力、斩断情丝的诀别诗。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风”内涵丰富,并在时代发展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最能勾起中国人无限的想象。B.从《礼记·月令》中的描写可知,“东风”在传统农业生产生活中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C.材料二作者深入分析诗人写作的具体背景、倾诉对象,知人论世,提出了不一样的见解。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及古诗词中“东风”的内涵,不过二者论述的角度和重心并不相同。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A.“尽日无人疑怅望,有时经雨乍凄凉。旧山山下还如此,回首东风一断肠。”B.“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C.“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D.“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5.根据材料二,梳理概括作者“对诗人的态度也不仅仅是同情、叹惋,应是五味杂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原因。【答案】1.D2.A3.B4.①采用总—分—总论证结构,详细论证了“东风”丰富的文化内涵。②论证中综合使用多种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引用论证。5.①文人名士和女道士交往有强烈的功利性,感情基础薄弱,难经风雨。②诗人有可能遭遇来自社会、家人方面的压力,被迫分手。③缺乏有力的东风支持,诗人忍痛割爱,结束恋情,希望获得对方谅解。【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东风’具有美好寓意,往往带来生机与希望,所以……”错误,原因的表述以偏概全。原文材料一是说“‘东风’一词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其他几个方向的风。这主要是由于东风意指春风,具有美好寓意,也与我国东临大海的地理位置和季风性气候关系密切”。B.“陆游对‘东风’的嫌恶比其他诗人更甚”错误,无中生有,材料只是说“似乎达到了极致”,并未和其他诗人进行比较。C.“在唐代,文人名士与女道士交游之风盛行”错误,“终唐一代……不乏其人”不能得出“盛行”的论断;“但他们的恋情具有强烈的功利性”扩大了范围,材料二“这种所谓的恋情本就具有强烈的功利性”有明确指向。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最能勾起中国人无限的想象”错误,以偏概全,材料一是说“东风,是最能勾起中国人无限想象的自然物象之一”。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第三段阐述了东风表达的“破坏力”和“幽怨之情”。A.这首诗描写桃花,叹息桃花纵然艳丽芬芳,却不幸生长在荒郊野外,只能孤芳自赏;并以桃花自喻,表达出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与第三段借东风表达的“幽怨之情”内涵相符。B.正当诗人“欲山行”之际,东风吹来,雨过天晴,表达了出发时的愉悦心情。与第三段东风的“破坏力”“幽怨之情”内涵不符。C.作者借描写落花,表现东风的无情,作者见春日残花飘落触动愁肠。与第三段借东风表达的“破坏力”“幽怨之情”内涵相符。D.表现疏疏落落的梅花曾使得过客行人伤心断肠。与第三段借东风表达的“幽怨之情”内涵相符。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特点的能力。采用总—分—总论证结构。第一段为总说,“‘东风’一词蕴涵丰富,有着文学、科学等多方面的丰富内涵”。接下来的各段从不同角度解说“东风”的文化内涵:“文学作品中的‘东风’是拉开春天序幕的使者”“古代诗词中,‘东风’所到之处并非一概意味着春和景明”“古人通过对包括‘东风’在内的自然万物进行细致观察后,逐步总结出有规律的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生活”“‘东风’还是一味中药。东风草具有清热明目等功效。‘东风’也是一种菜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风’一词有了新的时代含义”。最后一段做总结,“东风,是最能勾起中国人无限想象的自然物象之一”。可见,材料一采用总—分—总论证结构,详细论证了“东风”丰富的文化内涵。论证中综合使用多种论证方法。论证中综合使用多种论证方法。如“1958年元旦创刊的光明日报《东风》副刊,名字就取自毛泽东‘东风压倒西风’的著名论断”,为举例论证;“散文家朱自清在《春》中这样写道……”“如‘东风歇,香尘满院花如雪’‘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为引用论证。【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①结合材料二“更与文人名士与女道士的交往心态、交往目的有关……这种所谓的恋情本就具有强烈的功利性,感情基础十分脆弱,很难经得起风吹雨打”可知,文人名士和女道士交往有强烈的功利性,感情基础薄弱,难经风雨。②结合材料二“若是遭遇社会嘲讽、家人责难等种种压力,分手便是早晚的事”可知,诗人有可能遭遇来自社会、家人方面的压力,被迫分手。③结合材料二“由于缺乏‘东风’之力,他们的爱情之花就只能像百花一样任其凋零了。他希望对方能够谅解他的迫不得已,宽宥他的软弱无力。面对重重压力,他孤木难支,实在无力抗争,不得不忍痛割爱,结束恋情”可知,缺乏有力的东风支持,诗人忍痛割爱,结束恋情,希望获得对方谅解。(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碑孙犁赵庄村南有三间土坯房,一圈篱笆墙,面临着滹沱河,那是赵老金的家。自从敌人在河南岸安上炮楼,老人整天到河边去,有鱼没鱼,就在这里呆一天。看看天边的山影,看看滹沱河从天的边缘那里白茫茫地流下来,像一条银带,在赵庄的村南曲敛了一下,就又奔到远远的东方去了。“五一”以后,这里一向是常住八路军和工作人员的。这些日子,每逢赵老金睡下了,母亲和女儿小菊到了东间,把窗户密密地遮起来,一盏小小的菜油灯挂在机子的栏杆上,女儿登上机子,母亲就纺起线来。现在是九月底的天气,夜深了,河滩上起了风,听见沙子飞扬的声音,窗户也呼打呼打地响。屋里是纺车嗡嗡和机子挺拍挺拍的合奏。母亲忽然听见窗户上啪啪地响了两下,她停了一下纺车,以为是风吹的,就又纺起来。立时又是“啪啪啪”的三下,这回是这么清楚,连机子上的女儿也听见了,转眼望着这里。母亲把耳朵贴到窗纸上去,外面就有这么一声非常清楚、熟悉又亲热的声音:“大娘!”“咳呀!李连长来了!”母亲一下就出溜下炕来,把纺车也带翻了。女儿又惊又喜地把机子停止,两手接着柱板,嘱咐着母亲:“你看你,小心点。”母亲摘下灯来,到外间去开了门,老李一闪进来,随手又关了门,说:“大伯在家吗?”“在家里。干什么呀,这么急?”“我们有十几个人要过河,河里涨了水,天气又凉不好浮。看见河边有一只小船,我们又不会驶,叫赵大伯来帮帮忙。”小菊听着,连忙从机子上下来到西间去了。“十几个人?他们哩?”大娘问。“在外边。我是跳墙进来的。”老李说。“那你就快点吧!”大娘向着西间喊了一声。“来了。走吧,同志。”老金已经穿好衣服,在外间等候了。大娘掩好门,回到屋里,和女儿坐在炕上。她听着,河滩里的风更大了,什么声音也听不见。风杀了,一股寒气从窗子里透进来。老金回来,他的胡子和鬓角上挂着一层霜雪。他很忧愁地说:“变天了,赶上了这么个坏天气!要是今黑间封了河,他们就不好过来了。”一家三口,惦记着那十几个人,放心不下。早晨,天没亮,大娘就去开了门。满天满地霜雪,草垛上,树枝上全挂满了。树枝垂下来,霜花沙沙地飘落。当大娘正要转身回到屋里的时候,在河南边响起一梭机枪。这是一个信号,平原上的一次残酷战斗开始了。机枪一梭连一梭,响成一个声音。中间是清脆沉着的步枪声。一家人三步两步跑到堤埝上,朝南望着。赵老金忘记了那飞蝗一样的子弹,探着身子望着河那边。他看见那一小队人退到了河边。当他们一看出河里已经结了冰,中间的水又是那么凶的时候,微微踌躇了一下。但是立刻就又转过身去了,他们用河岸作掩护,开始向三面的敌人疯狂地射击。老金看见就在那烟火里面,这一小队人钻了出来,先后跳到河里去了。他们跳进结冰的河里,用枪托敲打着前面的冰,想快些扑到河中间去。但是腿上一阵麻木,心脏一收缩,他们失去了知觉,沉下去了。老金他们冒着那么大的危险跑到河边,也只能救回来两个战士。他们那被水湿透的衣裳,叫冷风一吹,立时就结成了冰。“你们昨晚上过去了多少人?”“二十个。就剩我们两个人了!”战士们说。“老李呢?”“李连长死在河里了。”这样过了两天,天气又暖和了些。太阳很好,赵老金吃过午饭,一句话也不说,就到河边去了。他把网放在一边,坐在沙滩上抽一袋烟。河边的冰,叫太阳一照,乒乓地响,反射着太阳光,射得人眼花。老金往河那边望过去,小麦地直展到看不清楚的远地方,才是一抹黑色的树林,一个村庄,村庄边上露出黄色的炮楼。老金把眼光收回来。他好像又看见那一小队人从这铺满小麦的田地里渡过来,纵身到这奔流不息的水里。他站立起来,站到自己修好的一个小坝上去。他记得很清楚,那两个战士是从这个地方爬上岸来的。他撒下网去,他一网又一网地撒下去,慢慢地拉上来,每次都是叹一口气。他在心里祝告着,能把老李他们的尸首打捞上来就好了,哪怕打捞上一支枪来呢!几天来只打上一只军鞋和一条空的子弹袋。就这点东西吧,他也很珍重地把它们铺展开晒在河滩上。这些日子,大娘哭得两只眼睛通红。小菊却是一刻不停地织着自己的布,她用力推送着机子,两只眼狠狠地跟着那来往穿送的梭转。她用力踏着蹬板,用力卷着布。有时她到河岸上去叫爹吃饭,在傍晚的阳光里,她望着水发一会呆,她觉得她的心里也有一股东西流走了。老头固执得要命,每天到那个地方去撒网。一直到冬天,要封河了,他还是每天早晨携带一把长柄的木锤,把那个小鱼场砸开,“你在别处结冰可以,这地方得开着!”于是,在冰底下憋闷一夜的水,一下就冒了上来,然后就又听见那奔腾号叫的流水的声音了。这声音使老人的心平静一些。他轻轻地撒着网。他不是打鱼,他是打捞一种力量,打捞那些英雄们的灵魂。那浑黄的水,那卷走白沙又铺下肥土的河,长年不息地流,永远叫的是一个声音,固执的声音,百折不回的声音。站立在河边的老人,就是平原上的一幢纪念碑。一九四六年春于冀中(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讲述了赵庄村普通村民赵老金帮助八路军战士渡河,战士们被敌军围堵,大多命丧冰河,赵老金执著打捞战士遗体遗物的故事。B.母女俩夜间纺线前“把窗户密密地遮起来”,母亲“把耳朵贴到窗纸上”等细节照应上文“敌人在河南岸安上炮楼”,暗示形势紧张。C.小说精心穿插多处环境描写,比如“树枝垂下来,霜花沙沙地飘落”就既写出了天气的恶劣,也渗透出大娘担忧战士的沉重心情。D.小说写到多种声音,“机枪一梭连一梭,响成一个声音。中间是清脆沉着的步枪声”表明两军力量悬殊,暗示八路军此次战败的结局。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在构思和表达上都有“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比如李连长只出场一次,他与赵老金一家的亲厚已然传递出来。B.小说两次写战士们跳进冰河的场景,一实一虚,强化了八路军战斗的艰苦和牺牲的悲壮,表现了赵老金的悲痛之情。C.小说结尾处写滹沱河“永远叫的是一个声音,固执的声音,百折不回的声音”运用比拟手法,作者借此寄寓了击退敌军的决心。D.小说独具匠心地运用了部分方言词语,比如“出溜”“风杀了”“黑间”“立时”等等,呈现出较为鲜明的地域特色。8.同为表现战士牺牲后群众的悲情,文中画线处描写小菊悲情的语句能不能用在大娘身上,为什么?请结合小说具体分析。9.小说以“碑”为标题,有何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案】6.D7.C8.不能。①小菊矜持内敛,战士牺牲后,作者用精准的动作描写如“织布”“用力”,神态描写“发呆”和心理描写“心里一股东西流走了”含蓄传达了小菊深藏的悲愤和痛楚,符合她的形象和性格。②而大娘热情爽利,得知战士牺牲后,“哭得两只眼睛通红”,并不掩饰内心的悲情,符合她直率的性格。所以描写小菊悲情的句子不能用在大娘身上。9.①“碑”指在河边固执打捞的赵老金,他是八路军战士战斗与牺牲的见证者和纪念者;②“碑”喻指保家卫民的八路军英雄,昭示战斗精神和牺牲精神永垂不朽;③“碑”联结着军与民,象征军民一家亲的鱼水情和拥军爱民的优良传统。【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D.“表明两军力量悬殊,暗示八路军此次战败的结局”表述错误。“机枪”和“步枪”表明敌军和八路军装备优劣有差,“机枪一梭连一梭,响成一个声音”表明敌人火力猛烈,但此时步枪声仍“清脆沉着”,表明八路军在顽强抗击。而且,八路军的撤退不利很大程度上也是天气原因造成的。另外,八路军此次战斗的既定目标文本未作交代,严格地说,仅以人员伤亡很难判定一次战斗失败与否。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C.“寄寓了击退敌军的决心”错,本句寄寓着八路军战士的战斗精神和牺牲精神永垂不朽,象征着军民一家亲的鱼水情永存,没有体现“击退敌军的决心和信心”。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品味文章语言的能力。根据小说中的描写,战士牺牲前,小菊“又惊又喜地把机子停止,两手接着柱板,嘱咐着母亲:‘你看你,小心点。’”,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欣喜之情,可见她是一个矜持含蓄的姑娘。战士牺牲后,她“却是一刻不停地织着自己的布,她用力推送着机子,两只眼狠狠地跟着那来往穿送的梭转。她用力踏着蹬板,用力卷着布”“她望着水发一会儿呆,她觉得她的心里也有一股东西流走了”,作者用了精准的动作描写如“推送”“转”“踏着”“卷着”,神态描写“发呆”和心理描写“心里也有一股东西流走了”,含蓄地传达了小菊深藏的悲愤和痛楚,符合她内敛含蓄的形象和性格。小说中的大娘在听出李连长的声音时,“一下就出溜下炕来,把纺车也带翻了”;在得知李连长的人马需要帮忙渡河时她大声催促赵老金“‘那你就快点吧!’大娘向着西间喊了一声”;这些都可以看出大娘的性格热情爽快、干脆直率。在战士牺牲后,她“哭得两只眼睛通红”,毫不掩饰心中的悲痛,也很符合她直率的性格。如果把描写小菊悲情句子用在大娘身上,便不符合她们本来的性格,因而不能。【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含义的能力。从表层意义看,“站立在河边的老人,就是平原上的一幢纪念碑”这是小说结尾的点题句,所以题目的“碑”首先指的是在河边固执打捞、不肯放弃的赵老金;他带战士们过河,又目睹了战士们牺牲的过程,是八路军战士的见证者和纪念者。从深层意义看,“碑”一般指刻着文字或图画,竖立起来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石头。赵老金的打捞就是一种无声的纪念,他之所以要在特定地点执着打捞,是因为他亲眼见证了八路军战士的战斗与牺牲。他是八路军战士的见证者和纪念者,起到了与“碑”相同的作用,这是“碑”的第一个深层含义。作为纪念标志的“碑”,在小说中还指以李连长为首的一队八路军战士,他们保家卫民的艰苦战斗与悲壮牺牲,是八路军战斗征程和伟大功业的一个缩影、一座丰碑。赵老金执着的打捞行为是他们被百姓深情铭记的有力证明,因此“碑”昭示着八路军的战斗精神和牺牲精神永垂不朽。这是“碑”的第二个深层含义。“碑”纪念的是八路军战士,而“站立在河边的老人,就是平原上的一幢纪念碑”。他“固执得要命,每天到那个地方去撒网”“他撒下网去,他一网又一网地撒下去,慢慢地拉上来”,不难发现文章主旨指向军民鱼水情,无形的“碑”承载的是拥军爱民的优良传统。这是“碑”的第三个深层含义。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陶渊明传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治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萧统《陶渊明传》)材料二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陶渊明《五柳先生》10.材料一画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渊明不解音律A而蓄无弦B琴一张C每酒适D辄抚弄E以寄其意。1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候:拜访、探望 B.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聊:悠闲C.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乐:使……快乐 D.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既:已经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而率真,清高而自负。B.州郡召用陶渊明担任州郡的官职,他不忍官场,弃官回家,他亲自耕种,自给自足,身体瘦弱而患上了疾病。C.陶渊明曾经去过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好了丰盛的酒席,在半路粟里(地名)邀请他。D.郡将(官名)曾经来拜访,正赶上陶渊明酿的酒糟熟了,郡将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筛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14.在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有“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语句,在《陶渊明传》中,作者哪些生活经历是“误落尘网中”?请分条概括回答。【答案】10.ACD11.B12.D13.(1)“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上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他却挥手叫檀道济离开。
(2)“不为贫贱而忧愁,不对发财做官热衷。”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14.①担任州祭酒;②后来曾担任镇军、建威参军;③调任彭泽县令【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都弹拨一番寄托心意。“音律”是“不解”的宾语,宾语后A处断开;“无弦琴一张”是定语后置,作“蓄”的宾语,宾语后C处断开;“每酒适”是主谓句,其后D处断开。故选AC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聊:姑且。句意:我姑且我打算弹琴唱歌过隐居的生活。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郡将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理解错误,依据原文“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分析可知,应为“陶渊明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不是“郡将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及”,比得上;“馈”,送给;“去”,使……离开。(2)“戚戚”,忧愁;“兹”,这;“俦”,类,辈。【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①由原文“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可知,担任州祭酒;②由原文“后为镇军、建威参军”可知,后来曾担任镇军、建威参军;③由原文“执事者闻之,以彭泽令”可知,调任彭泽县令参考译文:材料一:陶渊明传陶渊明字元亮,有人说他叫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晋朝的大司马(官职名)。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曾经著作《五柳先生传》自娱自乐。当时的人称这本书为实录。孝敬老人,家里很穷,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官职名),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州郡召他担任主簿,没有接受。亲自耕种自给自足,得了疾病。江州刺史(官职名)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世,为什么如此糟践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他却挥手叫檀道济离开。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官职名),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姑且我打算弹琴唱歌过隐居的生活,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调任他为彭泽县令。不带家眷独自上任,送了一个仆人给他的儿子,写信说:“你每天的用度,要自给自足,现在派给你一个佣人,帮助你砍柴打水。他也是别人的儿子,你要善待他。”官府的公田都让人种高粱,说:“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够了。”妻子、儿子坚持要求种粮食,于是下令二顷五十亩的天地种高粱,五十亩种粮食。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官职名)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这些俸禄)弯腰(丧失尊严),小心谨慎地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赋。朝廷征聘他为著作郎(官职名),没有接受。江州刺史王弘打算和他结交,却请不动他。陶渊明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酒席,在半路田地间邀请他。陶渊明脚上有病,让一个门生和两个儿子交替抬轿,到了以后,欣然和庞通之一同饮酒,不一会王弘到了,陶渊明也没有抵触情绪。起初,颜延之(人名)担任刘柳后军功曹(官职名),在浔阳和陶渊明有交情,后来到治安郡做官,经过浔阳(地名),常常到陶渊明的住所饮酒。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王弘打算邀请颜延之赴宴,整天都找不到。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送给酒店,以便来就能喝酒。曾经在九月九日那天在房子边上的菊花丛中闲坐,时间长了,采了一手菊花,忽然赶上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都弹拨一番寄托心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郡将(官职名)曾经来拜访他,正赶上他酿的酒糟熟了,陶渊明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筛完,又把头巾扎到头上。元嘉(南北朝宋文帝年号)四年去世,时年六十三岁。世号叫做“靖节先生”。材料二: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对发财做官热衷。”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居罗隐春风百卉摇,旧国路迢迢。偶病成疏散,因贫得寂寥。倚帘高柳弱,乘露小桃夭。春色常无处,村醪①更一瓢。【注】①醪:浊酒。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百卉摇”写出春风摧残百花,“路迢迢”突出诗人离乡的遥远。B.颔联写诗人贫病交加,孤独没有依靠,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满是无奈之情。C.颈联用工笔勾勒,画面渐渐收拢移近,突出了“高柳”“露桃”两个特写镜头。D.尾联写春色常常无处不在,这是诗人渴望而不得的,满怀愁绪,溢于言表。16.李煜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与《春居》诗结尾都抒写愁情,但写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5.A16.罗诗:间接抒情(借景抒情)。通过描述春天的景色和自身的境遇,凝聚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贫困生活的感慨,表达了一种悲愤和无奈的情绪。李词:①运用设问,发人深思,然后引出用奔流的江“水”作答,让人感慨万千。②运用比喻,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百卉摇’写出春风摧残百花”错误。“百卉摇”,写出春天的的生机勃勃。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罗诗:“春色常无处,村醪更一瓢”,春天的景色变幻无常,再来一瓢粗酒吧。全句没有直接说明诗人的境遇,而是用春天的景色不会一直明媚阳光来间接抒发自己的困境;再来一碗粗酒了聊以安慰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贫困生活的潦倒感慨,表达了悲愤和无奈的心情。李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滚滚东流的春江之水没有尽头。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让人感慨万千。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愁和恨本是无形的情感,这里把它比作滔滔江水,便化为具体鲜明的形象,令人可感可知。词人幽禁于北宋,心中自是充满国破家亡的愁恨,此刻通过这两句词把一腔愁恨抒发出来,如江水出峡,奔流不息,时时冲击读者的心灵。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短歌行》借用《诗经》中姑娘思念情人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出诗人绝不卑躬屈膝、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3)《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诗人倍尝人世疾苦,白发丛生,家愁国难无法排解的悲情。【答案】①.青青子衿②.悠悠我心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④.使我不得开心颜⑤.艰难苦恨繁霜鬓⑥.潦倒新停浊酒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衿、悠、摧、事、艰、繁、霜鬓、潦。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唐朝数学家僧一行曾研究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围棋总共有多少种可能的棋局?那时,围棋的棋盘刚刚从17道扩展到19道,演变为我们今天所见的样貌。运用当年简陋的计算工具,一个惊人的事实被展示了:简洁的规则和黑白两色的棋子,可以演绎出极为丰富的变化。或许正因如此,当谷歌公司的人工智能系统,在最近几年中陆续击败人类顶尖围棋手的时候,不少科技界人士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棋局惊人的可能性,意味着人工智能无法依靠穷举的方式来选择最优的落子方式,()。于是,一种已经传承了数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信息技术中最为前沿的领域,产生了奇妙的因缘。围棋并非一个特例。我们会从全国各地的“非遗”中,发现它们蕴含的“科学密码”。在南京,为皇室制造衣料的云锦织机使用绳结组成的程序系统,由两名织工配合操作,让丝织品上繁复的图案保持严整,堪称现代计算机二进制编程鼻祖;藏族的唐卡画师从自然界的矿物和植物中采撷各色颜料,令画作历经数个世纪仍然色泽鲜艳、;雏形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针灸疗法,通过在人体特定部位进针施灸来解除病痛,如今早已,只要稍懂一些排列组合原理,就可以体会到一代代医师建构经络体系的艰难。这些“非遗”瑰宝,凝聚成了中华文明的气场与魂魄。除了诸多壮丽的建筑工程和的史册文献之外,一个个表演或游艺项目,一部部广为传颂的史诗或民间故事,一件件不同材质的手工艺品,乃至人们对世界起源和运转方式的认识,以及对待自然万物的不同态度,共同构成了今天所见的中国。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丰富多彩璀璨夺目蜚声中外卷帙浩繁 B.琳琅满目璀璨夺目赫赫有名汗牛塞屋C丰富多彩光辉灿烂赫赫有名卷帙浩繁 D.琳琅满目光辉灿烂蜚声中外汗牛塞屋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它能做得更好,已经“学会”了像人一样去观察和分析棋局B.像人一样去观察和分析棋局已经被它“学会”了,而且能做得更好C.像人一样能做得更好,它已经“学会”了去观察和分析棋局D.它已经“学会”了像人一样去观察和分析棋局,而且能做得更好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答案】18.A19.D20.他展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黑白两色的棋子和简洁的规则,可以演绎出极为丰富的变化。【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组,丰富多彩:形容花样很多,内容丰富。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根据语境,此处意在强调“非遗”种类繁多,选“丰富多彩”。第二组,璀璨夺目: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非常绚丽。形容光辉灿烂耀人眼睛。光辉灿烂:色彩光亮耀眼。多比喻前程的远大或事业的伟大。文中指画作颜色绚丽,应选“璀璨夺目”。第三组,蜚声中外:指扬名中外,享誉全球。赫赫有名: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形容声名非常显赫。文意重在表达针灸疗法扬名中外,影响很广,因此选“蜚声中外”。第四组,卷帙浩繁:卷帙,书籍。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汗牛塞屋:书搬运起来使牛累得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形容藏书很多。“卷帙浩繁”除了形容书籍多,还可以形容部头大,结合语境应选“卷帙浩繁”。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前面说“棋局惊人的可能性,意味着人工智能无法依靠穷举的方式来选择最优的落子方式”,后面应该也是围绕“人工智能”来说,即用“它”来指代“人工智能”,排除BC。“‘学会’了像人一样去观察和分析棋局”与“能做得更好”之间应为递进关系,可用“而且”连接,排除A。故选D。【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有两处语病:结构混乱/中途易辙,“一个惊人的事实被展示了”错误,上文“运用当年简陋的计算工具”的主语是僧一行,此处中途易辙,改为“他展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语序不当,“简洁的规则和黑白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建筑设备施工组织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水电站建筑物》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多媒体信息处理与检索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衡阳科技职业学院《统计软件操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师范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师范大学《卫生检验综合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太阳能热利用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使用二手设备节约资本开支
- 实践学习实施报告
- 业务操作-2018-2019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业务操作》真题汇编
- 特色酒吧方案计划书
-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三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3年上海高中物理合格考模拟试卷一含详解
- 2022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附课标解读)
- 2024年滑雪用品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经方治疗脑梗塞的体会
- 新版DFMEA基础知识解析与运用-培训教材
- 制氮机操作安全规程
- 衡水市出租车驾驶员从业资格区域科目考试题库(全真题库)
- 护理安全用氧培训课件
- 《三国演义》中人物性格探析研究性课题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