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课文文言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观摩课课堂实录与评析_第1页
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课文文言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观摩课课堂实录与评析_第2页
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课文文言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观摩课课堂实录与评析_第3页
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课文文言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观摩课课堂实录与评析_第4页
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课文文言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观摩课课堂实录与评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课文文言文_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观摩课课堂实录与评析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课堂实录与评析

日期:2023年12月18日

执教:诏安县实验小学徐晓华

评析:诏安县实验小学刘建华

地点:诏安西潭中心小学六年一班

时间:2023年11月24日上午第一节

课前准备: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

一、伴着乐曲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现在听到的这首优美的曲子就是古琴曲《高山流水》。它是我国十大古典名曲之一。这首动听的曲子来源于一个千古流传的故事,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伯牙绝弦》(板书课题)

师:朗读课后资料袋的内容后请同学们把“知音”和“高山流水”的解释画出来。

生:听朗读,作记号

二、初读课文(继续播放乐曲)

师:请同学们自由的把课文读一遍。

生:(读)

老师范读

(大屏幕显示画有停顿记号的课件):刚才老师就是按屏幕上的停顿提示来读的,请大家在课本上作同样的记号,然后根据停顿提示再读一读。画斜线的地方停顿要比逗号的停顿略短一些,要努力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学生根据提示自由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愿来读一遍给大家听

生:指名两位学生分别读一遍课文

师:请全班同学根据提示把课文齐读一遍

生:齐读(读完乐曲停止)

师: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就是要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右手指黑板上课题):接下来就要理解课文的内容,“伯牙绝弦”的“绝”什么意思?

生:断绝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课后的解释

师:根据解释理解词语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一种方法

师:“绝”是“断绝”的意思,“绝弦”呢?

生:断绝琴弦

师:断绝琴弦就是把琴弦弄断。伯牙为何绝弦,咱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这篇课文只有五句,请同学们先来学习第一句,全班齐读这一句。

生:读“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师: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

师:“鼓”的意思是——

生:弹

师:“善”的意思是——

生:善于

师:“善鼓琴”与“善听”这两个“善”字,都是“擅长,善于”的意思。理解了重点字“善”和“鼓”的意思,我们就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请大家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生:齐读

师:“善”字在文中哪里还有?

生:“善哉”

师:这两个“善哉”的“善”字该怎么理解?

生:好

师:“哉”呢?

生:语气词,相当于“啊”

师:“善”是好,妙的意思,“善哉“就是——

生:好啊!妙啊!

师:汉字常常一字多义。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四次,共有两种含义。前两个“善”字是“擅长,善于”的意思,后两个“善”字的意思是“好,妙”的意思,文中什么地方具体体现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用直线画出来

生:生画完后举手,指名回答:“伯牙善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学生答后,课件演示答案)

师:“志在高山”什么意思?

生:心里想着高山

师:“志”的意思是——

生:心里想着

师:“志在流水”的意思是—

生:心里想着流水。

师:伯牙心里想着高山,想着流水用什么表达出来?

生:弹琴,用琴声。

师:伯牙心里想着高山,想着流水就能用琴声表达出来,这说明伯牙的确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又从哪里可以看出?

生: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师:峨峨的意思是——

生:高

师:洋洋的意思是——

生:广大

师:若的意思是——

生:好像

师:兮的意思是——

生:语气词,相当于“啊”。

师:在文言文中常用哉、兮作语气词,相当于“啊”。钟子期短短的一句话用了两个语气词,我们可以看出这是子期对伯牙弹琴发出的由衷的赞叹。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两句的意思说一说。

生: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称赞说:“太好了,像高大巍峨的泰山!”伯牙心里想到了流水,钟子期说:“太妙了!像广大的江河。”

师:他讲的对吗?(许多学生点头)。掌声鼓励(学生鼓掌)

师:伯牙是楚国的一位著名的宫廷乐师,钟子期是一名山野樵夫,是什么使他们相识相知?

生:琴

师:板书伯牙,子期,琴

师:伯牙善鼓琴,无论心里想着什么都能用琴声表达出来。谁来说说“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句话的意思?

生: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知道。

师:念的意思是——

生:心里想着

师:前面我们学过的哪个字也是心里想着的意思?

生:志

师:志和念都是指心里想的,汉字是表意的文字,不同的字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伯牙所念哉高山,钟子期——

生:必得之

师:必得之是指伯牙所念在高山时,钟子期得到了什么?

生:高山

师:伯牙所念在流水,钟子期必得——

生:流水

师:伯牙是著名的弹琴高手,当他弹出一首首美妙的乐曲时,别人会怎样赞美他?

生:别人只会说弹得太好了,好在什么地方却说不出来。

师:当伯牙弹琴时,别人得称赞是肤浅的,对伯牙来说,这种称赞毫无意义。只有钟子期能在赞叹他琴弹的好的同时,能准确地说出他弹琴好在什么地方。假如你就是钟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你仿佛看到什么?你会怎么赞叹?老师来读前半句,你们来读钟子期赞叹的话语。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生:“峨峨兮若泰山!”

师: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生:“洋洋兮若江河”

师:钟子期准确地道出了伯牙心中所想的,像这种能准确知道朋友心中所想的人,我们就称他是——

生:知音

师:(板书知音),能遇到知音,伯牙心情一定非常激动,他会弹更多的曲子,作为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也许还能表现明月,清风……钟子期必得什么?

生:明月,清风

师:(出示课件)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什么样的明月?假如你就是子期,听到如此美妙的琴曲,你会怎么赞叹?

生:(看课件提示回答)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师: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

生: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师:除了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大家想象,善鼓琴的伯牙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生:伯牙鼓琴,志在春雨,钟子期曰:“善哉,绵绵兮若春雨!”

生:伯牙鼓琴,志在炊烟,钟子期曰:“善哉,袅袅兮若炊烟!”

生:……

师: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就叫知音。无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清风…...钟子期必得之。能准确地道出朋友心中所念,这就是真正的—

生:知音!

师:伯牙和子期知音相遇,相见恨晚,他们多么希望能像高山和流水那样相依相伴,分别之时,他们相约一年之后的中秋仍在此相见。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当伯牙如约来到相约的地方,等待他的却是子期冰冷的墓碑,此时高山不言,流水不语,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伯牙心中一定是——

生:悲痛万分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心情读课文最后一句

生: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师:谓的意思是——

生:心里觉得

师:破琴的意思是——

生:把琴摔破

师:绝弦的意思是——

生:断绝琴弦

师:复的意思是——

生:又,再

师:我们根据解释,联系上下文,理解了这句话的重点词,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谁来连起来说?

生:子期死了,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知音了,于是,他就把琴摔破了,把琴弦弄断,一辈子不再弹了。

师: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那种孤独、寂寞,无人理解的生活中去了。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已经不堪承受。这种无人能够倾诉的痛楚,最后以一种最为极端的方式表达了出来: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知音的感情(板书“情”)。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生:断绝了对音乐的追求

生:断绝了对生活的希望

生:……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章的意思(一男生用自己的话说了全文的内容)

师:大家的理解跟他一样吗?(大部分点头,还有几个举手,指名一女生回答,那位女生声情并茂地用自己的话复述了全文内容,博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师:伯牙绝弦使高山流水终成绝响,让我们记住这千古流芳的故事,记住这千古绝响。请大家再来欣赏古琴曲《高山流水》,伴着乐曲齐读全文。

(播放乐曲,学生伴着乐曲朗读全文。)

(读完全文出示课件:作业1、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2、收集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学习文言文首先要多读,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然后利用课后解释,联系上下文,先理解重点词,再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从而理解全文。

下课。

【评析】

诏安县小学新课程送教下乡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于11月24日上午在西潭中心小学举行。实验小学作为送教单位,指派毕业班徐晓华老师上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受到了参加活动的领导、教师、学生的一致肯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下面就这节课作简要评析。

一、激趣导入,引起共鸣。

1、营造氛围。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让学生在优美动听、如诗如画的音乐中进入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2、语言渲染。告诉学生听的乐曲是我国十大古典名曲之一。这首动人的乐曲来源于一个千古流传的动人故事,故事的内容是什么呢?这就很自然地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探究的愿望。

二、教法恰当,指导得法。

老师们知道,文言文教学是一大难点。新人教版五年级选编过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而本文则为小学阶段的第二篇,学生学起来有很大的难度,教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从断句入手。我们知道,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则从双音词为主,这就给学生在朗读时造成不小的麻烦,教者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该如何停顿而不至于读断句、读破词,再加上教师的范读、带读加以强化。从学生的朗读效果看是很不错的。

2、从词句入手。在教课题时,抓住“绝”字的理解,“绝”是“断绝”的意思,与“弦”合起来为“断绝琴弦”,意即“将琴弦弄断,再也不弹琴了。”又如在教学之中的“善”字,“善鼓琴”和“善听”中的“善”字是“擅长、擅于”的意思,而“善哉”中的“善”字则是“好”和“妙”的意思,这样通过对重点词的突破,达到理解的目的。教者又能针对文言文特定的句式,在知晓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加深印象。伯牙“志在高山”,子期曰“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这是原文中的句子,在学生理解的前提下,随及拓展延伸,巧妙地设计如下内容:伯牙鼓琴,志在明月,子期曰“善哉,皎皎兮若明月”(生答)志在清风,子期曰“善哉,徐徐兮若清风”(生答)从学生的答案可以看出,学生已充分理解掌握了文中相关的内容,教学效果立竿见影。

3、从学法入手。教者强调借助解释是学习文言文的钥匙,告诉学生对提供的解释要充分重视,加强记忆,增进理解,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入门方法,教者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文言文,如上面提及的“善”字的理解,又是学习文言文的另一门径,让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为进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