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 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1页
九年级 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2页
九年级 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3页
九年级 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4页
九年级 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单元目标形成性检测题(第四课)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于2014年9月5日至6日在圣彼得堡举行,此次峰会的主题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岗位。会议通过的《圣彼得堡宣言》涵盖了世界经济发展现状、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投资融资、完善多边贸易体系、打击逃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金融监管、能源政策、促进全球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和反腐等议题。这说明()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②闭关自守会导致落后③经济全球化已成为趋势④任何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融入世界,吸收和借鉴一切东西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伦敦时间2010年8月2日中午,吉利控股集团在伦敦举行了收购沃尔沃的交割仪式,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福特首席财务官路易斯·布斯出席了交割仪式。至此,全球豪华车品牌正式落入中国自主品牌吉利控股集团旗下。这主要得益于()A.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B.科教兴国战略C.可持续发展战略D.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3.青岛海尔集团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积极研究开发自己的品牌,如今海尔集团的家电产品在保持国内销量稳步增长的同时也站稳了欧美市场。海尔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①要积极融入世界,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发展步伐②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③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形势④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民政部2010年6月10日发布的《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亿人,比上年增长了%,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上年上升了个百分点。这说明()A.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B.我国人口分布不平衡C.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D.我国老年人占全国人口的多数5.据国家电力部门消息,今后普通用户不但能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装置给自己家供电,还可以将用不完的电卖给国家电网。这种新举措()①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②有利于缓解资源压力③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④会改变国有经济地位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6.据国家防总2010年8月4日发布的消息,2010年全国共有28个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受灾人口亿人,因灾死亡1072人、失踪619人,倒塌房屋11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096亿元。这警示我们()①我国环境形势严峻②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突出地位③应当刻不容缓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④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下列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有()A.随手丢弃废旧电池B.出行少坐公交车,多开汽车、骑摩托车C.减少垃圾,进行垃圾分类回收D.周末朋友交流,露天烧烤8.数据显示,中国一年消耗的生活纸制品约为440万吨,相当于砍伐740多万棵大树。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位。人均森林面积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森林蓄积量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①我国资源总量大,种类多②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③我国资源短缺④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浪费、损失严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9.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向全球传达了这样一个理念:城市化发展不应该以牺牲自然、环境和人的权利为代价,城市与人的和谐完全可以与城市化发展同步。这启示我们()①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②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③要承担保护环境的义务④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0.对漫画《毫不手软》的认识错误的是()A.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B.保护环境就不能发展经济C.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D.符合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11.2010年5月31日国务院批转《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推行居民用电、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全面推行城市污水、垃圾及医疗废物等处理收费制度,实施税改革,研究开征环境税等措施。这些举措()①表明我国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②体现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③有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④增加了生产生活成本上升,不利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2.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经济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以科技创新、自主研发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却一枝独秀,傲立经济“寒冬”成为区域经济逆势增长的“定海神针”。这表明()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③科学技术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④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唯一因素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13.作为中国公共建筑节能科技的典范,世博中心创造性地解决了国内外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环保和减排的世界性难题,在绿色建筑专项技术研究、应用、创新和集成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标示着中国在大型公共建筑的“绿色低碳”建筑技术集成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表明()①我国的科技水平已走在世界的前列②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③我国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④我国已建成创新型国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4.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在厦门大学的“中国留美经济学会2010年中国经济年会”上指出:“经济只能保证我们的今天,科技只能保证我们的明天,只有教育才能保证我们的后天。”对此,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B.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C.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D.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优先发展教育,再发展科技和经济15.2010年7月29日正式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这一目标()①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②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③必须加强教育创新,提高教育创新能力④必须把发展教育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1.(14分)自1978年中国下决心打开国门,30多年来,中国已与172个国家建交,参与政府间国际组织也有130多个。在中国融入世界、与世界积极互动的过程中,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中国人均GDP不足100美元,当时邓小平提出了到20世纪末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不少人认为这是天方夜谭,中国根本不可能实现这个目标。25年之后,中国的人均GDP超过了1000美元。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出口居世界第一。中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平稳增长,现在又率先走出全球金融危机。⑴你从上述材料中获得哪些感悟?(6分)⑵有人认为,对外开放的政策使我国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必须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这种观点正确吗?请说明理由。(8分)2.(16分)材料一:据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统计,我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土地沙漠化面积约为153万平方公里,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水土流失造成江河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加重。材料二:2010年7月3日,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突发渗漏环保事故,导致当地棉花滩库区死鱼和鱼中毒约达378万斤,废水渗漏量达到9100立方米。⑴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4分)⑵上述材料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8分)⑶面对材料反映的问题,你能做些什么?(4分)3.(10分)俄罗斯大火持续肆虐、巴勒斯坦持续强降雨、中欧多国暴雨成灾、阿根廷寒流冰冻,最近,全球各地气候异常,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出现,地震、干旱、高温、洪水、泥石流等重大灾害频繁发生,让人不免联想《2010》中呈现的世界未日的恐怖场景:地壳活动频繁,火山爆发,地壳开裂,整个世界一片黑暗……联合国国际减灾署宾娜·德赛认为,这些灾害多数都不仅仅是由于自然的变化,而是由于人为对生态系统和环境的破坏、滥用和错用土地。虽然是自然灾害,但是这背后有着人类行为的影子,是人类在作茧自缚。⑴频繁出现的自然灾害给我们哪些警示?(4分)⑵要使《2010》中呈现的世界未日永远不会来临,我们应作出怎样的选择?(6分)4.(15分)温家宝总理在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发表讲话时说,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最终战胜危机、实现经济复苏要靠科技的力量。他强调,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⑴你对上述材料是如何理解的?(8分)⑵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青少年应怎么做?(7分)九年级第三单元目标检测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⑴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③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⑵不正确。①实行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对外开放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与世界各国相互取长补短。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②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我们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2.⑴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一些地区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⑵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应该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坚持节约资源的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共同建设美丽中国。⑶①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养成低碳的生活习惯。如参加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选购环保铅笔;少吃口香糖;不乱扔垃圾;不用塑料购物袋;回收旧电池;及时拔掉家电插头;选择公交、地铁和自行车代步等。②宣传环保知识,发现环境问题要积极向环保部门建言献策,积极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3.⑴①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②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我们应当刻不容缓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⑵①我们必须尊重自然,善待大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②我们要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③我们应当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同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