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会展业发展研究-_第1页
北京会展业发展研究-_第2页
北京会展业发展研究-_第3页
北京会展业发展研究-_第4页
北京会展业发展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会展业发展研究一、会展经济会议和展览:■以城市会议和展览设施为依托,以城市文化传统、产北结构、消费结构和城市辐射力为条件,通过专业化运作主体、市场化运作方式和专业化运作手段,以展览、会议等为载体,能够为社会和运作主体带来经济、社会效益的经济今营I::活动。遷会展经济______■国际社会对会展的理解■狭义:会议和展览(C&ECONVENTIONANDEXPOSITION)■宽泛:会议、展览、奖励旅游和活动(MICE,CORPORATEMEETINGS企业业务会议,INCENTIVETOUR奖励旅游,CONVENTIONS社团会议,EVENT活动)一、会展经济会展产业■通过举办各种类型会议、展览和提供各类服务,促进商品、物资、人员、资金、信息流动,从而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i接和间接的推动作用,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应的产业;涵盖会议和展览策划、营销、组织和服务在内的整个产业是会展行业进行市场化、化、规模化和国际化运作的结果,是国际社会经济、文化、信息交流日益扩大的产物。具有开放性、先进性广泛性的特征:..一、会展经济会展经济:>市场经济的产物>属于部门经济范畴>城市经济的组成部分会展经济__■会展经济效应■拉动效应(会展组织者及服务提供者收益,包括场馆、餐饮、旅游、商业、广告等)■扩散效应(商品流动效应、生产要素流动效应、经济技术示范效应、城市品牌效应)二、北京会展业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一直是全国最重要的会展城市之一。■改革开放前,北京的展览以成果展示和订货展销为主,同时,还举办一些国际展会,主要是来自民主国家的建设成果和科技成果展示,后来也接纳一些发达国家企业的科技、设备和产品展览。■改革开放后,特别进入新世纪以来,北京会展有了长足的发展。二、北乐会展业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3)■每年只有少数几个国际展会,主要是来自日本、西德、美国和香港壽国家和地区的家电、食品、工艺等领域的展会,不少展会以陈列会名义出现。如:美国牙科医疗器械陈列会、日本食品工业展览会、香港酒店和饮食设备技术交流陈列会。■1979年举办的日本三洋电器展览会对推动北京家电生产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北京家电生产厂家在展览会期间引进了三洋黑白电视生产线,率先在全国组装和生产电视机。二、北乐会展业发展历程■自发增长期(1984-1997)■主要标志:展会数量增加多国参加的国际展会增多中方企业和有关商协会自办展出现逐步培育起一批品牌展会二、北乐会展业发展历程1984年北京贸促会等自己创办了中国国际航空展,来自美国、英国、西德、法国、日本等14个国家和香港地区的200多家厂商参展,展出了飞机、飞机发动机等实物和大量模型、图片。展会期间还进行了100多场技术座谈会。国际航空展在北京会展业发展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北乐会展业发展历程■快速成长期(1998以后)■主要特点是会展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政府有关部门开始研究会展产业,策划和举办展会。■主要标志:中国北京科技产业博览会与1998年创办;北京国际会业展览业协会成立;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北京会展业发展研究专题启动。三、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及特点■近年来,北京会展业发展迅速,对首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依托北京特殊的区域优势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市场基础,北京成为全国最有彭^的三大办展成希之一,并成为国际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会表成希。■北京会展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根据有关调查和统计资料显示,“九五’’期间年增长率超过了20%;根据市统计局2002年、2003年行业统计和2005年经济普查的数椐,“十五”期间的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20%左右。2005年,北京市会展收入61.09亿元,比上年增加20.3%,占全市第三产业收入的0.3%。在会展活动收入中,会议必入33.63亿元,比上年增加20.2%;展览收入20.85亿元,比上旁增加19.7%,策划咨询、设计装修、展品运输、展具租赁等相关服务收入6.61亿元,比上年增加22.5%。A三、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基本特征育了结构相理的市场主基本特征各界的高度关注形成了一批品牌展会和活动林现了北京時产业结构变化、特征y拥有相对完的基础设施三、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及特点拥有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北京拥有众多的展馆、会议场所、体育场馆、演出场所和博物馆等,其+》目当一部分达到国际标承,这为北京会展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目前全市拥有大型展览场馆10座,室内展览面积17.66万平方米,会议室面积1.43万平方米。其中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会展场所有7个。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展览馆、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军事博物馆、中华世纪坛等已成为北素会展重要岛举办场所。面积最大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国展)拥有室内展区10万平方米、室外展区8万平方米.三、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在会议的基础设施方面,北京现拥有500座以上的常用会议场馆25个,总座数2.3万个;北京市共有星级饭店614家,客房数达到10.9万间,其中很多饭店的会议场所都达到了国际标准。奧运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更为北京会展场馆建设和提供带来新的契机:国家大剧院、奥林匹克运动比赛场所等超大型、现代化工程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必将为北京会展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而顺义天竺新国际展览中心的建设则将大大缓解北京展览场所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二、北乐会展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北京展览场馆基本愫况调查表单位:平方米场馆名称展览面积合计宣内展厅i外面积建成时间总计24303517962263413中国国际展見中心633006330001郎5年中3|国际贸易中心展厅95009500019894-全国农北展览馆4614924149220001959年北京展览馆310002200090001959年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咖0300030001990年中国军事博物馆9100810010001959年民族丈化宮秩览馆396036603001059年中国国家溥物馆160001600001959年中华世纪坛艺术馆4142622313191132000年海淀鑫泰展览馆16600760090002000年三、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及特点(一)形成了一批品牌展会和活动1、形成了一批代表行北发展方向、体现行企发展趋势,具<明确市场方向和固X客户群体的专业品牌展会。据统许,北眾品牌展会中得到UFI(国际展览联盟)认证的展览会肴18个,据全国之首。这些展览会主要集中在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印刷、石化、蚤品、通信设备、医药、安全生产等专业领域,为促进行业内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影响上看,有些展会位居亚洲首位,有的展会已位居世界前列。二、北乐会展业发展现状及特点UFI认证的北京国际展览会1.中国国际铸造锻压及工业炉展览会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中国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中国国际制冷展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展览暨技术交流会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国际食品博览会多国仪器仪表展览会中国金属暨冶金工业展览会23456789二、北乐会展业发展现状及特点10.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11.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12.中国国际石材产品及技术装备展览会13.中国国际机械装备展览会暨中国机床工具商品展示交易会14.国际旅游及酒店用品展览会15.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16.中国国际医药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17.国际医疗仪器设备展览会18.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暨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展览会三、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及特点2、形成了一批常年举办和综合性、国际性比较强的大型会展品牌活_。这类品牌活动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政府主导型的展会,实行政府支持和市场化岑作相结合的模式,带有鲜明国梓邕。真中比较肴影响另鈞;去动包括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辛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北香港经济合作研讨交流会、北京CBD国际商务帑等。二、北乐会展业发展现状及特点■中国北京科技产业博览会已经连续举办11届,具不完全统计,前十届科博会:■先后有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90个政府和科技经贸代表_组、数百家高技术跨国企业参加科博会,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地区政府和高新技术产业界、金融界多次齐聚科博会,展开大规模招商推介活动,参加科博会的国内外高新技术业内为主的各界人士325万又茨;■先后有16100多家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所推出其居国内外领先的髙技术产品,科博会先后举办96场涉及国内外投资合作、技术贸易、奥运商机、城市发展重点项目、政府采购、技术成果拍卖等多层次、宽领域的双边、多边项目对接洽谈活动,来自国内外的7万多家企业参加了对口洽谈。■据不完全统计,十届科博会签@的国内外合资合作、技术贸易、产品贸易等合同、协议、意向3706多总金额433.86亿美元。二、北乐会展业发展现状及特点■第十一届科博会于今年5月20-25日举办,以“科技奥运和科技创新”为主题,来自联合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美国、俄罗斯、加拿大、英国、德国、荷兰、奥地利、丹麦、日本、韩国、印度等26国家和地区的38个境外代表团,国内35个省、击、区和计划单列市代表团参加了本届科博会0■第十一届科博会共举办展览、论坛、洽谈活动78个场次。展览6万平米,参展企业2056家,观众18万人次;专题论坛6个,到会演讲者153位;f列经贸洽谈推介5个,17场次,推出项目1000多个,到备客商3000位。■据不完全统计,f十一届科博会签约项目153个,签约金额29.2亿美元;其华,兄弟省市签约项目106个,占签约项目的70%。二、北乐会展业发展现状及特点■据北京环亚市场研究社对第四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进行的抽样调查测算,国际周期间,展会各方面的直接收入合计为9089.9万元;展会期间接待普通观众约12万人,人均消费314元,接待专业观众约8万人,人均消费3578元,参展商1738家,平均花费7.7万元,普通观众、专业观众和参展商在旅游、交通、通讯、餐饮、购物等方面的综合支出合计45774.6万元,其拉动效应约为1:5。三、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及特点3、北京形成了一批有广泛影响力、覆盖全北京的节庆品牌活动,这些活动内容宽泛,针对性强,对于丰富群众生活、提升市民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其中比较知名的活动包括春节文化庙会活动、北京广场文化活动、北京国际电视周、北京图书节、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北京国际音乐节,以及各区县具有自己民俗和区位特色的节庆等。三、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及特点二、蕴育了结构相对合理的市场_主体_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展览主办单位主要是各类行业协会组织。全国共有约500个国家级行业组织,其中一大半在北京。曾经由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核准的具有主办国际展览资格的在京单位143家,占全国的近60%。目前,这些机构和单位依然是北京会展市场办展的最为重要的力量。三、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及特点据统计,北京现有会展服务业法人单位1669家,从事展览会议的组织、场馆经营、装修设计、中介咨询、代理等经营活动。^.41%料绝的^14.^随着会展市场的逐步放开,非公有性质的会展企业大量涌现,体现出会展服务北市场化程束较高。从细分行业看,会议和展览服务业中的私营企业比例最高,占M66.45%三、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及特点■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扩大,境外会展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加快,北京会展市场强大的发展潜力已经,同时必将吸引国际跨国企业的进入,大量国际化会展企业的介入将带来新的运作理念、国际化管理经验、全球会展资源和营销体系,将为北京会展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及特点三、体现了北京的产业结构变化特征■北京会展业对首都经济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全面反映出北京的产业基础、市场功能、贸易水牛、消费水平、旅游资源等特点。北京会展业依托首都经务,#别是北京服务业和相关产业,通过信息、技术、商品的交换,促进从区域到全球范围内生产要素按照市场原则重新配置,从而推动了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同时,会展活动为北眾重点产业的产品和服务搭建了一个广泛的肴形专血希场,成為这些产业发晨的推脅力。2005年,北京举办的经济贸易类展览会263个,占总数的53.46%,与上年基本持平;文教体卫类展览会呈现上升趋势,达到150个,占展览会总数的30.49%,比上年增加13.6%。三、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市政协专门成立了会展业发展委员会,组织人员赴上海等地调查研究,提出了发展北京会展产业的政策建议;■每年人大政协会议都有委员提出有关会展业发展方面的提案。三、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市政府十分重视会展业发展,在全国率先将会展纳入整体发展规划,2003年组织编制了《北京会展业发展规划(2004-2008)》,明确了北京会展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提出了发展的具体步骤和措施;在“十一五”规划中列入了会展业发展专项规划,制定了《北京旅游和会展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作为宏观调控全市会展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2006年4月,市委市政府又将会展业纳入“十一五”期间北京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之中,目前正在研究出台产业政策和发展实施方案。三、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北京还在全国率先研制了会展统计体系,开创了会展行业统计的先河,在2002和2003年开始对北京会展业进行统计,2005年结合经济普查,对北京会展行业进行了调查,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数据资料。学术教育界业十分关注会展行业的发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经贸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商学院等高等学府专门成立了会展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机构,为会展行业发展培养人才和进言献策。Ui、北京会展业发展的优势分析会展是经济经营活动f'以城市会议和展览设施为依托以城市文化传统、产业结构、1_消费结构和辐射能力为备件_,r通过专业化运作主体、市场化运作方A.和告业化运作羊段r、以展览,会议,节庆和相关活动为载体k_/为社会和运作主体带来经济、社会效益k._>U!、北京会展业发展的优势分析§消费需求优势>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北京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消费层次和消费档次不断提升,消費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人们对住房、汽车消费的渴求是北京住房、建材、装潢和汽卒及其零配掉唇笟火暴的根本原因,而人们对精神文化消费需永的提升则为各祥文化体育活动的举办提供了市场基础。>北京市场不仅仅局限于北畜地区,北畜对对全国的消费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北京的消舍偏好和消脊模式会通过各科信息传播渠道迅速影响全国,特别是对中西部地区有着重要消费示范作用,这种消费示范作用也成为众多会展活动在京举办的重要U!、北京会展业发展的优势分析§文化资源优势♦北京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北京智力高度密集,聚集了几乎所有行业和领域的精英,拥有全国最多的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会展业发展所需要的经济、管理与国际交往,活动策划、市场营销、会展组织、现场管理、装帧设计等复合型人才资源丰富。♦国内外的会展公司纷纷来京发展,进一步带动了会展人才的聚集,形成了会展业发展的市场服务体系。U!、北京会展业发展的优势分析§城市辐射优势•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北京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取得了长足发展,基础设施比较完备,成为全国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人流、信息流的集散地。•北京是中央政府及各大部委所在地,聚集了中国最主要、也是重要的一大批金融机构、研究院所、企业总部等,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会展业发展所需要的政策、信息、交往等方面的需求。•北京是中国信息化水平最高的城市,国际直拨电话可达2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四大计算机主干网的主控中心在北京,中国十大互联网网站有9家设在北京。U!、北京会展业发展的优势分析§奥运拉动优势北京成功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为北京会展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奥运会是一个辐射全球,影响深远的超级营销机会,境内外的资本、技术和产品都希望利用奧运一显身手,赢得市场,这就为举办各类展览展示、项目推介和洽谈交易提供了需求条件。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的推广和实施大大拓展了会展资源空间,各类庆典和赛事活动的安排大大丰富了北京会展的内容。j五、主要问题§1.展览场馆建设滯后,展馆供需矛盾突出§2.管理体制不顺,扶持政策不到位。§3.概念不清,情况不明。j五、主要问题§1.展览场馆建设滯后,展馆供需矛盾突出§1.1总量供应不足北京展览场馆建设供求之间缺口较大,主要展览场馆的档期安排较紧,主办展会必须提前1-2年预订,能否落实展览场馆成为能否举办展会的先决条件,一些知名展会由于难以落实展览场馆,或场馆档期安排不理想,不得不转移其他城市。五、主要问题§1.2结构不合理北京展览场馆单体规模太小,缺少设施现代化的综合性大型场馆。原来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的展馆只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一些大型、特大型国际展览难以安排,现有的展览由于场地的局限而难以发展。北京国际汽车展、国际服装纺织面料展、机床展、国际舞台音响灯光展、国际通讯展、国际工程机械展等亚洲或世界级的著名展会不得不分散举办,或搭建临时展棚,既不经济,又不便利,也影响北京整体形象。五、主要问题§1.3设施陈旧全市会展场馆设施普遍陈旧单一,缺乏现代化综合服务功能。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于1985年建成,申国国际贸易+心、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也都建成于上一世纪,功能单一,场地分散,设施和设备陈旧,性宿、餐饮、通讯、交遠等服务设兔不配套;周边环境较差,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不高,难以满足现代会展业发展需要。由于对场馆条件和服务质量的制约,在北京审批,到外地举办的会展日渐增多,北展南移造成北京会農资源的流失。五、主要问题§1.4新展览场馆建配套工程建设进展缓慢根据规划,北京计划在朝阳十八里店和顺义天竺建设新视野和新国际展览中心,分别由北京市和国家贸促会所属企业投资建设。由于多重原因的影响,十八里店新视野展览中心建设已经下马,天竺新国际展览中心虽然一期已建成投入使用,但周边环境和配套设施还不能适应会展活动开展需要。j五、主要问题§2.管理体制不顺,扶持政策不到位>多头审批与管理不到位同时并存>审批与管理缺乏成文法律依据,标准不一,运作很不规范;>缺乏有效权威机构统一规划、整合、协调北京会展资源,整体优势难以充分发挥。>由于体制不顺,会展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缺乏必要的权威性和一致性,更为重要的是没有一个具体的部门负责贯彻和实施,最终导致这些政策流于形式,难以落实。五、主要问题§3.概念不清,情况不明。*会展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或产业,其内涵和外延研究,国内国际学术理论界尚没有明确的定论。*具体工作安排就事论事,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出台政策缺乏必要的连续性和协调性。*由于统计体系的不完善、统计口径的不一致和会展活动管理的分散性,对于北京究竟拥有多少会展资源,每年究竟举办多少会展活动,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说法,领导决策缺乏准确的数据资料依椐;北京现有多少场所可以举办会展活动,奥运举办以后又有多少场所可以举办会展活动,很少有人说得清楚。六、加快北京会展业发展的政策建议1、成立或明确会展行业的主管部门长期以来,北京会展北管理较为分散,多头主管,分散牵头;看起来大家都管,实际上等于谁也不管,缺乏行业主管部门,没有责任单位。近年来,一些城市为了促进会展业的发展,相继成立了会展办公室或相应的专门机构。北京也应当尽快成立或明确会展行业归口管理的权威机构,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承负政府对会展业的管理和协调职责,加强宏观指导,提供公共服务.六、加快北京会展业发展的政策建议2、研究界定会展产业的基本概念和具体内容概念不清,情况不明,决策难免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麻木性。鉴于国际国内对会展业的研究还不太充分,各城市的做法也不尽相同,建议北京市尽快组织力量,成立专门的调查研究小组,摸清情况,研究会展行业的基本概念,明确北京会展产业的具体内容,研制相关产业政策。六、加快北京会展业发展的政策建议3、加强会展行业发展的法制建设组织多方面力量,尽快研究制订北京地方性会展行业法规或行政规章。通过立法,明确会展行业的具体内容,界定有关行为主体的职责范围,规范会展市场和经营行为,协调各方关系。保证北京会展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会展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j六、加快北京会展业发展的政策建议4、完善会展业统计体系北京率先研究制订了会展业的国民经济统计体系,并从2002年开始统计,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现有的会展统计还存在一些缺陷,不够专业,不够制度化,没有包涵文化会展的全部内容。应当组织或责成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会展行业统计体系,使之进一步规范化、经常化和制度化。六、加快北京会展业发展的政策建议5、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革会展审批制度,简化审批手续,改善多头审批、政出多门现象;改革会展审批制度,逐步向登记备案制度转变;改进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态度,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为会展举办单位提供优质服务;建立政府主管部门、工商、海关、商检、税务、金融、公安消防、交通运输、展品留购在内的一条龙服务体系,简化手续,提高效率,优化国际展会市场环境;逐步建立北京属地会展登记备案制度,提高对北京属地会展行业的服务水平,增强管理协调能力。六、加快北京会展业发展的政策建议6、加强与中央会展相关部门的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