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奥布里比里奥布里贝兹莱插画的艺术特色
日本的冰冻现实向西方的转变,以及日本热情的下属力量的影响,反映在那些具有锋利清晰的黑色背景和曲线的影响上,换句话说,它意味着彩虹在东方的颜色。———鲁迅(p1)王尔德曾用这样一句话来评论《莎乐美》插图:“我不喜欢奥布里的插画,他们太日本化了,而我的剧本是拜占庭式的。”(p57)“日本化”直接道出了英国艺术家奥希里·比亚兹莱的插画艺术受日本艺术的影响。“浮世绘”(Ukiyo-e)的词义为“虚浮世界的绘画”(p71),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作为日本江户时代(1615-1867)流行的风俗画,它分为手绘和木刻版画两种,题材以江户市井生活和风景为主,线条简洁,色彩艳丽,注重平面化和装饰性,富有东方情调。自19世纪以来,日本绘画艺术形式——浮世绘受到西方艺术家的欣赏。19世纪60年代,法国巴黎的东方工艺品商店、世界博览会和各种画廊纷纷展销日本浮世绘版画,逐渐兴起了“日本热”。19世纪90年代,英国艺术界对日本浮世绘版画的热衷达到新的高度。身处这一环境中的比亚兹莱也深受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形成了新的创作技法,即注重线条轮廓和平涂色彩的装饰效果。艺术需要不断地革新,发展出新的风格以适应时代的需要。1892年,比亚兹莱结识了惠斯勒。作为东方艺术的追求者,惠斯勒把浮世绘介绍到英国,并通过艺术实践达到其美学目的。比亚兹莱曾在给G.F.Scotson-Clark的信中提到:“一个真正的艺术财富———这是我一周前见惠斯勒的作品《亚历山大小姐》所留下的草率印象。这是一种真正辉煌的、无以言表的、神秘的、逃避的(evasive)绘画。惠斯勒给我的印象几乎是黑和白的复制,这种黑白来自于惠斯勒关于灰色和绿色的研究。”(p116)此时,比亚兹莱对浮世绘的兴趣只停留于表面,还没有改变自己的风格。从早期作品《亚瑟王之死》,到过渡期《蝉夫人的生日》,再到成熟期《瓦格纳的追随者》,我们可以看出比亚兹莱作品风格的变化过程。其中,他的早期作品具有伯恩·琼斯的影子,画面利用明暗来刻画坚实的形体和一定的深度空间。到后来,比亚兹莱放弃了传统手法,大胆运用黑白块面高度抽象地表现对象,这种强烈的视觉效果正是比亚兹莱所宣称的“我的日本风貌”(p56)。上述的“日本化”和“日本风貌”都说明了比亚兹莱插画艺术中日本元素的存在。下文将从日本浮世绘的美学观和图式来分析比亚兹莱作品中的日本元素。一、革命画《日本画》图16追求唯美的感性思维使日本浮世绘充满了装饰意味,这种装饰性并不是强调模拟对象,而是通过提炼、概括等艺术手法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其目的是将观者引入一个不同于自然真实的境界中去,引起联想和美感,从而表现出写实手法所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这种强调感性体验的美学观相对于西方人的理性分析来说具有一种力量。比亚兹莱从威廉·罗森斯坦那里得到喜多川歌磨的画,这些作品丰富了他的视野,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从而使他放弃了传统艺术的写实性和叙事性。“去年夏天,我努力尝试一种新的绘画和构成方法。它来自于日本的启示,但又不全是日本风格。这种技巧的意义无以言表,主题异常疯狂且有点儿下流,在丑角的戏服和摩登礼服下徘徊着奇异的阴阳人,”(p63)“他的图像并非源自其所见的同道事物,而是来自内在的眼睛(innereyes)。”(p68)他笔下的小丑、潘神、婴儿以及诸多丑陋和怪诞的形象都是画家“颓废主义”的表现。由此可见,比亚兹莱并未像其他东方主义艺术家那样,仅仅利用日本题材和装饰图案来呈现日本味。相比之下,比亚兹莱的插画艺术更具颠覆性和创造性,舍弃了不必要的琐碎细节,采用了纯粹的艺术形式语言。他的作品更抽象,更能体现浮世绘的美学内涵。二、浮世绘的风格在东方的兹勒插图中的体现浮世绘的图式在比亚兹莱插画艺术中,表现为平面的装饰性和构图形式的特殊性。(一)织物图件的应用艺术作品中的装饰性并不是指图案的点缀,它与形式美相关联。当绘画去除了故事情节与道德劝说功能之时,艺术家便利用形式、色彩和构图等绘画本体语言引发观者的审美感受。装饰性并不强调模拟对象,它通过保留主要的轮廓特征,简化、概括对象的结构和体积,从繁杂的客观世界中提炼出更有表现力的形象,用以形成装饰性的平面图案。其技法特点是不采取定点透视,不重视明暗和体积,而是以全景式的画面表现出有感染力的意境效果。比亚兹莱从日本浮世绘艺术家那里学到了观察方法以及创作的技法,他简化形体,用线条来界定轮廓,采用平面化处理以及利用日本味的装饰纹样充实画面。在《罗马女巫维吉留斯的奇妙故事》中,女巫的服装与胜川春扇《宫妓》中的和服相似,都是在黑色的底子上布满了装饰纹样,服装的黑底利用平涂的黑色块表现。人物面部、头饰以及衣服没有西方传统艺术的明暗关系,而是采用抽象的线条来表现体积。此外,未加描摹的空白背景营造了空间感,这与《宫妓》如出一辙。比亚兹莱的《黑斗篷》也是从日本19世纪初期画家春江斋北英的《武士服伺图》得到启发而创作的。在这幅作品中,比亚兹莱吸收了日本浮世绘的黑色块、抽象的线条和装饰图案等特点,以简化的方式追求形式的统一,经过个人的艺术创作后而呈现了独特的艺术风貌。(二)非对称的装饰设计构图形式的特殊性首先表现为不对称构图,它指以不完整或不规则的方式来构图,画面中未完成的空白可以增添装饰趣味,让观者产生联想。这种不对称,在东方美学中表现为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观念,在异同之间产生微妙的平衡视觉效果。这种非对称的装饰性设计是日本浮世绘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比亚兹莱插画艺术作品的空间构图,除了暗示空间的地平线以外,其余空间都不作分隔,纵横交错的垂直水平线条也随之减少,表现了空灵的境界,这是吸收日本浮世绘艺术的留白观念,在画面上表达空无意象的结果。作品《高潮》具有明显的日本浮世绘版画特征。在这幅插画中,比亚兹莱采用了斜角构图的形式,由弧线所分隔的黑白背景空间蕴藏着动感,居于右上方的莎乐美手捧约翰的头,做出准备亲吻的姿势。约翰头颅所滴下来的血开出了罂粟花,血滴、花束形成的直线背,景的弧线与麟片状的圆形成对比,共同构成画面的均衡。这一特殊动感的构图将“高潮”这一主题表现得更具戏剧性和感染力。建构了传统与西方、民主、自由之间的观念形式19世纪下半叶,东方艺术对西方艺术的革新产生了深刻影响,比亚兹莱插画艺术中日本元素的存在,恰恰反映出这一点。当东方主义成为一种风尚时,比亚兹莱并未像其他艺术家那样利用异国元素来装饰画面,他将日本浮世绘中的图案、线条、构图等元素转化为自己的造型语言,形成具有东方意蕴的艺术风格。这种强调点、线、面以及构图形式的绘画语言,为当时僵化的学院艺术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并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艺术实验领域。比亚兹莱放弃了传统艺术规训的束缚,发挥想像去创作怪诞与离奇的插画艺术。这种超现实的表现力不同于西方中世纪的幻想,而与东方艺术中奇异的想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他采集异国文化的结果。比亚兹莱打破东西文化差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疾病预防控制与社区健康促进计划考核试卷
- 灯具销售渠道拓展考核试卷
- 电子旅行充电宝考核试卷
- 电容器在能量储存系统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海洋油气开采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技术考核试卷
- 卫生陶瓷行业智能生产技术应用考核试卷
- 煤炭批发企业战略规划考核试卷
- 中华护理学科技奖
- 《宇宙的未来》课件-1
-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人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教学进度安排表
-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表
- 《海南航空简介》课件
- 课题申报书:数字赋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的机理、路径及对策研究
- DB45T 2623-2022 公路水路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规程
- 《辅助投篮机器人设计》9500字(论文)
- 《德国古典主义哲学》课件
- 中国成人心肌炎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24解读
- 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题库附参考答案(b卷)
- 国开(浙江)2024年秋《中国建筑史(本)》形考作业1-4答案
- 糖尿病小讲课尹以丽护理病历临床病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