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第四章 第六节 强心药_第1页
药物化学:第四章 第六节 强心药_第2页
药物化学:第四章 第六节 强心药_第3页
药物化学:第四章 第六节 强心药_第4页
药物化学:第四章 第六节 强心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节强心药CardiacAgents强心药强心药是可以加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又称正性肌力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HeartsFailure,CHF)。CHF是由于心肌局部缺血、高血压、非阻塞性心肌病变及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因造成心力衰竭,心脏不能将血液泵至外周部位所致。强心药可分为强心苷、β-受体激动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和钙敏化药四类。此外,血管紧张苏转化酶抑制剂和NO供体药物对CHF也具有治疗作用。

强心药的分类(P151表4-11)药物的结构和作用机制不同–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敏化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多巴胺类非特异性β受体激动剂–强心甙类地高辛狄戈辛,异羟基洋地黄毒甙(属于强心甾烯类,即甾核C17连接的五元不饱和内酯环)。发现由于提取分离技术的发展,可得到纯的强心甙。20世纪初,洋地黄用于治疗心房颤动20年代发展成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药物50年代发现其对细胞膜Na+/K+-ATP酶有抑制作用60年代阐明其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机制来源Digoxin是强心甙类药物的典型代表从毛花洋地黄的叶中提取作用机制抑制心肌细胞膜上Na+/K+-ATP酶活性膜内Ca2+增加,产生正性肌力作用

–使Na+-K+交换减少,由于Na+不能主动泵出膜外,使膜内Na+增多,兴奋Na+-Ca2+交换系统,促使Na+外流,Ca2+内流作用机制–同时与Na+/K+-ATP酶结合后,改变了酶的结构及其脂质部分磷脂酰丝氨酸的结构,使其在心肌细胞除极时释放更多的Ca2+用于各种充血性心力衰竭不良反应安全范围小

–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加强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