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对比阅读教学设计对比阅读教材分析阅读《故都的秋》,要抓住“秋味”这个中心,慢慢读,调动各种感官来体会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等特点,看看作品是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巧妙地表现这些特点的。作者没有详细描绘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等北平著名景点,而是着重描写牵牛花、槐蕊、秋雨、秋枣一类平凡细小的事物,这是为什么?再想想,悲凉的“秋味”,为什么在郁达夫笔下具有特别的美?作者说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有什么道理?阅读《荷塘月色》,应该多朗读,边读边沉浸到月色清淡、荷香缕缕的意境中去,品味那种优雅、朦胧、幽静之美。重点学习作者如何写景,如何在景物描写中自然地融入感情,以及如何通过比喻和通感来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学习时要关注两篇写景文章的语言艺术,可以从用词、句式等方面来细细品味。如《故都的秋》开头多用短句,句中多停顿,起到了舒缓节奏和营造氛围的作用;《荷塘月色》善用叠词,语言朴素典雅、准确传神、贮满诗意。阅读时应多加体会。高考考点:1、选材要严,开掘要深。2、比喻和通感。3、散文的语言特点。散文的文体特征1.形散神聚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2.散文选材特点①真实性——真人真事,第一人称(重点)②典型性——选取多个典型事件片段;选取典型景或物。(重点)③详略得当(重点)④通俗性⑤引用诗词、故事、历史文献、文言材料等(重点,难点)⑥多角度选材——家庭、社会、学校、自然、职业、教育、科技、体育、美术......(重点,难点)⑦以小见大(重点)⑧正侧面结合(重点)⑨点面结合(难点)⑩突出主旨(重点)写景状物散文写景状物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写特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以达到抒情的目的。比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单元目标】本单元学习写景抒情散文,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其人文主题是“自然情怀”:感受自然之美,提升感悟力,激发对自然的珍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树立合理的自然观;探寻民族文化观念和审美心理。【本节课的素养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构思,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1、重点诵读四、五段,掌握通感这种修辞手法。2、面对困境,乐观旷达,不忘初心,执着坚守。【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作者如何写景,如何在景物描写中自然地融入感情,以及如何通过比喻和通感来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难点学习时要关注两篇写景文章的语言艺术,可以从用词、句式等方面来细细品味。【教学过程】一、预习篇:1、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在北大期间,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毕业后,在浙江、江苏多所中学任教,继续参加新文化运动,成为文学研究会的成员。在反饥饿、反内战的斗争中,他毅然拒绝美援面粉,表现出了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的尊严和气节。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主要作品:散文集《匆匆》《春》《欧游杂记》《你我》《背影》等,诗集《雪朝》(与人合著),诗文集《踪迹》,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2、朱自清散文的风格:①善于融情入景,如荷塘月色;②信手拈来古诗词,使诗词的意境与散文的意境融为一体,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③善用拟人手法,把“静”的景物写活,如《春》;④善用叠词,使语言具有韵律美,如《荷塘月色》;⑤大多篇幅短小,于平实中见匠心,如《背影》。3、夯实基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煤屑()踱步()弥望()点缀()霎时()酣眠()渺茫()斑驳()倩影()袅娜()敛裾()脉脉()梵婀玲()峭楞楞()妖童媛女()蓊蓊郁郁()4、把注释内容挪到课文中去。5、在1-10段中,画出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和句子。二、探究篇:(一)给散文“‘把脉’”---由点而线,从整体上把握文本。1、尝试着在括号中写一个动词第1段:()荷塘第2、3段:()荷塘第4、5、6段:()荷塘第7、8、9、10段:()荷塘2、我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学习任务一:整体把握,初赏美景。子任务1《故都的秋》描绘了几幅秋景图?分别给这几幅画面取一个名字。《荷塘月色》作者描绘了月下荷塘及周围环境几幅画面?分别给这几幅画面取一个名字。子任务2仿照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改写《天净沙·故都的秋》。选择《荷塘月色》中的“月下荷塘图”(第4段)或“荷塘月色图”(第5段),改写为诗歌的形式。课下完成。学习任务二:子任务1:品读关键段落,鉴赏我心中的美景。学校举行名家名作朗诵会,每个作品不超过5分钟,你抽到了《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你会选择哪个/哪些语段朗诵?思考你选择的理由,并在全班含有情感地朗诵后说出理由。学习任务二子任务2:梳理作者夜游荷塘的活动轨迹、心灵轨迹和在不同地点、面对不同景物时的情绪高低。要求同学们,以作者活动和心灵轨迹为坐标横轴,以作者情绪高低为纵轴,画出作者情绪变化的曲线。各组讨论一下,推选画得好的,通过投影仪展示。学习任务三:让隐匿的“我”浮出水面。(二)给散文“‘把脉’”---由表及里,通过品味语言和分析写作对象来体味作者的情思。品味语言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修辞、句式、用词特点、语体、人称、语言风格等。本节课重点分析修辞手法---通感。通感,又叫移觉,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互相转化。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例题1:你笑得很甜。思考:描写得对象是什么呢?是用什么来形容的?答案: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例题2:举一反三夜晚的彩灯亮,这边红、那边绿,这边明、那边暗,整个城市奏响了一曲欢腾的乐曲。答案:例题3:知识迁移第4段: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答案:第5段: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答案:思考总结:通感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答案:三、提升篇:美文《荷塘月色》诞生多年后,一首同名歌曲也在中华大地上流传开来。除了那优美醉人的旋律,情景相生、摇曳生姿的歌词也让我们涵泳其中,沉醉得难以自拔。请从下面歌词选段中找出与《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共有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美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答案:四、总结篇:课堂小结五、巩固篇课下,请同学们仿照《故都的秋》或《荷塘月色》第四、五自然段,写一段描绘景物的文字(100字左右),使用上通感这种修辞手法。六、积累篇素材清单1、北国的秋天,西风萧瑟,百花凋零,万木落叶。这种肃杀之景,最易引发人们的悲凉情绪,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壮士落魄、现实失意、希望渺茫、前途黯淡,使得悲秋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主题之一。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作品中都郁积着浓浓的悲秋情绪。郁达夫虽是现代文人,但国土的沦丧、现实的黑暗、个人理想的渺茫使他在抒发对故都之秋眷恋向往之情的同时,流露出忧郁,孤独,沉静的情怀。但是,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面对秋天,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抒发悲凉的情绪。面对同样黑暗的社会现实,毛泽东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景象,抒发的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革命豪情。因此,一个人的眼中有怎样的世界,取决于他的心态,正所谓"景由心生","一切景语皆情语"。适用话题:"景由心生""文人情怀""人生追求""心态"等。素材清单2、严谨治学的朱自清。1927年7月,朱自清发表了散文《荷塘月色》,其中有这样一句: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1930年的一天。朱自清收到一位名叫陈少白的读者的来信,信中指出,月下荷塘的描写失真,树上的蝉在夜里是从来不叫的。朱自清便显便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后来又两次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他才相信自己没有写错。朱自清于1948年在《关于"月夜蝉声"》一文中写道:“我们往往由常有的经验做概括的推论。例如由有些夜晚蝉子不叫,推论到所有的夜晚蝉子不叫。于是相信这种推论便是真理,其实只是成见,这种成见足以使我们无视新的不同的经验,或加以歪曲的解释。”适用角度:"严谨""求真务实"。《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对比阅读课后反思《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是散文代表著作,文本不算长,难度一般。根据课标要求和文本特点,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整体把握,初赏美景。子任务1《故都的秋》描绘了几幅秋景图?分别给这几幅画面取一个名字。《荷塘月色》作者描绘了月下荷塘及周围环境几幅画面?分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