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煎煮工艺的研究_第1页
黄芩煎煮工艺的研究_第2页
黄芩煎煮工艺的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芩煎煮工艺的研究

黄鼠尾科是一种古老的抗炎药物。这是嘴唇科植物的黄酮类衍生物,包括黄酮类衍生物,主要包括黄酮类、汉代黄酮类、黄酮类等。其在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已经使用上千年,被证明安全无害。其主要功效为清热燥湿、凉血止血、除热安胎和泻火解毒,黄芩的有效成分可抑制血管病和肿瘤,主要用于降压中药组方,且使用较多。本文综合考虑药材的粉碎粒度、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和加水量等因素,将黄芩中最主要的成分黄芩苷作为指标,以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以确定黄芩最佳粉碎粒度和最佳提取工艺。1仪器和试剂1.1仪器、仪器和仪器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色谱柱(KromasilC18,4.6mm×250mm×5μm);UV-VIS25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Shimadzu公司);BP190S分析天平(精度0.1mg德国Sartorius公司);50kQ50超声清洗器(江苏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Nanopure超纯水仪(美国Barnstead公司);TVERTERN2-203变频器(台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9FZ-250剪切型粉碎机(河南荥阳利民机械厂,动盘和定盘经改造)。1.2试剂黄芩生药材,黄芩苷标准品,色谱纯甲醇,超纯水,其余试剂为分析纯。2实验过程和结果2.1药材粒度范围黄芩生药材用粉碎机粉碎后,用标准筛进行筛分和收集。药材粒度范围为7种,分别是:<0.125mm、0.125~0.9mm、1~2mm、2~3mm、3~4mm、4~5mm和>5mm。2.2提取黄鼠尾草药材煎煮法的应用最为广泛。黄芩苷通常在冷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但能很好地溶解于热水中,本实验选用水煎煮法提取黄芩苷。2.3黄鼠的含量2.3.1正交实验设计选择平均煎煮粒度a、煎煮时间b、加水量c和煎煮次数d作为正交实验因素,设计了L9(34)的正交实验,其因素水平表见表1,共9个试验流程,分别测定各流程得到的黄芩苷含量,从而得出最佳条件。2.3.2扫描图谱在200~500nm波长λ范围内对黄芩苷的甲醇溶液进行扫描,扫描图谱如图1。由图1可知,黄芩苷在214.4nm和277.0nm处出现吸收峰,考虑到短波长214nm与溶剂甲醇的紫外吸收接近,存在干扰,所以取277nm作为检测波长。2.3.3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准确称取黄芩苷标准品,用甲醇定容,得到质量浓度为4×10-5g·mL-1的对照品溶液。分别移取1、2、4、6、8和10mL对照品溶液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标准系列质量浓度为4×10-6、8×10-6、16×10-6、24×10-6、32×10-6、40×10-6g·mL-1。2.3.4黄从子利用的提取工艺准确称取粉碎的黄芩生药材4.0000g,加水浸润20min,按实验设计的工艺进行煎煮提取,用真空泵抽滤,把多次提取的滤液合并,置于1000mL容量瓶中,水定容,得到黄芩的提取溶液。准确移取提取液2mL于25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取上层清液,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作为试品溶液。2.3.5甲醇与水磷酸调ph值为2.2的初始比例的优化实验表明,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一部)中的色谱条件(流动相比例为甲醇∶水∶磷酸=47∶53∶0.2),黄芩苷的保留时间较长,且与杂质无法完全分离。当改变甲醇与水(磷酸调pH值为2.2)的初始比例为55∶45,流速1.0mL·min-1,柱温28℃,采用梯度洗脱,分离效果较好,且缩短了分析时间。对照品和试品分别自动进样。试品色谱图见图2,黄芩苷的tr为6.044min,对称性为0.97。黄芩苷的标准曲线见图3,回归方程y=34.37x+7.16,R=0.99987(y为黄芩苷对照品的峰面积,x为黄芩苷的浓度)。由图3可见,在(0.4~4)×10-5g·mL-1的范围内,黄芩苷的浓度和其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2.3.6加标回收实验取一份供试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峰面积的RSD为1.304%,表明精密度好。取相同煎煮工艺得到的供试品4份进行测定,峰面积的RSD为1.356%,表明提取工艺重现性好。取5份不同工艺条件下得到的供试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表2)。表明采用本方法进行黄芩苷含量的测定可行。2.3.7称得质量标准文明水煎煮液过滤后得到的滤渣置于烘箱中,于105℃烘干3h,冷却后,准确称得质量。重复烘干和称重,直至连续2次称重的差值<5mg。根据减少的质量,计算黄芩的浸膏率。9个试验流程的浸膏率在44.10%~65.39%之间。3不同蒸煮粒度的影响(1)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分析了各因素对黄芩苷溶出量和黄芩浸膏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黄芩苷溶出量和黄芩浸膏量影响的主次关系是一致的,即:煎煮粒度>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加水量。提出了黄芩水煎煮提取的优化工艺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