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县双江街道梨园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云阳县双江街道梨园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云阳县双江街道梨园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云阳县双江街道梨园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云阳县双江街道梨园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重庆市三峡库区后续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治理项目云阳县双江街道梨园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重庆市三峡库区后续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治理项目云阳县双江街道梨园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内部审查意见1、设计报告依据《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2.7)及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编制,设计思路清楚,目的明确。2、设计报告根据专家组《重庆市三峡库区后续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治理项目云阳县双江街道梨园滑坡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进行优化,论据充分,理解透彻。3、施工图设计报告是在审定的勘查报告、初步设计报告及专家组审查意见的基础上完成的,设计依据充分,取用的标准、规范恰当。5、计算工况及计算结果合理,推荐治理方案可行。6、预算编制依据充分,已经达到施工图设计深度。7、计报告章节安排合理,文字简炼,论述清楚,重点突出,图件美观,满足设计技术要求,同意通过审查。请项目组按讨论意见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后,送有关部门评审。审核人:目录-PAGE19-TOC\o"1-2"\h\z0前言 10.1任务由来 10.2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10.3初设报告的主要结论及审查意见 20.4设计依据 30.5工程特征表 31工程概述 41.1工程的任务与规模 41.2工程的布置及主要治理工程 42治理工程设计 52.1设计指标 52.2分项工程设计 52.3治理工程量 83工程监测设计 83.1监测工程的目的与任务 83.2设计原则与依据 83.3监测工程布置 93.4监测工程设计 93.5监测工程量 114施工组织设计 114.1施工条件 114.2施工布置 124.3料场选择与开采 124.4施工方法及施工工序 124.6施工总进度 155环保规划设计 165.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165.2环境保护设计 165.3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175.3.2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 176工程预算 186.1编制原则及依据 186.2工程量统计表 186.3主要单价分析 186.4经费预算 197其他 19计算书施工图预算1、附图2、附件渝发改投【2019】1778号《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云阳县梨园滑坡治理工程投资概算的批复》。初步设计咨询评估报告;合同资质0前言0.1任务由来重庆市云阳县双江街道梨园滑坡位于云阳县双江街道梨园社区3组,属云阳县群测群防地质灾害点,威胁对象为滑坡前缘云阳师范学校、居民及房屋,滑坡后缘磨盘寨景区设施及梨园路。根据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加快推进学校周边地质灾害隐患整治工作的通知》(渝国土房管[2018]657号)文件,我公司受云阳县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委托,对该滑坡进行详细勘查和施工图设计工作,前期勘查工作已完成并通过专家审查,现我公司在审查修改合格后的《勘查报告》、《初步设计报告》以及相应中铁二院三峡顾问部《咨询评估报告》的基础上,根据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2年7月发布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对云阳县双江街道梨园滑坡进行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0.2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云阳县地处重庆市东部,地理座标东经108°24′~109°14′,北纬30°35′~31°26′之间,北与开县、巫溪县接壤,南与湖北利川相接,东与云阳,西与开县、万州相邻,辖区面积3649平方公里。滑坡位于云阳县双江街道梨园社区3组,行政区划属云阳县双江街道。0.3初设报告的主要结论及审查意见0.3.1初设报告的主要结论1)根据稳定性计算及勘察报告,滑坡区域在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采用“抗滑桩+挡土墙+孤石清除+截排水”工程进行治理。2)本次设计是在审定的滑坡勘查报告的基础上完成的,设计依据充分;3)经过综合分析科学计算提出的治理滑坡的方案建议可行,推荐的治理工程方案恰当;4)此次设计满足任务委托书的要求。0.3.2专家组主要审查意见2019年5月17日,中铁二院重庆地质灾害防治顾问部组织专家在中铁二院重庆公司会议室,对重庆长江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交的《云阳县双江街道梨园滑坡初步设计》进行了审查,参加会议的单位有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中心、云阳县地质灾害防治中心。专家组听取了编制单位的情况介绍、审阅相关资料及质疑后,经认真讨论,专家组一致同意该初设报告通过,并要求按专家组如下意见修改完善后上报。经认真讨论形成专家组审查意见如下:1、完善稳定性计算分析(次级剪出和局部溜滑);2、优化抗滑桩布置和结构设计;3、调整1-1剖面Ⅰ区抗滑墙布置;4、调整优化截排水设计;5、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报告》按照专家审查意见结果进行仔细复核校对,并按照专家意见对《报告》进行修改,完善。0.3.3初步设计批复渝发改地【2019】1778号《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云阳县梨园滑坡治理工程投资概算的批复》主要批复如下(详细批复见附件1):一、原则同意工程投资概算编制原则、方法和定额。二、工程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工程采用“抗滑桩+局部挡土墙+孤石清除+截排水+裂隙封闭”方案进行治理,防治工作等级为Ⅱ级。设置抗滑桩共136根,挡土墙20米,修复损坏的既有矩形排水沟625米。三、工程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总投资概算为1423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211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44万元,基本预备费68万元。资金来源:三峡后续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四、请你县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严格执行批复的概算,不得擅自调整概算。严格执行项目业主责任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竣工验收制和质量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切实加强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截留和挪用。招投标有关工作按照三峡后续项目招投标管理有关规定执行。注:详见附件1、渝发改地【2019】1778号《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云阳县梨园滑坡治理工程投资概算的批复》。0.4设计依据(1)《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2.7;(2)《重庆市三峡库区后续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治理项目云阳县双江街道梨园滑坡详细勘查报告》,重庆长江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2019.3;(3)《重庆市三峡库区后续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治理项目云阳县双江街道梨园滑坡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重庆长江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2019.4;(4)《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云阳县梨园滑坡治理工程投资概算的批复》(5)《重庆市三峡库区后续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治理项目云阳县双江街道梨园滑坡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2019.5.17;(6)《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010-2010;(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10)《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竣工验收办法》(国土资源部);(11)《设计任务委托书》;(12)《设计合同》。0.5工程特征表表0.5.1工程特征表项目内容工程位置云阳县双江街道梨园社区3组水文、气象特征工程区属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地形复杂,海拔高差悬殊,立体气候,垂直变化大。年平均气温为18.7℃,最高年平均气温19.4℃,最低年平均气温18.3℃,年内各月气温变化大,最冷月均气温7.3℃,最热月均气温29.4℃,极端最高温42.9℃(1994年7月24日),极端最低温-4℃(1977年1月30日)。多年平均无霜日304天。2014年“8.31”特大暴雨期间,云阳县境内降雨情况见图2.2-1,其中勘查区48小时总降雨量约58mm。勘查区降水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1145.1mm,最多达1752.6mm(1963年),最少只有785.8mm(1966年),多年最大日平均降水量101mm。夏半年(5~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9%,而冬半年(11月~4月)仅占21%。四季分配是夏季最多占有41%,春秋次之分别为28%和26%,冬季最少只占有5%。水文工程和地质特征根据地下水赋存介质及水动力特征,将工程区地下水类型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1)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斜坡块石土中,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土层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多沿坡体迳流,水量动态极不稳定,季节变化大。(2)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裂隙地层中,其埋藏和分布不均一,水量相对较小。浅部普遍具风化带网状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网状风化裂隙中,水量极贫乏,接受降雨补给,以地表径流的方式向地势低洼处排泄。滑坡规模特征工程区隶属重庆市云阳县双江街道梨园社区3组,位于云阳师范学校东南侧斜坡上,该滑坡分为Ⅰ区、Ⅱ区。滑坡Ⅰ区平面形态呈“横长型”,横宽约620m,纵长约110m,滑体平均厚度约6m,面积6.8×104m2,体积40.8×104m3,主滑方向为320°。滑坡Ⅱ区平面形态呈“圈椅型”,横宽约300m,纵长约170m,滑体平均厚度约14m,面积5.1×104m2,体积71.4×104m3,主滑方向为320°。滑坡总体积112.2×104m3,属于大型滑坡。治理措施抗滑桩+挡土墙+孤石清除+截排水工程投资治理工程总投资详见《预算书》1工程概述1.1工程的任务与规模1.1.1工程的任务1)根据《重庆市三峡库区后续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治理项目云阳县双江街道梨园滑坡详细勘查报告》及《重庆市三峡库区后续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治理项目云阳县双江街道梨园滑坡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进行施工图设计;2)进行工程监测、施工组织设计,并评价工程对环境的影响;3)对治理所需投入经费进行预算;4)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到技术优化,易施工,经济合理,同时尽量减少对区内环境的破坏。1.1.2工程的规模本次设计治理范围内的地质灾害体基本特征规模如下:梨园滑坡位于云阳县双江街道梨园社区3组,位于云阳师范学校东南侧斜坡上,该滑坡分为Ⅰ区、Ⅱ区。滑坡Ⅰ区平面形态呈“横长型”,横宽约620m,纵长约110m,滑体平均厚度约6m,面积6.8×104m2,体积40.8×104m3,主滑方向为320°。滑坡Ⅱ区平面形态呈“圈椅型”,横宽约300m,纵长约170m,滑体平均厚度约14m,面积5.1×104m2,体积71.4×104m3,主滑方向为320°。滑坡总体积112.2×104m3,属于大型滑坡。1.2工程的布置及主要治理工程治理工程:抗滑桩+挡土墙+孤石清除+截排水滑坡Ⅰ区:在1-1剖面、2-2剖面范围地面高程为419.0m附近设置一排抗滑桩,共布设抗滑桩27根(A型10根、B型17根)。在3-3剖面范围地面高程为437.5m附近设置一排抗滑桩,共布设C型抗滑桩15根。在4-4剖面、5-5剖面范围地面高程为419.0m附近设置一排抗滑桩,共布设抗滑桩26根(D型12根、E型14根)。在6-6剖面范围地面高程为433.0m附近设置一排抗滑桩,共布设F型抗滑桩14根。在7-7剖面范围地面高程为447.0m附近设置一排抗滑桩,共布设J型抗滑桩13根。在补1-1剖面范围地面高程为404.53m附近设置一道挡土墙,设置挡土墙长度20m。滑坡Ⅱ区:在1-1剖面、2-2剖面范围地面高程为366.0~368m附近设置一排抗滑桩,共布设抗滑桩37根(其中G型20根、H型17根)。在3-3剖面范围地面高程为380.0m附近设置一排抗滑桩,共布设I型抗滑桩5根。崩坡堆积区:对不稳定的孤石进行清除。滑坡区域内滑体及建筑物地面上分布的滑坡变形引起的张拉裂隙进行封闭。滑坡Ⅰ区前缘的损坏的既有排水沟进行修复,修复长度625m。详见工程布置平面图。2治理工程设计2.1设计指标梨园滑坡危害对象为云阳师范学校(宿舍楼1栋、教学楼2栋、库房1栋、学校师生约3000人)、居民(8户34人、建筑面积500m2)、磨盘寨景区设施、梨园路,直接威胁资产约6854万元。根据《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2.7),该滑坡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等级为Ⅱ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等级为Ⅱ级。1)设计标准:工程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按照准暴雨强度重现期为20年进行设计,50年进行校核。地表排水工程的设计降雨标准采用20年一遇。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取1.25,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15。2)计算参数的选取计算参数详见表2.1.3。表2.1.3设计参数一览表位置梨园滑坡滑体土Ⅰ区滑带土Ⅱ区滑带土基岩岩性粉质粘土夹块碎石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强风化泥岩中风化泥岩中风化砂岩重度(kN/m3)天然19.8————————25.024.7饱和20.1————————25.124.8抗压强度(MPa)天然——————————5.5327.71饱和——————————3.4020.30抗剪强度天然ckPa22.720.520.518.8——12705980φ°21.714.616.213.3——36.4740.55饱和ckPa19.816.715.113.0——————φ°17.911.412.59.0——————承载力特征值(kPa)150*————————10206090基底摩擦系数0.25————————0.50.6水平抗力系数(MN/m3)————————4080180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N/m4)20——————40————2.2分项工程设计2.2.1稳定性及推力1、治理前稳定性计算采用传递系数法进行计算,计算方法详见计算书,治理前滑坡在最不利工况下稳定性计算结果见下表2.2-1。表2.2-1稳定性计算及剩余下滑力统计表滑坡区域剖面计算工况稳定系数安全系数稳定状态剩余下滑力kN/m滑坡Ⅰ区1-1`暴雨工况1.1391.15基本稳定23.941-1`a点剪出验算暴雨工况1.0101.15欠稳定177.842-2`暴雨工况1.0471.15欠稳定430.422-2`a点剪出验算暴雨工况1.1841.15稳定——2-2`b点剪出验算暴雨工况1.0511.15基本稳定349.043-3`暴雨工况1.0381.15欠稳定382.203-3`a点剪出验算暴雨工况1.0421.15欠稳定110.023-3`b点剪出验算暴雨工况1.0101.15欠稳定378.534-4`暴雨工况1.0661.15基本稳定433.985-5`暴雨工况1.0521.15基本稳定454.336-6`暴雨工况1.0541.15基本稳定371.836-6`a点剪出验算暴雨工况1.0361.15欠稳定141.237-7`暴雨工况1.0551.15基本稳定355.327-7`a点剪出验算暴雨工况1.0921.15基本稳定171.15滑坡Ⅱ区1-1`暴雨工况1.0511.15基本稳定519.601-1`次级剪出暴雨工况1.0701.15基本稳定319.802-2`暴雨工况1.1871.15稳定——2-2`次级剪出暴雨工况1.0221.15基本稳定384.243-3`暴雨工况1.1911.15稳定——3-3`次级剪出暴雨工况1.0261.15基本稳定265.68Ⅰ区后部崩坡堆积区4-4’后缘崩坡堆积区暴雨工况1.1121.10稳定——根据计算:在暴雨工况下,滑坡稳定性处于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Ⅰ区后部崩坡堆积区处于稳定状态,不需进行工程治理,仅对分布的不稳定孤石进行治理。2、滑坡支挡处推力计算采用传递系数法对剖面进行计算,设桩处的设计推力采用当前条块的剩余下滑力减去下一条块的抗滑力。计算方法及结果详见计算书,各剖面支挡处在暴雨工况下的推力如下表:表2.2-2各剖面设计推力计算表滑坡区域剖面稳定系数剪出口剩余下滑力(kN/m)桩前抗力(KN/m)设桩处剩余下滑力(kN/m)设计支挡力kN/m设计支挡力水平分力kN/mⅠ区1-1`1.13923.94500619.11230.61224.01-1`a点剪出1.010177.84260490.612-2`1.047430.42385909.44524.44490.02-2`b点剪出1.051349.04440884.053-3`1.038382.2095540.80448.80406.33-3`a点剪出1.042110.02460540.803-3`b点剪出1.010378.5392540.804-4`1.066433.98370876.05506.05495.05-5`1.052454.33385927.21542.21517.56-6`1.054371.838201374.72554.72531.17-7`1.055355.32--120.12121.00121.0Ⅱ区1-1`1.051519.6011251910.34785.34697.31-1`次级剪出1.070319.802-2`1.1872-2`次级剪出1.022384.246271124.24497.24492.913-3`1.1913-3`次级剪出1.026265.68360746.67386.67380.45注:滑坡Ⅰ区7-7剖面主要保护梨园路。2.2.2结构计算及设计采用理正岩土计算6.5版进行计算,由于桩嵌固段为基岩,故采用K法进行计算;桩底支承条件为铰接;滑体较均匀,上下滑体滑动速度可以视为一致,推力分布形式为矩形,根据桩身剪力、弯矩计算结果及弯矩包罗图对抗滑桩进行配筋计算,计算方法及结果详见计算书。具体工程布置如下:(1)抗滑桩工程A型抗滑桩由滑坡Ⅰ区1-1剖面控制,抗滑桩截面尺寸1.2m×1.5m,桩间距6.0m,桩长9.6~10.0m,抗滑桩桩顶标高在419.0m,沿等高线布设,共布置10根。抗滑桩均与滑坡潜在主滑方向垂直布置。纵筋采用HRB400,布置一排Φ32钢筋,共18根,箍筋采用HRB400,直径14mm,间距200mm。桩身采用C30混凝土现浇,桩身采用人工挖孔。B型抗滑桩由滑坡Ⅰ区2-2剖面控制,抗滑桩截面尺寸1.5m×2.0m,桩间距6.0m,桩长12.0~13.9m,抗滑桩桩顶标高在419.0m,沿等高线布设,共布置17根。抗滑桩均与滑坡潜在主滑方向垂直布置。纵筋采用HRB400,布置二排Φ32钢筋,共40根,箍筋采用HRB400,直径14mm,间距200mm。桩身采用C30混凝土现浇,桩身采用人工挖孔。C型抗滑桩由滑坡Ⅰ区3-3剖面控制,抗滑桩截面尺寸1.2m×1.8m,桩间距6.0m,桩长12.8m,抗滑桩桩顶标高在437.5m,沿等高线布设,共布置15根。抗滑桩均与滑坡潜在主滑方向垂直布置。纵筋采用HRB400,布置二排Φ32钢筋,共28根,箍筋采用HRB400,直径14mm,间距200mm。桩身采用C30混凝土现浇,桩身采用人工挖孔。D型抗滑桩由滑坡Ⅰ区4-4剖面控制,抗滑桩截面尺寸1.5m×2.0m,桩间距6.0m,桩长11.0~12.0m,抗滑桩桩顶标高在419.0m,沿等高线布设,共布置12根。抗滑桩均与滑坡潜在主滑方向垂直布置。纵筋采用HRB400,布置二排Φ32钢筋,共40根,箍筋采用HRB400,直径14mm,间距200mm。桩身采用C30混凝土现浇,桩身采用人工挖孔。E型抗滑桩由滑坡Ⅰ区5-5剖面控制,抗滑桩截面尺寸1.5m×2.0m,桩间距6.0m,桩长12.0~13.1m,抗滑桩桩顶标高在419.0m,沿等高线布设,共布置14根。抗滑桩均与滑坡潜在主滑方向垂直布置。纵筋采用HRB400,布置二排Φ32钢筋,共40根,箍筋采用HRB400,直径14mm,间距200mm。桩身采用C30混凝土现浇,桩身采用人工挖孔。F型抗滑桩由滑坡Ⅰ区6-6剖面控制,抗滑桩截面尺寸1.5m×2.0m,桩间距6.0m,桩长14.0m,抗滑桩桩顶标高在433.0m,沿等高线布设,共布置14根。抗滑桩均与滑坡潜在主滑方向垂直布置。纵筋采用HRB400,布置二排Φ32钢筋,共40根,箍筋采用HRB400,直径14mm,间距200mm。桩身采用C30混凝土现浇,桩身采用人工挖孔。G型抗滑桩由滑坡Ⅱ区1-1剖面控制,抗滑桩截面尺寸1.5m×2.0m,桩间距5.0m,桩长11.9~18.2m,抗滑桩桩顶标高在367.0m,沿等高线布设,共布置20根。抗滑桩均与滑坡潜在主滑方向垂直布置。纵筋采用HRB400,布置二排Φ32钢筋,共48根,箍筋采用HRB400,直径14mm,间距200mm。桩身采用C30混凝土现浇,桩身采用人工挖孔。H型抗滑桩由滑坡Ⅱ区2-2剖面控制,抗滑桩截面尺寸1.5m×2.0m,桩间距6.0m,桩长11.5~19.5m,抗滑桩桩顶标高在366.0~368m附近,共布置16根。抗滑桩均与滑坡潜在主滑方向垂直布置。纵筋采用HRB400,布置二排Φ32钢筋,共40根,箍筋采用HRB400,直径14mm,间距200mm。桩身采用C30混凝土现浇,桩身采用人工挖孔。I型抗滑桩由滑坡Ⅱ区3-3剖面控制,抗滑桩截面尺寸1.2m×1.8m,桩间距6.0m,桩长12.0m,抗滑桩桩顶标高在380m,共布置5根。抗滑桩均与滑坡潜在主滑方向垂直布置。纵筋采用HRB400,布置二排Φ32钢筋,共28根,箍筋采用HRB400,直径14mm,间距200mm。桩身采用C30混凝土现浇,桩身采用人工挖孔。J型抗滑桩由滑坡Ⅰ区7-7剖面控制,抗滑桩截面尺寸1.2m×1.5m,桩间距6.0m,桩长9.7m,抗滑桩桩顶标高在447m,共布置13根。抗滑桩均与滑坡潜在主滑方向垂直布置。纵筋采用HRB400,布置一排Φ32钢筋,共12根,箍筋采用HRB400,直径14mm,间距200mm。桩身采用C30混凝土现浇,桩身采用人工挖孔。抗滑桩主筋采用HRB400钢筋,机械连接,桩芯采用C30钢筋商品混凝土浇筑。在土层及强风化层设置C20钢筋混凝土护壁,护壁钢筋采用单层钢筋,钢筋采用φ12HRB400钢筋纵横间距20cm,护壁厚度20cm。泥岩段桩孔采用风镐施工,砂岩段桩孔采用水磨钻施工。(2)孤石清除对梨园路内侧一处危险孤石群重叠凸出部分进行人工清除,清除方量50m³。(3)挡土墙挡土墙由滑坡Ⅰ区补1-1剖面控制,垂直于坡向布置。墙顶高程404.53m。墙体的具体尺寸为:墙身总高2.0m,埋深0.7m,墙顶宽0.7m,墙面倾斜坡度1:0.25,墙背倾斜坡度1:0.25,墙底坡率为0.1:1,墙底宽0.7m。墙体采用C20混凝土浇筑。挡土墙泄水孔间距2m,泄水孔与地面间距0.3m,采用Φ750PVC管,墙背后设置30cm厚的砂砾石反滤层(过滤沙包),墙体全长20m。(4)截排水工程在滑坡Ⅱ区边界外(滑坡Ⅰ区前缘)的既有排水沟损毁部分参原沟截面进行修复,修复长度625m,既有排水沟截面尺寸40cm(上宽)×40cm(底宽)×50cmm(沟深)的矩形沟,采用C25混凝土砌筑,砌筑厚0.20m。并按要求设置泄水孔、沉降缝等。2.3治理工程量梨园滑坡治理工程主要工程量见下表2.3.1:表2.3.1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工程名称单位数量一抗滑桩人工挖孔桩(石方)m31306.08人工挖孔桩(土方)m35495.54C30砼m34858.80钢筋t486.29二锁口C20砼m3175.08钢筋t11.75三钢筋砼护壁C20砼m31942.82钢筋t103.74四挡土墙C25砼m328.00人工挖土石方m360.00过滤沙包个/m³9/0.9排水管(φ75PVC管)m9.00土方回填m360.00五清除危险孤石人工清除危险孤石块体m350.00六排水沟挖土方量m3350.00伸缩缝m231.25C25砼m3225.00七土石方搬运弃石外运m31356.08弃土外运m35845.54八钢筋连接机械连接(直接25以上)个3418九声测管m7120十其他治理工程永久征地m21200治理工程临时征地亩2.50生产生活用水管道m1000.00生产生活供电线路m1000.00施工便道m1000.00材料及渣土二次转运m1000.003工程监测设计3.1监测工程的目的与任务为防止突发性滑坡的发生、确保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检验和指导施工,必须建立健全滑坡的监测网络,包括施工期间安全监测以及防治效果监测。监测主要工作任务如下:(1)建立健全监测网络,监测预报滑坡变形发展趋势;(2)在整个治理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跟踪监测,超前预报,确保施工期间工程区施工人员、居民生命财产安全;(3)监测成果用于施工期间反馈设计,指导优化后续工程施工,竣工后用于检验防治效果;(4)施工完成后进行长期监测,实时跟踪不稳定斜坡的变形破坏趋势,以便及时发现和预报险情,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突发灾害一旦发生时造成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3.2设计原则与依据滑坡监测设计应根据防治工程等级,确定监测工程数量和种类,根据灾害工程的特点,确定监测部位,对于稳定性差、工程扰动大的部位,进行监测点加密布置,力求形成完整剖面。对于Ⅲ级滑坡,应不少于2条监测剖面,每条剖面上不少于3个观测点。监测周期设计是依据滑坡体稳定性、工程扰动性及天气变化,原则是稳定性差,动态变化大,暴雨天应加密观测。监测方法原则上是根据灾害的种类及变形特点进行相应布置。一、设计原则㈠建立有效简便的监测网络充分利用现有监测设施和资料基础上,建立系统化、立体化监测网络,在治理、施工全过程中及时测定和预报滑坡的位移、应力等变化情况,确保施工安全,并为长期稳定性预测研究提供资料。㈡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综合监测监测工作采取地面变形监测、施工效果监测等综合手段。各种监测成果相互印证,提高监测成果资料的可靠性。㈢监测点尽可能进行长期监测贯彻全过程监测的工作思路,包括地面变形监测、施工安全监测、防治效果监测,以监测结果作为反馈设计、指导施工和检验防治效果的依据。工程完工后变形监测点、防治效果监测点应转为长期监测点。㈣监测仪器选择原则⑴仪器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⑵足够的测量精度、灵敏度及相应量程;⑶现场使用比较方便、简单;⑷仪器不易损坏,尤其是长期监测仪器应具有防风、防雨、防腐、防潮、防震、防雷电干扰等与环境相适应的性能。⑸监测设备宜全县统一购置和合理安排使用。二、设计依据(1)《崩塌、滑坡、滑坡监测规范》(DZ/T0221-2006)(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3)《工程测量规范》(GB850026—93)(4)《国家水准测量规范》(5)《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6)《大地变形测量规范》(7)《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3.3监测工程布置结合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监测工程布置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巡视监测2)抗滑桩监测3)大地位移监测3.4监测工程设计(1)监测等级:根据《规程》规定,一般场地滑坡观测,应按《规程》变形测量等级的三级进行观测,即沉降观测时观测点高差中误差≤1.5mm,位移观测时观测点坐标误差≤10mm的精度要求进行观测。(2)监测周期的确定:施工安全监测,对于稳定性差且施工扰动变形明显,采用24小时自动定时监测,否则可采用12小时监测一次。防治工程效果监测,不少于一个水位年,数据采集7天一次。在暴雨期间,应该加密至每3~5天观测一次。(3)监测控制点:1)选点:按《规程》要求,控制点须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变形观测点选设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观测点应尽量均匀布设。2)埋石a岩体上、建筑物顶上的控制点标石埋设采用水泥、砂浆现场浇固有“十”字中心的钢筋,岩体上凿孔深度不小于10cm,建筑物顶上凿孔深度不小于5cm,埋好后,标志顶部露出岩体面、建筑物顶上5cm。b岩体上的库岸观测点埋石与控制点相同。c土体上的滑坡观测点埋设预制有“十”字中心的钢筋混凝土标石,标石埋深不小于1m。标石顶部露出地面20cm。3)控制点、位移监测点测量a控制点测量使用WlLDT2经纬仪(测角精度2秒)配合KernDM504型光电测距仪(标称精度2mm+2ppmD)进行观测,其水平角测量按左、右角观测各6今测回,距离测量对向观测4测回,垂直角测量按中丝法对向观测4个测回,仪器高、觇椿高在测站上测前测后及各量测一次取中数、测距边经加乘常数,气象(气温、气压)改正后用经两差改正后的垂直角进行倾斜改正,然后采用导线严密平差程序求得各控制点的坐标及高程。b位移监测点测量使用WILDT2经纬仪配合KernDM504型光电测距仪作业,在一控制点设站,用另一控制点为后视方向,以相应的观测点为前视方向,采用极坐标测量方法。水平角测量按全圆方向法观测6测回,距离测量观测2测回,垂直角观测2测回,仪器高、觇标高在测站上测前测后各量测一次取中数。在各观测周期,由于气温的不同,在距离测量时须加入相应的气温校正。各观测点的首次(零周期)观测,应适当增加观测量,以提高初始值的可靠性。因此零周期的水平角、距离及乖直角观测按控制点测量的测回数进行观测.c水平角、距离、垂直角测量的各项极差、限值如下:表3.4-1方向观测法的各项限差(″)仪器类别两次照准目标读数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2C互差回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DJ268138表6-2光电测距各项较差的限值(mm)仪器类别一测回读数较差单程测回间较差气象数据测定的最小读数温度(℃)气压(mm/hg)Ⅰ级570.20.5表6-3垂直角观测限差(″)仪器类别垂直角测回差指标差较差DJ21515(4)监测数据的整理及分析1)各周期变形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对观测点进行坐标及高程的计算。以各观测点的零周期为初始值,以后观测点各周期的坐标高程值相对于初始值的差,即为变形观测点各周期的水平位移和沉降量的大小。2)内业计算取位表3.4-2监测数据取位表水平角值及各项改正数(″)边长观测值及各项改正数(mm)边长、坐标、高程(mm)垂直角及改正数(″)坐标增量及高差(mm)0.10.13)各周期观测成果的处理,应与实际变形情况接近或一致。变形观测点以各周期的长期观测数据为依据,通过分析所测变形与内因、外因之间的相关性,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采用逐步回归分析,通过在回归方程中逐个引入显著因子,剔除不显著因子,获得回归方程。4)提交资料监测工作应分阶段提交变形区观测系统点位位置图、观测成果点、观测点位移与沉降综合曲线图、观测成果分析资料。(6)人员、仪器设备的配置1)人员配置根据监测设计工作量,需2个工作人员,其中测量技术人员1人。另外,为健全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当地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尚需抽调组织一定的人力物力,力求群专结合,对滑坡实施长期有效的监测预警工作。2)仪器设备KernDM504型光电测距仪1台、EC-150对讲机2个、2400型水位计1台、其它配套设备。3.5监测工程量所有监测点的施工安全监测,对于稳定性差且施工扰动变形明显,采用24小时自动定时监测,否则可采用12小时监测一次。防治工程效果监测,一个水位年,数据采集7天一次。在暴雨期间,应该加密至每3~5天观测一次,监测工程量如表3.5-1所示。表3.5-1监测工量表监测工作内容监测仪器单位工作量监测周期监测时间位移监测大地位移监测全站仪点147天工程完工后一个水文年抗滑桩监测全站仪点247天巡查次11天4施工组织设计4.1施工条件4.1.1交通条件工程区隶属重庆市云阳县双江街道3组,位于磨盘寨外侧斜坡,工程区有公路直达施工现场,交通较为便利,但滑坡区属于磨盘寨公园景区,滑坡体植被为乔灌木,植被发育。施工材料很难直达施工现场,需修建施工便道1000m,局部工程(抗滑桩锁扣、护壁)施工材料、机具设备、施工弃方需进行人工二次转运,平均转运距离约1000m,平距高差30m。施工弃方运至弃碴场集中弃方,运距10km。4.1.2建筑材料场地位于云阳县城,县城周边有碎石厂、砂厂、搅拌站及建材市场分布,距离施工场地较近,运输费用低,可以提供砂石等建筑材料。运距约为5公里。4.1.3水电供应本工程位于云阳县城磨盘寨景区,水电供应条件较好,工程区内水源丰富,城市自来水供应网络分布工程区。施工用水主要利用长江水,村民生活供水系统的水源作为补充。生活用水可利用云阳县城的供水设施解决,施工用水搭接长度约1000m。施工期主要用电负荷是卷扬机、空压机、施工照明及小型辅助机械等。本工程施工期内的用电电源可依托云阳县的供电系统,但需另设变压器,架设临时输电线路即可,搭接长度共计约1000m。4.1.4占地拆迁施工区占地面积,包括施工临时用地、永久性用地等,由于施工区无荒地可供利用,需征用施工临时用地2.5亩作为材料堆放场、施工工人生活区、办公区、临时施工用地等,工程治理区域需征用永久用地约1200m2。4.2施工布置梨园滑坡地质灾害治理防治工程施工难度一般,人员物质交通运输、供电、供水、建筑材料等方面需做好总体调配,统筹安排,对施工工序、施工布置安排等提出原则要求。施工布置以少占地、尽量减少对天然危岩的扰动破坏及对城区居民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临时设施距工地就近为原则,按施工工序有条理进行。各施工区域之间独立性较大,一般情况下可以并行施工而无相互影响,为缩短施工工期,各防治区域可按照合适的施工顺序同时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兼顾施工工期的缩短。4.3料场选择与开采治理工程包括地表排水工程、抗滑桩、挡土墙,该治理工程所需天然建筑材料主要是块石、碎石、砂。所需建筑材料需统筹考虑、全盘规划,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进度。为确保防治工程安全可靠,工程施工所需各类建筑材料质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均应附材料证明、出厂单及质量检查鉴定单。本工程天然建筑材料由业主统一协调组织。4.4施工方法及施工工序为保证防治工程的正常和安全实施,建议由具有相关施工经验的单位组织本工程的施工,在工程施工前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评审,在评审通过后方可实施。根据治理设计方案,该治理工程主要采取地表排水工程、抗滑桩、挡土墙等措施。进场前按监测设计做好监测,然后进场施工,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组织,尽量减小工程施工对既有建筑的影响,建议其总体施工顺序如下:施工便道→排水工程→孤石清除→跳槽施工桩工程→跳槽施工挡土墙。其单项工程施工工序建议如下:4.4.1截排水沟一、施工方法:采取人工挖方,弃土于弃渣场堆放。二、施工工序:施工放线→人工开挖→C25混凝土浇筑截排水沟。三、施工要求1)排水沟设计纵坡,应根据沟线、地形、地质以及与山洪沟连接条件等因素确定。2)有明显开裂变形的坡体应及时用粘土或水泥浆填实裂缝,整平积水坑、洼地,使落到地表的雨水能迅速向排水沟汇集排走。3)当排水沟通过裂缝,应设置成迭瓦式的沟槽,可用土工合成材料或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做成。4)跌水和陡坡段下游应采用消能和防冲破措施。跌水高差在5m以风时,宜采用单级跌水,跌水高差大于5m时宜采用多级跌水。5)对坚硬块石砌筑排水沟用比砌筑砂浆高Ⅰ级标号砂浆进行勾缝,应以勾阴缝为主。6)陡坡和缓坡段沟底及边墙应设伸缩缝,缝间距10~15m,伸缩缝处沟底应设风前墙,伸缩缝内应设止水或反滤盲沟或同时采用。7)排水沟迎水侧沟顶不得高于地面。4.4.2抗滑桩抗滑桩的施工应严格按设计进行,不得擅自变更设计。同时,应将桩孔开挖过程作为对滑坡进行再勘查的过程来进行,及时编录施工地质情况,以利于反馈设计、实现信息化施工。一、施工方法抗滑桩工程采用人工挖孔桩,C20钢筋砼护壁,人工安装绑扎钢筋笼,桩芯采用C30钢筋砼现场连续浇注。二、施工要求(1)施工准备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按工程要求进行备料,钢筋、水泥应在交货时提交质量检测证书。钢筋应专门建库堆放,避免锈蚀。水泥宜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受潮和过期水泥。砂石料的杂质和有机质的含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2)人工开挖应按以下原则进行施工:①开挖前应整平孔口,孔口应有明确施工安全标志,并做好施工区围栏和地表截、排水及防渗工作。在雨季施工时,孔口地面上加筑适当高度的围堰。②采用跳跃方式,每次间隔1~2孔。③按由浅至深、由两侧向中间施工的顺序进行。④松散层段原则上以人工开挖为主。孔口做锁口处理。基岩段因附近有天然气管道,不宜采用爆破方式开挖。可采用空压机等设备进行。⑤根据岩土体的自稳性、可能的日生产进度和模板的高度,经过计算确定一次最大开挖深度。一般地,自稳性较好的可塑~硬塑状粘性土,或稍密以上的碎块石土,或基岩中为1.05~1.2m;软弱的粘性土或松散的、易跨塌的碎石层中为0.5~0.6m。⑥每开挖一段应及时进行岩性编录,仔细核对滑面(带)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若滑面实际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出入时,将发现的异常及时向建设单位和勘查、设计单位汇报,通过设计变更处理。实际桩长应会同业主、勘查、设计单位现场确定。⑦开挖的弃渣可用1t以上的卷扬机吊起,每次不得超过0.2m3。吊斗的活门应有双套防开保险装置。吊出后应立即运走,堆放于安全的低洼地带,不得破坏环境,诱发次生灾害,并应尽可能搬迁至新建填土场所用。(3)钢筋砼护壁应按以下原则进行施工:桩孔开挖过程中应及时进行钢筋砼护壁。其砼强度宜采用C20。护壁的单次高度根据一次最大开挖深度确定,一般每开挖1.0m护壁一节。护壁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力求均匀,与围岩接触良好。护壁后的桩孔应保持垂直、光滑。为便于拆卸和长期使用,护壁模板以钢模为主。模板支架时应加支撑,并不应在灌注后12小时内拆除。(4)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可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按以下要求进行施工:①待灌注的桩孔孔底沉渣必须清理干净,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安放钢筋笼。②所准备的材料应满足单桩连续灌注。③当孔底积水厚度小于10cm时,可采用干法灌注。否则应采取孔外井点降排水措施进行处理。④当采用干法灌注时,混凝土应通过串筒或导管进入桩孔,串筒或导管的下口与混凝土面的距离不得大于3m,且应保持1m以上。⑤桩身混凝土灌注应一次性连续进行,不能留施工缝。⑥桩身混凝土,每连续灌注0.5~0.7m时,应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一次。⑦对已浇注完毕的抗滑桩应及时派专人用麻袋、草垫加以覆盖并浇清水进行养护,养护期7天以上。三、抗滑桩的施工应符合下列安全规定:(1)施工时应与滑坡的监测同步进行。当滑坡出现变形,并将危及施工人员安全时,及时通知人员撤离。(2)孔口必须设围栏和防止地表水、雨水流入等安全设施。严格控制非施工人员进入现场。严禁向孔内抛掷物品。人员上下可用卷扬机和吊斗等组成的升降设施。同时应准备性能良好的软梯和安全绳备用。孔内有重物起吊时,应有联系信号,统一指挥。升降设备应由专业人员并按起重安全规划操作。(3)桩孔下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同时作业人员不宜超过2人。(4)桩孔下照明必须采用36V安全电压。进入井内的电气设备必须接零接地,并装设漏电保护装置,防止漏电触电事故。(5)干法灌注混凝土时,随时检查串筒或导管是否畅通,其底口与混凝土面的距离应保持1m以上,以确保混凝土能顺序下落。四、抗滑桩质量检验(1)抗滑桩的质量检查包括原材料质量、孔位偏差、桩身断面尺寸、孔底高程、孔的偏斜、桩周土与滑带土、钢筋笼制安、混凝土试块强度、桩身质量、桩顶高程等。检查方法为目测、尺检、测量、取样试验等。抗滑桩的检测桩数按下表(表—1)中的规定执行。本滑坡最少需检测5根抗滑桩。(2)抗滑桩检测数量表表4.3—1序号防治工程类别检验数量检测方法占总桩数最少数1一类10%10动力检测钻孔取芯检测2二类5%53三类3%3①保证项目成桩深度和桩身断面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实际浇注混凝土体积严禁小于计算体积,桩身应保证连续完整。原材料和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的规定。钢筋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②允许偏差项目抗滑桩的允许偏差项目应符合下表—2的规定。表4.3—2抗滑桩允许偏差项目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桩身断面尺寸±50mm2桩的垂直度桩长≤5m,50mm;桩长>5m,1%但不大于250mm3主筋间距±10mm4箍筋间距±10mm5保护层厚度±10mm4.4.3挡土墙施工1、基槽开挖基槽开挖前应进行详细测量定位并标出开挖线,基槽开挖应分段跳槽开挖每一段开挖距离不大于5m,墙后土层临时开挖边坡的坡度,一般采用1:0.6,基槽底应按设计文件开挖到设计标高;槽底平面尺寸一般大于基础外缘300mm;当纵向高度变化较大时,基槽底沿纵向可成阶梯状开挖,每台阶长度一般不宜小于2.0m;施工时作好临时排水措施,防止雨水浸泡,保持基槽干燥。并派专人巡查挡墙后临时边坡的变形情况,一旦出现新的变形迹象,施工人员立即撤离至安全区域,并通知有关方面现场协商解决。2、墙体浇筑(1)墙体采用C20商品混凝土浇筑。(2)施工时分段开挖,分段浇筑。4.4.4土石方施工过程中所开挖的弃土需运输到堆土场集中堆放,运输距离平均约10Km。4.4.5施工注意事项1)该工程应按“信息法”施工,施工过程若发现与设计不符的地质情况,请及时反馈,由相关各方认真分析、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桩位按设计提供的桩坐标(桩坐标由图上量得)进行桩位放线。若放线过程中发现有不符的,应与设计单位联系,由设计单位确定后方可开挖施工。2)严禁在工程治理范围随意增加新荷载,禁止开挖、破坏防护工程。3)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施工用水的排水措施。4)注意在施工过程中的跳桩开挖。5)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抽水、降水,地下水出水严重时,建议适当缩短每节护壁长度。6)未尽事宜按有关规范、规定办理。4.6施工总进度(1)工程筹建期筹建期由建设单位负责完成施工用电、征地、场地平整、招标、评标等工作,为施工单位进场创造条件,筹建期不计入总工期。(2)工程准备期准备期内进行临时工程修建和部分基础开挖,工期为半个月。(3)主体工程施工期主体工程施工需5个月,完成主要工作量。(4)工程完建期工程完建期需半个月,完成剩余工程的施工,做好工程区的水土保持、绿化及清理现场等。(5)施工总工期施工总工期拟定为6个月。5环保规划设计本防治工程对周围环境有一定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少污染危害,作好弃碴、弃土、废水、废气处理;注意保护区内自然景观;恢复区内植被;绿化施工区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做好施工区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疫病传播和流行,保护人群健康。做到“建设—流的工程,营造—流的环境。5.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2)《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8172-87;(3)《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5)《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5.2环境保护设计5.2.1污染源(1)废渣、弃土污染:抗滑桩开挖和沟槽开挖后形成的弃土,施工后形成的废渣是固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弃土、废渣随意堆放,不定点倾倒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问题。(2)废水污染: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而滑坡治理过程中,水污染主要是人为污染,施工用水和生活污水是液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施工期间随意排放是污水、废水将给的主要来源。(3)噪音污染:机械作业和爆破作业是噪音污染的主要来源,各阶段作业噪声限值列于下表:等效声级Leq[dB(A)]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制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结构混凝土、振捣棒、电锯等7055装修吊机、升降机等6255表中所列噪声值是指与敏感区域相应的建筑施工场地边界线处的限值。如有几个施工阶段同时进行,以高噪声阶段的限值为准。5.2.2环境保护标准本次防治工程的环境保护依照下列标准进行:1)建筑材料用工业废渣放射性物质限制标准2)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3)固定污染排放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空气质量标准5)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标准5.2.3环境保护措施本次防治工程主要应注意加强对钻孔作业粉尘的处理,采用自带吸尘器的钻机造孔,严禁打干钻;石料挖装、施工道路适时洒水降尘,将运料车用帆布、盖套及类似物品遮盖,防止灰尘污染环境;易于引起尘害的细料堆,应予遮盖或适当洒水;加强对噪声、废气、废水的控制和治理,努力降低噪声,尽量利用天然气燃料,采用油水分离器、污水处理池,控制废气浓度以及做子废油和废水的治理排放;及时清理生活垃圾和废气物,并运至指定的地点堆放和处理。(1)废渣、弃土处理废渣、弃土堆放应选择合理的堆放点,每次废渣、弃土都应根据规定倾倒在指定的弃渣场内,严禁在施工区随意堆放,应采用专人进行管理。(2)废水处理排放有毒有害废水的施工步骤应布置在当地生活饮用水水源的下游.地面冲洗物包括水泥、淤泥和其它悬浮或溶解物质,应引入工地污水处理厂处理,以防止未经控制的排放,对所有燃料、油和颜料等可能污染环境的材料应存放在合适的容器中,并放在指定地点以免意外泄露。(3)废气处理经常使用的场内施工道路要定期洒水。在材料搬运过程中,可能产生粉尘的材料应加以适当处理,并应安装固定喷管系统,在装卸前先行润湿多尘的物料。运输的敞蓬车须配备两侧和尾部挡板,可能产生粉尘的物料或弃土不能装得高于两侧和尾部挡板至少300mm,以减少扬尘。(4)噪声处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标准》和当地政府有关噪声的要求、规定执行。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和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施工辅助设施布置尽量远离街道和居民区。生产生活区周边均设置封闭式围栏。夜间施工制定专门措施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固定设备与挖土运土机械,产生噪声的部件可部分或完全封闭,并减少振动面的振幅。一切动力机械设备均应适时维修,降低噪声。必要时,应在工地边界或比较固定的产生噪声的动力机械设备附近修建临时噪声屏障。施工场地的动力机械设备应合理分布,应尽量避免集中在一个地方运行。对无法避免的噪声应专项申请噪声许可证,方可施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