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错例分析_第1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错例分析_第2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错例分析_第3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错例分析_第4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错例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错例分析】1、练习一第7题〔P10〕:问题:十万零五写成10005,一千零五十万零三十写成1050030。原因:个级上的零漏写。建议:=1\*GB3①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这是正确读数、写数的依据。=2\*GB3②强调一级一级地写,每个数位上都要用数字占位。2、练习一第9题〔P11〕:问题:八千万和四十写成8000000040。原因:写完了八千万再接着写四十,对多位数的组成理解不够。建议:=1\*GB3①根据数的组成写数,要先确定数的最高位,从高位到低位依次往下写,哪个数位上没有单位,一定要用0占位。=2\*GB3②熟记数位顺序表是本单元读数、写数的关键。3、练习一第16﹡题〔P12〕:问题: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按要求正确地写出来。原因:是读、写数的综合练习,难度较大。建议:=1\*GB3①降低难度,分解练习。如先想“只读一个零〞的有几种写法,集思广益,共同完成;再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相互检验。=2\*GB3②可以分组游戏的形式呈现,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4、练习二第2题〔P16〕:问题:错误=1\*GB3①500500>55000>50500>40005错误=2\*GB3②40005<50500<500500<55000原因:错误=1\*GB3①是没看清题目要求,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了;错误=2\*GB3②是后两个数序不对,无视了位数的多少,直接从高位开始比。建议:强调审题,比拟几个多位数的大小时,可把几个数竖起来末位对齐再比拟。5、练习二第4题〔P17〕:问题:认为“700多人〞和“8800多米〞是准确数。原因:因为700和8800是准确数。建议:此题就是要区分近似数和准确数,要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近似数的含义。6、练习二第7题〔P18〕:问题:学生有疑问:上亿的数怎样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原因:例题和练习都未出现过。建议:告诉学生,改写方法相同,万位以上的数字全部照写。7、练习三第4题〔P28〕:问题:不能“又快又准〞地读数。原因:不分级,数位较多,数中间的零不知读还是不读。建议:首先要求学生分级,再一级一级地读。这样就能看清零所在的位置〔是在每级末尾还是在其他位置上〕,突破这一难点。8、练习三第6题〔P29〕:问题:五亿零六百二十万写成50600200000原因:万级上的数写错了。建议:指导学生进行检验:最高位是亿位,这个数是一个九位数,写出来的数位数不对,说明有误。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检验方法。9、练习三第8题〔P29〕:问题:第〔1〕题写成30030030,第〔2〕题写成107107107原因:只从读法上考虑,没有顾及数位,多位数的写法掌握不熟练。建议:一定要按数位顺序依次写出每一级每一位上的数,不要漏写。10、练习三第10题〔P30〕:问题:≈和=不分。原因:对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区分还是有些混乱,需要自己判断选择正确的符号。建议:要帮助学生弄清:数的改写分两种,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得到的是准确数,用=表示;非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得到的是近似数,用≈表示。11、练习三第13题〔P30〕:问题:有学生发现不了规律。原因:没有仔细观察,积极思考,依赖于计算器。建议:=1\*GB3①使用计算器时按步骤进行,以免出现操作上的失误。=2\*GB3②要给时间学生观察、思考,发现规律。这也是这局部教学的一个重点。【精彩回放】P33“一亿有多大〞:新课标非常强调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教材中也在相关的单元编入了大量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的素材。例如,在认识20以内的数、100以内的数时,教材就注意通过估一估、数一数等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对十、百等数量大小的感觉。当然,数感的培养不是一两堂课就能到达目标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时时处处进行这方面的渗透,不断积累这方面的经验。第33页的“1亿有多大〞,都是借助一些具体活动,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感受1亿的相对大小。=1\*GB3①猜测一亿有多大?可结合不同的量进行猜测。如:一亿本书摞起来有多高?一亿粒米能装满一间屋子吗?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可以连多远?……=2\*GB3②选择便于操作的活动进行实验。研究测量“一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有的学生认为可先测量100张纸的高度,也有的认为可先量1000张纸的高度,告诉学生测量的基数越大,误差越小。③根据实验结果,推算出一亿张纸的高度。100张纸高一厘米,100000000÷100=1000000〔厘米〕,即1亿张纸高1000000厘米,换算成米是10000米,得出一亿张纸约高1万米。比珠穆朗玛峰还高。进而想象一亿有多大。④选择多样素材,丰富感受一亿。如:一亿滴水可装满多大的池子,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可绕地球赤道3圈半,每秒钟画一个点,不停地画一亿个点,要画3年2个多月……⑤查阅资料,解决问题:1亿粒米约重〔〕克,合〔〕千克,够1个人吃〔〕年。1个垃圾袋铺开大约是〔〕平方米,相当于〔〕个学校的面积。制造1亿双筷子要砍伐〔〕棵树。第二单元角的度量【错例分析】1、练习四第3题〔P39〕:问题:量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度时度数不对。原因:=1\*GB3①量角器的使用不熟练。=2\*GB3②不知读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建议:可以先判断所成的角是什么角〔关键是锐角或钝角〕,再来读出量角器上的度数。2、练习四第6题〔P40〕:问题:105°的角拼起来有困难。原因:有些难度。学生知道用哪两个角去拼,但不知怎么拼。建议:先应熟记三角板上的几个角度,拼的时候要将两个角的顶点对齐,一条边重合。3、练习五第2题〔P43〕:问题:根本上都是用量角器画出的角。原因:觉得学了用量角器画角,何必还要想别的方法,嫌麻烦。建议:=1\*GB3①阅读题目要求:选择适宜的方法画角。突出“适宜〞的含义。=2\*GB3②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思考。4、练习五第6题〔P44〕:问题:15°、165°的角错误较突出。原因:15°的角不能拼成,学生思路没翻开;165°的角需要三个角组合而成。建议:引导学生根据三角板上的角的度数,从不同角度思考。5、练习五第7题〔P44〕:问题:说明的理由不充分。原因:有的学生是猜出来的,没有看出∠1和∠2之间的关系。建议:=1\*GB3①引导学生观察出两个角分别与另一个未知角能组成直角和平角。=2\*GB3②培养学生有理有据思考问题的能力。【精彩回放】认识量角器教学片断:①介绍量角器。师:看到这个量角器,你有什么问题吗?生1:两圈数字到底看哪圈数字?生2:角是尖尖的直直的,量角器怎么是圆圆的?师:还有其它问题吗?〔学生思考〕虽然没有人答复,但大家都在思考生3:外面一圈是什么用的?②观察量角器的构造,认识上面的刻度和数据。师:我们来讨论第二个同学的问题,量用器是用来量角的,能在量角器上找到角吗?生:不是,因为量角器上虽然有一条边是直的,但另外一条边是半圆形的。师:角是两条射线……生2:这里是一个直角〔指向量角器的90度〕师:同意吗?那么这个角的顶点在哪儿?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生:中心。师:对,这个点我们就叫量角器的中心,这一条边上的刻度是0,我们就叫他0刻度线。另外一条呢〔有学生说90度刻度线〕③用量角器画90°的角,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师:90度还有个简单的写法——90°。来写一写吧。师:在纸量角器上画出一个90度的角。想一想,顶点的哪里?画长画短有关系吗?生:我把两条边延长,这还是一个90度的角,我认为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④探究正确的画角的方法,进一步认识量角器。师:在第二个纸量角器上画一个60度的角。尽可能与同学画得不一样。〔展示两个作品——开口方向不同的角〕师:都是60度的角,有什么不一样?生1:位置不一样生2:边画的地方不同。生3:边长不同。生4:两条边所夹的角的方向不同。师:对,也就是开口方向不同。我们还发现这里是外圈60度,而另一个是内圈60度。现在你们知道内圈和外圈有什么用了吗?生:开口向左要读外圈刻度,开口向右就读内圈刻度。师:说得很好,其实我们也可以不用去记左边右边,这里有一条0刻度线。我们知道0就是……对,就是表示开始,我们只要记住从0这里开始就可以了。⑤画1度的角。师:在第三个纸量角器上画上一度的角。〔放手让学生自己画〕师:你们有什么发现?生1:我发现1度的角太小了。生2:我画了以后,发现两条边之间几乎没有缝隙,我又把边延长了才看到角度。生3:不管这个角再小,它也是1度。师:说的真好。量角器上把半圆分成了多少等份?每一等份也就是几度?⑥稳固角的画法。师:在第四个纸量角器上画一个157度的角。展示作品。作品1:正确〔简评〕作品2:〔画了一个23度的角〕生1:这个角要比90°大,不可能这么小。生2:应该从0度刻度线开始画,而他从180度开始画了。⑦归纳小结。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错例分析】1、练习六第3题〔P47〕:问题:解法不全。原因:没有有序思考。建议:=1\*GB3①引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学生有能力列出所有解法。=2\*GB3②还可充分利用此题资源,提问:买三种右图所示食品,钱够吗?……2、练习六第6题〔P48〕:问题:只会用一种方法思考:24×4=96,96<100。钱够用。原因:没有选择适宜的估算方法。建议:=1\*GB3①引导学生体会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适宜的估算方法。如:因为25×4=100,24<25,所以带100元够用。=2\*GB3②学会有理有据的表达思路,培养推理能力。3、练习六第7题〔P48〕: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较繁琐。列式为:16×3=48,48÷4=12,16-12=4。原因:不能跳出常规思路,对题中信息理解不深刻。建议:引导学生理解“买3棵送1棵〞相当于买4棵少收一棵的钱〔16元〕,那么平均每棵廉价4元钱。4、练习七第2题〔P50〕:问题:114×59=6726〔分〕第二步为5×24=120〔分〕或5×60=300〔分〕原因:没有正确把5天换算成以分为单位的数。建议:提醒学生5天换算成分应是5×24×60。5、练习七第3题〔P50〕:问题:54×145的竖式计算有障碍。原因:没有用第二个因数百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建议:=1\*GB3①让学生自主尝试,知道第二个因数是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不过要多乘一次。=2\*GB3②在比照的根底上反思: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更简便。6、练习七第11题〔P52〕:问题:计算结果算错。正确率不高。原因:计算还不过关,没有找到较快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可以先让学生估一估,尤其是后两种机的单价接近200元,200×15=3000元,那么单价是200元以下的机都可以,因此,有三种购置方案,再来解决剩下的问题。7、练习八第2题〔P55〕:问题:180×50=900,208×30=840。原因:因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计算错误。建议:要稳固竖式的简便写法和防止运算中的错误。8、练习八第5题〔P56〕:问题:每小时110千米,写成110千米;有的写成110千米﹨小时。原因:速度的表示方法不对。建议:明确速度的标准写法,帮助学生加深对“单位时间〞“速度〞的理解。9、练习八第8题〔P56〕:问题:用40×〔3+2〕求出县城到王庄的路程。原因:把去时3小时和返回用2小时的和作为求距离所需的时间。建议:理解时间、速度、路程这些量的具体含义,仔细体会去时速度、返回时的速度、去时所用时间、回时所用时间等这些数学术语。10、练习九第3题〔P59〕:问题:并不是很容易找出规律。原因:学生一般对10倍、100倍…或较小数容易看出,这题数据较大,而且需要笔算完成。建议:=1\*GB3①仔细观察,哪个因数没变,另一个因数怎样变化的。=2\*GB3②找出规律后,再根据规律填空。〔用扩大的倍数去乘272,求出各算式的积。〕11、练习十第2题〔P61〕:问题:有几种列法:62×250=15500,252×60=15120,60×250=15000。原因:只将其中一个数据估成整十、整百数,并不便于计算。建议:强调估算的前提是便于口算,相对来说估成60×250更便于计算。12、练习十第5题〔P62〕:问题:估计的字数与准确数相差太大。原因:不讲方法地随便估。建议:=1\*GB3①先让学生独立操作,自行寻找估计的方法。〔一定要独立思考怎么估的〕=2\*GB3②小组交流,总结方便可行的估算方法。如先数出每行字数,再数一共有几行,用乘法计算出总字数。③将估计的字数与实际字数对照,看是否接近准确结果。13、练习十第7题〔P〕:问题:有的学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原因:口算不够熟练,速度较慢。建议:本单元是计算的教学,每次课或其余时间应加强这样的口算练习,提高学生四那么运算的能力。根本的运算技能一定要求学生具备。【精彩回放】1、练习七第12、13题〔P52〕:速算过程可用下面的算式表示:13×11=11+33=14312×33=12×3×11=33×11=33+66=39615×66=15×6×11=90×11=990〔这题和14×55都可口算完成〕121×11=11+22+11=1331158×11=11+55+88=16138=1738167×11=11+66+77=17137=18372、练习十二12﹡题〔P63〕:学生想出了多种填法:203203203203×16×26×36×4612181218121812182034066098123248527873089338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与梯形【错例分析】1、练习十一第3题〔P68〕:问题:能想出多种方法的学生不多。原因:思维只固定在折出水平或垂直的线上。建议:加强实际操作,鼓励多种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2、练习十一第6题〔P69〕:问题:不能正确用垂线表示最近的路。原因:没有把垂线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画垂线的方法还不熟练。建议:=1\*GB3①引导学生联系“从直线外一点到一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线最短。〞画出最近的一条路。=2\*GB3②指导画法,并用三角板的直角检验所画的线段与公路是否垂直。3、练习十一第8﹡题〔P69〕:问题:学生提出:可以不需要直尺。原因:只用一个量角器也可画出。建议:我认为学生的想法有道理:量角器也有一条直边,可以画出一条边。当然,此题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用量角器作垂线的方法。4、练习十二第1题〔P73〕:问题:第4个图形。原因:究竟是不是梯形,我测量后发现上下两边几乎平行,学生有争议。建议:=1\*GB3①教材上出现的题目还是要严谨一些,便于学生操作测量。=2\*GB3②第3个梯形有的学生能把高作在图形外,值得鼓励。5、练习十二第3题〔P73〕:问题:只想到一种剪法。原因:没有积极从多种角度思考解决问题。建议:鼓励学生依据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从多种角度思考;加强操作,学生之间探讨交流自己的剪法和理由,使思维更加灵活开放。6、练习十二第8题〔P75〕:问题:图⑥多画了两条对称轴;图⑧认为是菱形。原因:图⑥没仔细测量,凭直觉看成正方形;图⑧两条对边8.5毫米,另两条8毫米,太接近,使学生判断有误。建议:强调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中“……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而不是两边一样。单元建议:教学时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精彩回放】垂直与平行教学片断:[片断一]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同学们,这是什么?生:直线。师:谁能说说直线有什么特征?生1:直线是直的,而且没有端点。生2:直线还能向两端无限延长。师:老师这里有一张白纸,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张纸上现在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了一条直线,现在你脑中的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把你想象到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画在白纸上。……[片断二]在展示完学生绘制的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作品〔见下〕后,学生分小组对它们进行了分类。经过交流,学生们都认为这几种作品可分成“相交〞和“不相交〞两类。但在2号和8号图形的归属上出现了分歧。师:同学们出现了这么多的分法,比比看,你们刚刚的分法有什么共同点?生:都是以相交和不相交为标准。师:但是在哪几号图形的分类上出现了分歧?生:2号和8号。师:老师也不知道他们各该归到哪一类好,这样吧,同学们现在可以各抒己见,咱们来展开一场辩论怎么样?〔教师将同学们分成甲方和乙方,甲方赞同将它们分在不相交这一类,乙方赞同将它们分在相交这一类〕师:辩论开始,咱们看看,最终谁能说服谁!

生〔甲方〕:我们认为2和8号没有相交,因为它们就是看上去斜了,实际上和6号一样,都没有相交,所以应该分在不相交这一类。

生〔乙方〕:我们认为他们能够相交,你们看2号图,这两条直线是斜斜的,不信你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两条直线只差一点就会相交了〔用两只手做两条直线从不相交直至相交的样子〕。生〔甲方〕:你也说只差一点就会相交了,那就是说还是没有相交阿。生〔乙方〕:那你们说,我们看到的是两条直线还是线段?生〔甲方〕:当然是直线。生〔乙方〕:那直线是能向两端无限延长的,你们想象看看,只要把2号的两条直线再延长些,它们肯定能相交了。〔听了该生的阐述,不少起初认为不相交的同学开始沉默,脸上出现假设有所思的表情,陷入了想象。〕

师:XX同学,你真是太了不起了。看,听了你的解释,这么多的同学都在进行想象思考呢?真的感谢你提醒了大家。师:来,让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闭上眼睛,〔指着2号图形〕这两条直线延长点,再延长点,无限延长,相交了吗?

生:相交了。

师:睁开眼睛,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课件演示两条直线延长后相交的情况,学生认真观看,为刚刚自己的想象被证实而快乐。〕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错例分析】1、练习十三第1题〔P80〕:问题:有的学生横着算。原因:没有仔细观察上下两题的联系。建议:在完成口算题的根底上,观察每组两题的关系,掌握“做除法想乘法〞的口算方法。2、练习十三第4题〔P80〕:问题:240÷77≈4。原因:个别现象,把77看成70算错。建议:把握估算的原那么:看成与原数接近的整十整百数,便于口算。3、练习十四第2题〔P83〕:问题:认为第3个式子是正确的。原因:180÷20=9,但没发现竖式中商的位置错误。还有学生将个位添上0。建议:通过类似判断纠错题,是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根本方法。还可提供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例,进行评价说明,到达熟练稳固的目的。4、练习十四第5﹡题〔P83〕:问题:答案为8节车厢的较多。原因:500÷60=8〔节〕……20〔吨〕,没有考虑到剩下的20吨还需一节车厢。建议:理解“限60吨〞,求出商后如有剩下的必须还要用商加1,得出正确结果。5、练习十五第1题〔P86〕:问题:不能很快填出。有的填的不是最大数。原因:第一次出现。审题不细致——“〔〕里最大能填几?〞建议:这种试商练习非常重要,教给学生方法,多加练习。6、练习十五第5题〔P87〕:问题:401÷79=5……1原因:把79看成80,商5,5乘80得400,401-400=1。建议:提醒学生注意:=1\*GB3①试得的商要与原数相乘。=2\*GB3②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③余数要比除数小,是检验商是否正确的有效方法。7、练习十五第12题〔P88〕:问题:185÷49=3〔件〕…38〔元〕原因:阅读信息时忽略了“49元/两件〞。建议:此题较开放,可以选择多种方案。可采取独立解答,再相互交流思路。总之,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8、练习十六第5题〔P91〕:问题:极少数学生不能很快判断商是几位数。原因:能力稍差,欠缺数感。建议:先判断,再讨论“怎样能很快判断出商是几位数?〞,关键是确定首商的位置。9、练习十六第8题〔P91〕:问题:用700÷16却除不尽。原因:看到求每袋的价钱,就直接用总价除以数量。建议:分析数量关系,明确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的关系。10、练习十六第11题〔P92〕:问题:□25÷38,□里只填了1和2,漏了3。原因:只想到被除数的首位数应小于除数十位上的3。建议:这是确定商是几位数的逆向思维,要进一步稳固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11、练习十七第1、2题〔P94〕:问题:计算偶有失误。原因:计算不细心。建议:=1\*GB3①首先还是要先弄清表的结构,什么,求什么,完整地表述成一个实际问题。=2\*GB3②进一步熟悉有关术语,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式。12、练习十七第5题〔P95〕:问题:3200÷400=800原因:没有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而且在除得的数末尾添了两个0。建议:引导学生运用商不变的规律完成口算,交流口算过程,掌握新的口算方法。13、练习十八第4题〔P98〕:问题:表述得不是很清楚。原因:从具体的式子转化成文字的表达,不能完整地说出。建议:教学中适当补充类似题,用于稳固商不变的规律。14、练习十八第6题〔P98〕:问题:75÷3×5=125〔元〕原因:无视题中“再买5只〞理解成“买5只〞需多少钱。建议:提醒学生一定要注意类似于这样的文字,以免影响到列式。【精彩回放】〔P93例5〕商的变化规律教学片断:师:观察表中每一栏的数,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引导学生说,被除数扩大了,除数也扩大了,我们用一句话概括起来可以怎样说?生: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了。师:它们是怎样扩大的?师:请你们再仔细观察,表中什么数有变化什么数没有变化。想好了把你的想法和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学生讨论〕师:请同学仔细观察第2栏同第1栏比拟你又发现了什么?生:被除数乘了10,除数也乘了10,我们说他们同时乘了10〔板书:同时〕,商不变。师:第3栏同第1栏比拟呢?第4栏同第1栏比拟……第5栏同第1栏比拟……生1:被除数乘了20,除数也乘了20,商不变。生2:第4栏同第1栏比拟,被除数乘了40,除数也乘了40,商不变。生3:第5栏同第1栏比拟,被除数乘了400,除数也乘了400,商不变。学生任意选两组比照说后总结:师:通过刚刚我们的观察比拟你发现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生:被除数、除数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老师板书〕师:被除数、除数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这个数是“0”可以吗?被除数乘0得0;除数乘0得0,那么0能不能除以0?生:不能,因为0不能做除数!师:所以我们说:“被除数、除数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师:刚刚我们从左向右观察,现在我们从右向左观察,比方第4栏同第5栏比拟被除数、除数是怎样变化的?生:被除数、除数同时除以10,商不变。师:还能举例子说一说吗?师:你还发现了什么?生:第2栏同第3栏比拟,被除数、除数同时除以2,商还是7,商不变!生:第1栏同第4栏比拟,被除数、除数同时除以20,商不变!……师:能用一句话概括吗?生1:被除数、除数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生2:不是,应该是被除数、除数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师:为什么?生:因为0不能做除数。师:非常好。师总结:被除数、除数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被除数、除数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也不变!师:谁来用一句话概括商不变的规律?生:被除数、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第六单元统计【错例分析】1、练习十九第1题〔P102〕:问题:有的学生画的直条没有对准下面标出的工程。问题提的比拟单一。原因:没有注意每两个直条之间的间距。建议:标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画法,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有所发现。2、练习十九第2题〔P103〕:问题:第〔2〕问学生想法有所不同。原因:有的认为少进甲种饮料,多进乙种饮料;有的认为不进甲种饮料,全部进乙种饮料。因为甲的销量在下降,乙的上升较快。建议:引导学生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后,联系生活合理决策。3、练习二十第2题〔P107〕:问题:描述信息不全面。原因:因为呈现的是条形统计图,学生关注于城镇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的比拟。建议:统计教学应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数据,用开展的眼光看问题。4、练习二十第5题〔P109〕:问题:提问题和说信息有些混乱。原因:不知怎么区分“提出数学问题〞和“得到哪些信息〞。建议:本人认为,提出数学问题——应该是便于列出算式解决的问题;得到哪些信息——开放性地提出问题,用开展的眼光分析〔如建议、预测等〕。【精彩回放】1、〔P105例2〕: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统计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发现更多的信息,并体会到统计对于事物开展趋势的判断作用。很多学生都能发现两个停车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停放的轿车数量最多。这时,师:通过这个信息,你们能想象其他停车场的状况吗?〔全班交流〕生1:我们觉得很有可能其他停车场也是停的轿车最多。生2:我们同意他们的说法,因为公交车必须只能在公交站点的停车场才能停放,而大卡车是不能随意停放的,一般我们看到的商场、单位、公园、娱乐场所停放的大多是小轿车。生3:我想马路上还是轿车多。生2:我们由这个统计图,推想到在各种车的种类中,轿车的数量是最多的。师:看来同学们平时注意了观察,而且能结合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分析、思考,你们的答复都很合理,这说明有时我们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信息,可以反映总体的情况。2、P120下的思考题:河内塔问题渗透的是一种化归思想。最简单的河内塔问题是把两颗珠子按教材上的规那么进行转移,方法如下:第一步:把1号杆上的小珠子移到2号杆;第二步:把1号杆上的大珠子移到3号杆;第三步:把2号杆上的小珠子移到3号杆。在上面的过程中,如果把1号杆当作“起始站〞,2号杆当作“中间站〞,3号杆当作“目标站〞的话,就是先把小珠子从“起始站〞移到“中间站〞,把大珠子从“起始站〞移到“目标站〞,再把小珠子从“中间站〞移到“目标站〞。当珠子的数量变成3个时,可以把上面的2颗珠子看成“连体珠〞,所以第一个目标就是要把它整体移到2号杆,但因为每次只能移1个珠子,所以先要把3号杆作为“中间站〞……整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把最上面的珠子移到3号杆;第二步:把中间的珠子移到2号杆;第三步:把最上面的珠子从3号杆移到2号杆;〔此时上面两颗珠子相当于整体移到2号杆〕第四步:把最下面的珠子移到3号杆;第五步:把最上面的珠子从2号杆移到1号杆;第六步:把中间的珠子从2号杆移到3号杆;第七步:把最上面的珠子从1号杆移到3号杆。随着珠子数量的增加,这个过程会变得比拟复杂,但从原理上讲,都可以转化成两颗珠子的情况。我们可以把最大那颗珠子上的其他珠子看成一串“连体小珠子〞,这串“连体小珠子〞又可以看成是由一个新的大珠子和上面的“连体小珠子〞组成,一直这样下去,最后就可以化归为两颗珠子的移动。在这个过程中,1、2、3号杆作为“起始站〞,“中间站〞和“目标站〞的状态是动态变化的。第七单元数学广角【错例分析】1、P112例1:问题:多数学生没有发现规律。原因:不能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优化思想。建议:=1\*GB3①先让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2\*GB3②分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不同方案。③比拟各种方法,列表记录结果。观察饼的张数和所需时间,讨论并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寻找最优方案。【精彩回放】《数学广角》片断回放:[片断一]:师:〔分小组合作,教师参与小组活动〕生:我们小组先洗水壶,再接水,然后烧水,再找茶叶,洗茶杯,最后沏茶,一共需要14分钟。师:很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