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环境安全的研究进展1平安1.1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追求平安的历程平安是一个既古老又新兴的话题,是人类基本需求中最根本的一种需求。纵观人类进展的历程,就是一个不断躲避各种危急,追求平安状态的奋斗过程:在原始社会里,人类反抗自然的力量还比较弱,受大自然的主宰,因而人类对平安的追求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只能选择躲避危急的生存环境;进入农业社会,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有所增加,比如有意识的修建水利工程,追求水的平安等,但是这种力量还很有限,只是有意识的营造平安环境;进入工业社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越来越大,能够有效的确保人类生活的平安。然而,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给对平安的追求带来了新的压力和难题,如人类的过度开发,造成越来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等水危机问题,给人类的生存提出了新的挑战。人类的进展一方面增加了追求平安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加大了追求平安的难度。由此可见,平安问题伴随着人类的产生和进展而始终存在。1.2平安的概念在词典里对“平安”下的定义包括了相关的困难和怀疑:免受和远离危急(客观平安),有平安感(主要平安),不为事物或人所怀疑(自信和自明)。这些都是“平安”这一概念的一个部分。最早人们对平安的理解,主要是指猜测危急并消退危急,取得不使人身受到损害,不使财产受损失,保障人类自身再生、健康进展的自由(宫学栋,1999)。亦即人们一提到平安自然想到的人身平安、健康平安等。邝杨(1997)视“平安”为人类个体或人类组织的生存免受威逼之状态。蔡守秋(2001)在此基础上考虑得更细致,将平安分为两种:一种平安主要是针对人类健康和生产技术活动而言,指对人的健康没有危急、危害、损害、麻烦、干扰等有害影响,常见的有生产平安、劳动平安、卫生平安、平安生产、平安使用、平安技术等;而另一种平安主要是对人为暴力活动、军事活动、间谍活动、外交活动等社会性、政治性活动以及社会治安与国际和平而言,常见的有社会平安、国家平安、国际平安等。王广民、郑保义(2001)也基本赞同对平安的这种分法,将平安分为狭义平安(生产技术性平安)和广义平安(社会政治性平安)。西方国家对广义平安区分为传统平安和非传统平安,前者指传统的国家政治制度平安、军事平安等,而后者指一些新的因素如环境恶化、有组织的跨国犯罪、大规模移民、金融一体化、网络犯罪等对国家平安带来的威逼等(刘东国,2002)。可见,平安科学是从平安需要(目标)动身,讨论人-机(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求解人类生产、生活、生存平安的科学学问体系(张景林、王桂吉,2001)。综上所述,人类对平安的理解是有一个进展历程的:从单纯追求人类的生存平安动身,关注人的自然属性,提出了狭义的平安概念;伴随着人类对自身熟悉的加深,在平安的理念里融入人的社会属性,平安概念有了拓展,提出了广义的平安概念,以至传统性平安与非传统性平安的划分。可以看出,对平安概念的理解与深化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表1汇总了文献中有关平安概念的演化和进展状况。2环境平安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和环境问题的日趋突出,人们越来越熟悉到只偏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爱护,则人类所制造的经济效益最终会由于环境恶化危及人类的生存而丢失殆尽。环境效益是人类最基本也是人类最高的效益,因而很多讨论平安问题的学者剧烈主见将环境问题纳入平安的范畴。环境平安直接关系到国民的生命和健康平安,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进展和有赖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进展。人类对环境平安的关注,体现了人类对环境和平安问题的深刻反省和熟悉。2.1环境平安的提出自工业化以来,发达国家“高生产、高消耗、高污染”的进展模式导致严峻的环境恶化。1960年福斯特等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世界末日:公元2026年11月23日,星期五”的论文/web/wenyuan/以来,有关地球平安的警钟越敲越响。全球气候变暖、酸雨和放射性污染、洪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危机,促使全社会重视环境爱护。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呼吁进行全球性合作,共同迎接来自环境领域的挑战。最早将环境含义明确引入平安概念的学者是美国闻名的环境专家莱斯特·布朗,他早在1977年就提出要对国家平安加以重新界定。在20世纪80年月,重新界定平安概念的争论日渐增多。在世界环境与进展委员会于1987年正式发表的闻名报告《我们共同的将来》中,平安问题进入了持续进展的争论视野,明确指出:“平安的定义必需扩展,超出对国家主权的政治和军事威逼,而要包括环境恶化和进展条件遭到破坏”。198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阿佩尔方案”首次提出了环境平安这一概念。进入90年月以后,随着全球平安态势的变化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的日趋紧迫,对环境平安的探讨也越来越多,世界各国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把环境平安问题作为制订本国平安与进展战略的考虑范围。在我国,环境平安及意识是从20世纪90年月刚刚起步的。尤其是1998年长江流域的大洪水是全部生态环境问题累积的一次大爆发,给环境平安问题敲响了一次警钟。人类对环境平安问题的关注是随着环境破坏的日益严峻,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人类群际的平安,从而使环境科学与平安科学交叉进展,环境平安讨论成为科学讨论的热点,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2.2环境平安的概念当前对环境平安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李春红(2000)认为环境平安是人类免于因环境恶化及环境争端而影响区域和区域间人类生存、进展及人类群际关系的威逼,环境平安的主体是人类、客体是环境。王广民(2001)提出环境平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环境平安是指因环境污染和破坏引起的对人的健康的有害影响,而广义的环境平安是指人类和国家赖以生存进展的环境处于一种不受环境污染和环境迫害危害的良好状态。邝杨(1997)对环境平安的理解包括两个方面:免于因环境恶化而造成的对人类生存的威逼以及免于因环境争端或冲突而形成的人类群际关系上的威逼。宫学栋(1999)认为环境平安是环境领域与平安领域交叉而形成的新概念,包括以下两层意思:一是与人类生存、进展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两者构成自然因素的总体),不患病污染与破坏,或处于未面临污染破坏威逼的良好状态;二是环境平安主要涉及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包括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对人群健康及经济进展,对国家及国际社会产生的威逼。蔡守秋(2001)也赞成将环境平安分为两种。从以上可以看出:同对平安的熟悉一样,环境平安概念的熟悉也是一个渐渐深化和扩展的过程。最初始人们对环境平安的熟悉是指对人类健康和群际关系的平安,而没有包括对环境本身的平安。笔者认为环境平安应当是使环境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既能使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不受到威逼,同时环境本身有较高的舒适度,环境系统维持正常功能。环境平安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的生存平安,是与人类社会的社会经济进展息息相关的重大社会问题(杜玉华,2001)。3水环境平安水是人类不行缺少的自然资源,为人类社会的富强与进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进展,人类对水的需求也渐渐增多,并不行避开的产生水环境污染问题。水资源的有限、水质的破坏等问题,日益引起了人类对水问题的关注。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或为主体的,与人类生存、进展和享受有关的,一切外界有机和无机的物质、能量及其功能的总体,主要指的是自然环境(谢忠岩,2002)。环境、资源和生态三者之间有着特别亲密的关系。水环境平安问题不仅是生态环境的问题,也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平安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3.1水环境平安的概念水被视为“生命之源”,人们一天也离不开水。城市的兴起与扩大,特殊是人口的猛烈增长和工业的进展,水的平安问题也相伴而生。20世纪70年月以来,水的平安引起了各国政府、学术界与民间团体等的广泛关注。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环境与进展大会预言石油危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自治区科技厅直属事业单位引进考试真题
- 修缮采购协议合同范本
- 兼职辅导老师合同范例
-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系统构造与检修 项目三-课后习题带答案
- 劳务分包用工合同范本
- 公司销售渠道合同范本
- 农民玉米出售合同范本
- 2024年杭州银行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江西省人才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企业雇佣货车合同范本
- 新闻摄影培训PPT
- 《外贸风险管理》完整全套课件
- 露天煤矿防治水管理制度
-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程周
- PANTONE潘通色卡C面颜色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全册全套课件
- 中药的性能课件
-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 2022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一册全部课件(含32课)
- 《数学物理方程》全册配套课件
- 《煤矿安全规程》专家解读(详细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