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材料分析题-“三重境界”全面、深刻地获取信息 _第1页
二、材料分析题-“三重境界”全面、深刻地获取信息 _第2页
二、材料分析题-“三重境界”全面、深刻地获取信息 _第3页
二、材料分析题-“三重境界”全面、深刻地获取信息 _第4页
二、材料分析题-“三重境界”全面、深刻地获取信息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材料分析题——“三重境界”,全面、深刻地获取信息“材料分析题”是历史学科的经典、传统题型,是正统、当家题型。虽历经高考几多变换,但其在高考中的“主打”地位不可动摇。材料分析题的准确作答与否,关键在于材料信息的准确、全面获取。只要材料分析透彻,答案便水到渠成。故针对材料分析题,本文着重从如何解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谈起,下面以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第41题为例,例析“三重境界”,全面、深刻地获取信息。(2023·全国甲卷·T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塞尔登中国地图》长160厘米,宽96.5厘米,采用中国古代风景画手法,使用汉字标注,并采用上北下南方位,同时标识了欧洲风格的罗盘和比例尺条。图中明朝信息最为丰富,北京城、黄河、各省边界等都有详细描绘,但却仅位于地图左上部分。中国南海前所未有地占据了中央位置。地图展现了东亚和东南亚全貌,覆盖了西起印度洋,北抵日本海,东南达印尼中部诸岛的广大地区。该地图准

确性较高,但它并非一幅中国传统的陆地舆图,而更可能是一幅航海路线图。这些航线以中国南部的泉州与漳州港为起点,形成一个网络,最远可达地图最西端的印度卡利卡特港,图中还标注了如何前往也门、阿曼和霍尔木兹海峡。有学者根据图中信息判定,该地图为明末中国人所绘。该地图后被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约翰·萨利斯获得,辗转落到了约翰·塞尔登(1584—1654)手中。塞尔登是英国律师,下议院议员,东方学家,是对波斯、阿拉伯以及中国的相关知识感兴趣的英国学

者之一。在他那个年代,海洋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塞尔登比同时代的人更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正经历海洋变迁的时代。他主张海洋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由国家行使管辖权。在去世前夕,他将该地图捐赠给母校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塞尔登中国地图》的名字也由此而来。——摘编自[加]卜正民著《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简析这幅地图流传到英国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学者判断这幅地图为中国人所绘制的依据,以及该地图的意义。试题赏析:该题借助两段文献史料以及相关史实,呈现了一个真实的历史情境,把中外关联有机融合在一起,渗透了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意在考查考生的思维过程,而非思维结果,这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过硬的思维品质。境界(一)

有效获取信息获取信息,即发现、收集信息。获取信息的关键要能够区分史料的类型,进而明确史料讲述了什么,即史料反映的历史事实是什么。文献史料不等同于历史事实,史料中既有事实,也有观点。考生要调动不同的思维去辨识史料,才能真正发现和收集有效信息。要辨析史料命题反映的历史事实,需要将史料置于具体的情境之中,抓住史料所涉及的时间、背景、作者和史料出处等关键信息,与所学知识中的历史语境进行类比和推理。上述试题中的这两段史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塞尔登中国地图》的主要概况、历史来源及流传到英国的历程。其基本历史事实包括时间、人物、地图所呈现的内容等,这些都属于显性信息。在获取这些信息后需结合相关知识,发掘概括出这些历史事实背后所关联的隐性信息:如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中国部分知识分子知识、眼界的拓展和缺陷;塞尔登本人在新航路开辟背景下所具有的超前意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英国社会当时的发展状况;人类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等。时间是认识历史的重要维度,也是文献史料中的关键信息之一。该题时间信息的呈现既有显性的时间信息,如“明朝”,又有隐性的时间信息,如“塞尔登(1584—1654)”。塞尔登的生卒年限,命题者专门加了括号,其意在要求考生进行时间阶段转换:大航海时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西方文艺复兴时代和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的时代等。通过显性和隐性的时间信息,则可以把该幅地图与中外时代变迁有机联系在一起,由此可以看出,调动所学知识深入挖掘史料背后的社会背景和特定的微观情境,才能全面、高效地获取信息,达到这种境界,才能为高分提供保障。境界(二)准确解读信息解读信息是对信息的理解和阐释。从文献史料中挖掘历史事实及尽可能多的要素,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叙述,这是解读信息的一般路径。然而,历史叙述的本质是历史解释,具有较强的技术性,要抓住历史事实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关系,用准确的语言予以表述。解读信息首先要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辨析、整理,建构历史认识。我们只要从诸要素中随机组合两个或三个要素,便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根据本题中的“采用中国古代风景画手法,使用汉字标注”“北京城、黄河、各省边界等都有详细描绘”“这些航线以中国南部的泉州与漳州港为起点”等信息,就能够归纳概括出这幅地图属于明朝人所画的基本结论。解读信息可以从史料的关键字、词中挖掘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如从“海洋”“全世界关注”“海洋变迁”“管辖权”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学者还没有意识到地图在航海事业方面的重要性,缺乏海权意识,这又与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对外政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境界(三)深度揭示意蕴解读信息不能仅停留于表象或事实层面,要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因此,解读需要寻找支点,即史料作者的意图、目的,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浮于现象背后的原因、重大意义及影响等。从历史现象到历史结论之间,还有一个分析的过程,由此构成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阐释问题”的逻辑闭环。设置主观性试题的重要目的就是弥补选择题只考查思维结果的不足,重在借助对思维过程的考查直指考生的思维品质。如本题通过一步步解读史料,最后要对地图所呈现的影响进行全方位分析和阐释:有助于了解中国明朝后期的对外经贸往来;为了解当时中国和东亚、东南亚甚至其他地区的地理状况提供了较为翔实的资料;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对于世界的认知;有利于研究当时的中外交往,加强了中外交流。学习历史,重在培养考生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面对同一则史料,有的考生只能提炼出模糊的含义,有的考生则能从中发现多层次的意义,其区别就在于是否具备了丰富的知识与逻辑思维能力。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过程,包括辨识历史信息、提取有效信息和解读历史信息,要求考生运用概括、归纳和演绎等方法对提供的信息进行提炼和整理。一段文献史料不可能覆盖全部事实,离不开演绎和逻辑推理等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