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湖北省咸宁市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湖北省咸宁市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湖北省咸宁市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湖北省咸宁市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湖北省咸宁市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作为流派与作为创作方法虽有联系,却仍应区别开来。作为流派,它在西方限于十八世纪末期到十九世纪末期,不过有一百年左右的历史。这是特定社会民族的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我们不应把这种作为某一民族、某一时期流派的差别加以普遍化,把它生硬地套到其它时代的其它民族的文艺上去。可是在我们的文学史家们之中,这种硬套办法还很流行,说某某作家是浪漫主义派,某某作家是现实主义派。作为创作方法,任何民族在任何时期都可以有侧重现实主义与侧重浪漫主义之分。歌德和席勒等人早就说过的,现实主义从客观现实世界出发,抓住其中本质特征,加以典型化;浪漫主义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情感和幻想较占优势。这两种创作方法的基本区别倒是普遍存在的。亚理斯多德在《诗书》第二十五章就已指出三种不同的创作方法:像画家和其他形象创造者一样,诗人既然是一种摹仿者,他就必然在三种方式中选择一种去摹仿事物: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按照事物为人所说所想的样子去摹仿,或是照事物的应当有的样子去摹仿。这三种之中第二种专指神话传说的创作方法,暂且不谈,第一种“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便是现实主义,第三种“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字去摹仿”,从前一般叫做“理想主义”,也可以说就是浪漫主义,因为“理想”仍是人们主观方面的因素。不过过去人们虽早已看出这种分别,却没有在这上面大做文章。等到十八、九世纪作为流派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各树一帜,互相争执,于是原先只是自在的分别便变成自觉的分别了。文艺史家和批评家抓住这个分别来捡查过去文艺作品,也就把它们分派到两个对立的阵营中去了。例如有人说在荷马的两部史诗之中,《伊利雅特》是现实主义的,而《奥德赛》却是“浪漫主义”的,并且有人因此断定《奥德赛》的作者不是荷马而是一位女诗人,大概是因为女子比较富于浪漫气息吧?我个人仍认为两种创作方法虽然是客观存在,却不宜过分渲染,使旗帜那样鲜明对立。我还是从主客观统一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诗是反映客观事物的,而反映客观事物却要通过进行创作的诗人,这里有人有物,有主体,有客体,缺一不行。这问题的正确〖答案〗还是所引过的高尔基的那段话;不妨重复一下其中关键性的一句:在伟大的艺术家们身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时常好象是结合在一起的。(摘编自朱光潜《谈美书简》)材料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概念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由于中西方具有不同的历史条件,中国在接受过程中发生了一些误读。五四文学理论家在接受现实主义过程中,没有严格区分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甚至认为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是一回事。茅盾说“文学上的自然主义与写实主义实为一物;自来批评家中也有说写实主义与自然主义之区别即在描写方法上客观化的多少,他们以为客观化较少的是写实主义,客观化较多的是自然主义”。这就导致把自然主义的原则当作现实主义的原则,用科学主义解释现实主义。这样,现实主义就成为一种科学方法,其后果是仅仅注重于现实主义的技术层面,而忽略了其最根本的思想倾向,那就是对现代性带来的社会灾难的揭露和批判。五四运动发生之初,陈独秀把浪漫主义称为理想主义:“欧洲文艺思想之变迁,由古典主义(classicalism)一变而为理想主义(rommanticism),此在十八、十九世纪之交。”可见当时对浪漫主义的认识主要还是理想性。同时,在科学主义视角下,相对于写实主义的客观性,浪漫主义又被赋予了注重情感的主观性的内涵。1920年,茅盾说:“浪漫(romantic)这个名字,一方面虽然带着主观的色彩,一方面却是推崇思想自由、个人主义和返于自然这几条信条。这种思想在卢梭的文学中,明明白白地显露着。岂知到后来唯心论在哲学上的势力一盛,文学受它的影响不少,把主观的描写过分抬高了,大家都尽着一个脑袋所能的去空想妄索;只管向壁虚造,没根没柢地去发挥他们主观的真善美,而实在又想不出什么了不得的空想,说来说去,仍不过落在前人的窠臼罢了。这便是浪漫文学末流的大漏洞。”1927年郑伯奇说:“19世纪浪漫主义的底流,依然是主抒情主义……”梁实秋也误读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就是不守纪律的情感主义。”总的说来,五四时期浪漫主义曾被误读为理想主义、主观主义、抒情主义。这种解读,仅仅说明了浪漫主义的美学风格特征(而且也是不全面的),而取消了浪漫主义的思想倾向性———对现代性(工具理性和工业文明)的反叛。(摘编自杨春时《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在中国的误读与误判》)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不应把浪漫主义流派和现实主义流派之间的差别加以普遍化,生硬地套到其它时代的其它民族的文艺上去。B.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作为创作方法的基本区别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应渲染二者的对立性。C.文艺史家和批评家认为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雅特》《奥德赛》呈现不同的风格,因此断定《奥德赛》的作者不是荷马而是一位女诗人。D.材料二作者指出写实主义的内涵是客观性,浪漫主义的内涵是注重情感的主观性。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是反映客观事物的,而反映客观事物却要通过进行创作的诗人,因此不能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割裂开来。B.五四文学理论家仅仅注重于现实主义的技术层面,是由于在接受现实主义过程中,没有严格区分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C.材料二作者引用茅盾的观点从反面论证了五四时期浪漫主义被误读为主观主义。D.矛盾提到卢梭的文学是为了说明浪漫主义虽然带着主观色彩,但推崇思想自由、个人主义和返于自然。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李白是浪漫主义派诗人,杜甫是现实主义派诗人。B.《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但从“表现理想”、“运用神话传说”等方面看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C.雪莱在创作《致云雀》的过程中,将内心的情感和爱毫无保留地奉献于诗歌中。D.巴尔扎克说“小说在细节上不是真实的话,它就毫无足取了。”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5.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内在特点。(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蛛丝和梅花林徽因真真地就是那么两根蛛丝,由门框边轻轻地牵到一枝梅花上。就是那么两根细丝,迎着太阳光发亮……再多了,那还像样么。一个摩登家庭如何能容蛛网在光天白日里作怪,管它有多美丽,多玄妙,多细致,够你对着它联想到一切自然造物的神工和不可思议处;这两根丝本来就该使人脸红,且在冬天够多特别!可是亮亮的,细细的,倒有点像银,也有点像玻璃制的细丝,委实不算讨厌,尤其是它们那么洒脱风雅,偏偏那样有意无意地斜着搭在梅花的枝梢上。

你向着那丝看,冬天的太阳照满了屋内,窗明几净,每朵含苞的,开透的,半开的梅花在那里挺秀吐香,情绪不禁迷茫缥缈地充溢心胸,在那刹那的时间中振荡。同蛛丝一样的细弱,和不必需,思想开始抛引出去;由过去牵到将来,意识的,非意识的,由门框梅花牵出宇宙,浮云沧波踪迹不定。是人性,艺术,还是哲学,你也无暇计较,你不能制止你情绪的充溢,思想的驰骋,蛛丝梅花竟然是瞬息可以千里!好比你是蜘蛛,你的周围也有你自织的蛛网,细致地牵引着天地,不怕多少次风雨来吹断它,你不会停止了这生命上基本的活动。此刻……“一枝斜好,幽香不知甚处”……

拿梅花来说吧,一串串丹红的结蕊缀在秀劲的傲骨上,最可爱,最可赏,等半绽将开地错落在老枝上时,你便会心跳!梅花最怕开;开了便没话说。索性残了,沁香拂散同夜里炉火都能成了一种温存的凄清。

记起了,也就是说到梅花,玉兰。初是有个朋友说起初恋时,玉兰刚开完,天气每天的暖,住在湖旁,每夜跑到湖边林子里走路,又静坐幽僻石上看隔岸灯火,感到好像仅有如此虔诚的孤对一片泓碧寒星远市,才能把心里情绪抓紧了,放在最可靠最纯净的一撮思想里,始不至亵渎了或是惊着那“寤寐思服”的人儿。那是极年轻的男子初恋的情景,──对象渺茫高远,反而近求“自我的”郁结深浅──他问起少女的情绪。

就在这里,忽记起梅花。一枝两枝,老枝细枝,横着,虬着,描着影子,喷着细香;太阳淡淡金色地铺在地板上:四壁琳琅,书架上的书和书签都像在发出言语;墙上小对联记不得是谁的集句;中条是东坡的诗。你敛住气,简直不敢喘息,巅起脚,细小的身形嵌在书房中间,看残照当窗,花影摇曳,你像失落了什么,有点迷惘。“飞花满地谁为扫?”你问,情绪风似地吹动,卷过,停留在惜花上面。再回头看看,花依旧嫣然不语。“如此娉婷,谁人解看花意,”你更沉默,几乎热情地感到花的寂寞,开始怜花,把同情统统诗意地交给了花心!

惜花,解花太东方,亲昵自然,含着人性的细致是东方传统的情绪。

此外年龄还有尺寸,一样是愁,却跃跃似喜,十六岁时的,微风零乱,不颓废,不空虚,踮着理想的脚充满希望,东方和西方却一样。人老了脉脉烟雨,愁吟或牢骚多折损诗的活泼。大家如香山,稼轩,东坡,放翁的白发华发,很少不梗在诗里,至少是令人不快。话说远了,刚说是惜花,东方老少都免不了这嗜好,这倒不论老的雪鬓曳杖,深闺里也就攒眉千度。

最叫人惜的花是海棠一类的“春红”,那样娇嫩明艳,开过了残红满地,太招惹同情和伤感。但在西方即使也有我们同样的花,也还缺乏我们的廊庑庭院。有了“庭院深深深几许”才有一种庭院里特有的情绪。如果李易安的“斜风细雨”底下不是“重门须闭”也就不“萧条”得那样深沉可爱;李后主的“终日谁来”也一样的别有寂寞滋味。看花更须庭院,常常锁在里面认识,不时还得有轩窗栏杆,给你一点凭藉,虽然也用不着十二栏杆倚遍,那么慵弱无聊。当然旧诗里伤愁太多!所以庭花,乱红,黄昏,寂寞太滥,时常失却诚实。西洋诗,恋爱总站在前头,或是“忘掉”,或是“记起”,月是为爱,花也是为爱,只使全是真情,也未尝不太腻味。就以两边好的来讲。拿他们的月光同我们的月色比,似乎是月色滋味深长得多。花更不用说了;我们的花“不是预备采下缀成花球,或花冠献给恋人的”,却是一树一树绰约的,个性的,自己立在情人的地位上接受恋歌的。

所以未恋时的对象,最自然的是花,不是因为花而起的感慨,──十六岁时无所谓感慨,──仅是刚说过的自觉解花的情绪。寄托在那清丽无语的上边,你心折它绝韵孤高,你为花动了感情,实说你同花恋爱,也未尝不可,──那惊讶狂喜也不减于初恋。还有那凝望,那沉思……

一根蛛丝!记忆也同一根蛛丝,搭在梅花上就由梅花枝上牵引出去,虽未织成密网,这诗意的前后,也就是相隔十几年的情绪的联络。

午后的阳光仍然斜照,庭院阒然,离离疏影,房里窗棂和梅花依然伴和成为图案,两根蛛丝在冬天还可以算为奇迹,你望着它看,真有点像银,也有点像玻璃,偏偏那么斜挂在梅花的枝梢上。

民国二十五年新年漫记(有删改)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对比中西文化中的“月”和“花”,流露出她希望在爱情中女子保持独立,不是像花冠那样献给男子,而是站在情人的角度接受恋歌。B.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拟的手法,把生物拟人化,形象地表现了当时的孤独寂寞的心境。C.冬天里梅花很常见,但蛛丝却容易被忽略。作者善于观察自然,思考深入。她感叹自然造物的神工和不可思议,不仅不觉得蛛丝的肮脏和讨厌,反而察觉出其洒脱风雅。D.作者在第二段中说“每朵含苞的,开透的,半开的梅花在那里挺秀吐香,情绪不禁迷茫缥缈地充溢心胸”这和第三段中说“梅花最怕开;开了便没话说”前后态度产生矛盾。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发表了对于古诗中惜花的议论,认为古诗中伤愁太多,滥用庭花、乱红、黄昏、寂寞,这些词汇,都是虚假的怜惜。B.本文融抒情、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风格清新,深蕴哲理和诗情。C.本文语言富有特色,文言的简洁隽永、意蕴高远,西语的意识跳跃、句式变格,现代口语的直白流畅、亲切自然,三者达到了和谐的融合。D.文章以“两根蛛丝……偏偏那么斜挂在梅花的枝梢上”结尾,呼应开头;以景结尾,更有古代诗歌含蓄的意境,引人遐想。8.有人说:“林徽因是个建筑学家,使其散文颇具绘画美。”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4分)

9.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蛛丝”和“梅花”在文中的作用。(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米信,旧名海进,本奚族,少勇悍,以善射闻。太祖总禁兵,以信隶麾下,得给使左右,遂委心焉,改名信,署牙校。及即位,补殿前指挥使,迁直长。平扬州日,信执弓矢侍上侧,有游骑将迫乘舆,射之,一发而毙。太宗即位,转散都头指挥使,继领高州团练使。太平兴国三年,迁领洮州观察使。四年,征太原,命为行营马步军指挥使,与田重进分督行营诸军。并人潜师来犯信击败之杀其将裴正并州平遂移兵攻范阳师还以功擢保顺军节度使时信族属多在塞外,会其兄子全自朔州奋身来归,召见,俾乘传诣代州,伺间迎致其亲属,发劲卒护送之。既而全宿留逾年,边境斥候严,竟不能致。信慷慨叹曰:"吾闻忠孝不两立,方思以身徇国,安能复顾亲戚哉。"北望号恸,戒子侄勿复言。雍熙三年,征幽蓟,命信为幽州西北道行营马步军都部署,败契丹于新城。契丹率众复来战,王师稍却,信独以麾下龙卫卒三百御敌,敌围之数重,矢下如雨,信射中数人,麾下士多死。会暮,信持大刀,率从骑大呼,杀数十人,敌遂小却,信以百余骑突围得免。坐失律,议当死,诏特原之,责授右屯卫大将军。明年,复授彰武军节度。信不知书,所为多暴横,上命何承矩为之副,以决州事。及承矩领护屯田,信遂专恣不法,军人宴犒甚薄,尝私市绢附上计吏,称官物以免关征,上廉知之。端拱四年,召为右武卫上将军。明年,判左右金吾街仗事。未逾月,吏卒以无罪被捶挞者甚众。强市人物,妻死买地营葬,妄发居民冢墓。家奴陈赞老病,箠之致死,为其家人所告。下御史鞫之,信具伏。狱未上而卒,年六十七。赠横海军节度。子继丰,内殿崇班、阁门祗候。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并人潜师/来犯信/击败之/杀其将裴正/并州平/遂移兵攻范阳/师还/以功擢保顺军节度使/并人潜师来犯/信击败之/杀其将裴正/并州平/遂移兵攻范阳/师还以功/擢保顺军节度使/并人潜师来犯/信击败之/杀其将裴正/并州平/遂移兵攻范阳/师还/以功擢保顺军节度使/并人潜师/来犯信/击败之/杀其将裴正/并州平/遂移兵攻范阳/师还以功/擢保顺军节度使/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麾下:本指旗下,借指将帅的部属,文中即此意,也可作对将帅的一种尊称。B.直长,官名。隋开皇时的门下省,大业时的殿内省、唐殿中省所辖各供奉机构,均设此官,为奉御等主官的辅佐。C.领:文中是“兼任”的意思,可以表达同样意思的还有“兼”、“摄”、“擢”、“判”。D.幽蓟:指幽州和蓟州的并称。幽州,古九州及汉十三刺史部之一,隋唐时北方的军事重镇,历朝历届管辖范围不断变化,但核心区域是今北京市;蓟州古称无终、渔阳、蓟州,在今北京、天津一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米信年轻时以擅射闻名,平定扬州时,米信执弓箭侍奉在太祖身边,有一个散骑兵将接近皇帝车驾,米信一箭射去,一发而射中。B.任保顺军节度使时,米信的宗族亲属们都在塞外,他哥哥的儿子米全从朔州跑来投归,米信接见他后又去代州,伺机把亲属们迎接来。C.米信曾因犯失律之罪,议罪应当杀头,诏令特地原谅他,贬任右屯卫大将军D.米信不尊法度,曾经私人买绢时,向主管计税的官吏谎称是官府购买来逃避关税,宋太宗查访得知这些情况。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既而全宿留逾年,边境斥候严,竟不能致。(2)会暮,信持大刀,率从骑大呼,杀数十人,敌遂小却,信以百余骑突围得免。14.文末《宋史》的作者评价说“米信所为多暴横”,根据原文,你认为米信的“暴横”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桃花溪①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绝句漫兴九首·其五②杜甫肠断江春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备注〗①桃花溪:水名,在湖南省桃源县桃源山下。②本诗当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春夏之交,当时作者卜居成都草堂。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诗第一句展现的境界幽深、神秘,在这里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相映成趣: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缥缈,临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B.张诗构思巧妙,正面写实景由近及远,然后用一个问句由实入虚,角度变换灵活。C.张诗文笔简练、清丽自然,诗文意境空灵缥缈、情趣深远。D.杜诗标题中“漫兴”,有兴之所到随手写出之意;“绝句”按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七言绝句,该诗为七言绝句。16.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独具之匠,窥意象而运斤”,以上两诗中均有“桃花”意象,试分析二者的不同。(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三峡》中作者描绘了不同时令里三峡之水的不同风貌,夏天江水漫上山陵,导致“

”正面描写水势之险;写水势减小的春冬,“

”从色彩上勾勒出了春水的清丽之态。(2)西汉史学家刘向在《说苑·谈丛》中说“循流而下,易以至;倍风而驰,易以远”强调了借助外物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也指出了这一点,并认为这样做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因为“

”。(3)古代在边境建造的烽火台,通常台上放置干柴,遇有敌情时则燃火以报警——通过山峰之间的烽火迅速传达讯息。“烽火”一词,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用来比喻战火或战争,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对于中国百姓来说,除夕的团圆饭堪称一年中最豪华的一顿饭,也是母亲一年中最为辛苦的一顿饭。进入腊月,母亲就开始着手准备。随着旧历新年的脚步愈来愈近,母亲就如同一个“临战”的士兵。腌制鸡鸭鱼肉、制作蒸炊年糕,等这些比较复杂的菜品做完,年关也近了。团圆饭的丰俭随家境而定,但一般总是力求丰盛以图个好兆头。除夕宴是、喜乐的:各家各户华灯红烛,香烟缭绕,觥筹交错,达于夜阑。守岁算是余兴,鞭炮声,花灯影影绰绰,孩子们四处游荡。新正的午宴是开春第一宴,其重要性仅次于除夕宴。不同的是,除夕是大鱼大肉的盛宴,而这一顿饭却是全素的、的。食材品种繁多,蔬菜、豆制品、干货,这些原料经过母亲的构思和巧手,幻化成一盘盘搭配和谐、极富美感的菜肴,如木耳茭白、胡萝卜面筋、胶东白菜粉丝,或煎,或炒,或烩,。饮食之道,也是讲究张弛的,人们的肠胃被连续的酒肉大宴弄得疲惫不堪,一旦面对这桌全素席,当然是惊喜的——这是来自春天田野的味道,夹杂着炊烟和露珠的气息。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郑重此起彼落清丽五彩缤纷

B.肃穆错落有致清丽琳琅满目C.郑重此起彼落清雅五彩缤纷

D.肃穆错落有致清雅琳琅满目19.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相同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B.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成“这种夹杂着炊烟和露珠气息的味道来自春天的田野”,二者语义相近,但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请分析其原因。(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无论有没有下雨,荷叶表面永远纤尘不染。有人做过实验:在莲叶上滴几滴胶水,黏度很强的胶水,

,而是滚落下去并且不留痕迹。能够拥有如此“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只因为,荷叶能够“自洁”!是荷叶表面太光滑了?光得让灰尘都“站不住脚了”?

!荷叶自洁的原因,是因为它的表面是粗糙的。荷叶的表面上有一个个隆起的“小山包”,上面布满了绒毛状的小小“碉堡”。“小山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满了空气,空气和为数众多的“碉堡”,共同组建了荷叶表面的疏水层。雨点由于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了球形水珠,水珠在滚动的过程中会顺道吸附灰尘。因此,

,水珠就会附带尘埃滚开。这,就是著名的“荷叶效应”。荷叶的自洁效应,给了人类无限的启发和榜样效应。基于此,科学家把透明、疏油、疏水的纳米材料运用到汽车烤漆、建筑物外墙或是玻璃上,不但随时可以保持物体表面的清洁,也减少了洗涤剂对环境的污染,安全又省力。21.请用一个问句概括每段主要内容。(5分)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90后张霁入选华为的“天才少年”计划。刚毕业就收获了201万年薪offer的张霁并不是大家眼中的“天才”,经历高考失利的他,选择复读,却仍只考上一所普通院校。在大学里他没有肆意挥霍青春,各科成绩优异,拿下了多项比赛证书,考入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攻读研究生。硕士毕业后,他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考入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继续丰富提高自己。材料二:中科院博士黄国平在论文《致谢》部分这样写道:“我出生在一个小山坳里,母亲在我十二岁时离家。十七岁时,父亲因交通事故离世,我哭得稀里哗啦。高中之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夜里抓黄鳞、周末钓鱼,那些年里,方圆十公里的水田和小河都被我用脚测量过无数次。被狗和蛇追,半夜落水,摸黑逃回家中。人后的苦尚且还能克服,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上课的时候,因拖欠学费而经常被老师叫出教室约谈,冬天穿着破旧衣服打着寒颤穿过那条长长的过道领作业本。这些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古人说:“圣人无死地,智者无困厄”,读完以上材料你有何体会、联想或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D(3分)〖解析〗原文说的是“在科学主义视角下,相对于写实主义的客观性,浪漫主义又被赋予了注重情感的主观性的内涵。”可知D项的观点并不是作者的观点。2.C(3分)〖解析〗茅盾认为“把主观的描写过分抬高了,大家都尽着一个脑袋所能的去空想妄索”和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一致的,因此是从正面论证了五四时期浪漫主义被误读为主观主义。3.B(3分)〖解析〗材料一中作者认为“不应把这种作为某一民族、某一时期流派的差别加以普遍化,生硬地套到其它时代的其它民族的文艺上去。”故A项和原文观点相悖;C项强调诗歌的创作的主观色彩,是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D项强调文学创作中细节描写的真实性,均不是材料一主要论证内容,B选项强调作品中现实主义手法和浪漫主义手法的结合,能够支撑材料一的观点。故选B。4.①材料一采用分总式论证结构,首先提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作为流派与作为创作方法应区别开,其次论述二者作为流派的差别不应被普遍化,作为创作方法的确有差别,最后总结亮出观点:不宜过分渲染两种创作方法。②材料二总体采用总分式论证结构,开篇提出观点:中国在接受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概念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误读。中间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分别论证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发生的误读情况。5.①现实主义从客观现实世界出发,抓住其中本质特征,加以典型化;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最根本的思想倾向,那就是对现代性带来的社会灾难的揭露和批判。②浪漫主义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情感和幻想较占优势;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字去摹仿;思想倾向是对现代性(工具理性和工业文明)的反叛。6.D(3分)7.A(3分)8.①作者善于使用光、影、声、色、味多种手法,如“一枝两枝,老枝细枝,横着,虬着,描着影子,喷着细香;太阳淡淡金色地铺在地板上”如同描绘了一幅古雅秀丽的风景画;②作者善于运用空间布局,“蛛丝偏偏那么斜挂在梅花的枝梢上”体现了作者以建筑师的审美眼光从异常纤微细巧的角度去关照景物,给人展现了巧、宜、精、雅画面感。9.①“蛛丝”和“梅花”是全文线索,文中人物的思绪以“蛛丝”和“梅花”为中心展开,使全文结构更加紧凑;②作者运用意识流手法由眼前的“蛛丝”和“梅花”联想到友人的初恋,一首又一首引证咏梅的古诗,再联想起东方人惜花、惜花而解花,而在联想中又自如切换眼前之景,虚实相生笔法的运用,拓展了文章的疆域,建构了更广阔的艺术空间。10.C(3分)〖解析〗该句句意为“并人军队秘密地来进攻,米信打败了他们,杀死敌将裴正。并州平定后,于是移兵进攻范阳。部队回师后,因战功提升为保顺军节度使。”因此选C。11.C(3分)〖解析〗“擢”没有“兼任”的意思。12.B(3分)〖解析〗根据原文可知是米信让米全让他乘驿马到代州,伺机把亲属们迎接来。13.(1)后来米全住了一年,边境侦察兵很严格,竟然不能迎其亲属。(2)到天黑,米信手持大刀,率领跟从的骑兵大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