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视角下中国文化多样性时空格局研究_第1页
民族视角下中国文化多样性时空格局研究_第2页
民族视角下中国文化多样性时空格局研究_第3页
民族视角下中国文化多样性时空格局研究_第4页
民族视角下中国文化多样性时空格局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族视角下中国文化多样性时空格局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以巨大的文化多样性运动开始了。进而,在全球化、网络化影响冲击下,文化本土化与多元化更备受关注。对此,学者主要从五方面展开研究:1研究内容上兼顾物质文化多样性和非物质文化多样性。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间饮食、服装等物质文化日益趋同,非物质文化保护成为保持文化多元的基本内容,精神文化多样性成为文化多样性的核心。2研究尺度上兼顾宏观、中观、微观。全球文化的特点是多样性。语言等文化多样性的变迁和民族国家之间的趋同、趋异是全球化语境下宏观层面探讨的主题。国家层面,尊重、承认文化多样性是当今多数国家接受的国际关系准则。大规模社会的综合性更适于吸收、转化外来影响,从而形成“大熔炉”。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在城市创意区,“咖啡馆效应”使学者关注微观尺度的多样性。3时间上注重动态演化与对比分析。有学者估计,现存语言至少有一半在21世纪消失。现代化减少了全球范围内语言的数量,并在这个意义上减少了多样性。但全球语言多样性并非在所有方面均衰减,因为每种存活下来的语言均比以前更丰富。同时,跨时期的多样性对于文化竞争和多样化的内在价值均有所裨益。而且,从长时间尺度看,同质性和异质性的增加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因此,从演化视角看,我们不仅要顾及文化多样性不断变化的本质,而且要考虑与文化不断变迁相关的特性认同问题。4机理探讨上的多元论争。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非领土扩张、地方性、无地方性(placelessness)和“非地方”(non-place)等是理论探讨的主要视角。研究表明,全球化和本土化两极互动构成当代的文化动脉。虽然文化全球化出现“非领土扩张”,但日常生活实践中最本质的东西由地方性而非全球性定义,因此,非领土扩张并不意味着地方性的终结。文化全球化既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大承诺,也不是一种简单的巨大威胁,而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毁灭”。就城市而言,将各种功用在经济上有效集中,城市才能产生多样性。同时,从软环境来看,包容(tolerance)对于城市多样性的形成与保持也至关重要。5作用探讨上兼顾社会与自然。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相互依存,文化差异性影响生物多样性。同时,文化多样性为人类文化实现类似于生物学意义上的‘杂交优势’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文化多样性形成的文化间张力也是人类文化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条件。此外,文化多样性影响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因而,多样性不仅“看上去很美”,而且必不可少。现状研究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仍存在以下不足:1尺度上有待细化。现状研究要么基于国家间、民族间的宏大叙事而过于宏阔,要么基于企业、城市层面的经济效应分析而过于微观,基于区域尺度的中观研究比较薄弱。2方法单一,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难以给出科学精确的文化多样性评估。3实证上有待强化,尤其缺乏立足我国国情的文化多样性的实证研究。针对于此,本文基于我国五普、六普数据,以省域为单元,以民族为视角,定量分析我国文化多样性时空格局,以求深化文化多样性理论探讨,并期为我国文化多样性建设提供依据。1文化多样性的内涵和测量1.1文化内涵的测定。采用“文化”的概念界定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宽广。在探讨文化多样性时,为避免文化多样性被简化为种族或语言等代理,从而使文化多样性过于狭隘,应尽量采用涵盖范围最广的“文化”定义。在此采用《墨西哥城文化政策宣言》中的定义。宣言指出,“从最广泛的意义讲,文化现在可以看成是由一个社会或社会集团的精神、物质、理智和感情等方面显著特点所构成的综合的整体,它不仅包括艺术和文学,也包括生活方式、人类的基本权利、价值体系、传统和信仰……。”1.2各方式的共同消费从内容表现上看,文化多样性指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既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从功能效应上看,文化多样性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或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类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因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反映出的人类生活方式和在不同环境中人类所采取的生存策略的多样化。文化多样性内涵丰富,可分为社会内的多样性和社会间的多样性,或有效的文化多样性和客观的文化多样性,或文化要素多样性和文化空间多样性等。文化多样性内涵明晰十分重要,因为多样性经常走向相反的方向,如跨文化交流能增加社会内多样性,而不是社会间多样性。本文首先关注省域内部文化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省域文化多样性的地理差异,研究省间文化多样性;进而,通过尺度转换,关注全国这一更大尺度的文化多样性。1.3语言多样性原则文化多样性的测度指标开发刚起步,仅有的定量研究多从语言、文化产业或文化产品、民族、族裔等方面展开。由于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而且是文化表达的形式和特性、价值观与世界观的载体,因而,语言多样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先决条件,语言活力成为衡量文化多样性的标准。然而,语言并不等于文化。因为很多说着同一种语言的族群却有着千差万别的文化习俗与世界观。同时,由于语言边界的模糊性和讲某种语言人数难以精确统计性,因而语言多样性只能是简单的数据罗列和描述。从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方面看,新闻报刊、广播影视、网络及各类数字设备在突出文化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表达方式在多大程度上反映文化多样性的现实状况、复杂程度和多变性也值得商榷。而民族具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宗教信仰、共同的风俗习惯、共同的生活地域以及共同的生计形式等。民族反映特定的社会结构,形成多样性的基底。同时,民族的综合性特征,也使得民族多样性成为文化多样性的主色调、主旋律。因此,基于移民、出生国籍、血统等(泛)民族的文化多样性探讨是一重要取向。就我国而言,从民族角度测度文化多样性不仅与东亚乃至欧亚大陆的恢弘文化得益于农耕和游牧两大文明(民族)的互补融合相契合,而且与中华文化多样性体现为宗教文化多元、民族文化多样、地域文化多样相契合,同时具有测度指标上的简明性和内涵上的丰富性。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2.1民族国家查数据来源于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简称五普)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简称六普)。由于港澳台数据缺失,故在此仅分析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目前,通过识别,并由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有56个。同时,普查统计中,还包括“未识别民族”和“外国人加入中国籍”人口,故本文按照58个“民族”分析。2.2测量方法2.2.1文化多样性指数多样性指数是基于信息论建构的度量系统结构组成复杂程度的指数。常用的包括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简称Shannon多样化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生物学和景观生态学分别由此构建了生物多样性指数和景观多样化指数。为分析文化多样性,在Shannon信息熵基础上,提出文化多样化指数(H)。具体表示为:式中,pi为区域中i民族人口在总人口中出现的概率,通常以该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估算,n为人口的民族类型的总数。H的高低反映人口组成的均衡程度。当各民族人口比重相等即P1=P2=…=Pn=1/n时,H达到最大。按n=58计算,H最大值为4.0604。此处,文化多样性指数反映了省内文化要素的多样性。2.2.2文化多样性指数的测算基尼系数是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度量方法。基于基尼系数内涵,建立文化基尼系数,以定量分析文化差异。在此采用简易算法,假定一定数量的空间单元按文化多样性指数由低到高排序,分为空间单元相等的n组,从第1组到第i组单元累计文化多样性指数占总文化多样性指数的比重为wi,则式中,G为文化基尼系数,n为空间单元数,Wi为从第1组到第i组单元累计文化多样性指数占总文化多样性指数的比重。文化基尼系数反映了省间的文化多样性差异。由于我国大陆由31个省域单元构成,因而,从全国层面来看,文化基尼系数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文化空间多样性水平,而基尼系数的变化则反映了我国文化多样性的变化状况。2.2.3总体性指数分析我国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民族构成均是以某一个或几个民族为主的多民族格局。故本文借鉴城市首位度概念,构建民族首位度指数分析我国地区民族构成特征及其与文化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经过推算,选取民族首位度(S)、4民族指数(S4)、11民族指数(S11)。其中,S代表了各地区最大民族的集中程度;S4考虑地区多个主要民族,能较好地描述地区民族构成;S11基于地区主要民族能进一步刻画地区民族构成格局。其中,pi为按人口规模从高到底排序的第i位民族人口比重。2.3城市、镇、乡村文化多样性指数及基尼系数首先,根据公式(1)分别计算全国和31个省域单元2000年、2010年两个时间截面总体文化多样性指数(H)。同步计算城市、镇、乡村三个层面省域单元文化多样性指数(H)。为便于城乡对比,将城市与镇民族人口合并,计算城镇文化多样化指数。进而,根据公式(2)计算文化基尼系数。在此基础上,以六普(2010年)为基准进行静态分析,揭示文化多样性现状特征;进而通过五普、六普对比,揭示我国文化多样性的时空变化。3基于六普的文化遗产静态分析3.1文化要素多样性六普研究表明,2010年我国总体文化多样化指数为0.5297,城市、镇、乡村多样化指数分别为0.2944、0.4597、0.6807,分别为H最大值的13.04%、7.25%、11.32%、16.76%。从省域层面看,仅有新疆、青海、贵州、云南4省份多样化指数高于1,广西多样化指数接近1,其余省份均在0.6以下(表1)。从全国和省域两层面综合可见,我国文化要素多样性指数偏小、水平不高。从文化基尼系数看,全国总体为0.5178,镇、城市、乡村分别为0.5093、0.4641、0.5492,文化空间多样性水平较高,属于文化差异性较大的异质化区域(表2)。文化要素多样性较低,文化空间多样性较高,我国文化多样性表现出二元悖论性。3.2类文化多样性较低区域分布明显依据文化多样性指数,利用Arcgis软件,运用手动分类法,将31个省份划分为5类(图1、表3)。从六普来看,Ⅰ类文化多样性高水平区域有新疆等5个省份,其文化多样化指数接近或大于1;Ⅱ类文化多样性较高水平区域有4个省份。Ⅰ类、Ⅱ类不连续,文化多样化指数从1左右直降到0.7以下。Ⅲ类文化多样性中等水平区域有6个省份,其多样化指数在0.5以下、0.3以上;重庆为0.2976,接近0.3,故也归为此类。Ⅳ类文化多样性较低水平区域有广东等8个省份,其文化多样化指数在0.1以上、0.3以下。Ⅴ类文化多样性低水平区域共8个,其文化多样化指数在0.1以下。Ⅰ、Ⅱ、Ⅲ、Ⅳ、Ⅴ类分别有5、4、6、8、8个省份,类型分布大致呈梯形。这表明我国文化多样性水平梯度明显、层次分明。0.6807、0.4597、0.2944,表现为乡村>镇>城市(表1);在省域层面,19个省域单元H乡村>H城镇,12个省域单元H乡村<H城镇。具体来看,Ⅰ类文化多样性高水平的5个省份、Ⅱ类文化多样性较高水平的4个省份H乡村>H城镇;Ⅲ类文化多样性中水平区域有4个省份,文化多样性较低水平区域有5个省份,亦是如此;而Ⅴ类文化多样性低水平区域除上海,均是H城镇>H乡村。3.3城乡文化多样性水平共定标准2010年,文化多样性低水平区域有山西、江西、陕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上海8个省份,均在我国中东部,形成以中原河南为核心的文化多样性低水平连片区;除黑龙江外,文化多样性较低水平的广东、福建、天津、浙江、湖北、河北、北京分布于文化多样性低水平区域外围的南北两翼;而在低水平、较低水平两类省份的外围,随着向边疆地区的靠近,文化多样性水平渐次升高,并在西北和西南形成两个高值区。其中西北高值区包括新疆、青海两个省份,西南高值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三个省份。最终形成以中东部低值区为核心,向南北两翼,进而向边疆地区渐次升高的核心外围式空间格局(图1)。可见,随着文化多样性水平的降低,城乡格局出现由乡村高于城镇到城镇高于农村的逆转。进而,从城乡文化多样性水平差距来看,随着文化多样性水平的降低,由云南(乡村1.5735、城镇1.0237)的0.5498渐次降低到江西(乡村0.0290、城镇0.0282)的0.0008,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可见,城乡文化多样性不仅表现出差异性,而且这种差异性表现出水平关联性。3.4g镇g乡村g乡村社会推行的类型在全国层面,乡村、镇、城市文化多样化指数分别为表2我国文化基尼系数及其变化Tab.2CultureGeordieCoefficientandItsChangeofChinaG总体G镇G城市G乡村G城镇五普六普0.53660.51780.52550.50930.47520.46410.56540.54920.49710.485245-6普和6-普的文化多样性动态比较4.1文化基尼系数我国总体文化多样化指数2000年、2010年分别为0.5331和0.5297,10年间降低了0.0034。从文化基尼系数来看,六普时期全国总体为0.5178,镇、城市、乡村层面的文化基尼系数分别为0.5093、0.4641、0.5492,五普时期分别为0.5366、0.5255、0.4752、0.5654,分别下降了0.0189、0.0162、0.0112、0.0162,省域间差异变小,有文化趋同趋势,但速度极为缓慢(表1、表2)。五普、六普相较表明,我国文化构成多样性水平略有降低,但幅度不大,总体水平不高的态势基本未变;文化空间多样性水平也略有降低,但仍属于文化差异性较大的异质化区域。4.2逆相关性分析五普、六普相较表明,在省域层面,有13个省份总体文化多样性下降,18个省份文化多样性上升。具体来看,在六普文化多样性水平排序中,前10位有7个省份,11—20位有5个省份,21—31位有1个省份文化多样性水平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前10位有3个省份、11—20位的5个省份、21—31位10个省份文化多样性有所上升。可见,文化多样性水平越低,文化多样性水平趋于上升;反之则趋于下降,文化多样性的升降与文化多样性水平表现出逆相关性。从变化幅度来看,变化较大的依次为浙江(上升139.10%)、上海(上升90.36%),变化较小的依次为云南(上升0.15%)、天津(上升0.41%),变幅从最高的139.10%到最低的0.15%,相差较大。升降变化与幅度大小的复合使得省域文化多样性变化表现出多元性。4.3不同地区的结构模式变化比较五普、六普相较,重庆、四川、浙江三省份文化多样性水平发生较大变化。其变化使得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由五普时期的“5、4、4、9、9”的结构模式,转变为六普时期“5、4、6、8、8”的结构模式。可见,在这期间,虽然不同水平省份的位次有些变化,但其类型结构基本未变。空间格局上,虽然从五普到六普,浙江、重庆、四川三省份类型上移及贵州、云南位次互换,但由山西、江西、陕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上海八省份形成的以中原河南为核心的文化多样性低水平连片区,以及由新疆、青海两省份形成的西北高值区、由云南、贵州、广西三个省份形成的西南高值区未变,从而使得以中东部低值区为核心,向南北两翼,进而向边疆渐次升高的核心外围式空间格局未变(表3、图1)。4.4水平分布:h城镇或类文化多样性较高水平2000年,全国H乡村为0.6281,H城镇为0.3518,乡村高于城镇。同时,从省域单元看,17个省份H乡村>H城镇,有14个省份H乡村<H城镇。具体来看,Ⅰ类文化多样性高水平的5个省份、Ⅱ类文化多样性较高水平的4个省份均是H乡村>H城镇;Ⅲ类文化多样性中水平区域有两个省份,文化多样性较低水平区域有5个省份,亦是如此;而Ⅴ类文化多样性低水平区域除浙江,均是H城镇>H乡村。可见,五普、六普相较,无论是全国层面的文化多样性“乡高城低”格局,还是省域层面的文化多样性“乡高城低”的样本占优格局,以及文化多样性城乡格局随着文化多样性水平变化的逆转,均是一致的。进一步分析五普到六普城乡文化多样性增减幅度发现,有城乡变化增减同向而幅度差异型,如云南;有增减异向幅度差异型,如江西,等等,城乡文化多样性变化各具特色。5中国文化多样性的时空模式形成和发展5.1多元一体的文化多样性族汉族分布十分广泛,因而民族相互杂居现象普遍存在。各地区,包括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构成均是以某一个或几个民族为主的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格局。六普统计表明,中东部的山东、安徽、陕西、江苏、江西、山西6省汉族人口比重在99%以上,而藏族人口67.06%居住于西藏、四川,维吾尔族99.32%居住于新疆,壮族85.36%居住于广西,蒙古族70.65%居住于内蒙古。这种多元一体的多民族格局决定全国和省域层面文化多样性指数不会很高。根据公式(3)、(4)、(5),基于六普数据计算我国省域民族首位度,进而对民族首位度和民族多样化指数的散点图模拟发现,我国民族首位度和民族多样指数存在乘幂函数的高5.2汉文化的边缘分布从文化生态学来看,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为文化地域分异提供了充分的环境背景。宏观上,我国东部地区是三大阶梯的最低一层,以平原丘陵为主,属湿润半湿润气候,适于农耕,汉族在此创造了先进而典型的农耕社会文化。我国西部处于一二阶梯,以高原山地为主,属干旱半干旱气候,适于畜牧。长期以来,55个少数民族中,布依、哈萨克等27个民族95%以上集中生活在我国西部各省区。这样,地域结构上就形成以汉族为核心的汉文化区和以多种少数民族为主的民族文化边缘区的空间特征。这种民族分布状况决定了以中东部低值区为核心,向南北两翼,进而向边疆地区渐次升高的核心外围式文化多样性空间格局。而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空间分布的地理历史惯性决定了我国文化多样性空间格局具有长期稳定性。5.3移民的分布方式中国地势自西向东逐步下降,自然状况逐级变好。尤其是东部平原地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和建基于此的富足生活,成为吸引人口迁入的重要因素。因而,民族迁移的主体方向是自西向东或在东部平原之间。同时,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频繁,尤其是自北向南的离心型移民,如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后的南迁,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内徙,如元代、清朝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以及历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南迁内附,对于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可见,由于经济、政治、战争以及由此引致的人口迁移等因素的多重叠加和持续作用促进了我国以汉族为核心的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形成演化,并进而引致文化多样性格局的形成演化。5.4人口流动和文化多样性增强,形成了大量民族杂居格局建国以后,由于国家建设需要,民族人口流动增加,从而使得各地区的民族成分更趋多样化,一些外来人口集中地区形成多民族杂居格局。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在投资、经济等拉力作用下,我国形成一个从农村向城市的巨大流动人口潮,其主要流向是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流动。在此作用下,多民族杂居格局进一步强化,多地域、多种族、多文化马赛克式分布空间格局逐步形成。六普表明,我国大陆31个省份中,20个省份有56个民族,6个省份有55个民族,3个省份有54个民族,海南有50个民族,西藏有48个民族。整体而言,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巨大人口流动使得省域民族构成更为相似,导致以民族为测度指标的我国文化多样性水平相对降低。而东西向的人口流动,使得东部地区为流动人口密集区和主要流入区,从而使得东部地区多民族“大杂居”特征得到进一步加强,进而使得东部地区文化多样性有所提高。5.5民族分布的城乡差异和文化多样性城乡格局的水平相关性较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成为越来越多少数民族新的居住地。五普时期城市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1.81%,六普时期为15.84%。同时,流动人口从农村地区流向城镇密集地区大中城市集中的空间特征和以务工经商为主的就业特征进一步强化这点,并导致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城乡差异和文化多样性城乡格局的水平相关性。具体而言,由于流动人口以务工经商为主,因而汉族人口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必然选择机会较多的城市,从而使得西部城市形成以汉族和某一或某几个少数民族为主体的民族格局,导致城市文化多样性低于农村文化多样性。以西藏为例,六普表明,西藏城市中,汉族人口比重为36.38%,藏族人口比重为60.88%,两个民族合计占比97.26%。而在东部地区,来自中西部地区的流动人口,尤其是来自少数民族的人口,亦首选东部地区的城市,以便从事像新疆和宁夏的流动人口开办穆斯林餐馆、西藏和青海的流动人口摆地摊出售藏药等特色经济。由于中西部地区流动人口,尤其是少数民族人口的城市集聚,东部地区城市文化多样性高于乡村。6文化多样性保护是一个复杂的政治价值结基于民族视角,利用五普、六普数据,运用文化多样化指数等方法,分析我国文化多样性时空格局,研究发现:(1)文化多样性水平具有空间差异性,呈现中东部地区较低西部边疆地区较高、乡村高城市低的基本空间格局。针对于此,应加强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以保持我国文化多样性。从城乡角度看,作为我国民族文化基因库和传统文化之根,农村应是文化多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