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劳动参与率的影响_第1页
浅谈劳动参与率的影响_第2页
浅谈劳动参与率的影响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劳动参与率的影响

女性就业率是指女性经济活动人口占女性工作时间的比例,反映女性参与市场工作的程度。这是研究女性就业状况的重要指标。各国的经济文化不同,女性劳动参与率也不同。我国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女性劳动参与率也随之发生变化,并反映出女性劳动群体市场上的供给特点。一、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并比其他国家和地区人口我国的劳动参与率整体水平比世界水平要高,比最不发达的国家,亚洲,以及拥有共同文化背景的日本和韩国也要高。从性别来看,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一直高于男性,而且仍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较高,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较低,致使发展中国家的各类人口的劳动参与率较高。而我国女性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已经大大超越了最不发达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在2000年为80.8%,比世界总体水平60.7%高19个百分点,在所列举的国家和地区中,女性劳动参与率位居第二的是最不发达国家,为65.8%,我国的数据高出其14个百分点。二、劳动参保比例下降从时间上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女性人口的劳动参与率总体水平明显呈下降趋势。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15—64岁女性劳动参与率从1995年的80.4%降到2000年的80.0%,预计到2010年要降到77.6%。由表2可以看出,15—19岁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幅度大,主要原因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提高,技术进步对高素质结构劳动力的需求,以及高学历者的较高工资收入等,造成女性就业年龄推后,女性青年劳动参与率下降。此外,尤其注意25—49岁黄金劳动年龄范围内的女性劳动参与率变化。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25—39岁的女性劳动参与率均超过90%。而日本女性1990年该组劳动参与率在60%左右,韩国女性不超过50%。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25—39岁女性劳动参与率仍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但该范围内各年龄组均下降3%左右。这一点城市女性表现尤为明显,两次人口普查之间的十年间,25—49岁这个年龄范围内,各年龄组劳动参与率下降幅度均高于10%,30—34岁这个年龄组中劳动参与率下降了11%。三、劳动参与率生命周期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的生命周期呈倒“U”形,即青年和老年时期劳动参与率较低,25—55岁年龄段劳动参与率持续保持较高水平,女性劳动参与率的生命周期所呈形状比较复杂,多数国家和地区女性劳动参与率的生命周期呈“M”型,也有一些国家呈倒“U”形。在“M”形周期中,15岁一20岁年龄段,劳动参与率迅速上升,形成了第一个高峰,20岁以后,由于婚育而退出劳动力市场,劳动参与率下降,形成第一个低谷。孩子长大以后,大约在35岁左右,劳动参与率再次上升,形成第二个高峰;50岁以后,劳动参与率一直呈下降趋势。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虽在总体水平上比男性低,但一般不存在结婚、育儿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不存在一些国家“M”形曲线所示的变动规律。四、农村女性劳动力占比相对较低比较城乡女性劳动参与率,城市女性劳动参与率总体水平明显低于农村女性劳动参与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显示,城市女性劳动参与率为66.4%,而农村女性劳动参与率为76.1%,两者差距将近10%,而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城市女性劳动参与率为59.3%,而农村女性劳动参与率为77.8%,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全国劳动力的行业和职业分布来看,女性劳动力多集中在第一产业内部,从事二、三产业的女性劳动力在同性别劳动力所占比重普遍低于男性比重。在第一产业内部,农村女性劳动力是我国农业发展主要的承担者。根据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全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为4.34亿人,其中男性为2.09亿人、女性为2.25亿人,分别占从事农业劳动力的48.2%和51.8%,从事农业的女性劳动力比男性劳动力多0.16亿人,高出3.56个百分点。对比两次人口普查资料也可看出,农村女性劳动参与率直线上升,而城市女性劳动参与率明显下降。五、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的负面影响劳动参与率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比率范围内,既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这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纳的观点。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较高。而且,不容忽视的是,目前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呈下降趋势,城乡之间差别悬殊,这已经给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首先,我国女性人口的劳动参与率持续下降,即降低了人口的生产性,又加速了人口红利的消失进程,从而减弱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人口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与经济增长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在考察人口因素时,主要考察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人们普遍认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数量相对是固定的,因此人口质量的高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尤为重要。但实际上,被忽略的一点是,在人口数量一定的前提下,投入到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力数量却不是固定的。劳动参与率越高,投入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力数量相对就越多,经济增长越快;反之,如果劳动参与率持续下降,它对经济增长将产生不利的影响。我国人口红利这一时期是短暂的,要利用人口红利加快经济增长,同时又要使人口因素最大程度发挥出来。不可否认,劳动参与率下降可以缓解失业现象给社会带来的压力,但是劳动参与率下降的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一定时期内,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不能大幅提高,技术条件不能短期改善,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投入到经济中整体劳动力数量下降,不利于利用人口红利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其次,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加重脆弱的女性社会保障系统压力。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不仅由于新增女性劳动力就业难、下岗失业女工比例高,而且还有其他原因。第一,经济制度变革改变了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机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制度下,劳动力的配置由政府统一进行,“不劳动者不得食”,只有参加工作才能生存下来。经济制度转变为市场经济后,就业与否成了个人的选择,使劳动参与率自然下降。一些人自愿选择退出劳动力市场,在女性中表现明显。有人因为丈夫收入高而成为“职业家庭主妇”,有人因为要全力教养孩子而成为“职业妈妈”;也有人由于寻找工作太困难而放弃,被迫成为非劳动力人口中的一部分。第二,退休与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在为社会提供“安全网”的同时,降低了一部分人寻找工作的积极性。第三,我国社会的老龄化,促使女性劳动参与率进一步下降。总体看来,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除了受社会客观原因影响以外,还受到女性主观原因的影响。劳动参与率与社会保障系统有密切关系。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社会保障体系也处于转变过程中。以女性为对象的社会保障系统包括生育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方面。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而社会保障系统资源却严重不足,尤其是劳动年龄范围内女性主观原因的不参与就业,就会加重本来就不完善的女性社会保障系统负担,使这种再分配制度很难做到合理公正。最后,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参与率比城市女性劳动参与率高,体现了农业女性化趋势日益突出。农村妇女在农业劳动力中的比重在持续上升,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与贡献越来越大,农业逐步地女性化,这并不能直接带来农业与农村的发展,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第一,农业女性化会影响农业劳动力的结构性文化水平。农村妇女逐步成为承担农业生产生活的主体,但是,农村女性所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低于男性,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农业劳动力结构性文化水平下降。第二,农业女性化将导致农业劳动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下降。女性在农业劳动中承担的多为非技术性工作,如田间管理,男性多从事高技术水下的劳动,如机耕、电溉、植保等。因此,大量的男性劳动力转移出去势必影响到农业劳动技术的推广和利用。第三,农业女性化使得农业生产和日常管理相分离。女性虽然承担大量的农活,但并没有被赋予相应的农业生产经营和决策权力。男性即使从农业劳动中转移出去,但作为户主,依然是家庭经济的决策者和第一管理者。这种情况不利于农村针对资源变化和市场条件做出及时有效的选择,易对农业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针对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变化产生的负面影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调整:(1)鼓励各种就业方式,使就业渠道更加多样。如非正规就业方式,它是相对于正规就业方式而言的,正规就业方式实行全日制、月工资、固定工等,非正规就业方式与之不同,如弹性工时、非固定工作场所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