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泥胶砂强度010203石灰模块二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水泥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水泥胶砂强度C目录ONTENTS1试验目的与适用范围2仪器设备3试验步骤4结果计算及数据处理1试验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以及石灰石硅酸盐水泥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检验。用于评定水泥的强度等级。本方法称为“水泥胶砂强度检验(ISO)法”2仪器设备胶砂搅拌机:由胶砂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及相应的机构组成,搅拌锅和搅拌叶片作相反运动。胶砂振动台:由可以跳动的台盘和凸轮等组成。台盘上有固定试模用的卡具,与模套连成一体。标准养护箱:温度能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大于90%。试模:试模为同时可成型三条40mm×40mm×l60mm棱柱体的可拆卸试模,由隔板、端板、底座、紧固装置及定位销组成。抗折试验机和抗折夹具:抗折机一般采用双杠杆的,也可采用性能符合要求的其他试验机。抗折夹具应符合的要求。抗压试验机和抗压夹具抗压试验机的吨位以200~300kN为宜,误差不得超过±1.0%。具有按2400kN/s±200N/s速率加荷的能力。抗压夹具由硬质钢材制成,上、下压板长度40mm±0.1mm,面积为40mm×40mm。3试验步骤①试件成型②脱模③养护④抗折强度测定⑤抗压强度测定
①试件成型擦净试模称料搅拌用振实台成型成型前试模擦净,四周的模板与底座的接触面上应涂黄油,紧密装配,防止漏浆,内壁均匀地刷一薄层机油。水泥与ISO砂的质量比为1∶3,水灰比为0.5。每成型三条试件需称量的材料及用量为:水泥450g±2g;ISO砂1350g±5g;水225mL±lmL。胶砂分两次放入试模,分两次振实,每次振实60次。取下后,用一金属直尺以近90°的角度架在试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状态下将试体表面抹平。低速搅拌30s低速搅拌30s高速搅拌30s停90s高速60s加砂
②脱模对于24h龄期的应在破型试验前20min内脱模,对于24h以上龄期的,应在成型后20~24h之间脱模。
③养护将做好标记的试件立即水平或竖直放在20℃±1℃水中养护,水平放置时刮平面应朝上。试件放在不易腐烂的篦子上,并彼此间保持一定距离,让水与试件的六个面接触,养护期间试件之间间隔或试体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④抗折强度测定将试件成型侧面朝上放入抗折试验机内,试件放入后调整夹具,使杠杆在试件折断时尽可能地接近水平位置。抗折试验加荷速度为50N/s±10N/s的速度均匀地将荷载垂直地加在棱柱体相对侧面上,直至折断,保持两个半截棱柱体处于潮湿状态直至抗压试验。抗折强度按下式计算:Rf=1.5FfLb3Ff——破坏荷载(N)L——支撑圆柱之间的距离(mm)b——棱柱体正方形截面的边长(mm)Fc——破坏时的最大荷载(N)A——受压部分面积(mm2),为40mm×40mm=1600mm2.⑤抗压强度测定抗折试验后的两个断块应立即进行抗压试验,抗压试验必须用抗压夹具进行,试验体受压面为试件成型时的两个侧面,面积为40mm×40mm。试验时以半截棱柱体的侧面作为受压面,试体的底面靠近夹具定位销,并使夹具对准压力机压板中心。
压力机加荷速度应控制在2400N/s±200N/s的速度均匀地加荷直至破坏。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Rc=Fc
A4结果计算及数据处理
①抗折强度的评定以一组三个棱柱体抗折强度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精确至0.1MPa。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10%的,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
②抗压强度的评定以一组三个棱柱体上得到的六个抗压强度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精确至0.1MPa。如六个测定值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合作协议5篇
- 设计院在医疗领域的科技创新实践
- 2025版无产权储藏室买卖及售后服务保障协议3篇
- 2025年度个人设备抵押贷款业务合同
- 未来教育趋势下的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方向
- 2025年度个人网络借贷平台合作协议书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牌租赁代理服务合作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位使用权及物业管理服务转让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虫草市场推广与销售支持合同2篇
- 2025年度文化旅游资源承包转让合同范本3篇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 李四光《看看我们的地球》原文阅读
- 抖音火花合同电子版获取教程
- 高考语文文学类阅读分类训练:戏剧类(含答案)
- 协会监事会工作报告大全(12篇)
- 灰坝施工组织设计
- WS-T 813-2023 手术部位标识标准
- 同意更改小孩名字协议书
- 隐患排查治理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 家具定做加工合同
- 中国心胸外科的历史和现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